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

时间:2019-05-15 01:3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

第一篇: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五的第1、3题。教具、学具准备:图片、小棒、课件。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师:大家看屏幕,这里有只丑小鸭,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 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一,你能编一道数学题,提出一个问题吗?

(师板书4+3。再演示飞走2只的场面)现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师板算式:4+3-2,并读算式。生齐读算式。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

师: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指名学生说。

师: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讨论。生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都是先算4+3=7,再算7-2=5。需要强调一点,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2)出示例二: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列式?

师:上面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请同学们试做。生汇报。师:做题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 生:记住第一步的得数2。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例

1、例2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3)小结:我们计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与连加、连减相同。(4)练习:

1、现在听老师说的顺序来摆小棒计算。怎样列式计算?

2、看算式摆小棒,7+3-2怎样摆小棒呢?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看了两幅画面,就自己解决了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再到别处去看一看,好吗?

3、设置情境,解决问题(1)小鸭游泳

有几只小鸭子去游泳了,请看。你能说一说图的意思吗?怎样列算式?

(2)原来是森林里开了一个运动会,小猫、小狗、小羊和小 猪分别获得了四个项目的第一名,森林之王狮子要奖励他们每人一处房子,你能帮它们找到房子吗?

(3)狮子大王看到我们同学来了很高兴。他有几颗智慧星要发给大家,但是它有个条件,就是做对一道题得一颗智慧星,最后看谁的智慧星最多,谁就是最聪明的同学。现在我们就请狮子大王出题吧。(4)学生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书上,集体订正。(5)考考你

4、全课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宏升中心小学

董晓春

第二篇: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反思

《 加 减 混 合 》教 案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的内容。教具、学具准备:图片、课件。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师:同学们,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动物园玩,但是公交车堵在石坝路口的前一站,你们可以帮他帮帮他吗呢?

师:看,同学们如果能快速地算出下列问题,公交车马上就可以到达石坝路口站。

1+2+3 = 3+2+2 =

4-1-2 = 5-2-1 =

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学习先加后减 出示公交车上下客图。

师:同学们真厉害,帮小明解决了问题,看,公交车来了。(分别出示公交车上客和下客两幅图,然后把两幅图合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提示用一句话把这两幅图的变化情况说一说吗?(分别请几个学生根据提示语看图说话,然后学生一齐说)师:谁能看图列出一个算式? 师板书算式:5+2-3,并读算式。生齐读算式。

师: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师: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提出学习目标:

(1)、要学会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两幅图的变化情况,对照图画来说一说5+2-3所表示的意义。

指名学生说,再多请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一说。

师:那么5+2-3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讨论。生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都是先算4+3=7,再算7-2=5。需要强调一点,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2)学习先减后加

师:小明他们到达动物园后,最先看到了美丽的白天鹅。在美丽的湖面上有4只白天鹅正在游玩,快看,湖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PPT出示飞走了2只天鹅)

师:再看,湖面上又发生了什么变化?(PPT出示又飞来了3只天鹅)

师:你能用一句话把湖面上的两次变化情况说一说吗?可以提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讨论后汇报。(看图说话练习)湖面上还剩几只天鹅?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生汇报,师板书:4-2+3 师:这个算式按什么顺序计算?生:从左到右 板书:从左到右

小结:计算以上两个算式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和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一样。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要记在脑中,作为第二步计算的被减数。

3、设置情境,巩固练习

情境一:

师:看,小明他们来到了熊猫馆,看到了打熊猫。饲养员正在给熊猫喂食,从笼子里出来了2只熊猫,接着又出来了2只。过来一会,熊猫们吃饱了,回去了3只。问现在还剩多少只?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不告诉别人,自己把算式写在本子上。情境二:

师:小明他们看完熊猫,来到猴山看猴子。快看,有只调皮的猴子看到小明他们,过来讨东西吃了。小明给了猴子一个桃,小明看到猴子喜欢吃,又给了猴子2颗桃。这时候,饲养员看到了,怕猴子吃3个桃会撑爆肚皮,拿走了一个桃。问猴子吃了几个桃?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情景三:

师:同学们想知道,小明他们最后看到了什么动物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吧!

(猜谜底游戏:每张数字卡片后都有一道加减混合题,算对了后就可以把卡片揭开,看到小明最后到达的地方)

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67页“做一做”。

4、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反思:

本节课是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内容,是在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列简单的加减混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在去动物园的路上公车上下客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以参观动物园的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动物为背景,抽象“先加后减”“先减后加”等数学问题来让学生解决,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要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熏陶。最后以“猜谜底”的游戏,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找出数学信息,动手摆动物卡片,水果卡片等,提出数学问题并列示解决问。使学生在看、想、说中得到能力的锻炼,注重对学生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以让他们加深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很多不足之处。语言方面还要精炼一些,不提无效问题。课堂常规管理要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对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还没有讲透,还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算式的意义。

第三篇: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

《 加 减 混 合 》教 案

一(3)班 胡泽玉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7页。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题。难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算式卡片、课件。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著名的童话叫《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丑小鸭,只要小朋友们把这些题做对了,这些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9-3-4 = 8-2-3 = 9+0+1= 4+3+2 = 5+4+1 = 5-3-1 = 2+4+0 = 10-7-2 = 10-1-6 = 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探索新知

(1)学习先加后减

师:屏幕上出示动态的画面:湖里有4只天鹅。

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屏幕上出现2只天鹅向湖里飞走的画面。问:湖里的这些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又飞走了2只天鹅)

师:要求湖里现在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同桌互相说说并列出算式,指名汇报师板书算式 ;4+3-2。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再对照画面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最后通过对比连加、连减的算式的不同引出课题:加减混合

让学生试着计算4+3-2的得数,计算后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配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小步骤,以突出计算的顺序和第二步计算减法时的被减数。

(2)学习先减后加

课件出示主题图:请注意观察,看到了什么?(湖里有4只天鹅)在注意观察 ;湖里的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要求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式呢? 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并板书:4-2+3 师:谁来说说这道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指名说说)师:这道算式谁会计算呢?(指名说说得数和计算顺序师板书得数和小步骤)

(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学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4)学儿歌

加减混合并不难,从左向右依次算。

加法在前先算加,加法在后先算减。

3、巩固练习

(1)算式大比拼(2)判断(3)看图列式计算

4、全课总结

这节课的我们有哪些收获?

5、课后作业:

1.根据算式7+2-5编个故事。2.指导丛书第35页。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 加减混合教案

加 减 混 合 运 算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

课本第28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用竖式计算: 46+25+29= 90-58-24= 1.指名到黑板计算,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计算。2.共同订正。

3.昨天我们学的是连加运算,今天我们将学习加减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题。

花店运来玫瑰花39朵,郁金香46朵,卖出了48朵。花店里还有多少朵花?

(1).学生齐读题目。

(2).说说怎样列式。为什么要这样列式?(3).列式计算。39+46-48=(4).集体订正。2.学习例3。

(1).看图理明图意。(2).指名说说图意:

车上原来有67人,下车32人,又上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3).列式并计算(在课本上)。三.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28页“做一做”。(1).指名到黑板上计算。(2).检查。

2.完成课本29页练习五第二题。(1).叫三名同学到到黑板上计算。(2).检查完成情况。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不断复习,真正掌握加减混合运算。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是学习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只有少数几名同学计算起来有困难,而其他同学则不仅理解了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能正确地计算。

在本节课中,练习较少,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花的时间过多。在以后尽量缩短例题的时间,增加练习连习量。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67及练习十五中的相关习题。【课程标准描述】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主题图,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活动方案】

1.创设在主题图中计算的学习环节,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对比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计算,是否掌握计算方法,以评价目标1。

2.创设巩固练习的学习环节,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关注学生是否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评价目标2。【学习过程】

一、复习。

口算。(指定3道让学生说计算过程)4+3+3=

9-5-2=

3+4+0=

10-3-7=

5+1+3=

7-0-6=

二、教学加减混合计算。

(一)教学天鹅例题1。

(评价目标1)

教师在黑板上贴4只天鹅。问:原先有几只条天鹅? 演示:飞来3只天鹅。

问: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十3)演示:又飞走2只天鹅。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十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

师: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师: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二)教学天鹅例题2

演示:先有4只天鹅,把其中2只移开,演示飞走。问:有4只天鹅,飞走2只,还剩下几只?怎样列式?

板书:“4-2”。

演示:在黑板上又贴3只天鹅。

师:又飞来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把刚才的算式接下去写完整? 学生答后老师在“4—2”的后面接着写“十3”。

师: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减法,也是加减混合式题,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在书的方框里填数,指定学生说计算过程。

小结:刚才计算两题都是加减混合式题,第l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师概括:计算加减混合式题,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减法在前面就先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评价目标2)(1)做课本67页“做一做”题。指定学生说图意。指名列算式。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着学生计算,填方框里的数。做完后订正。(2)做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题意,边讲边填,集体订正。学生说计算过程。

(3)第68页练习十五,第2题~第4题。【学习目标检测】 1.

2.

下载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数学教案:《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初步学会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

    加减混合教案

    《 加 减 混 合 》教 案 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第四小学 李 倩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7页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新市中心完小一(2)班江冬梅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摆放P75例题及练习十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 2、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3、通过观察......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案 胡柏凤 同学们,你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丑小鸭经过艰辛的过程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今天我们就来把童话世界在我们身边变成现实,老师这里有三只丑小鸭,同学们......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

    加减混合-教案

    - 1说一说? 引导生说出;湖里本来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 师:再接着看,看看天鹅湖里又有了什么变化? 师点击课件出现两只天鹅飞走了的图片 师:谁愿意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生:又游......

    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滨海县实验小学邓刚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入学四个月左右的一年级新生,在参与数学活动时,他们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他们年龄小,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