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摘 要】据调查统计,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学业负担重、身体素质的限制、体育课枯燥乏味、教学内容单一守旧等原因,导致高中生的运动兴趣不高,大大影响了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为此,本文主要从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完善体育教学的硬件配套、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以及实施多层次的评价标准这五个方面阐述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措施,以期能有效地激发高中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运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3-0171-02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纵观当前高中体育的教学现状,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且文化课程较多,学生更多的是待在教室里看书做题,很少参加体育运动。据调查统计,导致高中生运动兴趣缺乏的原因有:学业负担重、身体素质的限制、体育课枯燥乏味、教学内容单一守旧、体育教师技术水平差等。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深化,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其能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是许多工作在一线的高中体育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本文就如何激发高中生的运动兴趣,提出几点措施。
一 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体育课堂上,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上课马马虎虎,对学生放任自由,讲解含糊不清、示范动作不准确、不协调、不优美等,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而课堂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地进行动作示范,且语言生动、风趣幽默等,学生就会很快领会动作要领,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素质,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条件。
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地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和渊博的体育知识,在教学中能准确地示范动作,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如在教学篮球时,教师如能准确、熟练地示范一个“三步上篮”的动作,就能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使其跃跃欲试。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场地器材变化,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样、新颖、新鲜多变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布置场地器材等,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
二 完善体育教学的硬件配套
体育课对体育器材的要求比较高,但学校体育器材在配置上不尽如人意,使得体育设施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从而限制了体育课的正常开展,不仅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学生丧失新鲜感而失去了运动兴趣,大大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需要学校加大对体育场地和设备的投入,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体育项目,引进先进的体育器材,并改善场地设备条件。如果遇到体育设备和场地实在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体育教师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引导学生自制器材。如利用废旧的羽毛球作轻物投掷;用稻草、旧编织袋制作垫子;校园里的水泥道沿,可以替代平衡木,让学生在上面练习近平衡走等。
三 采取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由于高中生普遍具有好动爱玩的特点,一直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乏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如在进行耐久跑的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追逐跑、接力跑、越野跑及自然地形跑等方式,并结合小组比赛、趣味游戏、互动练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另外,可采取情景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将快乐体育教学思想融入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如在一节足球课的准备活动中,笔者采用了绕杆接力的游戏比赛,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一个球,一共10个杆,两组第一个绕杆的同学听教师的哨声从同一条线上出发,绕到最后一杆时再绕回出发点由下一个学生接替,中间不能漏杆,依次类推,先绕完杆的组为获胜方。游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在游戏过程中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身体也得到了有效的放松。
四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在性别、身体素质、基础条件、自身体质、自身兴趣上存在差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接受程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也不一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差异,进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一般,在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有以下几种方式:(1)按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进行分组。如在学习纵箱分腿腾跃时,针对运动技能水平较高、体质较好的学生,纵箱定位正常高度;针对运动技能水平一般、体质较差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器械高度,以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并激发学习兴趣,最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2)根据教学内容来分组。如在学习武术时,针对具有一定武术基本功、协调性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熟练地完成武术动作,且在此基础上创设一些新的武术动作;针对运动能力、协调性和体质一般的学生,要求完成基本动作加上眼神与节奏的配合,要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针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柔韧性、协调性都较差的学生,要求其完成基本动作即可。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
第二篇: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先导。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利用愉悦的气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身体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体育教学必须从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为创造、主动学习。
【关键词】:健康第一
激发兴趣
快乐体育 【正文】:
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所以我们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较呆板,课堂气氛不易调动,原因是学生对没有兴趣的项目被动学习,无法激发练习积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二(1)班的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请大家来看看天。孩子们一听这有什么希奇的,一个个都仰头望着天空。我接下来又说,只不过今天请同学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看。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我说,你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我的讲述,学生们跃跃欲试,谁也不甘落后。因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融入音乐,激发兴趣
体育课是单调的、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的,这是很多人给体育课下的定义。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体育的锻炼可以不这样的。在体育课上我们仍然有美的享 受。这就是让音乐走进课堂。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用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不仅是优质体育课的需要,也是未来体育课的需要。因此,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三、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反之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如果就是利用沙池,学生排队练习,他们都无精打采,一副不想玩的样子。我就想到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带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做兔的耳朵,然后双脚向前跳,跳之前问学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动的呢?”然后先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耳朵动一会儿,接着我又说:“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象小兔子。”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讨厌。练习了几分钟后,我问学生:你们玩得高兴吗?高兴,太高兴了!那为什么这么开心?有趣啊!对啊!我们的游戏就是要接近学生的年龄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体育课。另外体育课要不断的加入新的游戏或是学生中比较好玩的游戏。这样学生在体育课中才会有乐趣。
四、师生互动,激发兴趣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假如教师能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跟学生一起练习。课堂效果会有明显的好转,学生注意力好了,学生参与练习的欲望强了;课的气氛活跃了,学生都觉得非常的快乐。在上二年级的一节接力跑练习课中。第一轮比赛开始,学生很投入,各组学生都在为自己的队员加油,课堂气氛较为活跃;第二轮比赛中,学生加油的声音明显比第一轮少了很多,比赛结束,A组两轮都获得第四名,学生都在为失败而沮丧。我就问:“为什么两轮下来都没拿到好的成绩。” A组学生:“我们个人跑的速度没有其他组快。”“那你们要不要老师加入到你们组呢?” A组学生:“要!”“如果我加入到你们组,那你们就要请一个人当裁判,其他组的同学,有没有意见?”其他组同学:“没有”。
第三轮比赛开始了,因为有了老师的加入,比赛气氛比前两轮更加激烈了,“加油”声也多了起来。A组获得第二名。学生们也都露出了洋洋自得的神情。教师参与练习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变化,只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课堂,就会发现更多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帮助我们达成教学目标,而且师生都能感受到体育课堂的趣味。那才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追求。
五、加强业务,不断创新
要成功的上好一节体育课,就要随时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首先自己就必须要具有过硬的的专业知识与运动技能,具有起码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攀登的思想。第一次上课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生会很感兴趣,第二次也许也很感兴趣,那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若干年后呢。为此,在体育课上我经常融入一些民族竞技活动,比如:抛绣球、板鞋竞走、俩人三足等项目。学生们玩得很开心,整个课堂也充满了生机。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在创新,依旧是原来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学久了会感到疲倦,厌烦。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才能使快乐体育真正快乐起来。
总之,只有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就抓住了新课程的本质,也必能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我们的体育课也会因此而永葆生机。
第三篇:中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策略探究
中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策略探究
摘 要: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在不断下降,中学生在运动持久力、运动速力、运动力量、运动能力等各方面的水平都呈现出下滑趋势,令家长、社会普遍担忧。提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那么,如何能够提高中学生的运动能力呢?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是一切活动的源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才能调动起学生的运动热情。学生只有对体育本身感兴趣了,才能从生活中不断关注体育、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并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最终形成运动的良好习惯。据此,文章提出了培养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具体策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关键词:中学中学 中学体育 体育教学 兴趣 运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174-01
有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在不断下降。中学生在运动持久力、运动速力、运动力量、运动能力等各方面的水平都呈现出下滑趋势。“少年强,则中国强”,面对我国中学生体力下降的现状,社会各届人士提出担忧,提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培养中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能够提高中学生的运动能力呢?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当中发现要想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是一切活动的源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才能调动起学生的运动热情。学生只有对体育本身感兴趣了,才能从生活中不断关注体育、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并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最终形成运动的良好习惯。培养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具体策略
中学体育教学承担着为中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职责,因此,作为体育教学更应该不断探索新内容、新方法,以使课堂鲜活有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1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作为中学体育教学来说,教师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在体育课堂上提高的吗?当然不是。因为学生们课后是否能够积极进行体育煅练,直接影响着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那么学生课后是否进行运动,参与什么体育运动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几乎不太运动。而当前中学男生则有很多人参与足球、篮球的运动当中,部分学生参与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
因此,作为教师要明确体育课的真正内涵,不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运动,而是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爱上运动、喜欢运动,最终主观自觉参与运动。
学生们对运动无兴趣的一个原因是对运动的不了解,一个不懂得足球比赛规则的人怎么会对足球比赛感兴趣。体育运动知识的匮乏使用权得学生的视野局限,缺乏运动兴趣。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要将体育知识的更多信息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体育赛事、比赛规则、知名运动员等。可能是其中的某一点就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用权学生课后去了解这一运动,最终投身到这一体育运动当中。
2.2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需要用课堂呈现给学生,而课堂是在一定教学方法的带领下按部就班地完成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呢?这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1)小组对抗,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小组人数不等。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赛事对抗,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们参与运动的热情,在比赛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即让学生充分运动了,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进了同学友谊。
(2)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运用体育游戏是很好的方法,体育游戏一方面具有趣味性,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运动。学生们边玩边运动边学习,可谓是一举多得。当然体育游戏的选取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安全性,在设计体育游戏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不要有超出学生能力的危险训练,同时注意提醒、检查学生在运动中所使用的备品安全性,避免运动器械等对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第二是趣味性,既然是体育游戏,就一定要有趣,有趣才能让学生有热情去参与。因此在设计时可以选择新颖的,有情节的,有竞争性的,参与人员多的游戏,让学生愿意参与到体育游戏当中来。第三是科学性原则,体育游戏的设计不能仅仅是图热闹,一定要符合人体自然生理规律及健康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及心理特点,还要注意到参与体育游戏的人数和场地器材等因素,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四是教育性,体育游戏应该是健康向上的,融德育、智育与一体的教育,要让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当中,即愉快的参与,又从中感情出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体育游戏有很多,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体育游戏,例如造型俯卧撑、蚂蚁搬豆、夹球接力跑、集体跳绳等。
(3)角色扮演,在体育教学当中,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例如让学生参与到篮球比赛当中,部分学生是运动员、部分学生是裁判,记分员,场内卫生环境维护等都由学生来负责,能够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动动当中,去了解运动。同时,角色的不断变化,也会增加趣味性。
当然角色扮演法还有其它的方式。要想让学生了解体育赛事或竞技知识,就要给学生创造条件,使用他们有机会去了解体育常识、学习体育常识。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个与体育相关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扮演赛事播报员、体育教师、体育评论员等角色,向大家介绍某一赛事的比赛情况、某一运动的起源、发展、经典赛事、著名运动员等。通常时长在5分钟左右。主讲的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对其讲解的知识必然有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听讲的学生通过学习也学到了所不了解的体育知识,同时学生们相互交流,更能唤起学习兴趣。
2.3 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评价方式的改革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在中学阶段运动能力的自身差异很大。如果只是以体育运动的速度、力量等作为评分标准的话。对于体育运动能力不佳的学生无疑是兴趣的打击,使他们觉得无论多努力也很难取得好成绩,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设计评价方法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将学生的参与量化成为重要的采分点。并且实行分层次给成绩的方案,使学生的关注点从成绩本身转向兴趣。
参考文献
[1] 付贵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J].学周刊,2013(31).[2] 闵坚.浅析体育游戏对中学生团队意识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3] 羌霞.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第四篇: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摘 要: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为基础,要以学生高涨的情绪为前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要以学生的精神需要、心理需要和身体需要为教学的根本。
关键词:高中体育;兴趣培养;教学进度;游戏运动;运动比赛;情感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新课程改革强调的重要精神内容,是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的关键要素。培养高中生对于体育运动及锻炼的兴趣,就需要以体育运动活动本身为根本,以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倾向为基础,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优势教学形式。
一、优化教学进度,因材施教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素质文化水平、身心承受能力等进行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进行教学进度的优化与调节,要以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计划实现学生体育潜能的充分发掘;以学生的志趣和能力等进行教学进度的具体安排,有的放矢地进行体育教学,有针对性地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缺陷,树立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体育是对学生身体、心理、意志、品质、意识等一系列个体要素的培养与锻炼,是支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建适合高中生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以游戏活动的活跃与趣味改变传统单一的体育训练,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以游戏的动态性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游戏项目的娱乐性与竞技性改善学生的思维、心理、情感,并以此培养学生对体育知识及运动的兴趣。例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传球游戏、戏水游戏、水下猜拳游戏等,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游戏中加深自身对体育课程的喜爱。
三、安排运动赛事,提高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运动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运动比赛中既可以发现学生在实践中暴露出的缺点与弊端,又可以在实践中亲临指导,让学生以高昂的情绪参加体育比赛,让学生在荣誉与紧张的情绪中获得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在振奋及饱满的情绪中完成心理素质及身体的锻炼。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或者是参与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游泳比赛等,让学生在观看与实际参与中实现自身体育运动内在兴趣的提高。
总之,培养高中生的体育热情,教师要以高中生的优势为基础,对体育课程的基本成分进行合理优化,并积极探索现代化的教学策略,以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接触及参与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秦万利.浅议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J].才智,2011(06).?编辑 李建军
第五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兴趣激发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兴趣激发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计算机早已不在陌生,但信息技术这门课却是一门新课。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出于兴趣、爱好,他们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打游戏、听音乐、看动画片等;不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枯燥、单调、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乐学的环境。
关键字:信息技术、学生特点、兴趣激发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当然要学好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
学生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出于兴趣、爱好,他们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打游戏、听音乐、看动画片等;不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枯燥、单调、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自己的课上多费一番功夫。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是必须的。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作为教师,我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上课一开始,就应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
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是一种鞭策。
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我们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从而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以有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以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之外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的认知结构。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居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造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了。
当然,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适当运用游戏小软件。中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对于单调的练习易厌烦,适当的采用一些练习鼠标和键盘的游戏小软件穿插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们在忘情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练熟了指法以及鼠标的各种操作,了解了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学会了键盘的使用。而教师如果让学生背诵、识记理论知识、键盘上字母的排列、键盘功能等,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感情充沛、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有幽默感并结合自己的眼神、手势和嗓音等体态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相融”。教师慷慨陈词,会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例如在讲初二年级“网页制作”一节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采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通过Internet知识的学习,我们只需点击鼠标,便可坐看世界风云变幻,尽揽祖国气象万千。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满足于网上的浏览,纷纷制作出自己的网页,并在Internet上发布。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你,难道还能任凭风浪起、我自不开船吗?你是否也想在Internet 上一展自己的风采?是否也想在互联网上营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家园......从现在开始,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步入一个激动人心的章节--网页制作的殿堂!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同学们的不懈追求,你们一定会梦想成真!”
此外,为了不让课堂会显得单调而又沉闷,教师可以适当地在教室内走动,课堂就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朝气,这样能够促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课堂上的感情交流。例如,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若走下讲台,在学生中间提问,则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他们共同探讨、共同参与的和谐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上机练习时,教师应当徐步而行,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进行个别辅导,对做得较好的学生,用手轻拍他的肩膀,对他点点头,以示表扬和鼓励。
在教学中应尽量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和喜爱这门学科,才能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求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