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反思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反思
东方市第二中学 倪德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P96-97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这一节课的内容是继续讨论如何列、解方程的问题,它包括两方面:①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②重点讨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它先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思想去通过建立模型列方程解决问题。在解方程中遇到了有括号的新形式,从而引发思考,当方程中有括号时,如何变形使方程最终简化为x=a的形式。其重点在于用去括号等步骤化简方程使之最终转化为x=a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弄清题目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难点是学生能自己看问题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能正确解出方程。
2011年11月18日下午我参加了东方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在感城中学上了此课。回顾整堂课,虽无大的迭宕起伏,但也顺顺利利落实教学任务,在上课过程中,基本是都能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并进行组织教学。重点、难点处理得当,知识主线鲜明,同时借助媒体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是一堂传统与课改相结合的好课。但同时也受实际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及学生的接受获取能力等比较极限,在把教材真正转化成为学生行为中没有能充分推动学生参与。总之,本堂课成功有之,缺憾亦存。为能促进交流,促已成长,现摘取片段进行回顾。
活动1:复习回顾。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们学了哪几步?每步要注意什么?(2)练习:解方程9-3x=-5x+5 此活动的目的温故旧知,为获取新知作铺垫。活动中我先用媒体展示回顾中的(1),学生回忆思考,然后回答。再展示练习(2),学生口述解此方程的步骤和过程,通过设问点明每一步的依据及注意事项。学生在此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参与。但集体回答较多,我没能够充分深入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层次。是
反思:此题作为具有新承上接下的作用,也是教师的好契机。应该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板演或主讲,师生共同评价,这样教师可及时深入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对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和熟练成度等。
活动2: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实际问题。
问题:某校去年加强节能措施,提倡节约用电,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1000度,全年用电9万度,该校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过程:师通过提问助学生分析,列出方程:若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1000)度,上半年共用电6x度,下半年共用电6(x-1000)度。本题的一个等量关系是:上半年用电量+下关年用电量=90000,所以,可列方程6x+6(x-1000)=90000。
反思:“找相等关系” 是本节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难点,教师没能很好分散及突破。这块内容教师过于承办,得出结论有些急促,学
生对题意的理解和方程的来源与各个量的意义并非人人皆透、个个都明。因为应用题能否顺利解决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生活经历、社会阅历有很大关系,所以应先组织学生齐读或请一同学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同时可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增强其爱数学的情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最后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接着再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作答,教师只需加以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和过程的注意事项。待学生解答完后让一两个学生进行讲解:从何理解题意、怎么分析、怎样解答,教师与其余学生共同评价主讲学生的思路,在学生暴露思维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教师既能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又能让师生、生生交流更充分,更能体现出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活动3:解方程
背景:在分析实际问题的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6x+6(x-1000)=90000之后学生能想到用去括号把方程化简得
6x+6x-6000=90000。
过程:
师:接下来如何变形? 生1:合并同类项 生2:移项
师按生2步骤板演。生1:(困惑)
反思:此处生1带着困惑被拽入生2的思维行列,教师忽略了生1的想法,也许会厄杀了生1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应尊重生1,可让生
1、生2按自己的思路解题。
生1方法: 合并同类项,得
12x-6000=90000 移项,得
12x=90000+6000 合并同类项,得
12x=96000 系数化为1,得
x=8000 生2方法: 移项,得
6x+6x=90000+6000 合并同类项,得
12x=96000 系数化为1,得
x=8000 完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自会发现生1过程中出现两次合并同类项。生2解法简捷省时少力,较生1解法有优越性,从而增强了择优意识,加强了算法程序化的思想。
活动4:巩固新知: 解下列方程
(1)4-x=3(2-x);(2)
过程: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上两小题呈现了阶梯性。此题是作为巩固新知的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两位学生上黑板板演,师生共同评价。
反思 :这一片段中,学生对解题的步骤较熟悉,但在去括号解方程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主要有:括号外面的系数漏乘括号里面的项,去括号时该变号的没变号。再有移项不变号,合并计算比较差。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对各步的理论依据,注意事项虽然作了强调,但问题仍存,可见落实还不够,还需加强,还需多练。
总之,本节课后我认识到了要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值,教师备课时要深入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出本课的核心知识及思想方法,活用教材,据学科特点和实际学情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上课时要走出教材,注重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引导、指导学生尝试自己学习新知识,再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随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真真正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学之路是每天每节课点点滴滴的积累,这条路的成功秘诀只有一个:踏实!对于我,任重而道远,我将悉心耕耘,积极进取,博采众长,提高自己,让我教的每一个孩子更加优秀。
第二篇: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反思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P93-95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这一节课的内容是继续讨论如何列、解方程的问题,它包括两方面:①重点讨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②难点研究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本节课是先从复习出发,引导回顾前面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然后让学生区分5x103x4与从而引发思考,当方程中有括2x(x10)5x2(x1)这两个方程的不同之处,号时,如何变形使方程最终简化为x=a的形式。其重点在于用去括号等步骤化简方程使之最终转化为x=a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弄清题目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难点是学生能自己看问题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能正确解出方程。
回顾整堂课,虽无大的迭宕起伏,但也顺顺利利落实教学任务,在上课过程中,基本是都能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并进行组织教学。重点、难点处理得当,知识主线鲜明,同时借助媒体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是一堂传统与课改相结合的一堂课。本节课有成功,也有不足之处,现摘取片段进行回顾。
活动1:复习回顾。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们学了哪几步?每步要注意什么?(2)练习:解方程5x103x4 此活动的目的温故旧知,为获取新知作铺垫。活动中我先用媒体展示回顾此方程的基本解题步骤,学生回忆思考,然后回答。学生一起口述解此方程的步骤和过程,通过设问点明每一步的依据及注意事项。学生在此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反思:此题作为具有新承上接下的作用,也是教师的好契机。应该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板演或主讲,师生共同评价,这样教师可及时深入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对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和熟练成度等。
活动4:通过复习去括号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解2x(x10)5x2(x1)方程的方法。
例1 2x(x10)5x2(x1)
解:去括号,得 2xx105x2x2
移项,得 2xx2x5x210
合并同类项,得 6x8
4系数化为1,得 x
3反思:在这一片段中,只强调了去括号和移项注意的问题,其实每一步都要重点强调,还应该叫四名基础较差学生板书展示完成每一步,这样不仅能够检测他们前面的知识,还检查了学生上课的听课情况。
活动6:学生自行解决下列问题
1.判断下面方程去括号是否正确,并且将错误的改正。(1)5x-(3x-2)=1去括号得:
5x-3x-2=1()
(2)5x-3(1-3x)=1去括号得:
5x-32(3x-2)=1去括号得: 5x+10-6x+4=1()2.解下列方程
(1)2(x3)5x(2)3x7(x1)32(x3)在这一过程: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上两小题呈现了阶梯性。此题是作为巩固新知的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1由学生口述完成,练习2教师巡视、指导,两位学生上黑板板演,师生共同评价。
反思 :这一片段中,学生对解题的步骤较熟悉,但在去括号解方程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主要有:括号外面的系数漏乘括号里面的项,去括号时该变号的没变号。再有移项不变号,合并计算比较差。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对各步的理论依据,注意事项虽然作了强调,但问题仍存,可见落实还不够,还需加强,还需多练。
4.若关于x的方程3x+(2a+1)=x-(3a+2)的解是x=0,则a等于多少?
练习4,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解题思路。
这一过程是本节课的失败之处,对于这道题我感觉不是很难,让学生自行解决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它却是道难题,全班多一半的学生不知道x=0怎么用,无从入手,当时解决这道题的最好的方式为:
1、教师花时间来分析这道题,让学生明确提议再下手;
2、让学生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不是意味着让学生生硬的做题。
总之,本节课后我认识到了要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值,教师备课时要深入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出本课的核心知识及思想方法,活用教材,据学科特点和实际学情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上课时要走出教材,注重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引导、指导学生尝试自己学习新知识,再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随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真真正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学之路是每天每节课点点滴滴的积累,这条路的成功秘诀只有一个:踏实!对于我,任重而道远,我将悉心耕耘,积极进取,博采众长,提高自己,让我教的每一个孩子更加优秀。
第三篇:《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反思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反思
模范学校 刘全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P93-94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这一节课的内容是继续讨论如何列、解方程的问题,它包括两方面:①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②重点讨论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它先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思想去通过建立模型列方程解决问题。在解方程中遇到了有括号的新形式,从而引发思考,当方程中有括号时,如何变形使方程最终简化为x=a的形式。其重点在于用去括号等步骤化简方程使之最终转化为x=a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弄清题目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难点是学生能自己看问题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能正确解出方程。
活动1:复习回顾。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们学了哪几步?每步要注意什么?
(2)练习:解方程9-3x=-5x+5 此活动的目的温故旧知,为获取新知作铺垫。活动中我先用媒体展示回顾中的(1),学生回忆思考,然后回答。再展示练习(2),学生口述解此方程的步骤和过程,通过设问点明每一步的依据及注意事项。学生在此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参与。但集体回答较多,我没能够充分深入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层次。是
反思:此题作为具有新承上接下的作用,也是教师的好契机。应该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板演或主讲,师生共同
评价,这样教师可及时深入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对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和熟练成度等。
活动2: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实际问题。
问题:某校去年加强节能措施,提倡节约用电,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1000度,全年用电9万度,该校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过程:师通过提问助学生分析,列出方程:若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1000)度,上半年共用电6x度,下半年共用电6(x-1000)度。本题的一个等量关系是:上半年用电量+下关年用电量=90000,所以,可列方程6x+6(x-1000)=90000。
反思:“找相等关系” 是本节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难点,教师没能很好分散及突破。这块内容教师过于承办,得出结论有些急促,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和方程的来源与各个量的意义并非人人皆透、个个都明。因为应用题能否顺利解决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生活经历、社会阅历有很大关系,所以应先组织学生齐读或请一同学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同时可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增强其爱数学的情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最后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接着再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作答,教师只需加以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和过程的注意事项。待学生解答完后让一两个学生进行讲解:从何理解题意、怎么分析、怎样解答,教师与其余学生共同评价主讲学生的思路,在学生暴露思维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教师既能更进一步了解学
生,又能让师生、生生交流更充分,更能体现出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活动3:解方程
背景:在分析实际问题的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6x+6(x-1000)=90000之后学生能想到用去括号把方程化简得
6x+6x-6000=90000。
过程:
师:接下来如何变形? 生1:合并同类项 生2:移项
师按生2步骤板演。生1:(困惑)
反思:此处生1带着困惑被拽入生2的思维行列,教师忽略了生1的想法,也许会厄杀了生1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应尊重生1,可让生
1、生2按自己的思路解题。
生1方法: 合并同类项,得
12x-6000=90000 移项,得
12x=90000+6000 合并同类项,得
12x=96000 系数化为1,得
x=8000 生2方法: 移项,得
6x+6x=90000+6000 合并同类项,得
12x=96000 系数化为1,得
x=8000 完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自会发现生1过程中出现两次合并同类项。生2解法简捷省时少力,较生1解法有优越性,从而增强了择优意识,加强了算法程序化的思想。
活动4:巩固新知: 解下列方程
(1)4-x=3(2-x);(2)
过程: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上两小题呈现了阶梯性。此题是作为巩固新知的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两位学生上黑板板演,师生共同评价。
反思 :这一片段中,学生对解题的步骤较熟悉,但在去括号解方程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主要有:括号外面的系数漏乘括号里面的项,去括号时该变号的没变号。再有移项不变号,合并计算比较差。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对各步的理论依据,注意事项虽然作了强调,但问题仍存,可见落实还不够,还需加强,还需多练。
总之,本节课后我认识到了要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值,教师备课时要深入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出本课的核心知识及思想方法,活用教材,据学科特点和实际学情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上课时要走出教材,注重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引导、指导学生尝试自己学习新知识,再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随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真真正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学之路是每天每节课点点滴滴的积累,这条路的成功秘诀只有一个:踏实!对于我,任重而道远,我将悉心耕耘,积极进取,博采众长,提高自己,让我教的每一个孩子更加优秀。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第四篇: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设计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去括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
(2)、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3)、学会利用列一元一次方程去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
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乘数应乘遍括号内的各项。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完成填空
【活动一】温故而知新1.去括号法则是:()2.化简下列各式:
(1)a(b+c)=
(2)7(x-1)=
(3)-2(x+3)=
(4)-(x-1.5)= 3.前面学过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班步骤(); 4.解方程8x-19=6x-9
【活动二】自主探究新知
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你会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 分析: 等量关系: 列方程:
思考:试一试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 分析
等量关系:
小结:目前我们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
例1:解方程(1)5(x+2)=2(5x-1)
(2)2(x-1)-(x+2)=3(4-x)
去括号,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系数化为1,得
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分析:顺流速度 =()逆流速度=()等量关系: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小组长检查预习完成情况
2、教师检查,予以点评
三、自学检查,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1、学生回答活动一。
2、学生说活动二列方程思路,解方程步骤 【活动三】随堂练习(自我检测)
1、解方程:
(1)5(x+2)=2(5x-1)
(2)4x+3=2(x-1)+1
(3)(x+1)-2(x-1)=1-3x
(4)2(x-1)-(x+2)=3(4-x)
2、.已知
A= 3x+2,B=4+2x
① 当x取何值时, A=2B;
② 当x取何值时, 3A=1-2B、列方程求解:
(1)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4x-5与3x-6的值互为相反数?
(2)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活动四】总结提炼 1.说说你的收获 附加:
解下列方程
(1).5x+(2-4x)=0
(2).8y-3(3y+2)=6
(3).4x+3(2x-3)=12-(x+4)
(4).1+2[1-3(x-1)]=4x
◆温馨提示: 在同一个方程中如果遇到多层括号一般由里到外,逐层去括号。【活动五】新知应用,拓展提升。
1.方程4(2-x)-3(x+1)=6的解是()
A.x=7;B.x=1/7
C.x=
-1/7
D.x=-7 2.若方程3x+(2a+3)=x-(3a+2)的解是0,则a的值等于()A x= 1
B x=0
C x=-1
D x=-2 3.代数式5a+4与3(a+4)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是(B)A.-1;
B.-2;
C.1;
D.2.4.目前我省小学和初中在校生共136万人,其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比初中生在校生人数的2倍少2万人,目前我省初中在校生有
万人.5.(1)若x=4时,代数式5(x+b)-10与(b+4)x的值相等,则b=
。(2)当m= 16时,方程5x+4=4x-3和2(x+1)-m=-2(m-2)的解相同。
6、列方程求解:
(1)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 2(3x+7)和 14-10.5x的值相等?
(2)、当y为何值时,代数式2(3y+4)的值比5(2y-7)的值大3? 【巩固练习】
(多媒体展示)
A组
第五篇: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判别解的合理性。
(2)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闹、概括能力
(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重点:(1)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
(2)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1)去括号法则的熟练使用。
(2)在小学根深蒂固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树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已经接触并掌握了去括号法则,故本节课只是去括号法则在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延伸,对学生而言,本节课的掌握并不难。此外,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还较低,学生爱表现、有较强的好胜心理等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结合学生的这些特征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所在。
一、温故知新
1、解方程:2x+5=5x-7(设计意图)复习已学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为本节课学习做准备。
2、化简下列各式:
(1)4x2(x2)= ;(2)3x7(x1)= ;(设计意图)复习第二章的知识,温故知新,使学生明白本节课是旧知识的整合。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94页例1)思考: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解方程:2x(x10)5x2(x1)、(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了大概了解,师生通过互动共同完成这道例题,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解题过程。例2、解方程3x7(x1)32(x3)。
(设计意图)本题在上一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回忆去括号法则的基础上解出方程,在解题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解题格式规范化
注意:
1、当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变号。
2、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所有项,不能漏乘并注意符号。例3、解方程:2(x+2)=-4(x+2)-12
(设计意图)这一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解法解该方程,目的是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一题多解的形成过程。介于本节课是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很容易想到有括号要去括号这种解法,此时我通过引导:那如果不去括号又该怎么去解?学生很容易结合所学知识用不同的方法解出该方程。然后再比较不同解法的区别,让学生加深一题多解的认识。
例4、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kw.h,(千瓦.时),全年用电15万kw.h。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是多少?
(设计意图)采纳课本93页的应用题,设立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为了简捷明了,与此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用数学中学到的知识去解决。
三、课堂练习
1、解方程:
(1)2(x2)(x3)(2)2(x4)2x7(x1)(3)4x3(2x2)12(x4)(2)6(x4)2x7(x1)(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系统性。
四、拓展训练——列方程求解:
(1)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3(2x)和2(3x)的值相等?
(2)(选作)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4x-5与3x-6的值互为相反数?
12132(3y4)的值比5(2y7)的值大3?(3)(选作)当y取何值时代数式
(设计意图)适当进行分层训练。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检测
解方程2(x3)5x 解方程 2(10y)2(y3)(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大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