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学教案习题02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二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教学大纲要求
(一)掌握内容
1.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1)频数表的编制。(2)频数分布的类型。(3)频数分布表的用途。2.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
掌握其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3.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
掌握其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二)熟悉内容
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等距分组、不等距分组。
二、教学内容精要
计量资料又称为测量资料,它是测量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值的大小所得的资料,一般均有计量单位。常用描述定量资料分布规律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类是用统计图表,主要是频数分布表(图);另一类是选用适当的统计指标。
(一)频数分布表的编制
频数表(frequency table)用来表示一批数据各观察值或在不同取值区间的出现的频繁程度(频数)。对于离散数据,每一个观察值即对应一个频数,如某医院某年度一日内死亡0,1,2,„20个病人的天数。如描述某学校学生性别分布情况,男、女生的人数即为各自的频数。对于散布区间很大的离散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数据散布区间由若干组段组成,每个组段对应一个频数。制作连续型数据频数表一般步骤如下:
1.求数据的极差(range)。
RXmaxXmin(2-1)
2.根据极差选定适当“组段”数(通常8—10个)。
确定组段和组距。每个组段都有下限L和上限U,数据χ归组统一定为L≤χ
频数表可用于揭示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在文献中常用于陈述资料,它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也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统计分析处理。
(二)描述频数分布中心位置的平均指标
描述中心位置的平均指标,但常因资料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指标进行描述。1.算术均数
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简称均数,描述一组数据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总体均数用μ表示,样本均数用X表示,其计算方法如下:
(1)直接法:直接用原始观测值计算。
XXn(2-2)
(2)加权法:在频数表基础上计算,其中X为组中值,f为频数。
X2.几何均数
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用以描述对数正态分布或数据呈倍数变化资料的水平。记为G。其计算公式为:(1)直接法
fXf(2-3)Glg(2)加权法
G3.中位数
lg1lgXn(2-4)
1flgXf(2-5)
中位数(median)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n为奇数时取位次居中的变量值;为偶数时,取位次居中的两个变量的平均值。
为奇数时 MXn1(2-6)
21为偶数时 MXnXn(2-7)
(1)2(2)22-1 常用平均数的意义及其应用场合
平均数 均数 意义平均数量水平
应用场合
应用甚广,最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
等比资料;对数正态分布 几何均数平均增(减)倍数 中位数
(一)反映数据变异程度大小的变异指标 位次居中的观察值水平偏态分布;分布不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
变异指标的应用亦根据资料的不同而选取不同指标进行描述。常用的变异指标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尤其是方差和标准差更为常用。
1.极差
极差(range)亦称全距,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于资料的粗略分析,其计算简便但稳定性较差。
RXmaxXmin(2-1)
2.百分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
(1)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确定医学正常参考值范围。百分位数用Px表示,0< x <100,如25%位数表示为P25。在频数表上,百分位数的计算公式为:
PxLxixfxnx%fL(2-8)
(2)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是由第3四分位数(Q3= P75)和第1四分位数(Q1= P25)相减计算而得,常与中位数一起使用,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比极差稳定。其计算公式:
QRQ3Q1(2-9)3.方差
方差(variance)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2X2 S(2-10)
n14.标准差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是方差的正平方根,使用的量纲与原量纲相同,适用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大样本、小样本均可,最为常用,其计算公式为:
S(X)2XXn12X2n(2-11)n15.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时两组资料变异程度的比较。用CV表示,计算公式为:
CVSX100%(2-12)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分别反映资料的不同特征,作为资料的总结性统计量,两类指标要求一起使用。如常用XS或M(QR)。
三、典型试题分析
1.名词解释:平均数
答案:平均数(average)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在卫生领域中最常用的平均数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
[评析]本题考察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一类统计指标,并不单纯指算术均数。2.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答案:D [评析]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可用于任何资料,而四分位数间距更为稳定,故选D。
3.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答案:C [评析]本题考察均数和标准差的应用条件。4.同一资料的标准差是否一定小于均数?
答案:均数和标准差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统计指标。标准差用于描述数据的变异程度,变异程度大,则该值大,变异程度小,则该值小。标准差可大于均数,也可小于均数。
5.试述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适用范围。
答案:这三个指标均反映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极差与四分位数间距可用于任何分布,后者较前者稳定,但均不能综合反映各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标准差最为常用,要求资料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可用于多组资料间度量衡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时的变异程度比较。
四、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频数表 2.算术均数 3.几何均数 4.中位数 5.极差 6.百分位数 7.四分位数间距 8.方差 9.标准差 10.变异系数
(二)单项选择题
1.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2.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3.以下指标中()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4.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5.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6.()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7.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8.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9.()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 D.极差
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平均数 11.变异系数CV的数值()。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D.一定比标准差小 12.数列
8、-3、5、0、1、4、-1的中位数是()。
A.2 B.0 C.2.5 D.0.5 13.关于标准差,那项是错误的()。
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不会小于算术均数 14.中位数描述集中位置时,下面那项是错误的()。
A.适合于偏态分布资料 B.适合于分布不明的资料
C.不适合等比资料 D.分布末端无确定值时,只能用中位数
15.5人的血清滴度为 <1:20、1:40、1:80、1:160、1:320描述平均滴度,用那种指标较好(A.平均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均数 D.中位数
16.数列0、48、49、50、52、100的标准差为()。
A.50 B.26.75 C.28.90 D.70.78 17.一组变量的标准差将()。
A.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大而增大 B.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加而减小 C.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增大 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
。)18.频数表计算中位数要求()。
A.组距相等 B.原始数据分布对称 C.原始数据为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D.没有条件限制 19.一组数据中20%为3,60%为2,10%为1,10%为0,则平均数为()。
A.1.5 B.1.9 C.2.1 D.不知道数据的总个数,不能计算平均数
20.某病患者8人的潜伏期如下:2、3、3、3、4、5、6、30则平均潜伏期为()。
A.均数为7天,很好的代表了大多数的潜伏期 B.中位数为3天 C.中位数为4天
D.中位数为3.5天,不受个别人潜伏期长的影响
21.某地调查20岁男大学生100名,身高标准差为4.09cm,体重标准差为4.10kg,比较两者的变异程度,结果()。A.体重变异度大 B.身高变异度较大 C.两者变异度相同
D.由单位不同,两者标准差不能直接比较
(三)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1.均数总是大于中位数。()2.均数总是比标准差大。()3.变异系数的量纲和原量纲相同。()4.样本均数大时,标准差也一定会大。()5.样本量增大时,极差会增大。()
(四)计算题
1.某卫生防疫站测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用两种计量单位表示: mg/m3 : 1 2 3 4 5 ug/m3 :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分别计算几何均数及标准差,会发现两种不同单位得标准差相等,试解释其原因。
2.尸检中测得北方成年女子80人的肾上腺重量(g)如下,试(1)编制频数表,(2)求中位数、均数和标准差。19.0 12.0 14.0 14.0 8.2 13.0 6.5 12.0 15.0 17.2 12.0 12.7 25.0 8.5 20.0 17.0 8.4 8.0 13.0 15.0 20.0 13.0 13.0 14.0 15.0 7.9 10.5 9.5 10.0 12.0 6.5 11.0 12.5 7.5 14.5 17.5 12.0 10.0 11.0 11.5 16.0 13.0 10.5 11.0 14.0 7.5 14.0 11.4 9.0 11.1 10.0 10.5 8.0 12.0 11.5 19.0 10.0 9.0 19.0 10.0 22.0 9.0 12.0 8.0 14.0 10.0 11.5 11.0 15.0 16.0 8.0 15.0 9.9 8.5 12.5 9.6 18.5 11.0 12.0 12.0
3.测得某地300名正常人尿汞值,其频数表如下。试计算均数、中位数、何者代表性较好。
表2-2 300例正常人尿汞值(μg/L)频数表
尿汞值 0-4-8-12-16-20-例数 49 27 58 50 45 22 尿汞值 24-28-32-36-40-44-
例数 16 9 9 4 523-1 300 289 294 294 297 297 299 299 299 300 300 96.33 98.00 98.00 99.00 99.00 99.67 99.67 99.67 100.00 100.00 XfXf=15.08μg/L(2)求中位数
ixnfL=13.28μg/L fM2由频数表可以看出,此资料为偏态分布,因此用中位数代表性较好。4.答案:(1)求均数
79101415XX11.00
n5(2)求离均差之和 MLxXX=0.00 5.答案:
(1)求术前各指标
XXn666.40mg/ml SXX2n1SCV100%=82.83%
XXXn=551.99mg/ml(2)求术后各指标
127.20 mg/ml
SCVXXn1SX2=101.27 mg/ml
100%=79.61% mg/ml 两组资料均数相差悬殊,故而只能用变异系数比较两组何者变异度大,虽然术前变异系数较大,但差异并不明显,需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才能知道何者变异度大。
6.答案:
其平均滴度的倒数为
Glg1flgXlgf165.7036.67 42平均滴度为1︰37。
(姚晨 陈平)
第二篇:统计学教案习题01绪论(模版)
第一章 绪 论
一、教学大纲要求
(一)掌握内容 1.几个基本概念
样本与总体、频率与概率、资料类型、随机变量、误差。2.统计工作的步骤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二)熟悉内容
医学统计学的含义、内容及其医学应用。
(三)了解内容 医学统计的历史发展。
二、教学内容精要
(一)统计学、医学统计学、卫生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科学。
医学统计学是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医学现象的一门学科。
卫生统计学则是把统计理论、方法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研究、医疗卫生实践、卫生事业管理和医学科研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指取值不能事先确定的观察结果,通常简称为变量。随机变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可分为两种类型: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2.误差
误差(error)指实际观察值与观察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误差的区别见表1-1。
表1-
1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区别
误差分类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产生原因
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
排除系统误差后,其他多种不确定因素。
对观察值的影响
处理方法
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通过实验设计的完善和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技术措施的改进来消除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或减少。
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系统可通过统计处理估计随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变量机误差。一般服从正态分布。
3.资料类型
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的测量结果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 +、++、+++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4.总体与样本
总体(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的测量值。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5.概率与频率
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是度量某一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记为P(A)。0<P(A)<1。
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重复做n次试验,事件A出现了m次,则比值m/n称为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uency)。当试验重复很多次时P(A)= m/n。
(三)统计工作的步骤
1.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总的设想和安排。设计是整个研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今后工作应遵循的依据。
2.收集资料:应采取措施使能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
3.整理资料:简化数据,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计算。
4.分析资料:计算有关指标,反映事物的综合特征,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分析资料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四)医学研究中统计方法的应用
医学统计方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以正确的方式收集数据; 2.描述数据的统计特征; 3.统计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五)医学统计历史发展
最初的统计主要是数据汇总。统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对客观现象数量方面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收集、整理、分析、判断等认识活动的总称,数据汇总仅仅是统计工作的一小部分。医学统计的发展起源于生物统计、遗传统计,经过了描述统计、大样本统计、小样本统计推断、临床统计和多变量统计几个发展阶段。
三、典型试题分析
(一)名词解释 抽样误差。
答案: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评析]
本题考点:抽样误差的概念。
抽样误差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在抽样研究中是不可避免的。产生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个体间存在的变
异性。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随意抽取的总体中任意部分 B.有意识的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答案:D [评析]
本题考点:统计学中样本概念的理解。
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测量值的集合。这里的“随机抽取”并非通常所说的“随意抽取”,而是保证总体中每个观察单位等概率被抽取的科学方法。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
2.下列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
A.白细胞计数
B.住院天数
C.门急诊就诊人数
D.病人的病情分级
答案: D
[评析] 本题考点:统计资料的分类。
统计资料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计量资料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本例中白细胞计数(109/ L),住院天数(天)。计数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的观察单位数,如门急诊就诊人数可按门诊、急诊分类清点各组人数。等级资料的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如病人的病情分级为轻、中、重。
(三)简答题
一位研究人员欲做一项实验研究,研究设计应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
答案:一般来讲,研究设计应包括两方面的设计: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专业设计是针对专业问题进行的研究设计,如选题、形成假说、干预措施、实验对象、实验方法等;统计设计是针对统计数据收集进行的设计,如样本来源、样本量、干预措施的分配、统计设计类型测量指标的选择等。统计设计是统计分析的基础,任何设计上的缺陷,都不可能在统计分析阶段弥补和纠正。
[评析]本题考点:研究设计包含的内容。
研究设计是整个研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的依据。正确、严谨、周密的设计是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研究结果真实可靠的保证。因此,应深刻理解并掌握研究设计的内容及其意义。
(四)是非题
描述不确定现象,通过重复观察,发现生物医学领域的不确定现象背后隐藏的统计规律是医学统计的显著特征。()
答案:正确。
[评析] 本题考点:统计方法的特征。
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由于存在较大的生物变异性,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实验或观察结果往往成为不确定现象。在大量的重复试验中,这种不确定现象却呈现出明显的统计规律性。统计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分析数据,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透过偶然现象认识其内在的规律性。这正是统计方法的显著特征。
四、习
题
(一)名词解释
1.总体与样本 2.随机抽样 3.变异 4.等级资料
5.概率与频率 6.随机误差 7.系统误差 8.随机变量 9.参数 10.统计量
(二)单项选择题 1. 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样本
B.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个体
2. 总体是由()。
A.个体组成 B.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D.研究指标组成
3. 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研究总体统计量
4. 参数是指()。
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
5. 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三)是非题
1.研究人员测量了100例患者外周血的红细胞数,所得资料为计数资料。2.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3.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可根据分析需要相互转化。
(四)简答题
某年级甲班、乙班各有男生50人。从两个班各抽取10人测量身高,并求其平均身高。如果甲班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为什麽?
五、习题答题要点
(一)名词解释
1.总体: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2.随机抽样: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是指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
3.变异: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测量结果的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严格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存在差异,其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
4.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资料。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
5.概率: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是度量某一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记为P(A),P(A)越大,说明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0﹤P(A)﹤1。
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重复做n次试验,事件A出现了m次,则比值m/n称为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ency)。当试验重复很多次时P(A)= m/n。
6.随机误差: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误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理来估计。
7.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指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善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
8.随机变量: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定的观察结果。随机变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布。
9.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10.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B 5.A
(三)是非题
1.错。外周血的红细胞数是对血液中红细胞含量的测量值,其测量单位为(109 / L),属计量资料。
2.正确。3.正确。
(四)简答题
答案:不能。因为,从甲、乙两班分别抽取的10人,测量其身高,得到的分别是甲、乙两班的一个样本。样本的平均身高只是甲、乙两班所有同学平均身高的一个点估计值。既使是按随机化原则进行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一般很难恰好相等。因此,不能仅凭两个样本均数高低就作出两总体均数熟高熟低的判断,而应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才能作出判断。
(倪宗瓒
王霞)
第三篇:10计量管理办法02
计量管理制度(试行)总则
1.1 为进一步加强全矿的计量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QMS-2006《测量管理体系技术标准》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计量工作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为了使全矿计量工作及测量过程管理更加科学完善;增强企业对产品质量、物料能源消耗、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经营管理的有效监测和控制;为提升企业效率,打造现代化数字矿山,提供技术基础保证。
本制度适用于中关铁矿(以下简称公司)全矿计量工作。2 职责
主管设备副总经理对公司计量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负责国家
设备保障中心是主管计量工作的职能部门,在主管副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完成计量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
2.1设备保障中心
认真学习贯彻计量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检定规程,制订本公司计量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编制和修订公司检定系统图表。
制定和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
认真做好公司计量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管理保存计量确认的记录、证书及有关记录。
负责全矿测量设备的验收管理,建立公司测量设备管理台帐,制订测量设备的周期确认计划,统计在用测量设备周期受检率及合格率。
负责外部检定、校准的送检工作,并负责公司量
通。
2.2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指挥特种设备事故使用单位对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2)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3)落实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部署的有关抢险救援措施。(4)负责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总结及处理。2.3 组长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使用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组织协调应急救援的人员、交通、通讯和施救装备等救援资源的调配。
2.4 副组长的主要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2.5 成员单位的职责 2.5.1 设备保障中心职责
建立全矿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负责接受事故报告,并按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协助领导小组进行事故救援工作。
2.5.2 安全科职责
负责对事故现场环境进行监测;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确认危险物资的类型和特性,为制定抢险救援技术方案提供依据;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组织事故救援,对事故可能引起的火灾进行扑灭和控制。
2.5.3 作业区职责
建立本单位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管理内容和要求 3.1 预防与应急措施 3.1.1 特种设备的使用作业区,应当根据本预案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3.1.2 特种设备使用作业区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本单位的特种设备数量、安装位置分布情况。(2)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应对措施。
(3)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及抢险救援人员。
(4)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处理事故时的职责。
3.1.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以下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安全监控:
(1)发生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种设备。(2)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3)重要地区、重点部位使用的特种设备。(4)关系重大经济安全的特种设备。
(5)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3.1.4 特种设备使用作业区对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对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使用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建立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认真实施。
(2)设立兼职人员负责设备安全工作。(3)适时分析设备安全状况,制订、完善事故应急预案。(4)协助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保证设备登记率达到100%。(5)按期对特种设备检验,保证到期检验率达到100%。(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7)特种设备隐患整治率达到100%。
3.1.5 作业区应定期对所辖特种设备进行日常性维修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根据有关规定要求按期安排设备的定期检验。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后,作业区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应注意举一反三,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1.6 各使用作业区应根据本单位设备的特点和应急救援方案的规定,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救援物品等物资储备。
3.1.7 各使用作业区应定期组织本单位的事故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习。
3.2 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3.2.1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作业区应当立即做到:(1)按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抢修,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立即拨打110、119报警,同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全生产科、设备保障中心、公安分局、消防队、医务室等有关部门报告。
(4)各成员单位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3.2.2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领导小组必须立即报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发生一般事故后,领导小组应当立即向设备使用注册登记机构报告。
移动式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异地发生事故后,领导小组应当立即报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并同时报告设备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3.2.3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2)事故发生地点。
(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4)事故设备名称。(5)事故类别。
(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3.3 应急处理
3.3.1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作业区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主管、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事故作业区主要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3.3.2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由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当组长不在时,应按顺序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特种设备使 用作业区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
3.3.3 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类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首先应由使用作业区救援。
3.3.4 各成员单位应派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迅速组织救援工作,各负其责,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3.3.5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单位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3.3.6 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3.4 事故调查
3.4.1 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根据事故现场调查情况,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应注意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因抢救人员为防止事故扩大、疏通交通、恢复生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采取绘制现场简易图、作出标记、拍照录像等手段,保存原始资料,以便事故分析。
3.4.2 事故调查应当负有以下责任(1)调查事故发生前设备的状况。
(2)查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现场破坏以及经济损失情况(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3)分析事故原因(必要时应当进行技术鉴定)。(4)查明事故的性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5)提出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6)提出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7)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3.4.3 事故性质分为
(1)责任事故:系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2)非责任事故:系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抗拒的事故,或由于当前科学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难于预料的事故。
(3)破坏事故:系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故意制造的事故。3.4.4 事故责任者分类
(1)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为直接责任者。(2)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为主要责任者。(3)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为领导责任者。3.4.5 认真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事故调查组应当将事故调查报告书报送组织该起事故调查的行政部门,并由其进行批复。
3.6 设备抢修
3.6.1 在现场情况清楚、记录无误、事实明白,各管理部门同意对设备进行修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抢修。
3.6.2 抢修组根据事故类别,现场制定详细的事故抢修方案,迅速组织抢修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 和经济损失。
3.6.3 尽快修复或更换设备,尽快恢复生产。3.7 总结与奖惩
3.7.1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3.7.2 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公司各有关部门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3.7.3 对有关责任人,由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7.4 对事故责任作业区,除依法追究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外,由组织该起事故调查处理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罚。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计量统计工作总结
个 人 工 作 总 结
本人李君,自2005年7月份正式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计量统计、工程决算、合同管理以及工程造价等公路工程相关的专业工作。期间担任过计量统计员,工程部经理及项目副经理等。2005年,我被调至公司驻地项目部从事计量工作,计量检定,及工程造价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短短的半年内,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较复杂的计量、工程造价管理等日常事务工作。
1、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丰富的专知识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前提。2007年,本人通过自学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会计学专业函授班,三年的学习,使本人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在2008年3月被评为助理工程师。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及前辈们的指导帮助下,我已成为一位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计量、工程造价管理人员。
二、政治思想方面
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 清晰。
三、业务能力方面
从参加工作以来,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并根据计量管理、计量检定、工程造价工作的实际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以不同形式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本人的专业技术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作实绩1、2005年7月~2006年10月在大新线道路改造工程担任计统员,主要负责项目部计量统计管理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坚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虚心向前辈学习工作经验。
2、2006年11月~2007年12月在**市合水路改造工程02标担任计统员及工程造价工作。在工作中深刻认识到计量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及时性、准确性,要善于发现,及时总结。
3、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市路桥公司骏腾分公司,担任工程部经理,主要负责项目工程决算、合同管理等工作。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4、2010年1月~2010年3月在**市**南路道排及附属交通工程担任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等工作。深入调查、认真分析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一系列困难,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工程任务。该工程被市局评为优秀工程。5、2010年4月~2010年6月在**市玉兰大道道排及附属交通工程担任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工程造价、经济核算,合同管理与资料归档等全方位工作。6、2010年7月~至今 在路桥公司交通分公司担任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工程造价、经济核算,合同管理等。高效完成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总产值5000万元,工程质量优良。我深刻认识到施工前的经济评价,施工中的经济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与企业效益的根本。
多年来不断进行学习,加强自己政治素质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种活动,例如:2007年参加专升本试并于2010年取得本科学历;参加各类知识培训活动,如 2008年月月参加了市建设培训中心举办的**市交通系统继续教育培训,2009年参加了**市人才培训中心举办的知识产权培训,2011至2013年参加了市建设培训中心举办的造价员知识培训等。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十七届大精神,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努力把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并以实际行动体现在具体的各项工作中。
第五篇:统计学习题(总结版)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P=0,则表示 B 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 5.
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
治愈
显效
好转
恶化
死亡
治疗人数
该资料的类型是: D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 6.样本是总体的 C 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
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 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 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责任事故
E以上都不对 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对照的原则
B随机原则
C重复原则 D交叉的原则
E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 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
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
A 5
B 5.5
C 6
D lO
E 12 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 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 A
X±1.96S
B X±1.96SX
C μ±1.96SX
D μ±t0.05,υSX
E X±2.58S
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对 18.正态分布是以
E
A
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B
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
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 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E
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第九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
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 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 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 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 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 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 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23.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
A 10
B 20
C 9
D 18
E 19 24.t检验结果,P>0.05,可以认为
B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都不对
25.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
D
A资料应具备可比性
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
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D分母不宜过小
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 26.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
B
A 标准差逐渐减少
B 标准误逐渐减少
C 标准差逐渐增大
D 标准误逐渐增大
E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27.t<t0.05(v),统计上可认为
C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性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E以上均不是
28.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 B A μ1≠μ2
B μ1=μ2
C X1≠X2
D X1=X2
E X1=X2
29.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E S2 30.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C
A两者相等
B后者大于前者
C前者大于后者
D不一定
E 随样本例数不同 31.在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理论上有95%的总体均数在何者范围内C
A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差
B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差
C均数加减1.96倍的标准误
D均数加减2.58倍的标准误
E以上都不对
32.同一自由度下,P值增大 C A
t值不变
B t值增大
C t值减小
D t值与P值相等
E t值增大或减小 33.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第十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
34.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
C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l
C一定等于1
D一定等于0 E随资料而异 35.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C 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C为了便于比较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36.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B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绝对数
E标化率 37.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0.01(3),可以认为 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
38.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D A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E行数×列数-1 39.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________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E A T<5
B T>5
C T<1
D T>5
E 1 P≤0.05 B P≥0.05 C P<0.05 D P=0.05 E P>0.05 41.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B A 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 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 C 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 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E 分母不宜过小 42.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D A 构成比 B 相对比 C 绝对数 D 率 E变异系数 43.反映事物内部组成部分的比重大小应选用 A A构成比 B 相对比 C绝对数 D率 E变异系数 44.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 D A使大的率变小,B使小的率变大 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 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 45.在两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中,无效假设(H0)的正确表达应为 C A μ1≠μ2 B μ1=μ2 c π1=π2 D π1≠π2 E B=C 46.四格表中四个格子基本数字是 D A两个样本率的分子和分母 B两个构成比的分子和分母 C两对实测数和理论数 D两对实测阳性绝对数和阴性绝对数 E两对理论数 47、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小于等于多少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B A、0.01 B、O.05 C、0.1 D、0.5 E、1.O 三、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21、反映均数抽样误差的统计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全距 E、方差 22、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 A、±1.96S B、±1.96S C、μ±t0.01,υS D、μ±t0.05,υS E、±t0.05,υS 23、当自由度v→∞时,tO.05值:C A、≠l.96 B、<1.96 C、=1.96 D、>1.96 E、=2.58 25、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D 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 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 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 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 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 26、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A A、配对设计t检验 B、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C、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 D、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 E、x2检验 27、对两组大样本率的比较,可选用:E A、u检验 B、x2检验 C、四格表确切计算概率法 D、以上都不对 E、A,B都可以 29、在t检验中,当t>t0.05 v时,则结论为:C A、P>0.05 B、P≥0.05 C、P<0.05 D、P≤0.05 E、P≤0.01 30、两个 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B A、两 数值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 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31、抽样调查男生和女生各100名,并分别统计出身高与体重均数,其中同性别的身高与体重均数不可作假设检验,是因为:A A、资料不具备可比性 B、身高资料不呈正态分布 C、体重资料不呈正态分布 D、样本含量较小 32、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 A、10 B、20 C、9 D、18 33、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C A、19 B、20 C、38 D、40 E、39 四、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 46、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数的是D A、甲区的急性传染病人数为乙区的1.25倍 B、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为382/10万 C、甲区占某市急性传染病的比重为18% D、某区某男身高168厘米 E、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为52.2/10万 五、统计表与统计图 47、比较某地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C A、直条图 B、构成图 C、普通线图 D、直方图 E、统计地图 48、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E A、标题位于表的上方中央 B、不宜有竖线及斜线 C、备注不必列入表内 D、线条要求三线式或四线式 E、无数字时可以不填 49、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A A、条图 B、线图 C、直方图 D、圆形图 E、直条构成图 50、描述某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B A、条图 B、直方图 C、线图 D、百分条图 E、统计地图 《医学统计方法》试题三: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10题) 1.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12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数,则本次研究总体为:C A.所有成年男子 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 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 D.120名该市成年男子 E.120名该市健康成年男子 2.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 E A.研究样本 B.研究个体 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D.研究总体 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3.总体应该由 D A.研究对象组成B.研究变量组成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E.个体组成 4.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 D A.变量 B.参与研究的数目 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 D.总体的统计指标 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 5.调查某单位科研人员论文发表的情况,统计每人每年的论文发表数应属于 A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总体 D.个体 E.样本 6.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B.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 C.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D.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 E.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7、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D A、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B、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 C、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 D、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 E、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8、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资料。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红细胞数(1012L-1)是:B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10、疗效是:D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答案:1C 2E 3D 4D 5A 6B 7D 8B 9B 10D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3题)1.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是:B A.=0 =0 B.=0 =1 C.=1 =0 D.=0 =不确定 E.=1 =不确定 2.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A A.平均数 B.相对数 C.t值 D.标准误 E.概率 3、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D A、身高变异大于体重 B、身高变异小于体重 C、身高变异等于体重 D、无法比较 E、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 4、随机抽取某市12名男孩,测得其体重均值为3.2公斤,标准差为0.5公斤,则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C A、3.2±t0.05.11 ×0.5 B、3.2 ±t0.05.12 ×0.5/ C、3.2 ±t0.05.11 ×0.5/ D、3.2±1.96×0.5/ E、3.2 ±2.58×0.5/ 5.某组资料共5例, X2=190, X=30, 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D A.6 和 1.29 B.6.33 和 2.5 C.38 和 6.78 D.6 和 1.58 E 6和2.5 6.以下指标中那一项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D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极差 E.第50百分位数 7.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面那一项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C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8.下面那一项可用于比较身高和体重的变异度 C A.方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全距 E.四分位数间距 9.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 到+∞的面积为。C A.97.5% B.95% C.50% D.5% E.不能确定 10.下面那一项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E A.对数正态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E.正态 11.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的95%正常值范围,宜选用(B)A.±2.58s B.±1.96s C.±2.58 D.±1.96 E.±1.645 12.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5,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 A A.0一,5一,10一,… B.0—5,5一10,10一,… C.一5,一10,一15,… D.0—4,5—9,10一,… E.5一,7一,9一,… 答案:1.B 2.A 3.D 4.C 5.D 6.D 7.C 8.C 9.C 10.E 11.B 12.A 13.A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13题) 1.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A A.标准误减小 B.标准误增大 C.标准误不改变 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 E.以上都对 2、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D A、成组设计u检验 B、成组设计t检验 C、配对设计u检验 D、配对设计t检验 E、X2检验 3.比较两种药物疗效时,对于下列哪项可作单侧检验()。C 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B.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 C.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D.不知A药与B药是否均有效 E.已知A药与B药均无效 4.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 |u|=1.98,则统计结论是 D A.P <0.05 B.P <0.01 C.P >0.05 D.P =0.05 E、P <0.005 6.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t检验 A、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B、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C、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D、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E、t值符号与结论无关 7.下面那一项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C A.CV B.S C.Sv D.R E.四分位数间距 8.两个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假设,首先应考虑。E A.t检验 B.u检验 C.秩和检验 D.t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 E.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 9.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11、统计推断的内容: D 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a、b均不是 D.a、b均是 E、以上都错 12、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越小,说明:C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 答案:1.A 2.D 3.C 4.D 5.C 6.C 7.C 8.E 9.D 10.B 11.D 12.C 13.C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13题) 1.描述分类变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B A.平均数 B.相对数 C.变异系数 D.相关系数 E.百分位数 2.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这一指标为:C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动态数列 E、不是相对数 3、构成比有个重要特点是()。A A、百分比总和必等于100% B、百分比总和必小于100% C、百分比总和必大于100% D、以上均不对 E、以上都错 4.标化后的总死亡率()。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5.关于相对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D C A.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B.常用相对数包括相对比,率与构成比 C.计算相对数时要求分母要足够大 D.率与构成比虽然意义不同,但性质相近, 经常可以混用 E.计算相对数时不要求分母要足够大 6.随机选取男200人,女100人为某寄生虫病研究的调查对象,测得其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和15%,则合并阳性率为_____C_____ A.35% B.16.7% C.18.3% D.无法计算 E、30% 7.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D A.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 B.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C.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D.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E、以上都不对 10.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B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E.分母不宜过小 12、检验适用于比较:D A、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 B、多个率差别的显著性 C、两个或多个构成比差别的显著性 D、以上都可以 E、以上都错 13、某研究者对50份痰液标本,每份分别接种在甲乙培养基上,观察结核杆菌的生长情况并想比较两种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是否一致,资料见下表。问应该选择的统计方法是:C A.确切概率法 B.四格表资料的 检验 C.配对计数资料的 检验 D.行乘列表资料的 检验 E.配对计量资料的t检验 甲培养基 乙 培 养 基 合计 ﹢ ﹣ ﹢ ﹣ 合计 答案:1.B 2.C 3.A 4.A 5.D 6.C 7.D 8.C 9.C 10.B 11.A 12.D 13.C 统计表与统计图(4题) 1.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A)。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散点图 E.统计地图 2.某医院收集了近期门诊病人的病种构成情况资料,宜绘制:B A.直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半对数线图 3.图示某地某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宜绘制: D A.条图 B.百分条图 C.圆图 D.直方图 E.线图 4.比较1995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是 C A.直方图 B.半对数图 C.条图 D.线图 E.百分图 答案:1.A 2.B 3.D 4.C 医学统计方法习题四: 4、脉搏数(次/分)是: B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5、疗效是: D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9、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属 E A、相互对照 B、标准对照 C、实验对照 D、自身对照 E、空白对照 10、统计学常将P≤0.05或P≤0.01的事件称 D A、必然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随机事件 D、小概率事件 E、偶然事件 3、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2,9,7,11,39,其中位数是:C A.9 B.7 C.10.5 D.11 E、12 4、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B A.极差 B.标准差 C.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误 7、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D A.95% B.45% C.97.5% D.47.5% E.49.5% 9、一份考卷有3个问题,每个问题1分,班级中20%得3分,60%得2分,10%得1分,10%得0分,则平均得分 C? A、1.5 B、1.9 C、2.1 D、2 E、不知道班级中有多少人,所以不能算出平均得分 10、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项不是t检验的注意事项:D A、资料应具备可比性 B、下结论切忌绝对化 C、根据资料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D、分母不宜过小 E、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 10、造成均数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E以上都不对 12、确定假设检验的检验水准后,同一资料 B A.单侧t检验显著,则双侧t检验必然显著 B.双侧t检验显著,则单侧t检验必然显著 C.双侧t检验不显著,则单侧t检验也不显著 D.单、双t检验结果没有联系 E以上都不对 2、某种职业病检出率为:D A、实有病人数/受检人数100/100 B、检出病人数/在册人数100/100 C、实存病人数/在册人数100/100 D、检出人数/受检人数100/100 E、以上全不对 3、说明一个地区死亡水平的指标主要是:D A.病死率 B.死因构成比 C.死因顺位 D.死亡率 E.上述都不对 4、相对数中的构成指标是说明: B A.反映事物发生的严重程度 B.事物内部构成比重C.两个有关指标的比 D.动态变化 E.以上都不是 7、某地某年肝炎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这是一种什么指标:B A.时点患病率 B.构成比 C.发病率 D.集中趋势 E.相对比 8、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其病,则发生下列情况:A A.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B.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C.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D.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E.该病的生存率增加 11、出生率习惯上用:B A.百分率 B.千分率 C.万分率 D.十万分率 E无所谓 12、百分率作比较,有1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它都大于5,C A只能作校正卡方检验 B不能作卡方检验 C作卡方检验不必校正 D必须先作合理的合并 E可作四格表精确概率法 1、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 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 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 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D、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 E、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2、要反映某一城市连续五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应选用C A、直条图 B、直方图 C、普通线图 D、百分条图 E、圆形构成图 3、、描述某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B A、条图 B、直方图 C、线图 D、百分条图 E、统计地图 4、对某市七个区的SO2年平均浓度作比较,应绘制()图:B A.构成图 B.直条图 C.直方图 D.线图 E.曲线图 33、某医生在进行科室病例资料统计时,拟用算术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应当选用什么样的资料: C A.个体差异较小的变量值 B.个体差异较大的变量值 C.性质相同的变量值 D.性质不同的变量值 E.差异相同的变量值 34、变异系数是表示资料的:D A.变异数 B.对称分布 C.集中趋势 D.相对变异 E.平均水平 36、下列是有关参考值范围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E A.参考值范围应根据正常人范围的95%来制定 B.如果随机测量某人的某项指标,其值在正常人范围的 95%之内,那么应认为此人的此项指标正常 C.如果某项指标超出了参考值范围,那么其应为不正常 D.求正态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精确度越高越好 E.所谓的正常和健康都是相对的,在正常人或健康人身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病理状态 38、18.关于统计资料的列表原则,错误的是 B 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题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 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分析指标后有斜线和竖线 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E.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 参考答案: 1、A2、C 3、C 4、A5、A6、A7、C 8、C 9、B 10、C 11、D 12、E 13、B 14、B 15、A16、E 17、B 18、C 19、C 20、C 21、B 22、A23、C 24、C 25、D 26、B 27、A28、B 29、D 30、E 31、A32、D 33、C 34、D 35、C 36、E 37、E 38、A39、B 40、C 41、D 42、B 43、D 44、E 45、D 46、A47、A48、D 49、B 5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