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兴趣小组资料
中国地理常识大全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谚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加深对诗句、谚语的理解,能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知识面。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此诗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适用于赤道地区,由此可计算出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为:40000千米÷24小时≈1670千米/小时(八万里即四万千米)。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40000千米÷360°≈111千米/l°。赤道是地球的一个大圆,因此地球上的大圆每1弧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米(球的大圆是指通过球心的截面与球面的相交线)。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由此可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3.“日似金丸,月似金盘”(乐钧《一翦梅》)
该诗句反映了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月球虽然比较小,但由于月球离地球比较近,所以仍“似金盘”。诗中描写的月相应为满月,因为“月似金盘”。
4.“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此诗句描述了月食的情况。完完,月圆的样子。农历十五,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有可能全部或部分挡着太阳光,产生月食现象。农历初一,则可能产生日食现象。
5.“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缪氏子《赋新月》)“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这一组诗句描述的都是上蛾眉月。“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当“一道残阳铺水中”后,即日落时,月亮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就落到地平线以下,月亮的亮面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将以上各诗描写的月相判定为上蛾眉月的依据分别是“日暮”、“月近人”;“初三夜”、“月似弓”;“初月如弓未上弦”、“蛾眉小”;“凉月如眉”、“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这组描述的都是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90°,日落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分别是中午和半夜,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D”形。将以上两首诗中的月相判定为上弦月的主要依据分别是:“夜半”而“月落”;“月落正堪眠”(人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深夜而“月落”应是上弦月,此乃用时间点月相)。
7.“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春江月出大提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刘禹锡《踏歌行》)“白日沦河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其二》)“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这一组诗描述的都是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见,形状象个玉盘。第一首诗中的“元夜时”点出了日期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满月发生的日期;“黄昏后”月已升上“柳梢头”,正是满月时月亮升起后的情况。第二首诗中“红霞”说明此时日落,日落时“月出”,显然月相为满月。同样,第三首指明了日落(“白日沦河西”即日落)时月出,正是满月月出的时间。其他三首诗中的“明月”即满月。
8.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陆龟蒙《月成弦》)
这是一组描写下弦月的诗词。下弦月是农历廿二、三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90°,日出时月亮在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东半部,形状像个反“D”字形。第一首诗中“夜静”(夜深人静)而“月出”,乃指下弦月月出之时。民间常将月圆比团圆、月缺比离别。第二首诗即写思妇见缺月而感伤、恨夫妻不能常团圆,想象自己若是嫦娥,将让月亮长圆不缺即夫妻永不分离。诗中弦月当是下弦月,体现出思妇感伤而彻夜难寐的情景。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贸《南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李贸《马诗》)这一组诗描写的是下蛾眉月(残月)。下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约45°,日出前出现于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2~3小时内可见,形状像“C”字形。第一首中,由“晓风残月”知,早晨看到残月,即下蛾眉月。第二句诗中“晓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后的残月即月末的娥眉月。“月似钩”是“一弯残月”,表明作者壮志未酬,彻夜难眠,于黎明前看到残月东升,见景生情写下此诗,这与整首诗的基调是一致的。作者坎坷的经历,矛盾的心情以及“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的创作精神等都可以作为是残月的旁证。所以,“月似钩”暗示作者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在秋天农历廿六、七的黎明前。“大漠沙如雪”还向我们展示了沙漠景观。10.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这一组诗写出了月相的月变化情况。诗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变化。在农历一个月中,月相由新月依次变为上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新月。从初一到十五,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大,月球的亮面朝西;十五那天亮面最大,为满月;从十五到月末,亮面逐渐变小,月球的亮面朝东。第二首诗中的“满月”指“
十五、六的月亮”;“夜夜减清辉”指满月以后,月相依次变为凸月、弦月、蛾眉月,可见部分越来越瘦小;后两句是说“思念夫君使妾身如同满月后的月亮日渐消瘦、形容憔悴”。第三首诗中的“见月”即看到月亮,“两回圆”即圆过两次亦即两次满月,故第二句是告诉读者:作者离家已有
一、两个月了。
1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艺术家天才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这句诗意境美丽、观点科学,非常难得。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地球的最南界线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逐渐变小,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即“冬至阳升”。12.“过了冬,长一葱”
此谚语的意思是:过了冬至日,白昼就长一点点了,即冬至日后,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13.“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玄《歌》)
这句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密切关系。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高度小,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的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小,正午即“日中”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影子长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来说,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则在正北方,即“日中万影正”;以后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影子偏离了正北方向。
14.“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此句诗意在说明四季运转是一种必然趋势,万物兴衰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不能挥鞭命令停止。由于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指向不变,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15.“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徐玑《夏日怀友》)“月生林欲晓”,即月出的时候天要亮了,这是下蛾眉月出的时间。该地此时的降水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冷锋过境时产生阴雨天气,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故“雨过夜如秋”
第二篇:生物兴趣小组资料 文档
天竺中学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很有必要开展学生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一、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生物学能力。
(二)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生物学课外活动,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配合课外活动,使课内外相结合。
(三)提高兴趣,发挥专长,培养生物学人才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参加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学生,对生物学都有一定的兴趣和专长,但兴趣和专长能否成为终身志向,就有待于课外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和形成。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自接触绚丽多彩的生物界,不断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有趣的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学的巨大成就,必然能激励他们学好生物学,并把生物学与祖国的医学、农业、林业、畜牧业联系起来,逐步树立起为祖国献身的志向和理想。
二、活动内容的计划
(一)具体活动安排
1.引导学生观察农田生态系统。
2.组织学生制作生物标本。
3.观察学校周边环境中的动物冬天是怎样生存的。
(二)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片标本。
2.以理论为主的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
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
三、措施:
1.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这是校内活动的主要形式。活动内容主要配合课堂教学,也可扩大和加深生物学有关的知识。为保证活动正常进行,每月安排一定时间。
2.个人活动对生物学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个别指导,组织他们进行阅读、观察、研究,鼓励学生参加生物学智力竞赛等活动。
3.举办成果展览会可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或制作的标本等成果。既能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学生受到教育。4.召开活动汇报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汇报,也可起到总结交流的作用。
四、活动记录:(见附表)
根据研究计划,结合研究内容和活动实践,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在相应的时间中集中开展以下活动:
(一)准备阶段(指导教师:朱建利,朱红卫)
(二)实施阶段
1.组织学生(学生名单见附表)
2.活动的开展 3.学生访谈
(三)总结阶段
1.活动心得体会。
2.分析和总结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五、活动效果(详细内容见附表)
第三篇:地理小资料
巧思妙想破坚冰——经纬线教学中重难点突破的几点方法
在关于经纬线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到困难和棘手,但只要是运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在本节教学中我运用如下几点方法来突破重难点的:
一、首先出示经纬网地球仪,教师指出哪些是纬线哪些是经线,让学生观察纬线和经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进而指导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二、每人准备一个乒乓球,指导学生用乒乓球做简单的经纬网,画出几条特殊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点,画出0度、180度经线并每隔20度画出其他几条经线。让学生感知纬线长度与纬度的关系,两条正相对能组成一个圆圈的经线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老师将挑出做的好的乒乓球模型两个,分别沿赤道横切,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纵切,演示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让学生理解北半球纬度范围、南半球纬度范围,西半球经度范围、东半球经度范围。
在记忆东西半球经度范围时,还可以总结“小小为东”这句话,即西经度小于20度、东经度小于160度就位于东半球,除此之外就是西半球。
四、模型演示与画图相结合,教师画出各种平面经纬网图让学生在平面图中指出纬线、经线,并指出某一点的纬度和经度来。
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方向,并让每个学生观察从北极、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北逆南顺”,并让全体学生画出俯视图并在图上标出自转方向。
五、用类比法让学生理解经纬网的作用,经纬线就象数学中的坐标,坐标系可确定平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而经纬网就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在航空、航海等很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谈新课标背景下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聊城文轩中学
张海金
2012年7月29
日 16:37
高茹霞于12-7-29 16:56推荐 张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既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又起到了积极地带动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值得大家学习!
上午听了陈教授关于新课标的解读后,感觉受益匪浅。新课标基本理念里面强调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细细想来要想让 学生主动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我谈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较为成功的作法。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 我讲了关于伊斯兰教教堂上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国旗
为什么
都有月亮的原因,从前一支穆斯林部落和外族交战,由于力量不及对方,晚上被敌人围困在城堡里,外族人想着晚上趁着黑夜偷袭城堡,突然天边升起轮新月,借助月光这支穆斯林部落坚持到天明,等到援兵的到来,保住了性命,因此伊斯兰教徒把月亮看成非常神圣的。这样学生听起来非常有兴趣。
2、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二、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参与性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
鸣。
三、经常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是
有用的。
在学习我国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联系近几年我国北方多个城市(北京、天津、济南等)发生的城市积水现象,来理解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当然还有城市建设方面的原因)。
四、作业的开放性和评价的合理性
我一般在寒暑假经常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外出旅游的同学要写一篇旅游笔记把所到之处的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尽量记下来,回来和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地球和地图教学中几个难点的突破 地球和地图
教学中几个难点的突破
地图和地球的有关知识是初中地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些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 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推荐给各位:
一、地图教学中方向的判断中根据经纬网来判断方向。这部分知识安排在七年级上册,但这册教材上没有实际例子。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我一般以七年级下(湘教版)P76 俄罗斯地形图为例进行讲解,往往 收到好的结果。如下图中 B在A的什么方向,C在A的什么方向,D在A的什么方向。
二、根据某点的经度数来判断该点属于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因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和 120°E,所以把某点的经度数分为三部分:小于20°;大于160°;大于20°小于160°。小于20°的(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为东半球(编口诀为„小小为东‟);大于160°的(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为西半球(编为„大大为西‟);大于20°小于160°的东经为东半球,西经为西半球。(编为„中间东为东、西为西‟)
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只有记住口诀就能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
三、山脊和山谷的判断。先通过一个较闭合的含有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地形图,来认识山脊和山谷。
下图红线为山脊,蓝线为山谷。然后再根据等高线的大小变化规律总结出:“低脊(等高线向低处凸)、高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推荐]相对位置判断方法ABC
Post By:2007-4-5 18:03:48
七年级地理(上)《地图》中关于确定地球表面两地间相对位置的问题对于刚上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勤于动脑,善于总结,发现规律,就会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下面,分三种情况详细分析。
同学们都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有三种表示方法,即一般方法(通常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用指向标确定方向法(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向北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那么,就有三种地图:按一般方法确定方向的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在地图上如何确定两地间的相对位置,也可分这三种地图来说明。
第一种情况,即在用一般方法定方向的地图上确定两地间的相对位置,就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比较容易。例如:请读图1,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分析:该地图上既无指向标也没经纬网,故应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a在b的右上方,因此a应在b东北方向。)
第二种情况,即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两地间的相对位置,则按指向标来判断,注意:在判断时延长或平行移动指向标,方向不变,这有助于正确确定方向。例如:请读图2,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分析:该地图右上角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 向北方”判断图上右边朝北方,那么左边就是南方,上边是西方,下边则为东方,即图中方向已为“右北左南,上西下东”。仔细观察该图,a在b左上方,所以a应在b的西南方向。)
第三种情况,即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两地间的相对位置,应该说这种情况是三种中最复杂的,但也不是无法可循。总的来说,应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的原则来判断。由于经纬网地图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因投影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三种不同形状的经纬网(方格状经纬网、弧线形经纬网、圆圈状经纬网),因此,第三种情况又可分为三类来说明。
首先,在方格状经纬网地图上判断两地间的相对位置,常规情况就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因为一般横为纬线竖为经线,所以,如果地图上没有特别标识,就按上方指向北极,下方指向南极对待。例如:请读图3,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分析:可以看出,该图是常规经纬网地图,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从图上可以看出,a在b的右下方,故a应在b东南方。)
其次,在弧线形经纬网地图上判断两地间的相对位置,此时应注意弄清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然后再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观察分析可知:弧线是纬线,直线是经线。例如:请读图4,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分析:可以看出该图是弧线形经纬网地图,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特点可以看出右上角应是北极,然后把该图旋转,使北极朝上,这样就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了,现在可以看出a在b的左上方,因此,a应在b的西北方向。)
再次,在圆圈状经纬网地图上判断两地间的相对位置,这种情况对学生来说难度最大,因为它是从两极上空看的俯视投影图,与常规经纬网地图不一样,一般不能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来判断方向。那么,又怎样判断呢?应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与东西南北方向的关系来判断。首先,由图中所标地球自转方向或两极来判断地图是从北极上空还是南极上空看的投影图,然后,根据两地所在纬度情况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南北位置关系(若是在北极上空看的投影图,那么纬度越高,位置越北;若是在南极上空看的投影图,那么纬度越高,位置越南。);根据两地所在经度情况来判断它们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劣弧法判断东西位置。用“劣弧法”判断东西方位时,其基本方法是:两地同为东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两地同为西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两地分别为东西经度,若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最后把判断出的东西和南北位置关系合起来就得出了两地间的相对位置。例如:请读图5,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分析:由图中箭头所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的投影图,圆圈为纬线,射线为经线,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经纬度都不同,显然a地纬度更高,因此,a应在b的北方,而a、b两地的经度不同且可判断都为西经度,根据“劣弧法” 判断a应在b的东边,那么合起来a就在b东北方向。)
在用经纬网确定两地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时,还应注意: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位置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位置关系;若两点经度和等于180度,那么两点间的东西位置关系为东或西皆可。另外,在判断两地间的相对位置时,一定要先弄清问的是谁在谁的何方(比如,有A、B两点,问A在B的什么方向还是B在A的什么方向?答案是相反的),然后再进行具体分析。
[推荐]地理知识口诀记忆大全
Post By:2010-10-27 21:48:00
地理知识口诀记忆大全
1、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陆界:亚非界河苏伊士,运河穿过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把此分两边。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数,最多亚洲次非洲,最少要数大洋洲,无人居住南极洲。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南美洲欧,极地沙漠高山区,热带雨林少人口。
4、澳大利亚知识总结:澳大利亚大洋环,南回归线过中间,地广人稀国发达,高原面积占一半,气候植被呈半环,动物稀有多奇观。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5、我国领土四端: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踩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6、中国十四邻国名称: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7、中国的行政区划: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陕甘,新藏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8、我国的主要山脉: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
9、我国铁路干线:南北京广与京九,京哈京沪列在东。焦枝、枝柳和宝成,向南延伸交贵昆。东西京包和包兰,陇海兰新至北疆,沪杭-浙赣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贵阳,贵阳-昆明是贵昆。
10、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三江松嫩和江淮,鄱阳洞庭江汉连,太湖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粮为先。
11、学生学中国地形时,可用歌诀概括:(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祁连横断山,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太行巫雪峰。(2)三级阶梯特点的影响 海洋湿润供水多,利于农、林、牧、渔棒。许多大河向东流,沟通海陆交通网。滚滚东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阶梯间。
12、长江概况:青藏高原唐古拉,长江源出此山间,各拉丹东是源头,自西向东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奔流上海入东海,流程全长六千三,排名世界列第三。宜昌以上为上游,切山断岭多峡谷,落差达到六千米,水力资源最丰富。中游宜昌到湖口,湖泊支流寻常见,下游湖口至海口,江宽水深平原阔。
13、黄河源流概况:青藏高原黄河源,源出巴颜喀拉山。出山向东入青川,北上甘宁内蒙转,南下晋陕折豫鲁,东去注入渤海湾。
14、秦岭-淮河线的概括:秦岭淮河线两边,亚热暖温分界线,湿润半湿分两半,八百毫米降水线,一月均温零度线,水田旱地分界线,南方北方分界线,自然风光大异然。
15、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江口东是香港,素称明珠和天堂。新界九龙香港岛,发展经济各有长。进口原料搞生产,电子钟表和服装,银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九七回归更发展,一国两制好主张。煤 河北峰峰和开滦 大同西山晋阳泉 黑有鸡西鸭鹤岗 辽抚阜新淮北皖 徐州煤矿在江苏 河南有个平顶山 内蒙古的准格尔 霍林东胜元宝山 陕西神府贵六盘 再加宁夏石嘴山 铁 河北武安和迁安 辽宁本溪和鞍山 白云鄂博内蒙古 安徽铁矿马鞍山 海南石禄富铁矿 攀枝花矿在四川 湖北铁矿是大冶 甘肃有个镜铁山 有色金属 钨产南岭与大余 锡矿山间生产锑 铜仁汞个旧锡 修文淄博平果铝 云东川赣德兴 两地铜矿负盛名 锡铁山水口山 两个山地产锌铅 招远金白银铜 甘肃金昌镍资源 我国省级行政区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我国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
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
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我国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 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中国铁矿: 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中国煤矿: 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有色金属矿: 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货运选择三原则 : 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
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 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
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 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第四篇:高考地理.资料
城市化
该地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XX高,XX低。城市务工经商人员多的原因: 1.城市第二三产业发达。2.就业机会多。3.收入水平高。
4.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高级住宅区位于该地的原因: 1.靠近风景区,风景优美。2.交通便利。
3.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4.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清新。工业区选址:
1.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2.河流下游,水源充足。
3.靠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
4.地租较便宜
5.靠近原料地,工业基础好。6.政策支持
7劳动力丰富,靠近市场 金融商务区形成原因: 1.早期就是金融商务区
2.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
3.城市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通达度高。4.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新区开发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2.土地利用率提高。建设新区的积极作用: 1.分散城市功能。
2.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3.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逆城市化原因:
1.城区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治安混乱、环境恶化、就业困难。2.乡村小镇环境优美,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缩小了城乡差距。铁路线路选择
利:1.所经地区地形平坦 2.施工难度小,投资少。3.所经城市较多,人口密集。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经过山区带动落后地区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6.改善山区交通状况。7.占用耕地少,路程远。不利:1.地形崎岖。2.施工难度大,投资高。3.占用耕地多,征收费用高。4.路程较远。
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利:1.减少空气污染,美化城市环境,2.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为该地产业升级制造条件。
弊:因产业迁出,带来该地就业压力。产业转变带来的影响:
1.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4.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
5.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不利影响:
1.城市污染加剧,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2.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水循环,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的运动发生变化。
3.加剧城市热岛现象。
XX国城市主要分布在某地的原因: 自然原因: 1.该地海拔低,气候温暖。2.该地自然资源丰富。
3.位于XX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水源充足(靠近河流)。4.XX河流经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5.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山能起到防风避寒的作用。人文原因:
1.XX(就是所在地)开发历史悠久。2.工农业发达。3.交通便利。
地形对巴西城市分布的影响:
1.地处热带,广阔的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热,2.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地区
农业
梯田耕地类型:水田(降水充沛)、旱地(降水较少)农业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位于XX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平原面积广大,地势起伏相对和缓。2.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3.地处XX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4.XX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有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5.农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
6.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糖分)积累。7.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小。社会条件
1.劳动力充足。2.机械化水平高。
3.(有利于人体健康~~农作物的好处)市场广阔(需求量大)。4.临近XX交通线,交通便利。5.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6.国家政策支持。7.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水稻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1.气温年际变化大,冬春季节易出现低温冻害。2.降水年际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等气象灾害。3.夏秋季节易出现伏旱。稳定水稻生产措施: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2.培育推广优良品种。
某地水稻面积达到最高的原因: 1.降水处于多雨期。
2.政府重视水库、灌渠的建设。
3.机井数量急剧增多,地下水开采量增加。4.人口增加快,市场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是否赞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赞同
1.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2.农村人口众多,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3.促进不合理的工业结构的调整,减少工业用水。4.南水北调,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
5.加强水力资源的建设,可保证水稻种植的用水。农业生产部门地区差异: 1.渔业在湖泊区发展。2.种植业在平原区发展。3.林业在山地丘陵区发展。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海拔较低,热量丰富。2.湿润水汽可达到降水丰富。3.地势地平,光照充足。4.有良好的灌溉水源。种XX水果有利条件: 1.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3.采摘时间晚,生长期长。4.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农作物产量低的原因: 1.该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2.地形崎岖,不适合该农作物种植。3.受盛行西风影响,阴雨天多。
4.光合作用弱,纬度高,热量条件差。
乳畜业
乳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2.草原广阔,草质优良,畜牧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3.靠近城市,便于就近加工。
4.当地人吃乳制品习惯,奶制品需求不断增长,市场广阔。5.生产历史悠久,奶制品品质优良。6.国家政策支持。
乳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饲料(也就是牧草)和市场 区域农业生产: 地中海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宜种植葡萄 柑橘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亚热带柑橘产量高。
季风区 距海远 气候干旱 降水少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适宜枸杞生长。
工业
区位优势:
1.位于江河(海洋)沿岸,铁路线(公路)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2.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3.临近大城市,人才多,科技力量雄厚。4.工业发展基础良好。
5.位于河流下游,水源充足。6.靠近XX原料产地,资源丰富。7.经济贫困,有大量廉价劳动力。8.地价低廉,国家政策扶持。9.工业协作条件好。10.市场广阔。11.地理位置优越。
限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位于XX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
2.矿产资源与能源面临枯竭,水源不足。3.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加剧。4.用地紧张。
可持续发展措施:
1.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强化原有工业部门,加强对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资源附加值。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3.治理污染,美化环境。4.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5.加强教育研发投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6.因地制宜,发展农牧渔业。7.发展生态农业。
8.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9.发展生态旅游业。
河流
河流中上游:冲积平原 中下游:河漫滩平原 入海口:河口三角洲 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落差大(小)、汛期长(短)。
水系特征:河网密度、流程、流向、流域、支流。夏汛:冰川融水、降水。春汛:冰雪融水。影响因素均为气温。
XX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1.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
2.河流总落差小,流速平缓,易于航行。3.河流封冻期短,通航时间长。
4.流域内人口和工农业集中,运输需求量大。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1.禁止陡坡开荒。
2.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3.修水库,合理安排农林牧渔业。
水利枢纽的作用:拦沙、防洪、发电。河流水量减少的原因: 1.降水量的减少。2.上游水库的拦蓄。
3.上游工农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增加。
4.人类生活规模扩大,沿途过度使用水资源。5.全球变暖,冰川退缩
6.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大,季节性积雪融水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水量减少。河流航运开发有利条件:
1.植被覆盖率较好,河流泥沙含量少,便于通航; 2.全年降水较为丰富且均匀,航运价值大、后果:
1.工农业生活用水紧张,影响工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2.加剧土地沙化。3.水利设施功能丧失。4.生态环境恶化。
湖泊对城市的影响:
1.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调节气候,减弱城市热岛效应。3.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4.保证城市蓄水安全。
5.蓄洪防旱,减少自然灾害。入湖泥沙逐渐减少的原因:
1.河流径流量下降,入湖水量减少,携带泥沙减少。
2.中上游山区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河流输沙量。3.河流中上游水库使一部分泥沙在库区沉积,入湖泥沙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1.人口增加,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利用水资源。2.入湖河流修筑水库蓄水,淡水汇入减少。3.地下水位下降,补给和湖水渗漏。4.气候变暖,干旱加强蒸发旺盛。影响:
1.湖面迅速缩减,对湖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2.水量迅速减少影响周围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用水。3.影响湖内水产养殖等产业。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
2.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3.采用节水灌溉技术。4.调整农业结构。海港的优势:
1.所处海湾优良,港阔、水深、避风。2.地处XX气候区终年不冻。
3.陆路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全国各地。4.物产丰富,港口吞吐量大。5.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港口的变迁: 1.货运量增加。2.船舶大型化。
3.工业企业向郊区搬迁。特点:向更深水域迁移。港口闲置的区位因素:
1.地处XX边境,远离大城市。
2.交通落后,缺少铁路公路与其它地区联系。3.腹地为荒漠地区人口城市较少。
4.本地区工农业生产落后,缺少货物运输。湿地的作用:
1.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4.增加地表水下渗,缓解城市内涝,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沼泽形成的原因: 1.气候湿润,降水多。
2.坡度平缓,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自然灾害:
暴雨、暴雪、风暴潮、沙尘暴、冻害、干旱、滑坡、泥石流、洪涝、火山、地震…… 北疆地区暴雪的原因:
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来年春天带来的危害:
1.大量的融水使河水暴涨,形成红水灾害。2.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
3.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暴雨产生及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1.位于冷暖空气交汇处。暖湿气流带来充沛水汽。2.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3.城市化导致的热岛效应。4.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5.城市地面下渗能力弱。6.降水量大且集中。7.防灾意识不强。
8.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预防措施:
1.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2.退耕还林,植树造林。3.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4.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5.参加水灾保险。风暴潮:
美国东部沿海地区易发生飓风,飓风引起风暴潮,风暴潮造成海平面的异常上升。东部沿海地带,地势低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造成损失大。沙尘暴
1.冬季受高气压控制,大风天气多。2.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3.地表缺乏植被保护,疏松物质多。4.距离沙漠较近。5.气温回升快。冻害
我国冻害发生频次自东向西逐渐递减,长江中下游最严重,四川盆地最轻。治理措施:1.加强对冻害天气的预报和监测。2.选种和培育耐寒农作物品种。3.用稻草薄膜对农作物进行覆盖。干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风成地貌广泛分布。
2.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3.多荒漠。
4.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疏。
5.多内流河,河流短,水量不大。6.植被稀少。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生物数量极少或灭亡、水资源短缺、干旱加剧、酸雨、雾霾。
石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1.降水丰沛集中。2.山高坡陡。
3.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
4.人为原因:乱砍乱伐,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工矿建设。5.关联灾害:滑坡、泥石流、山洪、旱灾。荒漠化加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1.气候干旱。
2.地面土质疏松,沙质沉积物多。
3.XX风为风沙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大。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3.不当的工程建设。措施:
1.退耕还林、还草。2.合理放牧。3.合理利用水资源
4.工矿交通建设注意环境保护。土地盐碱(渍)化原因:
1.过度种植XX农作物。灌溉增加,2.下渗增强,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盐分积累地表,形成盐渍化。不利影响:
1、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
2、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解决措施:
1.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
2.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 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 4.化学改良(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全球变暖对高原环境的影响: 1.冰雪融水减少,加剧干旱程度。2.地表遭风蚀加剧。
3.影响植被生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1.全球变暖,热量增加,生长期延长,土地可耕的范围扩大,有利于农业生产。2.全球变暖加速冰川消融。3.滑坡、泥石流现象增多。
酸雨
某地酸雨严重的原因:
1.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出酸性气体。2.该地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3.位于XX带降水多。
4.地处处山地丘陵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受酸雨影响较轻的原因: 1.降水少。
2.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3.土壤呈碱性。雾霾
北方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污染物比较多,因此多雾霾,北方降水少,酸雨少。不利影响:
1.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2.加剧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3.加速全球变暖和酸雨的危害。措施(通用):
1.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2.加大科技投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3.提高能源利用率。
4.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环境污染。5.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6.集中供暖减少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7.发展清洁生产。
8.公交优先,控制私家车数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气温降水特征:冬XX夏XX,年温差X,年降水量X。
地形特点:地形以XX为主。地势XX高XX低。海岸线平直(曲折)。年温差向南突出的原因:
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海洋上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洋流
1.该地位于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域,大洋东(西)侧洋流为暖(寒)流。2.水温低(高)于同纬度附近海域,等温线凸向低纬。3.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向南北递增 4.由近岸向外海递增。
等高线密集且数值较大的原因:
1.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因板块挤压导致地形隆起明显,造成等高线数值大。2.由于流水侵蚀强烈河流下切明显,造成河谷地区起伏大,等高线密集。
南水北调的影响: 1.缓解水资源紧张。
2.减轻因超采地下水所导致的环境问题。3.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4.促进经济发展。
5.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四大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可以看出渔场成因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寒暖流交汇,另一种是上升补偿流。)成因
1.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离岸信风,沿海表层海水随风远离海岸。2.深层海水上升补偿。
3.把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饵丰富,形成大范围渔场。
4.温带海区,冬季海水上泛,寒暖流交汇地处河流入河口附近,带来丰富营养物质。5.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有利于微生物生长,饵料丰富。能源
坑口电站的好处:1.为该区域发展工业提供充足的廉价电力供应。2.减轻煤炭交通运输压力。
3.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能源开发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1.大量开采煤炭造成地面塌陷。2.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3.造成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的措施: 1.开发新能源。2.降低能耗。3.调整产业结构。4.能源跨区域调配。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1.缓解能源紧张状况。2.优化能源费结构。3.减轻环境污染。4.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1.交通条件更加完善。2.政府支持力度加大。3.国内外市场需求扩大。
4.农业生产和冷藏保鲜技术的不断提高吧。5.工业化的带动。6.农业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
①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电力设施等)。
我国东北地区
东北农作物(热量)1.夏季热量充足。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3.冬季低温,病虫害少。
4.冬季低温有利于积雪保墒缓解春旱。5.热量不足,水稻只能一年一熟。6.经常有低温冻害影响其生长及收成。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1.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2.地势低平,河流、沼泽多,排水不畅。3.温度低,蒸发微弱。
4.植被条件好,涵养水源能力强。
5.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于下渗到地下深处。宁夏平原
宁夏平原处于断层下陷地带,形成谷地。流水的搬运和堆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自然原因: 1.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2.土壤肥沃。3.灌溉水源充足。
4.位于贺兰山以东,受山脉的阻挡冬季风影响小。5.多地形雨,降水较多。
6.山脉遏制了西部沙漠的东移。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条件:
优: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石油海盐资源丰富。
劣: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人才处于劣势,水资源短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地处连系亚洲与大洋洲,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2.马六甲海峡是亚非欧和大洋洲之间海上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3.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4.土层薄 土质结构松散 植被覆盖率低 海冰的不利影响:
1.封锁港口、航道,阻碍船舶航行。2.损坏海上设施。3.损坏船体。
4.影响海洋渔业生产。冰雪资源丰富的原因: 1.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2.冬季XX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遇山地抬升迎风坡降雪多。
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及其影响: 1.人口增长粮食不足出现过度开垦现象
2.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滑坡泥石流现象多发。
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升温降温均快于海洋。
2.冬季(夏季)陆地气温低(高)形成高压(低压)中心。伦敦七月均温高于周围地区的原因:
1.机动车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大量热量。2.大气污染物浓度大,保温作用强。3.形成热岛效应。
煤矸石过多的危害及措施: 1.长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2.造成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室。
3.或在雨季崩塌,淤塞河流,造成灾害。措施:
1.回收劣质煤炭发电、供热。2.作化工原料。
3.制造煤粉灰建筑材料。
4.利用煤矸石作为塌陷区的填充材料。南极磷虾丰富的原因:
1.极地东风将表层海水吹向远洋,大陆周边海域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丰富营养物质。2.南极冰川融化,增加海水营养物质。
3.南极的地区昼长达九十天有利于海洋微生物大量繁殖。中俄石油合作好处:
有利于双边贸易,增进友谊,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实现共同发展。对中国的意义:
1.利于缓解中国能源消费紧张的局面。
2.利于实现石油进口地区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
3.有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俄罗斯的意义:
1.有利于俄资源开发将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2.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再就业。
旅游地理
某地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1.旅游资源数量多,旅游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景区景观集合程度高,种类齐全。3.地域组合好。
4.地处XX,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5.周边地区经济发达,距离客源市场近。
6.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齐全,地区接待能力强。7.景观追求精美,观赏价值高。某地发展旅游业的措施: 1.发展交通,改善交通条件。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接待能力。3.开发和创造新的旅游项目。4.扩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
定理
定理一:温度高向高纬度突出,温度低向低纬度突出
温度与纬度呈负相关,随着纬度的升高,温度降低。
适用于在等温线图上判断陆地或海洋、寒流或暖流、或在地形图上判断温线的弯曲。定理二:温度高向高空凸出,温度低向近地面凸出
气压高向高空凸出,气压低向近面凸出
第五篇:地理会考资料
地理会考资料(上)
1.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总星系
2.天体系统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
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
4.太阳的外部结构 :(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5.太阳活动 :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
6.太阳活动的标志 :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 11 年
7.太阳活动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
8.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质量大)
9.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天、海、10.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
11.朔望月周期 :新月(初
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29.53 日
12.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 自西向东,23 小时 56 分 4 秒。
13.地球自转角速度 除极点外,15 ° / 小时 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球自转线速度 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14.地球物体 水平运动偏向 南左北右赤无。
15.地球公转周期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16.地球自转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平面 ——黄道平面。
17.黄赤交角 目前 23 ° 26 ′,与回归线纬度相同。地轴与赤道夹角 90 °,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 66 ° 34 ′,与极圈的纬度相同。
1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度。所以:
*.北半球春分日(3.21)或秋分日(9.23):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
*.北半球夏至日(6.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北半球冬至日(12.2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9.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6.22 达到最大,12.22 达到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12.22 达到最大,6.22 达到最小。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90 °),回归线上只有 1 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
20.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3.21 日及 9.23 日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春分日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
21.天文含义上的四季: 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是冬夏之过渡。
22.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
23.地球的六大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24.水圈的特点 :连续、不规则
25.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全部、地壳圈表层、大气圈底层。
26.地球的内部圈层组成 : 地壳、地幔、地核。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
27.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莫霍面(地下约 33km 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增加)以上是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地下约 2900km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之间是地幔,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
28.地壳、地幔、地核自上而下,厚度、压力、密度、温度均递增。
29.地壳 :固态。陆厚洋薄,岩石组成。可分两层,上层硅铝层(花岗岩,密度小,海洋部分缺失),下层硅镁层(玄武岩,密度大)。
30.地幔 :呈固态。可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与地震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上部由岩石组成。
31.地核 :可分外核、内核两圈层。内核为固态、外核接近液态。(外“液”内固)
32.岩石圈 = 地壳 + 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70 — 150KM 厚。
33.岩浆岩 :侵入岩—(花岗岩):晶粒较粗;喷出岩—(玄武岩):晶粒细小,多气孔
34.沉积岩 : 层理构造,并有 动植物化石,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5.变质岩 : 片理构造,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36.褶皱的基本形态: 背斜(核老翼新)和向斜(核新翼老)
37.背斜成谷的原因 :受到张力后的背斜顶部,岩层被破坏,物质易受侵蚀,反而成为谷地。
38.向斜成山的原因 :因受到挤压,向斜槽部的物质被挤压得结实,不易被侵蚀,当周围岩层被侵蚀后,向斜部分反而成为凸出的山地。
39.断层的组合 :两个断层线之间,与两侧岩块相比,中间相对上升的岩块称为 地垒,如中国的庐山、泰山;中间相对下降的岩块,称为 地堑。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
40.地震的分类 :一按 成因 主要分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两种。二按 震源深度 可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三按 震级 可分为微震和破坏性地震。
41.地震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因为地震时先的纵波到达震中,然后是横波传来。
42.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中处烈度最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43.世界主要地震带 是 环太平洋构造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环太平洋带大约集中了全世界 80% 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44.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45.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北美洲)、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
46.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 30 多倍,两级相差 900 多倍
47.大气中最多的成分是氮。
48.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的是——臭氧,热层中的氧原子也能吸收紫外线。
49.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 的是——水汽与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50.大气的垂直分层 :自下而上依次再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
51.对流层主要特征 有: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 ℃。大气 对流 运动显著;天气和气候变化最为显著。
52.平流层主要特征 :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 ;大气以 水平运动 为主;有臭氧层,是最佳航空层。
53.中间层 :几乎没有臭氧,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热层 :即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
54.太阳辐射强度大小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大气层的厚度和透明度
55.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总体上自赤道向两极减少,世界热量分布总趋势大致与纬度平行,呈带状分布。
56.世界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最高值 ——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中部。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最高值 ——青藏高原。
57.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少的地区 ——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原因:多阴雨云雾。
58.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59.风——水平气压差异,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60.盛行东北风的风带 ——东北信风带和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盛行东南风的风带 ——东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61.赤道低气压带 —— 多雨 地带; 极地高气压带 —— 少雨 地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 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气候暖热干旱,为 少雨 地带; 大陆东岸 因受夏季风、热带风暴、台风等影响,降水比较丰富。副极地低气压带 —— 多雨 地带。
62.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1 月南移,7 月北移
63.季风 成因分析:
• 海陆热力差异(亚洲东部季风)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和我国西南)
受季风影响,一年有干湿,雨热同期,易冬旱夏涝
64.冬夏间亚洲和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分布 :
冬季:亚洲大陆——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亚洲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65.东亚季风 ——夏季东南风;冬季偏北风。南亚季风 ——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66.高气压——反气旋——下沉气流——北顺南逆——干晴天气(伏旱:副高、寒潮:蒙古高压)
67.低气压——气旋——上升气流——北逆南顺——阴雨天气(台风)
68.梅雨——准静止锋 6、7 月
69.水圈的主体——海洋水; 淡水的主体——冰川(南极洲)
70.水循环的动力 ——太阳辐射
71.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最重要的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72.人类可以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 —— 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 施加一定的影响,如: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时间分布----修建水库;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引水灌溉。
73.海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海区海水盐度较低,自赤道至南北回归线海区,海水盐度递增,至南北回归线附近为最高,自南北回归线至高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递减。
74.全球海水平均盐度约为 35 ‰,海水表面 盐度最高 的海区—— 红海(40 ‰);海水表面 盐度最低 的海区—— 波罗的海(10 ‰)
75.洋流的分类 :
* 按水温划分:暖流:水温高,一般为 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水温低,一般为 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补偿流(秘鲁寒流)。
76.洋流分布的规律 :
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外),以 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洋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
2.在 北半球中、高纬 海区的大洋环流,呈 逆时针 方向流动。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
3.北印度洋 海区的洋流 夏顺冬逆。
4.南纬 40 度附近,西风漂流成为全球性规模洋流的典型。
77.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78.四大渔场分布 :三个在暖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秘鲁附近海区的涌升流
79.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盐度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盐度偏低。
80.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补给。
81.雨水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河水补给,雨水补给与降水量季节变化一致。
82.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就有 春汛,以降水补给为主,积雪融水 为辅。积雪融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84.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具有稳定和均匀 的特点。
85.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缓慢,湖沼具有 调节作用。调节量取决于湖沼的面积大小。
86.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潜水和承压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87.潜水和承压地下水的比较
埋藏条件:潜水埋藏浅,在第一个隔水层以上;承压地下水埋藏深,在两个隔水层之间。
开采条件:潜水方便;承压地下水:困难,但有的可以自流。
水质:潜水易污染;承压地下水水质好。
更新周期:潜水短,承压地下水长。
88.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后果 :
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地上建筑物陷坍,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枯竭,水质变坏∴合理利用地下水
89.要保护承压地下水区的 补给区 的环境(地势高)
90.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地域差异性
91.地域差异主要有: 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分异
92.地带性规律——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93.纬度地带性:形成受 热量 条件影响为主,主要在 高、低纬度
94.经度地带性:形成受 水分 条件影响为主,在 中纬度 最明显
95.垂直地带性:主要受 山地地形 和 海拔高度 的影响,中低纬度高山 地区明显
96.非地带性分异:受 地貌、海陆分布、岩石性质 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沿海是干燥的沙漠,同纬度的西侧沿海是多雨的森林;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等;我国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绿洲;赤道附近有企鹅。
97.地理环境演化的特点: 趋向性和不可逆性
98.太古代——全球一片海洋;元古代——大气臭氧层已形成。
古生代 :全球陆地基本形成一片,我国东北与华北抬升成陆。早期 三叶虫 ;中期脊椎动物鱼类;后期两栖类,蕨类植物,为 全球最重要的成煤时期。
中生代 :泛大陆开始解体、分离,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火山、岩浆活动广泛而频繁,恐龙,始祖鸟,裸子植物。重要的成煤时期与石油生成时期。
新生代 :全球海陆的分布已逐渐与现代与现代状况接近,喜马拉雅山。第四纪冰期,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第四纪出现了人类,石油生成时期。
99.气候资源是变化最大、最频繁的自然资源。人类目前利用气候资源的途径,主要是 趋利避害。
100.气候资源的种类:光照、热量、水分、风能
地理会考资料(下)
101.光照资源取决于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日照时间的长短。
光照最丰富 的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中部。中国最高值——青藏高原;较少的地区——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
102.热量资源的衡量标准:气温、积温、无霜期。热量是决定农作物分布和复种指数的重要因素。
103.水分资源看大气降水(降水量)和地面湿润状况(干燥度)
104.狭义的水资源—— 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105.衡量水资源的数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106.水资源的特点:不可替代性、可再生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107.径流量最多的大洲——亚洲 ;最少——大洋洲;单位面积径流量最多——南美洲。
108.径流量最多的国家——巴西;中国——第六。
109.我国水资源数量特点——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空间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配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各年之间变率大(年际变化大)。
110.世界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反常。人为原因——用水量的剧增;水质污染。
111.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 建立蓄水工程 ;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
112.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 水质型缺水城市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113.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人均 0.08 公顷,是世界平均 1/3,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114.我国耕地面积仅次于美、印、俄,居第四位,但后备资源少。
115.土地资源 亚洲最多 ; 大洋洲草地多人均多 ; 欧洲耕地比重大,利用率最高 ;非洲旱地比重大发展潜力低;北美洲林地广,主要在美国; 南美洲 人口密度低,发展潜力较大。
116.不合理的灌溉——土地盐碱化,治理措施——排水
117.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18.森林资源的环保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净化大气。美化环境(城市广种大树的原因),容纳动物。
119.世界森林的分布很不平衡:现存的主要是热带森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森林 :南美洲的 亚马孙平原、非洲的 刚果盆地 和亚洲的 马来群岛。
亚寒带针叶林 : 亚欧大陆的北部 和 北美大陆的北部
120.世界森林面积: 俄罗斯第一,中国第五。
121.中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东北林区
122.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
123.中国造林重点——北方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24.既有热带草原又有温带草原的大洲—— 南美洲
125.草场资源——澳大利亚第一; 中国第二
126.世界三大矿产国—— 俄罗斯、美国、中国
127.我国铁矿主要分布在 辽宁、河北、四川
128.我国 钨、锑、钒、钛、稀土 等矿储量居世界首位
129.能源资源
①按 能源的形成和来源 分:
第一类是 来自太阳。如生物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化石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沼气。
第二类是 来自地球内部,如地热能、核能、地震波能。
第三类是 来自日月引力。如潮汐能。
②按应用程度分:能源资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③按能否可再生分:又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130.煤炭资源最丰富—— 俄罗斯、美国、中国
131.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 北方各省区,煤海 ——山西省。最大的煤田——山西 大同 ;南方最大的煤矿——贵州的 六盘水
132.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已占世界能源总消费的 70% ;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的 75%
133.世界有 2 大产油带 : 沿地中海,经中东、我国西部至印度尼西亚的产油带;环太平洋的产油带。
134.石油储量产量最大的地区 —— 中东波斯湾地区。
135.我国主要油田 —— 大庆(最大)、胜利、辽河、华北、中原等油田最为重要
136.西气东输工程是将 新疆 塔里木和长庆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 上海 的输气工程。
137.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水位落差和径流量的大小
138.我国水能资源世界第一,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最丰富
139.世界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法国朗斯电站;我国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浙江温岭的江厦潮汐电站
140.利用潮汐一天最多可以发 4 次电
141.解决能源短缺的根本途径是 开源节流。
142.产业部门的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产业部门结构即三大产业的比重。
14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其生产力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异很大,其次还表现在 产业部门结构 上: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比重普遍很低,第三产业比重则很大;发展中国家正相反。
144.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按照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位次靠后,但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产业结构正在改变,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加快。
145.狭义的农业——种植业 ;广义——农、林、牧、渔;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146.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误农时、因时制宜);②地域性(因地制宜)
147.光热条件影响农作物的复种指数
148.垦殖指数与地形相关,垦殖指数高——地形平坦;垦殖指数低——地形崎岖。
149.上海的近郊多肉、禽、蛋等副食品基地—— 经济地理位置
150.农业主要的两大部门—— 种植业和畜牧业。
151.农业的部门结构:发展中国家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发达国家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
152.世界谷物产量前四位的国家是 中国、美国、印度和俄罗斯。
153.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小麦 ;“亚洲的粮食”—— 水稻 ;单产最高—— 玉米
154.小麦最大生产国—— 中国 ;最大出口国—— 美国
155.中国春小麦和冬小麦的界线——长城
156.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泰国。
157.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
158.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
159.世界粮食问题的产生—— 各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的不平衡。
160.畜牧业的分类 :(按 发展途径)
①改良草地: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
②剩余粮食:美国、法国。
③种植业服从于畜牧业:丹麦、比利时。
④进口饲料:荷兰、日本。
⑤天然草场和剩余粮食:中国
161.畜牧业产值居首位的国家——美国;人均牛羊头数最多的国家——新西兰
162.最大的农业国——中国
163.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水田农业、传统旱作农业、粗放畜牧业、地中海型农业、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164.水田农业和传统旱作农业我国界线——秦岭②工业枢纽④工业地带
200.工业地域体系和类型最小的基础单位—— 工业点
201.中国最大的工业枢纽——上海
202.工业区按形成条件划分
①采矿型——鲁尔,加利福尼亚,辽中南;②加工型——日本京滨,沪宁杭;③混合型——京津唐
203.中国最大的工业区—— 沪宁杭
204.工业地域体系和类型最大单位—— 工业地带
205.世界最大最发达的工业地带—— 北美工业地带
206.工业化最早、经济第二位的工业地带—— 西欧工业地带
207.资源型的重工业地带—— 东欧工业地带
208.对外依赖率最高的加工贸易型的临海工业地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209.我国经济特区深圳(最早、香港、大亚湾)、珠海(澳门)、汕头(北回归线)、厦门(台湾)、海南(最大)
210.世界最繁忙的航线,连接西欧—北美—— 北大西洋航线,最繁忙的大洋—— 大西洋
211.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量最大的运输方式—— 海运 ;最快的运输方式—— 航空 ;最灵活的运输方式—— 公路
212.最大的港口——荷兰 鹿特丹; 中国最大的港口—— 上海
213.贸易额最大的大洲——欧洲,最少的大洲——大洋洲(人口占比重小);非洲较低的原因——经济落后
214.最大的贸易集团——欧盟;最大的贸易国家——美国;亚洲最大的贸易国家——日本
215.国际贸易中首屈一指的贸易商品—— 石油
216.浦东开发区—— 1990 年成立,上海要成为 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17.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218.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的严重老龄化、人口增长极其缓慢,甚至持续衰减。老龄化问题还带来劳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19.发达国家的人口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220.老龄化: 65 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7% 为 老龄化,10% 为 严重老龄化
221.老年人口的比重最高的国家——瑞典;老年人口的比重最低的国家——孟加拉国
222.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约旦;最低——德国
223.少年儿童比重最大的国家——肯尼亚
22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年龄构成中少年儿童比重大。
225.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措施:实行或赞同 计划生育 的政策,以期降低过高的人口出生率。
226.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
*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 人口年龄构成轻。
* 人口的经济结构长期没有改善。
* 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低。
*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加重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人口政策: 坚决贯彻计划生育 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质量,逐步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27.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人口密度(人 / 千米)
228.人口分布的三趋向: 趋向低平地势;趋向中低纬;趋向沿海
229.四大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南亚、欧洲 60 ° N 以南、北美洲东部
230.人口密度最大的人口稠密区—— 南亚
231.人口稀疏区:①寒带(西伯利亚)②热带雨林(亚马孙、刚果)③沙漠(撒哈拉、塔克拉玛干)和干旱草原④高原(青藏高原)、高山
232.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黑河六盘水、红水河、兰州、重庆-宜昌兖滕
• 对外开放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区 珠三角、闽东南、海南岛
• 资源比较丰富,但经济相对比较薄弱的边远地区 新疆、南岭、澜沧江、乌江
258.第一个百万人口城市——北京; 1810 年后百万人口城市——伦敦
259.发达国家的人口分布取决于——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达程度
260.我国光照和地热资源最多的地区——青藏高原
261.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有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有 反馈 作用
262.世界水日—— 3.22 ;世界环境日—— 6.5
263.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线
264.神舟 5 号——杨利伟(中国第一位宇航员)
265.西气东输(新疆—上海)、西电东送(北、中、南三通道)、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三峡工程、嫦娥计划(登月)
266.GPS ——全球定位系统(至少 3 颗卫星定位); GIS ——地理信息系统
267.我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
268.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
269.东海大桥,大、小洋山港,海港新城(芦潮港)——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