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学案七上第25课世说新语学生用书
《七上名师学案•学生用书》
25、世说新语
自主预习案
1、给加粗字注音。
谢太傅()雪骤()柳絮()无奕()尊君在否()
2、文学常识填空。
《<世说新语>两则》选自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世说新语》是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__________________(2)、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5)、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译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待君久不至,已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默写。
(1)公欣然曰:“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兄女曰:“___ _____。”公大笑乐。
(2)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人惭,下车引之,________。课内探究案
《咏雪》问题:
6、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7、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8、“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
9、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10、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11、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12、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拓展检测案
13、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___?”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
②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各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6、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课外阅读: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8、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19、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尝:_________ ②譬如:____________ 20、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无此必不明”中的“此’指代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徐孺子年少聪敏,他从月亮联想到_____________,把月中物比喻为_________,反应极为敏捷。
《世说新语》
1、fù zhòu xǜ yì fǒu
2、余嘉锡 《世说新语笺疏》 南朝宋 刘义庆
3、(1)家庭聚会(2)讲解诗文(3)拉(4)回头看(5)离开。丢下,舍弃。
4、(1)跟把盐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2)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起。
(3)等了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5、略
6、古义: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现“儿女”专指子女。
7、文中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8、公“大笑乐”可作多种理解: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9、不讲信用,粗野无礼的人。
10、“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1、无信 无礼
12、言之有理即可。
13、略
14、略
15、友人、陈太丘、友人
16、无信 无礼
17、C
18、rú yé pì tóng
19、①曾经。②就好像。
20、如果月亮中没有东西遮挡,他应该非常明亮吧?
21、瞳子
22、人的眼睛 瞳子
第二篇:七上25《世说新语两则》复习学案
25《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课学案
一、导入复习:
同学们,自古至今,有很多聪慧的少年像璀璨的明星缀满历史的天空,像耀眼的珍珠撒满历史的河滩,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当你走进他们的时候,你会惊叹他们思维的机敏,语言的犀利,随机应变的高超能力。细心品读他们,你就会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理解故事背后的文化底蕴,从而浸润自己的心灵,启迪自己的智慧,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处事,学会交友,„„今天老师和大家再次走进《世说新语两则》,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古代少年的智慧和美德。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出示复习目标:
1.反复诵读文言文,积累“未若”“期”“舍”“委”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熟练的译读课文。
2.深入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学习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
3.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复习过程
语文常识我知道
堪怜咏絮才——这句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谢道韫,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出身名门,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因“未
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后人把有才学的女子称为“咏絮才”。
第一环节:读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多读,下面让我们读起来。1.2.小组内互相大声读 推荐朗读,评价朗读
注意字音和停顿。
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读出友人愤怒和元方义正辞严的语气)
3.4.全班齐读 谁能背诵。
第二环节:译译
1.学生利用五分钟自主翻译课文
2.三分钟互相提问重点词句的意思
3.教师出示检测题
一、解释句中红体字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相委而去:
5、君与家君期日中:
6、下车引之:
7、元方入门不顾:
8、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9、撒盐空中差可拟:
10、未若柳絮因风起:
二、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故时有物外之趣
B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C 未若柳絮因风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D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三、翻译句子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三环节:说说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第四环节练练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文中的红色字。
尝:子:之:唯:
2.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1)人问之,()答曰。
(2)()取之,信然。
3.翻译这个小故事。
4.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拓展视野
1.有不少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请写出几个。
望梅止渴、难兄难弟、鹤立鸡群、标新立异、一往情深
2.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㈠ 王冕四岁作画;㈡ 曹植七岁作诗;㈢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㈣ 司马光砸缸。
【中考链接】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8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B去后乃至(才)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9.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
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B
9.(4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分)(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2分)
10.(4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2分)谈感受(2分。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译文:
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国君魏文侯很讲信用,因而赢得了大臣和百姓的爱戴。有一天,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好次日午时到狩猎厂打猎。那天,宫中饮酒,喝的很开心,天上下起了雨(早朝后,得知国力逐渐强盛,魏文侯心情十分舒畅,于是下令摆上酒宴款待群臣。酒过三巡,大家喝得兴高采烈,酣(hān)畅淋漓突然,魏文侯带着几分醉意问道:“午时快到了吧?”左右回答:“是。”)魏文侯急忙命令左右撤下酒席,叫人备车赶往郊外的狩猎场。大臣们一听,齐声劝道:“今天喝酒这么欢乐,天又降大雨,不能打猎,大王何必冒着雨白白去一趟呢?”
魏文侯说:“我已经跟人约好了,现在他们一定在郊外等我。虽
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停止了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魏文侯(?一前396),名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前445至前396年在位。
开口相约,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但要信守约定、践行约定,就不那么容易了,只有诚信之人才能够做到的。守约是诚信的要求和表现,魏文侯信守约定,冒雨期猎,体现了他的诚信。君王的诚信对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魏国能成为当时的强国,与魏文侯的诚信应不无关系。
第三篇:七上《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中的教育意义。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概述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教学设计
一、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二、导入: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好吗?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研读课文
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3、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自主、合作探究
1、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学生可能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教师小结过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等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d.拓展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五、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一、二、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能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补充: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活动目标 ① 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② 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③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④ 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人真情实感。教学重点 访谈、写作和评价 活动设想 学生写作的困难往往是缺少素材或不会积累素材,因此作文时有些同学要么搜肠刮肚、东拼西凑,要么仿写范文、编织故事,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实感。本次活动指导将以此为突破口,交给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提倡说真话、诉真情。另据课程标准的写作评价建议,打算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自评、互评,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推选代表讲评自选范文。教师仅在各阶段进行指导和最终进行评价。课前准备
一、思考回顾 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风筝》、《散步》、《诗两首》和《〈世说新语〉两则》等,理解亲情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浓浓的亲情不只在作者笔下,更萦绕在每一位同学身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家庭实际状况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妈妈的唠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再作具体的访谈指导。
二、访谈指导 ① 选择“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学,应在作文前与父母聊一聊相应的话题。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兴趣的物品,问问父母它的来历。② 选择“妈妈的唠叨”的同学,应静下心来听听妈妈唠叨的内容,和爸爸谈一谈关于“妈妈的唠叨”的话题。
三、谈话指导 ① 无论选择哪一项活动,在与父母交谈时都应该注意拟好谈话提纲。内容包括:向父母介绍本次语文活动的内容和访谈的目的;你需要得到父母哪些方面的帮助;了解家庭故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询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等等)。② 尊重长辈,文明礼貌,避免争吵。③ 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④ 做好访谈记录。
四、作文要求 ① 文从字顺,内容充实,文面工整。② 叙事具体,能体现亲情可贵,有真情实感。③ 字数:600左右。
五、评改指导和要求(让学生对作文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写作技巧有切身的体会,并自己发现作文的优点和问题,往往更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次作文评价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交给学生自行完成。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制定评分细则和对学生白评、互评的具体要求。)
1、根据作文要求确定评分细则(满分100分): a.文从字顺,满分20分。(错别字2个扣1分,病句1句扣1分。)b.叙事具体,能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满分30分。c.能体现出“我爱我家(人)”的主题,有真情实感,满分30分。d.内容充实10分,文面工整5分,字数达标5分。
2、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① 自评: a.朗读作文,发现和修改错别字、病句。b.细心阅读,根据评分细则对自己的作文逐项评价。C.写50字总评。② 互评: a.四人一小组共同评改,每组四篇,要有旁批,有50字总评,有四人签名。b.各大组挑选出范文两篇,并推选两人下次课讲评。(范文选择不一定要最好的,可以选择大众化的,更有针对性;或者选择质量较差的,善意的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受益。)
3、学生讲评(把作文讲评交给学生去做,一方面可以强化这种认识和体会,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学生讲评成功与否,关键看教师有没有指导,指导是否到位。)初次试讲,学生往往可能只是泛泛而谈,如“我觉得这篇作文文从字顺,内容具体,但有少量错别字”等,教师此时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作文中的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如“我觉得这编作文文从字顺,如‘„„’一句就写得很美。” 课堂上,各大组主讲人总评之后,教师应组织和动员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补充讲评。
4、教师评价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各班不同的情况,着重对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和作文评改、讲评过程进行评价,肯定作文前的有效准备,表扬认真评改的同学(尤其要表扬他们对自己、对同学负责的处事态度)。
第四篇:世说新语 学案
《世说新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4)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重点:
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课 时:两课时 导 入:
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管中窥豹”(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虽然身处皇室,但为人非常的俭朴,“性简素,寡嗜欲”。又喜好文艺,因此他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大批文学名流。,他的作品主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徐州先贤传》、《典叙》和《集林》。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世说新语》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
《世说新语》全书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任诞、汰侈、等36个门类,共记载了1130个故事。《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
二、课文分析
《咏雪》
1、预习检查:
谢太傅()雪骤()柳絮()无奕()....请同学朗读课文,检查纠音效果。
2、介绍翻译文言文方法
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学习,介绍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① “留”,就是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等,翻译时保留不变。
② ③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④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⑤ ⑥
3.翻译全文:以文章句子为例子,结合具体的句子讲解翻译方法的运用。(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调”,就是调整。把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內集:家庭聚会 儿女:古今异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 晚辈的统称。今义:儿子和儿女 “谢太傅”为人名,在翻译的时候,为“留”,即保留不变。译文:一个寒冷的冬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地 画线句子为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做“似”的宾语,原顺序为:“白雪纷纷所似何?”在翻译的时候要遵循“调”的原则。把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译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未若:比不上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①判断句:“„„, „„也”是常见的判断句式,还有如“„„者,„„也”、“„„,„„者也”,以及“„„„者,„„”等形式。翻译为:“„„是„„”
②省略句: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在翻译的时候遵循“补”,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译文:(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三.重点研讨 课堂提问:
1、“寒雪”“內集”“欣然”“大笑乐” 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温馨的家庭氛围。
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 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比喻较好,为什么?
①“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②“柳絮因风起”较好: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要求: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咏雪》学习,了解了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絮之才。谢道韫的咏雪一定会有很大的触发,希望同学们以后写景咏物,也要做到情景交融,富有意境。
《陈太丘与友期》
一. 导入:
故事引入,介绍体现元方聪明善对的另外一个小故事——《元方善对》。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这个小孩十一岁的时候,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他:你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陈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小孩子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年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小孩子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大家知道故事当中的小孩子是谁吗?他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陈元方。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另外一个能言善辩,体现他聪明才智的故事。
二. 检查预习
抢答赛:太丘为何舍友而去?
客问元方,元方何以答?
客为何怒? 元方合一对答?
友人惭,何以见得?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音频范读,初步体会文章朗读的语气。2.纠正读音:
陈寔(shí)尊君在不(fǒu)3.检查字词意思的掌握,落实翻译。(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期行:动词,约定 . 期日中:名词,约定的时间 . 日中:正午时分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舍弃,放弃 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乃:才
译文:太丘不再等候友人就离开了。(太丘)离开以后,(友人)才来。(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时:当时,那时 戏:嬉戏,玩耍 译文:(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在门外玩耍。那人便问元方:(4)、“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待:等待。君:彼此尊称,相当于“您” 译文:“你父亲在家吗?”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5)、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便:就 哉:语气词,表感叹。相当于“啊” 相:表示行为作用的对象,可指代一、二、三人称,此处指代“我” 委:舍弃,丢弃 译文: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同行,丢下我自个儿走了。”(6)、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家君:我的父亲。信:信用。译文: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7)、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惭愧 引:古今异义。古义:拉。今义:引用。顾:回头看。译文:客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表示友好),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4、课堂练习: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课外拓展:
古人称呼上的原则:称人时尊重对方,对外人称呼自己人时谦逊有礼。
在汉语称呼语系统中,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即称呼自己的亲属用谦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用“家”,如“家父”“家母”等,比自己辈分低或年幼的用“舍”,如“舍弟”“舍侄”等,称呼对方的亲属一般用“令”,如“令尊”“令爱”等。
四、分析文章,加深体会(同学们讨论回答)
1、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无信”、“无礼”
2、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聪颖 机智 懂得为人
3、《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①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 ②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
③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开,不反 省自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
④在元方一番义正词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五、体会人物性格,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通过对元方和友人人物性格的分析,同学们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朗读时要注意把友人的“无礼”和“怒”读出来,把元方机智、善辩表现出来。
六、课堂讨论,各抒自见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谈谈你的看法。
(同学们能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就可以)
七、升华主题,学会做人
1、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我们要学会聪明应对他人。
2、教师寄语:
做人诚信相伴,你将一生无憾。
第五篇:七年语文上 世说新语两则 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难点
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延伸阅读法
咏 雪
课前预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俄而雪骤 ..③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课文研讨
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好?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陈太丘与友期
课前预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去后乃至 .②相委而去 ..③尊君在不 .④入门不顾 .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③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3.翻译下列句子。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课文研讨
1、友人是个怎样的人?
2、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3、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拓展延伸
1.请写出四句有关“雪”的诗句
2.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几句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