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与教学评价
学习与教学评价 同学们上课及学习情况
同学们在上课时候大部分认真听讲,学习认真。但难免有些同学有时候上课开小差,不专心。而在数学课上,做题目积极,而且遇到不懂的题目会和旁边的同学一齐讨论,一齐解决,但是当老师说到比较简单的内容时,部分同学会玩其他;而英语课,我觉得积极性还不够,觉得同学还是对口头英语有点抗拒,这我也需要反省,需要调动同学们积极性;而化学课,同学们都会积极做题目,但还是有时候开小差;而政治课,军事理论课,同学们可能觉得课程比理科闷,都是理论知识,所以很多时候都选择做作业;而体育课,同学们积极参加活动,锻炼身体
而在课后他们都会积极向他人请教不懂的问题,积极性强,又能互相讨论,有较好的团结心,而且会有小部分同学会在早晨学习课程,这点需要继续提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能继续努力,成绩进步。
而总得来说,我班同学学习能互相帮助,团结学习,但主动性需要提高。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高数贺铁山老师: 同学们都觉得他上课负责任,总体来说好
英语王雪琴老师:知识面丰富,讲课幽默,积极培训学生,总体来说好
化学王新爱老师:同学们觉得老师上课负责,但是理论知识太多了。让课堂枯燥,总体来说良好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蔡立彬老师:责任心强,但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烦闷,总体来说良好
军事理论张正明老师:教学模式也是单一,但责任心强,积极教学,总体来说好 体育刘英梅老师:教学积极性强,目的清晰,总体来说好 对任课老师的建议
高数贺铁山老师: 同学们觉得老师在概念方面需要解释更清楚,更多详细评讲些难的作业,讲讲做题方法,而少部分同学觉得作业太多,讲得快,希望能讲慢一点点.英语王雪琴老师:很多同学都对英语缺少信心,在以后希望能提高对英语信心
化学王新爱老师:多一点练习时间,而且需要明确讲到课程的哪个内容,说话需要再大声一点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蔡立彬老师:教学模式应该多一点模式,增强互动性,明确重点内容,说话也需要更大声,还有有些同学不能坐在前面是因为位置已经安排,希望不要规定位置
军事理论张正明老师: 教学模式应该多一点模式,希望能有更多武器图片展示,尽量带些小型武器的模具来展示
体育刘英梅老师:同学们希望运动量能增多,教学动作详细点,而且希望多一点自由活动时间。
第二篇:多元学习教学设计与评价
多元学习教学设计与评价
一、多元学习的提出
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具有不同智能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让人的智能得以更大的增长。人的多元智能又可以辅助人更好地学习!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八十年代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的研究结果把人类的智能分为八项: 语言智能:
有效的利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才能。
音乐智能:感知、欣赏和创作音乐的才能,对乐曲、旋律、节奏等特别敏感,有很强的鉴赏音乐的能力。
数理逻辑智能:有效利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才能。
空间智能: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才能。
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才能。
人际交往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的才能
自我认识智能:也叫自省的智力。至接近自己内在生活情感的才能,是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
自然观察智能: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的才能。1.不同智能的功效
(1)语言智能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
(2)数学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
(3)空间智能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
(4)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
(5)音乐智能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6)人际智能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等。
(7)自我认知智能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向、脾气和自尊,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8)自然认知智能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论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等。
在多元智能提出之前,教师们就已经在多元智能方面做了很多尝试。这其中,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语言智能都与数学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
第三篇: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教学方法
与学习评价工作综述
根据教育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对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规范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丰富课外实践活动,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2007年招生培养第一届本科学生以来,学院建设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自评报告于后,请专家组考核验收和审核,提出进一步整改意见。
一、教学改革概况
------2007年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咨询方向本科专业(2012年改为心理健康教育方向),2008年开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2010年开办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本科专业,2011年开办小学教育(特特殊教育方向)本科专业,同年开办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方向)本科专业。2007年开办本科专业以来,教育系升格为教育学院,成立教育系、心理系、学前教育系,2014年新增学前艺术系。制定并逐渐完善了各专业建设制度,制定了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各教学系专业建设提供指导性文件。制定了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规划、科学研究规划等内容的专业规划,为学科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有据可依的指导性文件。修订完善了各专业课程方案,为学科专业优势的建立和专业特色的形成提供了课程依据。
-------2007年以来,积极开展专业建设调研活动,根据社会需要和教师队伍实际招生,现有本科生1737名。学院“十二五”规划内部规模控制在1400名以内,已经超额完成规划任务。2010年至2012年,重点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2010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每年招生200名,4个年级规模控制在800名。坚决保持学前教育的音乐、美术、游戏课程技能训练特色,适当加强教育理论课程,积极争取音乐、美术、游戏设备更新,把学前教育专业办成了省级特色品牌专业,正在争取成为国家特色专业。保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咨询方向招生同时,2011年招生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方向)第一届本科生,适度扩大招生数量,使心理学专业规模4个年级控制在200名左右,调整课程计划,加强心理测量、心理咨询治疗、心理辅导、人力资源开发等应用技术教育课程,适应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规格要求,促进学生就业。积极发展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稳定招生规模,总规模控制在300名。强化小学教师培养中的小学各科教学法、三笔字、普通话、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技术等教师技能训练。认真探索特殊教育专业的开办模式,设立小学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适时申报发展特殊教育专业,为甘肃省特殊教育培养师资,规模控制在100名以内。-------学院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是思想品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应用技能熟练、创新意识较强、身体心理健康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特殊教育、中学教育师资和应用型心理学社会服务人才,把学院建成横跨三个学科门类四个一级学科的多科性学院,成为体现学校教师教育特色的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小学教育、中学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甘肃省域文化社会心理学研究基地、全校中学教师教育课程中心,全校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服务中心。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每个专业都有科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方案,其中小学教育专业突出教学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业突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和心理辅导咨询的结合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突出艺术教育和技能训练特色,应用心理学专业突出人事心理测评服务特色。各个专业系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注重身体心理保健、创新意识培养、应用技术训练、专业知识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2007年-2014年,学院认真研究新课程体系建设,根据需要修订课程结构和标准,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使课程内容进一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育系学、心理学系、学前教育学系等各系立足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四次修订课程方案,六次组织教师编写完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保持传统优势,顺应时代需求,统筹安排各相关课程之间知识内容的衔接,本科专业选用的教材多为版次较新的国家级教材或在国内有影响的教材版本。同时积极鼓励教师争取国家级教材编写任务。2008年以来,沈建洲教授的《手工基础教程》、《幼儿园实用手工》两本教材两次被列入全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顺利出版使用。
--------学院积极张扬体现主体性、人性化的素质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学术理论课程少而精,实践活动课程开放化。改革教学评价标准,促进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和考试形式的多元化,摆脱单纯的笔试和闭卷考试模式,形成按照课程性质、内容、目标选择考试形式的机制,实现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的统一;推进课程标准规范化、教学方案个性化、教学过程多样化、教学评价人性化。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师性格,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本科班级多媒体教学课程达到本科课程的70%。认真探索双语教学形式,提高幼儿教师、小学教师整体素质,适应未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需要。心理学、教育学2门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刘淑红等申报的《中外教育史》课程列为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正在组织实施。
---------学院按照学校加强应用技能训练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各个专业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践性课时都占35%以上。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启发式、参与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心理系学生通过心理实验、专业实习、心理咨询、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教育学系除了教学实习外,通过组织教育见习去中小学听课、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每年按届举办校园艺术周活动,成为校级品牌教学活动,制定了五项技能考核办法,规定考核结果与毕业证书挂钩。小学教育专业也制定了五项技能考核办法,利用实习试讲阶段的活动,对三笔字、普通话、教案设计、实际教学技能进行考核,凡是考核不通过者不得参加实习,必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直到达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必须经常性到学校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和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见习,以提高应用技能。
------学院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成立“兰城”品牌的系列社会团体,即兰城心理学社、兰城教育学社、兰城特教学社、兰城管理学社、兰城艺术学社,分别开办了兰城心理报、兰城教育报、兰城特教报、兰城管理报、兰城艺术报,通过这些学社活动和报刊编辑发行活动,比较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演讲能力、交际能力、编辑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表演唱《口弦轻轻吹》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教师指导的美术作品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16名学生的课题获得学校团委立项,3项课题成果获得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省级奖。-------学院不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实习过程中学院依据《教育学院教育实习教学大纲》,有效组织了教育实习工作,使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在明确教育实习的意义、目的、任务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教育实习的要求、方式开展教育实习活动。经过周密的组织,学院4届学生的教育实习得到了顺利开展,实习生得到了实习基地教师的肯定和好评。
------教育学院心理实验室筹建于2003年,至今固定仪器设备总值约20万余元,各种心理仪器70套件。现有实验室面积100平方米。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方向)专业学生人数,人均2平方米。主要用于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心理学》教学。同时,也为师生进行心理学专业的研究提供服务。每年在实验室进行学习的学生人数累计约200人左右(包括其他专业的学生)。现有实验教学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3人。有本专业规定的实验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实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的各类表格(实验教学进度表、课程表、实验教学记录等)。实验开出情况:实验项目开出率90% ;实验学时开出率100%。实验室开放时间,每年约120天以上(含学生论文、教师科研项目等)。
-------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制度健全,教研活动气氛活跃,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以教师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为依托,学院积极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同时成立学术委员会,认真按照章程,为教学科研提供审议、咨询、参谋职能。孔庆浩教授、夏艳萍教授为带头人的学前音乐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称号;孔庆浩教授、夏艳萍教授、沈建洲教授、李兰芳教授、王丽娟副教授等完成的《学前教育专业跨越式发展理论与实践》成果获得2012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王汝峰研究员、王小卫副教授、李梅讲师等完成的《思想政治教教育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获得2012年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王爱兰教授、王晓丽副教授、王小卫副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成果 2006年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王晓丽副教授主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成果2007年获兰州城市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王爱兰教授主持完成的公共心理学本科课程2009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获学校第一名。学院前院长王爱兰教授、副院长夏艳萍副教授获得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张玉堂副教授在2008年兰州城市学院第一届教学名师评选中获得教学名师称号;刘锦涛讲师在2008年全校公开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06年以来,张海钟教授、夏艳萍教授、海存福教授、陈婷副教授、蔡兆梅副教授等9人被评为兰州城市学院第一、二、三届学术带头人。2006年以来,张玉堂副教授等6人被评为兰州城市学院第一届教学科研骨干。8年来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49篇。2006年教育学原理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09年以来,3个教研室被学校评定为优秀教研室。这些教学成果及教学荣誉为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学院配备院长1名,副院长4名,总支书记1名,总支副书记1名,其中3名院领导直接负责教学管理,设有东校区教学科,专门负责教学管理。2010年以来,学院配备院长1名,副院长3名,其中1名负责东校区教学管理,1名负责西校区教学管理,1名负责全院教育实习、实验室、设备、图书等管理。院长直接负责教学研究。原教学科整合到办公室,有8名教学辅助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爱岗精业,结构合理,熟练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形成稳定、健全、高效、服务的教学管理队伍,能够很好的完成学校交代的任务。
-------教育学院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逐年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2007年以来制定、修订了相应的教学管理文件14个,使教、学、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坚持做好学期开始(制定学院和各系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督导计划,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学期中(开展教学检查)、学期末工作(开展考试、阅卷等收尾工作及教学总结与反馈)的常规管理。
--------学院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制约机制。实施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全面系统监控,实行教学质量有效地监督、检查、指导,强化学院内部自我约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建立了听、评课制度,使公开教学常规化;实行院领导、系主任、授课教师三级听课制度,听课方式采用指定听课与随机听课相结合,听课范围每学期视具体情况而定,绝大多数为年轻教师所讲授的专业课和公共课。具体听课、观课内容包括进入课堂听课、检查教案及教学进度、教师授课日志、课堂笔记以及作业等。听课之后及时组织教师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同时每学期组织各系选出一名教师在全院进行公开教学,并对公开教学的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公开教学,不仅展示了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更主要的是可以激发其他年轻教师的教学热情,为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2007年10月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经过三次换届,改革为教学督导委员会,每学期都有教学督导工作计划。通过听课、评课、教学反馈等形式教学检查和教学指导。教学督导小组成立的第一次活动就是组织东西两校区进行了共15次的集中听课,90余人次的分散听课,总计听课次数超过80人次。听课对象既有工作20年以上的骨干教师,有即将升入高一级职称系列的中青年教师,也有刚刚跨入教师行业的年轻教师。2008年,学院教学督导小组组织两校区集中听课7次,分散听课70余次,总听课次数达118人次。2009年以来听课密度更大,每年总听课次数达到139次。通过教学督导工作的良好开展,一是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我院教师整体的教学情况,为今后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通过检查结果的反馈,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院始终注重发挥教学系的作用,制定系主任工作职责,完善系一级教学管理。系主任的职责一是要在每学期开始分别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督导计划,安排期中教学检查,做好学期末考试、阅卷等收尾工作及教学工作总结。二是负责制定、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以及每学期的排课和教材征订工作。三是协助学院负责安排督查本系教师的备课、上课及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并组织好期末考试的出题、阅卷与试卷的装订工作。学院要求各系每学期都要定期进行教研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学院认真组织学生评教活动,及时反馈评教结果。各级教学管理文件保存完整,查阅方便。学院领导、系主任听课次数达到规定学时,教学计划执行严格,调课制度执行严格。
--------学院自我评价是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在省内有特色,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贯彻了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方针,培养方案执行良好,教学计划执行严肃。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控制体系,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认真高效,教学管理制度完备,教学秩序良好。
第四篇:《国外历史教学与评价》的学习日志
通过专题讲座《国外历史教学与评价》的学习,进一步丰富了我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认识到评价与考试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其理论与实践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参照。一方面,教育科学、认知科学、社会学、脑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国际教育评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表现性评价、质性评价等教育评价方式的应用与推广,新兴教育评价理论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使西方一些国家的教育评价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国家在教育评价方面立足于课堂,已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业评价方法,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历史学业评价范式。
通过学习认识到:美国历史的学习以事实和洞察国家发展的复杂事物来吸引学生。历史学习要求特别的了解和思考的方法,思考的习惯和认知过程,即典型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这些思维习惯要求几乎同时的较低层次的练习和较高顺序的认知技能,比如回忆,分析,判断,应用和评价。下面的评价确定了历史了解和思维的认知过程。
历史知识和观察 ——知道和理解人,事件,主题,运动,因果关系和历史材料;确定历史事件的顺序;通过不同群体的眼睛认识复杂的背景或时代。
历史的分析和解释 ——解释问题,确认历史的模型,建立原因和结果的联系,发现有价值的陈述,建立重要意义,应用历史知识,依靠历史证据得出历史结论,对历史做出有见识的解释。
通过对英国、美国等评价项目的介绍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统一考试的趋势比较鲜明;评价在监控学校质量,以及学生历史学习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评价标准明晰,层次较强;终结性评价题目类型不死板,资料种类包括图表、漫画、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易引起学生兴趣。
第五篇: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
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学习笔记
(2011-07-23 18:12:52)标签: 分类: 继续教育学习笔记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形成性评价 教育
一、题解异同
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是分别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判断的两种教学活动,两者在评价的目标和标准,以及侧重点和方式、方法、手段上不同。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所以,在课堂环境下,教和学是两个共存相促的因素,教学与学习既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影响,共同决定着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评价的定义
教学评价是依据学科教学目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环节和结果,进行分析和价值判断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也是教学活动之一。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科教学的目标,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有助于发现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教学创新。
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进而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合理地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能和效率。
有助于教师为学生创设更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旨在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四、教学评价的宗旨和原则
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的完善,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追求。
教学评价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客观、公正、公开、开放、多元化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学科体系、课程结构、知识类别等),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创意,立足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学评价虽立足于教学,但基点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即为了学生能达到课程标准指定的各项目标,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
五、教学评价的类型
1、传统的评价类型(1)甄别性评价
以评价者的个人感受为依据,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教学进行分等、分级,奖优惩劣。
弊端:主观性强,标准缺乏客观性。(2)结果性评价 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判定教学质量和水平。
弊端:片面,忽视客观存在的学校、班级和学生差异;不能客观、准确地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水平性评价
以教师职业技能标准(基本功)作为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判定教师教学水平是否达到目标。
弊端:在同意的标准下,未能教学的个性和教学风格;重技能应用,忽视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不能准确判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类型:
以基准为依据 :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以内容为依据 : 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以功能为依据 :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以方法为依据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与学生学业评价啊相对应,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包括: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
评价的重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业诊断结果,对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行分析,判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手段和方法,是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展状况相适应;是否采用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
诊断性评价可以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前,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完善教学组织,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教学过程中的某项活动或过程以及生成的问题进行的评价,旨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和关注的焦点,学习环境与外部干扰等),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分析、判断和调查、测试等方式,获取信息,判定教学的效果、特点或不足、问题,为修改和调整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总结性(终结性)评价:
总结性(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全过程的综合性测量和检验。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各有侧重,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判断教师教学的特点、特长和优势,发现进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修正、弥补和完善。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一个教学过程(一般是以一节课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强调全面、综合和发展的原则,尊重教师的个性化和教学风格,通过评价,可以发现教师的特长和优势;亦可诊断问题,促进发展。
六、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对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应涵盖教学前的准备就绪的组织和实施、教学后的反思和钢筋等环节。
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设计(对学情的调查、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等)、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环节的处理、对学生的态度、教态与教学语言、引导和指导功能、师生互动、问题的创设、答疑和解析、有无鼓励或激励措施等要素。
对过程性评价内容的描述:
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内容,三维目标设定是否准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资源是否齐全,课件和补充材料与教学组织的联系是否紧密;教学过程是否完整,设计意图和组织实施是否明确,能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环节的处理和活动设计,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能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所需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转变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实现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
教学行为是否恰当;教学活动目标是否正确,组织教学活动的内容能否操作,效果是否明显;能否有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设计的教学预案设计;课堂教学中有无鼓励和激励,学生能否获得成就感或荣誉感;质疑和解析是否妥当;处理课堂突发现象是否正确;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否自我诊断,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等。
过程性评价的环节和指标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后续(课后)评价
(一)对课前准备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学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内容。
1、教学设计
(1)学情调查与分析
(2)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
(3)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及逻辑关系、教育价值等)
(4)教学目标的设定
① 三位目标的设定 ② 教学重难点的设定 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能否采用适合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教师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多喜欢形象、直观的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习惯于形象思维,是这个年龄阶段西红柿心理认知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思维的重要特点。而抽象思维是他们的弱项;至于逻辑思维更是他们不容易做到的。尽管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已经采用增加插图、照片、地图等直观性资料,采用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但文字的表述对于初中生而言,仍是比较抽象的,在他们的头脑中,难以形成感性认识。
2、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1)精选、补充教学资源
(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目标的设定原则
一、必须与本课具体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结合本课学习的学科知识,发掘其中蕴含的可以用作思想教育的素材、并分析通过正面引导,能够让学生从中得到哪些感悟或领悟。
二、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初中学生还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往往是朦胧和肤浅的,有时还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表现出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在设定目标时,必须基于最基础的、本质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应该受到何种感悟,能领悟到何种情感,报以何种态度,从中可以生成到何种价值观。
三、目标设定必须具体化、细化,切记空话,更不能随意拔高。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必须十分明确,真正能够达到和实现,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① 三维目标的设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具体目标,或称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关系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是落实其它两项目标的关键和基点,是实现其它两项目标的载体和平台。不同类型的知识,决定了学生应掌握的学习能力,也决定了相应的学习过程和 需应用的方法,更决定了学生能够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能力应用的关系
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需要运用的技能不尽相同,在教学评价时,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制定的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结合所教授的具体知识,判断应运用的学习技能。知识迁移能力;归纳、分析和判断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推理和演绎能力;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的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等。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认知和感知、体验的过程。
如何一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借助于必要的手段、媒介和方式。在完成一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具体的学习方法,方法是学习的工具。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应用的关系: 看书:阅读
看书(材料)概述:阅读、理解、表述
看书(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提炼信息、分析、归纳、总结、表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需要经过亲身的体验、感悟。
在生成的过程中,外因起有决定的作用,通过外因(如动人的事迹、生动的描述或再现、真实的情景等)刺激和感染情绪;随着情绪的起伏和震撼,经过感动、体会、感受、理解等心理活动,逐步获得感悟,进而形成特定的认识,产生特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②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的重点是西红柿必须掌握的核心基础知识。
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中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统领全课核心的知识。
教学难点应是实现将知识学习与学习方法、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相结合的最佳结合 点。
难点绝对不能以知识点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尤其是要考虑学生在理解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困难等情况,来确定本课教学的难点问题。
评价教学重难点的标准:
教学重点,属于知识的范畴,需在知识的层面上确定。
教学难点,属于认知的范畴,必须依据学生在分析、理解时的难度,即学生的认知的水平和能力确定。(1)
(2)精选、补充教学资源
在充分利用教科书材料的同时,有必要再精选一些材料,使其起到补充教科书材料不足,或弥补教科书材料单
一、抽象、静态等缺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
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必须精选;
二、针对学生学习和认知的需要、认知的特点和规律;
三、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
四、选用的材料需配合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应用。课堂教学资源的功能和作用:
1、拓展、补充和活化学科知识;
2、为学生提供体验、感知的实践机会;
3、帮助学生变换认知的角度,加深理解;
4、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利于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
6、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
7、迁移相关学科知识,激活、迁延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8、有利于“三贴近”原则的落实,即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讲授式,组织研讨活动、组织探究活动,以及角色扮演、情景剧(课堂剧)、故事会、课堂讨论等。
(二)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分析、判断和测量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处理导入、讲授、置疑、解析、互动、研讨等教学环节或活动时的意图。针对性和实施效果;能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评价课堂教学过程和活动的指标
一、教学过程和活动的设计、编排,是否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
二、教师在设计、编排教学过程时。能否根据自己所教授鲜花速递具体情况,不完全拘泥于教科书知识点的体例结构和编排顺序。是否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组织实施教学。
三、教学环节的处理,是否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能否起到引起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的作用,指导学生实践的作用。
四/、教学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和发掘教科书提供的学习资源,尤其是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分析、理解的材料,通过安排学生活动的方式,发挥这些资源对学生学习、认知的作用。
补充材料的针对性和使用效果。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补充材料,是否与教科书原有材料在需要学生阅读的技巧、审视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认知的方法、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应用等方面有所区别。
五、能否体现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考查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及活动组织,是否符合全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能否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及活动是否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否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六、课堂互动。是否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中,适时组织师生、生生互动;能否正确处理互动的主题与教材和学生的关系;组织实施互动的实效。
七、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方式和实效;提供学生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学生学习技能、方法的引导和指导,实效性;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能否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及时通过鼓励、激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荣誉感。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学科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中心和主要环节,也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平台;更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和方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平台。
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应成为i额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和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运用和掌握学习技能方法,获得体验、感知体验、感知等实践机会的过程。
从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的角度出发,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应该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
1、有效诊断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组织、实施,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2、分析、判断在教学过程中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尊重,是否活动较充分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机会、学习方法和技能得到实际的应用。
3、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好舒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后续(课后)评价
主要分析和判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对教学设计、手段和方法、组织和实施效果的反思、调整和改进、完善等措施的效果。
后续评价旨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诊断,自我完善教学,将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七、教学过程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自评、同行评价、学生评价 表一: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设计 表二:教学设计案例
表三: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表四: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表
八、基于学生学业的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的宗旨,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亦应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一项内容。
1、教学评价中的学生因素
教学设计必须基于现实的学情:本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特点、认知规律、情趣爱好;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相关的学科知识等。
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分析教学内容的构成、特点,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差距;学生在认知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出现的问题;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生成中的误区等。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基于学生认知和理解知识、运用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需要,应成为学生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的媒介。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吸引学生的参与,提供体验、感知等机会,激励、鼓励学生学习、探索和创新,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均衡发展。
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考虑学生可以承受的认知跨度、维度和梯度,通过引导和指导等策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作业设计和测试命题,必须建立在学生理解记忆、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学习技能与学习方法的熟练和巩固应用的基础上,应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引领性。
学业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对比诊断: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教师教学评价的终极目标,学业评价则是检验教学组织和实施实效的重要依据。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一个整体,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分别考查教与学的效果,两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学业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往往也是教学评价中的不足或欠缺;教学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同时也能在学业评价中得到反映。
学生学业评价中常出现的问题,如概念混淆、判断错误、同一错误反复出现等,通常反映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理解,只凭简单的记忆,从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中,即能找到根源,即教师对知识多采用讲解的方式,缺少为学生搭建他们自己分析、理解的桥梁。因为只有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理解记忆。
教师如在教学中,不注意对解题思路、途径、方法和策略的讲解,学业评价中就可能出现不会的现象。
3、发挥教学与学业评价的决策功能 教学评价和学业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析检查教与学中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和学习方式。
学业评价可以为教学评价提供分析、判断问题的着眼点,更加准确地分析和判断问题的成因,并为教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教学评价可以为学业评价提供分析、判断问题的佐证,也可以排除学业评价中的非智力因素,更加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主客观因素,为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和依据。探索:如何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引导和指导学生应用学习技能和方法;鼓励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