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说课稿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的《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
(一)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些数量,每几个是一份,求有几份”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学生今后学好除法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 标: ⑴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些数量,每几个是一份,求有几份,要用除法计算。⑵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⑶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今后初学除法应用题会感到有些困难。为此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些数量,每几个是一份,求有几份,要用除法计算
四、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 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较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⒈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⒉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规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⒊演示操作法:直观演示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五、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 一般规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那现在动物有困难需要我们帮助,你愿意帮助它们吗?那我们来看下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
2、出示幻灯片:有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小熊,每只分几个?
(1)动手圈一圈
(2)列出除法算式,并说说除法算式的意义和每个数字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熊猫也有困难,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幻灯片
(1)读题,题中分分什么?要求怎么分?(2)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3)小组合作,用学具分一分(4)找生演示如何分
(5)师小结:我们分竹笋时,有4个竹笋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用除法表示。(6)师指导算式的写法
20÷4=5
2、说说 20÷4=5的意义和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3、介绍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4、课堂拓展:那如果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5、小结本节学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4页做一做第一题
分一分,填一填,并说说算式的意义和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课本14页做一做第二题
读一读,说出算式的意义和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主要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通过学生练习发现,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掌握良好。
第二篇: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设计
古井镇古井小学
赵长结
2017.02.1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4页例5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在经历操作平均分的过程中,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探索平均分的过程中,能语言描述平均分,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培养初步表述能力,思维能力。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学准备】
20个圆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课件出示:
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个。算式:
读作:
15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个。算式:
读作:
二、激发兴趣,引入问题
师:同学们真厉害,连动物园里的饲养员叔叔也知道了你们很聪明,所以想请你们帮帮他,给小熊猫们分竹笋,你们愿意吗?我们先来数一数,看看今天饲养员叔叔为熊猫们准备了多少个竹笋?
课件出示竹笋图,学生数。
然后课件出示4个盘子图。
你们能把这20个竹笋,每4个放在一盘,看看每个盘里可以放几个竹笋吗?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教学例5。
1.动手操作,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小组通过画、连、圈、摆等方式体会平均分。各组展示操作过程,并表述含义。
师小结: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2.算式表示,深化除法,认识名称。
师:上面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算式表示成? 生展示算式互相说算式含义。(板书:20÷4=5)
师:“÷”表示什么? 生:平均分。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 生:20除以4等于5。
师:我们知道了算式的含义,那么除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一样,各个部分都有一个名字,你们想知道吗? 课件展示: ÷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三、及时巩固,内化提升 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题,师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1)先让学生按要求动手摆一摆。(2)怎样列除法算式?
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份2个,除号后面写2;可以分成6份,等号后面写6。
读除法算式:12除以2等于6。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师: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把12按照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6份。师: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第2题,学生独立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小测(略)
六、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0 ÷ =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七、教学反思:
第三篇:《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具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4页的例题5。
(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练习;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3.练习。教科书第4页的做一做的第1、2题。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
2、分糖葫芦。
要分的糖葫芦有几串?那被除数应该写几?每个小朋友2串糖葫芦,表示什么?(做的时候让学生把每2个用铅笔圈一圈)除数应该写几?可以分几个小朋友?商应该写几?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3、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4、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5、用除法算式表示下列各题。
饼干10块,每2块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苹果16个,每4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有20块糖,每5块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18瓶汽水,平均分成6份,每份多少瓶?
6、写出除法算式。
被除数是8,除数是4,商是2。
6个小朋友,每两人一组,可以分成3组。
7、小松鼠分组:30只小松鼠可以分成几组?
8、小猴子分组:18只小猴子可以分成几组?
四、课堂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货?
五、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
÷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设计主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除法奠定基础。本节课例题通过小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引出问题“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通过动手操作、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并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组:王娜 2014年3月7日
第四篇: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案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那现在动物有困难需要我们帮助,你愿意帮助它们吗?那我们来看下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
2、出示幻灯片:有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小熊,每只分几个?
(1)动手圈一圈
(2)列出除法算式,并说说除法算式的意义和每个数字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熊猫也有困难,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幻灯片
(1)读题,题中分分什么?要求怎么分?(2)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3)小组合作,用学具分一分(4)找生演示如何分
(5)师小结:我们分竹笋时,有4个竹笋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用除法表示。(6)师指导算式的写法
20÷4=5
2、说说 20÷4=5的意义和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3、介绍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4、课堂拓展:那如果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5、小结本节学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4页做一做第一题
分一分,填一填,并说说算式的意义和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课本14页做一做第二题
读一读,说出算式的意义和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4篇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1
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简便,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安排了这个环节。我让三位同学上来板演(先用12个圆片摆一摆,再写出算式。每堆6个,分成了堆)。希望能从中发现错误,并通过讲评来提高全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
果然不出所料,一名同学就出现了如下的错误:
每堆6个,分成了(2)堆。
12÷2=6(堆)
我想:这下我可以对症下药,按照教案中的预设进行讲评了。
就在最后一名学生板演完毕的时候,早已回到座位上的举手了:“老师,我可以上来修改吗?”
显然,她已经发现了错误。
怎么办?我犹豫了一下说道:“你能认真检查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很好!但现在已经晚了,我们能把交上去的试卷拿回来中做吗?希望你下次要在离开之前就要认真检查了。”
在接下去的讲评中,为了不挫伤王雅婷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我就让她自己来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可是,她结结巴巴地说了半天,还是说不清楚。最后,我只得叫另一位同学来说。然后我又从条件跟问题着手,跟学生再说一次应该怎样列式。这样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我觉得,学生对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加清晰了。
课后,我认真思考这个简短的教学步骤。我觉得我仍是犯了一个错误,王雅婷同学是否是掌握了,还是一个未知数,应该让另一位同学说完之后,让她再说一说,这样子她的数量才会更加的清楚,同时也应该让其他中下生也说一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内容。可能会比预定的时间长一些,但是我觉得从学生的认识程度来说还是应该这样子处理的。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2
复习旧知,为新知识做铺垫,然后设计了认识除法的教学活动,组织“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活动,以及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多次经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从而领悟除法的意义,大部份学生已经能很好的掌握内容。但是还是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板书书写要加强,设计上应把读作、含义板书上,除号用红笔标注下,这样能更醒目些。
2、情境导入时我的语言没有跟上课件的.节拍,而且关键的分12个竹笋这个前提是后强调的,这样做致使学生思维没有很快的反应过来,处于混沌状态,没清楚把多少个竹子平均分,导致理解困难,列式费劲。最终说含义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在导入的时候找一名同学上前面演示效果会好很多。
3、讲授新课时学生动手操作的还是少,不够充分,小组合作的时间应延长,时间仓促,流于形式,分、写、读在组内没有完成,汇报时应以组为单位,会省时,高效。
4、整堂课习题和小结的时间没有控制好,习题的讲解太过单一,不够多样化,没有梯度,没给学生看图观察和读题的时间和空间。引导的话语还是过于多,怕学生不会,担心学生说错,着急给予提示,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3
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采用了先学后研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等方法,给学生一个放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同时学生还初步学到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1)通过看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授教学中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同学们自己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能更集中于课堂来思考问题。特别是在新授练习中,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掌握程度也间接取决于你对图中信息的获取,理解除法的`含义。
(2)在动手中去感悟、在理解基础上去操作。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景、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辅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足之处:
本节课从学生的发言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对除法第二层含义的表达上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还没能真正理解其中除法的含义,只知道这里是平均分,只要是平均分就都是用除法,至于为什么,还不能说出充足的理由。以至于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的算式都是正确的,但是你要他说出其中的含义或者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还不能说出其所以然。反思在“每4个为一盘,有多少盘?”的知识性讲解中不够透彻,细节上教师缺乏一定的引领,如果这个环节中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说,去讨论交流,可能比我过多的讲解掌握得更透彻。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4
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采用了先学后研的方式,引导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等方法,给学生一个放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对除法意义的'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同时学生还初步学到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1)通过看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授教学中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同学们自己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能更集中于课堂来思考问题。特别是在新授练习中,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程度也间接取决于你对图中信息的获取,理解除法的。
(2)在动手中去感悟、在理解基础上去操作。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景、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辅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足之处:
本节课从学生的发言来看,部分学生存在对除法第二层含义的表达上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还没能真正理解其中除法的含义,只知道这里是,只要是平均分就都是用除法,至于为什么,还不能说出充足的理由。以至于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的都是正确的,但是你要他说出其中的含义或者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还不能说出其所以然。反思在“每4个为一盘,有多少盘?”的知识性讲解中不够透彻,细节上教师缺乏一定的引领,如果这个环节中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说,去讨论交流,可能比我过多的讲解掌握得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