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美术学院生态建筑与景观规划作业
生态建筑与景观规划实例分析
生态建筑——对建筑可持续性的探讨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 „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
杭州沁园景观改造
在设计师刚刚接受沁园的景观设计工作时,曾感动于“创建艺术生活住区”的理念,因为在这里,设计师将再现绘本作家几米作品中那些艺术的生活场景,正如安藤忠雄所说“用一种空间引领一种生活”。在这里设计师将以感性、浪漫的景观空间为人们创造“艺术生活的可能性”。
沁园的原意是“公主的园林”,因武帝之女沁水公主居住的闺园取名“沁园”,历史上也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
沁园位于航中文晖立交桥延伸地段,机场路与天成路路口交汇处,与京杭大运河隔路相望,属于杭州市区不可多得的稀缺性楼盘。整个景观设计在结合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基础上,围绕“一切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的主题,以几米故事中的场景为参考,努力打造一个童话般的沁园,为人们展现一种和平的、平常的、平实的、平静的艺术空间,建造一个无压力的栖息环境,并完整的保留了86株原生态香樟树和广玉兰。
景观首先应该是文化现象,其次才是自然现象。在艺术的主题下,采用自然主义的手法,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现代、简约的细节表达和巧妙利用地势高低,使景观与建筑和谐相融。以人的体验为基准,借鉴苏式园林的造园手法,保证了空间的延续性、连续性和整体性,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设计是运用地形、植物和水体的互相关系,制造节奏感,赋予景观生命、快乐和动感。
各种艺术化的休闲空间组成了整个沁园的室外活动平台。如与道路绿化带相结合的街心广场,为滑旱冰的孩子和打太极的人们提供场地的次入口广场,下陷式的大草坪,与原始香樟林相映成趣的游泳池以及大人和小孩带来欢乐的儿童游戏烧烤区等,在满足人们心理愉悦的同时增加了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
两条风雨连廊构成了小区的骨架,使之成为能与南面公共绿化带区块相均衡的景观空间。东面起始于枫香树阵组成的休憩广场,这片一到深秋便会鲜艳似火的枫叶林满足了行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于主入口道路交会的同时,枫树林沿着银杏广场一直延伸到西北面的儿童游戏区块。弧形的景观廊围合出一个椭圆形的游戏空间,半闭合的空间形态更增添了人们的安全感,贴近人们的生活。
点缀于香樟林间的4处水景——镶有不锈钢池壁的锦鲤池、澄清蔚蓝的游泳池、半椭圆的跌水池及隐藏于枫树林之下的喷水池,使建筑的光和影及日常的生活与季节的变迁都一一映照在水面之上。它们是映照时间和风景的镜子,是点缀“艺术生活”的一条滋润的轴线。
路、水、原生态香樟林、别致的座椅、风雨连廊、小品等为人们构筑了感性、从容、优雅的生活状态。
家的标志——街心广场
沁园因为街心广场而在机场路上变得很耀眼。干净的大草坪上点点闪烁的小品灯、成片密植的树林、错落有致的条石广场、银杏林、涌泉以及七八家有情调的餐厅,给了每一位来这里的人们一个不一样的温暖空间,使疲惫的心马上得以平静。
路
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不仅让人们回家更安全,也让回家的感觉变得更温馨。穿过一条景色优美的林荫道回家,似乎会感觉距离更短一点。
水体的遐想
在沁园,香樟林尽头的不锈钢池壁水池与连绵起伏的大草坪连成一片,在香樟林掩映之下,水池静谧的景色不由得使人放缓脚步。游泳池与香樟林只有一墙之隔,绿化与景墙的隐约阻隔让这一片蔚蓝愈发显得诱人起来。
香樟林——故事开始的地方 在不锈钢水池的左侧是精心保护下来的香樟林。大片干净的草坪、蜿蜒的慢跑径与架空层连成一片的木平台使这里成为一个可以让人驻足的地方。
风雨连绵——最大的“灰空间” 沁园大量地运用了“灰空间”的元素,抹去了建筑的外部界限,使空间变得更加连贯,让室内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两条风雨连廊构成了沁园最大的灰空间,严冬或夏日里都将是人们交流,休憩的最佳成所。
项目位置:杭州机场路、天成路路口
设计单位:A&I(香港)景观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完成时间:2006年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
第二篇:景观规划作业
1、总体现状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13º27'-114º16',北纬33º24'-33º59'。城市建成区总面积51.8km2。总人口为47万人。漯河东与周口商水县接壤,西与平顶山叶县、襄县相邻,南和驻马店市的西平县相邻,北和许昌县相邻;东北与周口市西华县毗邻,西南同平顶山舞钢市为邻,东南同驻马店市蔡县相接。
2、树种种植现状
城市道路绿化现状模式为行道树+分车带(乔木+灌木。行道树:法桐、柳树。(注:内环路的行道树法桐为两排,间距为7m女贞为两排,间距为6m,柳树为两排,间距为7m。)
围绕漯河市城郊结合部的环线高速公路,选择植物单一,仅中间分车带有金叶女贞,两边护坡绿化仅为混播草坪。外环路绿化现状以及绿化景观设计模式为护坡+中央分车带(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混播草坪+金叶女贞+佛甲草。
3、漯河城市绿地景观总体结果分析
目前漯河市区绿地总面积1592.8公顷,园林绿化覆盖面积1742.8公顷农村造林绿化折合面积75万亩,森林覆盖率21%;乡级以上绿化通道2100公里,林网控制率达到96%,城市绿化覆盖率34.13%,绿化率达到31.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64m。
漯河市绿地总面积为13.08km2,其中公园绿地总面积为2.76km2,占绿地面积的21.10%,附属绿地总面积为2.11km2,占绿地总面积的1.68%绿,防护地总面积2.08km2,占绿地总面积的15.90%,道路绿地总面积2.10km2,占绿地总面积的16.06%,其他绿地总面积1.84km2,占绿地总面积的14.06%。公园绿地所占比重较高,其次为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其他绿地,生产率低比重最低。
4、结论
①绿地斑块数量不少,但分布与布局极不平衡,以附属绿地占绝对优势。
②绿地斑块形状规则,缺乏自然形状,人工痕迹较重,复杂形不够。
③绿量不高,缺乏乔木为主的复层群落结构,三维绿量(空间上来讲)较低。
④绿地景观多样性较低,分布不平衡。
⑤总体上绿地斑块破碎度大,尤以附属和防护绿地突出,防护绿地没有很好发挥其防护
2作用。
在漯河市域范围内,对水库、湖泊周边的林地、绿地进行保护,建设水源涵养林,尤其是市域东北部的湖泊、池塘作为广义的湿地资源,应加以重点保护,充分利用现有的坑塘、洼地,在此基础上形成水面。
除了要对水库、湖泊的周边进行保护外,还应当对市域重要河流水系加以保护。对重要河流水系的保护采取“绝对生态控制区”和“建设控制区”两级保护的措施:其中在绝对生态控制区,尽量以植被缓坡代替人工砌岸,主要布置生态绿地和园林绿化,除道路、桥梁、园林建筑小品之外,不进行其他性质的建设;在建设控制区,需对各类建设活动要进行严格审批,对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高度、密度等给予控制。
三、现状主要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漯河市绿地的形式、面积、设计理念等都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指标,但在个别方面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1绿地率总体水平稍低
漯河市所辖面积较广,所需绿地类型也相应较广。但相对于各类绿地来说,绿地率相对较低,体现在道路上为老树少,灌木多,乔木少,道路绿地的指标不够,树种规格小,道路覆盖率低。绿地形式相对单一,未能充分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2绿化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不足
漯河市在城市街道绿化树种选择上主要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绿树种过少,植物季相变化体现充分;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也没有注意树种的生物多样性,造成漯河市的绿化树种单一,缺乏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应结合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树种配置,同时,生物多样性不足的现状为病虫害提供了机会,影响了绿化树种的正常生长。
3缺乏统一规划
生产绿地少,面积小,质量不高,且分布不合理。难以满足城市绿地发展对树苗生产的需要和城市生态安全的需要,漯河市各区之间绿地不平衡,居住绿地、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破碎。
绿地系统的设置应与城市设计同步,即:需将绿地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力求绿地和城市和谐统一。但漯河市的各类绿地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在城市建成后再建的,这样就难免会有一定的生硬之感。景观和城市的和谐程度未达到最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4街道绿化无特色
公园绿地类型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为以街旁绿地小型绿色斑块为主,区级的大、中型绿色斑块比较缺乏,难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街道绿化植物配置扎乱,植物长势较差。道路绿化覆盖率低,缺乏附带措施。由于对树种的选择缺乏科学全面的考虑,造成现有行道树种单一,生长良莠不齐,缺少街道绿化特色,种植形式混乱。道路模式过于简单,设计多为一版两带式,仅两侧有绿地。道路绿化带的植物结构过于简单,绝大多数仅有乔木一层,少乔、灌、草三层的复合模式。
街道是一个城市最常见的公用设施,其形象代表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漯河市城市街道绿化设计缺乏地域特色、地理差异性,形式较为单一:简单的绿化形式、单一的树种,无法表现漯河市的特色。对于漯河市城市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不够。
5在绿化设计手法上,形式比较单一,趋同性比较严重
漯河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的设计植物配置层次结构过于简单,缺少变化。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往往对于乔木和灌木两个层次考虑较多,而对于中间层次的植物考虑较少,很难形成复层植物景观,植物群落的景观效益未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6地域标识性不足
漯河市的道路景观绿化的标识性不足,不能让人很明确的透过植物的种植规模、大小、特色、高低、树种的配置方式等,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所以在道路景观的设计上应该充分用植物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四、改进方案构想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规划指导思想
以城市绿化可持续性发展,满足市民对环境的需求为目标,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为宗旨,以城市发展需要为导向,坚持以乔木树种为主体,乔、灌、地被植物相结合的植物造景原则,采用传统和现代园林设计手法构筑符合具有鲜明成都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风貌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
(2)规划原则
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根据立地条件的状况合理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采用引进适合本地地理、气候条件的外来优良树种。
2.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使城市道路功能结构和规划布局有利于提高居民生存空间质量。
3.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改善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增加道路景观、绿地斑块与生物的多样性,积极开展城市多样性保护,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质量与区域生态平衡为目标。
4.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当地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有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须有生态方面的要求,根据周边环境及道路性质,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5.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6.地域性区域性特色原则。规划反映出漯河市的地域特色,在规划设计上以地带性植被作为种植的理论模式,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
(三)具体措施
通过对漯河市绿地景观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对于如何进行城市绿地生态规划,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1.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文化内涵
重视漯河市内外自然地貌特征,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同时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结合漯河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对给类园林绿地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形成漯河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与特色。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以及种植方面就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在花卉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此方面的考虑。
2.按照国家有关行业规定
应按照国家有关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规定,根据城市游憩要求,景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城市避灾防灾等要求,考虑城市现状建设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各类园林绿地类型与规模。
3.均衡布置各类绿地
各类公园绿地应均衡布置,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出游要求。各类带状绿地合理分布形成网络,公园绿地、生态绿地与绿色网络有机结合形成体系。
4.合理确定近期和远期规划
考虑城市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因素,合理制定分期建设规划,确保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水平的绿地规模,使各类绿地的增加速度不低于成都市的发展速度。
5.合理配置各类景观植物
树种规划要重视使用地带性树种,坚持以适应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引进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乔、灌、花、草比例,以乔木和灌木为主,同时要考虑植物的观赏、生态和经济价值。在对树种的选择中,也应该考虑到防火、防噪等因素,尽量是其利益最大化。
6增强各类绿地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增加群落的成层性,以提高绿地系统功能
绿地系统在城市发展中占有极大的地位,如果在绿地的规划设计中有意识地注重其系统结构的发展,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的极其有益的。目前漯河市的绿地规划在此方面做得不够好,应该努力向系统化方向发展。
第三篇: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课程教学大纲)
《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中文名称: 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
英文名称: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 考查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景观的需求在不断地提高,如何合理的规划城乡景观,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和破坏,了解如何能够科学地修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使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性发展,将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有效结合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2.知识要求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熟悉并了解在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到的关于植物、动物、地理、社会、美学、园林等的相关知识与内在联系。了解国内外相关案例,和在不同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经验。
3.能力要求
掌握编制景观规划方案与生态修复方案的方法和策略,能够完成对已经损毁的生态进行景观修复设计。能够针对案例结合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
了解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的产生、发展、地位和应用,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的主导思想与核心价值。景观生态的时间和空间属性以及所包含的的植物、动物、土地、人类活动环境之间的关系。
(2)景观规划概念
景观规划作为研究景观的科学,研究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土地使用评价,实现环境和生态的健康发展。景观规划已经发展成为在区域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的重要步骤,它涵盖了水文,林业,地质,和流域管理等科学领域,通过持续的研究与发展,景观设计师和美学概念也逐渐加入到对景观规划的评估与规划过程中。
(3)
景观的要素从空间形态角度分为线、点、形状、纹理、颜色、对称、重复、混合、组团、规模、比例、节奏、序列。对景观要素的掌握是进一步做好景观设计、景观规划的关键。(4)
景观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景观的网络结构特征包括,城市绿地网络系统,生态交错带特征,生态交错带结构,边际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景观空间格局基本类型,景观空间格局结构类型,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5)
景观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对环境波动的容量衰减和综合反应;水调节;水分供应,集水区、含水层;控制侵蚀和保肥保土;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物处理;传粉;生物防治;避难所,为常居和迁徒种群提供生境;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
(6)
生态修复的概念,启动或者加快恢复生态系统回归自然状态。包括改善水土流失,再造林,恢复原生树种,清除外来物种,本地植被恢复,日照系统恢复,本地物种放归,为特定目标物种进行的栖息地改善等。
(7)
生态破坏现状分析,我国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数量的增加,对生态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土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环境资源安全和生物物种安全等四个方面,通过对现状的分析能够更深刻理解生态修复的紧迫性和修复依据。
(8)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编制生态修复性地景的规划,基于课程所学的相关知识对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
2.时间分配和进度
(1)绪论 2学时
(2)景观规划概念 2学时
(3)景观的要素 2学时
(4)景观结构模型 2学时
(5)景观的生态功能 2学时
(6)生态修复的概念 2学时
(7)生态破坏现状分析 2学时(8)生态修复性景观规划方案评价 2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土地使用评价,促进环境和生态的健康发展;掌握、理解和运用景观结构模型;理解生态修复概念,结合生态破坏现状分析制定和评价景观与生态修复规划
难点:涵盖水文,林业,地质,和流域管理等科学等多学科领域;多种空间形态要素的把握与运用;对生态系统复杂性的理解与认识;对生态系统破坏现状的宏观与地域性特点的分析、理解和评价;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作为专业任选课程,基于区域规划概论、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城市环境与生态学,是对于规划理论的专题类深化学习。实际应用环境与影响评价、环境景观设计中学到的知识和评价方法。
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教材:
《城市生态环境原理与规划》
沈清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参考书目: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教程与案例》
石铁矛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景观设计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环境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学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四、大纲说明
1.必要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方式、范围、程度、要求的说明: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程理论讲授内容,配合相关实例予以分析,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巩固所学效果,不包括其他教学环节。
2.习题、作业量与质的要求:编制地景生态修复方案框架并对方案进行评价 3.课程中附设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单独设置的实验课应单独制订实验教学大纲):无。
4.与本课程相对应的实习、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无
5.利用演示、幻灯、投影仪、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形象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采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教学。
6.对外语、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等基本能力的要求:能够应用计算机网络和图书馆查阅课程要求的相关内容。
7.考查方法:以学习笔记、学习论文为主进行考查与成绩评定。8.对课程选修内容提示:以学生自学为主。9.对相关选修课程的建议:无。
10.其他:如学时比例分配说明,分层次教学要求等:无。
第四篇:景观规划实习作业
景观生态规划实习作业
实习指导老师:李青松
实习对象:201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
实习内容:
(一)做一张A1大小的景观生态规划图。
(二)基于土地利用的景观要素分类图。
实习目的:了解掌握园林造景的初步设计技巧。
实习要求:把天正景观规划7.5软件所学基本命令全部用上。设计突
出园林造景的特色。背景为交叉城市道路一角的街边公园,可通过园林小路作为分隔,进行布局。每一块要求作出不同的配景。
图件要素:自然地形,等高线,离散点,城市道路,交叉设置,车港,道路标注,宽度标注,标高标注,半径标注,点标注,横断面及断面符号,园林绿化,篱笆,栅栏,树篱,绿篱,草坪,花坛,竹从,碎石路,汀步路,花架,柱廊,沿线布树,沿路布树,树影填充,数统计表,绿化统计。
第五篇: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作业
南铁院炎培楼西侧景观设计规划说明
一、勘察现场
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珍珠南路65号,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炎培楼西侧的楼间景观用地,基地西侧为校内马路,南北向为教师办公楼。地形基本规则且地势较平坦,规划涉及的用地面积为2441平方米。
二、任务分析
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和甲方提出的要求,本地块设计总面积2441平方米。其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包括水池、花镜、景墙、假山、亭子、园路以及微地形和晚间灯光亮化等的设计。主要用于观赏和休憩。
工作阶段及设计成果:景观设计工作根据项目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概念设计
1、场地现况勘察、相关资料收集及整理;
2、与业主沟通,确定主题构想;
3、场地空间概念分析,景观方案总平面图、分析图及分区平面图草图;
4、主要景点透视意向(照片/图面辅助说明各景点意向);
5、概念设计说明;
6、此阶段工作十五个工作日完成(根据项目情况议定设计周期);
7、阶段成果提交A3文本二份。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
1、概念设计的进一步完善,与业主再次沟通,使概念构思达成共识,成为并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的景观方案;
2、深化概念设计,完善表达设计概念的总平面效果图、分析图、分区平面图、总体鸟瞰效果图、重要节点透视效果图;
3、总体地形变化处理方案,包括各主要剖、立面图;
4、总体植物效果方案;
5、方案设计说明;
6、景观工程估算书;
7、此阶段工作二十个工作日完成(根据项目情况议定设计周期);
8、阶段成果提交A3文本二份;
第三阶段 施工图设计
按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进行设计,能完整提供环境景观施工所需要的全部图纸及所应达到可供施工的设计深度。
1、景观设计总平面索引图(标明分区);
2、总平面布置图;
3、总平面定位图;
4、总平面竖向设计图;
5、总平面种植设计图及苗木表;
6、总平面景观照明、浇灌配置图;
7、分区平面布置图;
8、分区平面定位图;
9、分区放大平面铺装设计图;
10、各区重要节点设计详图;
11、景观土建专业施工图;
12、景观结构专业施工图;
13、景观水电专业施工图;
14、施工图设计说明;
15、此阶段工作周期为二十五个工作日完成(根据项目情况议定设计周期);
16、阶段成果提交蓝图八份,可供报批的电子文件一份。
三、设计理念
现代楼间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人们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在设计中从全方位着眼考虑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使用,还注重于全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平面构成线条流畅,从容大度,空间分布错落有致,变化丰富,再加上满园的植物随季节变换造成的景观变迁,使整个景观设计真正成为一个四维空间作品,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平视鸟瞰,都能令人获得愉悦的立体视觉效果。本设计中自然生态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体现了尊重自然而不仅仅是改造自然的现代设计思想,追求人造环境与周遭环境的密切结合,相互辉应,相得益彰。
(一)指导思想
1、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在设计中遵守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
2、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一切为师生服务,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3、在设计中通过对该地块的地理环境及规划原理入手,使这个楼间景观的风格与学校的建筑风格相结合,从空间形式到细部功能完美的协调起来,构筑一种和协的空间形式。
(二)规划设计构思
1、本方案通过分析地块与教学楼的关系,保持用地的开放性及其原有的特性。结合周围环境,融入教学环境。
2、此楼间景观以绿地为主,通过各式园路贯通整个区域。该景观的布置主要是一个中心景,通过一个中心景将各个景观小品串联在一起。
3、这块楼间景通过中心景观、绿化带和沿园路的绿化、将楼间绿化和学校的整体绿化串联起来。通过校内马路、集中绿化的吸纳以及富有个性特色的景观小品,塑造一个亲切、活泼的“共享”空间。引入特色的树种,从、庭院树、景观树、地面草坪到垂直绿化,形成了一套完全的、细致的“立体绿化”。他们不仅保洁空气、释放氧气、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还可以降低噪音,给师生们创造了一个舒适典雅的办公学习环境。
(三)总体特色
整个景观设计中心以现代风格为主。各处造型看似简单但又韵味十足,并符合了一个属于学校教学环境这样的一个条件。楼间景的功用性亦是设计的重点之一,此景的功能划分井井有条,在保持总体风格的基础上追求各自的特色,考虑全面周到,分布人性科学,强烈地吸引着人们走进去坐一坐,看一看,玩一玩,投入自然的怀抱,溶入绿色的环境,享受这美好的优质生活。因为是校园环境,所以绿化效果在俯视上效果更占比例。
(四)具体景观分析
1、入口处,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那造型奇特的景墙,饰以垂直绿化,钢化玻璃的通透质感,给人以无限的新鲜感。
2、从校内马路进入后,映入眼帘的是花镜,色彩斑斓,气势壮观,形成春意盎然的绚烂景色,这里的各种花卉利用其各自独有的特色,与周遭的绿化相辅相成。
3、微地形的起伏丰富了空间层次,给人带来神秘感,吸引师生们进入一看究竟。
4、临近北边教学楼的一边设计了一块小水池,上有小型木栈道,优美曲折的浅水湖面,鹅卵石池底七彩斑澜,创造一个可亲水的环境,满足人亲水的欲望。
5、再向内,从主要园路穿过汀步,进入造型独特的休憩亭,给同学们在闲暇之余提供一个静谧、安逸的学习环境。亭子临水,更增添一种舒适的氛围。
6、亭子旁边设以假山,黄蜡石的质感与其纯天然的造型,迎合了亭子,承托了周围的景,使整个景观自然、和谐、统一。
四、设计取费
设计费在10万以上(包括10万)。其工作内容:景观概念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效果图绘制及多媒体制作等。
居住区、道路、广场、公园及其它景观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可分别按工程总造价(图纸概算)的5%-10%进行取费,也可按15元/㎡-18元/㎡进行取费,屋顶花园按工程总造价的10%或15元/㎡~25元/㎡进行取费,也可按2002年《工程勘测设计收费标准》进行取费(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上下浮动20%)。
1、费用明细:方案规划设计费、施工图和效果图制作费、材料费、施工费、工人工资等。
(1)景观设计取费:
30元/平方米(景观面积500平方米以内)
25元/平方米(景观面积500平方米以上)
20元/平方米(景观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
(2)施工图(CAD)A1:500元/张,A2:400元/张,A3:200元/张;
鸟瞰效果图:面议;
局部透视效果图:面议;
(3)增加设计文件份数的,由发包人另行按市场价的两倍支付设计文件工本费。
2、各阶段设计费收取支付比例:
(1)合同生效后三天内,发包人支付设计费总额的20%给设计人,作为定金(合同结算时,定金抵作设计费)。
(2)设计人提交方案设计文件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包人支付设计费总额的30%给设计人;
(3)设计人提交初步设计文件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包人支付设计费总额的20%给设计人;
(4)设计人在提交施工图文件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包人支付设计费总额的20%给设计人;
(5)预留10%待工程验收后五个工作日内付清;
(6)双方委托银行代付代收上述设计费用;
(7)上述费用支付进度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拟定。
以上取费标准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有关建筑装饰行业设计费收费标准
五、设计周期
本工程施工总工期锁定在30日历天,阶段性工期安排:7天完成基底处理;5天完成基础工程;2天筑水池;7天设置完成各个景观小品;3天安装照明系统;3天栽种植物;3天完善整体。
六、设计质量
项目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全过程受控。
质量方针:尽善尽美 建精品工程
质量目标:营造优美环境,确保单位合格率100%,绿化栽植成活率100%。
七、设计难点
水池的给排水,假山石的安置。
八、设计验收
施工完成,确保原有设计中的重点不被改动。
确保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创省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