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大书法的性灵
八大书法的性灵
黎明中
2012-11-6 10:57:45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2年11月5日
八大山人《时惕乾称》草书横幅
作者临八大书法
八大山人以画知名,但其书法作品亦颇多,已存世出版的书法作品大概有210幅,加上在绘画作品上的题诗、题词、题跋(不含名款)共约360多幅(则),其中行书210多幅、行草书70多幅、草书近50幅、行楷书近20幅、篆书4幅、隶书3幅。
读着这一幅幅耐人寻味的惊世之作,我仿佛看到了八大山人由王孙到布衣、由僧人到巨匠、由禅林寺院进入艺术殿堂的异乎寻常的人生轨迹,仿佛听到了南昌青云谱道观那三百多年不息的钟声依然悠扬绵长。特别是读着他那一幅幅笔走龙蛇、墨云翻飞、情奇韵逸的行草作品,更是令我心旌震撼,不能自已。此时此刻,一个愤世嫉俗、郁结佯狂、玩世不恭、慷慨啸歌、襟怀浩荡、情义薄天的八大山人,仿佛就站在我的眼前。
八大家学渊深,祖父精通书画,父亲亦擅绘画。他自幼聪颖,8岁能诗,后又涉猎绘画、书法、篆刻。史上有评:山人书法尤精,少时能悬腕作米家小楷,行草深得董华亭意。好友裘琏称赞他“画惜王孙马,书轻逸少鹅”。从28岁起,他开始了长达27年的禅林生涯,其间既潜心钻研佛典又潜心研究书画,被其师称为“拔萃之器”。不言而喻,这为他后来书画的精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4岁时所作《传綮写生册》上分别用欧风楷书、章草隶味行书、娴熟行草书写的三则题跋,即见其年轻时的不凡功力。加之他平时除喜喝酒外别无嗜好,一心为书作画,日积月累,便造就了其书法的深厚功底。从现存作品中发现,他书写《临河集叙》就有过10次之多,足见其所下功夫非同一般。正是如此,他越到晚年,功力越深,晋味越浓,唐风越盛。深厚的功底决定了他的雄豪笔墨。
他大难之后,悲极致静,人生淡如水,交友淡如水。人淡书淡。他的书法喜用淡墨,除个别联句和行书篇章有浓墨之外,大多用的是淡墨,而且除了小楷,常用秃毫,即或行草和草书亦用柔笔,力避方折,字与字之间少带牵丝,几乎每篇都清雅、淡然、高古、秀逸,不见燥热,更无烟火。这一点,作为受过大难之人,是难能可贵的。这也许与他长期淡薄的禅林生涯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作为山野之人、散淡之人、禅中僧人、飘泊文人,他学董其昌就是一件容易之事了。正是这种“禅定”之功,使他在恬静中所作的小楷和行书,看上去就像是一泓平静清澈的秋水、一片飘着淡淡白云的蓝天、一抹柔光四射的夕阳、一座薄如纱雾的远山,真个是令人醉意顿生、冥思遐想、心驰神往。
八大独洁其身,作书毫无功利目的。不像现今功利极强的为书者挖空心思去追名逐利、忽悠骗人。他虽“名满天下”,“书价重《黄庭》”,可对好友、贫士,则来者不拒。显贵者要不到他的字画,那是他的骨气使然。
书法由有法进入无法是最高境界。董其昌用行书临写杨凝式的草书《神仙起居法》、用大草临写张旭的楷书《郎官壁石记》,当是无法境界的典范。所谓无法,绝不是像有些所谓书法家所生产的从无法到无法的怪胎。八大的书法,按其好友饶宇朴说的,是“每事取法古人,而事事不为古人所缚”。是的,八大的书法脱胎于晋魏,深得董其昌行草堂奥。但他最终无泥成法,走出了自己的独特大道。有评者说,八大的画法兼之书法。我以为,他的书法亦兼之画法。比如,他的用笔,喜减笔,中锋秃毫,寓方于圆,省笔、借笔、挪让,信手为之,“不费妆缀”;他的用墨,轻盈雅淡,凸显“淡墨空玄”之韵,极为朗润清澈、静谧含蓄;他的构字结体,大小错落,夸张变形,欹正互出,欹侧峻险,有时甚至将一字变两字,将两三个字合而为一。可以说,除正书外,他的行书、行草书、草书的点画线条、结体架构、布白谋篇几乎都能窥见其荷梅竹松石鸟鱼虫的笔法风格。其《行书诗册》、《临河叙六条屏》、《卢鸿诗册》、《书画对题册》、《临古书册》等等,都是突破成法、以画入书的经典之作。此外,他还常以篆籀笔法入于行草,开创了篆书糅入行草的先河,这也是八大不泥成法的典型例证。
书法,写的是人生,是情趣,是心境。八大书法所展示的是从艺的轨迹,更是人生的写照、生命的归宿、性灵的激越。可以说,八大书法最突出最鲜明最感人的特征就是“性灵”。性灵,是八大书法的至深内涵,是他生命的真谛。是性灵造就了他烁今震古的艺术人生,是性灵铸成了他悲天悯人的鲜活灵魂。上面讲到的“功厚”、“淡远”、“意空”、“无法”、“理达”,只不过是性灵生发的基石、风韵、境界、表象和底蕴。
从八大的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创作高峰期、多产期、旺盛期是在他60岁之后直到80岁。即或是80岁染上了风寒病,他还坚持作书绘画,直至用行书写完《醉翁吟卷》,才画上了生命的句号。在这期间,不仅其花鸟山水画笔精墨妙、造型奇古、简洁淋漓、出人意表、蕴含丰富、性灵突显,其书法同样笔墨恣肆、线条圆晬、骨力苍劲、结体欹拙、笔简意深、风韵独具。其书其画确如石涛所评:“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尤其是他的行草书,更是大胆奔放、纵逸欹侧、如歌如潮、博大雄阔、丰神蕴蓄、个性彰然。像《卢鸿诗册》、《为镜秋诗书册》、《致方士琯手札》、《书白居易诗册》、《十开手札》等等,就是他冠盖千秋的典型精品。
第二篇:第四届性灵杯全国书法展览征稿启事
第四届“性灵派”全国书法展览征稿启事 书法贵在通变。书法应时而变。南京随园书社继续推进“性灵派”书法创作与研究,在湖北书法艺术节期间,在武汉举办全国第四届“性灵派”书法作品展览。
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联
承办单位:南京随园书社
二、展览宗旨:
1.强调“书宗性灵”主张,倡导“我手写我心”的书法创作;
2.突破书法创作模式化、重复化、做作化的趋向,为自觉进行性灵表现的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
3.引导书法创作避开市场化的负面影响,让书法回归本质意义的创作轨道;
4.积极把握时代追求和书法艺术发展规律,推进书法创变。
三、征稿对象:
凡是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上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不论性别、职业、身份、成就大小,若在创作主张上认同“书宗性灵”说,即可参与创作投稿。
四、征稿要求:
1、作者投稿的作品,必须是经过本人精心创作的、非临摹抄袭的,并认定未经发表、出版、展览和收藏的作品;
2、书写文辞以诗文为主,内容高雅,力避粗俗。提倡书家自撰诗文创作,提倡作品用印为书家自刻印;
3、不分书体,不拘形式,不限工具材料,充分体现作者对书法艺术的体认、感受和创作的自由。可以大胆借鉴现代艺术创作元素进行书法创作,但作品必须是“写”、“字”的创作。作品规格最大不超过八尺整宣幅式。草书、篆书另附释文。谢绝无功力、无情性、无蕴涵的作品。作者对自己的创作的作品和引用的文字负责;
4、除册页外,作品不得自行托裱。作品背面右上端用铅笔楷书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同时用A4 纸打印作品创作手记(即创作时间、创作意图、创作境况等,限200字以内);
5、不限投稿件数。每件作品需交参评费40元,需退稿者另加寄退稿费15元。参评费、退稿费一律通过邮局汇寄,否则作品不予登录,主办方不承担责任;
6、热忱欢迎全国书法理论界专家学者撰写与“性灵派”书法观念、发展趋势和创作研究等主题有关的理论文章(字数10000字以内,未经发表的)。优秀论文作者将邀请参加本次活动的研讨会。
五、评选、展览及其他:
1、突出展览的民间性、艺术性、学术性,逐步建立健康的、理性的、符合现代展览规程的展览中介服务运行机制。
2、坚持作者自由投稿和艺术创作人人平等的原则,对所有来稿一视同仁。竭诚为每位投稿者建立个人艺术档案和艺术品市场登记认证的数据库,保护作者的创作权。
3、评委由主办方聘请。邀请有关专业媒体人员参与评选监审,确保评审公开、公正、公平。评选过程和结果在书法专业媒体上公
布。
4、设立“随园书谱奖”。本届展览评选出特等奖3名,每名奖金10000元。最佳创作奖20名,每名奖金2000元。优秀论文奖5名,每名奖金2000元。入展作品200件,入选作品500件。2012年12月在武汉展出。入
展入选作品不退稿。入展作品和入选者名单编入作品集。对入展和入选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作品集一本。
5、展览期间,组织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召开“性灵派”书法创作专题学术研讨会,同时邀请获奖作者参加展览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会。
六、本次展览活动支持:
艺术学术总指导:言恭达
艺术学术支持:
刘永泽伦杰贤 铸 公王继安李庶民毛国典张天弓
倪文东 吕书庆黄 君 陈新亚 衡正安 刘宗超杨疾超
邱世鸿李 啸胡秋萍葛昌永 陈海良方 波龙开胜
传媒监审:蔡树农 李金豹 孙稼阜 王国强 齐玉新 朱 同
冠名单位:湖北利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后援单位:湖北省书法家协南京华格电汽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公安县人民政府
展览策划:田耕之'
特聘法律顾问:郑维民
截稿时间:自启事公布之日起至2012年11月15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
七、投稿及汇款地址:南京市锁金四村一幢1008室 南京随园书社
联系人:孙令娴邮编:210042电子邮箱:suiyuanshushe@yahoo.com.cn
电话:025-85420238(兼传)南京随园书社
2012年9月15日
第三篇:中国八大书法名家简介
中国古代八大书法名家简介
一、王羲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二、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三.、颜真卿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
四、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郑板桥艺术特色
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郑板桥的绘画艺术
五、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六.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故事剧和一位漫画家的名字。
七、苏东坡
苏东坡(1037.1.8~1101.7.28.)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原名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眉山三苏之大苏。出身于寒门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八、赵 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1135年),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第四篇:自主悦读独抒性灵
自主悦读独抒性灵
——“你是我心中我最美的风景”以写促读活动的设计方案与实施
广州大学附中袁伟军
一、活动构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做为高一新生,恰好学习粤教版必修一,第一二三单元分别是自述文、传记和抒情散文,这样对于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和他人,提升自己高雅的审美观和高尚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大语文教育观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堂封闭式向课外自主开放式延伸,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终生的精神发展打下亮丽的底色,为做一个和谐审美的人奠基。基于这多方的考量,我们利用这个有利契机,在高一学生中确立了以“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为主题,以“品读名家佳作、思考社会人生、抒写心灵感悟”为目的的以写促读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用约12周左右的时间完成此项活动。
二、活动主题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读名家佳作 写心灵美文
三、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鉴赏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积极的人文关怀
4.改变读写教学的单一评价方式: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更客观真实的呈现。
四、活动流程及时间安排
(一)选题与组织阶段(1周)
1.学生自主设计个人活动集的封面并命名
2.选取个人阅读的作家或传记人物,陈述选择阅读的理由
3.确定读写目标,每位学生在主题活动结束后,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
4.学习传记、散文、小说、诗歌等各种相关文体知识,为后续阅读做铺垫
(二)搜集与整理资料阶段(1周)
1.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家庭书库等多种渠道,查阅复印整理所选人物的作品资料,列出阅读备选书目
2.搜集整理专家学者对所选人物的相关研究专著和论文,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同时遴选出阅读对象重点阅读作品和重要篇目
3.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采用同学互评、教师指导的方式,听取老师同学的可行性建议,最终确定自己的阅读书目
(三)阅读思考与随笔阶段(约8周)
1.个人根据自己的阅读时间,确定自己每周的阅读量,采取“自主阅读、独立鉴赏、互相交流、撰写笔记”的方式,每位同学每周提交一次个人读书笔记,笔记形式不拘一格,或“摘记+点评”,或写读后感、或片段思考、或文学短评
2.进行粗放式管理,老师每周只跟踪学生的阅读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针对随笔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做专题讲座,或印发学习资料。对优秀的随笔,及时进行课堂点评,每两周把优秀的随笔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进行集中展示传阅,让学生“学有目标、写有动力,超有对象”,无形中增强了大家读写的积极性
(四)行文与修改阶段(约2周)
1.学生根据前阶段积累翔实的读书笔记和复杂丰富的阅读体验,以“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为主题,按照“选题与组织阶段”确立的写作目标,每人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2.教师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交流推荐、班级互动传阅、老师修改点评等多种形式,把学生的读写主题活动成果整理归档。
五、成果展示
1.每位同学写一篇关于本次主题读写活动的感受文章,并推选优秀学生代表谈阅读和写作体会
2.年级利用学校橱窗集中展示优秀读书笔记并邀请语文科老师点评
3.每班选取3—5位同学,把他们主题活动进程资料做全过程展示,进一步加深对本活动的认识和感悟
4.年级把优秀读书笔记结集成册
第五篇:放飞性灵,坚持本我作文700字
放飞性灵,坚持本我作文700字
放飞性灵,坚持本我作文700字
泥土里脏污却自由舒展的根,与展览上精致却僵硬的根,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与《庄子》中用来作比的龟何其相似,庄子的选择是“宁曳尾于涂,不受奉于庙堂”把持内心那一点性灵,或许也是这个智者留给世界最深沉的思考。江畔有披发行吟的人在踽踽独行,汨罗江渡来撑篙握桨的渔父,渔父见屈原,乃问何以见放,屈子答曰:“举也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渔父见他面色枯槁,想起他青年是也是青衣绶带的世家子弟,面露不忍,问他可曾懊悔。屈原遥想那些佩兰采芷却屈心抑志的日子,不由一笑:不以浊世之污,染皓皓之白。他终于放飞性灵,肉身虽没入江底不见影踪,精魂却在年年粽香飘飞的时节重生。
江畔有戴笠披蓑的人在寂然垂钓,富春江边有浣纱的少女。“虽然衣着朴素,却是被光武帝刘秀数次延请的贤人。”少女心想,不由得多看了看那钓叟。那钓叟似已察觉,解开泊在岸边的船缆,对那女子笑道,“我是严子陵。”言罢,顺水流而去,只有风还依稀传来一只不成调的曲子:“潮声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他终于放飞性灵,光阴虽暗暗换了华发,深树幽涧旁的泊舟却还在倾诉着一个默默无名的故事。
江畔有抚掌敛眉的居士,在枯坐修行。钱塘江畔是秀美的峰峦与无边的山光水色。他是李叔同,或许现在该叫他弘一法师。他精通诗文、琴棋书画诗酒茶无一不精,无一不工,却在母丧后察觉这花团锦簇的虚妄,一心遁入空门,且修的是诸宗中最苦的一种。他却安然若归,他终于放飞性灵,舍掉最后的贪嗔痴,只有那一曲送别依然唱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却已不知该向谁送别?
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
基督却讲:凡事相信,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但起码有一点是共通的:放飞性灵,坚持本我,不被尘事摧折。或许就如莎士比亚所说:虽然身处果核之中,我却是无限世界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