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XXX第一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督促教师自觉地执行教学常规的要求,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避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特制订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一、组织保证:
为保证我校教学常规检查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以校长负责,教务处具体落实。校长主要负责检查落实教师执行常规的情况。教务处可随时检查全校所有教师的常规执行情况,并对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备查。
二、制度部分:
学校成立教学常规检查小组。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由校长、主任和各教研组长组成。检查小组的职责是检查、督促、指导任课教师认真执行教学常规;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单元达标质量分析、课后辅导、教研情况等;要认真填写教学情况统计表,并及时将检查结果汇总,上报学校。
(一)关于备课检查制度:
1.对教师的备课除教学常规规定的条款以外,还应强调每位教师须先备课后上课,不准无教案上课。教案应是课时教案,课时教案应做到目标明确,过程清楚,设计合理,程序完整。每学期开学前应备好一周内容的课,开学第一天检查。
2.学校教务处每月第四周检查教师备课情况,主要检查教案书写的规范情况(目标、重点、难点、作业安排、书写规范等)、篇目数量,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等,并将检查主要情况记载在册,同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每学期教务处分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师面对面检查评分,评出优、良、一般等级。
(二)关于作业检查制度:
1.语文、数学学科需布置适量的作业(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作业量布置作业),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超额布置作业。作业的批改需认真及时、批语书写规范,并做到日期、评价、记录齐全。
2.学校教务处每月第四周检查学生作业。主要检查作业的次数,作业设计、批阅的情况、学生的书写情况和教师批改记录情况等。每学期教务处分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师面对面检查评分,评出优、良、一般等级。
(三)关于听课的检查制度:
1.学校教师间应开展相互学习、交流的活动,开展听课活动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要求是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8次,校长不少于20次,教导主任不少于20次。各教研组要积极开展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探索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听课任务的完成。
2.对同教研组每位教师的公开课进行评课,评课应做到:及时、客观、公正。反对任何形式的敷衍了事态度。
3.学校教务处每月第四周检查教师听课情况,主要检查听课任务的完成情况(听课节数与评议意见)。每学期教务处分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师面对面检查评分,评出优、良、一般等级。
(四)关于学困生辅导的检查制度
1.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具体要求是每位教师每周开展一次学困生辅导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转化学困生,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辅导过后做详实记录。
2.学校教务处每月第四周检查学困生辅导情况,主要检查学困生学习状况、教师的记录情况(辅导次数与辅导情况)。每学期教务处分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师面对面检查评分,评出优、良、一般等级。
(五)教研活动的检查制度:
1、每位老师按照教务处的统一安排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
2、备课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六)关于业务学习笔记的检查制度:
1.教师要认真、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人每每周业务笔记不少于300字,书写必须规范;
2.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及时向报刊杂志投稿;
3.本学期每人撰写教学反思不少于1篇(包括课堂反思和阶段性反思),投
稿不少于1篇。
(七)关于评教评学活动的制度:
1.教务处、教研组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语文、数学学科每单元要进行质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拟定矫正方案。
2.平时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评教评学活动。评教评学可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主要从教学双方了解教师贯彻“五认真”的情况,学生贯彻学习常规的情况)。
3.教务处每学期应至少有一次全校范围内的评教评学,将评教评学情况及时整理总结,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将情况反馈给有关方面和教师本人。
以上要求由教务处检查记载,在检查中如发现:
①凡需上交的材料迟交的每份扣0.3分,因质量差返回重写的每份扣0.2分,不交的每份扣0.5分。
②非统考科目的备课有教材的严格按教材内容按课时备完,无教材的按14周课时备课。凡在教学检查中不按时送检的每次每科扣0.5分,拒检的每次每科扣1分,教研组长检查中应评出等次,如实作好记载,凡因记载不实每次扣教研组长1分,备课过于简单,缺乏基本要素的,每课时扣0.3分,每缺一课时扣0.3分。
③。非统考科目(如:音乐、英语、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上完,并接受学校的评估,分优、良、般等级,被评为优等级的加1.5分(包括所授学科有学生参加各级竞赛获奖)。
④。凡学校组织听课、讲课、说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无故缺席一次扣1分,请假每次扣0.3分,教务处、教研组分配的任务不按时完成每次扣0.3分,拒不接受或不完成的每次扣1分。听课节数达不到规定节数每差一节扣0.3分
⑤。积压作业(连续两次及以上未批改),每次扣0.5分,出现错批、漏批的每次扣0.3分,作业(包括实验开出率)按教学进度每缺一次扣0.3分,检查中有学生批改的每例扣0.5分
⑥没有进行单元测试的每单元扣1分,测试了没及时批改的每次扣1.分 ⑦不参加业务学习,未请假每次扣0.5分,请假的每次扣0.2分,不按规定作好学习笔记,影响其他人学习的每次扣0.5分,学习体会每差一篇扣1分,体
会不深刻,完全抄袭他人的每篇扣0.5分。
⑧按学校要求的教师每学期在教务处规定的时间内,至少讲一节课改课,上交一篇优质教案,一篇说课稿,一篇优质论文。讲课后各教研组评出等级。以上每缺一项扣1分。
第二篇: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莲花盆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2017-2018第二学期)
1、教师须先备课后上课,不准无教案上课。课时教案应做到目标明确,过程清楚,设计合理,程序完整。
2、教师先进行集体备课,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的教案。
3、学校对教师备课情况每月定期检查一次,并坚持不定期抽查,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各任课教师。
4、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作业量布臵作业,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超额布臵作业。作业的批改需认真及时、批语书写规范,鼓励创新性作业的布臵与批改。
5.各教研组对教师备课情况间周检查1次,主要检查教案书写的质量(目标、重点、难点、作业安排、书写规范、合作学习等)与数量,并将检查主要情况记载在册,同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每月教务处将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检查,并且在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师面对面检查评分,评出优、良、一般等级。、学校每月至少抽查1次学生作业情况。主要检查作业的次数,作业设计、批改的情况和学生的书写情况。每学期教务处将以教研组为单位分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师面对面检查评分,评出优、良、般等级。
7、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学校领导每学期至少听课30节,每学期结束前所有教学人员将听课记录交学校接受检查,主要检查听课任务的完成情况(听课节数与评议意见)。
8、单元检测及分析:要求次数与单元相符,批改细致,讲评及时,完善的当。
9、教师要认真、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0、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11、教研活动有计划且实用,科学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强,每次活动有专题,活动记录详实。
第三篇: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督促教师自觉地执行教学常规的要求,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避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特制订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一、健全制度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的教学业务检查领导组(教务处全面负责教学业务检查工作);检查领导组的职责是检查、督促、指导任课教师认真执行教学常规;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研情况等;认真填写教学情况统计表,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
(一)备课检查制度
1、按《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备课,提倡适度超前备课,杜绝过度超前或滞后备课及不备课上课,杜绝照抄《备课手册》、教案等。
2、学校教务处对教师备课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主要检查教案书写的规范情况(目标、重点、难点、作业安排、书写规范等)、篇目数量,并将检查主要情况记录在册,同时在学校例会上通报。
(二)作业检查制度
1、语文、数学、英语及有关常识学科需布置适量的作业,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布置作业。作业的设置与批改要严格执行《霍邱县教育局关于规范小学作业设置与批发的基本要求》,认真及时、批语书写规范,并做到日期、评价、记录齐全。
2、教务处每月至少抽查1次学生作业情况。主要检查作业的次数,作业设计、批改的情况和学生的书写情况。
(三)听课检查制度
1、认真抓好“评好课”专题研修,各学校要开展有效的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校内公开课,并提供公开课教案、听课记录及评议意见;全面开展推门听课,校长、主任每学期推门听课应在10节以上。
2、每学期结束前所有教学人员将听课记录交教务处以备检查,学校班子听课记录交中心校检查。
二、组织保证
为保证各学校教学常规检查落到实处,中心校每月将对学校业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
1、备课,滞后1课时扣3元,滞后2课时每课时扣4元,滞后3课时每课时扣5元,以此类推。
2、作业批改与教学内容不同步,在教师会上说明原因并及时补批,每发现一次扣款10元。
3、没有上公开课、不提供相关材料扣款30元。
4、对于教学校业务完成较差的学校,分管负责人到中心校说明原因。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金海港小学
第四篇: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小 学 教 学 常 规 检 查 制 度
为了保证各学科教学常规的全面落实,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和正常教学秩序,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教学常规检查作出如下规定:
一、学校领导分别深入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定期检查2至3次集体活动记录,督促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
二、检查教师备课和学生作业情况。备课组间周检查一次,教导处、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校长室分别在期中、期末前普查。主要看备课是否及时、规范,是否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检查作业是否规范,作业量是否恰当,习题难易是否适中,作业是否每天批改,作文是否全部改,并有适当的眉批和总批,其他学科是否根据实际情况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改进教学工作,做好检查记录。平时校长室、教导处还将随机抽查。
三、建立听课制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负责教学的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至少30节,教研组长至少20节,教师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
四、认真记好听课笔记,提出教学意见或建议,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五、教研组长每学期要检查两次本组教师的听课笔记,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两次组长的听课笔记,校长每学期检查两次领导干部的听课笔记。不定期地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平时上课的情况。
六、为了了解教师教的情况及学生学的情况,学校不定期的在部分年级、部分学科进行调研考试质量抽测,次数从严控制,考试的科目、年级由校长室根据需要确定,不事先通知师生,不记分,不排名次。
七、调研考试质量抽测由教导处组织命题,聘请教研组长或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任课教师回避。题目要注重“双基”和能力的考查,有灵活度较高的题目,但不能出怪题。阅卷由教导处指定人员参加,实行统一标准,流水作业,教导处要作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向校长室汇报。
八、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分析表,考试成绩统计、试卷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改进工作的意见或措施。
九、由教导处做好全校各年级的成绩统计。在期中考试后两周内向全校教师作出质量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措施。
十、学校领导要仔细阅看全校班级各科考试的质量分析表,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中带倾向性的问题,了解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得到教学第一手资料,以利领导教学。
十一、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检查教学质量,如通过个别辅导、课堂提问、板演、作业、测验等途径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教学。
十二、每个教师要认真填写学生成绩,学期结束时将成绩记载表及时送交教导处存档。
第五篇:青莲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青莲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为了保证各学科教学常规的全面落实,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和正常教学秩序,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教学常规检查作出如下规定:
一、学校领导分别深入各教学班级,参加教研活动或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定期检查2至3次集体活动记录,督促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
二、检查教师备课和学生作业情况。备课组间周检查一次,教导处、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主要看备课是否及时、规范;检查作业是否规范,作业量是否恰当,习题难易是否适中,作业是否每天批改,作文是否全部改,并有适当的眉批和总批,其他学科是否根据实际情况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改进教学工作,做好检查记录。平时校长、教导主任还将随机抽查。
三、建立听课制度。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
四、认真记好听课笔记,提出教学意见或建议,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五、教研组长每学期要检查两次本组教师的听课笔记,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两次组长的听课笔记,校长每学期检查两次领导干部的听课笔记。不定期地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平时上课的情况。
六、每个教师在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填写教导处下发的质量分析表,考试成绩统计、试卷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改进工作的意见或措施。
七、由教导处做好全校各年级的成绩统计。在期中考试后两周内向全校教师作出质量分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措施。
八、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检查教学质量,如通过个别辅导、课堂提问、板演、作业、测验等途径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教学。
九、每个教师要认真填写学生成绩,学期结束时将成绩记载表及时送交教导处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