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教案中思考教育的天性 徐海艳论文
从课堂案例中思考农村小学低年级教育的天性
周集中心小学
徐海燕
【内容摘要】
本文以教学案例为基础,从纵向的环境,情绪在迁移中的作用;从横向的对认知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思考农村小学低年级教育的天性。
【关键词】
迁移
直觉思维
情绪
天性
儿童的天性是纯真的笨拙,教育的天性,应该是陶行知“教学合一”的思想,也更是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观。随着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深入,作为教育教学发展的空间——课堂,成为焦点。可是,现实的应试教育依然存在农村课堂中,单向传播教学,学生束缚在单向的直觉思维中,情绪上相对处于高压状态与当前的科学教育不相符合。因此,必须迫切的改变这种状态,目前,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多人认为学生现在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可我认为学生和老师互为主导互为主体,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界限应该永远是模糊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更需强化“没有教不好的老师,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的理念。
一、有效,从有“笑”开始 “环境激活”
教学环境的激活点要有丰富性为学生的记忆添上重彩。因为记忆长河具有依存性,每个人在进行回忆时和当前的环境或者场合都有很重要的联系。其实,意料之外的环境对学生认知迁移自动激活时很重要的,一般说这样的刺激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且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学生便会兴趣盎然的进一步学习。从而跃出陶行知的第一种言论: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读它,记它。案例: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严肃而深沉的不管是孩子还是老师皆如此。虽然说态度可以决定一切。可是一直严肃紧张的态度会使人倦怠而忧郁没有激情。就自己的工作感受来谈吧!我若是严肃的进课堂那么整个课堂绝对是很安静的,在安静中总是给人无尽的压抑和彷徨,自己在讲台上自蹈自舞而孩子们成了我们的忠实的听众。自蹈,自然无趣更是无意义。在教学中能让孩子与自己一起舞蹈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你用开心的心情进入课堂那么你的教学肯定也能像你的心情一样飞扬激情与生机。而我们的学生像温度计一样你心情的温度决定他们的心灵的温暖。
二月二十五日上午,我带着特别好的心情走进教室而且让微笑一直堆在脸上,孩子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他们知道老师肯定要在课堂上“耍花招,逗乐了。”我看露馅了,连忙调整自己的情绪转为往常的一本正经。
到了阅读教学时让孩子们整体读,分组读,个别读„„这都时阅读教学的老套路了。有些孩子都胸有成竹在老师叫到自己时一定能过关的。于是,有些孩子在别人读的时候,不去注意听了,我们知道当人一旦进人沉默状态就很容易走神。我常常为此而烦恼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孩子们不厌其烦的且有效的听课文呢?在慢慢思考的过程中我针对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即“悠哉心里”。我把阅读教学平时的套路变为无规律的“抛绣球战略”看似无意实为有意。那些孩子还像往 常那样等待我指示他们读,没想到我给了他们一招出其不意。在其中一个学生阅读时我注意观察有谁心不在焉了就立即让读的同学停止由他来读,当“抛绣球战略”才实施五分钟就由近半学生没能像平时那样顺利过关,他们都急了,怎么回事。慢慢的他们摸透了我的“伎俩”。为了成为超级认真听读的学生,很快所有的同学开始全神贯注的竖起耳朵听不放过一个字,等待随时备战,但是那脸上都绽放出兴奋的表情。原来,孩子就是这样,只能他要读,不能要他读。
很快一节课结束了。孩子们仍然沉醉在刚在的挑战中享受快乐有趣的一节阅读课。看着他们那么认真而又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很欣慰更开心。欣慰的是:这样的课不仅能让学生有效学习更能培养他们学习有效的态度为以后的学习种下一颗健康的种子。开心的是我找到了一个教师的最大幸福那就是让孩子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中收获知识以外的快乐的笑声。
二、在时刻发现中,让有效延续——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样的汽车,把两辆汽车放在不同的阶级,一是杂乱的街区,一是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车顶窗拆掉,并把车牌拿掉。结果一天之内车被偷。而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一星期仍在。后来,他把车的玻璃窗敲了个洞。结果仅仅几个小时,就不见了。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破窗理论”。此理论在教学中也很实用。首先,提醒教师在课堂上营造轻松,快乐,专心听课,热爱学习的氛围。如果把学生放在此环境中和放在懒散无序的场合中,试想哪一个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的同时愉悦其身心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找到了还担心下面的程序无法顺利运行吗?其次,提醒教师尽早了解发现班级学生的不良习惯及不良行为给以及时的遏制,杜渐防微。在“破窗理论”中我们得知如果有人打坏窗户,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及时的修补,这小小的漏洞就会引来更多的似乎受了暗示的人来继续“破窗”真是小洞不补,后果不堪设想。在教学中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如:上课时候,有一个孩子玩玩具,若不及时制止,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孩子也会和他一起玩起来,若还不否定他们的不良行为,他们会产生侥幸心理,次次尝试着玩的方式无视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不良现象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形成很好的学风,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同时,也是自己在教育事业中不断的磨练自己的“火眼金睛”及时寻找到教育上的弊端,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活动有效不断的发展。案例1:
如意,如星是双胞胎。俩人的智力发展与同龄孩子相比差远了,不管怎么努力教,她们还是跟不上班。但是我发现他们两特别喜欢画画,而且画的都很有意思,于是,我特许他们俩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画画,而且时常对他们的画给予鼓励。后来发现好几孩子在上课时也偷偷的画,一开始我只是个别讲道理并没有遏制,因为有时候要顺着的兴趣发展儿童特长。结果,发展到好多孩子在课堂上画画,无奈也只得撤销如意,如星俩人的特权。对于孩子来说有趣事情的引力远远超过课堂 教学。低年级课堂要求统一化即要把儿童放在同一个环境中因为对孩子的世界真的是人人平等不存在所谓的“特权”。蒙田说:美丽的心灵是那种博大,开朗而又准备容纳一切的心灵。不求有所建树,但求保有一颗童心是我们小学教师的为师之道。
(一)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
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老是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你们也太不礼貌了。明明见爸爸回来了,还先把门关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气?”学生听了,个个心领神会。
(二)、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
学生的语感,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夜空图”;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贴上小女孩)师问:小姑娘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你坐在月亮上还看到了什么?说话训练:我坐在月亮上,看见()。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复指导朗读课文第二句。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东方明珠、长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三)、课堂作业趣味性,唤起学生学习欲望。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
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 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古诗《鹅》,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示出来;学习问句,我让学生做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互相问候,理解问句的语气;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四季》,我让学生也当诗人写一首《四季之歌》。这样的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思考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审美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在情感的陶冶中逐渐树立审美观和道德感的。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理解精言妙语,品味文章语言美
语文学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在表现思想内容上的准确性、鲜明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中的优美语言,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对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要细心揣摩品味,悟出美妙之处。如《浪花》一文,课文是这样写“我”在沙滩上和浪花嬉戏、玩耍的欢乐情景:“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我先利用课件让学生感受卷上沙滩的情景,先是速度慢,声音小,退回大海时声音大,速度也快,然后再理解作者用“轻轻的”“悄悄地“”搔痒“”跑”等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浪花的活泼可爱。作者这种独具匠心的精言妙语,使人回味无穷,产生一种语言文字美的享受。又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写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时,前后共用了六个“真”字,这极平常的字眼儿,读了令人感到朴素、自然,仿佛作者就站在漓江岸边,向你口述那里的山光水色。写漓江水的绿,说它“仿佛那是无瑕的翡翠”;写桂林山的形状,说它“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骆驼”。形象的比喻,整齐的句法,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体会到作者诗情画意般的语言。
二、通过反复诵读,领悟课文意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重点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开展朗读实践活动。指导感情诵读,要对文章充满感情,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在字、词、句、段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美的教育。如教学《翠鸟》一课,朗读第一自然段时,要抓住“橄榄色”,突出“头巾”的美丽;抓住“浅绿色”,突出“外衣”的漂亮;抓住“赤褐色”,突出“衬衫”的鲜艳;抓住“透亮灵活,又尖又长”,突出“小巧玲珑”。这些表现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的重点词,朗读时都要加强语气,重音轻读,突出翠鸟的静态美。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应抓住“悄悄地”“吹”突出小鱼的机灵,抓住“锐利“”蹬开”“叼起”“飞走”突出翠鸟动作的迅速。尤其要重音慢读好“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一结句,进一步体会翠鸟捕鱼的快、准、灵。通过反复朗读,领悟出作者对翠鸟喜爱之情的美好意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又如《桂林山水》一课,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江水清澈如镜,山峰姿态各异。江上,有竹筏小盘;岸边,有葱绿的稻田;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白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山水辉映,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学生置于美好的画面之中,体会美好的意境,受到景物自然美、和谐美的陶冶。
三、通过正确引导,在实践中创造美
美来源于生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要引导他们热爱生活,让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比如让学生收集资料,办黑板报,手抄报,也可让学生组织班会讲故事等。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让他们在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产生满足和喜悦的感情,使审美教育进入更高层次。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美,而且要善于引导调动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他们去描绘,去创造,把接受的美感扩展成一幅更生动、更完美的画卷,使感受美、理解美上升为发现美、创造美。如学习《狼和小羊》这一课,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通过表演,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对表演组织讨论、评价,把学生对人、事、物的认识深化、升华,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更充分、更完美的发展。
四、引导观察联想,品尝插图意蕴美
语文课本中配有大量的插图,使课文中讲述的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插图,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海底的海参、珊瑚、龙虾、海龟、贝壳。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这些特产的形态、颜色,借助形态感受这些海底生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如描述珊瑚的形态用上了两个比喻句:“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结合插图,进一步体会作者怎样把珊瑚写得形象具体,懂得一种事物怎样多样表达,由此感受到珊瑚的静态美。写海参时用上“懒洋洋地蠕动”,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海底动物的动态美。教学时,让学生切实地得到美的享受,促进审美趣味的形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意蕴美的熏陶。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情感,寓美于教学,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体验。
第三篇:从心理学角度思考创新教育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近年来,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造力要靠教育培养和实践来挖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如下探讨。
一、以创新精神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有利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教学方法,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学习掌握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崇尚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死记硬背,很会应付考试,把学习创造当成深重的负担,而不知道科学探索中的乐趣,是绝对做不出什么成绩的。
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但是创造思维不仅是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创造思维的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就是在头脑中突然出现的直接顿悟。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作,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手工制作,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力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青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入,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夸张性大而创造性不强,因此需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创设激发想象力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生活,提供感性材料,等等,都利于想象力的发挥。
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即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依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青少年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如果一个人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必然是充满自信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这个人必然是自卑的。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发挥巨大的创造潜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要创造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民主的教学气氛,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心理不健康和性格冷漠、孤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⒋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学生,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他是在幼儿园学到了他认为最主要的东西,那就是“把自己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实际上是说对他走上科学道路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从小受到的全面的做人的教育。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
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
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好多科学家从小肯用功,放弃了作为一个孩子乐于享受的游戏、玩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正是因为他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从科学研究本身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愉快,这是他人所无法体会到的。达尔文说:“我一生主要乐趣和唯一职务就是科学工作,对于科学工作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我的不适。”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巴甫洛夫说:“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假如一个人对科学创造毫无兴趣,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
二、创新教育是全程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显得尤为迫切、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早期培养形成的不良习惯,如不及时纠正,长大以后很难改变。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环,而且是重要一环。
李岚清副总理曾强调:“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也包括幼儿教育。”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关系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根本问题。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和应试教育的结果,家长和教师过早地用灌输的方法让孩子们读、写、算,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求知情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教育观念的创新,要彻底摒弃“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机械记忆训练,轻实验应用”的传统作法。在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和好坏学生的评价标准的正确定位上,我们尤其需要更新观念。
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在创造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而不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为人师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继承知识,而应使学生学会创造;要有诚实正直,平等待人,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职业人格品质。
⒉正确定位好坏学生的评价标准。按照传统教育观念,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被视为好学生;相反,不服从教导,破坏财物,好动,不负责任,粗心大意的学生往往被视为“坏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所谓的坏学生之所产生品行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由其心理年龄特点决定的。在青少年发育的某些心理年龄上,会表现出一些与社会公认价值观、道德观及家长和教师的期望不一致的行为特点。其次是好奇心求知欲驱使所致。美国教育家对有创造力的孩子的描述是顽皮、淘气,所作所为时常逾常规。中国民间早有“小时不逞,大了无用”的说法。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故意破坏绿化”可能只是为了看看花蕊里有什么;有的孩子将钢琴键扭掉,是为了想看看什么东西能发出声音来。孩子的这些淘气行为,往往蕴育着可贵的探索力、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为了求得一时安宁而不问青红皂白,粗暴地阻止孩子,或许因此而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应积极引导,避免产生消极的后果。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青少年会大胆地向权威和制度挑战,正是这些敢于反传统的孩子,才是未来具有创新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第四篇:大学生活中的思考论文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学习。我们都只为最终的目标而奋斗:考上一所自己满意的大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大学生活中的思考论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摘要:从中学步入到大学校园里,莘莘学子们首先遇到的困惑就是:我们该怎么度过这四年大学生活,该如何实现全面发展?本文依大学的性质,分析了大学的功能,为学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活;全面发展;建议
一、大学生活,我们该怎么过
对每一个刚入校的大学生,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而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说它迫切需要解决是因为:在高考的压力下,学子们在高中阶段不存在学什么的问题,每天睁开眼睛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物理难,化学烦,数学作业做不完”是对高中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的时间被老师和家长“精确”地安排着,不用思考今天要干什么,明天要干什么。然而,一旦走进大学校园,释去了诸多重负,这些学子们开始变得茫然:“除了上那几节课,我今天要干什么?”就成为刚刚入校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在这四年时间里,如果始终得不到答案,那么,大学也仅仅是他(她)人生中的一个驿站,而他(她)也仅仅是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匆匆过客。因此,解决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这个问题就显得迫切了。
二、大学是什么
就我国的现实而言,大学,大都是学子们第一次在生理和心理上脱离家庭而开始迈进社会并开始独立生活,使他们有机会通过广泛地接触各种新的知识、思想和人群,不断地充实、提高和完善自我的阶段。因此,大学阶段对许多人来说,将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由此影响终身及影响他人。因此,从本质上说,大学首先是铸造一个“人”,在铸“人”的基础上,然后才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研究。
另外,大学教育,正慢慢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必修课程相对越来越少而选修课程相对增加,专业方向的淡化与灵活、课堂教育外非正式教育机会的增加(社团、交流活动、暑期实习)等等,这一切使得大学教育更象是一个超级市场:当你步入这个市场(进入大学)的时候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东西,投入你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这种投入会有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就体现于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中,而且,这种投入和产出有一定的相关性,你投入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就会越多。
三、大学里,我们该怎么过
(一)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
德乃国家之基、民族之魂、为人之本。德育是人的教育,人通过德育而成为“人”。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合格公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蔡元培先生也说过:“德育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唯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都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教育之目的和教育之重。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除了从职业的角度掌握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学会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养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
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有句话叫做:“丘吉尔是天才,希特勒也并非无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
199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时,被列为第一位的是人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2001年9月20日,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近9000字,可以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对于经过大浪淘沙走进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知识、方法可以很快掌握,但是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质,高尚的品德却不是朝夕可就的。只有把求知与做人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切实培养起自学能力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以后的自我教育。
大学教育和以往的教育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再只是单纯的死板的理论灌输,更主要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学习,掌握自学的能力。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在大学里所学到的东西。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自学能力是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是大学生在大学时代能否有效学习、发展成才的关键。
从学习的内容上来说,大学与中学的最显著的差异就是,大学里的教材(在此暂且称之为教材。严格的说,大学里本无教材,所谓的教材无非是最好的参考书罢了)比中学的课本厚了许多,也多了许多;另一差异就是大学里的许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感悟、去掌握,而且,这些知识未必都是我们的专业需要。这些变化都提示我们:大学里,老师不可能像中学里那样,讲解做到面面俱到,这一变化必然要求我们能够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自己知道怎样去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学到真正的终生受用的知识。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三年左右的时间,人类的知识量就会翻一翻,大学毕业了,如果不会自学或者还没有养成自学的本领,不会知识更新是不行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
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其实所掌握的东西极其有限而学无止境,这也要求我们具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就好像一名医学生,要让他(她)在学期间,就接触到各种疾患,这不可能。圣人无常师,大学里面,学生就是老师,老师就是学生,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矣,也印证了那句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笔者的老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读书时,有一个问题向刘望夷老师请教,刘老师说:“你是搞这方面研究的,你就是专家,别问我!”就是这个道理。
(三)扎扎实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人生的阶段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学习阶段,第二个是将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在经济社会中进行应用而为社会贡献价值、并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基础,做不好第一阶段就无法做到第二阶段。
如何评价每个人第一阶段达到的效果呢?那就要看他(她)是否具备了成功进行第二阶段的能力。在这里用“能力”而不是“知识”这个词,是因为知识如果无法转化成外在的能力,其本身是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正如书店里的书摆在书架上没有任何价值,只有通过人的学习并转化成他的行动能力、可以用于创造价值并解决问题时,才体现了它的价值。
大学阶段是学习阶段的关键,也是如上所述的第一阶段是否能够顺利过渡到人生第二阶段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度过了大学四年而没有具备在某一方面专业的能力,那么这个大学生对社会的效用将与中学生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了却什么都不会做、眼高手低的根本原因。假如一个医学生,如果没有掌握丰富的临床知识却从事临床工作,恐怕会是件很恐怖的事。
从现实上来说,上大学无非是想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而专业课可能是找(好)工作的基础,也是同学们走出校园后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手段。可以这样说,大学里其它方面不管有多么优秀,如果专业课没学好,没有拿到毕业证,那么这一切可能只是零。当然,毕业证与我们的个人能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没有毕业证,可能连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的机会都没有。一座再高的大厦,不挖好奠基石是永远无法建造的。这一点,我想我们的学子们应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四)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健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就人类发展和文明的核心来说,智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出现,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化机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现代大工业的发展都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结果。而人类智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有力工具,没有人类智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学习在人类智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地学习,建立健全合理的知识体系,才能为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提供牢固的基础。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当代的大学生必须不断地积累、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为以后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知识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人能够学到全部的知识,只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从职业的发展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才者”。快乐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但哪个领域是你的最爱?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只有接触,唯有偿试,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任何一个学子接触并偿试众多领域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场所,而这一接触、偿试过程也是一个人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当代的大学生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短暂的时光,充分把握好在校的四年时间,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多跑跑图书馆,多看一些课外书籍;另外,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拓宽自己的视野,创新自己的见解,达到与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既便你的最爱与你正在学习的专业相距甚远也无妨,无非是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其实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未必就能决定将来的工作方向:笔者一位同学本是生物学本科毕业,但大学毕业时却考取了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同样,职场中的人们也未必都从事着本专业的工作,而他们的大学生活也未必是一种浪费,因为他(她)们掌握了适应全新工作的能力,也足够他(她)们从事全新工作,这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大学里,我们可以尝试一切新的东西,可以做人生的各种实验,而任何实验的过程都是自己主动的过程,最终弄清楚我们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正是这样一个个主动的过程,才最后决定了四年前相差不大的我们,一起进入同一个校园,听同样的教授的同样的课,在同样的环境中同样的生活,四年后却有着大不相同的未来。
总之,大学校园里,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品德修养,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奉行严于律己的信念,并切实的遵行它。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技术精湛,也要厚德载物。
参考文献:
[1]张劲.儒家的“仁义”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15(1):31-33.[2]潘耀芳.新时期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和关键举措[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113-115.[3]张颖颖,周先进.试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J].文教资料,2011,(12):215-218.[4]线静.浅谈大学生的学习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0,(17):353.
第五篇:论文-从愚昧中崛起
论题:从愚昧中崛起
摘要:中国的近代史可谓是中国的屈辱史,在中国的近代史中,中国饱受挫折与屈辱,使中国的势力被逐渐削弱,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
正文:中国在古代曾被西方人成为天朝大国,而自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开始,中国逐渐衰败,成为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象。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社会性质也逐渐由封建社会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国向中国输入了大量鸦片,使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为此,清王朝派林则徐前去禁烟,他曾说过“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着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但此消息传到英国伦敦却变了味道,英国便以此发动了鸦片战争,但中国因为各方面的不足,就以失败告终。并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为了找个替罪羊顶罪,就把林则徐贬了官,此时龚自珍为此作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来抒发对朝廷的极度不满。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在100多年前,它饱受印发侵略者的掳掠和毁灭,一把火把这个清王朝经营续修了100多年的皇家园林毁与一旦。圆明园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朝150多年的历史并没有毁坏,依旧保存完好,而在清末被付诸一炬。“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他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
1这清楚的证实了英法联军所做的一切,场掠夺。”○使一座神话中的宫殿顷刻间变成了废墟,圆明园记录着英法联军的野蛮与他们的累累罪行。我们应当深记历史的屈辱,不要让中华文化再度遭到任何破坏。
提到近代史一定会提到在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邓世昌。他与全舰将士壮烈殉国,他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他的英勇,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足以体现他在当时引起了多大的反响与轰动。“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虽然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了,但是他的壮举依然被中国人所赞赏,所传唱。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的同时也使中国国土大面积的沦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山东兴起,在“义和团”和清朝爱国官兵在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敌人,重创了侵略者。但“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以失败告终,并以《辛丑条约》结束了这场运动。运动的失败不仅有外在原因,还有内在原因。因为“义和团”本身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盲目排外,没有新思想的摄入,而且成员没有太多的文化与技术,着也是“义和团”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从一次次事件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从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再到统治阶级逐渐开始了 对外来侵略者的反抗,体现了中国人民为了国土完整、主权完整与外国侵略者奋战到底的精神。其中也不断出现像林则徐、邓世昌一样的民族英雄,他们也为后续的参与反侵略斗争的人们作出了表率。
1出自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所写。注:○
2以前一般以为是光绪帝所撰,现在有资料认为,此挽联为邓世昌友人所写。○
3主张积极引进西方技术的人被称为“洋务派”○。
参考文献:(1)《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历史》主编:郑师渠。
(2)《上下五千年》林汉达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