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01:1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一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苑霞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够解释各种常见乐器的发生方法。

2、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的不同现象。

3、能够对声音的产生原因作出假设,并能够想办法利用实验来验证假设。

4、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振动现象。

5、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教学重点: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教学难点:

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准备:

小鼓、音叉、皮筋、尺子、水槽、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你听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这些声音是谁发出的?

3、提问:我们更安静些,一点声音也别出,再听听,还能听到什么吗?

4、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所不在。

5、讲解: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生活的丰富多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妙。

二、制造声音,提出假设

1、提问:大家听了这么多的声音,现在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呢?

2、制造声音。观察桌子上有什么材料?小组选择发声材料。讲解:请各小组利用身边的材料制造声音,实验结束后交流:用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制造出了什么样的声音?(教师鼓励大家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方法制造出不同的声音。随着学生活动的展开,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你能用水发出声音吗?利用自己的身体能发出哪些声音?提示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3、展示交流。小组交流。教师要求发言学生边汇报、边演示,同时汇报时说清楚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造的声音。

4、引导思考,提出假设。

提问:大家制造出这么多不同的声音,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物体发生时,物体都在动,在来回的动。科学上把这种来回不停地动称为振动,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假设。)

5、讲解:在科学探究中,有了假设就要通过实验收集证据来验证假设,我们也要通过多个实验来证实我们关于声音的假设。

三、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

1、讲解:以小组为单位,用橡皮筋、直尺、铝箔、小鼓发出声音,观察发生时的现象。教师希望学生发现,这些物体发生时会振动,可以看见橡皮筋、直尺、铝箔、鼓面在明显的振动。

2、提问:敲击音叉使它发出声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看到振动吗?(通常学生看不到振动,然后教师提示用系线的气球靠近音叉,简介观察到音叉发生时的振动。)提问:你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消失吗?

3、提问:人说话的声音也是振动吗?(引导学生用手摸感受声带的振动。同时介绍有关嗓子与声带的保护常识等。)

4、提问:人体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现在好多声音来自于电话、电视机中的喇叭这声音也是振动产生的吗?(教师演示:播放音乐在音箱上放上气球,气球会随着音乐跳动。然后让学生观察,接通扬声器后气球在扬声器上跳动。)

5、谈话:我们通过气球的跳动看到了扬声器发生时的振动。上面的几组实验我们都只是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巩固应用

1、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科学上叫做声源。

2、续写小诗。要求学生根据例句续写小诗,通过简单的诗句加深对声音产生的理解。(教师出示例句:风儿呼呼是空气在振动;流水哗哗,是水在振动;小蜜蜂嗡嗡,是翅膀在振动--------------)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苑霞

一、激发兴趣导入,提出假设

本课一开始就创设愉悦有趣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两次让学生安静的听声音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声音无处不在,进而伴随着课件带领学生步入奇妙的声音王国。这样做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而且聚焦了探索的问题。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制造声音。在各小组展示自己制造的声音时,教师特别提示学生明确: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尽可能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材料发生,使学生体会到声音无处不在,促使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作出假设和预测---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充分探究,验证假设,探索规律

有了假设后,重要的是让学生周到要找到多种实验来证明。教师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声音的产生。橡皮筋、直尺的发生实验,学生可以看见发生物体的振动;紧接着安排音叉发生实音叉发生时看不到振动,用气球在线音叉发生时的振动,让学生体会到简介证明的方法。问题“你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停下来吗?”渗透反证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声带发生实验在于让学生通过摸,感受声带的振动,认识人体发生;最后做扬声器的发声实验,也是边看不见的振动为看得见的振动。

这样,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归纳出发生的共同点,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认识。

三、总结规律,加深认识,拓展探究。

续写小诗的方法既增加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增加了科学的美,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对声音产生的认识。

第二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时间,让学生先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想,然后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观察实验活动,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实验材料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体现探究材料的结构性。

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提高实验的实效。在实验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十分熟悉的材料:钢尺、橡皮筋、气球皮、纸片、镲、音叉等。材料结构丰富,数量充足,使人人动手落到实处。而且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习热情。在观察实验,提出假设过程中,选择了钢尺、橡皮筋等为典型的物体,帮助学生发现“振动”,理解“振动”;在初步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概念后,又借助镲,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振动产生声音”,停止“振动,声音消失。最后提供音叉让除了用触觉感受到物体的振动,还能用视觉看到物体振动是怎么样的。如:使学生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音叉振动时会发出声音,不振动时就不会发出声音,更能体现物体振动与发声的关系。

2、循序渐进,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引导。

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在本课教学中我立足学生的前概念,尝试打造“自然而生“的科学课堂。

(1)假设验证,揭示前概念。前面在听声音、制造声音环节中,已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激起学生认识声音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心理状态,又为后面的交流打下基础。学生在“制造声音”活动的基础上,再让他们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样使他们的猜想不再盲目,而是建立在他们的认知基础上的。

本课的教学核心概念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生物体的状态。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向突破难点,就应该立足学生前概念,只有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2)实验探究,观察发声物体。

提出猜想后,让学生利用刚才的一组实验材料来验证猜想,在“放”的基础上集中思维,引导学生由关注造声方法转向发生物体,把观察的焦点放在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与变化上,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物体发声时的规律,初步感知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3)巩固拓展,完善科学概念

由于前概念的影响,实验后仍有少部分学生有人认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我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感知镲发声的过程,由于镲的持续振动,学生们发现当两片镲停止撞击时,仍然有声音。这时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到物体本身的变化,这一实验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敲打、碰撞、拍打是产生声音的外在条件。” 接着让学生围绕“能使镲发声时突然停止吗?”设计反证实验,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在学生认识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后,再次提供音叉,让学生设计实验,用视觉看到物体的振动。这时,学生进一步探究尝试,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借助其他材料看到了物体的振动,而且还发现物体振动与音调、音量的关系。

这样处理,使探究“振动”的内涵由易到难,由显到隐,由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逐步丰富概念外延。思维的顺应和激活,实现了教学的“层递性”。

(5)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振动发声的例子?一个简单的活动旨在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本课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学习中力求让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当然这个探究过程不是体现在教学的结构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自身探究过程的完整。我注意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身份,是组织者、参与者,把自己融入学生的学习中,在开放中去组织,在参与中指导。

同时在备课、试教中我注重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前概念和思维过程、可能产生的思维结果、研究学生可能出现的实验情况,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的应急措施,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案。当然课前也不可能考虑的面面具到,这就要求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和发现捕捉教学时机的能力,这样的课才会有出奇不意的效果。

第三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反思我的教学,从三方面来说:

一、优点

1、能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充分落实了“双基”。

2、教师能够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动机。

3、教师的亲和力非常好,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氛围,从学生出发,注意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

二、不足

1、在学生实验时,皮筋振动的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知道如果能将皮筋固定好,效果会更明显,也会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声音。

2、在科学课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必须做到的,因此科学素养也是逐步培养的,在做实验时,应该把这种比较实验严密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使同学们知道科学课上实验必须严密。在研究观察物体发声时不发声时比较,可以选择两把格尺,但必须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没有完全相同的格尺可以用一把格尺进行有序观察。

3、在学生实验汇报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让学生说清是怎样做的,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4、在教学中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备学生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因此在引入音*时,让学生对音*这一材料并不明白是干什么的,只是知道这就叫音*,这是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对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用音*实验时,如果再强调的多一些,方法讲的确切一些,在观察音*实验时,效果会更好。

三、值得研讨的地方

1、在科学课上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但是在本节课上是否该把液体、气体振动引入进来呢?

2、在每堂科学课上都必须让每一个环节尽善尽美吗?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选择问题—猜想、假说—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拓展应用—全课总结,在短短的40分钟内,应让哪部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呢?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反思,这将有利于提醒今后的课堂教学。

第四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时间,让学生先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想,然后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观察实验活动,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一开课我让学生静下来,仔细听教室中发出的各种声音,激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并问学生关于声音,你们想进一步了解什么问题呢?引发学生走入声音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想办法使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声音产生的共同规律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而且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当然对于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学生操作实验不够规范时,教师没有及时纠正;表格交流时应让学生之间多交流,不要只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等等。这些都需要我花时间去好好研究的。只有教师本人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也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学习方法。

第五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观察物体的振动三部分。这三部分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上主要呈现了两大块学生活动:一,想办法使鼓、钢尺、皮筋等发出声音;二,通过观察、实验,探究鼓、钢尺、皮筋、音叉、声带等发声的原因,并发现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及不同的振动产生不同的声音等性质。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教法:观察法、合作交流等。

教具:四人小组:鼓、钢尺、皮筋、小纸团、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

教师:水槽(盛有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提出研究的问题

上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背向大家,下面老师拍谁的肩,谁就大声说“猜猜我是谁”,上面的同学就猜说话的人是谁。

师问:你怎么准确猜出的? 生:听到声音 师:我们朝夕相处,熟悉的声音泄露了秘密。(出示课题“声音”)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我们就让她自己介绍一下吧。(课件出示:HI 大家好,我是声音小精灵哦,请朋友们闭上眼睛,我将带你们去旅行,仔细听哦,边听边告诉我你在干什么?到了什么地方?

播放课件,汽车发动行驶,港口气氛轮船汽笛声,摩托艇从远到近,小船笛、水冲刷声,收矛下矛,大海潮声海鸥鸣叫,电闪雷鸣声„„)

师:同学们真棒,想象力非常丰富。是什么把我们带到了大海边? 生:声音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是大自然发出的,有些是我们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和我们如影随形。对奇妙的声音王国,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提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行提出了这么多想知道的问题,那我们首先应该研究哪个问题?

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好,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其他的问题我们后面再来研究。

(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新颖的情境创设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也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为教学的正常开展做好了良好铺垫。)

(二)初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利用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使物体发声

师:同学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我们的书、文具盒、桌椅还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用品。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老师先提出要求:发出的声音不要太响,但发出声音的方法要多样,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能干。开始!

(学生分组实验)

2、进入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猜想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成功的让这些东西发出了声音。大胆猜测,你们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请生答,将生答的写在黑板上。(预计:敲击、碰撞、摩擦、摇晃等)

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那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真的找到了吗?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质疑的方法。适当的引导学生们会提出的许多精彩的问题。)

(三)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获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1、师出示实验报告单。师:提出实验的要求:

(1)选择自己小组感兴趣的实验用品进行研究。

(2)采用多种方法使它发声,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3)你们可以采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报告单,也可以自己设计出自己小组的实验报告单。

(4)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不仅注重实验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把实验过程给记录下来,希望我们的记录员能把同学的发现记下来。

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观察得最仔细、准确!师:老师是看到了鼓面在动,但是其他同学看得到吗?能想个办法让全班的同学都看到鼓面在动吗?(生提出可以用手摸,可以在上面放上橡皮擦)

强调三种观察方法(1)我们不但可以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还可以使用身体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

(3)还可以借助其他的物体观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三种观察鼓面振动的方法,同学们,请拿出老师让你们准备的直尺。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对直尺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再做研究并填制好实验报告单(将小组填好的报告单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问:

1我们让这些物体发声时,用了哪些方法?请一个同学做示范。○ 2我们用力拉伸橡筋、按压鼓、弯曲直尺能让它们发声吗? ○3为什么轻轻的敲击、拨动却能发声? ○说明:使物品发出声音和我们力气的大小无关。师:看我们的发现一栏,能改一改吗?

(科学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科学课程标准》里也指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这里通过对鼓声这一典型例子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过渡到自行探究钢尺、皮筋等物体发声的活动中去。)

4、总结

你们观察到了这些物体发声时,无论用的是什么方法,都产生了什么样相同的结果呢?(指实验报告单)(都在振动)

师:同学们,做了这么多实验,声音小精灵要考考你们哦!(放课件:小精灵问: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声音产生的秘密吗?)(出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不同意见吗?请同学齐读,同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咙。体会发声时的振动。

我们人也能发出各种声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体也有一个能够振动的器官,请大家用手摸自己的喉部,试着发出声音,有什么感觉。(振动)

师:这个振动的器官叫——声带。

我们还能听见各种声音,我们人体有一个十分灵敏的、能够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耳朵的鼓膜。

(学生们的所做、所思,让他们对科学知识从表面感知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不但理解了科学知识,而且掌握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观察音叉的振动、感受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师做不同的音叉的振动实验,请学生来解释看到的现象。请一位同学来当老师的小助手。将音叉放在学生耳边。

问:听到什么了?(没有声音)将它放进水杯里,请学生观察 问:水面有什么变化?(没有)

敲击后放在学生耳边,问:现在呢?(有声音)

师:音叉敲击后会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由于振动发出的吗? 将音叉敲击后放入水中。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振动产生的水波纹。问:怎样解释你看到的现象? 大家一块儿回答

(其实,关于“不同的音叉振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一点大有学问,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只是让学生发现这一性质即可,这一处理可能值得商榷。)

(五)趣味比赛,巩固运用新知

请两个同学拿锣上来,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老师说开始,你马上让手中的物品发出声音,我说停,你就要迅速的让声音消失。问:每位同学都及时发出声音,谁的声音消失的快呢? 问获胜的同学:你为什么要用手按住锣面呢?(尽快使物体停止振动)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生答(对答得好的奖励小星星)师:刚才的游戏进一步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小结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指大屏幕)

问:为什么一开始同学们会认为声音是敲击碰撞产生的呢?(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以后啊,碰到这种情况要多观察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有什么体会? 师小结:

第一、通过对发声物体的仔细观察,我们找到了声音产生的秘密,物体振动发出的。

第二、学到了观察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去感觉,可以借助其他物品帮助我们观察,同时注意观察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深入细致的研究。

(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制作简单的节奏小乐器。

师:你想制作自己的打节奏的小乐器吗?(指导学生利用易拉罐瓶、豆子、玻璃瓶等制作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小乐器)

(《科学课程标准》里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是的,学生们的探究远远没有结束,因为科学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用小乐器来打出节奏,唱《拍手歌》结课。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会有高低不同的声音? 摩擦、碰撞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拍打、敲击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踢、拨、甩„„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点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教学设计能体现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关注学习过程。”教学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激情。以课堂细节的处理,来有效的对进行学生的科学素养地培养。注重学习和探究方法的传授,使学生能掌握有效的进行科学探究。

1、实验准备丰富,材料使用科学。有专家说,一套好材料,就是一堂好课。或许有夸张万分,但材料的选择的科学与否对教学的成功影响巨大,它是科学教学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针对性强、代表性好的材料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本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实验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上,是认真思考后的匠心体现。教学设计中,教师的实验材料能根据材料自身的特点,考虑每一份材料所要承载的任务。同时实验和材料的选择也是严谨的,非常具有代表性,不存在模棱两可的区域,对学生能很好的起到引导及激发思考的作用,尽可能地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扰。同时在使用几个材料进行平行实验,材料之间也比较均衡,避免了存在厚此薄彼现象。比如:橡筋、音叉、鼓做振动发声实验,三种材料都要去感受“振动”,但是由于感受的方法不一样,学生对“振动”的感受就更深刻。同时,由于三种材料在发声时,产生振动的用力方法不一样(拨、敲),对于纠正学生日常形成的“发声”错误观念很有帮助。因此,本设计在实验方法和材料的选择科学性体现非常强。

2、充分采用探究活动进行教学。“做中学”教育理论要求在科学学生观的指导下,教师在科学教育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的活动指导原则,从而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定角色和地位,使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教师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指导者、推动者和合作者。本教学设计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素材非常的丰富,实验安排也比较多,为孩子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孩子通过“推测—探究—验证”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能够真正在自主探究活动,自己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振动,这一探究活动过程也是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这种过程性学习,学生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愉悦,获得科学的经验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关注学习过程的理念。

建议:教师思想上可以更加大胆,课堂教学设计上包揽可以更少,留给学生的空间和时间可以更多些,让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体现更充分。如:学生的实验方法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汇报时,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汇报自己的发现,不要将学生的思维禁锢于教师的想法中,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精神。

下载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棉津中心小学 陈静 教材说明: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第二课。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经历制造声音,感受声音产生的过程。在观察、描述、比较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 知识目标: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情感目标:体......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教科版第三单元第二课,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活跃、愿意合作等......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

    上交教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 2......

    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2)能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