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较负数的大小》word教案.doc

时间:2019-05-15 01:2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较负数的大小》word教案.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较负数的大小》word教案.doc》。

第一篇:2017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较负数的大小》word教案.doc

第3课时 比较负数的大小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及第9页第6题。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负数与负数的大小。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负数以及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和0的学习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温度的知识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比较。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0.9-+ 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二)新授

1、出示例4:看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你能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并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作答。指导学生画出图形:

2、小组讨论:负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小结: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在数轴上,越靠近右边数越大,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3、说一说:-8与-6的大小。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1、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2、课本第九页第六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你知道负数与负数的大小如何比较了吗?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小编推荐)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

本课时比较大小时,是先以大树为起点,一个人往东走,一个人往西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引出数轴,使学生知道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循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即负数都比0小,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即正数都比0大。对于正数的比较,因为是旧知识,所以不在话下。而对于负数的大小比较,能凭借着数轴进行比较,脱离数轴时,尤其是像—1/3与—1/4这样的分数比较大小,很容易出错。因此先让学生凭借数轴来比较负数的大小,然后找出规律,总结出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与其对应 的两个正数的大小,对应的正数大的那个负数反而小。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比较大小教案

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知道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时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经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计数器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80前面的一个数是(),80后面的一个数是()

2、在○里填上“>”、“<”或“=”。

○ 8 ○ 9

二、新授。

1、教学例5。(1)出示小棒图。

师: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师:42里有几个十?37呢? 生:42里有4个十,37里有3个十

师: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比较哪边的小棒多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板书)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方法一:看小棒图比较大小

方法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方法三:计数器数位比较大小

探究要求:请小组代表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42和37的大小的?

请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师:42和37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教师总结: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板书)(2)出示鸡蛋图

师:小黑鸡生了多少个鸡蛋?小花鸡生了多少个鸡蛋?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8 26 师:28和26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该怎么比较呢? 学生讨论,请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板书)

三、巩固提升

出示计数器图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做完后集体订正总结。通过数字找家游戏“爱我你就帮帮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印象。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道怎么比较大小了吗?

两位数的比较方法:

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五、布置作业:课本P42的“做一做”第1题、第2题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

第一单元 负数

沙河市尚贤学校:张增民

单元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负数。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教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负数。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它地区的时间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通过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了解它们的读法和写法,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知道在数轴上0左边的数是负数,右边是正数。

单元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负数

内容:负数(《201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页例

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负数。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它地区的时间等。

设计理念: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教学与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的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要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这才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精髓。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负数,为此学生很容易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出示例1: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长沙、海口的温度。

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海口是零上20--23度,哈尔滨是零下-27----29度

引导:海口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20℃(+20℃)-29℃

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小结并板书:“+20”这个数读作正二十,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20的前面加一个正号,“+20”也可以写成“20”;“-29”这个数读作负二十九,书写时,可以写成“-29”。

【通过“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9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20”“29”这两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二、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银行取款与存款。

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取款预存款吗?

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小结: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2.归纳正数和负数。

【通过银行取款与存款,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

师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

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像+3、5、+2000、、4.7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

3、-

5、-4.7、-500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

三、反馈练习:

(1)完成第4页第1题。体会负数的大小-3和-18,知道哪里更冷。(2)完成第4页第2题。会读正负数,理解古代的正负数。(3)完成第6页“练习一”第5题。

规定海平面为:“0”

(1)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教师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负数的客观存在,初步具有了负数的数学思想和学习了表示负数的数学方法,认识到了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客观存在和非常广泛的。

第二课时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201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页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通过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设计理念:在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时,明确两层含义:一是所有负数小于0、小于正数;二是负数之间的比较,即值大的反而小,值小的反而大。总之,利用数轴来比较它们的大小,是最直观和有效的。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通过活动情境,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同时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知道数轴上正数、0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规律。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教学过程:

一、旧知孕伏: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0.9-+ 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复习旧知,为探究新知作孕伏]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什么数?从0起往左依次是什么数?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找到0点。知道0点表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如果从起点分别到2和-2处,4和-4处,各自应如何运动?

C、在数轴上表示出-1.5,如果你想从起点到-1.5,应如何运动? [学生通过观察数轴上的点的对应数,很直观的体会到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3、反馈练习:5页做一做。[通过练习,巩固新知]

三、巩固练习:6页练习一4题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负数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如果不引入负数,这些问题将无法表示,也无法解决。以此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

第三课时 负数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负数的练习课(《201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页的练习一第6、7、8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通过练习一第6、7、8题,反复借助数轴、收人、支出计划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已达到巩固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的目的。

设计理念: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通过师生双边活动、生生合作,相互启发。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目的。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学生与学生相互合作与启发,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很容易达到巩固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的目的。

教学重点:巩固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教学难点: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

1、能认读负数,会结合具体的量进行大小比较,懂得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中渗透有关科学的知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数,是什么数呢?(负数)经过前几次的学习,你现在知道负数的哪些知识了?(回忆整理负数的内容)今天,我们来进行相关的练习。

[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引入:我们的“天气预报员”给我们调查了明天几个城市的天气情况,我们一起听一听,当当记录员。

(1)一个学生报天气预报,其他的学生进行记录。(2)从记录的情况中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反馈。(复习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写法,比较温度的高低,知道温差的大小)(4)同桌合作,互相启发,提出数学问题,请同桌解答。

2、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会用到正数和负数,请同学们一起来举例说一说。

学生:知识竞赛扣分用负数表示。

学生:向前走用正数表示,向后走就可以用负数表示。学生:收入和支出分别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应用数学方式解答]

三、指导练习

1、练习一第6、7、8题。

第6题通过收入、支出计划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第7题通过数轴认识正负数表示方法。第8题认识正负增长率。

2、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作业

1、用正、负数表示。

我要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篇:比较大小 教案

比较大小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三、教学重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四、教具准备;

例4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2)出示计数器图。(3)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4、投影出示例6.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5、第43页“做一做”

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三)课堂小结

大家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板书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样的词语?

下载2017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较负数的大小》word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较负数的大小》word教案.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比较大小》教案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望珺乙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参考教案[合集5篇]

    第二课时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及练习一4~6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之上,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打下基础。主......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认识负数 3

    认识负数 教学反思: 在教学新课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从例1中的主题图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温度引入负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所在学校:北关学校 时间:2014.2.20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及练习一4~6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之上,又为以后进一......

    两位数比较大小教案

    《两位数的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两位数的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26。 生2:根据数的顺序来比,28在26的......

    比较大小的教案

    比较大小的教案1 活动目标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4、了解数字......

    比较大小的教案

    比较大小,例1——例2 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正确使用3、 初步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唯物思想。 教学重难点:比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内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