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问题的根源
陶小江
社会问题的根源-思想素质教育的缺乏
近年来频繁报道很多国人思想文明素质低下的种种表现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比如腐败、环境破坏、道德缺失、“中国式过马路”等等,在这些社会现象和问题发生以及引发社会舆论的同时,有关的政府部门也在及时的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回应,如一些反腐败法规、环境保护法规、公民行为规范及行政监管措施的出台,这些公众舆论和行政措施或多或少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它的出发点始终停留在对已经成型的现象及问题表面予以遏制和处罚,未触及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是治标不治本的,甚至是本末倒置的。一个在思想上具有清正廉洁品质的官员会贪污腐败吗?一个具有很强环保意识的人会在旅游景区刻字留恋和乱扔垃圾吗?一个具有文明道德修养的人会过马路闯红灯吗?...所以,真正导致这些社会现象及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在于学校思想素质教育的缺乏。
提高公民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就是从小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一个人最根本的思想品质是在他的学习生涯中被塑造的,而且相对于很多父母文化素质不高的家庭来说,孩子的人格品质更是取决于学校教育。所以,一个社会最需要具有高尚品德之人的地方,是学校;一个国家最需要保持清正廉洁作风的机构,是教育系统。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文明素质低下,那培养出的学生过马路能不闯红灯吗?如果一个教育系统管理团队腐败,那培养出的学生除了贪官还能有什么样的人?如果学校老师收礼成风,学生怎能今后不行贿受贿;怎能不随波逐流;怎能不搞裙带关系、走后门...当一个学生说以后从政要为官清廉、整顿历治、不与贪官同流合污时,老师却说道:那没用,这个
陶小江
社会就这样黑暗,你一个人的力量是改变不了什么的。这样的人怎么配站在教师的岗位。这绝不是例外,在目前的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老师,很多学校的行政班子是腐败堕落的。纵使他们的书教的再好,他们所传授的知识也只会成为学生今后违法犯罪的工具。整顿教育系统,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廉洁的学校管理团队是我们在反腐倡廉建设,文明素质教育工作中最需要做的,也是最迫切的。否则,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同样会面对今天的问题。毫无疑问,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最高的人应该是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这比在其他任何行业任何岗位都重要。
我国多年来一直提倡德育为先,可道德教育又是如何开展和落实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又是如何考核的呢?今天有几个大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我们为什么今天还要大力宣传甚至是实行强制措施来提倡环保、杜绝浪费?勤俭、节约、文明礼让这些基本品德不是我们从小学就接受的教育吗?为什么今天我们不得不倾全社会之力再以这些品德来教育和要求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成年人?就连过马路不要闯红灯这样的最基本文明准则今天都要采取行政措施来规范,说明现在很多国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随着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按理说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有很大进步,可事实是被披露的贪污腐败官员在逐年增加,公民文明素质低下的表现层出不穷。这说明德育为先的政策根本就没有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我们今天为什么会出台《中国公民境外旅游文明守则》来规范大家的行为,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这是在本末倒置?我们的教育部门是不是应该反思他们过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强或改进现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一个思想道德品质低劣、缺乏
陶小江
社会责任意识的人再有能力也只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再高的学历也只会高智商犯罪,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每年所查处的众多腐败案件、经济犯罪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在许多危害社会、危害国民利益、有损国人形象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发生时,采取遏制措施是必要的,但忽视了学校教育这个根本原因,那将是本末倒置。如果20年前我们的文明道德素质教育做得足够好,今天还需要靠罚款来制止行人过马路闯红灯吗?还需要那么多交通协管员来引导乘客排队等公交吗? 如果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时,把道德品质考核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还会有那么多道德败坏的人吗?
陶小江
2013年6月11日于北京
第二篇:社会问题讲稿
社会问题学科
一、社会问题学科开设的重要性
1、社会问题与社会学的关系
A、社会问题是传统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B、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理论模式。C、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
2、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的事业与一门用科学方法助人的学科,是以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为基础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工具。
三者的关系是,社会学是认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技术与措施。
二、学科成立的基本要素
1、学科成立必备的理论知识
每门学科的成立都必须有自己的理论,没有理论的研究都是浮浅的研究,理论研究对于每门学科都非常的必要,如果我们不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那么我们的研究就会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之上。让我们见现象而不见本质,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我国的社会学产生主要受美国实证社会学的影响,一开始我国非常的重视社会调查,在调查中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为我国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客观与主观条件的限制,当时我国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和数据的收集上,很少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的,当时我们的理论成果也非常的少。有代表性理论的就是梁漱溟的伦理本位论、晏阳初的‘愚穷弱私’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等。但是到了当代,我国的理论研究仍然是处于薄弱的环节,但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有郑杭生为代表的社会运行论,李培林、刘少杰为代表的理性选择论,孙立平为代表的实践社会学等。
2、学科成立必备的研究方法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要想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认识与研究,并且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我们必须有研究问题发现规律的方法,正确的研究方法就相当于达到社会问题规律性彼岸的‘桥’或‘船’。研究方法的选择带有一定的价值倾向。
三、社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
研究社会问题也应该要有方法论的指导。研究复杂的社会问题,寻求深藏在其背后的规律更需要正确的方法。方法论就是对方法的理论总结,一般通过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原则表述出来。这是历代社会学家从无数经验研究中提炼出来的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的心得,它凝聚着社会学先辈的智慧,总结了在研究社会问题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方法论主要体现在研究社会问题的视角上,即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特殊角度上,方法论的选择一般都带有人的主观价值倾向。从我们看问题视角上,我们对社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分为:透视性的观点、整体性的观点、群体性的观点和客观性的观点。
1、透视性的观点,是指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要透过表面的、虚假的、复杂的现象,掌握社会问题深层的、真实的、本质的现象,最终获得社会问题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性。A、要看到社会问题的隐功能
隐功能这个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墨顿提出来的。他认为: 功能就是有助于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观察的结果。
显性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系统中参与者所预料的、所认识的;
隐形功能就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系统中参与者没有预料到、没有认识到的。
墨顿认为社会学者的特殊贡献不但在于研究显性功能,而且主要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非意图的后果,即隐形功能,研究隐形功能是最能发挥所长的领域,也是社会学者在理论上最可能有所收获的研究领域。社会学的研究焦点从显性平面转移到隐形平面,这正是社会学者做出特殊贡献之处。因为这意味着新的发现,就是经过研究和探索,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和规律。墨顿若认为发现隐形功能是社会学知识的重大进步。发现隐形功能比了解显性功能在知识上更为进步,因为后者能够看到日常生活中无法看到的规律。B、要透视社会的内幕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各类角色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是按照社会所允许的规范进行的,这就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幕前表演。人们在公开场合的表演和在私下场合的表演是不同的,在正式组织中的表演和在非正式组织中的表演是不同的,人们是公开的场合和正式组织中的行为表现可能表现出某种虚假性。戈夫曼的戏剧化理论认为,社会学家要观察人是如何从后台转变到前台的。我们要通过“戴着假面具的人”看到他的真面目。正因为如此,在研究社会问题时有必要区分人们幕前与幕后的活动。美国社会学家帕克认为:“社会学家最需要知道的是隐藏在人们面孔后面的东西”。社会学的前辈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探寻社会问题的真正原因,有的深入街头社会了解青少年团伙,有的深入监狱了解犯罪心理,有的亲自到贫民窟了解社会下层真情。C、要看到社会的另一个侧面
在社会生活中除了有众所周知的、光明的、美好的、积极的、体面的一面之外,还有另一个侧面,即社会中还存在不为人所知的、被人忽视的、阴暗的、丑恶的、消极的不体面的一面。D、要透视社会的多重本质
研究社会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不能停留在对生活表面的探究上。社会现象后面隐藏着多级本质,要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在研究社会众多现象的基础上深入到引发这些问题、现象的因素上,即决定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上。所以,社会学者注重描述社会现象,这是研究社会问题的第一步,在认真、详细、全面描述的基础上,还必须分析引发社会问题的诸种因素,从中找出影响社会问题之所以存在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决定因素就是社会问题的实质。
2、整体性观点,是指在分析研究问题时,要吧社会问题放在社会整体中去看,要将影响社会问题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整体性观点隐含着这样一个哲学命题: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人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A、社会是一个整体 整体性的观点是社会学自创立以来历代大师所倡导的一种思想观点,从孔德的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从帕森斯的社会结构功能理论到科塞的社会冲突论,均强调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各种成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结构状态,而不是各类要素机械的拼凑。这种多种因素的有机联系,是在人类社会通过社会分工发展而来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机整体。孔德、斯宾塞、帕森斯用协调与稳定来解释社会的有机性和整体性;与此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科塞则重视社会体系的内部矛盾,通过冲突和斗争这类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来研究社会。但是在方法论上都是将社会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B、任何社会现象只有把它放到社会整体中,才能得到准确的解释
每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离开一定的社会整体,就不可能被科学地解释,就会有片面性。每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所发生与活动的规律,只存在于一定的整体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单独地去研究它,把某一社会现象从社会整体中抽取出来,割断它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则不能揭示这一现象的规律。把社会问题放在社会整体中才能找到产生的真正原因。C、社会整体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社会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一个历史过程,每一个社会问题之所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是因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个积累的过程,有一个历史因素影响的问题。抽取了历史因素去考虑,社会问题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研究就变得苍白无力。
3、群体性的观点,是指我们看待社会问题时,不是把它看做个人的问题,而是群体的问题,在观察问题时要超越个人,要研究群体的结构、属性对个体的影响和制约。
A、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
社会不是有单个个人组成的,而是有群体组成的。社会的最小单位不是个人而是群体。任何个人不是单独存在的,只有在群体中人才能体现出类属性,人的本质属性不是体现在人的生物性特征上,而是体现在人的社会性特征上,这种社会性特征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就表现为人的群体性。B、观察社会时要超越个人 研究社会问题时要跳出个人狭小的范围,一是要看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有一句名言:“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照映着对方”。这就是著名的“镜中之我”理论,就是以其他人的看法为镜子而认识自己,也即想象自己是如何出现在他人意识中的。库利指出,人总是想像,并在想像中与另一个头脑持同一判断。C、要研究群体结构
这一观点要求我们要看到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个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是由影响其生存的社会背景决定的。观察社会问题时要有穿透力,穿透个人所在的群体,穿透群体所在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在研究越轨性社会问题时,要经常从越轨者所在的亚文化群体中寻找原因,从个人所在的小环境和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中寻找导致其越轨的因素。群体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在空间形式上群体的存在形式就是社区。社区是相对稳定的群体的活动范围,在一个社区中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我们可以从群体的结构中观察个人或小群体所处的位置,观察群体结构性力量对个人或小群体的影响。D、群体的特性独立于个人的属性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迪尔凯姆)注重研究群体及其结构的特征。他指出:“群体特征独立于个别特征,因此必须把群体特征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他考查了一些特定群体中某些行为出现的不同比率,特定群体的特征及其变化。例如他对自杀现象的研究,他在探讨自杀群体的事发原因时,他撇开了个人的心理因素,而发现了所有自杀率高的团体结构,一般都缺乏内聚力和一定的规范。
4、客观性观点,要求研究者不能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对熟悉的社会现象熟视无睹,带着自己的价值倾向研究问题,抱着地方性的观念观察问题,而是应该站在超越个人经验的立场上,带着新奇的眼光,不抱有先入为主的价值倾向,用广阔的世界性的视野去观察问题。A、保持价值中立观点
韦伯认为,价值因素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研究者选择什么课题,但在科学研究中则是可以做到避免价值影响的。价值中立观点是指社会学者在观察问题时应持客观的、公正的态度。不要把自己的利益,价值观念带进观察之中,不要将自己的好恶、成见置于研究之中,要摆脱这些因素对研究活动的片面影响。B、避免地方性观念,把世界作为整体来看待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整体。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冲破通讯与交通的障碍,整个世界的空间距离日益缩小,全球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愈益加强,全球呈现一种各国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局面。各个国家正在成为一个整体,人们把世界比作“地球村”、“世界社会”、“人类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面临社会问题的共同性。C、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有质的方面,也有量的方面,质的变化也由量的变化引起的。任何事物包括社会问题都同时具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的性质是由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来决定的,超过一定度的极限或关节点,一事物就转变成另一个事物,这是事物的普遍规律。社会问题也不是一下子就爆发出来的,也是有一个生长和累积的过程,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方法
研究社会问题就是以科学的方法获得系统的、可以验证的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而科学的方法是用准确的工具,以不带个人情感好恶的客观态度,去观察、量度、测验某种社会问题的现象,并实地记录所得结果和资料,再以同样的态度与工具去分析、比较、研究、综合所得结果或资料,然后找出根治社会问题的方法。下面介绍的就是社会学研究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1、收集社会问题信息的方法
在研究社会问题中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全面调查,指调查全部研究对象的方法。
B、重点调查,即选择研究对象总体中有代表性的少量单位进行调查。C、抽样调查,就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与统计,并根据这部分样本的实际资料,从数量上推算出总体,推断出全部研究对象的特征。例如:单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类抽样等。D、个案调查,对于若干个人或研究对象中若干基本单位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法。
E、观察法,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用感官直接感知与记录事实,并且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包括,非参与观察与参与观察两种。
F、社区考察,这是一种运用多种社会研究方法,对一个社区中的某类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的方法。
G、访谈法,就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面谈话,了解调查对象有关情况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便于理解个人的主观意见、内心感受、信仰、态度和见闻。H、问卷法,要求被调查对象填写或选择答案的问题表。它根据人们的回答情况,对人们的态度与状况作一定数量的分析。
I、实验法,研究人员把自变量引进经过缜密安排的环境,然后记录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这是一种在高度控制条件下的因果测试。
2、分析资料的方法
A、文献法,指收集有关社会问题的文献资料来获取相关信息的一种方法,即使用第二手经验研究资料的方法。
B、统计法,用于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采用列表、制图、计算三种方法。
C、比较法,这是在比较相同类型的社会现象的不同表现中,寻找某种类型的社会现象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或研究不同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与共同点的一种方法。
二、社会问题研究的展开
1、准备阶段
A、确定社会问题研究课题,这是研究问题的第一步。研究者所选择的课题应该是自己深感兴趣或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B、初步探讨,当我们初步选择了将某一社会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后,就要进一步了解与这个题目相关的知识,尽可能全面地获取关于这一社会问题的相关信息。C、提出假设,假设,也就是根据我们的推测,提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性说明。
D、概念界定,有些假设是建立在复杂或抽象的概念之上的,为了避免其他人有不同的理解,应该给予明确的解释。
2、实施阶段
A、选择研究方法,假设提出后,研究者必须决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是调查、做实验、进行观察性研究还是利用现存的文献资料,或是综合使用这些方法。B、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尽管还是基础性的工作,但对研究社会问题而言,收集资料是研究工作最艰巨的一个环节。
C、分析结果,资料到手后,研究者就开始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判明这些资料所表现的总趋势以及资料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将其列表整理以便进行分析解释。D、作出结论,如果研究过程按计划进行,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研究结果作出报告。
三、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类型
1、描述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是怎样的?
科学认识社会问题的现象是研究工作的前提。描述性研究,是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客观地、忠实地搜集、整理和记录具体社会问题的事实,事件及其过程的资料,真实再现社会问题的图景。描述性研究首先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它主要是为了弄清楚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何事。
2、解释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为什么?
研究社会问题的目标不在于描述,而在于解释,不在于记述社会问题“是什么”情况,而在于说明社会问题“为什么”产生。解释性研究就是对社会问题为什么那样存在或变化的原因的回答。解释性研究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说明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是理解、把握社会问题的主体社会行动者所表达的精神内容。
3、预测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将会怎样?
描述是为了解释,解释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控制。我们研究社会问题不仅要探讨已经发生或存在的社会问题,而且要通过对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规律性的把握,来认识社会问题的发展趋势和探讨可能发生的社会问题,这就是对社会问题的预测。
3、规范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应该怎样?
规范性研究是一个确定解决社会问题的预定目标及其达到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这个过程论证“应该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检验“应该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假设。
第三篇: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1客观性的事实依据。社会问题具有客观意义,社会问题的客观性其一是指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不可否认,他都是客观存在。2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社会问题具有意义,引起社会问题的现象通常是一种”公共问题“而不是”个人问题“3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具有主观方面的意义,这里指社会成员的直觉判断对界定社会问题起着重要问题4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人在现实生活中,行为具有社会目的性,行为是有主观意志支配的5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社会问题的热宁被认为与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关,社会问题的发生由社会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它所造成的后果是社会性的,涉及整个社会生活。
二、社会问题界定的环节或过程.1、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利益受损集团是指直接受到某类社会问题伤害的对象。他们对某种社会问题感受最深,往往最早发出呼吁。
2、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对社会问题敏感度较高的社会群体通常包括:记者、社会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学家等
3、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某些社会现象能否别界定为社会问题,或能否被当做社会问题来看待,关键在于广大社会成员对这一问题的反应和看法。
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当某一社会现象呗相当多数社会成员看做社会问题,在心理上形成压力和不安全感,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最后将某一社会现象界定为社会问题=题是在所难免的c许多社会问题并不与社会制度有着直接的关联
六.社会结构:指社会体系各成分之间,由阶级和其他社会集团的相互关系、劳动分工以及社会利益的性质决定的,稳定的、有条理的关系网络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迁1.从社会结构主体的角度来理解(1)原有的阶级基础上分化出新的阶层。(2)新生的阶层发展较快。(3)不同阶层、利益群体间的社会差异将有所扩大。2.从组织结构主体的存在方式老理解。组织的性质和作用开始变化,组织自主性开始增强,组织开放度增加,体制外资源丰富3.从社会结构主体的存在的空房间形式理解。二元城乡结构在地理上区域边界模糊4.从社会解雇主题的互动关系的秩序来理解。转换中的制度结构矛盾突出:制度冲突、软弱、滞后。在转型期出现制度松散状况,使群体、个体的活动具有更大的空间,在发挥自主性和更具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无序现象及越轨行为与犯罪行为,使社会问题更加突出。5.意识形态结构转变。转型期价值观念由单一取向到多元取向;社会成员独立思考、自我抉择的自由度增加;第三,新旧观念冲突剧烈。转型期社会问题的特点 :1.交错性。在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传统要素和现代要素之间的位置与关系远没有顺利和整合,带有转型时期特有的新旧要素的矛盾冲突的特征。2.伴生幸。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某些社会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是现代的半生现象,具有共性。3.复杂性。社会问题产生与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有关,发展的不平衡使矛盾更加错综复杂。七.失范行为的总体特征与趋势表现1失范的数量增6)吸毒形式半公开化7)吸毒地区扩大化8)城乡具有差异性9)对毒品认识程度有空白10)复吸率较高。
一、吸毒的社会原因1.好奇与被诱惑是吸毒的主要原因,这与吸毒者个人文化因素有密切关系2.贫困与吸毒是相依相存的怪胎3.心理压力促使人吸毒4.吸毒的外部诱惑因素是强大的2、吸毒的危害(1).吸毒是对自我身体的摧残吸毒眼中一直身体的正常功能,免疫系统水平大大降低,抵抗力十分薄弱;吸毒过量会引起急性死亡,不洁净诸社会传播肝炎,梅毒,艾滋病等。(2).吸毒是对自我心理的扭曲他们感兴趣和关心的只是毒品-陶醉-毒品-陶醉这一过程,吸毒者以单上瘾意味着精神支柱的倒塌,就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成为家庭的负担和社会的隐患。(3).吸毒会引发大量社会犯罪当前系度问题是诱发其他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的温床,吸毒人员以贩养吸,以盗养吸,以抢养吸,以骗养吸,以娼养吸的现象严重。
十一1.青少年犯罪:指青少年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行为后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损害了其他人的正当权益,一招法律应当受到制裁的行为。2.不良青少年问题:指青少年在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良社会亚文化的影响,产生了不为社会主文化所认可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是一种道德行为及社会责任感的失范。3.不良青少年思想与行为特征:1)道德法制观念模糊,缺乏判断能力2)畸形的需要结构,错误的人生观3)好逸恶劳,学习上怕辛苦。4)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5)思维的片面性,情感的情绪化 2.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1)闲散青少年成为犯罪主体劳动力。4.失业群体的特征1)个体特征:下岗职工的文虎程度较低,职业技能不高2)经济状况3)思想状态大多数下岗职工处于一种茫然无奈 情绪低落的状态 在心理上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对现实不满,埋怨领导无能,政府不关心。4)职业期望失业下岗人员大多数迫切需要就业
5、原因 a、劳动力供给状况
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
2、城镇企业富余人员的释放。b、劳动力的需求状况
1、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
2、产业结构变动因素。
7.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政府:1 解决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的增长 2 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3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为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保障,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我国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社区 :1 改变失业管理措施 2 组建劳动服务公司 3 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个人 :1 只有靠实力不断提高素质和转变观念才能应付挑战,抓住机遇,因此每个就业员必须学会储备知识 2 转变就业观念也是实现就业的关键,一是破除等、靠、要思想,自主就业,二是破除等级和爱面子思想实行反串就业,三是避免因循守旧,要创造就业。
十四.1.反贫困至少包括三层含义1)从制度、规范的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使其能够生存下去,在中国就是建立和完善一个规范运作的贫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是反贫困的起码底线。2)从体制和政策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减少贫困人口在转型期遭遇的社会剥夺性,谋求并付诸行动准备解决的,通常是有组织的权力者群体。
6、解决社会问题开始。当某一问题被界定为社会问题出现,得到全社会首肯,这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议事日程便提出。
三、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的区别社会热点问题:是社会成员所关注的某种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能够引起他们的好奇、关心、评论,一段时期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1)它是社会利益的聚焦点 2)它是社会成员的疑虑点3)具有多样性和周期性4)具有社会评价的多义性 3.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1)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一直存在,时效性2)性质不同(社会问题一般都是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是对社会发展积极作用的新鲜事物,也可以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丑恶现象)3)表现形式不同(前者是显性,隐形,即客观存在,但没有引起社会重视;后者是显性)4)涉及范围不同(前者关注公共麻烦,后者可以是个人,新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5)研究者不同(前者是社会学者凭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凭专业兴趣选择研究,作出解释;后者是新闻工作者凭敏锐新闻嗅觉,感觉到某种社会现象重要性,大量报道引起关注形成社会热点)
四 1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1)社会问题是普遍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几乎与人类社会同事存在(2)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在时间上的特殊性,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3)形成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4)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某些社会问题的界定是不同的2.对社会问题认识的相对性1)时间差异性:人们评价社会问题的标准是变化的2)国情差异性: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是有差别的3)群体性差异: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利益群体,职业群体等准群体)在对社会问题的认定上是有所不同的3.社会问题的分类(1)结构型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主要不是有个人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某些制度性、政策性因素引起的。这类社会问题是各个国家都会遇到的,具有普遍的意义。正是社会转型为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2)变迁型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与本国的政治经济问题纽结在一起。(二元社会结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进城,环境污染,家庭解体)3)越轨性社会问题(属于个人行为偏差,诱发原因是个人因素a一般性的越轨问题b严重的越轨性社会问题如社会犯罪)
五、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
1、坚持国家、社会和群众力量相结合的方针。(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力量、发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基本力量)
2、坚持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针。解决问题一部分主要依靠物质帮助,但也需要适当的精神支持和思想教育
3、坚持整体协调,综合治理的方针。很多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些社会问题的起因比较简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牵涉到许多方面,需要统一协调,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1、社会规律性原则。社会问题必须负荷和遵循社会的规律性。首先,规律是事物的内在的属性,是事物之间固定的联系。其次解决社会问题将会涉及社会问题自身的规律性,解决条件中的规律性及对策措施中俄的规律性,需要正确把我和运用着三个方面的规律来确定对策
2、社会规范性原则。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确定和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坚持这一原则必须:
一、分析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与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
二、确定解决问题的社会规范
三、分析解决问题的规范和其他现存的规范之间的关系
3、社会公众性原则。之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有利于维护和谋求社会公众的利益
4、社会效益性原则。
5、社会进步性原则。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谋求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最大或最高社会利益。坚持社会效益原则,第一是注重社会效率即谋求在问题解决中所投入的一定能量的最大效果。第二,注重整体社会效益,即谋求解决问题活动中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平衡和发展,及公众利益的实现。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1政府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政策调控。通过宏观的政策,来调节政法各部门的管理行为,调动社会的力量调动政法控制的人、财、物、信息等个资源,创造有利于瓦解社会问题的条件,创造有利与社会问题解决的环境2第二种常用方法法规调控当某社会问题经常地、重复地出此案时,就有用一种制度化、程序化的方法解决3第三种方法传播媒介的抨击。传播媒介起着引起社会重视、、调动社会舆论对社会问题形成的社会压力的作用4第四种方法社区基层力量的化解。社区是我国化解社会问题的具体操作层面的承担着5专业机构的介入。社会工作机构是通过汲取社会的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的力量如何看待社会问题1.(1)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2)认识社会问题的理论难点a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不管我们是否承认,他是不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着的b本身就是一种发展中的制度或还是不成熟的,不完善的制度,因而有矛盾或问长比强度增长速度快,失范强度增长比释放烈度增长速度快2失范行为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与经济利益有关3失范行为总量在较高的平台上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减慢我国失范行为的总体特征与趋势表现失范的数量增长比失范强度增长速度快,失范强度增长比失范烈度增长快失范行为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与经济利益有关失范行为总量在较高的平台上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已经有所减慢
八.精神疾病含义:精神疾病是肌体在内外环境不利因素影响下,导致认识情感一直等精神活动以及行为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影响:1对患者本人【感觉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动障碍;意识障碍;智能欲望性格障碍】2给家庭带来诸多压力影响【经济;社会;心理;工作】3对社会影响【社会要承受精神疾病患者一定的危害结果;精神病不承担刑事责任;社会承担一定经济负担】2.对社会的影响a社会要承受精神病患者一定的危害结果b由于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因精神疾病而丧失或不具有民事能力的人做出犯罪行为时,不负刑事责任。因此这些案件的受害者及其家属感到委屈和不公c社会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负担精神疾病的治疗 一。精神治疗【1支持疗法2行为疗法3精神分析法4生物反馈治疗5催眠疗法】支持疗法(通过对病人的指导、保证、劝解、疏导,培养兴趣,调整环境等方法,来加强病人心理活动的防御能力,以恢复对环境的适应平衡,达到治疗目的)行为治疗(运用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强化学说,对某些疾病的不良行为与异常生理功能矫正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脱敏法、厌恶疗法、消退性实践法和强化法)精神分析疗法 又称心理分析,以弗洛伊德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心理分析技术为治疗方法。主要手段是系统地采用联想、梦的分析、移情、解释,是病人能够意识到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未能实现的欲望,进而了解患者变态行为的真实意义和原因,最终达到症状消失生物反馈治疗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内脏反应催眠疗法利用催眠方法对病人进行暗示,言语暗示和药物暗示是两种常用方法。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可以启发、了解他们压抑的痛苦情绪冲突,进行暗示治疗二。工娱治疗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1精神刺激2躯体因素3遗传因素 素质4社会环境因素5年龄和性别
九.1.我国自杀的特征1)从发展趋势看,城市自杀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农村则呈现显著的波动状态,居高不下2)农村自杀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3)在性别方面,女性自杀的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如此4)自杀死亡率的年龄分布具有相对稳定的规律2.自杀的原因 A社会结构视角【1自杀的一般情况。自杀倾向在知识界很轻累的根源是传统新年的削弱及精神上的个人主义状况2自杀类型 利己,自杀是由于个人与社会联系脱节,缺乏集体的支持和温暖以致滋生孤独感、空虚感和生存的悲剧感而造成的;利他自杀是个人呢为某种主义或团体竭尽忠诚而舍身的结果;失范自杀的产生是由于个人缺乏社会约束的调节。3自杀的原因要到社会结构中去找自杀者的行为从属于一种社会条件,是该社会条件的外在表现,每一个社会集团对自杀行为有独特的集体倾向,这种倾向是个人倾向的根源而不是结果。4群体的整合对自杀的化解作用自杀与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团体的融合程度成反比。5个人主义是利己型自杀的主要原因。6利他型自杀的原因7失范型自杀的原因8自杀是有规律的9文明社会是反对自杀的二个人因素的视角1从个人遭遇的困难中找原因自杀是自杀者意志和行为的统一,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从个人精神角度寻找原因真正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的心理因素,包括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3.预防自杀的措施(1).注重健康人的培养一个人的健康是生理肌体健康和心理机制将康德统一,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健康的心态和人格。(2).建立自杀劝阻中心建立自杀劝阻中心,配有热线电话和个别的给想自杀额的人解答问题的专职咨询辅导员,24小时服务。(3).采取形象教育将危险性制作成影片,录像资料,让青少年认知自杀的丑恶与后果。(4).减少渲染自杀情绪、自杀气氛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加强正确的引导,对自杀事件大肆报道,以减少青少年的模仿。(5).开启干预自杀的组织工作在我国应建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的预防自杀的救助体系,将各种救助系统建立起来。(6).培养预防自杀的专门人才我国的医学院精神科要培养预防自杀的专业人才,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也可以设立预防自杀的相关课题。(7).加强职业团体的凝聚力职业团体有机会也有能力发现自杀者的异常现象,及时帮助当事人摆脱困境。
十1.当前吸毒状况的特点1)短时间内吸食者快速增长2)青少年成为吸食者的主力军3)吸毒者以低文化群体为主4)吸毒活动有小群化的趋势5)吸毒者身份复杂化2)犯罪类型多样化3)智能化犯罪开始增多4)团伙犯罪是主要形式5)女青少年犯罪人数激增6)突发性犯罪多
3.青少年犯罪的轨迹:1)问题少年2)不良同龄伙伴群体3)向劣迹群体转化4)向越轨群体转化第5)向犯罪群体转化6)有组织犯罪 4.越轨青少年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偏差1)家庭过分溺爱2)家庭教育放任自流3)家庭破裂创伤4)冷漠家庭氛围
二、社区交友偏差 越轨青少年在互动中传递的是不良的文化信息:哥们义气和趣事2.玩弄异性3.吃喝玩乐4.社会不正之风的传闻5.街头巷尾轶事6.生活的意义7.甲流生活经验。
三、社会学习偏差1直接学习2间接学习
5.青少年问题的实证研究1.个人因素心理因素:指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能发生直接影响或与其他因素发生交互影响二搓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变项;生理因素是指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2.家庭因素 a家庭规模与结构b家庭社会经济地位c管教态度d家庭关系、亲子关系3.学校因素 学校介于与家庭和社会之间负有教育及社会控制功能4.朋辈因素 同辈群体对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要消极的一面。5.一般社会因素
6.青少年犯罪的预防1宏观预防预防青少年犯罪时全社会的事情 全社会的每一部分,大到政府社区 小到团体 学校 家庭,还有传播媒介都有责任相互配合,共同行动,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趋势,不断加大防范力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全方位预防网络,政府预防,通过政府立法和采取一些行政措施来试试先2.中观预防社区预防:社区是青少年离开家庭和学校吼活动较多的场所,社区工作者的积极主动工作能将青少年犯罪扼杀在摇篮中,预防小犯法,杜绝大犯罪,达到减少和消灭社区犯罪的目的。社区是接受劳动教养,劳动改造释放的青少年回归社会的主要场所,它能协调社区内各种青少年矫直力量和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并提供一定服务。3.微观预防学校预防: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及时帮助他们纠正观念的偏差和行为偏差 家庭预防:在家庭教育中对还自带额法制教育是不可少的,对社会中的违法犯罪现象家长要给孩子分析和解释,让他们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家庭的和睦美满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十二1残疾人: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状态的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活动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中不便发挥正常作用的人。
3.残疾人问题的现实根源残疾人问题的凸显与一系列社会结构性因素的转变面且相关 a经济结构的转轨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在经济专柜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收到的冲击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大,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残疾人的处境更加艰难。
b人口结构的转变 我国人口老化的速度极快,残疾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老龄人口,全面的社会养老保险在短时期内无法建立。c产业结构的转变 1.我国残疾人就整体状况而言素质较低,远远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高科技产业的兴起更将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拒之门外2.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使大批劳动力被排挤出就业部门 首当其冲的就是残疾人4.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途径确立新的残疾人观只有用新的残疾人观来知道残疾人问题的解决,才有可能实现残疾人真正的全面的回归社会健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一套适用于国情的专门的残疾人法制体系是规范处理残疾人问题不可获缺的。5.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a残疾人生活保障特殊情况和需求,应当考虑到残疾人的 生活状况定期进行调查和了解,适时给与帮助:最低生活保证线、b劳动保障劳动就业 对个人 对国家c医疗保障保健和康复d教育保障 加大教育投入 师资队伍 多方办学 多方筹资e残疾人服务保障。创造无障碍社会环境立法宣传力度
十三.1.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需找工作的人员。
2、失业指标体系就业和失业的指标体系应该有三个层次的指标构成:第一层次的指标是对一个国家总人口中适合劳动的人口进行界定;第二层次的指标是劳动年龄人口进一步划分为劳动力人口和不在劳动力人口;第三层次指标是将劳动力人口划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3.失业的种类:
1、磨擦性失业。由于求职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而形成的失业
2、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受汽狗变化、风俗习惯等影响,是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
3、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导致生产对劳动力节省而形成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由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劳动力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
5、周期性失业。有周期性经济危机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而形成的就业。中国失业的类型还包括:下岗、农村剩余
经济社会稳定和谐与持续发展。3)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矫正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排斥或歧视,保证其就业迁徙居住医疗和受教育等应有的权利,维护贫困者的人格尊严。2.贫困的类型(1).绝对贫困:也称生存贫困,是指缺乏维持生存必需的最低生活标准的能力,这些维持生存所需的的基本条件包括视频,住房和衣着消费等。(2)相对贫困: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达一定程度是的生活状况主观贫困:指某些人根据他们自己的主观判断,认定他们自己处于贫困状态。(3)客观贫困:只按照某种划分贫困的标准某些人所处的贫困状态。(4)区域贫困:如果按照某种划分贫困的标准,某区域被认定处于贫困状态,则称该区域为贫困区域。(5)个体贫困:如果按照某种划分贫困的标准,某人被认定处于贫困状态,则称其为个体贫困(6)长期贫困:如果某种贫困状态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或经过长期仍不能摆脱,那这种贫困状态就是长期贫困。(7)暂时贫困:指由于自然灾害,疾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的贫困。3.农村贫困群体的状况1)贫困人口规模保持在相当大的数量2)返贫率较高3)特困的顽固性4)贫困地区人口普遍营养不良4.我国城市贫困发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城市贫困人口规模急剧增加2)城市贫困人口结构呈多元化3)从就业结构看,贫困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多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型工作,多源于传统的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5,国际反贫困的战略1)人力资本投资 2)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方式3)人口控制、资源与环境保护 4)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6.我国政治家论贫困1)中国反贫困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2)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首要的就是解决吃饭问题3)反贫困的手段和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反贫困必须坚持长期作战的思想7.农村反贫困措施:我国反贫困战略的五项原则1)直接面向贫困者的原则2)分类援助的原则3)多种反贫困计划相结合的原则4)综合治理的原则5)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则
8、现阶段城市反贫困措施的构建 政府a推动经济增长 吸收更多劳动力
1、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2、增加投入,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辟第三产业的就业渠道。
4、提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b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机制,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安全功能9.反贫困中社会工作者的任务1)心理辅导:针对贫困者依赖性较强等心理,社工要了解其无力无助无望的心情,给予辅导,使它们能够从宿命论中走出,引导他们走向自助和自立。2)就业辅导。为贫困人员制定合适他们能力的就业辅导计划,知道他们进行职业训练,提供与挖掘就业机会。3)协调和调动社会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提供个案 小组等专业化服务,帮助贫困者解决婚姻问题,亲子关系万体,接受专业化的个案辅导。
十五。1.婚姻是为社会所认可的,主要涉及男女双方关系的制度化安排。有如下含义:一对男女配偶的关系式为社会所认可的,即合乎社会习惯法或成文法律,同时这对配偶关系具有排他性1)同居,并具有简历家庭和生育后代的意向;2)具有共同的劳务和经济权益3)生儿育女有积蓄,子女有社会公认的家庭财产继承权。2.我国婚姻家庭问题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家庭最多的国家;大概率现象和大概率价值观。大概率现象是指人们的行为相当整齐划一,呈现出一种大多数对极少数的不均匀分布;大概率价值观指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同一事物持高度一致的观点和态度;我国的婚姻家庭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3家庭社会工作对婚姻家庭问题的介入(1)社会工作在协调家庭关系,增强婚姻家庭关系的调节功能方面可以采取个案和团体工作的方法。就团体工作而言,可以针对各种家庭开设有关夫妻关系、性关系、家政以及家庭的教育与培训,向家庭传授增强自我调节功能的知识和技巧;在个案工作方面,主要是利用结构家庭治疗方法以及联合家庭治疗方法的技术。(2)家庭社会工作要对青少年进行婚前的婚姻家庭辅导,针对青少年以及婚前的婚姻家庭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婚前学校,家长学校,家政学校中。(3)在社会上建立转么的妇女援助机构,在社工的指导下建立由社区,妇联,新闻机构以及司法部门共同组成的援助网络,及时了解并掌握家庭离异,家庭暴力的情况,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和经济援助,并开通专门的热线。(4)社工要推进保护妇女的立法工作。一方面推动政府重视并完善对家暴,家庭离异的专门法律法规的立法,另一方面加强对妇女的素质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增强其反对家暴,家庭离异的能力。
第四篇:社会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特征:
1、从其存在状态来看,它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2、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上看,它具有局部性和整体性统一的特征
3、从其产生过程来看他是事实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4、从环境的影响来看它具有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统一。
趋势:
1、从常规点源污染向点源与面源相结合的符合污染转换。
2、由单纯的工业污染向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并存过渡
3、新的污染源不断出现
4、长距离跨界污染日趋严重
5、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和扩大
危害:
1、经济损失巨大
2、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3、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影响
4、影响社会的稳定
5、损害了中国的环境形象。
产生的社会原因:
1、超大个规模的人口压力是影响中国环境问题的一个长时期因素
2、以能源消耗和生态破坏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环境问题的结构性因素
3、已经极为中心的发展趋势,是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的政治基础
4、消费主义是环境问题家家具的推动剂
5、环境观念的缺失是环境恶化的心理基础
6、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格局是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
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2、绿色经营理念融入企业文化
3、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和实现零污染
4、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
(二)重视运用市场机制,以此作为环境法规政策的有利补充
1、征收环境税
2、征收环境费
3、补贴
4、押金制度
(三)加强环境管理机构建设,强化执法力度
1、加强环境管理,设立专门的执法机构
2、对违法行为制定惩罚标准
(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1、鼓励民众的参与
2、中视传媒的作用
3、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4、重视环保教育
2.腐败的概念:个人或团体为谋取个人的、家庭的或团体的私利而滥用公众所赋予的权力的现象。分类:
1、政府权腐败和代理权腐败征服权腐败:与政府官员相关的违规行为。代理权腐败:与被赋予共有资源所有权的国有企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相关的违规行为。
2、腐败的三阶段、三层次一阶段是开始阶段,范围较小,危害不大;二阶段扩散与繁衍阶段;三是自我毁灭阶段。三层次是个人腐败、整体腐败、制度性腐败。
中国腐败的特点:腐败渗透到各个领域;腐败的形式趋于多样化;高层腐败引人关注;集体腐败盛行;腐败的规模不断扩大;腐败的潜伏期更长。
中国腐败的形式:两搞、桂冠现象、59现象、26现象、陷阱现象、串案现象、窝案现象、卖官现象、傍大现象、穷庙富方丈现象
腐败的严重后果
1、腐败可以形成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2、导致社会规范的混乱
3、严重影响市场秩序
4、腐败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危机
5、腐败严重影响了收入分配的格局
6、腐败导致腐败的恶性循环 腐败成因的社会学研究:
(一)腐败的社会学视角 1亚文化;2理性选择视角
(二)中国腐败问题的社会学判断1权利引发腐败2现代化引发腐败价值标准的现代化导致许多行为呗认定为腐败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财富和权力来源引发了腐败现代化通过他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变革来加剧腐败抑制腐败的政策《一》减少腐败机会1.改革政府机构,缩小政府规模2.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1保证国家权力之间的制衡2鼓励群众监督3舆论监督4审计监督)
3、建立严格的财产申报制度《二》严惩腐败行为
1、要改进独立反腐败机构的运作方式1》反腐败要有独立的运作机构2》机构运作的方式要合理
2、要推动社会公众反腐败的支持 3.犯罪的测评:实际犯罪率现行犯罪率隐形犯罪率
趋势:
1、侵财性犯罪发案率上升
2、犯罪的组织化程度加强
3、流动人口犯罪增多
4、暴力犯罪影响恶劣
5、青少年犯罪现象严重
4.收入差距的含义:就是平时说的贫富差距,财产差距,其评价指标有:收入五等分法基尼系数收入十等分法④绝对收入法
收入差距的表现:马太效应、倒U曲线假说原因:
1、市场经济本身会扩大初始收入差距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也扩大了收入差距
3、嫉妒性偏好函数对其影响。风险表现:
1、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3、危机执政地位
中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1、中国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增长总是低于经济增长
2、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处在倒U曲线的上升期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呈上升趋势
4、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与较低的个人收入差距并存
收入差距问题的成因:
1、地域差异造成2、收入分配政策
3、体制改革不完善
4、权力寻租
5、收入调解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解决收入差距的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应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二)切实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
1、严惩偷税漏税
2、应当尽快选择开征社会保险税、遗产税、赠与税
3、对权力和慈善捐款的个人要予以税收优惠。
(三)调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四)继续向落后地区实施政策倾斜,鼓励多规模发展
(五)广开就业渠道,通过就业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5.贫困的含义:个人或家庭因缺乏必要的资源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它的主体可以是个人、家庭、群体、民族或国家。类型:
(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测定方法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恩格尔系数法
3、市场菜篮子法相对贫困测量方法
1、实际生活质量指数法
2、基尼系数法
3、五等分法、4、收入比例法
(二)侠义广义贫困
(三)制度性、区域性、阶层性贫困
(四)客观贫困与主管贫困
(五)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
贫困的治理:理念与政策创新
(一)理念与实践
1、关于责任的理念
2、关于救助的理念
3、关于贫困之力主体的理念
4、贫困治理的目标与性质
5、贫困治理的手段发生了变化
6、重视国际合作
(二)贫困治理的政策与制度建设
1、重视社会保障建设
2、社会抚持建设
5.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的表现: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拉大
2、农民的负担比较沉重
3、农村贫困人口多,返贫现象存在4、农业生产维持在简单再生产状态,农业失去在发展的活力。
5、农民文化素质低,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6、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群体性事件增多
7、农村城镇化速度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三农问题成因
1、“人地”关系
2、工业化倾斜战略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
3、城乡二元体制加剧了三农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1应该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坚持农业保障自主
2、提高农业生产率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3、保护农业自然与生态环境,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社会的 基础
4、为国内外的消费者提供环保绿色食品,同时建立技术保障和法律保护机制。
5、努力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口问题:指的是人口的数量质量以及人口结构等要素与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发展的不和谐不相称的现象。6.当前中国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数量问题特点
1、人口过多
2、低增长率高增长量关系长期并存影响:
1、人口过多导致资源供给紧张
2、人口过快增长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3、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加大了社会发展的压力
4、人口规模超过了环境承载力
(二)人口质量问题人口质量问题特点:
1、身体素质问题突出
2、文化素质低,高学历人才缺
3、人口现代化和社会化程度低。人口质量问题的影响:
1、人口总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2、人的素质低创新能力差。
7.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庞大,绝对数实际
2、发展速度快
3、未富先老
4、农村超过城镇
5、高龄化趋势明显影响:
1、人口总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2、人的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差。8.出生性别比:指某一时期内每一百名初生婴儿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现: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影响:
1、造成婚配压力,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2、引发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加重人口老龄化程度
3、挤压女性就业,妨碍妇女地位的提高
4、削弱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
9.失业的类型
1、根据失业的表现形式分为现行事业和隐性失业
2、按失业的性质分为摩擦性事业、周期性事业、结构性事业 技术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失业的正负面效应 失业的正面效应
1、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
2、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4.有利于企业实行科学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5、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失业的负效应:
1、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影响社会的稳定
3、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4、给政府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失业的社会危害:失业导致贫困加剧和贫富差距拉大;是也导致犯罪和反社会行为;对政府的冲击
10.政策的特点:规范性、强制性、统一性、普遍性、明确性、灵活性社会政策的特征: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目标的多重性;利益的相关性 社会政策的功能:
(一)社会功能
1、保障和实现人的生存权及其他人权
2、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
3、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
(二)规范功能
1、引导功能
2、协调功能
3、预测功能
4、评价功能
5、控制功能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社会政策的主体,社会政策的客体,社会政策的内容。社会政策制定过程:
(一)制定(二)实施(三)遵守
(四)监督
(五)评价
(六)调整与终结
11.社会问题的概念:广义:与社会相关的问题。
侠义:
1、影响社会成员或部门成员的共同生活
2、破坏社会的正常运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失调现象。
社会问题的本质:公共麻烦。社会问题的内容:
(一)结构性社会问题:主要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而是某些政策制度因素或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引起的是社会结构本身的缺陷或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功能障碍,关系失调造成的(二)变迁性社会问题: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伴生现象
(三)越轨性社会问题:超越违背了法规或规范,主要是有个人行为偏差引起的。
(五)病态性社会问题: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那些极其丑恶的社会现象。
(六)心理性社会问题:由于社会急剧转型引起的,心理负荷加重和心理震荡或由于个人遭受挫折、创伤、身心患病无法调适。
当前中国社会问题增多的原因——社会转型 社会问题的界定过程: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社会敏感集团的和有识之士的呼唤;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解决社会问题;社会权利集团的认可和支持。
社会热点和社会问题的区别:受关注的时间长度不同;性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涉及的范围不同;推动因素不同;
社会问题的特征:1.普遍性:①绝对性:社会问题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相同的社会问题。②客观性 ③复杂性 2.特殊性.只由于时代的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和阶段及的不同、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性质认定会产生不痛的认识、态度、处理方法。
第五篇:社会问题之我见
社会问题之我见——以教育公平问题为例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早在两千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现阶段,我国明确提出了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在教育进入大发展阶段之时,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造成的男女性之间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别;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等等。
目前,全国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数量庞大,他们接受教育的情况与城里孩子大相径庭。虽然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政府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但在不少城市,农民工子女进公办学校上学仍存在不少障碍。户籍问题就是其中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大城市的公办学校都不接纳非本地户籍的学生进入公办学校享受公费教育,然而多数的农民工子女并没有当地户籍,所以他们只好去民办学校,缴纳高昂的学杂费,或者去条件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得不到很好的义务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是我国的长期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关键。那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是什么呢?
一是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系,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办学经费不落实。
二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这种户籍制度也在严重的制约我们社会教育的发展。一是民众不能加入打工地户籍,导致工作和生活的不方便;再就是民工不能迁入城市户口,严重影响城市化的进程。由此导致一系列教育问题。而且由于户籍问题产生民工的流动性,导致很多民办学校目前的生源极其不稳定,这也导致民办学校无法长远的规划学校的发展。如果放宽我们的户籍落户限制,很多民工、外来人口由于工作的关系,将选择落户打工地,这样教育部门也将逃脱不了这些新移民子女的教育责任。即使教育部门不管,民办和社会力量也可以更顺利的开展对这些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工作。
三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难以解决。
四是农民工收入较低,大部分还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面对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无奈藏在心里。
教育是全民的教育,农民工子女应平等地享有教育的权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刻不容缓。那我们该怎么样改善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现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变为以常住人口为主的管理体制,以适应流动人口的现实。流入地政府要把常住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范围,为长期居住在本地区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等非户籍人口提供公告服务,特别应将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流入地公办学校的招生计划,建立保障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乃至初中以后教育的长期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
其次,要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同时配套改革与户籍制度直接相关的制度,淡化包括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逐步剥离在“城市户口”这一身份标签上附着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实现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主体平等。
再次,要消除法律上的歧视。按照联合国《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的规定,从法理上讲,明显存在对流动少年儿童的歧视性条款,造成了流动少年儿童在选择受教育权、缴费、享受教学资源等方面与本地少年儿童的不平等。现行的一些教育法律规范中也出现了诸如“农民工子弟学校”、“ 附属教学班”、“借读费”、“临时学籍”等内容,实际上是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隔离开来进行教育。这些做法在形式上违反了许多国际人权法文件所确立的禁止歧视原则。
最后,要协调疏导农民工的流动。任何城市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还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适当措施适度控制流动人口的规模,如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实现发达地区的企业、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民工家庭三方共赢,这也是解决农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是一个十分迫切的教育公平问题,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那么认真对待、研究以及改善、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