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学案11.1

时间:2019-05-15 01:4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化学学案1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化学学案11.1》。

第一篇:九年级化学学案11.1

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重点:

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预习导学:

1.盐是指组成里含有_______和_________的一类化合物.2.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Na2CO3,俗称_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NaHCO3,俗称______)、高锰酸钾(KMnO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等 3 氯化钠

氯化钠俗称______,是一种______固体,______于水。它的用途很多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粗盐的提纯

①粗盐初步提纯需要那些步骤?

②过滤器的准备需要那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③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那些?

4.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2)碳酸钠俗称_______,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3)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

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5.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达标

1、硫酸铜晶体中CuSO4和H2O的质量比约是()

A.10∶

1B.12∶1

C.1.8∶1

D.9∶1

2.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是()

A.碳酸钠的水溶液

B.具有一定组成的混合物

C.Na2CO3与H2O的分子数比为1∶10的混合物

D.碳酸钠的结晶水合物

3.下列各组是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3)

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是

______,其中所含的水叫做______,常温

A.蓝矾、胆矾

B.生石灰、熟石灰 下在干燥的空气中,碳酸钠晶体能够______。

C.烧碱、纯碱

D.水银、银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胆矾 B.浓硫酸 C.生理盐水 D.碘酒 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盐的是()A.调味用的食盐 B.消毒用的高锰酸钾 C.洗涤用的纯碱 D.供食用的蔗糖

6.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不能用同一个化学式表示的是()A.食盐、氯化钠 B.苛性钠、烧碱 C.胆矾、硫酸铜 D.熟石灰、消石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不是碱 B.食盐不是盐 C.火碱不是碱 D.盐酸不是酸 8.填写下列空白

(1)粗盐在空气里容易变潮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____等杂质。

(2)胆矾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色的晶体,把它放在蒸发皿中加热后变成______。

9.Na2CO3·10H2O式量是______,碳酸钠晶体里结晶水的质量

分数是______,含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10.某白色粉末,加水溶解成为蓝色溶液,把蓝色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投入一根铁钉,在铁钉表面上析出红色固体;另一份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某白色粉末是______,它与铁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1.简答

(1)为什么有的病人胃酸过多,医生给服用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

(2)为什么检验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待测液必须用蒸馏水溶解?

(3)为什么盛放烧碱的广口瓶或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瓶盖?

(4)为什么熟石灰可用于建筑业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导学案

【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姓名:自我评价效果:

【学习目标】 ⑴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⑵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预习效果自测】⑴水变成水蒸气,块状胆矾被研碎后都是的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变化。

⑵石灰石和新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向蓝色的胆矾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会产生色沉淀。这些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变化,又称。

⑶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常表现为、、等,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变现为、、等,但是这些现象(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⑷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性质,如。

【课时达标】1.葡萄酒的酒度低、营养高,饮量适度有益健康。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B.捣碎葡萄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2.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3.(益阳)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A.水沸腾B.瓷碗破碎C.石蜡熔化D.动植物呼吸

4.2013年4月,上海某大学一名研究生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相关涉案人受到法律严惩。二甲基亚硝基代胺是一种剧毒化学品,下列对该剧毒品认识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浅黄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B.有剧毒性

C.遇明火可以燃烧D.受热分解易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5.(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6.2013年11月,圆通公司“夺命快递”由湖北武汉山发往山东潍坊,在卸载环节中造成危险化学品氟乙酸甲酯泄露。现收集到氟乙酸甲酯的下列信息:

①氟乙酸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②沸点为104.5℃;③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④易燃,要远离火源;⑤剧毒,有腐蚀性,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⑥氟乙酸甲酯在燃料、医药、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是制造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起始原料等。

⑴请根据上述内容可归纳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其用途有(填序号)。

⑵按照我国国家邮政局规定氟乙酸甲酯等这类物品不得邮递,试通过阅读上述资料,分析其原因为(至少有一点)。

⑶为了避免与人体直接接触,接触时应正确处理的方法是。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心得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安定区阳坡学校 周继斌

一 总体评价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 使用效果

自导学案使用以来,学生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人,积极性大增,效率高效果好,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 存在的问题

(一)导学案难易程度的把握。各校学生迥异,很难兼顾全部。从一开始对导学案的陌生渐渐变得像如今这么熟悉,重难点的把握也是游刃有余。偶尔设计题目不够或题目过多或题目超纲,这些都应及时进行修改,以期将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做到完美。

(二)导学案风格难以统一。由于导学案的制作工作量巨大,教育局安排同一科目的教师分工完成各个单元,因此导学案的风格迥异。针对这一问题,我建议的解决方案是第二轮导学案制作的时候互换先前分配的单元,进行第二轮导学案制作。

四、意见和建议

1.以“导”促“学”,“先学后教,讲练结合”,实施导学稿教学。

导学稿的实施,使得一向由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式”学习改变为“主动式”学习。导学稿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2导学稿的设计流程跟上课学习的流程是一样的,这样学生就能一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且课前也做过预习,学习的过程也是解决课前疑难问题的过程,学生也就很难走神了。如我的课堂流程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学指导,自学检测,当堂练习。

3“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这一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任务,让学生知道一堂课的学习究竟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

4“自学指导”这一模块主要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尝试着完成一些比较基础的题目。这和以前的预习有所不同,没有导学稿之前,其实老师也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可对学生抽样调查,所谓预习只是把书本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就不了了之了。然而用导学稿的“自学指导”时,学生必须认认真真的去做,对有疑问的地方应在导学稿上做一些记录,同时教师通过巡视、个别询问,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这为“后教”做好了必要的准备。4“自学检测 ”这一模块主要是师生讨论,有教师“教”的参与,学生的“学”才会变得更有计划性和合理性,也更加顺利。因为有了前面自学的辅垫,学生已经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教的过程,不是老师单独“表演”而是以学生自我消化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5“当堂练习”是检查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的学情反馈,这部分练习还是以基础为主。对同学完成的巩固练习,我会要求他们进行分组自我校对,自我检查,组内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对于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有困难的典型题目,教师可以在作集中辅导。在这环节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由于有“学优生”的帮助和教师的及时辅导,学困生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学会了解题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克服了畏难情绪,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013.5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案

赣县三溪中学罗庆亮

请阅读:①纳米材料。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m,1nm长度相当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材料是指由纳米级大小(不超过100nm)的颗粒构成的固体材料。它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如纳米铜,但纳米铜仍然是铜,不是新物质。②“水中鸟笼”、“火上猫咪”的材料 3.即学即练:课本中制作“水中鸟笼”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是()A.绝热B.透气C.导电D.隔水

如果给你这种材料,请你设想可以用它制作:

Ⅱ.个人(小组)疑问

三.精讲补架

1.关于化学研究的内容

⑴化学——物质——物质变化——制造新物质⑵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研究物质

2.怎样学好化学 :重实验——善记忆——勤思考——多练习——有信心 四.归纳完型(请你归纳本课主要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利于知识巩固)五.达标巩固

1.我国是文明古国,下列技术成就中,不属于化学成就的是()A. 烧制陶瓷B.发明指南针C.使用火药D.造纸

2.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了整个化学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3.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B.门捷列夫C.道尔顿D.阿佛加德罗 4.下列学习方法最为妥当的是()

A.认真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B.多做化学题

C.记住每个概念D.从生活、课本、材料、实验、信息网等各方面获取信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B.绿色化学的提出,为环保开辟了新途径,但绿色化学中的绿色并不是说食品中的颜色一定是绿色C.化学家利用纳米技术合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D.到21世纪初,人类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6.事物都有两面性,化学产品也如此。请你任举一例,说说某一化学产品的利与弊 你所列举的产品是;

利;

弊。

课题: 《绪言》教学案

班级:九()班 姓名: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编者:罗庆亮

【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化学;分别从古代、近代、现代了解人类认识及利用化学的情况;初步了解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化学与生活、社会及科技的联系的学习引发亲近化学、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1.什么是化学

【学习过程】一.定向入境 揭题示标:白纸显字,投影本课目标。情境激趣:清水变牛奶 二.自学建架

知识模块——

(一)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Ⅰ.个人自学:1.阅读:P1~P2第1段 2.建构:

⑴ 化学就是要研究及其,不仅要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⑵化学有什么用?

①; ②; ③; ④。

3.即学即练:(黄石中考)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物质B.物体C.运动D.实验 Ⅱ.个人(小组)疑问

知识模块——

(二)什么是化学 Ⅰ.个人自学:1.阅读:P2第1段

2.建构:化学是研究的、、以及的科学。3.即学即练:(厦门中考)下列科技成果主要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利用人体皮肤细胞“仿制”成胚胎干细胞B.发现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 C.发现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D.量子通迅距离创下新记录 Ⅱ.个人(小组)疑问

知识模块——

(三)化学发展史

Ⅰ.个人自学:1.阅读:P2第二段~P4完 2.建构:

⑴古代:使人类变得强大起来,并制得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产品。⑵近代 :①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使化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⑶现代:人类利用种元素,发现和合成了种物质,并掌握了技术。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 1.2化学实验室之旅(第1课时)导学案

1.2临河六中化学----化学实验室之旅(1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科目: 化学编写:潘素霞 审核:赵永明时间:8月21日(2课时)

1.【我的目标】

了解一些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自主学习】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1.试管

用途: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收集少量气体。

注意: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容积的1/2,给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用试管夹夹持或用铁夹定

在铁架台上加热;振荡时靠腕力甩动。

2.试管夹

用途:夹持试管

注意:从试管底部向上套或取下,不能横进横出;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手握长柄,不能按短柄,防止试管脱落;防止烧损或腐蚀。

3.玻璃棒

用途:搅拌、引流、蘸取少量液体。

注意:搅拌时不可用力过猛,不要碰器壁;引流时下端紧靠接收器内壁;蘸取液体的玻璃棒要洁净,用后要冲洗。

4.酒精灯

用途:加热

注意:使用时将灯放稳,灯帽竖放;灯体内酒精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1/4;

添加酒精必须先将火熄灭;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点燃酒精灯,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用时要盖上灯帽;失火用湿布或砂土盖灭。

5.胶头滴管滴瓶

用途: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吸得太满,不能将吸有液体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要深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不能将滴管倾斜滴加;用过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滴瓶的胶头滴管与滴瓶口磨毛配套,不能互换或移作他用,滴瓶的胶头滴管取用药品后应立即插回原瓶,不能用水冲洗。

6.铁架台

用途:固定和支持仪器(常配有铁夹和铁圈)。

注意:不能用力敲打;夹持玻璃仪器要注意松紧适度,铁夹内衬以绒布或石棉纸。

7.烧杯

用途:盛放较多量试剂的容器;较多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溶解物质、配制溶液、承接滤液。

注意: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外壁应干燥并垫一石棉网;不能加热固体;加入液体不应过多。

8.量筒

用途:量度液体体积

注意:量筒的最大量程应与液体的体积相近且一次量完;平放在桌面上读数,视线与

用心爱心专心 1

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用于加热,不能量热的液体,不能用于溶解、稀释,不能作反应器。

9.集气瓶

用途: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进行某物质与气体的反应。

注意:收集或储存气体时用毛玻璃片盖住;不能加热;做某些反应的反应器时应装少量砂子或水。

10.锥形瓶

用途:用作较多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加热时需要点上石棉网

11.药匙

用途:用于盛取固体药品

12.漏斗

用途:用于过滤

【达标检测】

1. 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B.广口瓶C.量筒D.烧杯

3.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C.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D.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4.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用心爱心专心 2

下载九年级化学学案1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化学学案1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1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中考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提炼......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1

    《溶解度》教学案例 《溶解度》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内容。设计实验从观察比较食盐和砂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进一步理解......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1

    【教学案例】 巧妙地设计问题,利于化学概念的教学 吴吉甫 化学概念原理是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在教学中也一直非常重视,如何提高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有效性呢?《......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1)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一、质量守恒定律1、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92页)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②开始时气球,温度冷却到室温后......

    201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1

    201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西荆中学:苏文敏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37人,为了将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开展,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

    九年级化学 盐 复习教案1

    九年级化学 盐 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对盐的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⑵.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爱护水资源》导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爱护水资源》导学案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

    九年级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案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导学案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2、掌握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准确掌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