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以育人为天职,以教书为职业,使学生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育人环境中施加传授知识的各种活动的同时,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潜移默化、身心施教来实现其教育之目的。学校教育,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活动,教师是一个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是面对学生直接进行教育,因此,教师成为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准确生动而深刻的传授知识,学生在长期学习中接受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态度应该做到“六个认真”。那就是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组织教学,认真辅导,认真批发作业,认真考核等。
一、认真备课。备课,是教师为讲课的准备过程,要讲好课,首先熟悉课程内容,要吃透课程中心思想,确定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备好学生。备学生,是因为学生中存在着智商的差异、注意力的差异、接受能力不同等差异。面对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做到因材施教。
二、认真讲课。讲课是一门艺术,对学生来说一堂好课是一种享受。把备出来的内容用好的艺术形象来展示出来,会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教师的讲课表现如下方面:
1、教态。教师的教态是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因此,教师的姿态举动应该是与课程内容及环境有关,教师的举动让学生有动感,上下相呼应,另外,教师的姿态要大方,整洁,使人敬重。
2、语言。教师在讲课时语言要有风趣,简练,抓住重点,易懂,深入浅出,要引起学生重视,教师在讲课时声调也是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有时高,有时低等。
3、板书。课堂板书抄写课程内容的重点、疑点及例子,从中得以理解。教师必须设计好板书,主要的要保留,次要的擦掉而且换下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看到,有时学生把教师的板书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
4、组织教学。首先是组织好课堂纪律。课堂纪律不好,教师无法进行教学活动,说明课堂教学的失败。其次是掌握好45分钟,既不要压堂也不要提前,组织好教学,最好是教师完成课堂任务时打铃,那就成功了。从某中意义上讲“七分组织,三分讲课”。
5,抓住重点。在讲课时,教师的语言板书,演示都不能离开重点内容,因为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任务。另外,也要抓住难点,当然,教师要提出难点,需要教师的教育经验,需要教研经验,这是教师的水平。
6、教法。教法就是教学的方法。目前,我们国家的中,教法很多,而且都是成功的。如:启发式、成功式、讨论式等。教法没有统一饿模式,主要是看教学效果。但是,作为教师,要研究教法,因为这是教学所要求的。
第三,认真组织教学。教师必须把组织教学当作重要工作对待,因为组织好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成败所在,如果,课堂教学组织不好,课堂纪律差,教师无法实施教学任务,组织教学也需要教师能力和艺术性。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严肃,灵活,风趣等领导艺术。这样,才能够很快进入角色,而且能讲好课。
第四,认真辅导。辅导,就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由于学生中的种种差异,如智商、注意力、基础等,另外,也可补充教师在备课,讲课中的不足,通过辅导来解决个别学生的认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必要进行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对好中差学生用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用举一反三的例子来认真辅导,使学生认识疑难问题,这也是很重要的。
第五,认真批改作业。教师给学生的课外作业是让学生们用课外时间思考并自觉理解课程内容的必要措施,提出举一反三的题目。
第六,认真考核。考核工作是一个总结过程。考核种类有:课堂考试、单元测试、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目的是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情况,二是通过考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另外考完以后,教师应该认真阅卷,而且必须做卷面分析,总结出教师的教授情况,以利于扬长避短,不断进取,另外把卷面分析向学校报告,请领导掌握,以利于作为新的决策。
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之所以经常被采用,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须切实把握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作用,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一)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都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中教学方法。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三)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伯的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实习法(或称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上,利用一定实习场所,参加一定实习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或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于实际教学来说,教学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即所谓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课堂组织策略
新课程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和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富有教学机制、充满教育智慧的人。教师要用自己教学智慧,引发学生的内部需要,激发学生的内部活力,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1、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境放松的场所。因此,课堂学习要给学生创设自由平等的学习空间和心灵的交际空间,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心境放松,心情愉快。如:讲一个短小引人入胜的故事,做一个小游戏等。教师要转换角色,便“权威”为“伙伴”,通过谈话交流,给学生亲近感、安全感和轻松感。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应该是学生展示才智、进行创造、享受学习快乐的天地。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引进生活情境与现实相联系,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兴趣。
3、开放心灵,创设平等的对话空间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一种“沟通”,一种“对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心的多向交流关系。课堂气氛轻松,学生就能做到精神愉快、直抒胸怀、真诚对话。
4、师生互动,构建自主学习的调控机制
在这里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教师要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台前”走到“台后”,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和正确有效的引导途径,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其次教师要对课堂实行有效控制,使学生做到放开、放胆而不放任,自主、自由而不自流,把握“自主”与“自流”、“放开”与“放任”的界限,有效地实施控制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再次要对课堂问题实行管理,要鼓励提问,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教师要以亲切的微笑、明白的手势、适时的点头、及时的表扬赞叹等手段,使学生打开提问的话匣子,使学生乐说、愿说。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运用自己教学智慧的积淀和教学艺术的折射,引发学生的内部需要,激发学生的内部活力,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品质、张扬个性,取得较好学习效果。
第二篇:教学中教师态度决定教学质量
教学中教师态度决定教学质量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不少老师在对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呀,要认真地端正好你自己的学习态度啊!”老师的这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上的严格要求,应当说是毋庸置疑、必须教育的。可是,从我们听“推门课”中所了解到的一些教师教学情况来看,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一些老师,特别是一些年轻的老师,在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其自己的教学态度,却是值得我们好好商榷和深思的,有的老师课堂组织教学效果实在是不理想,这其中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在平时课前备课时,备课态度不够严谨,教学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备课不认真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使得课堂教学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甚至招致课堂教学的失败。有的年轻教师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不积极主动去钻研教材和教法,也不尽心尽力地去研究自己的学生学习不同程度状况,甚至不备课,拿起教科书就到课堂上去照本宣科,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达到好的理想的教学效果吗?而我们看到在有上级教育部门明确下达的一些教学任务中,比如所进行的各类教师公开课教学比赛中,为什么教师对于这样类似于公开课的比赛教学,十有八九都是教学成功、叫人满意的呢?这其中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原因,那就是教师在对待不同的教学上,他们的教学态度前后截然相反啊!
二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漠视学生的智慧以及不能平等待人。
例如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有的老师只注意了一种解法,而学生却还能从另一角度给出另一种或几种不同解法,但就此并没有引起科任老师的足够重视,致使这样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受到冷遇。再如有些教师在对待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态度上,因为不能平等对待他们,也使得班级里的学生学习成绩进一步两极分化扩大化。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由此也使教师自己的本该能够发挥好的教学效果不能充分显现出来。
三是部分年轻教师缺少虚心求教、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年轻的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水平上健康成长,他们需要不断地向老教师请教和向名家名师学习,取长补短,不断积累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青年教师还要积极注意了解当前新的教育教学动态,与时俱进。一个教师如果慵懒和缺乏上进心,上课时,脚踩西瓜皮,滑倒哪里算哪里,是无法产生良好的、积极的、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教师要以教育教学的事业为重心,也就是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门艺术来做,潜心研究教育,深入挖掘出教育教学的深刻内涵,深深领会教育教学的本质,这样也会帮助自己从正面积极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努力促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朝着最优化方向不断发展和进步。
四是教师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努力做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及多样化。
如果一个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期墨守成规,长时处于僵化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学不能及时调整状态,方式方法不能推陈出新,单调的只有那几种令人生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势必会造成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吸引力,教学效果自然就要打些折扣了,这也可以从其侧面,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治学精神是否严谨、个人是否具有开创性。因此,合理运用所掌握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吐故纳新,努力做到
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及多样化,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无疑,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应该要端正好他们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自己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好自己的每一堂课的教学态度,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叫着“态度决定着一切”嘛!
第三篇:情感态度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教学设计
范坝初级中学
陈文宗
在专题中了解到,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因素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通过几个专题的学习,我知道要鼓励学生在我们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人格。通过学习英语教程,使学生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在相关专题的培训中,我还学习到了情感态度的五级目标,他们分别是: 第一,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第二,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第三,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英英语进行表达。
第四,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五,能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乐于接触英语歌曲、读物等。第六,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第七,遇到问题时能主动请教,勇于克服困难。
第八,在生活中接触英语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
第九,对祖国问哈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
情感态度与英语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表现在,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沟通和传递,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另外,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又有着重要的影响,某些情感态度,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等,不仅与英语学习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英语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条件。情感态度有双重作用,它们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而且就是学生本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创造条件。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情感态度,如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可以转化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之中以及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特别是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等情感品质,它们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情感态度在英语教学中还具有其它多种功能。只有利用积极的情感态度来营造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人性化的学习环境里学习,学生才会学得最好。
总和我们所学的专题,我总结了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最基本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情感气氛。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和谐愉快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他们常常是由于喜欢上一位英语教师而爱上他的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所以,教师向学生倾注全部的爱,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前提。学生对老师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关注,哪怕是一次详尽的辅导,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鼓励的眼神,一抹微笑都会把鼓励、期盼、等待、肯定与赞扬传达给学生,这些无声的语言会感染和激励学生,给他们信心、力量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所以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不以权威和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们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讲英语。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你真心真意地爱学生,认真负责地做好教学工作,他们必然向你回报以信赖和尊敬,自觉地形成学好英语的信心和意志。以下是我的情感态度教学设计: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教学内容: 八年级上册第十单元Section A 1a,1b and 1c(教材P59)
教材和学情分析:本单元以生活目标为话题,谈论理想和未来打算。通过谈论自己和他人的理想以及实现理想的方法和途径,同事学习并运用“be going to be”和 “be going to do”的句型结构来表达将要发生的事情,理想、计划和打算,以及如何为实现理想而采取的方法和途径等。引导学生运用“be going to do” 和be going to be”的结构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以及实现的方法。重点词汇:
programmer engineer pilot professional foreign act。。20多个职业名称。2 重点短语:
computer science computer programmer grow up take acting lessons等10余个短语重点句型:
1.“be going to do”和“be going to be” 结构。2.以what how引导的表示将来的特殊疑问句。
情感目标: 该部分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是学生成长中比较关心的话题,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
教 具:mp3, 图片,多媒体展示动画情景。教学突破:学生通过例句示范以多种方式练习;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在课后练习巩固知识。
课 时:一课时(45分钟)教学步骤:
Step1、Warming Up(热身运动)1 duty report(小喇叭报道)2 Just for three minutes(3分钟问答PK)3 Vocabulary review(动动更健康)Step
2、lead in(导入)学生对话演示 Step3、Self –learning(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本1a和1b,自主理解1a中的词汇和1b中的短语并进行左右连连看。dream Actioncomputer programmer take acting lessio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 study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 practice basketball player actor study math really hard pilot English teacher 思考:如果想当一名pilot(飞行员)应该采取啥行动? 如果想当一名English teacher(英语老师),应该采取啥行动? 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编对话。
Step
4、group-discussion 1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1b和1c的意思并划出关键句型和重点短语。2 根据对以上内容的理解完成以下句型展示训练。
Step
5、Show(展示互动)1根据多媒体展示的提示完成演示内容。2根据提示编对话,小组活动。
A:当李明长大了他打算当什么? A:当刘鹏的妹妹长大了打算当什么? B:他打算当一名演员。B:她打算当一名外语老师。A:他打算怎么去做? A:他打算怎么做? B:他打算上表演课。B:她打算努力学英语 Step6、Conclusion(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几个重点词汇和短语;探讨了如何用英语描述自己和别人的理想,以及如何为了目标而努力奋斗。主要运用了以下句型: be going to be 打算当„„.be going to do sth 打算做某事 学生之间 进行互相自由问答 7分钟左右,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说出本节课中文或英文的单词 学生说出对应的意思 教师说出中文 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翻译训练 Step6 Homework(作业):(1)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2)预习新课。
第四篇: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偏好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在课堂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专注于课堂,睡觉等现象。这些现象需要我们老师重视,应该引起我们反思。为什么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老师在讲授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感受会有很大的差异,学生会有喜欢与讨厌的区别。
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师的教学风格
正确的态度有利于人们对客观世界保持正确的知觉与判断,促进人们朝有益的方向发展。反之,错误的态度导致错误的知觉与判断,挫伤人的积极性,使人的行为产生恶性循环。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这种心理反应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联系、交往接触而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能力,使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在学生中产生心理效应,而学生的这种心理效应的产生就是教师影响力作用的直接效果。
关于教学态度,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儒学创始人,著名教育学家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出诸如:“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和“躬行身教”等教学态度的至理名言。在西方存在着“人本主义”“合作教育学”流派等不同流派。
与新课程相比,传统的教育束缚了教师个性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学生缺乏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而新课程强调个性化的教育,呼唤教师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教师的个性特色是教师在本人个性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非物质性的个体特征。
教师的个性特色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有着很大的教育影响力,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未来个性和现实的教育成效。其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风格是其教师个性特色主要内容。
(一)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其价值观念,对教学过程诸元素(知识、教师、学生和方法等)的偏好性和习惯化的方式。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体现于教师对各种教学元素的选择与组合方式。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形成了理智型、情感型、情理结合型、幽默型、典雅型、直观型、奇异型等不同的课堂类型。不同的课堂类型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二)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态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教学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表现为对教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三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与否,从而成为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为促进学生学习而采取的个性化的行为包括:唤醒、赏识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缓和他们的焦虑感,形成并巩固他们待人处世的积极态度等等。
一般情形下,有什么样的教学态度就会引发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与教学态度具有一致性。但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取决于教学态度,而且还要受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学校规章制度、教师群体规范、教学情境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风格和教学态度互为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形成教学行为,实施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从本质上讲,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教师的教授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统一体,教师和学生分别是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学主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一般的主客体关系,是双边和多边的关系,是“你和我”的平等的主体性关系。教师主体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主体学习,起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并超越教师主体的主导。教师主体的客体是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和发展水平,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主体的客体是教师,学生也要认识教师,根据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改变学习策略。两者在“你和我”的对话中寻找现实和未知意义,推动双方的共同发展。古人云:“与人善意,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处于特殊境地的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尊重、信任和体贴。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进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如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受到感染、鼓舞,进取心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强;反之,如果老师厌恶、嫌弃学生,学生的情绪就会低落,最后导致不求上进、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作为教师,如能经常地给学生以情感激励,就更能促进学生进步。我虽不是班主任,但我经常找“问题生”聊天。在交流中,我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和家长沟通,缓解了学生的顾虑,学生变得开朗起来,自信起来,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也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得到赞扬后,人的心情愉快,对工作、生活会信心倍增,从而奋发向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样,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求得到赞扬。而激励学生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推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从教学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看,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风格能对学生产生积
由此,极的影响,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的的基本条件,是教学主体、影响学生的内部动力源。
三、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日常实践过程中,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现象:自己在课堂上讲清了所有知识点,技能练习也认真讲过、练习过,可学生掌握的效果就是不近人意。于是有的教师便把此现象归因为现在的学生浮燥、懒散,不爱学习、不用功等,深究问题的结症在于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态度:即没有真正认识、理解学生——讲请不等于听清,听清不等于会做,会做不等于做对,做对不等于会用。
(一)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如果说,教师在认知方面的诸能力,主要决定其能否有效地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相应的技能、能力的话,那么,教师的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便决定其能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否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如前所言,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此必须做到: 1.教师对学生要持尊重理解的态度
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情感的标准来看、听、接触、谈论学生,并产生相应的体验。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能使教师摆脱固定的先入之见,能够容纳学生不同的看法与见解、思想与情感、价值观念等等,尊重的态度构成了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知道学生的困难、情感或需要并作出情绪反应。以便使教师超越学生表面的水平作出更深入、自发的反应,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教师要善于移情理解。移情作用中有两种状况应引起注意。首先,教师一定要能够体验到学生当时体验到的情感,这种体验在方式、程度以及对个人的意义上都相同。移情作用是一座暂时的桥梁,它将师生的目的、看法和情感连结起来,并且使他们在教育情境中相遇时建成一个统一体,移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双方。如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一些教师拖课现象,他们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目标,不息以牺牲学生的课间活动、休息为代价,其实是缺乏对学生权利的起码尊重。这时,不拖课的教师就反映出他们对新课改中“规范教学行为”的全面理解,显示了他们为学生考虑的教学态度。
2.重视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情感是一种力量,它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心理催化的作用。
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既是内隐的,又是外显的。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喜欢哪一位老师,就会对这位老师所担任的课程感兴趣;不喜欢哪一位老师,就偏不好好学习他所教的课。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无论性格多么怪、多么偏激的学生,我都能随时注意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尽可能发现其在学习方面的闪光点。比如,发言声音洪亮,作业写得工整,成绩有所提高等都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批评时考虑场合,注意语音的适度,特别要尊重事实,使之心悦诚服。对待差生与优生,学习上要求不同,但态度一样亲近。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李洋同学只得了45分,后来经过多次谈话,使他渐渐地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信心也足了,课堂上积极发言,而且常得到鼓励和表扬。他说:“以前我不愿上学,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只是个观众,多半是看热闹,现在老师喜欢我,我也喜欢老师,慢慢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他随着兴趣的产生与保持成绩也渐渐提高,学年期末考试获得了90分的好成绩。同时由于老师对他智力的肯定和能力的相信,其他各科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行为表现也有很大的进步。
3.教师对学生要有唤醒赏识的态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早就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唤醒意味着正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永不言弃。因为那些不懂事的、只知调皮而不愿意学习的学生,甚至那些一意孤行、不思进取、不愿意接受教育的学生,都是暂时“睡着了”的学生,他们一旦醒来,就是懂事的、渴求知识的、奋发向上的学生。唤醒需要用赏识、鼓励来持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而不是讽刺、打击、渐渐抛弃。我以前教过的班级有一位被认为“问题生”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和我近两年的教育中,利用师生共读共写、持续的激励,最后中考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就不能生长。”我在对学生亲切和蔼的同时,根据教学学科的特点及时对学生的每一步思维过和做出积极的评价,力求对学生的一点一滴都有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表扬来诱发学生的兴趣。如平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经常用到“表扬”、“你真棒”„„这样的词语。经常对回答有困难的学生这样说:“你的前面回答得多好„„请再想一想,继续往下说。”“这一步你是答对了„„”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我表扬他:“声音真响亮,老师很喜欢。”而当学生回答的声音很小时,我会鼓励他:“你回答得很正确,如果声音能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就这样在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及时鼓励,遇到困难时教师真诚帮助,出现错识时循循诱导予以纠正,要使学生感到老师和大家在一起想,一起学,老师是他们学习中的伙伴,而不是领导者、指挥者。在这样的肯定和表扬声中,对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学生不但十分容易接受,而且会成为推动学生深入学习和促进思维发展的动力。既保护和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从而既促进了教与学的“同频共振”,也促进了师与生的“情感共鸣”。保持这种愉悦的学生情绪,为优化课堂教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由此也说明了教师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深刻影响。
(二)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有许多问题吸引着我,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则是教师的个性问题”,“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因此,教师的风格一旦和学生的个性培养联系起来,就显示出其不可忽略、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风格的观点,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不是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而是人际关系、情感态度。他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经验开放、保持生活充实、信任自己的机体、有自由感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发现自我、成为自己,塑造个性、优化发展。
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风格,要善于发扬自己之长,形成和保持个人教学特色。从教学实况来看,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激情洋溢,那么,就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备课讲课中大胆地备出情来、讲出情来,点燃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诗一般的意境中得到陶冶教益,从催人泪下的情感中受到洗礼。有的老师沉着稳健、明思善辩,有的老师细腻入微、长于诱导,那么,讲课时,便可以娓娓点拨,启发学生探幽寻微,发现真谛,在课堂上不断变换提问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荡学生的心灵,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心领神会。有的老师擅长旁征博引,妙趣横生,那么,就应以知识性、趣味性、条理性相结合,让学生倘佯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教学实践,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风格在知识经济时代更为重要,教师应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教师的教学活动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特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加以确认。此外,教师政治思想素质的优劣决定着教师职业活动的取向、态度和教学效益,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才能建立威信,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这是形成教学风格的有力保证。
教学风格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师应掌握教育学、教材教法理论、心理学和教育管理理论等学科知识,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明确教育目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一个教师应具备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门学科知识,能汲取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并有机地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提高,从而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知识修养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能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工作,也关系到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教学风格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教师的教学风格往往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以及气质、性格、能力、修养等众多的个性因素。个性是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含教师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是教学风格的另一个突出的重要因素,对教学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也是巩固教师事业心的根本保证,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教师独具魅力的个性是教师教育力量的源泉。
教师的教学风度是教师个人品质和文化修养等内在素质的表现。风度蕴含着道德修养、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是教师教学修养的集中体现。教师的风度对发挥和完善教学艺术,建立教学风格十分重要。与教师风度有密切联系的是教师的艺术修养,它要求教师从种种艺术中汲取有益于教学活动的素养,不断丰富自己,提高教学的感染力。教师的艺术修养、教学风度是建立个性化教学风格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结合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探索,开创教学新局面。
教师讲课情绪饱满,将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融于对学生的关心、教导和期望之中,充满着对人的高度尊重的信赖。讲到动情之处,往往情绪高涨,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扣人心弦,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同营造出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学生在这样的教师引导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训练价值,还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价值。
(三)教学态度和风格影响学生的人格
教师职业之重要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可替代的。它不但教育人,传授知识,而且塑造人,完善人格。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过渡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现代发展心理学认为:“人格的重要变化在儿童后期或青少年时期发生,学生都有向师性,即模仿教师行为的自然倾向。这种向师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满足与教师交流的需要转变为满足求知欲和完善人格的需要。”因此教师不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要完善学生的人格。然而,人格的发展不是靠循循的说教,它是师生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在课堂上,教学态度和风格中渗透着教师的人格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对善、恶、丑的分析,都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痕迹,这些痕迹,逐渐加深,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中影响着学生。我**爱教育的倡导者、特级教师斯霞曾深情地说:“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仅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还可以使他们从自己的感受中陶冶良好的情感,使他们从中知道应怎样以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对形成他们团结、友爱、互助等良好的品质及在这个基础上培养爱人民、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态度和风格体现了教师的人格,并对学生人格发展起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优良的人格品质。无数典型教师为教师的优良人格树立了榜样。如教育家叶圣陶以其光辉的一生铸造了教师的理想人格: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教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理论联系实际,重视革新创造,时刻坚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正是他的这些优良品质影响着学生,才塑造出众多社会栋梁之才。
事实上,许多学生正是由于受到教师的启发影响,决定自己的志向,奋发前进的。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完善人格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得到: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为学生竭力模仿。
多年来,在教学中,我坚持用自己的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教育,体会到了态度的效应和甜头。既培养出了大批尖子生,又使中等生和差生有了很大的提高;既教书又育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满意。
第五篇: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风格对学生的影响(修改)
目 录
一、教学态度的影响„„„„„„„„„„„„„„„„„„„„„„„„„„„2
(一)不重小节,为人师表形象树得不牢„„„„„„„„„„„„„„„„„2
(二)不思进取,教书育人功能发挥不好„„„„„„„„„„„„„„„„„3
(三)不严教风,良师益友称号名不符实„„„„„„„„„„„„„„„„„3
二、教学风格的影响 „„„„„„„„„„„„„„„„„„„„„„„„„„„3
(一)个性特征过于张杨„„„„„„„„„„„„„„„„„„„„„„„„3
(二)教龄过长产生惰性„„„„„„„„„„„„„„„„„„„„„„„„4
(三)能力偏弱不敢实践„„„„„„„„„„„„„„„„„„„„„„„„4
三、教学态度的培养„„„„„„„„„„„„„„„„„„„„„„„„„„4
(一)教师要用情感呵护学生„„„„„„„„„„„„„„„„„„„„„„5
(二)教师要有责任教好学生„„„„„„„„„„„„„„„„„„„„„„5
(三)教师要以互动引领学生„„„„„„„„„„„„„„„„„„„„„„5
四、教学风格的教养 „„„„„„„„„„„„„„„„„„„„„„„„„„„7
(一)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7
(二)塑造全面的能力素质„„„„„„„„„„„„„„„„„„„„„„„7
(三)训练过硬的自我控制能力„„„„„„„„„„„„„„„„„„„„„8 参考文献„„„„„„„„„„„„„„„„„„„„„„„„„„„„„„„„8 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内容摘要: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期长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的人生成长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学态度与风格对学生的影响和如何培养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风格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以进一步理清二者的关系,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态度以及教学风格的形成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教师;教学态度;教学风格;影响;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而学生时代是人生成功与否和对社会作出贡献大小的最重要时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教师不仅是教学目的的贯彻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且还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所以,能否把学生培养成才,关键因素是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会对学生的人格特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教学态度的影响
俗话说,态度决定行为,教师有个好的教学态度会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学习的意愿,对学生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激励作用,使其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者。反之,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好,则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不良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不重小节,为人师表形象树得不牢
细节决定成败,古之成大事者,均从小节和细节做起。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有渊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一点一滴小节做起。对学生而言,从小学到大学,是一个不断从模仿到成熟的过程,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学就师从仪表整洁、做事稳重、有诺必行、亲善待人的教师,长大后他也一定会有很好的表现。反之,如果教师身穿奇装异服,头发蓬乱,经常迟到早退,上课态度看情绪,经常喜怒无常,不但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教师的形象在学生中大打扣折,甚至会对未来产生迷茫。
(二)不思进取,教书育人功能发挥不好
要胜任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必须有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崇敬。如果教师不安心工作,不认真备课,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简单,对学生接受知识漠不关心,不注重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做“一桶水不满,半桶水晃荡”的教师,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也就是一句空话。
(三)不严教风,良师益友称号名不符实
“教风”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良好作风。良好的教风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和管理严格要求,要治学严谨和诲人不倦,热情关心学生的,对学生怀有真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身作则影响学生。现实中有的教师上课不管课堂纪律,你玩你的,我讲我的,下课铃一响就拍屁股走人,这根本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学生当时可能会觉得这位教师不严,是个好教师,一旦影响了学生的前途命运,他会恨你一辈子的。同样,在学生中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搞厚此薄彼之分,势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损害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产生恶性循环。
二、教学风格的影响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合自已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1]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很多,不同的教师个体、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构成了教师教学风格独特的因素。不良影响大体表现如下:
(一)个性张扬影响效果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它和所有的艺术一样,需要用心用情去雕琢每一个细节,展现一种独特的智慧。于是我们有的教师就把这种艺术和歌舞、绘画、文学创作等艺术等同起来,在课堂上表现的如同大众艺术一样的极度张扬的个性,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博得领导和学生的赞赏。其实这种个性的张扬是适得其反的,因为教 学不是张扬自我个性,而是融合群体个性。也就是要把教师的独特个性融合到不同个性的孩子群体之中,让自己的个性淹没在孩子们的个性之中,让孩子们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真正的教学艺术不在于教师才情的展示,而在于对孩子们的“生命个性的呵护与培育”[2]。所以,“教学风格”并不等同于“个人艺术风格”。教师的语言、学养、气质等等虽然深深地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格,但我们不能把这些个人素养简单地认同为“教学风格”。我们时常能听到有老师说“这节课学生基础太差了”“孩子们一点也不配合我”这些埋怨孩子的话,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才情飞扬,但孩子们却显得无所适从、无动于衷。如果我们在追求教学艺术提升的过程中,把个人的风格看得太重,一味地张扬自我,也许我们的课堂能够打动评委的心,赢取教授的频频颔首,博得听课老师的阵阵喝彩,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回首一望的时候,才发觉孩子们不见了,就好像一个牧羊人,身后跟着的不再是可爱的羊群,而是牛群、马群和狼群。
(二)教龄过长产生惰性
教学风格是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创新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有的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工作上容易产生惰性,对教学风格不研究、不思考、不创新,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依然沿用老的教学风格,使学生感觉听得不过瘾,对此课产生不了吸引力。久而久之,不但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印象大打折扣,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成长进步。
(三)能力偏弱不敢实践
在教学队伍中,能力水平肯定是会参差不齐的,对有些能力水平偏弱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敢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怕搞不好会在同事和同学中丢脸。于是只能采取保守和执行的态度,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有的甚至就照着教学参考书读,课堂气氛根本无法活跃。其实,能力素质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积累的,只有大胆地试,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教学,即使“出点丑”又有何防?
三、教学态度的培养
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的变化。因此,培养良好的教学态度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一)教师要用情感呵护学生
情感是一种力量,它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心理催化的作用[3]。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欢哪一位老师,就会对这位老师所担任的课程感兴趣;不喜欢哪一位老师,就偏不好好学习他所教的课。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无论性格多么怪、多么偏激的学生,要能随时注意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尽可能发现其在学习方面的闪光点。要有把学生当成自己子女或弟弟妹妹来培养的态度,试想想,你的子女或弟弟妹妹表现再差、长得再丑、成绩再不好,你会嫌弃吗?你一定会想法设方地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果把这种劲头对待自己的学生,还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二)教师要有责任教好学生
学生可塑性很大,就智力而言差异并不悬殊,更何况还存在着不可忽略的非智力因素呢?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教好每一个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差生,绝不要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弃他们。要对这些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认认真真摸底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爱好、周围的环境、与人交往、学习的习惯、掉队的原因、困难所在都摸得清清楚楚,然后区别对待,个别帮助。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你在学生时代是个差生,老师鄙视你、不管你,你会是什么感受?这样一想,我们教师的心情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有责任有义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
(三)教师要以互动引领学生
教学过程是社会互动过程。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这个小社会中的态度和行为制导着它的气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表情、手势和体态等,既可以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协调融洽,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拘谨刻板、冷漠紧张;教师有气无力,学生往往也就无精打采。正如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所说,人的烦恼情绪像感冒一样会“传染”。原本心情舒畅、开朗的人与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人相处不久也会变成一个沮丧的人。也正因为情绪能相互“传染”,有的教师便“杀鸡给猴看”。他们把课堂管理仅仅当作是控制和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或消极行为,教师往往主宰了课堂的一切,学生无丝毫自由可言。其实,冷 漠的表情、苛刻的言辞、严厉的训斥和冷酷的体罚只能带来表面上的严肃或鸦雀无声,而实际上,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呆若木鸡、心情压抑、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经验丰富的老师善于理解学生的需要,对学生的一举一动明察秋毫,并善于通过合适的态度、行为和合理的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和每一个教学活动。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简短的提问、一种看似不经意的表情都能给学生以适时的提醒、恰到好处的点拨和积极的引导。在这里看不到师生之间的僵局,听不到教师的训斥,师生热情饱满,配合默契,气氛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沉闷。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积极有效。可见,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必然会给课堂气氛带上某种色彩,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就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区”一旦形成,往往能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甚至不同教师不同的课堂、同一教师不同的课堂活动都可能被同样的“气氛区”所笼罩。教学氛围的“宽松”与“不宽松”,“民主”与“不民主”,仅仅一字之差。但是,这个差别却对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参与方式,参与频率和效果,对学习的体验、对教师的体验和对学校的体验都有很大影响。同时,教学过程是师生心理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要诱因。有人对此作过调查发现,最富激励作用的学习诱因是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如果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愿望,并使之处于某种定势状态,师生心理也处于良性互动状态。而处于定势状态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愿望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主要靠教师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一旦形成,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了条件。积极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向明确,参与意识增强且能维持较长的时间。随着自我定向和自律能力的发展,积极进取的学业成就动机也就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而学业成就动机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活动本身的有效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起着驱动和导向作用,对于正在进行的信息加工起着组织和协调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相反,如果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让学生体验到的只是压抑、害怕和苦恼,学生对学习就会缺乏热情,消极被动,穷于应付,学生心里想的恐怕只是如何尽快摆脱这种让他讨厌的环境。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创造力的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培养,思想品德的形成,乃至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风格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不容忽视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应为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培养良好的教学风格而积极努力。
(一)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个出类拔萃的具有优秀职业道德的教师,他应该是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如果教师长期以一种献身精神主宰自己,其教学风格必然是良好的。相反,如果仅有本专业足够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却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肯定是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因此,我们应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除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必须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为了教好学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我们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积极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探索新的领域,才有可能业精于教学目的的深刻领会,教学内容的合理处理,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知识和技能的科学传授。
(二)塑造全面的能力素质
我们要有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方面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熟悉教学过程,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逐步提高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善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通过对学生情绪、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教学状况,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才能,预知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及产生的效果[4]。在语言文字与逻辑修养方面,教师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遣词造句语法正确,用语规范;简明扼要,连贯流利,具有表现力;语速语调适宜,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生动逼真,形象风趣,具有感染力;善于逻辑推理,合理运用科学语言,善于用符号、公式、图表完整表达内容和概念,具有说服力;文字书写流利,板书规范,图文并茂。在基本技能方面,不同专业教师有所不同,一般应能自己动手制作简单教具,对必要的教学 仪器,模型会操作使用,演算熟练,计算准确,对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应能开出实验课。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合理组织教学过程,设计好各教学环节,并能付诸实施;善于激发学生想象力,开拓思路积极思维,掌握各种教学方法,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选择适时而恰当的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然事件及棘手问题。
(三)训练过硬的自我控制能力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教学心境。在良好的教学心境下,教师就会专心致志,思路开阔敏捷,语言流利,情绪饱满,遇事不惊,处事冷静有方。同时教师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会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使课堂活跃,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相反,教师在不良的心境下,就会情绪沮丧,思路紊乱,毫无生气,有的教师失控甚至讲述与教学无关的琐事,不恰当地渲泄自己的感情,对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处理失当,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原来设想的教学计划很难实施。教师要从心理上加强锻炼,以事业心、责任感来约束自己,只要有健康的心理,才会创造良好的教学心境[5]。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性与艺术性溶为一体的标志。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每个教师肩上的责任更大,因此,为了我们的崇高事业和理想,必须不断的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教学风格的内涵及载体[J].上海教育科研,2002,(4): 41-44.[2] 卢真金,教学艺术风格发微[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2)[3] 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 南京出版社 1994年版
[4] 汪小琴,等.中学骨干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4 [5] 黄希庭著:《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