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回顾拓展二》教案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
2、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读懂并背诵“日积月累”中的诗句。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二》
二、出示本节课的任务。
1、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
2、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3、读懂并背诵“日积月累”中的诗句。
三、赏读片段悟乡情。
1、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下面这些内容你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3)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2、这些语句出自那篇课文?从哪些描写中我们读到了什么? 1)诗人触景生情,借明月抒发思乡之情。2)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思乡之情。3)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怀念家乡之情。
3、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四、交流平台各抒己见。
1、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2、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1)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2)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3、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能空泛地抒情,应通过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如此,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课堂训练
五、诗歌链接强化积累
1、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还有很多。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诗句,能把他们印在脑海中吗?
2、自由练背。个人背,同桌背。
六、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1、开火车练读。
2、听写。
教学反思
第二篇:六下 回顾.拓展二 教案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爆瞳
1.应会读字: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爆瞳(醋、寺平舌音榛、筝翘舌音)
2.易写错字:旬、榛、爆
指导要点:旬注意横折钩;榛注意撇;爆注意撇、点。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万象更新、截然不同、哄堂大笑、随心所欲、安然无恙、美不胜收、肃然起敬、铺天盖地
(二)重点读背:
能流畅地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和“成语故事”中的“清明”。
二、理解运用:(根据交流平台来制定)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了解不同地、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2、交流对本单元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所得,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在习作中恰当的运用。
3、积累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三、情感体验:
1、体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
2、通过对“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把课内外结合起来组织学生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
2、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累,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一)激情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回顾·拓展二,主要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与感悟;积累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并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
二、词语盘点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课件出示
剧种 面具 激流 发誓 旷野 布施 鼻祖 柔顺 压抑 敦厚 夸张 描述演绎 布局 和睦 酷热 激昂 抽象 韵味 哄堂大笑 能歌善舞 别无所求 蜂拥而至 铺天盖地 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
2.应会写字:课件出示
腊月 初旬 展览 蒜瓣 饺子 翡翠 榛子 栗子 爆竹 风筝 预备 彩排 鞭炮 截然 寺院 彩绘 杂拌儿 麦芽糖 逛庙会 走马灯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
三、学习“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
1.想一想:学完了第2组“民风民俗”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认真读交流平台中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本次交流的内容是什么 ? 3.全班交流
(1)交流课内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地方饮食;民族服饰、独特民居、工艺品等。
(2)交流本组课文突出的表达方式:如《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法;《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3)交流这次习作中自己是如何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表现民俗的特点的;四篇文章在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4)本组课文中,四篇文章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并说说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有哪些?除了藏戏外,你还知道有哪些戏种?
四、日积月累
(一)古诗
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课件出示
2、学生利用工具书,或同桌交流,自行掌握(1)了解作者,感知文章。试说说诗句的意思。(2)在诗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节习俗?
3、细读古文名句,谈谈自己对两首古诗的感悟。
4、欣赏《元日》:“元日”是()。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饮屠苏酒,换(),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5、小组合作交流《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意思。
6、背诵《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总结; 其实,《元日》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五、趣味语文
1、趣味导入:
本次“趣味语文”编排的材料,是三种文体的变化,阅读后既感到有趣,又能领悟到标点符号的妙用。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清明》,标点符号略作改动,竟变成一首绝妙的小令,标点符号再作改动,又 变成一出精致的小短剧。而且文体变了,基本意思不变。可见标点符号的作用真是神奇。
2、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3、小组合作交流;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
(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六、总结。
本次围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的专题回顾与拓展,有三个知识板块,一是“交流平台”让我们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和本组课文的写法作进一步的交流属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二是“日积月累”中的有关与本单元主题和课文内容有紧密的联系的两首古诗,目的是拓展课文内容,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继续增加你们对古典诗词的积累。三是“趣味语文”中的《有趣的标点》的学习,是三种文体的变化,阅读后既感到有趣,又能领悟到标点符号的妙用。望以后多加积累。
第三篇:语文六下 回顾拓展二 教案
回顾•拓展二
学习目标
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和向长辈调查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兵背诵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趣味语文,领悟标点符号的妙用。学习重点难点
1、交流平台,交流收集到的民俗资料和学到的表达方法。
2、理解“日积月累”中古诗。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回顾。1.导入
本组课文让我们了解到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到民族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你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吗?
2.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具体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例
文
表达方法
详略得当
(2)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先概括介绍,再具体描述
全文有中心句,每段以中心句开头
二、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1)明诗意 《元日》: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三、背诵两诗,提出问题(扣重点,质疑惑,有价值)
四、趣味语文:表演朗读《清明》原诗和改动标点后的小令与剧本,写下你的感悟与收获。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合作→交流
第二课时
一、《元日》探讨问题
1、《元日》描写了过春节时哪些习俗?与《北京的春节》中习俗有何异同?
2、《元日》表现出春节什么气氛?
3、《元日》有什么比喻象征意义?
4、《元日》表现出春节什么气氛?我们应该怎么读?
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探讨问题
1、“玉颗”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掷”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妙处?
3、由《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你会想到哪个神话故事?
4、这是一首什么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5、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感情?
三、《有趣的标点》探讨问题
1、清明大约是什么时候?有什么习俗?
2、诗中描写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3、三首《清明》不同在什么地方?从中你悟出了什么?朗读三首《清明》
品读课文、合作探究与交流→小组派代表展示→巩固→拓展
4.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2)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富翁害怕自己死后,家产都被女婿夺走,於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遗书上写著:「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富翁死后,女婿果然并吞了家产,只留下一间小房子给富翁的儿子。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夫要回家产,两人争执不下,便告到官府里。女婿理直气壮的说:「岳父遗书上写得很明白: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县令拿过遗书,仔细推敲,却把家产判给了富翁的儿子。
你猜,县令在遗书上发现了什麼?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了富翁真正的意思:「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3)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
「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麼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於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4)到底谁是冠军?
一场棒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世界杯总冠军。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棒球赛中华队赢了。报上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世界杯总冠军。另一个说,不对,据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了世界杯总冠军。(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讨论→展示→能力提升
四、了解相关知识。
1、有关除夕的: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有关春节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有关元宵节的: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有关清明节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有关端午节的: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有关七夕节的: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有关中秋节的: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8、有关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考→讨论→交流
五、作业布置 背诵《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清明》。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二》教案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1.善于和同学分享读书学文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2.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成果展示。
3.积累名人名言,感悟伟人的爱国情操,受到感染,积累语言。课前准备
1.整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爱国的格言、古诗词。
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
交流平台
1.忆课文,交流收获
(1)用直线将相关的词语连起来,并说说理由:
季羡林
京张铁路
詹天佑
《怀念母亲》
雷达兵
蝴蝶
小高
授粉
(2)回忆说说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和 同桌交流,再推荐全班交流。
(3)引导评议: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谈活动,交流感受
(1)谈谈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同一主题活动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3)引导学生说说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问题,是怎样克服、解决的?由小组内指定同学进行记录。
(4)推荐交流活动情况,对于还没有克服解决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提出方案。
(5)谈谈自己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成员的自我评定,然后引导全班进行互评,评比”最佳活动小组”、“最佳活动者”。
日积月累
1.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为自己是黄种人而感到骄傲;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自豪。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的名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自己祖国的钟情。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名言。
⑴自由朗读这些名人名言。
⑵选择其中的一两句名言,说说含义。
⑶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
A.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这是选自1949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的一句爱国名言。主要意思是只有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能有自信心,才能有为祖国、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源于对生育自己的故土、家乡、民族的爱。
B.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是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出版的《邓小平文集》英文版写的序言中一句充溢着爱国激情的话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他这种无限高尚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C.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句话选自鲁迅的《华盖集续集·学界的三魂》,文中他分析中国的国魂有官魂、匪魂和民魂三种,他认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D.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这句话选自巴金的《随想录》,体现了巴金对祖国、对人民深沉而执着的爱。
⑷朗读并背诵这些名言,进行语言积累。
3.交流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
(1)朗读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
(2)介绍所收集句子或古诗词的意思,谈谈自己的想法。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积累
展示台
1.展示准备
(1)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课本中这些学生分别展示的是什么?
(2)分组,综合性活动主题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为一组。
(3)以组为单位,确定自己组内展示的内容,展示的形式,展示的特色以及分工情况。鼓励学生超越课文中展示的形式,自行设计新的展示形式。
(4)各组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进行展示准备。(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情况,并进行协调。)
2.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展示会
(1)各组轮流介绍,并把自己组的作品带到展示区域进行展示、介绍。
(2)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
(3)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第五篇:《回顾__拓展二》教学设计
《回顾 拓展二》教学设计
交流平台
一、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明白要求。
1.在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并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
2.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
二、找出课文中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1.找出有关的句段,并读一读。
2.读后体会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同桌互相说)3.全班交流。
(1)《月光曲》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月光曲》那种不断跳跃的音符所蕴涵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使我们虽然没有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但已经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就像大海一样由弱到强,由轻到重,起伏不定,扣人心炫,并让学生明白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并恰当地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更富有感染力。
(2)《蒙娜丽莎之约》一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对蒙娜丽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诠释得淋漓尽致,使蒙娜丽莎的永恒美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让学生明白恰当的联想和想象,会是文章充实,意境更深刻。
4.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习作,举一些运用得比较好的例子,或者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
[设计意图:抓住本单元训练要点:恰当的联想与想象和写实相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回顾的同时理解更深刻,更利于在实际中运用。]
三、教师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流第二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说说自己课外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小组说,集体交流)
/ 2
2.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学生的成功做法,推广一些课外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有些学生课外阅读养成好习惯,有些学生生活中交际能力很强,有些学生是有心人,经常采用”采蜜本”摘抄好词佳句,有些学生坚持写日记或小练笔,有些学生注重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
3.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课外学习语文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语文。
[教学建议:交流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时,要多请学习语文有方法的同学交流,最好让他们把自己的采蜜本、日记本等拿出来展示,或者介绍自己如何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的方法,教师要适当梳理。]
日积月累
一、学生自己读这些成语,说说这些成语和什么有密切的联系。
(有关于音乐方面的,有关于绘画方面的,有关于建筑方面的,有关于书法方面的,有的成语可以同时运用到多个领域。)
二、自己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如查成语词典,还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三、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读到过或听到过这些成语,说说这些成语的出处,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同类的其他成语。
四、背一背这些成语,看谁先记下来。
[教学建议:教学时要让学生读准这些成语,对于不理解的成语,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读到或听到这些成语,说说成语出处,再自主说一说同类的其他成语。通过读、议、说、背,使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加深对本组单元主题思想的感悟。]
趣味语文
一、趣味导入。
二、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
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三、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