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上《路程时间速度》教学反思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速度”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学生都知道我们常说的快慢指的就是速度。可是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快慢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便不太清楚。所以在情境中,我通过刘翔夺得110米栏冠军的成绩表以及老师与刘翔比赛的成绩分析,使学生知道了在路程相等和时间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并明确了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同时也埋下一个伏笔,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又该怎样比快慢呢?进而揭示课题。
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对于这个问题,我放手给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或借助画线段图来解决。对于学生来说,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难度不大,但要求画线段图,尤其是标准的线段图,学生会有一定困难。我们都知道,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线段图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涉猎,所以学生画的可能不够准确或有误。此时,我们有必要跟学生一起经历准确画线段图的过程。在线段图的生成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全程参与,这样就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我通过计算和线段图的对比将数形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比较两辆车的快慢,实际就是比较两辆车1时行驶的路程,而这1时行驶的路程,正是我们所说的速度。从而使学生明确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的时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
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得出速度与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式的后,又提供三个情境,让学生口算出3个运动物的速度。而这3个物体的速度分别是火车、自行车、运动员在1时、1分、1秒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来谈谈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当学生理解到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速度时,我给出“单位时间”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概括出“速度”的意义,既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速度有快有慢,单位也各不相同,这需要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此环节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爬行速度之慢、光传播速度之快,使学生在轻松与震撼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进而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我选择了 “题中题”的形式,即在一个大的问题情境中设有小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角度问题的争议和思考,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多样化的算法,既巩固了学生对三者关系的认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从中体会到三者关系的紧密。
第二篇:四上《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教材在编排上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用“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这样一句话直接揭示“速度”的概念。接着指导学生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使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速度概念的揭示这一环节,考虑到对于学生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它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如果直接揭示,怕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速度的含义,于是,我通过李丽和张华的争吵,引出当路程不同的情况下,光知道时间,没法比较快慢,还需要知道路程。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需要比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也就是比速度。又通过几个例子,理解“单位时间”的含义,从而揭示速度的含义。这样的安排,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意义和正确的读写法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建模。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张华和李丽每天都要从自己的家走路去动物学校,有一天,到了学校,李丽说:“我用了4分钟。”张华说:“我用了6分钟。”孩子们,你们认为谁走得更快?说说你的理由 2.看来光知道时间不能比较出快慢,还要考虑什么?(远近)是啊,要准确地比较快慢,不仅要知道时间,还要知道它们上学走了多长的路,在数学上,我们把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路程。3.那么同学们,张华和李丽到底行的路程是多少?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李丽行了280米,张华行了480米)
二、揭示速度的概念
1.现在你能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快慢了吗?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算一算,比一比 2.汇报:480÷6=80(米)表示张华每分钟行走80米 280÷4=70(米)表示李丽每分钟行走70米 谁能说说他在比什么?(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啊,李丽行的路程是多少?行了4分钟,也就是把他们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表示什么?(李丽每分钟行的路程)在数学中我们把李丽每分钟行的路程叫速度。
张华行的路程是多少?行了6分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张华每分钟行的路程)张华每分钟行的路程叫什么? 3.这里还有几个关于速度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每秒跑10.4米,博尔特每秒行的路程叫速度。
博尔特跑得有多快呢?这个教室的长大约有10米,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跑,滴答一下,博尔特就跑到了那里,快不快?果然是世界上的短跑飞人。(2)猎豹奔跑的每分钟1800米,猎豹每分钟行的路程叫速度
猎豹的速度和博尔特的速度比,谁快?(猎豹快)你怎么想得?(猎豹每秒跑30米,我们的走廊的长度大约是30米,猎豹一秒跑了整个报告厅,快不快?果然被称为动物中的法拉利)。(3)世界上不仅有跑得快的动物,也有爬的很慢的,比如说蜗牛。蜗牛每小时爬8米,蜗牛每小时爬行的路程,叫速度。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速度了吗?(速度是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速度与什么有关?(路程、时间)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路程)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时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速度、时间与路程(板书课题)
三、速度的表示方式
1.我们通过刚刚的学习,对速度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判断下这两者的速度是一样快的吗?我们说的神九的速度是几?(板书8千米)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板书8千米), 都是8千米啊,怎么会不一样呢?你们刚才非常强调每秒8千米,每小时8千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来?(加斜线再写秒,加斜线再写时)速度单位与以前学过的单位一样吗?是的,它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两部分合成的,像这样有两种单位合成的,我们称它为复合单位,速度的单位就是复合单位。2.那你知道怎么读吗?(8千米每秒 8千米每时)3.练一练
前面的几个速度,我们可以怎么表示,请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反馈:一起来读一读
四、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
我们刚刚知道(1)猎豹的奔跑速度是30米/秒,也就是说猎豹每秒跑30米{5秒}(2)蜗牛的爬行速度是8米/时,也就是„?{3小时},如果我分别添上一个条件和问题,你会解决吗? 学生列算式,板书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是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你发现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推出:速度×时间=路程
根据这个关系式,你还可以推导出什么?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师:现在你知道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五、生活运用
用上这些本领,咱们一起来练练笔吧 1.判断对错
2.带有这个标志(限速60千米)的路共长140千米,张叔叔驾车想用2小时开完这一段路。他会超速吗?
3.请你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雷雨天气是先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光速为300000千米/秒,声速为340米/秒,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西村小学 四年级 王剑霞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给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其轻松愉悦地学习:
1、激趣导入,有兴趣的谈话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设计了 “动物比赛竞走”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上课时学生的情绪也非常高涨,给本节课打下了好的基础.2、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贯穿本课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愤,逐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3、适当评价。好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陡激励学生的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很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及时的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肯定和表扬,不仅对发言学生是一个激励,对其他学生而言,也是非常好的鼓励和鞭策:我也要努力,争取把我的方法、想法展示出来。
4、教育技术。这类看似只有一个公式(速度=路程÷时间)的课,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激发兴趣注意力集中。
不过,在课后通过和老师的交流,我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教学中一些环节处理的过于着急,比如速度定义的出示,可以在学生试着说一说速度的定义之后,多举一些生活中有关速度的实例,让学生更清楚的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
总之,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第四篇:《速度时间与路程》教学反思
《速度时间与路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4页的内容。它是穿插在三位数乘二位数笔算乘法之中的。其主要内容是认识速度、会改写速度,并能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而我觉得后一块内容只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为:
1、理解单位时间与所行路程的含义。能正确使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体会这样的符号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并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感知速度,扩大认知视野,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整节课我分成了4个大环节:
1、通过学生介绍,本单元前面的主题图中相关交通工具的速度,以及教师的补充介绍刘翔跑步速度大约是每秒8.5米、猎豹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300米,蜗牛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8米。让学生初步感知速度,扩大认知视野,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情境揭示速度的含义后,让学生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速度、教师展示交通工具与一些动物的速度,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后,让学生找速度表示方法的相同点,概括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就是速度。
3、通过例题和补充例题,理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拓展与巩固:通过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的题目让巩固与升华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课上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些方面的设计符合学生的需求,以后要继续努力,争取让课堂效果更好。
1、边感知边巩固速度的写法与读法。选取人类、动物和自然现象中的典型例子的运动速度,让学生感知从刘翔跑步速度飞快到猎豹奔跑速度惊人再到光速的不可想象,让学生一次加一次的惊叹,最后戏剧性的出现慢速的蜗牛。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
2、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教学“速度”概念,告诉学生每分钟走多少米就是速度,速度的写法和读法也是先问一问学生有没有知道的,若是不知道,我就直接告诉学生。
3、特别注意全体学生。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让他们也能掌握本堂课教学的目的。另外通过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的题目让巩固与升华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像三星级的题目较难,就满足了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需求。
课上完后,效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在很多方面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1、情境的创设:没能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的内容入手,以及在理解速度时没能让学生谈及自己生活的实际,没能在这里留下精彩的一笔,而是草草的将学生生拉硬拽拉到速度上了。
2、本课的重点是什么?认识速度、会改写速度,并能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一般的老师都认为应该把重点“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放在重点。事实上,教材的速度含义的理解应该作为本课重点,应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慢不仅与时间有关,还跟路程有关,要知道谁快,必须比较他们的速度。而我对速度的处理得比较肤浅。
第五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也是学生学习数量关系的基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体会。
1、设计巧妙联系生活,充满情趣
本节课选取现实生活中典型例子的运动速度,让学生感知从刘翔跑步速度飞快到猎豹奔跑速度惊人再到光速的不可想象,让学生一次加一次的惊叹,最后戏剧性的出现慢速的蜗牛。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也充满了情趣。另外,“行程问题”源于现实生活,又要用于生活,所以在数学中除安排解决“他会超速吗”问题外,还安排学生感受各种速度,使学生充分感觉到数学中的生活,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充分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
2、留有足够的空间,体验成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最后得出“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个数量关系。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合理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
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生动、形象、有趣展示,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速度和速度单位以及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快乐积极中简单明了的掌握新知,轻松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突破重点,对帮助学生掌握巩固本节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由于班容量比较大,课堂上忽视了学困生的关注,只能在课下对这些学困生进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