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资料复习-世界篇5篇

时间:2019-05-15 11:2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资料复习-世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资料复习-世界篇》。

第一篇:地理资料复习-世界篇

地图

1、地图:按照一定比例将地理事物缩小,并用各种符号将其表示在平面图纸上。

2、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比例尺是一个分数,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反之也成立。

4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

5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叫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高度,坡度陡峭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平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海洋中深度相同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

在地图上给不同海拔高度的区域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绘成分层设色地形图(附有图例和高度表)

地球 麦哲伦游行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内部的构造由外向里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一般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叫做地球的外部圈层。

2、地球仪绕(地轴)转动,这根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是(南北极点)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0度

经线 半圆(弧形)相 等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东西方向

赤道

3、纬线的特点:东西方向延伸、长度不等、有无数条;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约(4万)千米,它是地球仪上的(0)度纬线,它以北的纬度是北纬用(N)作代号,以南是南纬用(S)作代号,它与两极之间距离相等,是划分(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低纬地区是指(0度—30度之间)、中纬地区是指(30度—60度之间)、高纬地区是指(60度—90度之间)。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4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5经线的特点南北延伸、长度相等、有无数条。0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向西,向东各180度,以东叫东经(E),以西叫西经(W),度数相同的经线各有两条,只有(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重合成为一条经线即(180度经线)。为了避免把非洲和欧洲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习惯上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自转周期(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产生(日夜交替、日升月落、时差)现象。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都以本区位于正中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事使用的时刻,这就是该时区的区时。同一时区,区时相同;相邻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东早西晚。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180度经线,由西向东(→)穿过日界线,减一天;由东向西穿过日界线(←)加一天。7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保持(66.5)度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公转产生(四季)。

8对于北半球来说,每年的6月22日前后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12月22日前后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3月21日前后是(春分)日、9月23日前后分别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四季划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9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0五带特点: 热带:地面获得光热最多,四季都很炎热

寒带:地面获得光热最少,四季都很寒冷

温带:地面获得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四季分明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三分陆、七分海,地表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其中29%是陆地,71%是海洋)

1、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半岛),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 :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 亚、非、欧、大洋州、南极洲;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南、北美洲、南极洲;赤道横穿非洲、亚洲、大洋州、南美洲。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2、欧、亚两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非两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北美洲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欧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是(丹麦海峡)。

3、四大洋: 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是(海峡),往往成为重要海上通道。海湾:洋或海伸进陆地的部分,通常三面为陆,一面为海,往往是优良港口所在地。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六二课本P38图)

4海陆变迁 : 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火山与地震带:在板块与板块交接处,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5、五种陆地地形:海拔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的是(高原)、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起伏小的是(平原)、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是(盆地)、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低,坡度和缓的是(丘陵)。

山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南北纵向9000千米;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

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除南极冰雪覆盖的高原外,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

6亚洲、欧洲地形特点:

亚洲: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960米);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海拔最低处——死海都在亚洲。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欧洲: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340米),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7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大洋盆地上多具有利用价值的锰结核(课本P33地图)

河流和湖泊

“大地的动脉”——河流,常年河与时令河,内流河与外流河,人工开凿的运河

世界四大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比较(课本P30图)

“大地的明珠”——湖泊,集中在北美洲和欧洲,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

天气和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风雨、冷热、阴晴等状况

气候:指一个地方一年或更长时间内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常用天气符号: 晴 阴 多云 降雨 霜冻 雷雨 降雪 雾等(课本P42);风向:风吹来的方向,0—12共13个等级。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陆为南极大陆。

世界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2种)册P10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无明显季节变化 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的赤道附近(如亚马逊平原)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的干湿季节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的旱雨季节 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非、亚、大洋州和南美洲的回归线南北两侧的大陆中部和西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②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1月大于0度)南北纬30度附近的大陆东岸①在亚洲东部②在南北美洲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小于0度)亚洲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北侧(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丰富 南北纬40—60度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最典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干燥少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很大 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内陆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夏季短促而温暖,冬季漫长而严寒 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北纬50—70度之间(南半球相应纬度以海洋为主,因而缺失)

极地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北部及南极洲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随高度变化而变化 亚洲、欧洲、南北美洲的一些海拔很高的高山、高原地区

各大洲不同的气候

大洲 气候特点

亚洲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欧洲 受海洋影响显著,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面积很广

非洲 气温高、干旱区面积广、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有“热带大陆”之称

北美洲 气候类型较齐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占优势

南美洲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分布面积广,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大洋州 澳大利亚气候普遍干热,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分布面积非常广

南极洲 酷寒、干旱、多风暴,“冰雪大陆”、“白色沙漠“,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

人类活动与气候: 人类滥伐森林,过多使用煤、石油等燃料和冷冻剂、消毒剂等化学制品,造成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公害,也直接影响着气候的变迁。如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冰雪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许多人口密集、城镇众多的沿海地区将被淹没。

世界的人口

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人口稠密地区: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地区:亚欧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寒冷地区及内陆沙漠地区;非洲、南美洲、大洋州的热带雨林地区及热带沙漠地区;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 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世界的人口问题:亚、非一些国家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处于负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每年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

世界上面积和人口居前十名的国家

面积单位:万平方千米;人口单位:亿人

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印度

阿根廷

哈萨克斯坦 苏丹

面积 1707

997 约960 937 854 768 297 278 272 250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印度尼西亚 巴西

巴基斯坦 俄罗斯 孟加拉国 日本

尼日利亚

人口 12.67 9.98 2.76 2.09 1.68 1.52 1.45 1.27 1.27 1.09 世界的人种

人种是根据人类的起源和身体的外部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肤色是区分人种的重要标志,但不是唯一标志。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达到13亿;英语: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世界的宗教:基督教 教堂:高高耸立;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概述: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典:《圣经》 伊斯兰教 清真寺:星月照应;分布: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概述:全世界有穆斯林7亿多人;经典:《古兰经》

佛教 庙宇:金碧辉煌;分布:亚洲;概述:佛教徒现有2亿多人。

道教 :我国本土的宗教

资源与环境

自然资源:来源于自然界,能够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一般可分为: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自然资源、气候自然资源

由于人类滥采滥用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及环境恶化。应节约资源、重复利用资源、重视资源的更新并发展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目前环境污染呈现全球化。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南极地区(南极洲及其周围的海洋),南极洲:南极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组成读图识记:

1. 南极圈2. 周围的海峡、大陆3. 长城站、中山站

区域特征:

1.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 冰雪覆盖的高原大陆(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达3000多米)

3. 寒带气候:极地气候,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最干旱的大陆(白色沙漠)

4. 资源宝库(淡水、煤铁、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科学考察,未来航空要道

5. 《南极条约》宗旨: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 地球上唯一没有定居人口的大洲

世界地理复习提纲(国家部分)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的大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分区(课本P35)一、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读图识记:

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太平洋 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俄罗斯、隔东海与中国台湾省相望

3.纬度(北纬30度—北纬45度)

4.关东平原、富士山

5.札幌、青函隧道(青森—函馆)、东京(首都、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横滨(日本最大的海港)、名古屋、大阪(千桥之城、水都)、神户、福山、北九州

自然特征:

1.东亚岛国(位置),多优良港湾(横滨、神户)

2.多山地、多火山、多地震、平原少

3.海洋性季风气候(有梅雨),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南北差异明显(樱花前线),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4.森林、水力、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矿产资源贫乏(资源小国)

经济:

1.农业、渔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现代化特点),农业占比重小,农产品依赖进口,主要种植水稻

2.经济大国:亚洲最大工业国,世界经济大国之一,对外贸易重要。

制造业发达,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原料和市场对外依赖性强(石油、铁矿、煤炭来源地),新兴电子工业多分布在九州岛(硅岛)和本州东北部

3居民:人口稠密(总数>1亿),用地紧张(填海造陆),单一民族(大和民族),黄种人,重视教育,受中国和欧美影响的文化,茶道、花道、相扑是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

交通:铁路、公路为主,海底隧道、跨海大桥

综合思考:

1. 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2. 为什么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二、印度——东方文明古国

读图识记:

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南)

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中国的雅鲁藏布江)

4.加尔各答(海港)、新德里(首都)、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印度的好莱坞)、班加罗尔(科学研究中心)、泰姬陵(世界古建筑奇迹之一)

经济:

1. 农业大国:自然条件优越(耕地多,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但旱涝灾害教多),从事农业人口众多,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出口量少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盛产水稻、棉花、黄麻和茶叶。黄麻——恒河三角洲,产量世界第一;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沿岸丘陵地区,出口量世界首位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冬季盛行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西南风,降水多)

2.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矿产丰富(煤、铁等);传统部门——棉、毛纺织、重工业;新兴工业——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核能利用、电脑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居民: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世界第二,且>10亿),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族最多)族、宗教(印度教为主)、语言复杂(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印巴冲突(宗教、克什米尔问题)

重点思考:

1.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印度发展软件产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非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三个独立国家,现在是世界上拥有国家最多的的一洲。分为北部非洲(阿拉伯人为主)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黑非洲)两部分(课本P58)

三、埃及——金字塔之国

读图识记:

1. 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

2. 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

3. 北回归线

4. 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世界古代奇迹之一)、开罗(首都、非洲第一大城市,千塔之城,坐落在尼罗河河口附近)、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自然地理:

气候干旱(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少雨),沙漠广布,尼罗河定期泛滥淤积了肥沃土壤(青尼罗河—埃塞俄比亚高原、白尼罗河—东非高原)

经济:北非经济发达的国家

1. 灌溉农业,绿色走廊——尼罗河沿岸和尼罗河三角洲,世界重要长绒棉(“白金”)产区

2. 经济支柱:旅游业(古埃及文化遗产、沙漠景观、尼罗河),苏伊士运河通行费,石油、纺织、食品和电力。

东方伟大航道—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亚洲到欧洲的航程,亚非分界线,全部从埃及领土上通过。

综合思考:

1. 水坝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尼罗河对埃及经济的影响

欧洲:洲小国家多,分为东欧、西欧、南欧、北欧、中欧5个地区(课本P63)

四、德国——地处欧洲“十字路口”的工业强国

读图识记

1. 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北海—波罗的海运河,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通往大西洋的捷径)

2. 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三条都是国际河流)、多瑙—美因—莱茵运河(课本P72图)

3. 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中欧平原),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降低)

4. 柏林(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最大电子、电气工业中心,德国的“硅谷”)、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重工业为主)

5.欧洲中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是除俄罗斯外欧洲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 经济特征:

1. 高度工业化的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之首,世界上仅次于美、日):四大经济支柱:机械、汽车、电子电气、化学;新兴工业:石油加工、航空航天;工业布局:相对比较均衡,大分散、小集中,新兴工业向南部发展,注重环境保护

2. 世界第二贸易大国(进出口总额仅次于美国):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仅煤炭和钾盐比较丰富,大量进口原料、出口高技术工业产品

综合思考:

1. 比较德国与日本的经济特征?

2. 鲁尔区发展工业的条件?(课本P74阅读材料)

五、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识记:

1. 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

2.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

3. 北极圈

4.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俄罗斯运输量最大的河流)、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5. 莫斯科(首都)、圣彼得堡(曾称列宁格勒,位于波罗的海东岸,最大海港)、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名海参崴,太平洋沿岸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俄罗斯北极圈内唯一不冻港)、西伯利亚铁路

领土与居民: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为界),其亚洲部分被称为西伯利亚,有14个陆上邻国,濒临三大洋,多民族国家(俄罗斯人最多),3/4人口与经济集中在占国土面积1/4的欧洲部分

自然环境:

1以叶尼塞河为界,东部和西部地形不同(课本P77图)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有寒带气候,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

3. 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森林面积世界第一(占世界1/5)

4. 矿产丰富,大部分分布在乌拉尔山以东,乌拉尔地区的有色金属、秋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库兹巴斯的煤、库尔斯克的铁

5. 西伯利亚的河流结冰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

经济:

1. 工业基础好,重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突出,四大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2. 农业受气候条件限制,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中南部,作物同我国东北,产量不稳定

3. 工业、人口向乌拉尔山以东扩散、迁移

4以铁路为主的交通运输,铁路网以莫斯科为中心,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

北美洲:大西洋(东)、太平洋(西)、北冰洋(北),南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

六、美国——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读图识记:

1. 两大洋、墨西哥湾、两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夏威夷)

2. 三大地形区(册P23剖面图和课本P87图)南北纵列:西部高大山系(落基山脉为主)、中部广阔平原(密西西比平原和大平原)、东部低矮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由于山脉纵列分布,冷空气容易长驱南下,使南方越冬农作物遭受冻害,还经常发生龙卷风、飓风等灾害性天气。

五大湖(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为美加共有,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湖湖相通,通过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与五大湖有运河相通,为美国内河航运大动脉)→新奥尔良→墨西哥湾

3国土面积世界第四,分为本土(位于北美大陆中部)和海外州,行政区划为50个州和1个特区(哥伦比亚特区),典型的移民国家,多民族国家

4. 重要城市: 大西洋沿岸(波、纽、费、华),五大湖沿岸(芝、底),太平洋沿岸(西、圣(旧金山)、洛、硅谷在旧金山南面的狭长谷地中,为美国最大的高科技工业中心),南部(休、新)

经济:1耕地面积世界首位,森林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

本土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在东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降水比较丰富,向内陆逐渐减少,到太平洋沿岸又有所增加

现代化、地区专业化的农业:小麦、大豆、玉米和棉花等出口量世界首位,是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但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全靠进口,畜牧业以羊牛为主,主要农业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乳畜带(册P24小图)

2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海外投资多,跨国公司遍布各大洲,世界最大的矿业生产国,世界上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世界第一,世界上公路建设最完备的国家——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3进口原料、能源、轻工业品,出口高技术产品

4三大工业区

工业区 发展特点 工业中心

东北部工业区(五大湖南岸和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世界著名工业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纽约:美国最大城市、海港、综合性工业中心、金融中心、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芝加哥:第二大城市、最大钢铁工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铁路枢纽

底特律:最大汽车工业中心

南部工业区(墨西哥湾沿岸等地)二战后工业迅速发展,条件优越的“阳光地带”石油、化学、宇航 休斯敦:最大石油化学工业基地,航空航天研究中心

西部工业区(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地)二战后兴起,资源丰富的“阳光地带”,航空、石油、电子 洛杉矶:最大飞机制造中心,航天、电子、石油、电影

圣弗朗西斯科:港口、电子石油、农产品加工、华人集中,硅谷

综合思考:

1.东北部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2.农业地区专业化的优点。

南北美洲合称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被称为拉丁美洲

七、巴西——南美“巨人” 读图识记:

两大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北两大地形(北部亚马孙平原、南部巴西高原,分别是世界最大的平原和高原),亚马孙河(世界流域面积和流量最大的河流)、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巴西最大的港口,以足球、海滩、狂欢节闻名于世)、圣保罗(巴西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南半球最大的城市)经度西经30—75,赤道、南回归线

国土和居民:

1. 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种大熔炉” 2. 大部分位于热带,南北差异,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

3. 为开发内陆地区迁都巴西利亚

经济:1经济发展较快,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优质铁矿、咖啡、甘蔗、可可、大豆等大量生产和出口,咖啡、甘蔗、柑橘产量世界第一,“咖啡王国”

3. 钢铁、汽车、飞机、造船工业

综合思考:

1亚马孙流域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地球之肺”的忧患——热带雨林的破坏问题:热带雨林的环境价值(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调节全球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破坏原因——经济开发(跨国公司采伐,农牧民开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本区域,对全球)

大洋州:一块大陆、四大岛屿、三大群岛组成,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

八、澳大利亚—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读图识记:

1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南太平洋珊瑚海西部,南北绵延2000多千米,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2经度(东经110—155)、纬度(南纬10—40)、南回归线

3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墨累河,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

4悉尼(全国最大的城市、工业和贸易中心及港口,悉尼歌剧院、悉尼海港大桥)

自然环境:

1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东部降水多(大分水岭以东),中西部气候干旱(沙漠、半沙漠面积广大)

2地球上特有物种最多的一个大陆,闻名世界的特有动物:大袋鼠、树袋熊、鸭嘴兽等

经济:1 骑在养背上的国家: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优越(世界上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羊毛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2.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煤、铁、铝土、铀等矿产品大量生产和出口(西欧、日本、中国等),煤和铁矿石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铝土矿产量世界第一

3. 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人口稀少。

第二篇:高考地理模块复习重点.资料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具体:1.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基本前提)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3.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 4.复垦回填

实践: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模式: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复种)我国四大渔场

黄渤海渔场,(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舟山渔场(舟山群岛附近),南部沿海渔场,(分布在广东沿海),北部湾渔场(北部湾,海域)北部湾,黄渤海渔场形成条件:(1)位于大陆架水域,水浅,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所以形成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形成条件:(1)位于大陆架(2)沿岸有河流(珠江)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舟山渔场形成条件:(1)位于大陆架(2)沿岸有河流长江,钱塘江)带来大量营养盐类(3)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和近岸寒流交汇.16.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气候适宜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 ②市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 ③交通:交通便利

④科技:先进的科技 18.新兴工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区位因素:

①地理置优越②环境优美与气候宜人③科技基础④教育和劳动力素质水平⑤交通运输⑥地价、地租高低 19.古代中低纬度河流冲积平原区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 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②地形:地形平坦

③水源: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土壤深厚肥沃,导致灌溉农业发达,提供农副产品多 24.影响内河运输发展的因素:

①内河运输优点②水系特点(干、支流)③水文特点(流速、流量变化)

④是否有运河与天然航道联系⑤运输方式是否构成综合运输网

⑥是否具有市场、经济效益(流域人口稠密,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运输量大)27.影响飞机场的区位因素:(Ⅰ)自然因素:

①地形开阔平坦 ②坡度适当,利于排水 ③有坚实的地质基础,保证飞机起落平稳 ④雾低云少,能见度好

⑤跑道平行于风向修建,便于飞机逆风升降(Ⅱ)社会经济因素:

①城市经济状况 ②离城稍远,地价低

③与城市有便捷的其它交通联系,便于客、货聚散 ④远离居民区,减少对城市和居民区的噪音污染

⑤附近不能大量养鸟 ⑥不能有高层建筑 ⑦不能有干扰飞机升落的通讯设备 3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Ⅰ)自然因素

①地貌:沟谷发育,地表崎岖破碎,坡度大

②气候:集中性降水且多为暴雨

③土壤:疏松,易被侵蚀

④植被:稀少,覆盖率差,地表失去植被保护

⑤河流:河网密布、水系发育,河流侵蚀切割作用强(Ⅱ)人为因素

①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乱开矿,地表破坏 32.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Ⅰ)自然因素

①地形: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沟谷,容易使流水快速汇集

②地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构造运动强烈,地表岩石99破碎 ③气候:出现暴雨或高山冰雪融水 ④植被:植被破坏严重(Ⅱ)人为因素

①不合理的采石开矿,弃土弃渣大量堆积谷中 ②工程建设破坏山坡表层 ③植被破坏,山坡失去植被保护 33.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Ⅰ)自然因素

①山区,地形起伏大 ②断层发育

③多暴雨(Ⅱ)人为因素

①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如:水库)

②开挖边沟,边坡 34.荒漠化的形成影响因素(Ⅰ)自然因素

①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风化作用强,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②大风日数多而集中

③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干燥

④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缺乏植被保护(Ⅱ)人为因素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农垦

③过度放牧

④水资源利用不当 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35.长江洪水产生的影响因素(Ⅰ)自然因素

①长江流经地区大部份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产生(气候、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②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上游川江河段,北面汉江水系,南面洞庭湖水系同时来水,多股洪水汇合,出现特大洪水(Ⅱ)人为因素

①植被: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使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下降 ②泥沙:水土流失加剧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排水不畅,同时水位抬高 ③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36.影响荆江河道洪水危害的因素

①地形:地处巫山与平原转换位置,河流出山区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抬升河床 ②该处水流不畅,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③河道特别弯曲,排水不畅,泄洪能力低 37.影响春旱产生的因素

①气温:春季,气温迅速回升

②降水:雨带未到达,降水少

③风:风沙多,蒸发量大 38.影响洪涝产生的因素

①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为暴雨 ②地形:地势低平

③河流:河流下游排水不畅 39.影响盐碱形成的因素

①地势低平,多洼地,地下水位高,蒸发旺盛(尤其是春、秋两季)使土壤中盐份向地表聚集

②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表层,加之蒸发旺盛,水中盐份向地表聚集,形成土地次生盐碱化 ③湖泊萎缩,湖底沉积盐层裸露在外 ④大风扬沙天气,使地表聚集的盐粒扩散 40.影响风沙形成的因素 ①春季多大风气候(天气)

②春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地表干旱,多风沙

③离风源、沙地近,且当地自然植被稀少,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④人口稠密,农耕历史悠久,不合理耕作制度造成地表沙化 ⑤不合理开垦,植被破坏严重,致使风沙肆虐,出现沙荒地 ⑥不合理的城市工程建设,造成地表裸露,沙质物多

41.回归沙漠带上“绿洲”(2326′穿过我国的东南部)形成因素 ①海陆位置 ②气候和降水 ③台风影响 42.林业基地形成的影响因素(Ⅰ)自然因素

①森林资源丰富

②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Ⅱ)社会经济因素

①经济基础

②机械制造基础

③交通和市场 071.修建核电站的区位因素

①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②常规能源缺乏

③核能能量巨大、密集,核燃料运量小,建成后,成本低,效益高 ④核电站建设地区适应能力强 72.修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因素

①能源需求量大 ②常规能源缺乏 ③风力较强(牧场、海岛)④风能清洁无污染,成本低 73.水能丰富的影响因素

①落差 ②流量 ③河流多少(支流)74.修建水力发电站的区位因素

①落差大水能丰富

②良好坝址,建站工程量小,投资少(口袋形)

③市场:离经济发达区近,能源需求量大

④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修成后,成本低、收益大、积累多,可发挥综合效益(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供水、调节气候、环境)⑤淹没情况:地处峡谷,耕地、城镇淹没少,迁移人口少 78.水稻生长的影响因素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深厚肥沃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79.小麦生长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②地形起伏平缓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80.棉花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①地势低平②土壤呈沙性 ③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④灌溉水源充足 81.茶树的生长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①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

②地形为丘陵低山,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③土壤呈酸性(红壤)82.甘蔗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①气候:温度较高(热带草原气候有利,甘蔗生长后期为干季,晴天多,利于甘蔗生长和糖份积累)②土壤:土壤肥沃(多火山灰尘积土壤,通气、保水保肥,适宜甘蔗生长)→ 需肥量大,生长期长

83.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①地形:各类地形均可种植 ②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③土壤:土壤深厚肥沃 ④水源:有充足灌溉水源 ⑤大豆、玉米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84.花生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①气候: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②地形条件:丘陵低山地区

③土壤条件:沙土,通气透水性好 85.甜菜生长的习性

①气候:干旱地区,温凉地区生长周期短

②土壤耐盐碱 86.内陆湖面积萎缩的原因

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全球变暖,蒸发量大。

②人为因素:人口增加,工业发展,用水量大增;发展农业,大量引水灌溉

③围湖造田 87.撒哈拉沙漠南侵的因素

①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沙漠扩张 ②地处东北信风带上

③人口增长过快 88.判断海洋性、大陆性的依据

①降水量多少和季节变化情况

②气温年较差大小

③最高、最低月均温出现月份 89.西欧乳畜业发展的因素

①市场广阔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云量多,空气湿润,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③交通便利 90.俄罗斯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因素分析

①纬度位置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②北临北冰洋,受极地寒冷气流影响大 ③大部分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冬季气温低 91.上扬斯克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纬度位置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②海陆位置: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冬季大陆降温快 ③大气环流:受极地寒流气流影响大

④地形地势:地势高,气温低,地形呈“马蹄形”向北开口,使南下的寒冷空气堆积 92.影响沼泽形成的因素

①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易积水,排水不畅

②气象条件:海拔高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表积水 ③水源条件:河流水,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凌汛、泛滥造成地表水在洼地聚集

④地质条件: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⑤人类活动 93.凌汛形成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位置高,气温低于0℃,有结冰现象

②河流由低纬向高纬流 94.俄罗斯等高纬度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

①纬度位置高,热量不足,水热配合状况差,气温较低,农作物生长周期长

②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产品单产量不高

③纬度位置高,农作物品种少 95.俄罗斯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区位因素 ①河流封冻期长,通航期短,水运条件差

②海岸线长,但海洋封冻期长;除北冰洋外,其它各港口与外洋联系,要经过别国海域 ③地域辽阔,各地相距较远,公路长途运输费用高 ④地形较平坦,便于修筑铁路 96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

①阿巴拉契亚山的煤

②五大湖西部的铁

③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廉价水运,大西洋沿岸多良港,交通发达

④周围平原广,农业发达,农业基础好

⑤开发历史悠久

⑥劳动力丰富

⑦科技力量雄厚 97.美国西部、南部新兴工业区发展因素

①多良港,海运便利 ②阳光充足,环境优美 ③地价较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⑤南部石油丰富 98.美国铁路呈东西走向的影响因素

①大西洋、太平洋沿岸地区是美国人口,城市集中地区,交通运输量大

②南北内河运输发达 99.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和东南信风影响,气流下沉,盛吹离岸风,降水少

②秘鲁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100.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狭长的原因

①地形:安第斯山脉影响

②洋流:秘鲁寒流减温减湿 101.河流水量丰富与否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类型 ②水文、水系特征(流程、流域面积、干支流状况)

③流域面积大小 102.南极洲成为世界“寒极”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高,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②地势高,气温低

③冰雪黑覆盖、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极强 ④南纬40~60的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风壁”,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进行热量交换 ⑤西风漂流,南极环流阻碍了高纬地区海水与中低纬地区海水进行热量交换 103.影响南极洲降水的因素

①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②气温很低,蒸发微弱,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空气干燥 107.华北平原的成因

①内力:地壳下沉

②外力:海河、黄河、淮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108.西北山麓、太行山山麓冲积扇的成因

外力: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地,在山前由于流速减慢,大量沙石堆积而成 109.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

②外力:汾河,渭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110.吐鲁蕃盆地、哈密盆地的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111.伊犁河谷的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形成②伊犁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112.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结合处,由两大板块碰撞而成断裂带

②外力:雅鲁藏布江侵蚀而成 113.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断山区峡谷的形成原因 ①内力:地壳上升

②外力:河流侵蚀下切 114.横断山脉的成因

①内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②外力: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侵蚀和河流切割作用强 115.台湾山脉的成因

①内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而成 116.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方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大,昼长大于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方多

②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且受寒潮影响大 00117.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小的因素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虽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故获得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 ②南方雨季长,云雾多 118.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②下垫面 A.海陆位置(海陆热容量差异)B.地势高低(H上升,T差下降)119.影响吐鲁蕃盆地夏季炎热,形成高值中心的原因 ①深居内陆,夏季增温快

②海拔低,气温高

③山地环绕,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扩散 ④气候干旱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⑤焚风影响 120.云贵高原少受冬季风影响的因素

①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②北面东西走向的山脉(如:秦岭)的隔挡

③高原地形,地势高 121.影响气温日较差大小的原因

①大气状况

②海陆位置(热力性质差异)

③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植被类型)

④纬度 122.长江流域“三江大炉”的形成因素 ①地处河谷地带,地形闭塞,不易散热

②位于夏季风背风坡,且气流下沉增温 ③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夏季增温比较快

④7、8月份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伏旱)

⑤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强 123.台湾火烧寮年降水量全国第一的影响因素

①位于山坡迎风坡,夏季受东南季风和台湾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②冬季,东北季风经过海洋表面温度湿度增大,受山地抬升,降水丰富 124.吐鲁蕃盆地中托克逊年降水量全国最少的影响因素

①深居内陆,海洋气流难以到达

②地形闭塞,山地环绕,水汽难以进入 125.东北地区春旱不严重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②春季,地表积雪融化,土壤水分较充足 126.我国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①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季风环流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

②降水集中,暴雨频率高

③降水地区分布不均

④台风活动频繁,引进洪灾 ⑤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气候变化,可加剧旱涝灾害 127.黄河下游地区常断流的原因

①冬春枯水期,易出现断流(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植被稀少,削丰补枯能力减弱 ③中上游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截流,用水量大增,导致下游断流

④流域内缺乏综合规划 ⑤农业用水量大增,使下游河段量下降

⑥水资源浪费严重 128.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

①河流径流量小

②工农业产生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需求量大 ③水污染严重

④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 129.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①灾毁耕地——自然

社会经济:②建筑用地增加 ③生态退耕

④农业结构调整 130.盐场的形成条件

①地形:有广阔的平坦泥质海滩

②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气温上升快,蒸发旺盛,太阳光照强且多大风 131.发展水产业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环境条件

A.沿海海域广,管辖海域面积大 B.沿海浅海和滩涂多,适宜发展人工养殖 C.陆上河湖众多,淡水面积大

D.海洋生物和陆上淡水鱼类种类多,生物资源丰富 ②社会经济条件

A.社会条件: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人们喜食鱼类产品

B.经济条件:交通便利 C.技术条件:水产捕捞,加工技术高,捕捞工具先进

D.历史条件: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 ③水产业产值高,生产积极性高 132.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②雄厚的技术力量 ③统一的电网 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⑤发达农业 ⑥市场广阔 13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工业基础好

②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聚集 ③高技术人才聚集 ④交通便利

⑤政策倾斜 ⑥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⑦气候宜人 134.青藏铁路修建的区位因素 ①社会因素

A.西部大开发,建设基础设施需要 B.巩固国防,保证国家稳定团结

C.有利于该地脱贫致富 ②经济因素

A.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B.有利于资源开发

C.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D.促进边境贸易发展

E.有助于加强青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经济联系 ③技术因素:科技进步,技术成熟 ④自然因素

A.该铁路经过地区起伏小,地势较平坦

B.该线的地质灾害较少

C.该线路程短,工程量小 135.河谷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海拔低,气温稍高,热量条件稍好 ②源流提供灌溉水源

③日差较大,光照时间长,农作物单产量高 136.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产量高的原因

①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制造的营养物质多

②夜晚气温低,日较差大,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的养分少,使得营养物质累积多 ③气温低,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积累的营养物质多,单产量高 137.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①位置优越(联系?)②铁路线交汇 ③水运发达,重要河(海)港 ④公路、航空与外界联系方便 138.等值线分布特点

①疏密 ②走向 ③数值变化方向 ④弯曲程度及方向 ⑤高值、低值中心

139.影响雪线高低的决定因素:

①气温:纬度,向阳坡,背阳坡,T上升,雪线越高

②降水:海洋性(气候湿润→雪线下降)

大陆性(气候干旱→雪线上升)

迎风坡→雪线下降

背风坡→雪线上升 140.地形特征:

①地形类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②地势(起伏大小,海拔高低,倾斜方向)③地形区名称

④地型组合(大范围区域才讲)

⑤地势倾斜方向(由河流流向来判断)141.气候特点描述: ①气候类型

②气温(高低?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③降水(年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年际变化特点)

④气温与降水的组合关系(尤其季风,加“雨热同期”)142.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

①河水的补给(降水量多少)(冰雪融水多少)②流域面积 ③支流多少

④人类活动 143.河流径流的调节因素: ①水库、湖泊的调节 ②森林等植被的调节 ③梯田、平整后土地的调节 ④河流支流的调节(水系的调节)⑤地下水调节 144.描述某地位置特点:

①纬度位置(高纬?中纬?低纬?)②海陆位置

③相对位置(与该地著名地理事物的关系)145.云贵高原气温低于周围地区的原因: ①地势高,气温低

②位于来自印度洋、太平洋的夏季风迎风坡、大气中含水量丰富,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削弱能力强,气温较低 ③云贵高原上湖泊众多,植被好,对气候调节作用明显,气温也较低 ④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影响 146.输油管线选择的影响因素:

①线路距离长短

②工程量与成本(自然障碍多少,有无)

③石油运输交通通达程度 ④纬度位置→气候→温度→畅通性

⑤政治关系是否友好

147.石油储备的区位因素:

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接近市场)

③国防安全 148.我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对策:

①坚持以煤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清洁煤炭,完善煤的液化、气化技术,提高利用率 ②大力发展水电,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

③积极稳妥第开发核电

④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地热能、沼气、太阳能等新资源 ⑤加强国际合作,增加石油进口渠道 149.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①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复杂

②南北坡相同自然带在分布上,南坡海拔比北坡低 ③南坡基带为森林,北坡为高山草甸草原

④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海拔低 150.造成上述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南坡比北坡纬度低,基带海拔低,相对高度大

②南坡为向阳坡,北坡为背阳坡 ③南坡面向印度洋,受季风影响,降水比北坡丰富

第三篇:世界区域地理(六个国家)复习教案

世界区域地理(六个国家)复习教案

广水市骆店镇中心中学 李清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这六个国家的区域特征。

2、这些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等自然环境因素。

3、这六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与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1、这六个国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2、读图识记各个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城市、工业中心等等。教学过程

一、日本

读图识别日本周围的海域、国家及日本国土的组成:

1、日本周围有哪些海域?

2、日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最大的是哪一个?

3、日本的邻国

4、日本的工业中心为什么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濑户内海沿岸?

二、印度

1、印度的三大地形及分布特点、最大河流。

2、邻国

南亚最大的国家、邻近的海洋

3、印度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4、造成的灾害。

5、印度的城市与工业中心分布有什么特点?

6、印度的软件外包。

三、俄罗斯

1、地形特点 四周濒临的海洋

北部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北波罗的海,西面里海、黑海。

2、交通

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西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建在南部?

3、气候

北部有一小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寒带气候,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四、美国

1、地形、地势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大)东部:较为低矮的阿巴拉契山地 中部:平原

2、气候: 东部降水多

西部降水少 降水向西减少 北部:冬季寒潮 夏季中东部暖热

3、河流

密西西比河来自东西两侧山地,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五大湖提供灌溉

4、人口

移民国家,50个州,本土48个(北温带),海外两个:阿拉斯加(少部分在寒带)、夏威夷(热带)

所以美国跨寒、温、热三带。

5、农业

机械化、地区专业化。农产品: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6、工业城市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五大湖沿岸。

五、巴西

1、混血人

2、地形

3、气候

4、河流

亚马孙河:长度世界第三,流域面积最广

5、城市:

最大:圣保罗 首都:巴西利亚 人口和城市为什么分布在东南沿海?

六、澳大利亚

1、地形:东西高,中部低

2、位置:南半球,独占一个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印度洋包围,从大陆分离早,物种进化缓慢。

3、城市、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 最大:悉尼 首都:堪培拉

4、气候 半环状

5、称号

第四篇:地理小资料

巧思妙想破坚冰——经纬线教学中重难点突破的几点方法

在关于经纬线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到困难和棘手,但只要是运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在本节教学中我运用如下几点方法来突破重难点的:

一、首先出示经纬网地球仪,教师指出哪些是纬线哪些是经线,让学生观察纬线和经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进而指导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二、每人准备一个乒乓球,指导学生用乒乓球做简单的经纬网,画出几条特殊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点,画出0度、180度经线并每隔20度画出其他几条经线。让学生感知纬线长度与纬度的关系,两条正相对能组成一个圆圈的经线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老师将挑出做的好的乒乓球模型两个,分别沿赤道横切,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纵切,演示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让学生理解北半球纬度范围、南半球纬度范围,西半球经度范围、东半球经度范围。

在记忆东西半球经度范围时,还可以总结“小小为东”这句话,即西经度小于20度、东经度小于160度就位于东半球,除此之外就是西半球。

四、模型演示与画图相结合,教师画出各种平面经纬网图让学生在平面图中指出纬线、经线,并指出某一点的纬度和经度来。

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方向,并让每个学生观察从北极、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北逆南顺”,并让全体学生画出俯视图并在图上标出自转方向。

五、用类比法让学生理解经纬网的作用,经纬线就象数学中的坐标,坐标系可确定平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而经纬网就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在航空、航海等很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谈新课标背景下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聊城文轩中学

张海金

2012年7月29

日 16:37

高茹霞于12-7-29 16:56推荐 张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既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又起到了积极地带动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值得大家学习!

上午听了陈教授关于新课标的解读后,感觉受益匪浅。新课标基本理念里面强调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细细想来要想让 学生主动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我谈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较为成功的作法。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 我讲了关于伊斯兰教教堂上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国旗

为什么

都有月亮的原因,从前一支穆斯林部落和外族交战,由于力量不及对方,晚上被敌人围困在城堡里,外族人想着晚上趁着黑夜偷袭城堡,突然天边升起轮新月,借助月光这支穆斯林部落坚持到天明,等到援兵的到来,保住了性命,因此伊斯兰教徒把月亮看成非常神圣的。这样学生听起来非常有兴趣。

2、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二、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参与性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

鸣。

三、经常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是

有用的。

在学习我国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联系近几年我国北方多个城市(北京、天津、济南等)发生的城市积水现象,来理解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当然还有城市建设方面的原因)。

四、作业的开放性和评价的合理性

我一般在寒暑假经常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外出旅游的同学要写一篇旅游笔记把所到之处的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尽量记下来,回来和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地球和地图教学中几个难点的突破 地球和地图

教学中几个难点的突破

地图和地球的有关知识是初中地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些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 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推荐给各位:

一、地图教学中方向的判断中根据经纬网来判断方向。这部分知识安排在七年级上册,但这册教材上没有实际例子。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我一般以七年级下(湘教版)P76 俄罗斯地形图为例进行讲解,往往 收到好的结果。如下图中 B在A的什么方向,C在A的什么方向,D在A的什么方向。

二、根据某点的经度数来判断该点属于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因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和 120°E,所以把某点的经度数分为三部分:小于20°;大于160°;大于20°小于160°。小于20°的(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为东半球(编口诀为„小小为东‟);大于160°的(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为西半球(编为„大大为西‟);大于20°小于160°的东经为东半球,西经为西半球。(编为„中间东为东、西为西‟)

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只有记住口诀就能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

三、山脊和山谷的判断。先通过一个较闭合的含有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地形图,来认识山脊和山谷。

下图红线为山脊,蓝线为山谷。然后再根据等高线的大小变化规律总结出:“低脊(等高线向低处凸)、高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推荐]相对位置判断方法ABC

Post By:2007-4-5 18:03:48

七年级地理(上)《地图》中关于确定地球表面两地间相对位置的问题对于刚上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勤于动脑,善于总结,发现规律,就会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下面,分三种情况详细分析。

同学们都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有三种表示方法,即一般方法(通常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用指向标确定方向法(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向北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那么,就有三种地图:按一般方法确定方向的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在地图上如何确定两地间的相对位置,也可分这三种地图来说明。

第一种情况,即在用一般方法定方向的地图上确定两地间的相对位置,就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比较容易。例如:请读图1,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分析:该地图上既无指向标也没经纬网,故应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a在b的右上方,因此a应在b东北方向。)

第二种情况,即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两地间的相对位置,则按指向标来判断,注意:在判断时延长或平行移动指向标,方向不变,这有助于正确确定方向。例如:请读图2,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分析:该地图右上角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 向北方”判断图上右边朝北方,那么左边就是南方,上边是西方,下边则为东方,即图中方向已为“右北左南,上西下东”。仔细观察该图,a在b左上方,所以a应在b的西南方向。)

第三种情况,即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两地间的相对位置,应该说这种情况是三种中最复杂的,但也不是无法可循。总的来说,应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的原则来判断。由于经纬网地图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因投影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三种不同形状的经纬网(方格状经纬网、弧线形经纬网、圆圈状经纬网),因此,第三种情况又可分为三类来说明。

首先,在方格状经纬网地图上判断两地间的相对位置,常规情况就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因为一般横为纬线竖为经线,所以,如果地图上没有特别标识,就按上方指向北极,下方指向南极对待。例如:请读图3,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分析:可以看出,该图是常规经纬网地图,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从图上可以看出,a在b的右下方,故a应在b东南方。)

其次,在弧线形经纬网地图上判断两地间的相对位置,此时应注意弄清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然后再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观察分析可知:弧线是纬线,直线是经线。例如:请读图4,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分析:可以看出该图是弧线形经纬网地图,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特点可以看出右上角应是北极,然后把该图旋转,使北极朝上,这样就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了,现在可以看出a在b的左上方,因此,a应在b的西北方向。)

再次,在圆圈状经纬网地图上判断两地间的相对位置,这种情况对学生来说难度最大,因为它是从两极上空看的俯视投影图,与常规经纬网地图不一样,一般不能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来判断方向。那么,又怎样判断呢?应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与东西南北方向的关系来判断。首先,由图中所标地球自转方向或两极来判断地图是从北极上空还是南极上空看的投影图,然后,根据两地所在纬度情况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南北位置关系(若是在北极上空看的投影图,那么纬度越高,位置越北;若是在南极上空看的投影图,那么纬度越高,位置越南。);根据两地所在经度情况来判断它们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劣弧法判断东西位置。用“劣弧法”判断东西方位时,其基本方法是:两地同为东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两地同为西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两地分别为东西经度,若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最后把判断出的东西和南北位置关系合起来就得出了两地间的相对位置。例如:请读图5,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分析:由图中箭头所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的投影图,圆圈为纬线,射线为经线,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经纬度都不同,显然a地纬度更高,因此,a应在b的北方,而a、b两地的经度不同且可判断都为西经度,根据“劣弧法” 判断a应在b的东边,那么合起来a就在b东北方向。)

在用经纬网确定两地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时,还应注意: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位置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位置关系;若两点经度和等于180度,那么两点间的东西位置关系为东或西皆可。另外,在判断两地间的相对位置时,一定要先弄清问的是谁在谁的何方(比如,有A、B两点,问A在B的什么方向还是B在A的什么方向?答案是相反的),然后再进行具体分析。

[推荐]地理知识口诀记忆大全

Post By:2010-10-27 21:48:00

地理知识口诀记忆大全

1、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陆界:亚非界河苏伊士,运河穿过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把此分两边。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数,最多亚洲次非洲,最少要数大洋洲,无人居住南极洲。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南美洲欧,极地沙漠高山区,热带雨林少人口。

4、澳大利亚知识总结:澳大利亚大洋环,南回归线过中间,地广人稀国发达,高原面积占一半,气候植被呈半环,动物稀有多奇观。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5、我国领土四端: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踩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6、中国十四邻国名称: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7、中国的行政区划: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陕甘,新藏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8、我国的主要山脉: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

9、我国铁路干线:南北京广与京九,京哈京沪列在东。焦枝、枝柳和宝成,向南延伸交贵昆。东西京包和包兰,陇海兰新至北疆,沪杭-浙赣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贵阳,贵阳-昆明是贵昆。

10、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三江松嫩和江淮,鄱阳洞庭江汉连,太湖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粮为先。

11、学生学中国地形时,可用歌诀概括:(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祁连横断山,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太行巫雪峰。(2)三级阶梯特点的影响 海洋湿润供水多,利于农、林、牧、渔棒。许多大河向东流,沟通海陆交通网。滚滚东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阶梯间。

12、长江概况:青藏高原唐古拉,长江源出此山间,各拉丹东是源头,自西向东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奔流上海入东海,流程全长六千三,排名世界列第三。宜昌以上为上游,切山断岭多峡谷,落差达到六千米,水力资源最丰富。中游宜昌到湖口,湖泊支流寻常见,下游湖口至海口,江宽水深平原阔。

13、黄河源流概况:青藏高原黄河源,源出巴颜喀拉山。出山向东入青川,北上甘宁内蒙转,南下晋陕折豫鲁,东去注入渤海湾。

14、秦岭-淮河线的概括:秦岭淮河线两边,亚热暖温分界线,湿润半湿分两半,八百毫米降水线,一月均温零度线,水田旱地分界线,南方北方分界线,自然风光大异然。

15、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江口东是香港,素称明珠和天堂。新界九龙香港岛,发展经济各有长。进口原料搞生产,电子钟表和服装,银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九七回归更发展,一国两制好主张。煤 河北峰峰和开滦 大同西山晋阳泉 黑有鸡西鸭鹤岗 辽抚阜新淮北皖 徐州煤矿在江苏 河南有个平顶山 内蒙古的准格尔 霍林东胜元宝山 陕西神府贵六盘 再加宁夏石嘴山 铁 河北武安和迁安 辽宁本溪和鞍山 白云鄂博内蒙古 安徽铁矿马鞍山 海南石禄富铁矿 攀枝花矿在四川 湖北铁矿是大冶 甘肃有个镜铁山 有色金属 钨产南岭与大余 锡矿山间生产锑 铜仁汞个旧锡 修文淄博平果铝 云东川赣德兴 两地铜矿负盛名 锡铁山水口山 两个山地产锌铅 招远金白银铜 甘肃金昌镍资源 我国省级行政区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我国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

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

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我国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 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中国铁矿: 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中国煤矿: 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有色金属矿: 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货运选择三原则 : 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

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 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

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 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第五篇:高考地理.资料

城市化

该地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XX高,XX低。城市务工经商人员多的原因: 1.城市第二三产业发达。2.就业机会多。3.收入水平高。

4.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高级住宅区位于该地的原因: 1.靠近风景区,风景优美。2.交通便利。

3.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4.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清新。工业区选址:

1.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2.河流下游,水源充足。

3.靠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

4.地租较便宜

5.靠近原料地,工业基础好。6.政策支持

7劳动力丰富,靠近市场 金融商务区形成原因: 1.早期就是金融商务区

2.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

3.城市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通达度高。4.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新区开发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2.土地利用率提高。建设新区的积极作用: 1.分散城市功能。

2.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3.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逆城市化原因:

1.城区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治安混乱、环境恶化、就业困难。2.乡村小镇环境优美,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缩小了城乡差距。铁路线路选择

利:1.所经地区地形平坦 2.施工难度小,投资少。3.所经城市较多,人口密集。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经过山区带动落后地区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6.改善山区交通状况。7.占用耕地少,路程远。不利:1.地形崎岖。2.施工难度大,投资高。3.占用耕地多,征收费用高。4.路程较远。

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利:1.减少空气污染,美化城市环境,2.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为该地产业升级制造条件。

弊:因产业迁出,带来该地就业压力。产业转变带来的影响:

1.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4.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

5.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不利影响:

1.城市污染加剧,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2.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水循环,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的运动发生变化。

3.加剧城市热岛现象。

XX国城市主要分布在某地的原因: 自然原因: 1.该地海拔低,气候温暖。2.该地自然资源丰富。

3.位于XX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水源充足(靠近河流)。4.XX河流经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5.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山能起到防风避寒的作用。人文原因:

1.XX(就是所在地)开发历史悠久。2.工农业发达。3.交通便利。

地形对巴西城市分布的影响:

1.地处热带,广阔的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热,2.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地区

农业

梯田耕地类型:水田(降水充沛)、旱地(降水较少)农业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位于XX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平原面积广大,地势起伏相对和缓。2.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3.地处XX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4.XX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有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5.农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

6.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糖分)积累。7.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小。社会条件

1.劳动力充足。2.机械化水平高。

3.(有利于人体健康~~农作物的好处)市场广阔(需求量大)。4.临近XX交通线,交通便利。5.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6.国家政策支持。7.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水稻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1.气温年际变化大,冬春季节易出现低温冻害。2.降水年际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等气象灾害。3.夏秋季节易出现伏旱。稳定水稻生产措施: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2.培育推广优良品种。

某地水稻面积达到最高的原因: 1.降水处于多雨期。

2.政府重视水库、灌渠的建设。

3.机井数量急剧增多,地下水开采量增加。4.人口增加快,市场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是否赞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赞同

1.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2.农村人口众多,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3.促进不合理的工业结构的调整,减少工业用水。4.南水北调,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

5.加强水力资源的建设,可保证水稻种植的用水。农业生产部门地区差异: 1.渔业在湖泊区发展。2.种植业在平原区发展。3.林业在山地丘陵区发展。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海拔较低,热量丰富。2.湿润水汽可达到降水丰富。3.地势地平,光照充足。4.有良好的灌溉水源。种XX水果有利条件: 1.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3.采摘时间晚,生长期长。4.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农作物产量低的原因: 1.该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2.地形崎岖,不适合该农作物种植。3.受盛行西风影响,阴雨天多。

4.光合作用弱,纬度高,热量条件差。

乳畜业

乳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2.草原广阔,草质优良,畜牧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3.靠近城市,便于就近加工。

4.当地人吃乳制品习惯,奶制品需求不断增长,市场广阔。5.生产历史悠久,奶制品品质优良。6.国家政策支持。

乳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饲料(也就是牧草)和市场 区域农业生产: 地中海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宜种植葡萄 柑橘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亚热带柑橘产量高。

季风区 距海远 气候干旱 降水少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适宜枸杞生长。

工业

区位优势:

1.位于江河(海洋)沿岸,铁路线(公路)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2.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3.临近大城市,人才多,科技力量雄厚。4.工业发展基础良好。

5.位于河流下游,水源充足。6.靠近XX原料产地,资源丰富。7.经济贫困,有大量廉价劳动力。8.地价低廉,国家政策扶持。9.工业协作条件好。10.市场广阔。11.地理位置优越。

限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位于XX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

2.矿产资源与能源面临枯竭,水源不足。3.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加剧。4.用地紧张。

可持续发展措施:

1.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强化原有工业部门,加强对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资源附加值。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3.治理污染,美化环境。4.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5.加强教育研发投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6.因地制宜,发展农牧渔业。7.发展生态农业。

8.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9.发展生态旅游业。

河流

河流中上游:冲积平原 中下游:河漫滩平原 入海口:河口三角洲 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落差大(小)、汛期长(短)。

水系特征:河网密度、流程、流向、流域、支流。夏汛:冰川融水、降水。春汛:冰雪融水。影响因素均为气温。

XX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1.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

2.河流总落差小,流速平缓,易于航行。3.河流封冻期短,通航时间长。

4.流域内人口和工农业集中,运输需求量大。河流综合治理措施:

1.禁止陡坡开荒。

2.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3.修水库,合理安排农林牧渔业。

水利枢纽的作用:拦沙、防洪、发电。河流水量减少的原因: 1.降水量的减少。2.上游水库的拦蓄。

3.上游工农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增加。

4.人类生活规模扩大,沿途过度使用水资源。5.全球变暖,冰川退缩

6.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大,季节性积雪融水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水量减少。河流航运开发有利条件:

1.植被覆盖率较好,河流泥沙含量少,便于通航; 2.全年降水较为丰富且均匀,航运价值大、后果:

1.工农业生活用水紧张,影响工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2.加剧土地沙化。3.水利设施功能丧失。4.生态环境恶化。

湖泊对城市的影响:

1.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调节气候,减弱城市热岛效应。3.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4.保证城市蓄水安全。

5.蓄洪防旱,减少自然灾害。入湖泥沙逐渐减少的原因:

1.河流径流量下降,入湖水量减少,携带泥沙减少。

2.中上游山区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河流输沙量。3.河流中上游水库使一部分泥沙在库区沉积,入湖泥沙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1.人口增加,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利用水资源。2.入湖河流修筑水库蓄水,淡水汇入减少。3.地下水位下降,补给和湖水渗漏。4.气候变暖,干旱加强蒸发旺盛。影响:

1.湖面迅速缩减,对湖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2.水量迅速减少影响周围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用水。3.影响湖内水产养殖等产业。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

2.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3.采用节水灌溉技术。4.调整农业结构。海港的优势:

1.所处海湾优良,港阔、水深、避风。2.地处XX气候区终年不冻。

3.陆路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全国各地。4.物产丰富,港口吞吐量大。5.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港口的变迁: 1.货运量增加。2.船舶大型化。

3.工业企业向郊区搬迁。特点:向更深水域迁移。港口闲置的区位因素:

1.地处XX边境,远离大城市。

2.交通落后,缺少铁路公路与其它地区联系。3.腹地为荒漠地区人口城市较少。

4.本地区工农业生产落后,缺少货物运输。湿地的作用:

1.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4.增加地表水下渗,缓解城市内涝,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沼泽形成的原因: 1.气候湿润,降水多。

2.坡度平缓,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自然灾害:

暴雨、暴雪、风暴潮、沙尘暴、冻害、干旱、滑坡、泥石流、洪涝、火山、地震…… 北疆地区暴雪的原因:

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来年春天带来的危害:

1.大量的融水使河水暴涨,形成红水灾害。2.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

3.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暴雨产生及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1.位于冷暖空气交汇处。暖湿气流带来充沛水汽。2.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3.城市化导致的热岛效应。4.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5.城市地面下渗能力弱。6.降水量大且集中。7.防灾意识不强。

8.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预防措施:

1.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2.退耕还林,植树造林。3.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4.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5.参加水灾保险。风暴潮:

美国东部沿海地区易发生飓风,飓风引起风暴潮,风暴潮造成海平面的异常上升。东部沿海地带,地势低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造成损失大。沙尘暴

1.冬季受高气压控制,大风天气多。2.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3.地表缺乏植被保护,疏松物质多。4.距离沙漠较近。5.气温回升快。冻害

我国冻害发生频次自东向西逐渐递减,长江中下游最严重,四川盆地最轻。治理措施:1.加强对冻害天气的预报和监测。2.选种和培育耐寒农作物品种。3.用稻草薄膜对农作物进行覆盖。干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风成地貌广泛分布。

2.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3.多荒漠。

4.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疏。

5.多内流河,河流短,水量不大。6.植被稀少。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生物数量极少或灭亡、水资源短缺、干旱加剧、酸雨、雾霾。

石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1.降水丰沛集中。2.山高坡陡。

3.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

4.人为原因:乱砍乱伐,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工矿建设。5.关联灾害:滑坡、泥石流、山洪、旱灾。荒漠化加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1.气候干旱。

2.地面土质疏松,沙质沉积物多。

3.XX风为风沙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大。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3.不当的工程建设。措施:

1.退耕还林、还草。2.合理放牧。3.合理利用水资源

4.工矿交通建设注意环境保护。土地盐碱(渍)化原因:

1.过度种植XX农作物。灌溉增加,2.下渗增强,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盐分积累地表,形成盐渍化。不利影响:

1、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

2、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解决措施:

1.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

2.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 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 4.化学改良(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全球变暖对高原环境的影响: 1.冰雪融水减少,加剧干旱程度。2.地表遭风蚀加剧。

3.影响植被生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1.全球变暖,热量增加,生长期延长,土地可耕的范围扩大,有利于农业生产。2.全球变暖加速冰川消融。3.滑坡、泥石流现象增多。

酸雨

某地酸雨严重的原因:

1.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出酸性气体。2.该地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3.位于XX带降水多。

4.地处处山地丘陵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受酸雨影响较轻的原因: 1.降水少。

2.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3.土壤呈碱性。雾霾

北方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污染物比较多,因此多雾霾,北方降水少,酸雨少。不利影响:

1.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2.加剧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3.加速全球变暖和酸雨的危害。措施(通用):

1.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2.加大科技投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3.提高能源利用率。

4.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环境污染。5.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6.集中供暖减少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7.发展清洁生产。

8.公交优先,控制私家车数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气温降水特征:冬XX夏XX,年温差X,年降水量X。

地形特点:地形以XX为主。地势XX高XX低。海岸线平直(曲折)。年温差向南突出的原因:

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海洋上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洋流

1.该地位于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域,大洋东(西)侧洋流为暖(寒)流。2.水温低(高)于同纬度附近海域,等温线凸向低纬。3.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向南北递增 4.由近岸向外海递增。

等高线密集且数值较大的原因:

1.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因板块挤压导致地形隆起明显,造成等高线数值大。2.由于流水侵蚀强烈河流下切明显,造成河谷地区起伏大,等高线密集。

南水北调的影响: 1.缓解水资源紧张。

2.减轻因超采地下水所导致的环境问题。3.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4.促进经济发展。

5.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四大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可以看出渔场成因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寒暖流交汇,另一种是上升补偿流。)成因

1.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离岸信风,沿海表层海水随风远离海岸。2.深层海水上升补偿。

3.把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饵丰富,形成大范围渔场。

4.温带海区,冬季海水上泛,寒暖流交汇地处河流入河口附近,带来丰富营养物质。5.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有利于微生物生长,饵料丰富。能源

坑口电站的好处:1.为该区域发展工业提供充足的廉价电力供应。2.减轻煤炭交通运输压力。

3.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能源开发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1.大量开采煤炭造成地面塌陷。2.破坏地表植被引起土地沙化。3.造成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的措施: 1.开发新能源。2.降低能耗。3.调整产业结构。4.能源跨区域调配。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1.缓解能源紧张状况。2.优化能源费结构。3.减轻环境污染。4.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1.交通条件更加完善。2.政府支持力度加大。3.国内外市场需求扩大。

4.农业生产和冷藏保鲜技术的不断提高吧。5.工业化的带动。6.农业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

①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电力设施等)。

我国东北地区

东北农作物(热量)1.夏季热量充足。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3.冬季低温,病虫害少。

4.冬季低温有利于积雪保墒缓解春旱。5.热量不足,水稻只能一年一熟。6.经常有低温冻害影响其生长及收成。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1.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2.地势低平,河流、沼泽多,排水不畅。3.温度低,蒸发微弱。

4.植被条件好,涵养水源能力强。

5.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于下渗到地下深处。宁夏平原

宁夏平原处于断层下陷地带,形成谷地。流水的搬运和堆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自然原因: 1.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2.土壤肥沃。3.灌溉水源充足。

4.位于贺兰山以东,受山脉的阻挡冬季风影响小。5.多地形雨,降水较多。

6.山脉遏制了西部沙漠的东移。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条件:

优: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石油海盐资源丰富。

劣: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人才处于劣势,水资源短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地处连系亚洲与大洋洲,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2.马六甲海峡是亚非欧和大洋洲之间海上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3.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4.土层薄 土质结构松散 植被覆盖率低 海冰的不利影响:

1.封锁港口、航道,阻碍船舶航行。2.损坏海上设施。3.损坏船体。

4.影响海洋渔业生产。冰雪资源丰富的原因: 1.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2.冬季XX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遇山地抬升迎风坡降雪多。

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及其影响: 1.人口增长粮食不足出现过度开垦现象

2.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滑坡泥石流现象多发。

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升温降温均快于海洋。

2.冬季(夏季)陆地气温低(高)形成高压(低压)中心。伦敦七月均温高于周围地区的原因:

1.机动车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大量热量。2.大气污染物浓度大,保温作用强。3.形成热岛效应。

煤矸石过多的危害及措施: 1.长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2.造成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室。

3.或在雨季崩塌,淤塞河流,造成灾害。措施:

1.回收劣质煤炭发电、供热。2.作化工原料。

3.制造煤粉灰建筑材料。

4.利用煤矸石作为塌陷区的填充材料。南极磷虾丰富的原因:

1.极地东风将表层海水吹向远洋,大陆周边海域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丰富营养物质。2.南极冰川融化,增加海水营养物质。

3.南极的地区昼长达九十天有利于海洋微生物大量繁殖。中俄石油合作好处:

有利于双边贸易,增进友谊,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实现共同发展。对中国的意义:

1.利于缓解中国能源消费紧张的局面。

2.利于实现石油进口地区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

3.有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俄罗斯的意义:

1.有利于俄资源开发将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2.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再就业。

旅游地理

某地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1.旅游资源数量多,旅游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景区景观集合程度高,种类齐全。3.地域组合好。

4.地处XX,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5.周边地区经济发达,距离客源市场近。

6.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齐全,地区接待能力强。7.景观追求精美,观赏价值高。某地发展旅游业的措施: 1.发展交通,改善交通条件。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接待能力。3.开发和创造新的旅游项目。4.扩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

定理

定理一:温度高向高纬度突出,温度低向低纬度突出

温度与纬度呈负相关,随着纬度的升高,温度降低。

适用于在等温线图上判断陆地或海洋、寒流或暖流、或在地形图上判断温线的弯曲。定理二:温度高向高空凸出,温度低向近地面凸出

气压高向高空凸出,气压低向近面凸出

下载地理资料复习-世界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资料复习-世界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会考资料

    地理会考资料(上) 1. 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总星系2. 天体系统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3.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 距离地球最近......

    地理兴趣小组资料

    中国地理常识大全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

    地理资料演讲稿

    甲:马可薇乙:宋婧怡甲:首先,请问。蒙牛加内减牛加古等于多少 乙:那个应该„„应该„„是„„内蒙古吧„„ 甲:没错。今天,我们小组,演讲的就是“内蒙古”甲: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

    地理中考复习

    7.(14分)山地被称为“大地的骨架”,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山脉①两侧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省和(写简称)。(2)图中,山脉②东侧的地形区是。山脉③、④、⑤、⑥中,属于......

    地理复习经验交流

    初中地理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初中地理复习,内容多,范围广,涉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共四册课本,而学生用在地理学科复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

    地理会考复习

    了解祖国图上行,黑、吉、辽进内蒙,建设新疆往西行,开发西藏往南转,西藏往东是四川,说四川,道四川,四川往南是云南,从云南往正东,过了广西是广东,广东省往南看,南海面上有海南,还有港澳以......

    地理复习策略

    地理研讨会演讲稿----地理复习策略 泰山学院附中 王国利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行们: 大家好! 很荣幸在这儿同大家聚会,向各位老师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将我们学校的几点做法介绍......

    地理复习要点

    地理复习要点1.经过精确的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赤道周长约为亿平方千米。2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经线都是半圆形状,长度相等;纬线都是圆形状,长度不相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