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安宁市八街中心小学 2011 学年下学期 【三年级第 2 册】 信息技术教案 三年级(1-5)班 教师姓名:高自荣 2012 年 2 月 22 日 2011 学年下学期三年级信息技术第 2 册教学计划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 237 人,他们是初次学习计算机,对计算机有着较浓厚的 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 作中运用计算机产生正面影响,但如果引导不当也容易转化为对计算机的畏惧,对他们以后学习和运用计算机产生负面影响。三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理解、想象、思维能力,学习态度一般比较端正,不较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 少数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够明确,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上课时 较为活跃,不太遵守课堂纪律。【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云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本册教 材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单元:家乡风景;第二单元:会飞的花朵------蝴蝶; 第三单元:综合活动:大地雕塑。【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知识技能,全面发 展学生素质。
2、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 的习惯。
3、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持 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4、通过学习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运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 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5、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运用,培养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素 质。1
6、对学生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结合点】 通过学习计算机,培养学生对高科技、新科技探索的渴望,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结合当今的国际、国内的科技 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树立长大报效祖国,投身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建设祖国贡 献力量的祟高志向 【教学措施】
1、本教材知识范围涉及较广,教学中要避免求全求深而超出小学生的接受 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注意安排好学生的实 践活动,合理安排好上机时间,保证一定的上机量。
3、重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实践,避免对某一单项操作要求过高,注意分配 好各个内容的合理的量。
4、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积极探求新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 中的“想一想”“试一试”“动脑筋”等内容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高教学效果。
6、根据学生的兴趣、意识,知识、技能力等几个方面,用适当的形式对教 学进行考核,惟促进教学效率和学生积极的提高。
7、有机结合有关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 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意识技能的新一代接班 人。2 【教学进度及全册课时安排】(约 32 课时)三年级(1---4)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起止时间 2.27—3.2 3.5—3.9 3.12—3.16 3.19—3.23 3.26—3.30 4.9—4.13 4.16—4.20 4.23—4.27 5.7—5.11 5.14—5.18 5.21—5.25 5.28—6.1 6.4—6.8 6.11—6.15 6.18—6.22 6.25—6.29 三 单 元 二 单 元 一 单 元 单元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5课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教学内容 家乡美 风光好 花草奇 山茶艳 大理蝴蝶泉 蝴蝶泉边 蝴蝶的一生 制作蝴蝶标本介绍卡
(一)制作蝴蝶标本介绍卡
(二)课时数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2 课时 教学准备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光盘素材 第 10 课 蝶舞彩云南 第 11 课 真情告白 第 12 课 蝴蝶知识展示会 第 13 课 人间奇观 第 14 课 双重遗产 第 15 课 走向世界 第 16 课 展示交流 3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家乡风景】 年级 课 题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2 课时 第1课 家乡美
1、认识“记事本”,能够正确启动“记事本”软件。教学目标
2、掌握中英文输入状态的切换方法。
3、能够用“全拼输入法”输入中文,知道常用的汉字输入的方法。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用“全拼输入法”输入中文。中英文输入状态的切换,“ Ctrl ”+ “ Shift ”和“ Ctrl ”+ “ 空格 ”的应用。
一、谈话引入课题: 借助“记事本”,使用“全拼输入法”输入赞美家乡的词组。
二、教授新课:
1、启动“记事本”软件:(1)教师控制操作演示讲解: 单击任务栏“开始”→“程序” →“附件”→“记事本”打开窗口。(2)学生操作练习。
2、教学中英文输入状态的切换; 教学过程(1)选择汉字输入方法:(2)退出汉字输入状态: 按住“ Ctrl ”+ 空格 键→退出汉字输入状态,键→重新回到刚才的汉字输入状态。重新按住“ Ctrl ”+ 空格
4、关闭“记事本”软件。
三、学生操作练习(用“全拼输入法”输入赞美家乡的词组)
1、输入指定词组: 《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6 和 P7 的词组;
2、任意输入词组: 第 1 课 家乡美 板书预设 “开始”→“程序” →“附件”→“记事本” 按住“ Ctrl ”+ 空格 键→退出汉字输入状态 键→重新回到刚才的汉字输入状态 重新按住“ Ctrl ”+ 空格 教学反思
1、强化汉字输入法的切换;
2、复习中应加强巩固练习,多进行机上操作练习,强化训练巩固。
3、教学用“全拼输入法”输入中文; 4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家乡风景】 年级 课 题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2 课时 第2课 风光好
1、掌握输入中文的一般方法:全拼、简拼 教学目标
2、会输入常用的中文标点符号。
3、会在“全拼输入法”中自己造词。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习“全拼输入法”,掌握中文输入法的一般方法。用“全拼输入法”输入介绍家乡风光的短文。
一、谈话简述《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9 风光短文,引入操作课题: 借助“记事本”,使用“全拼输入法”输入介绍家乡风光的短文,进一步学习“全拼输入 法”,并将文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二、教授新知:
1、启动“记事本”软件:
2、将输入状态切换到“全拼输入法”
3、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切换:点击“全角与半角”切换后面的.,或。,进行切换。
三、操作练习: 教学过程
1、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10 页的“试一试”;
2、用“全拼输入法”输入“绿”字;
3、用“全拼输入法”输入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
4、保存文件后退出“记事本”软件。
四、巩固操作练习:
1、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12 页的“技能练习”;
2、用“全拼输入法” 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13 页“综合实践”活 动“彝族十月太阳历”的短文输入。【教师巡视指导】。第 2 课 风光好 板书预设
1、启动“记事本”软件:
2、将输入状态切换到“全拼输入法”
3、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切换 教学反思
1、少数同学快速正确地启动“记事本”软件,应加强该项操作练习;
2、部分同学未能将输入状态切换到“全拼输入法”,导致无法输入中文。应强化操作指导。5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家乡风景】 年级 课 题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2 课时 第 3 课 花草奇 和掌握智能 ABC 输入法中的简拼输入方法。
2、通过自主创建词组,培养学生对文字输入的兴趣。
1、知道能用智能 ABC 输入法输入汉字、词组,知道智能 ABC 输入的自动记忆功能,理解 教学目标
3、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简拼的乐趣,并把完成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内心的需要。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知道,将词组的拼音完整地输入后要按空格键。通过创设情景,激趣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谈话引入新课: 借助《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14 页上部短文引入新课。宣布操作主题。
二、教授新知:
1、启动“记事本”软件;
2、用“智能 ABC 输入法”输入教材 P14 页短文“奇异花卉----跳舞草”。(1)选择智能 ABC 输入法:(2)用完整输入法输入单字(以“跳”为例)(方法与全拼输入法相同)。(3)用完整输入法输入词语(以“跳舞”为例)。教学过程(4)用不完整输入法输入词语(以“跳舞”为例)。(5)自造词(以“流连忘返”为例)进行示范操作,先输入“流连忘返”这 4 个字的完 整拼音“liulianwangfan”,然后按下空格键,弹出词语选择框,依次选择正确的文字。学生操作:输入“翩翩起舞” 和“跳舞草”。
三、巩固操作练习:
1、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18 页的“技能练习” 第 1、2 题;
2、用“全拼输入法” 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18 页“综合实践”活 动“龙血树”和“黑节草”的短文输入。【教师巡视指导】。第 3 课 花草奇 板书预设
1、启动“记事本”软件:
2、将输入状态切换到“智能 ABC 输入法”
3、大小写状态的切换:按一下“ Caps Lock ”键进行却换。教学反思
1、输入法却换不灵活,特别是大小写区分不了;
2、学生对打字的兴趣比较浓厚,就是键盘操作还不够熟练。6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家乡风景】 年级 课 题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2 课时 第 4 课 山茶艳
1、继续学习应用“记事本”软件; 教学目标
2、能用自己熟悉的汉字输入方法,在“记事本”中输入赞美山茶花的诗句,然后将其保存 在自己建立的文件夹中。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立个人文件夹,将自己的记事作品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正确熟练地用自己熟悉的输入法输入赞美山茶花的诗句。
一、让学生阅读教材 P20 页上部的短文,由此导入新课:
二、复习操作应用过汉字输入方法:
1、全拼输入法;
2、智能 ABC 输入法;
三、教学新课:
1、诗词欣赏:教材 P21 页上部的 3 首诗词
2、输入和山茶有关的诗词: ①打开“记事本”软件,②选择自己熟悉的汉字输入法输入赞美山茶的诗。
3、保存文件后退出“记事本”软件: 教学过程 ①将诗保存在个人文件夹中,文件名为“山茶诗”。②退出“记事本”软件。
四、巩固操作练习:
1、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22 页的“技能练习” 继续输入与山茶有 关的诗词文章;
2、自己熟悉的汉字输入法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22 页“综合实践” 活动“看看写写”的短文输入。(按要求进行操作,将文件保存在个人文件夹中,文件名为“美 丽的山茶花”。)【教师巡视指导】 第 4 课 山茶艳 板书预设
1、启动“记事本”软件:
2、将输入状态切换到自己熟悉的输入法;
3、输入和山茶有关的诗词:建立个人文件夹,保存个人作品。教学反思
1、输入法却换不灵活,特别是大小写区分不了;
2、学生对打字的兴趣比较浓厚,就是键盘操作还不够熟练。7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会飞的花朵-----蝴蝶】 年级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2 课时 第 5 课 大理蝴蝶泉
1、认识文字处理软件“Word” ,学会启动、关闭文字处理软件“Word” ;
2、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结构,会使用中文输入法输入简单的文字内容,并进行保存。学会启动、关闭文字处理软件“Word”。学会启动、关闭文字处理软件“Word”。
一、简要回顾第一单元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二、教授新知:
1、启动 Word:(1)教师控制操作演示讲解: 单击任务栏 开始 ” “ 程序 ” → Microsoft Offic ” “ Microsoft Offic Word “ → “ → 2003 ”打开“Word”窗口。(2)观察 Word 窗口和“画图”窗口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3)学生操作练习,打开“Word”窗口。
2、制作简单的文档:(用 Word 软件制作的文件叫做“文档”)。教学过程 输入《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28 页的图 2-4 在 Word 中输入“蝴蝶泉介绍”
3、保存文档(文章输入完成后,应进行保存):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即可弹出“另存为”对话框,进行操作保存。
4、新建文档: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Microsoft Word 文档,即可出现一个空白文档。
5、退出 Word: 退出 Word 软件的方法和退出其它软件一样,只需单击标题栏最右边的“关闭”按钮 X
三、巩固操作练习:
1、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30 页的“技能练习”。
2、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30 页“综合实践”活动的第 1、2 题。第 5 课 大理蝴蝶泉
1、开始 ”→“ 程序 ” →“ Microsoft Offic ”→“ Microsoft Offic Word 2003 ” “ 板书预设
2、观察“Word”窗口和“画图”窗口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3、在“Word”窗口中用中文输入法输入简单的文字内容,并进行保存。
4、退出“Word”窗口。教学反思 部分学生用中文输入法输入简单的文字内容动手操作指法不熟练,输入速度慢,应加强此 项操作练习,部分学生未领悟文档的保存方法,教师应手把手教学。8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会飞的花朵-----蝴蝶】 年级 课 题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2 课时 第 6 课 蝴蝶泉边
1、学会打开文档;
2、能够对文档进行编辑;
3、学会剪切、复制、粘贴等编辑操作。
1、文档的打开、编辑;
2、剪切、复制、粘贴等编辑操作。文档的剪切、复制、粘贴等编辑操作。
一、引入新课:(宣布操作内容)第 6 课 蝴蝶泉边
二、打开文档:
1、启动 Word:
2、打开文档《蝴蝶泉边》 :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方法一:单击“文件”菜单,选择“打开”,再选择“文档”→打开; 方法二:单击“打开”按钮→? ?
三、编辑文档:
1、在原文的下方输入标题 “蝴蝶泉边”(注意与原文隔开一行)教学过程 将光标移动到原文的结尾处,按下“回车键”,即可换到下一行。
2、输入前三段歌词:
四、复制、粘贴操作:
1、让学生齐读教材 P34 页“图 2-10 复制→粘贴文字”操作的 5 个步骤;
2、教师操作示范,学生观摩; ①选定文字 ②单击“复制”按钮 ③定位光标 ④单击“粘贴”按钮
3、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①选定文字 ②单击“复制”按钮 ③定位光标 ④单击“粘贴”按钮
五、巩固操作练习:
1、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36 页的“技能练习”。
2、完成《信息技术》(三年级 第 2 册)教材 P36 页“综合实践”活动的第 1、2 题。第 6 课 蝴蝶泉边 板书预设
1、打开文档;
2、对文档进行编辑;
3、①选定文字 ②单击“复制”按钮 ③定位光标 ④单击“粘贴”按钮。教学反思 加强文档的剪切、复制、粘贴等编辑操作练习,对学困生多进行帮扶指导,教师撤销操作 示范指导不够,应采取弥补方式进行教学。9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会飞的花朵-----蝴蝶】 年级 课 题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2 课时 第 7 课 蝴蝶的一生
1、学会在 word2003 中打开文档,另存为文档。教学目标
2、会对文字的格式进行设置,通过改变选定文本的字体、字号、字形和字体颜色,使内容 更突出,版面更美观。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改变选定文本的字体、字号、字形和字体颜色,使内容更突出,版面更美观。改变选定文本的字体、字号、字形和字体颜色,使内容更突出,版面更美观。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打开文档:打开本地磁盘 E 中《蝴蝶的种类繁多》文档,另存为蝴蝶的一生。
2、输入文字,在图的上面,输入遍体和正文,3、设置字体格式:、(1)、文字的字体(2)、文字的字号(3)、文字的字形(4)、字体颜色
三、试一试
1、对《蝴蝶的一生》文档中的文字进行设置
2、选定文档的方法。
四、技能练习按下列要求对文档的字体格式进行设置。标题:隶书、小三号字、加初 正文:楷体、小四号字、黑色 四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分别设置为阴影效果。保存为个人文件名 教学过程 板书预设 教学反思 10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会飞的花朵-----蝴蝶】 年级 课 题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2 课时 第 8 课 制作蝴蝶标本介绍卡
(一)1、会根据规定的卡片进行页面设置。教学目标
2、能合理安排段落的位置及行距。
3、能用“打印预览”查看效果。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设置页面的大小、页边距。设置页面的大小、页边距。
一、讲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制作蝴蝶介绍卡
二、学习新课:
(一)、页面设置
1、页面设置:单击菜单栏中文件→页面设置→纸张→A4
2、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
3、页面设置→设置页面方向横向或纵向 提示:一般先设置纸张,在调整页边距、(二)、输入文字,设置段落格式
1、输入正文,并按要求设置字体格式。
2、设置段落格式:(1)、文字的居中。教学过程(2)、设置行距
(三)、打印预览 单击工具栏中的打印预览按钮进行查看。
三、说一说
1、页边距和行距分别指的是什么距离?应如何设置?
2、根据你的经验,为什么要在编辑文档之前对页面进行设置?
四、技能练习。打开“蝴蝶介绍卡”,按要求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将文档保存至个人文件夹。
1、页面设置为 B5 纸、纵向、上下边距各为 2.5 厘米,左右边距为 2 厘米
2、设置字体格式:标题 20 号字、隶书、加初正文 11 号字、宋体、正文中所有的“蝴蝶” 文字均加下划线
3、段落设置:标题居中,正文两端对齐、行距设为 1.5 倍行距。11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会飞的花朵-----蝴蝶】 年级 课 题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2 课时 第 9 课 制作蝴蝶标本介绍卡
(二)1、学习如何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教学目标
2、会根据需要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根据需要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根据需要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
一、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上节课建立的介绍卡文档插入相应的图片。
二、学习新课
1、插入图片:将光标放置在要插入图片的位置,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找到蝴蝶图片,完成图片的插入。
2、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1)、调整图片大小。(2)、调整图片位置:选中图片,按住鼠标拖动图片到文档中任意位置。(3)、改变图片的环绕方式在图片上右击鼠标或左键双击图片,→版式:四周型 3 试一试:分别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1)、浮于文字上方 教学过程(2)、衬于文字下方(3)、紧密型(4)、嵌入型 体会不同环绕的效果。
4、说一说:如何插入图片?如何同比例缩放图片的大小?如何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如 何选择合适的环绕方式。
三、技能练习
1、打开本地磁盘 E→蝴蝶的种类繁多
2、在文中插入相应的图片,3、注意根据需要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
4、保存文件至个人文件夹。12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会飞的花朵-----蝴蝶】 年级 课 题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1 课时 第 10 课 蝶舞彩云南
1、学习如何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教学目标
2、能根据需要调整艺术字和剪贴画的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根据需要调整艺术字和剪贴画的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 能根据需要调整艺术字和剪贴画的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
一、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 word2003 中插入艺术字和剪贴画。
二、打开本地磁盘 E 的蝴蝶的种类繁多,使用艺术字标题,使文档更具多彩的效果
1、插入并调整艺术字(1)、插入:单击菜单栏的插入→图片→艺术字,打开艺术字对话框(2)、调整艺术字的大小、位置。既然艺术字是图片,其调整大小、位置的方法和调整图片是一样的。(3)、试一试: ①、改变艺术字大小。②、将艺术字的环绕方式设置为“上下型环绕”。③、选中艺术字后还会出现其他控制点,鼠标指针放在上面会发生变化,试着使用这些 控制点,看看能制作怎样的效果?
2、插入并设置剪贴画 教学过程(1)、插入“剪贴画”。单击菜单栏的插入→图片→剪贴画,在剪贴画窗格中运用“搜索”的方法找到相关的剪 贴画后插入。(2)、调整剪贴画的大小、位置、环绕方式。(3)、试一试 ①、改变剪贴画大小。②、将剪贴画的环绕方式设置为“浮于文字上方”,然后移动图片到恰当位置。③、选中图片,利用“绿色调整点”微调图片的方向,制作蝴蝶翩翩起舞的效果
3、说一说(1)、在 word 中,你已经插入过几种不同类型的图片,分别是什么?(2)、艺术字色彩鲜艳,比普通的文字更加漂亮。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比较好?(3)、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时,四周型、上下型、浮于文字上方等有什么不同? 13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会飞的花朵-----蝴蝶】 年级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1 课时 第 11 课 真情告白 在学习插入图片的基础上,通过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让蝴蝶开口说话 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 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
一、插入自选图形----云形标注 打开本地磁盘 E 的蝴蝶的种类繁多。文章中已经插入了蝴蝶的图片,现在展开想象,插入蝴蝶想说的话。
1、在 word 窗口下方的绘图工具栏中,单击“自选图形”按钮,选择云形标注。提示:如果窗口中没有绘图工具栏,单击常用工具栏右侧的绘图按钮,就可以打开 了。
2、输入标注文字 设想蝴蝶想对人类说的一段话,在标注中的光标后输入 ①、标注常用于人物的语言,所以标注框中带有光标,可直接在光标后输入 ②、出了云形标注外,还有其他样式的标注,使用方法相同 ③、标注中的文字同样可以设置字体格式、段落格式。教学过程
3、设置标注格式(1)、调整大小、位置:方法和图片的调整一样。(2)、调整标注形状(3)、修饰标注----设置标注填充色和线条色。提示:①、所有自选图形都能设置填充颜色和线条颜色 ②、已经插入的艺术字也可以设置填充色和线条色。
4、说一说:(1)、说一说:你已经会插入几种对象了?(2)、比较插入的来自文件的图片、剪贴画、自选图形和艺术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5、技能练习: 新建一个 word 文档,插入花与蝴蝶的图片,利用自选图形,让花与蝴蝶有好对话 14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会飞的花朵-----蝴蝶】 年级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高自荣 1 课时 第 12 课 蝴蝶知识展示会 综合复习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综合利用。根据评价表制作符合要求的 word 文档 根据评价表制作符合要求的 word 文档
一、分组展示、推荐 4 至 6 人一组,每人选择自己制作的 1 至 2 张蝴蝶知识卡片进行展示。展示时,不仅 让同学们观看页面的整体效果,而且要把卡片的重点内容读一读。组内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然后在学习优点的同时,从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角度出 发,善意地指出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左后参照作品评价表进行评议,推荐出本组的 优秀作品。
二、班级展示、评价 将各小组推荐的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作者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进行互评和教师点评。最 后大家评选出优秀作品。
三、自我评价、反思 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展示和介绍,参与小组讨论,听取别人的建议,以及对他人作品的评 价,你一定有所收获,可能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新的认识。相信通过修改,你的作品将会 更加完善。教学过程 板书预设 教学反思 15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三单元:综合活动-----大地雕塑】 年级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吴文海 1 课时 第 13 课 人间奇光 通过查阅资料来认识哈尼梯田文化,为宣传册做准备。多渠道收集所需图片、文字等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并保存在主题文件夹中。
一、建立主题文件夹 在个人文件夹中建立主题文件夹,用于存储搜集到的图片及文字信息。姓名→哈尼梯田→图片(或文字)
二、收集、管理信息
1、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哈尼梯田”的信息,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存 入相应的文件夹中。
2、记录资料来源: 图片来源:○配套光盘 文字来源:○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三、设计宣传册
1、宣传册内容设计:目的;内容;封面;封底;内页
2、设计宣传册板式:纸张大小;横向/纵向
3、设想用于制作的软件 画图程序;word 字处理软件;ACDsee10 图片编辑器
4、初步规划版面——用铅笔画出封面、内页、封底的草图。
四、个别辅导
1、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2、优等生完成任务后帮助后进生学习。板书预设 ○图书、报刊资料 ○其他途径 ○图书、报刊资料 ○其他途径 教学反思 16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三单元:综合活动-----大地雕塑】 年级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吴文海 1 课时 第 14 课 双重遗产 根据自己设计的版式来制作宣传册封面和封底。宣传册语句通顺;文字及标点符号输入正确。版面生动;色彩鲜明。
一、制作封面(1)设计说明:A、主题为哈尼梯田美如画 B、背景为一张色彩照片。(2)制作方法提示: 第 1 步:启动“画图”程序软件。第 2 步:单击菜单栏中的“图像”→“属性”命令,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调整画纸 大小:宽 23.2 厘米、高度 16.36 厘米。第 3 步:单击菜单栏中的“编辑”→“粘贴来源”命令,插入所需图片。第 4 步:绘制用于书写标题与文字的色块和分界线。教学过程 a.选择深绿色,填充画纸下面的白色区域。b.在画面和深绿色区域的交界处画一条黄色直线,制作分割效果。c.选取红色,在图中间画一个红色矩形。第 5 步:在恰当位置,选择恰当的字体、字号、颜色,输入标题文字和说明文字。第 6 步:保存文件至个人文件夹,文件名为“封面”。
二、制作封底 板书预设 教学反思 17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三单元:综合活动-----大地雕塑】 年级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吴文海 1 课时 第 15 课 走向世界 根据自己设计的版式来制作宣传册中的内页。内页和封面、封底保持尺寸的一致,讲求创意和吸引力,配以精彩的文字和图片。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
一、宣传册中的内页 1 制作(1)设计说明: 介绍红河哈尼田的位置以及梯田形成的人文、地理因素,配以两张红河哈尼田的彩色照 片,让人感受梯田的神奇与壮丽。在宣传页上,用于立体感的艺术字“大地雕塑”作为宣传页的主标题。更加显示了哈尼 梯田的宏大于壮丽。(2)制作方法提示:使用 Word 文字处理软件。A、页面设置 :纸张大小;页边距设置。B、修饰文字 第 1 步:单击菜单栏中的“格式”→“字体”,选择下划线为“红色“波浪线”。教学过程 第 2 步:在恰当位置,按住“空格键”不放,即可画出红色曲线下划线。C、添加图形:宣传册中出入艺术字、图片、剪贴画等对象。第 1 步:插入艺术字“大地雕塑”“dadidiaosu” ; 第 2 步:选中艺术字“大地雕塑”,按下 shift 键,再选中艺术字“dadidiaosu”可同时选中 2 个艺术字,然后右击鼠标,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组合”命令,将 2 个艺术字合为一个最像。
二、宣传册中的内页 2 制作(1)设计说明:主要介绍哈尼梯田形成的自然因素,如:地形特征。(2)制作方法: A、页面设置、文字的输入及格式设置等要与其他页风格统一。B、画面背景制作 第 1 步:选的需要设置的图片,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键中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命令。第 2 步:选择“图片”选项。在“图像控制”中选择“颜色”再选择“冲蚀”。板书预设 教学反思 18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课题(课时)教案 【第三单元:综合活动-----大地雕塑】 年级 课 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年级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吴文海 1 课时 第 16 课 展示交流 交流共享个人创建的宣传册;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依据“综合活动评价表”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共享的过程中提供合适的反馈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
一、评价作品
1、内容:体现本单元特定的主题。
2、准确性 a.没有错别字。b.信息正确、完整、有用、有意义。
3、设计与布局 a.新颖美观:宣传册的布局与设计风格新颖美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b.图形与图片:图片与内容相关,图片的应用加强了内容的表达。c.文本、颜色和背景:文本通俗易懂,背景的颜色与文本和图片的颜色相辅相成。
4、合作 教学过程 a.能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再小组内与其他同学很好地交流合作。b.通过交流研究成果,不但欣赏到哈尼梯田的美丽与壮观,还要全面了解哈尼梯田形成的各 种因素。
二、展示交流
1、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2、填写“综合活动评价表” 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肯定自己的成绩,同时看出不足,有待提高。
3、完善作品
4、总结与反思 通过综合实践,获得的收获是什么?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面,学到了哪些新技能? 板书预设 教学反思 19
第二篇:高中作文教材纲要
高中作文教材纲要
第一册
第一单元感受和思考
学习重点1.培养感受与思考生活的意识;2.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认识
写作指导1.感受生活,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2.思考生活,认识客观事物,并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写作练习1.抓住瞬间的独特感受以及引发的对生活的思考,写出一个片段;2.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某种感受和思考
第二单元想象与联想
学习重点1.了解想象与联想的表达功能 ; 2.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想象和联想
写作指导1.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相反的相联,突出事物的形象性;2.根据经验、认识对未来进行想象
写作练习运用想象,自拟题目写作
第三单元再现与表现
学习重点再现客观事物,要熟练运用叙述、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提高表现情感的能力写作指导1.寓情于叙事,对往事的回忆要因事而动情;2.寓情于写景,情感寓于景物描写中,情景交融;3.寓情于义理,把情融于议论中,既是议论也是抒情,情景交融
写作练习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第四单元个性与创新
学习重点突出个性,力求创新
写作指导思想新、材料新、表现新形式
写作练习1.读《精神救助》后,用全新的人物、故事表现同一主题;2.借鉴《阿Q新传》写一篇故事新编 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
从生活中捕捉材料、思想写一篇文章
第二册
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个性
学习重点记叙人物二三事,并借细节表现人物个性
写作指导1.选材恰当,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人物个性2.真实生动的细节
写作练习写一篇表现人物个性,有真实生动的细节的文章,题目自拟
第二单元写出事件的波澜
学习重点体会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了解一些波澜起伏的方法
写作练习1.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复杂性2.了解写作方法
写作训练叙事具有一定的起伏变化地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第三单元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学习重点了解说明文的结构、顺序
写作指导1.按时间顺序写,以灵活的方式交代时间的变化;2.按逻辑顺序写,了解事物内在联系; 3.按空间顺序写,注意参照物的选择
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防治近视眼的重要性及方法的文章
第四单元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学习重点生动形象地进行说明的方法
写作指导1.内容上穿插传说、趣闻 ; 2.表达上适当运用描写;3.语言上巧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写作练习写一篇说明文
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
选择一篇材料进行扩写
第三册
第一单元议论要有理有据
学习重点论点正确、新颖、有针对性,论据可靠、典型、新鲜
写作指导立论要有针对性,要有新意,有据
写作练习针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写一篇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材料新鲜
第二单元议论要有条有理
学习重点学习并列式论证结构,递进式论证结构
写作指导1.并列式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分解成几层意思,逐步论证;2.递进式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写作练习自拟题目,写议论文
第三单元诗歌
学习重点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意象、比喻、象征写作诗歌
写作指导1.新颖构思,奇特想象2.运用意象表现丰富真挚的情感3.运用比喻、象征
写作练习针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写一篇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材料新鲜
第四单元散文
学习重点1.了解写景游记散文的特征2.学习写作写景游记散文
写作指导1.突出景物特征和地方色彩2.详略得当
写作练习题目自定
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
就人文学科的某一问题进行议论文写作
第四册
第一单元作点辩证分析
学习重点学习在议论文中作点辩证分析
写作指导学会在议论中作辩证分析,重视辩证地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事物
写作练习议论文写作
第二单元札记、随笔
学习重点了解札记、随笔的文体特点,并学会写札记、随笔
写作指导写札记、随笔要切记文贵平实、自然,并用勾勒
写作练习写一则短小札记
第三单元小小说
学习重点了解小小说的一般特点,并运用写作
写作指导立意新奇、情节完整,结局出人意料
写作练习观察思考,提炼社会生活,自拟题目写一篇小小说
第四单元寓言故事与科幻小说
学习重点了解寓言故事与科幻小说的基本特征
写作指导注意科幻小说的科学性、预见性、文艺性
写作练习自拟题目,写作练习
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
为看过的戏剧写一篇短评
第五册
第一单元综述
学习重点了解综述的写法、学写综述
写作指导第一,收集和辨析材料。第二,安排好结构。第三,语言表达要恰当。
写作练习关注近期校内发生的比较重要的事件或动态,做好追踪采访和资料搜集,写一则综合消息。第二单元科学小品
学习重点1.学习信息筛选与信息加工2.学写科学小品
写作指导写科学小品要有科学性,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货币起源的科学小品
第三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
学习重点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学习写自然科学小论文
写作指导1.论文的选题要小,内容较浅;2.材料真实可靠,语言清晰;3要有创造性
写作练习自选题目练习
第四单元社会生活评论
学习重点1.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创新意识 2.练写社会生活评论,提高议论表达能力
写作指导1.积极关注和投身社会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2.严密结构,巧用评析方法。
写作练习就某一社会现象写一篇评论
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
从现实生活中拟出一个话题,交流、讨论后写成文章
第六册
第一单元立意与选材
学习重点了解立意和选材的要求,在写作实践中处理好立意与选材的关系
写作指导立意创新,情意并重,选材切合文章主旨,有丰富意蕴
写作练习自拟题目写论文
第二单元思路与结构
学习重点1.学习信息筛选与信息加工2.学写科学小品
写作指导写科学小品要有科学性,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写作练习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拟题目写作
第三单元文体与文风
学习重点培养文体意识,树立良好文风
写作指导注意不同文体在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语体等方面的区别
写作练习自拟题目写作
第四单元本色与文采
学习重点了解文章要保持本色的道理,并写出文采
写作练习自拟题目写作,要求文情并茂,保持文章本色、文采
第五单元自由写作实践
以“学会生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我对高中作文教学的看法
新教材将高中三年的写作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册),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力图使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二阶段(第二至五册),主要培养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能力,培养写作几种常用文体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创作。第三阶段(第六册),按照写作过程的几个方面编排,力求使学生把握书面表达的规律,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这样的编排是有很大科学性的,但也存在界限模糊的不足:第一阶段,主要训练学生把握写作的内部规律,但实际写作中,难道就要求学生不注意写作的文体吗?这样学生往往写出的文章“四不象”(既没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的文体特征)。学生的习作中往往也有文学创作的成分,这就和第二阶段分文体写作,尝试文学创作混在了一起等等。这些界线的模糊实际上反映的写作的复杂性,写作是习作者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要写好一篇文章,就得调动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就得进行各种心理活动,就得遵循各种写作规律。因此,把训练学生写作过程说成是螺旋形上升是形象而准确的。如果在教学中过分注意训练的阶段性,每次侧重于一点,整个训练过程显得前后不连贯,甚至支离破碎。
第三篇:教材实验习题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强化训练
1.用一个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可做下列哪些实验的材料?(多选)
A.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D.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三个实验中,其共同点是
A.实验结果都有颜色变化B.实验过程中都要用到斐林试剂 C.实验过程中都要用到显微镜D.实验设计中都需要有对照组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水族箱中的群落的演替”实验中,水族箱应放在黑暗密室中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细胞用吡罗红染色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不需染色
4.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象的放大倍数为
A.长度和宽度均放大400倍B.面积放大了400倍C.长度或宽度放大400倍D.体积放大了400倍 5.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健那绿染液-线粒体-蓝绿色
B.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碘液-淀粉-蓝色;重铬酸钾溶液-酒精-灰绿色 C.甲基绿-DNA-绿色;苏丹Ⅳ染液-脂肪-红色;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 D.龙胆紫染液-染色体-紫色;吡罗红-DNA-红色
6.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如果用浸泡法,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D.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7.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的主要目的是
A.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用盐酸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杀死细胞,便于染色
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吡罗红与DNA结合 8.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用平面镜反光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前期到中期的变化 C.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最好选择均处于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观察比较 D.取人口腔上皮细胞,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并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9.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
离的复原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10.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1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淀粉酶的最适宜的温度是37摄氏度B.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观察有丝分裂、质壁分离及复原中,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13.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多次用到酒精,下列关于酒精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是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按1:1的比例配制的 B.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常用作医用和实验室的消毒
C.在脂肪鉴定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 D.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提取绿叶中色素,实验现象不受影响 14.(多选)下列是有关实验的操作方法或结果,错误的是 A.甘蔗中含有大量的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替代材料B.低温和秋水仙素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C.记名计算法适于调查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动物类群
D.蝗虫减数分裂期短,观察一个精母细胞就可见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学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①可以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且双亲为杂合体
B.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子代数量553数据是一个错误数据 C.根据③可以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且双亲为纯合体 D.根据①可以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且双亲为纯合体
16.图1所示的是高中生物的有关实验,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显示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b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B.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择图乙中细胞①
C.图丙显示的是高倍镜下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移动方向,而实际移动方向与其相反D.图丁可以反映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之间的关系
17.甲、乙、丙、丁、戊、己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边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的视野图,要将左图转换成右图,正确顺序应是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载玻片己:调节通光孔
A.甲→乙→己→丙→戊B.丁→乙→己→丙 C.戊→丁→乙→丙D.丁→戊→甲→丙 18..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若由于细胞染色较轻而影响观察效果,此时一般应如何调节显微镜视野
A.放大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B.放大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 C.缩小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D.缩小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 19
合理的是
A.缺少正常pH的对照组B.实验结果预期不正确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合理
21、下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 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 C.装置1中液滴不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
22、下图是某同学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而设计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同学的研究课题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 ②实验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完全除去 ③过滤泵的作用可能是阻止有机物的运输 ④该实验不需要再设计对照实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
2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 B.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C.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且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 D.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确定水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
24、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 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 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
26.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27、下列关于酶特性试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28.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后的记录,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A.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正向两极移动 B.在高倍镜下可看到,黑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叶绿体
C.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移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暗的视野 29.下列是教材相关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花生子叶组织中脂肪的检测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④探究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 ⑤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⑥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A.除⑤外,以上实验都需要进行染色处理B.实验⑤中,分离色素采用的是纸层析法C.只有实验②③⑥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D.②③④⑥中细胞要始终处于生活状态 3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B.在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小麦淀粉提取液 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
有光照的部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在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能说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31.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下列实验中关于酒精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用苏丹III染液对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颗粒染色后,一般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B.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也可用95%的酒精加适量的无水碳酸钠提取色素D.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解离后的根尖漂洗 3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常以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B.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以避免层析液挥发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插条不能带有芽与叶 D.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3.下面4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
B.用
3H标记的鸟嘌呤可研究DNA在细胞周期中含量的变化
C.用带有3
5S和3
2P的培养基培养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以证明DNA是遗
传物质
D.利用血球计数板统计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来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34.在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的观察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用洋葱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时,可看到液泡变小,颜色变深 B.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时,可选用小鼠卵巢组织进行 C.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时,不需要解离和漂洗过程 D.用菠菜叶下表皮观察保卫细胞时,可以看到叶绿体 3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彼此分离
B.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颜色变化是蓝→绿→黄C.用斐林试剂鉴定梨果肉组织的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浅蓝色→砖红色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可取藓类的小叶滴加健那绿盖盖玻片观察 36.下面对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小麦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
B.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象,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
C.经碱性染料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镜检时可看到每条染色体被染成深色 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37.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 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38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39.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与实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可以用模型构建的方法
B.观察叶绿体、线粒体和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不全为活体 C.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植物细胞中的各种光合色素 D.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可调查种群密度和物种的丰富度
40以下关于实验材料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检测还原糖和蛋白质都要使用浅色实验材料
B 观察质壁分离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都要使用活体材料 C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必须随机取样
D制作小生态瓶时,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41.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B.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一种
42.下列实验中适合采用菠菜的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的是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4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将提取出的色素滤液迅速连续画在已制备好的滤纸条上,放入层析液中,达到分离出四种色素的目的B.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定时取样,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计算出平均密度,即可绘制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
C.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
D.在“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将2mL豆浆稀释液与2mL现配制出的双缩脲试剂混合后摇匀,水浴加热后观察颜色变化,证明豆浆中含有蛋白质
44、下列哪一项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B.硫酸铜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C.盐酸在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
45、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假说—演绎法中,演绎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B.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
C.数学模型方法就是指借助具体的实物,对认识的对象进行形象化描述 D.同位素标记法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来研究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4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47、以下关于实验材料选择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选择豌豆做杂交实验是因为豌豆为闭花受粉的作物,易获得纯种B.选择蛋清或豆浆作蛋白质鉴定是因其富含蛋白质而且不干扰显色反应C.选择根尖分生区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是因为该区细胞容易染色D.选择紫色洋葱表皮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因为紫色液泡便于观察
48、科学方法是生物学学习与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如DNA双
螺旋结构模型,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B.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是利用在高速离心条件下的不同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
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
C.摩尔根及其同事运用假说—演绎法,合理地解释了果蝇红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并用实验
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D.调查菊花植株蚜虫种群密度不能用样方法只能用取样器取样法 49.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A.检测还原糖时可用番茄汁代替苹果汁做材料,用苏丹Ⅳ代替苏丹Ⅲ B.用光镜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和染色体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胡萝卜素 D.用光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可看到细胞壁、染色体和赤道板
50.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1—
5、A C A D6—10DBCDD11—15 CBAC16-20 DCCBD
21-25BADDC26—30 DCDBA31-35DBDBC36-40DDCAD 41-45DDBCC46—51CCDCAB
第四篇: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2015年)
为进一步发挥科协在建设创新型云南、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作用,团结和组织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省委关于“两强一堡”的战略目标,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云南省科协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前言
“十一五”期间,是云南科协事业创新发展、整体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云南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决定》(云发﹝2007﹞16号),按照中国科协七大、省科协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围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奋斗目标,坚持努力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全面加强科协组织自身建设的工作定位,坚持“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重项目、创品牌、抓基础、强协作。在推动创新上做文章,实施“学术交流促创新发展工程”,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发挥科技交流
— 1 — 与合作在增强自主创新中的作用,为建设创新型云南服务;在服务大局上选题目,实施“和谐云南献智献策行动”,围绕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努力搭建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平台,为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在以人为本上动脑筋,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探索“村转居”科普益民新路,开展“科普兴边富民”及“人口较少民族科普富民示范村”项目,实施“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开办“云南科普大讲坛”,为提高云南各民族科学素质服务;在自身建设上下功夫,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普经费进一步落实、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进一步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浓郁边疆民族特色的科协发展新路,为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云南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协工作面临新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推进改革创新这个关键,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这个支撑,将保障和改进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省委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扬优势、显特色、亮品牌,努力推动云南省科协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为全力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 2 — 今后五年,云南省科协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团结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省委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目标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滇、城镇化及全方位开放四大战略,坚持“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充分发挥科协的特色和优势,抓基础、搭平台、强协作、重项目、创品牌,抢抓机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不断推动科协事业创新发展,为云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总体目标是:服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明显增强。学术交流的质量与实效明显提高,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进一步拓展,对推动自主创新的作用显著增强。决策咨询水平明显提高。企业“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显著增加,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明显提高。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工作条件不断改善。一些重点工作处于西部前列。
三、工作目标
——积极开展“和谐云南献智献策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
— 3 — 护、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课题,组织专家和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不断提高科协开展决策咨询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提高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开展各类社会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公信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基层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水平。
——不断深化“学术交流促创新发展工程”。动员组织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以及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突出学科交叉与融合,强化交流碰撞,启迪创新思维,形成不同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系列,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对推动自主创新的作用显著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经济实力明显提高。进一步促进云南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切实履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努力完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赋予科协组织的各项任务;全面实施“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抓好重点科普活动、典型示范和项目实施;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到2015年,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居西部前列,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之间、内地与边远民族地区居民之间科学素质差距明显缩小。
— 4 — ——进一步提升对外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的质量水平。充分发挥科协团体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主渠道的职能,整合内外资源,搭建对外交流平台,扩大信息联络,拓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渠道,广交朋友,汇聚人脉,以做好桥梁纽带、服务发展为立足点,在继续促进多边交流、推进与港澳台地区民间交往的同时,重点推动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的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对外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的质量水平。
——全面提升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水平。按照中央、省委对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和《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要求,全力建设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平台,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表彰奖励、宣传举荐力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工作者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成长和成才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协人才工作的实效,努力把科协建设成为发现、培养、引进、凝聚、举荐科技人才的重要组织和平台,为实现云南“十二五”科技事业发展目标、建设创新型云南提供人才保证。
——强化服务能力。围绕省委、省政府“十二五”中心工作及对科协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科协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科协组织网络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为科协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为重要抓手,用党建带科建,推动科协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科协工作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科协创新和谐文化建设,— 5 — 营造有利于科协事业发展的文化氛围,树立科协组织鲜明的社会形象。
四、重点任务
(一)凝聚科技工作者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深入实施“和谐云南献智献策行动”。加大对决策咨询项目的支持力度,每年立项资助学会开展10—15项有较高质量的调研咨询项目,5年开展调研咨询项目50项以上,组织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做好云南省科协《专家建议》编制报送工作,根据专家研究成果,每年编印10期《专家建议》报送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体智慧凝聚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把《专家建议》培育成为有影响的决策咨询品牌。
2.努力建设科技思想库。制定《云南省科协国家级思想库建设规划》,建立决策咨询选题库、专家库,不断完善具有科协特色的决策咨询机制。积极拓展科技工作者参政议政渠道,发挥政协科协界别在参政议政、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等方式,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努力把科协建设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科技智囊团和思想库。
3.组织动员学会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会积极争取政府的科技项目,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面向社会开展各类科技服务,重点在项目咨询论证、职业资格认证、技术标准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优势,逐步做到一半以上的学会每年承担2个以上政府或社会委托的科技服务项目,5年完— 6 — 成科技服务项目300-500个,使学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党委、政府的得力助手和重要社会力量。
4.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建立、完善“讲、比”活动组织领导体系和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围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深化“讲、比”活动内涵,扩大这一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积极引导科技工作者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加大对“讲、比”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组织者的表彰力度,每两年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典型引路,建立激励科技工作者为企业发展和创新建功立业的长效机制。
5.加强“院士工作站”和“科技专家服务站”建设。选择省内有产业发展特色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互动与联合,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每年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科技专家服务站”2-10个,组织专家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服务,提高大型企业的研发能力,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6.组织开展“云南省百万职工主题知识竞赛”活动。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节能减排等主题,与有关方面合作,每两年举办一次“云南省百万职工主题知识竞赛”大型活动,激发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云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作贡献。
7.扎实推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企业各类人才的培训
— 7 — 力度,面向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培训;面向企业科技工作者开展新兴技术、创新方法培训;面向产业工人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培训。建立立体层次、系列完备的人才培训体系和机制。每年为企业培训人才5万人次,5年为企业培训各类人才20万人次以上,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8.大力开展“百名专家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专家服务团,继续推进“百名专家科技下乡”活动,紧密结合云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举办科技报告会、专业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把科学技术送到基层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手中,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专家服务团每年到4个州(市)、20个县举办科技报告会100场,直接受益者2万人次,5年为全省各地培训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10万人次。
(二)繁荣学术交流,促进自主创新
1.办好“云南省科学技术论坛”和相关专题论坛。围绕对云南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每两年举办一届大型综合性的“云南省科学技术论坛”,每年举办2次专题论坛,动员、组织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深度研讨,为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理念、新思维,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进一步提升云南省科协论坛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 8 — 2.举办系列高端前沿学术沙龙。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每年举办2—3期高端学术沙龙。提倡学术争鸣,鼓励思想碰撞,启迪创新思维,促进自主创新,把学术沙龙培育成为云南省学术交流的又一大品牌和亮点。
3.支持学会开展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学会围绕建设创新型云南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问题,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每年立项资助学会开展10项高水平、重实效的学术活动,推动产学研结合和学科发展。使云南省学术活动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以交流促学科发展、以交流促自主创新的新格局。
4.继续做好“云南省优秀科技论文奖”评选工作。积极争取社会资金,设立“云南省优秀科技论文奖奖励基金”,每两年举行一届“云南省优秀科技论文奖”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这一奖项的社会影响,使之成为我省科技界的品牌奖项,在促进人才成长、推动自主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开展学术交流理论研究。组织专家开展科技创新内在规律的研究,深入探索科技创新机理、社会化科技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提高学术交流质量与实效的有效途径,为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对于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6.创办精品科技期刊。提出培养精品科技期刊的指导意见,引
— 9 — 导和支持学会办好一批学术水平高、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精品科技期刊,大力提升云南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提高学会在学术界的显示度和社会公信力。
(三)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1.围绕重点人群,推动实施五大行动(1)推动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广泛开展科技专家进校园、青少年科技竞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等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普活动。努力使校外科普教育成为培养未成年人科学认知水平、提高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
继续实施农村青少年“群英计划”和农村青少年科普试点工作项目,推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
加大对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技示范学校、机器人实验学校的建设指导和扶持力度,拓展青少年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渠道。探索扶持农村、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继续实施“百千万”科技教师培训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完善100所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培养数百名省级科学教师、数千名州(市)级科学教师、1万名县(区)级中小学科学骨干教师,不断壮大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教师队伍。
组织和推动全省各级各类适用于未成年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科普示范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及其他未成年人课外科普活动场所,在“六一”国际儿— 10 — 童节、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期间,向未成年人或公众免费开放。
加强与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的合作,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2)推动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大力开展面向农民的科学教育培训活动。以农技协、农函大为载体,大力开展“百万农民学科技奔小康”培训。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积极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积极做好教学辅导工作。协同农业、科技、环保等部门组织编写《云南省农民科学素质简要读本》。
以提供科技、信息、示范等服务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百名专家下基层”科普讲学活动、“科技致富能手”下乡等特色科普宣传活动。重点扶持和指导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成为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力量。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继续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街道)、村、户、基地创建活动。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3)推动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对在岗职工、新成长劳动力、下岗工人和农民工开展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就业技能、安全生产等专项培训。将城镇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项职业培训计划,为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
— 11 — 会和途径。
广泛开展职工科普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的作用,举办专题讲座,开展送科技活动。加大面向科技工作者的健康知识科普宣传,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心理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4)推动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举办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把科普知识纳入领导干部、公务员培训和学习型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公务员的科技意识和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水平。(5)推动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广泛开展科教卫生进社区、节能减排家庭行动、心理健康咨询、防灾减灾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行动。积极探索“村转居”科普益民新路,帮助“村转居”新市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谋生能力、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
搭建社区科普工作平台,整合社区及其周边科普资源参与社区科普活动。
2.抓好重点科普活动、典型示范和项目实施
重点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百万农民学科技奔小康行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重点科普活动;举办“云南科普大讲坛”系列科普报告会,由知名专家担任主讲人,着力打造城市科普品牌,大力提高城市各类重点人群的科学素养;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村镇、进基地、— 12 — 进农技协等展教活动;深化反邪教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把反邪教宣传活动和警示教育延伸到街道社区、学校、乡镇,纳入“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着力提高《奥秘》杂志、《云南科坛》、《云南农村科普报》、省科协网站“两刊一报一网”的宣传质量,扩大覆盖面。
继续开展“双语”科普共建试点示范、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继续做好中国科协“百县百项”科普示范建设项目,抓好“华硕科普图书室”试点建设。
实施“藏区阳光科普乡乡通”项目,大力开展阳光科普通农村、通回乡青少年、通寺院活动,为促进云南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深入实施“科普兴边富民示范”项目,会同中国科协及有关省(区)科协,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开展科普兴边富民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实施机制和保障措施,共同着力做好此项工作。
3.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省科技馆新馆建设。2015年内建成一期工程并实现部分向公众开放。省科技馆新馆是面向公众开展科普的重要基地和展示我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开展国际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搞好省科技馆新馆展教工程十分重要。鉴于省科技馆展教工程资金需求量大,必须努力争取将省科技馆新馆展教工程列入中国科协和云南省“十二五”规划。加大流动科技馆建设步伐。鼓励和支持州(市)、县(市、区)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建立科普场馆。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场馆建设。
— 13 — 继续推进“站、栏、员”建设。在400个村组织实施省级科普惠农计划项目,力争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配有科普宣传员。创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50个,着力打造10个展教功能齐全、具有特色和社会影响的精品科普教育基地。新增科普大篷车30辆,为我省还没有科普大篷车的州(市)科协和20%以上县级科协配发科普大篷车。
加强社区科普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青少年科技活动室、社区科普学校和其他户外科普设施。
4.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加大对科普产品开发、传播、应用的支持力度。制定科普创作重点选题计划。建立完善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开发“云南科普大讲坛”系列产品,加强应急科普知识资源的研究开发。组织编写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科普读物、音像制品。
集成省内外科普资源及信息,建立全省科普信息的交流和服务平台。加强网络科普建设,大力推进科普数字信息化进程。探索科普服务新模式,推动全社会优质科普资源集成共享。
加强与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等媒体的合作,开展优秀科普作品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举办全民科学素质电视大赛。支持科普期刊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到2015年全省90%的县级电视台开通《科普大篷车》电视栏目。编印科普类宣传挂图、宣传册等。
— 14 — 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加速科普资源开发的社会化进程。发挥市场的引导、优化和调节作用,逐步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支持科普报刊做强做大。
5.切实履行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职责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化工作平台,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建立完善全民科学素质状况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
(四)围绕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对外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
1.结合科协重点工作,组织开展多边交流。配合科技馆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展教设施和运营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吸纳先进经验,培育创新人才,争取将省科技馆新馆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的一流科普展教场所;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积极推动省属学(协)会结合自身职能拓展海外联系渠道,开展多边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服务云南经济建设。
2.积极拓展与东盟、南亚国家之间的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依托各级科协及省属学(协)会,围绕我省“一群一带三区四廊”建设重点,建立“中国·云南——东盟南亚科技论坛”交流平台,推动与东盟、南亚国家在农业、能源、环保、医药、卫生健康、测绘、通信、青少年科技教育及高新科技产业等方面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重点办
— 15 — 好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传统医药交流会、滇越农业科技交流会、东南亚测绘协会理事会及测绘学术交流会等;利用与东南亚测绘协会建立的稳定合作渠道,进一步推动省内外测绘行业及相关企业密切与国际测绘界的联系交流,为促进建立中国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地理信息平台,开展注册测量师资格相互认证,拓展东南亚测绘仪器市场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培育我省测绘人才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推动省会城市和沿边州(市)、县科协与周边国家及相邻边境地区的民间交往,开展种养业及青少年科技活动、公众科普宣传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睦邻友好、边疆安宁发展。
3.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科技团体和民间组织的联系交流。积极组织参与协办“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和“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论坛”;组织参与泛珠江流域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省属相关学会、农技协组织赴港澳台参与建筑、土地测量、通信、特色农业等方面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增进互信,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4.继续实施“海智计划”,参与推动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服务工作。围绕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不断拓宽海外民间交往渠道,密切联系海外科技工作者,积极与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的有关学会、协会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联系,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国际民间科技合作与交流,发现和举荐海外高层次人才,与中国科协联网建立海智专家数据库,联系和掌握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并协助做好人才引进服务工作,为构筑我省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引智大格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五)加强科技工作者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人才工作水平1.加强科技工作者表彰奖励和科技人才举荐工作。进一步做好“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候选人评选推荐工作。积极参与我省“兴滇人才奖”、“海归创业英才奖”等奖项评选表彰相关工作。继续抓好“云南省青年科技(红云红河)奖”评选表彰工作。做好国家、省科技奖励项目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推荐工作。继续争取“云南省青年科技(红云红河)奖”以省委、省政府名义进行表彰。设立“云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努力将该奖项培育成为面向我省全体科技工作者、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品牌奖项。鼓励和支持省级学会发挥学术权威性和公信力,设立和办好各种科技奖项。
2.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需求调查,鼓励支持学会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促进科技工作者知识更新。开展继续教育示范试点工作,探索有特色、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积极主动与政府部门合作,争取政府职能的委托授权,将继续教育与科技人才评价、职业标准制定和执业资格认证等相衔接。开展企业创新方法培训活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方法培训体系,促进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建立教学资源开发共享信息平台,提高继续教育的手段和工作水平。
3.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发挥学会在开展学术评价、规范学术行为方面的基础作用,认真落实《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
— 17 — 行)》和《学会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开展科学道德教育和宣传活动,举办科学道德建设论坛、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会等,引导科技工作者加强自律。开展学风建设带头人宣传表彰活动,宣传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在科技工作者中树立一批科学道德模范,推动我省科研诚信建设。
4.加强科技人才宣传工作。实施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重点收集云南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在云南科协网、《云南科坛》分别增设“院士风采”、“科技人生”及“科技英才”专栏,大力宣传在滇9位院士及我省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结合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评选表彰活动,与省内及驻滇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典型报道等形式,大力宣传我省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
5.加强科技人才信息库建设。聚集科技人才资源,建设省内高层次科技人才库。2011年做到基层科协和学会所联系的符合入库条件科技人才信息基本入库,2011年——2014年将收集范围逐步扩大到系统以外,并向省外国外延伸,实现对科技人才库进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及时掌握科技人才的流动、晋升、培训、奖惩等情况,为人才发现、培养、开发、评价工作奠定基础。到2015年,建成学科齐全、领域广泛、信息准确、入库专家达5000名左右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库。按照有序管理、以用为本的原则,探索高层次人才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 18 — 6.加强科技工作者状况调研工作。在抓好我省13个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现状调查站点的基础上,结合科协信息建设设立省级调查站点,“十二五”末,力争每个州(市)、重点学会、协会至少有一个站点,不断扩大调查站点覆盖面,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他们的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六)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1.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
加强企业、乡镇、街道(社区)、高校等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研究制定新形势下不同类型科协基层组织分类指导意见,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探索在大型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中建立科协组织。“十二五”期间,每年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新组建企业科协组织不少于30家,保证在农村、社区建有科协组织或者科普小组。到2015年,大幅度提高科协组织在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他科技人员比较集中的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的覆盖面。
进一步加强县级科协组织建设,加大对县级科协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州、市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绩效评估及奖励机制,优化系统资源配置。到2015年,实现省、州、县三级科协机构设置、编制配备更加科学合理,与工作需要相适应。
2.加强学会组织建设
深化学会组织体制改革。加强学会领导班子建设,完善民主治
— 19 — 理结构。推进学会办事机构改革,建设职业化工作队伍。完善会员管理服务体制,增强为会员服务的能力。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每个学会有1名专职工作人员,有一半以上学会干部专职化和年轻化;会费收缴率达到100%,为会员服务的手段和能力明显增强。
推进学会创新发展示范工作。加大省级学会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力度,以学会的组织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探索学会承接政府职能、服务社会、服务会员、决策咨询等方面的新机制,探索新形势下有利于学会创新发展的工作规律,引导和激励更多的学会创新体制机制,树立经营学会的思想,增强服务功能,培育发展能力,为推动云南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做贡献。“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示范性的骨干学会,带动多数学会强化组织建设基础,拓展服务领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社团发展规律,满足会员、政府和社会需求的科技社团发展新格局。
加强学会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学会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和实行分级评价制度,按照《云南省科协所属学会评价办法(试行)》制定一级、二级、三级学会评价指标,每两年对学会进行一次评级,对达到一级、二级、三级标准的学会,分别给予一定奖励。到“十二五”末,培育一级学会10个、二级学会20个、三级学会30个,实现达到评级标准的学会占学会总数50%以上。
3.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移动多媒体科普传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开通移动多媒— 20 — 体科普图文电视台,将科协的科普大讲坛、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科普活动、科普挂图、科普影像等推送或互动到用户,5年内基本建成云南科普多媒体资源库,实现科普工作的定制开发和点播服务。
建设藏区寺院科普电子阅览室。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藏区科普工作的新途径,在云南迪庆州藏区建设藏区寺院科普电子阅览室,五年内覆盖全州寺院总数的20%以上。
建设网络科普平台。在省科协门户网站下,建设面向各级科协、学会、科技工作者的网络科普基础条件平台,提供免费服务,集成整合社会科普资源,提高网络资源和科普资源的共享率,为省级学会、各级科协提供网络科普平台服务。
建立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信息系统。按照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的要求,建立符合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公众科学素养观测体系,为公民科学素质评估提高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推动科普信息化示范社区建设。大力扶持农村科普信息服务站建设,提供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提高农村科普工作的实效性。每年在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村镇中建设10个科普信息化示范社区,“十二五”期间共建50个。
建设在线学术交流平台。整合学会资源,搭建学术交流网络平台,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学术交流信息化服务。五年内,为80%的省、州(市)级学会提供建站服务,实现在线学术交流。
加强科技咨询和科技人才信息库建设,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技咨询服务和人才举荐工作。
— 21 —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采编工作的质量。加强全省科协系统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应用培训,提高应用水平和服务能力。
4.加强党的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省委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着力提高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党建带科协建设。
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队伍、效能性部门为主题,以“五个好”、“五带头”为目标,深入开展“三个一”和“五比五创”活动,把党建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协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加强学会党组织建设,按照省委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求,确保符合条件的学会党组织建设达到百分之百的目标。在学会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学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工作带动和促进学会自身建设与创新发展。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要求,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建好队伍,到“十二五”末,使全— 22 — 系统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得到较大改善,梯次结构的干部队伍基本建成,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
加强干部管理。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决定》,出台省科协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和定期考核。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结合党建创先争优活动,营造“比、学、赶”氛围,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心系科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竭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认真贯彻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健全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确保省科协机关干部和直属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的培训年均不少于120学时,处以上干部接受正规培训机构培训五年内不少于3个月;州、县两级科协领导班子成员五年内由省科协组织2次以上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其他基层科协专兼职干部的培训,由省、州(市)、县三级分别组织。建立干部培训教育考核体系。建好云南省科协系统干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科协干部在线学习。抓好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通过理论培训、交流轮岗、到基层挂职锻炼等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系统内后备干部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营造政策环境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
— 23 — 作的决定》,不断争取党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科协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争取将科协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将科协工作聚焦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力争科协事业发展目标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各级科协要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党委、人大、政府对科协工作进行指导检查。
(二)形成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切实增强落实规划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各级科协组织网络优势,建立和完善分级负责制,确保重点工作逐级落实。
牢固树立大团体思想和意识,采取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动员社会力量,集成社会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纽带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施规划奉献智慧和力量。
(三)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
处理好中长期目标与阶段性工作、保证进度与确保质量的关系,既有紧迫感,又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确保科协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制定重点任务的专项计划和实施方案,实事求是地确定实施进度,提出定位准确、任务明晰、指标合理的阶段性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
— 24 — 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使用科协系统人、财、物等各类资源,为实施规划创造条件。
(四)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确保重点任务的经费投入 围绕重点任务,认真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经费支持,优先保障并切实加大重点任务的经费投入。
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通过承担政府部门项目委托等方式,积极争取经费支持。
建立社会资金吸纳机制,广泛开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利用社会资金为科协事业发展服务。
实施项目申报和招投标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项目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管理透明度。制订项目绩效考评标准和程序,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依法建立健全财务资产管理制度,促进财务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财务资产管理水平,确保资金和各类资产的使用安全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科技人才奖励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提升重点奖项的表彰规格。
加强人才工作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充实、完善人才和专家信息库,建立、完善科技人才举荐和表彰奖励制度,形成激励和促进人才成长、发挥人才作用的常态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办法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科协系统
— 25 — 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重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及时发现和总结好的做法与成功经验,大胆探索,抓好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第五篇: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纲要
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纲要(2009—2015年)
旅游和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产品为核心,为人们提供各种旅游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现代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与文化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云南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二次创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进一步结合,促进云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和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特制定《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纲要(2009—2015)》。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发展情况 国内外旅游文化产业,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成长,人们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而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后,全球旅游经济增加值以年均4.1%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5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5.9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 将突破7万亿美元;全球文化产业以年均6.7%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6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接近1.5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1.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2万亿美元。旅游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有增长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成熟的文化消费市场和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占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旅游产业看,2008年世界主要旅游发达国家,如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超过10%,有的国家高达20%;从文化产业看,世界主要文化产业强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也都在1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达到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韩国高于15%。而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刚刚超过了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只有3%,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旅游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存在,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具有真正现代旅游意义的旅游才发展起来,自从1978年以后,国家尤其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从最初的旅游事业转变成经济产业,自1992年以来我国不断推出以中国文化为主旋律的旅游主题,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强劲,迅速成为新兴产业。2008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530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400亿元;文化产业持续增长,总产值突破20000亿元,增加值大约7600亿元。
云南省具有丰富的旅游与文化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地理、气候和区位条件,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近期又将文化产业作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并坚持把旅游与文化相结合,通过旅游弘扬文化,通过文化促进旅游,使旅游与文化两大产业在投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项目品牌化和产业互动中实现了协同发展。2008年,云南省旅游业总收入达663.3亿元,同比增长18.6%,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已达到6.8%;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GDP的5.3%,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二)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不仅世界经济走向衰退,而且国内外旅游文化产业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影响。其中,全球国际入境旅游大幅度下滑,旅游产业主要指标增长率与上年相比也出现下降,2008年全球国际旅游入境人数9.24亿人次,增长率仅达到1.8%,增幅比上年的6.9%下降了5.1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达到58,900亿美元,增长率为3.0%,增幅比上年的4.5%下降了1.5个百分点。我国入境旅游也受到一定的影响,2008年入境旅游人数 1.30亿人次,下降约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300万人次,下降约3%;旅游外汇收入400亿美元,下降约5%。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增长率将低于3%;全球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低于5.6%。全球文化产业也受到打击,许多国家文化产业增幅出现下降,我国文化产业由于还是有限开放的产业,与国际市场关联度不高,因此总体发展态势平稳,基本保持了以往3年的增长速度。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发展,世界各国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中国也已经和正在出台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尤其是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下,国家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扩大内需的系列政策给我省旅游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优势产业,也将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并带动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随着一批重大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和项目的陆续建设,将形成新的旅游文化热点和吸引力,刺激旅游文化需求的增长。同时,国家国民休闲计划和休假制度的推行将对我省旅游文化产业产生积极地作用。云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制定并实施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多渠道筹措旅游文化建设资金,切实推进旅游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国际旅游文化胜地。展望未来,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深化和扩大,尤其是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扩展影响,使世界经济将进一步衰退,并持续影响到今后世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增长与发展。但与此同时,世界金融危机也推动全球旅游文化产业格局变化,使全球旅游文化贸易将从产品服务竞争进入资本博弈时代,特别是随着我国刺激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扩大内需进一步加大,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带来良好的消费环境和黄金发展时期。
(三)发展的制约因素
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制约,既有外部大环境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有内部条件的制约。总体来看,制约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云南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对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有限,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国际和地区航线以及航空运力仍然不足,铁路、公路结构和布局不够完善,通讯、信息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等。
二是经济优势还不明显,云南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和主要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交通成本较高,旅游文化精品名牌产品还较少,旅游文化骨干企业和重点企业不多,对游客招徕和相关行业带动发展还比较薄弱。
三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不够深入、产业协同互动不足,特别是由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各部门在制订规划、策划项目、宣传促销时,基本上是各定各的调,条块分割、地区割据和行业壁垒,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整合与发展,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形成整体效益。
四是旅游文化人才匮乏,人才要素市场不健全,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领衔主演、导演、编剧、音乐创作、舞台艺术等文艺人才以及旅游文化项目策划、经营管理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本土人才的合理使用和外来人才的有效引进机制不够顺畅等,已成为制约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五是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旅游文化管理有关法规规章和旅游文化行业的服务标准体系,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还较低,违规违法经营和不按服务规定提供服务的行为经常发生,旅游文化行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还需加强。
(四)加快发展的重要性
加快发展云南旅游文化产业,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不断增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和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加快发展云南旅游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1.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全国全省的经济发展格局没有改变,同时随着国内扩大内需的系列政策,国家推进国民休闲计划和休假制度等出台,将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抓住机遇,加大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使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协同互动发展,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有利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深入开展,全省旅游业努力克服经济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旅游业的平稳增长。文化产业也已经成为云南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因此,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深入开展旅游业“二次创业”,加快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步伐,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
3.有利于发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云南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绚丽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丰富的文化传统。通过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它发掘出来并展示给广大的中外游客,不仅是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也是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贡献。因此,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对充分利用云南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提升云南旅游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4.有利于加大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增强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内外旅游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严峻形势。因此,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开拓旅游客源市场,促进旅游文化产品供给,树立旅游文化品牌形象, 增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有利于带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由于各种历史、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因此,通过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对民族文化起到保护、提炼和交流的积极作用,而且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门路,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路。特别是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对其文化形式和内涵中的真、善、美的发掘和利用,可以令旅游者赏心悦目,并在潜移默化中满足审美心理需求,净化心灵,从而有利于抵制不健康的、低级庸俗的娱乐方式,创造一种舒适、文明的旅游环境,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着力打造文化产业,优化旅游文化产业布局,促进旅游文化产业集聚,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把云南建成国家旅游文化产业改革发展试验基地和示范窗口。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需求与扩大内需相结合。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
2.坚持突出特色,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培育云南旅游文化精品名牌,发挥品牌优势和品牌效应,深度整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优势,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和互动,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3.坚持改革开放,把推进改革试点与带动全面发展相结合。加快旅游改革发展试点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对外对内区域旅游文化合作,大力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培育旅游文化企业集团,以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4.坚持创新发展,把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培育旅游文化市场、壮大旅游文化企业、推进产业集聚扩张,广泛调动全社会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5.坚持可持续发展,把资源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正确处理好保护、开发与发展的关系,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在开发的基础上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保护。
(三)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按照每年15%的增长率,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160.12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677.91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7.13%;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528.3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56%;按照每年18%的增长率,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2112.92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234.69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8.23%;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962.33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42%。
2.产业建设目标
在继续推进6大旅游区发展基础上,着力建设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10个旅游文化名城,30个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60个旅游小镇,100个旅游文化特色村,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市场主体,推进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文化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知名旅游文化品牌,构建6大旅游文化走廊,形成4大国际国内旅游圈,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由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的迈进。
3.产业投资目标
至2012年,全省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000亿元;至2015年,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000亿元。4.文化发展目标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本建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85%以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抢救性维护,50%以上重点博物馆和有文物但无库房文管所的保管条件达到规范要求。力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86处以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320处,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2000处,新增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建成具有云南特色的文物史迹网络。创建民族文化保护区16个,特色文化保护区9个,省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0个,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100个。5.社会就业目标
加强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发挥旅游文化“形象大使”和桥梁的特殊作用,推动和促进云南的对外开放;促进城乡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城镇文化旅游、都市文化旅游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到2012年,旅游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00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达10%;到2015年,旅游文化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400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达12%。6.生态环境目标
发挥旅游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实施旅游循环经济试点,建立绿色产业体系,保护好云南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云南生态环境和城乡社区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各民族生活条件和城乡统筹协调基础上,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旅游文化产业布局
进一步优化旅游文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6大旅游区、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6大旅游文化走廊和4个旅游圈建设和发展。
1.加快推进6大旅游区发展。巩固提升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和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完善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积极开发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努力把六大旅游区打造成特色鲜明、功能配套、产品互补、互促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2.加快推进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突出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以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具体包括昆明生态园林城市文化旅游区、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怒江世界遗产与民族文化旅游区、腾冲—瑞丽温泉度假与边地文化旅游区、建水—石屏—元阳历史文化旅游区、抚仙湖——星云湖古滇文化旅游区、石林—普者黑—罗平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楚雄古文化与彝族文化旅游区、西双版纳—普洱—临沧茶文化旅游区、威信—镇雄—彝良红色旅游文化区、滇南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区。
3.着力构建6大旅游文化走廊。依托6大旅游区和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昆明—滇西北高等级公路为轴心,构建连接昆明—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并通往西藏、四川的“滇西北旅游文化走廊”;以昆明—瑞丽高速公路为轴心,构建连接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并通往南亚国家的“滇西旅游文化走廊”;以昆明—曼谷高等级公路为轴心,构建连接昆明—玉溪—红河—普洱—西双版纳,并通往东南亚国家的“滇西南旅游文化走廊”;以昆明—蒙自—河口(和昆明—邱北—文山—麻栗坡)高等级公路为轴心,构建连接昆明—红河—文山,并通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滇南旅游文化走廊”;以昆明—曲靖—昭通高等级公路为轴心,构建连接昆明—会泽—昭阳—盐津—水富,并通往四川、重庆等省市的“滇东北旅游文化走廊”;以昆明—石林—陆良—罗平高等级公路为轴心,连接昆明—玉溪—曲靖,并通往贵州、广西的“滇东旅游文化走廊”。
4.努力形成4大国际国内旅游圈。充分发挥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依托6大旅游区、10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和6大旅游文化走廊,积极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泛南亚经济区、西南六省市七方和泛珠江流域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努力促进和形成面向东南亚的中国——东盟国际旅游圈,面向南亚的中国——南亚国际旅游圈,连接四川、贵州和广西的大西南旅游圈和泛珠江流域旅游圈,共谋互动发展。
(二)推进旅游文化产业集聚
依托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旅游发达的县区,大力推进全省旅游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
1.以昆明、大理、丽江、景洪、建水、瑞丽、巍山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为依托,推进10大旅游文化名城建设。
2.以石林、玉龙、香格里拉、腾冲、罗平、巍山、邱北、会泽等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丰富的县为依托,推进30个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建设。
3.在巩固提升大研古镇、和顺古镇、黑井古镇、豆沙古镇等旅游文化名镇的基础上,推进60个旅游小镇建设。
4.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推进100个旅游文化特色村建设。
(三)完善旅游文化产品体系
完善旅游文化产品体系,着力培育10大重点旅游文化产品。
1.着力培育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凭借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众多高原湖泊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开发内陆湖滨型、休闲文化型、置业度假和休闲小镇等多种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加快云南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型转变,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2.着力培育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古生物、古人类遗址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开发建设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3.着力培育民族文化体验产品。依托云南25个少数民族绚丽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深度开发以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主的民俗体验型和文化主题型旅游产品,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4.着力培育健康旅游产品。发挥我省自然生态、地质地貌和动植物等景观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亲近自然、体验文化、享受生活、关爱生命”的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云南——绿色健康旅游天堂”新品牌。
5.着力培育乡村旅游文化产品。策划高水平的规划和项目,开发具有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产品。
6.着力培育文化演艺娱乐产品。培植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娱乐团体和企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品牌,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演艺和娱乐产品体系。
7.着力培育民族餐饮文化产品。培育民族餐饮文化龙头企业和形成品牌化经营,建立民族餐饮文化培训基地,开展民族餐饮文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举办民族餐饮文化节,促使云南民族餐饮文化产品由单一性向多样化发展,由饮食型向欣赏型发展,由物质型向文化型发展,由辅助型向主题型发展,促进云南民族餐饮文化产品体系的培育和建设。
8.着力培育购物旅游文化产品。要在传统旅游商品的基础上,加强旅游商品和包装设计、创意、工艺制作改进等,积极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珠宝玉石、观赏石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并努力从普通的旅游商品转化为精品旅游商品。
9.着力培育跨境会展商务旅游产品。加快沿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边境口岸设施建设,加强区域旅游文化合作,简化跨境旅游手续,大力发展跨境旅游并向纵深推进,增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外向型功能,把跨境旅游产品打造成云南最有影响力旅游产品之一。以昆明、大理、玉溪、曲靖等重点城市为依托,加快会展和商务设施建设,把云南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会展商务旅游目的地。
10.着力培育特种旅游文化产品。发挥云南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优势, 积极开发古生物、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趣味性浓、参与性强、寓教于乐的科考科普型旅游产品。积极引导开发登山、攀岩、漂流、野生动物追踪探寻等一批安全性高、吸引力强的探险旅游产品。加大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开发和推出自行车、徒步、野营等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消费的自助旅游产品。
(四)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基地 围绕旅游文化产业布局、产业集聚区和产品体系建设,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和精品名牌战略,重点推动一批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1.建设一批国家公园,逐步形成国家公园体系。在总结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经验基础上,积极推进迪庆梅里雪山、丽江老君山、大理苍山等国家公园建设,逐步形成国家公园体系,把云南建成全国一流的文化生态旅游省份。
2.建设一批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借鉴国内外休闲度假旅游建设经验,建设昆明环滇池、澄江抚仙湖——星云湖、大理洱海、丽江等一批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构建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原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3.建设一批旅游文化产业基地。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具有云南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民族文化旅游基地、科普科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视摄制基地、艺术创作培训基地、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基地及文化演出剧院和场所等。
4.建设一批会展商务旅游基地。依托全省中心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的优势,借鉴发达省市成功经验,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摸索新路子,完善城市旅游功能,着力打造以昆明、大理、玉溪、曲靖等城市为中心的会展商务旅游基地,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会展商务圈,发展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会展基地。
5.建设一批旅游商品生产营销基地。依托云南的珠宝玉石建设珠宝玉石生产营销基地,依托独有的药材建设药材商品购物基地,依托民族工艺品建设特色民族工艺品生产营销基地,依托云南的普洱茶建设普洱茶生产营销基地。进行规范化管理,向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特色化发展。
(五)培育旅游文化主导产业
1.休闲度假业要大力开发科普型、休闲型、娱乐型和户外运动型的旅游项目和游客参与性强的专项产品,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2.住宿餐饮业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特餐饮品牌和餐饮名店,合理布局旅游餐饮设施,并配套休憩和娱乐功能,住宿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酒店结构和布局,根据文化旅游消费的需求建设高星级旅游饭店,扶持和规范特色客栈及民居旅馆等。
3.文化娱乐业要重点完善旅游酒店、旅游城市尤其是旅游景区的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娱乐体系。
4.商务会展业要以昆明、楚雄、玉溪、大理、丽江、景洪、瑞丽等旅游城市为主,发挥其会展商务功能,创建商务会展品牌,积极争取一些中外大型会议、赛事、展览、博览的承办权。5.康体旅游业要重点开发景区或城市近郊的温泉和矿泉资源,挖掘传统中医医疗康体功能,建立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疗养院和康体保健区,积极发展各种户外运动设施、训练基地、滑雪场、高尔夫球场和体育竞技类主题公园等专项体育旅游场所。
6.民俗文化业要借鉴公司加农户等有效模式,大力发展民族民间文艺展演业、民间工艺品产销业、民俗文化旅游业,实现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
7.广播影视业要推进专业化制作、企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规模化发展,使全省广播影视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8.新闻出版业要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现代新闻出版、印刷、营销体系,使全省新闻出版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9.商品购物业要优化销售网点布局,建立健全旅游商品批发零售体系,提高旅游购物业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以地方特色产品和民族民间工艺品为核心,对现有的旅游商品进行提升,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避免一些粗制滥造的旅游商品的出现。
10.旅游景观业要提升观光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经营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提高经营效益。
(六)推动旅游文化产业重组
1.做大龙头旅游文化企业集团。通过整合、重组国有资产,组建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能够起到龙头和带动作用的大型旅游文化集团。
2.做强中小旅游文化企业。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采取“捆绑式”服务、政策支持、投入倾斜等方式予以重点帮扶,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延伸配套服务,促进提质增效。
3.促进民营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增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能力。
(七)加快旅游文化市场开拓
1.进一步突出打造“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形象,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推出旅游宣传促销主题,激发和引导游客赴滇旅游的动机和行为。提高旅游目的地促销意识,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合、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旅游宣传促销新机制。
2.大力开拓国际旅游文化市场。抓住有利时机,以俄、蒙、日、韩、东南亚、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为重点,不断加大旅游文化宣传促销力度,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和高端游客。
3.培育旅游文化演艺消费市场。制定合理的价格,让各种渠道既有合理的利润,具有经营旅游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又可以吸引游客观看旅游文化演出。
4.大力培育新兴旅游文化市场。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做大云南市场,拓展省外市场,开拓境外市场,努力营造公平的旅游文化市场竞争环境,破除地方壁垒,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文化市场体系。
(八)深化区域旅游文化合作
1.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区域旅游文化合作,重点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地区、云南与老、泰、越等国北部的旅游文化合作,完善政府、企业和相关组织多元合作主体互动机制,联合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和开展宣传促销,培育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旅游文化线路等精品旅游文化线路产品。
2.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旅游文化合作和川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合作为重点,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进一步推动滇港、滇澳、滇粤、滇沪、滇黔桂、滇黔渝和滇川藏等多层次、大范围的国内区域旅游文化合作,打破市场壁垒,推出旅游便利化措施,增强区域旅游文化品牌的吸引力。3.加快与国际旅游文化市场服务标准接轨。按照国际旅游文化市场的通行规则和服务标准,探索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应的旅游文化市场规则和服务标准体系,重点推行相关行业的国际服务标准和国际质量认证,促进旅游文化经营管理、服务设施和服务技能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提高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以构建结构合理、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为目标,加快新机场建设、老机场扩建和国际口岸机场的申报力度,开辟新的国内外航线。全面提高现有干线铁路运营能力和技术标准,积极推进省内铁路路网建设。加快干线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制约全省六大旅游区形成旅游环线的断头路、二级干线公路的建设项目。提升和建设一批通往重要旅游文化景区景点的三级旅游支线公路。加强澜沧江—湄公河等国际水路和滇池等重点旅游湖泊区的短途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和完善交通的旅游功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云南特色、民族风格的文化重大项目设施,继续实施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尽快实现县以上都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都有文化站,村村都通广播电视,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骨干、以村社为终端的基层宣传文化网络。加大文化遗产保护。
3.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在重点旅游开发区域,尤其是高原湖泊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十分脆弱和敏感的地区,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加大荒山、荒坡的绿化和高原湖泊、河流的污染治理力度,对生态脆弱的重要旅游文化景区实行游客容量控制和环境监测制度,实现旅游文化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支撑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开发、促进大发展,加大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力度。其中,规划期内旅游文化投资开发建设项目165个,投资额2689.9848亿元;再加上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建设项目700亿元,总计投资额为3389.9848亿元。第一阶段(2009年—2012年)预计规划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预计规划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2015年以后继续完成的项目19个, 预计规划总投资达到1400亿元(未考虑新增加投资项目)。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1.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各级旅游文化产业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旅游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各级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和指导旅游文化产业规划实施和有关项目的建设。
2.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分解落实到各州市政府,加强对目标责任、工作进度的跟踪检查和阶段性问责问效。
3.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间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形成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4.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各级政府在法律规范、政策指导、规划控制、资金引导、市场监管、环境营造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
5.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对核心旅游资源、重点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理顺发改委、旅游、文化、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职能的关系,强化对重点投资项目的便捷服务,减少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6.健全旅游文化法规体系,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加快省、州(市)、县旅游文化执法机构建设,健全行之有效的综合执法机制;建立及时、便捷、高效处理游客投诉机制,进一步整顿旅游文化市场秩序,规范旅游文化经营服务行为,优化旅游文化经营环境,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政策
1.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整理平台,合理利用土地的管理制度,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在保障旅游文化产业建设用地供应方面实现突破。
2.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融资政策。深化旅游投融资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对部分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实行“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市场模式运作”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投资者采用BOT、TOT、ABS、PPP等融资方式,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3.建立优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政府担保机制,引导国有大企业和有实力的外商、民营企业积极投入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通过该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利用旅游国债投入、门票抵押贷款、政府担保贷款、发行旅游债券和股票等多种融资方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加快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程。4.建立重点旅游开发财税配套优惠机制,加大财政税收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运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性作用,支持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旅游文化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旅游文化项目投资环境,切实解决旅游文化产业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5.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地保护政策。加强立法,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强化居民和旅游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维护和发扬,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推行资源环境保护补偿制度、旅游文化资源及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建立社会监督、社区监督的机制。促进旅游文化区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旅游文化开发环保审批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责任制。
6.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制定保障当地民族群众合理、有效参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措施和保障社区居民优先参与的政策,协调组织旅游地社区内各单位、个人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
(三)积极推进改革试点
1.积极推进旅游文化体制改革。旅游体制改革要突出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理顺云南省旅游投资公司的管理体制,探索市场化的融资模式,成立云南省旅游融资担保公司,构建云南旅游融资担保平台。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要求,深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抓好省级国有艺术院团的改革为重点,稳步推进国有艺术院团改革,科学合理调整全省国有艺术表演团体的结构布局;一般院团要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道路,逐步改制为企业;各州市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国有艺术院团的改革。
2.积极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点,加快试点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产业提升、城市社区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保山市腾冲县试点,要积极探索县域旅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玉溪市抚仙湖——星云湖试点,要加大休闲康体度假基地和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力度,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大理苍洱地区试点,要加快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产品开发建设的创新力度,探索旅游与生态、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的新机制;昆明世博新区试点,要大胆创新“政府为主导、龙头企业为带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旅游企业孵化器机制。
3.积极推进旅游文化企业改革试点。选择一批旅游企业改革试点单位,主要任务是理顺产权关系,推进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改革,探索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旅游龙头企业的新途径。对印刷、出版、发行、影视等经营性文化单位,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培育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有竞争力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4.积极推进专项改革试点。选择一批村寨作为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专项改革试点,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建立旅游与文化、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互动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选择一批边境县市为跨境旅游文化专项试点,探索开发跨境旅游文化线路产品、建设旅游通道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开发模式,把景洪(含磨憨镇)打造成面向中南半岛的重要国际跨境旅游文化区,把瑞丽培育成面向缅甸及东南亚的国际跨境旅游文化区,把河口建设成为面向越南及东南亚的国际跨境旅游文化区。选择文山普者黑旅游度假区作为旅游循环经济专项改革试点,探索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有机结合,以及旅游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新途径。5.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给予支持,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创新和政策运用等方面对我省给予指导,并按照“部门联系、省级推动”的方式和“一事一议”的办法,建立部省合作机制,建立若干国家部委联系点,先行先试,切实推动旅游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工作的开展。
(四)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
1.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建立省级和地方政府对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各级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除用于旅游文化规划编制、信息化工程、游客服务中心、休息站点、旅游厕所等公共建设项目外,还要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用于支持开发性旅游文化项目的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放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用。
2.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以项目评估、专家咨询、公开公示为主要内容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投入引导机制,推动州市、县区财政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吸引海内外资本进入旅游文化产业。创新政府投资机制,探索通过财政投入、社会私募,争取发起设立云南旅游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3.建立、发展和完善以省旅游投资公司、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世博股份、丽江旅游等上市公司为基本构架的投融资平台。创造条件,争取在规划期内成立省旅游文化融资担保公司,以增强融资功能。发挥省属旅游文化投融资平台在投资项目合作、银行信贷担保等方面的作用。培育和发展一批民营、外资和混合经济结构的旅游文化投融资主体,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
4.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创新,发展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多种新兴的投融资工具。抓住当前国际资本流入和我国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发展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市场,疏通投融资渠道,引导海内外资金进入我省旅游文化产业。
5.推进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在规划期内力争一批旅游文化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融资。
(五)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1.发展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类旅游企业积极进入省内资本、产权、土地、林权、人才等要素市场,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产权交易和资源要素重组。
2.完善旅游文化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旅行社经营、旅游购物、旅游专业运输企业申报准入制度和旅游文化企业的评级、运营挂牌制度,规范旅游文化市场行为。实行部门联合监管,推进无障碍旅游。建立以旅游购物“公对公”的佣金制度。鼓励旅游文化企业采取参股、控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加强旅游文化产品消费投诉机制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加快旅游文化行业协会的改革发展,强化行业指导与自律功能,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和企业诚信经营。整合旅游文化相关科研院所,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论证机制,建立旅游文化产业专家咨询库,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服务。积极发挥法律、会计、审计、保险、仲裁等相关中介组织的作用。
(六)培养旅游文化产业人才
1.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一批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旅游文化服务人才,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旅游文化专门人才。
2.制定旅游文化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云南省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文化人才资源开发机制,重视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使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能满足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和要求。旅游、文化产业部门的人才规划要与教育、农业、劳动等部门的人才培养规划对口,通过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和实施人才资源开发规划。
3.积极推进旅游文化教育培训改革与发展,在学校专业人才的教育中,专门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培养云南旅游文化产业人才对文化有较强的敏感性、创造性和活力;创造和增加让旅游文化专业学生参与国际旅游文化的交流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4.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在旅游文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来滇创业,高度重视本地化人才的培养。
5.完善公平竞争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设立省级荣誉奖励制度,重奖贡献突出的旅游文化工作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