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分制社团管理条例(新)
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社团学分制教学班
管理条例
总则
第一条 社团学分制教学班是将学分制建设和社团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社团发展模式,是我校社团在建中的一大创新,也是“三个课堂”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加强学分制社团管理,促进其规范化发展,根据《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章程》,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章 组织制度
第二条 学分制工作委员会是社团联合会的下属机构,简称社团联学工委。其基本任务:
(一)探索学分制社团建设,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提供良好平台。
(二)建立健全社团学分制管理体系,指导社团学分制建设。
(三)组织学分制建设工作会议,加强学分制社团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条 学分制工作委员会下设常务办公、监督考核和综合活动三个小组,其分工职能为:
(一)常务办公小组:负责学工委日常工作管理及学分制社团材料整理与存档,定期主持召开学分制班例会,同时短信通知会议及活动的相关问题。
(二)监督考核小组:负责监督管理学分制班学期考核,学分制工作文档的书写及下达,反馈各类意见。撰写会议纪要,组织期末考核、学分制班答辩等评比活动。
(三)综合活动小组:负责学员及导师的课堂考勤,学分制教学班的申请,管理学员与导师的各类数据信息。管理并宣传学工委的微博、人人,做好学工委与各学分制班及学分制班之间的交流活动。
第四条 社团学分制教学班坚持社团理事会与教学班班委共同负责的原则,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工作方针,开展社团学分制教学班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 学分制社团理事会负责制定学分制班的长期发展规划;负责与导师的交流及合作;负责对教学班开课情况及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并及时向学工委汇报相关情况;负责期末对教学班学员成绩的审核。
第六条 所属学分制班由会长及其学分制班负责人具体管理,执行学分制社团理事会的决定。结合社团实际情况,根据学分制班理事会的讨论结果,负责制定教学班授课计划及联系导师。
第七条 各社团学分制班须设立明确的班委会组织机构。班委下设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和实践委员。班委的工作职责:
(一)协助导师制定工作计划、总结。
(二)协助导师、社团联组织教学实践活动,保证班级工作正常开展。
(三)制定教学班章程、制度。
(四)管理学员档案及教学班文档资料,按时送至学工委备案。
(五)负责教学班日常工作的记录。
(六)定期召开班会。
(七)参加学工委组织的交流会。
(八)配合学工委的工作。
第八条 班长统一管理教学班事务,负责日常工作及学员考核、信息管理。副班长负责通知学员上课时间、考勤、记录及财务管理。学习委员负责学员上课情况、教师课程统计等相关学习工作。实践委员负责与实践课程相关工作及优秀教学班考核材料的整理等。
第九条 教学班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候选人由学员自荐、推荐、导师提名三种方式产生,任期一年。在任期之间不得随意变动,如因故实在无法担任需及时向学工委说明。
第二章 教学制度
第十条 各教学班应有明确的课程设臵、教学安排及教学纪律。教学计划应在招新后两周内上交,经学工委、团委、教务处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第十一条 教学班总课时原则上应符合教务处获得学分的课时要求,即每个学分32个课时,课时不足不予以结业。
第十二条 学分制教学班导师实行聘任制。导师可由本人自荐、学院推荐、学员推荐,填写完导师推荐表,经团委和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聘任。每个教学班可聘1—5名导师。
第十三条 导师课时费。课时费经审定后,按45元/课时从通识课教学经费中予以发放,一年一次(一般在每年年底结算)。超过规定课时数,导师课时费由社团自理。
第十四条 导师在教学实践环节应认真负责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学员在上课过程当中应认真对待,具体按照教务处第一课堂的相关管理条例执行。
第十五条 社团学分制教学班教学实践活动应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定时定点上课、实践。如有变更,需提前通知学工委,否则作未开课处理。
第三章 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学分制社团是指通过教务处审批,符合一定条件,达到一定标准,试行或实行学分制管理,具备学分制资格,社团成员在社团中经过至少一年的考核后达到要求,能获得创新创业学分的学生社团。学分制社团分为试行学分制社团和正式学分制社团两类。
第十七条 若社团要获得学分制资格,需向学分制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请,通过审批后,试行学分制一年,再经学分制转正审批成为正式学分制社团。第十八条 申请试行学分制教学班的社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原则上需为成立三年以上的校级与院级社团。
2.社团组织健全,活动开展有序,有完善的社团管理章程与规范的招新制度。3.社团所申请开设的学分制课程创新性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实践价值,与现已有的学分制班课程性质不冲突。
4.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计划合理。
5.具备教学管理条件,社团有专门人员负责学分制教学班各方面事务。6.有固定的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丰富的实践活动、健全的考核评定体系和合理科学的成绩计算方法。
7.原则上社团曾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不包括个人奖项)。第十九条 学分制教学班申请程序:
(一)每学年第二学期初,学工委下放学分制班申请通知,符合条件的社团可进行学分制班申请。
(二)申请学分制班的社团经导师及挂靠单位同意,并获得导师或挂靠单位的推荐书后,向学工委提交申请书和所有相关申请材料。
(三)申请学分制班的社团需参加答辩,由社团联评选小组根据申请材料及答辩结果进行评议,在统一征集各方面意见后得出初步结果。
(四)经团委审核后将材料提交教务处,由教务处审核批准确定后方可开设学分制课程,并予以公布。
(五)申请成功的社团试行一年,经学工委、团委和教务处考核后,方可顺利晋级正式学分制社团。
第二十条 校团委、校社团联及相关导师、社团负责人等组成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招生工作。社团学分制教学班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经学工委、社团联、团委和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自主招生。
第二十一条
社团学分制教学班主要面向对社团课程有兴趣的大
二、大三在校本科生。
第二十二条 原则上每名学员一学年内只能修读一个学分制班,且不得重复选修同一个学分制班学分。学分计算在学校规定的必修学分之内,需要申请学分的学员按照浙江师范大学学分收费标准收费。
第二十三条 原则上全校学分制班在每年九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指定地点进行招生。招生程序:
(一)学工委下放学分制班招生通知。
(二)各学分制班在招生前做相应的宣传。
(三)在校本科生了解相关社团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具体设臵、招生具体要求等情况。
(四)学员经自我推荐(含报名表和自荐书)、知识考试(笔试、面试等)环节选拔确定。
(五)招生结束后两周内,各学分制班将学员最终确定名单上交至学工委。
(六)通过考核的学员名单将在招新结束后的第三周在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网站上进行公示。
第二十四条 学员须遵守学分制教学班级的章程,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严格遵守纪律,按时参加教学活动,请假应在授课前向班长递交两份书面请假条,一份留在班长手中,一份交给学工委听课记录人员,并需社团所在学工委听课记录人员及社团负责人签字。两次迟到作缺席一次处理,一学期请假超过总课程数量的三分之一或旷课超过三次,均不予结业。
第二十五条
当教学班活动与其他社团活动有冲突时,学员应该服从教学班的教学实践活动。
第二十六条
教学班实行班费制度,班费用于学员所需教学资源的采购,由副班长统一收取和保管,并且做好财务收支记录,在期末需进行汇总。
第四章 考核制度
第二十七条 学员成绩考核:
(一)成绩评定:
⒈学分制教学班学员结业成绩由导师进行考核。
⒉成绩评定由理论课考核、实践课考核、平时成绩组成。具体考核比例由所在社团授课导师决定,考核标准须在学分制社团管理制度中体现,成绩合格可获创新创业学分。
⒊学年结束时,导师需将学分制班学员成绩发至学工委指定邮箱。学分制班负责人也需将学员成绩的相关材料在指定时间内上交至学工委。
⒋成绩经挂靠学院、学工委、社团联认定,团委和教务处审核后,方可输入教学系统,作为学员是否取得学分的依据。(二)成绩录入: ⒈学员经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并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无需额外申请。
⒉各学分制班学员成绩需在考核结束后一周内交至学工委(最终学员名单须与学年初审核通过名单一致,电子稿与纸质稿名单也应一致)。
⒊学员结业名单将公示于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网站,各学分制班负责人需在公示时间内确认学员信息,如有错误及时更正,逾期不改。
⒋原则上,学员成绩在学年结束后一周内录入选课系统。第二十八条 学分制班的考核:
(一)教学班考核内容和比例构成:
1.干事考核(占总考核分数的20%):主要针对教学班日常规程、考核制度、教学过程及成果、班委工作效率、学员出席情况等。
2.学工委考核(占总考核分数的30%):主要针对教学班负责人日开会出席情况、材料上交情况和工作配合情况。
3.团委考核(占总考核分数的50%):主要针对学分制教学班的答辩考核。
(二)教学班考核实施细则:
1.干事考核。考核由负责常务宣传和监督各部的干事及理事按“学分制教学班考核(学工委用表)”上的细则打分得出。
2.学工委考核。考核按社团学分制班日常评分标准评分得出。
3.团委考核,原则上在每年的五月份进行,所有学分制班及参加申请的学分制班一起参与答辩,由团委老师进行评分。
4.考核综合成绩分为前百分之十的学分制教学班获得“优秀教学班”荣誉称号,颁发证书。考评不合格的教学班,学年结束后原则上取消其学分制教学班活动课程和开课资格,学员不得学分,教学班不得参与下学年招新。
5.每学年评选一次。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解释权、修改权属社团联合会学工委。有未尽事宜,由团委和教务处协商决定。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学分制工作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九月
第二篇:天津师范大学学分制社团工作办法
天津师范大学 学分制社团工作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我校学生社团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及活跃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学生社团德育、智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鼓励并引导学生的积极社团活动参与和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特为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社团实行学分制,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分制社团是指通过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审批,符合一定条件,达到一定标准,试行或实行学分制管理,具备学分制资格,社团成员在社团中经过至少一年的考核后达到要求,能获得2学分作为校公共选修课学分的学生社团。学分制社团分为试行学分制社团和正式学分制社团两类。
第三条
学生社团获得学分制资格,需向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提出申请,通过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学分制试行审批后,试行学分制一年,再经学分制转正审批成为正式学分制社团,正式学分制社团保留学分制资格两年,期间社团解散、终止活动或被取消资格则失去学分制资格。
第四条
学分制社团指导教师是全校学分制社团工作和各学分制社团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务处根据指导教师的实际课时量对教师的学分制社团工作津贴按公共选修课课时费标准核定。
第五条
学生在学期间通过参加学分制社团获得的学分不超过4分,在同一学分制社团至多获得2学分,已修读社团指导教师开设的相同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的学生在学分制社团不获得学分。
第六条
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是最终评审、确认和取消学生社团学分制资格的唯一机构。
第七条
学分制社团的评审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
二、学生社团试行学分制的申请
第一条 申请试行学分制的学生社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和《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2、是在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注册满一年的非公益类社团;
3、具备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统一颁发的《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认证书》和社团合法、有效的章程、完善的考勤管理办法、相关制度,有健全的社团组织管理体制;
4、有规范的会员招纳制度;
5、有明确的社团工作计划、目标和较为优秀的社团工作业绩或成果;
6、有一定的与社团宗旨相关或为实现社团宗旨而组织、开设的教学课程、学习活动或教学内容等教学类工作或活动,教学类工作计划应包含课程名称、专用教材或辅导材料、专题学习目标设计及考核方式、学习形式及课时量分配等相关内容,教学可以是专题讲座、论坛、沙龙、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等各种形式;
7、有固定的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丰富的实践活动、健全的考核评定体系和合理科学的成绩计算方法、详细的授课日制表;
8、能严格按照通过审批的社团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按时、按量开展并完成社团工作和教学工作,每学年教学或实践活动时间满36课时,其中教学类课时至少24课时,且每学期中须有相应的成果展示或社团的公开活动至少一次。
第二条
学生社团申请试行学分制的程序:
1、申请试行学分制的社团向所属团委和社团组织递交申请书及所有必须的相关书面材料,请求审议。通过所属团委和社团组织审议后,将审议组织的推荐信与所有书面材料于学年首月内送交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相关工作部门。
2、未通过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学分制试行评审的社团在收到审核意见一周时间内,按要求作相应调整后可再次提出申请,若未通过复审,则失去该学年内申请资格。
第三条
学生社团申请试行学分制必须提交如下书面材料,均一式三份:
1、《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认证书》复印件;
2、社团章程与相关制度文件;
3、社团会员招纳办法细则或相关文件;
4、社团成员考核办法细则或相关文件;
5、全套《天津师范大学学分制社团申请表》(《社团概况》、《指导教师聘请情况》、《社团学年财务预算》、《社团教学类工作计划》、《社团非教学类主要活动计划表》、《社团成员名单》);
6、所属团委、社团组织和挂靠单位的推荐意见;
7、指导教师(院级社团还需学院教学副院长、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的签章推荐意见复印件;
8、上一学年社团工作总结;
9、学年社团工作计划。
三、学生社团学分制的审批与资格确认
第一条
学生社团申请试行学分制的书面材料由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收集、整理与核查。
1、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应及时收集、整理并检查申请社团上交的所有书面材料,检查书面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内容与要求,及时通知和帮助未达到规定内容与要求的申请社团补充或更正材料。
2、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应及时地通过检查、调查等方式科学、准确地核查申请社团送交的书面材料的真实性,并向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汇报。
3、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将申请社团的所有书面材料完整送交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并汇报相关工作。
第二条
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按学校规定对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最终送交的各申请试行学分制社团的材料逐一进行评审。
1、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社团,退回其申请材料,委托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解释并组织其参加复审。
2、对于符合要求的社团,颁发“学分制社团资格认证书”并备案。第三条
学分制资格
1、申请社团通过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试行评审并获得资格认证书后,即
可按照已批准的计划试行学分制一年。
2、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根据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学年终提交的学分制社团试行学分制情况报告对各学分制社团的计划执行情况、成员成绩和其它相关工作进行转正评审,通过转正评审的社团即获得正式学分制资格,未通过评审的社团取消其学分制资格,收回其“学分制社团资格认证书”。
3、学分制社团成员在社一年内,达到规定考核标准即可获得2学分作为校公共选修课学分。
4、试行学分制社团只有试行当年一学年的学分制资格,正式学分制社团有转正后两学年的学分制资格。学分制资格有效期一般为两年,学分制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社团可以适当延长其学分制资格期限,具体期限以“学分制社团资格认证书”为准。
5、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每学年年终通过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向各学分制社团和各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社团组织发布“学分制社团成员学分确认通知书”,教学工作部门依据“学分制社团成员学分确认通知书”为获得学分的成员登记学分。
第四条
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每学年末应及时组织试行学分制社团的转正工作。
1、试行学分制社团应在学年5月中旬将必需的试行学分制社团转正申请书、社团试行学分制工作报告、挂靠单位转正推荐信和社团指导教师亲笔提写的转正推荐信送交校学生社团联合会。
2、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应根据学年各试行学分制社团检查结果及时核查试行学分制工作报告等材料的真实性,通过核查的试行工作报告方可送交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接受转正评审。
第五条
未通过转正评审的试行学分制社团,则失去下一学年试行申请资格,第三学年方可再次申请试行。
第六条
学分制社团学分制资格期满后,需重新申请试行学分制。第七条
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每学年对正式学分制社团进行一次学年终审查,未通过年审的学分制社团次学年需重新申报试行学分制。
第八条
各学院每学年向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推荐参评的社团原则上不
超过两个。
四、学分制社团成员的成绩考核与确认
第一条
学分制社团成员的成绩由社团指导教师确认。
第二条
学分制社团成员成绩考核统一使用百分制,考核体系和内容必须包含平时表现和成绩、期末成绩。
第三条
学分制社团成员获得学分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参加社团教学类授课或教学类实践活动各满三分之二课时;
2、考核成绩达到60分。
第四条
学分制社团成员的学分获得由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最终发布的“学分制社团成员学分确认通知书”确认。
第五条
学分制社团成员对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做出的学分确认结果有异议,可以凭社团证明、本人考核成绩的指导老师证明和学院证明通过所在社团在结果通知一周内向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申请复核。
五、学分制社团的管理与监督
第一条
学分制社团必须接受挂靠单位、所属团委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管理及监督。
第二条
每学年的学分制社团审批、确认和取消情况由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在全校学生社团工作会议上通报。
第三条 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应加强对试行学分制社团的管理与指导。
1、试行学分制社团应严格按照已批准的工作计划开展社团活动和教学工作,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应当加强监督与指导。
2、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应当定期组织各试行学分制社团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第四条
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应当不定期对学分制社团的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向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反映情况,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学分制社团,应予以
表彰。
第五条
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应当鼓励学分制社团之间、学分制社团与其他社团之间互相监督与学习,积极合作,共同进步。
六、学分制社团学分制资格的暂停、失去与取消
第一条
被暂停、取消学分制资格的学分制社团,由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收回其学分制资格认证书,及时备案并通知社团挂靠单位、所属团委和社团成员,适时在全校社团工作会议上通报。
第二条
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必要时可暂停学分制社团的学分制资格。第三条
学分制社团终止社团活动、注销,则自动失去学分制资格。第四条
学分制社团受到严重处分,必须取消其学分制资格。
第五条
学分制社团未通过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年审时,失去次学年学分制资格。
第六条
经过全校社团星级评定未达到三星级的学分制社团失去次学年学分制资格,次学年方可再行申请试行。
七、附则
第一条
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由校团委召集教务处、校团委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委员会组成及名单由校团委公布。
第二条
各学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学分制社团工作组,帮助学分制社团建设和发展,协助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开展工作。学院学分制社团工作组应当由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团总支、社团组织和相关社团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由学院团总支向校团委报告名单备案。
第三条
本办法由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授权校学生社团联合会解释,最终解释权在学分制社团评审委员会。
第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时起实行,原2007年9月发布实行的《天津师范大学关于学生社团学分制的实施方案》(修订版)同时废止,依据原《天津师范大
学关于学生社团学分制的实施方案》(修订版)产生的学分制社团即日起仍具有学分制资格,是试行学分制社团。
天津师范大学教务处
共青团天津师范大学委员会
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第三篇: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规定
常德计算机专修学院
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规定
1、学生每学期应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内容修读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也可根据个人能力情况,按《学分制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要求,根据个人爱好修读选修课,并通过考试取得学分。原则上所修选修课不得超过两门。
2、没有取得学分的课程准许重修,重修考试及格仍可取得学分。选修课经考核没有取得学分,也可以通过选修其它课程补足学分。
3、学生取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或加修第二专业。三年制学生可在2-5年时间内毕业,五年制学生可在4-7年时间内毕业。
4、实行学分制的学生不实行留级制。缺课达四分之一以上(含四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试。
5、为了给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和社会创业的机会,当修够教学计划中规定的50%以上学分后,在每学期末可提出休学申请,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可休学。休学一次时间为1-2个学期,休学期满一个月前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可复学。
6、参加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相应课程进修成绩合格的同学,可持相关证明材料向教务处提出免修申请,经审核批准后该生可免修其课程,并给予相应的学分。证明材料由教务处存档备案。
7、在允许修业年限内取得学分与毕业学分相差10学分及以内的学生作结业处理。学校为结业生保留两年补考资格,两年内学生可申请回校补考所缺学分的课程,也可在学校重修这些课程。取得毕业学分后,学生可持结业证明换发毕业证书。
8、因故没有参加实习或毕业设计,或经实习、毕业设计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同学,按结业处理。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在适当时间由教务科安排重修一次。经考核成绩合格后可持结业证明换发毕业证书。
9、军训、公益劳动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学分。经本人申请,学校同意可安排重修一次,经考核再不合格者,按肄业处理。
10、其它有关规定仍按学院的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本暂行规定的解释权在教务处。
第四篇:广东工业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新)
广东工业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新)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管理学生的学分制修读过程,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学生必须按所学专业教学计划修读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教学活动)并取得学分,达到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要求方能毕业。
课内教学
第三条 课内教学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设置的教学活动,是人才培养计划的主体。我校本科学生在校修读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专科学生修读的课程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四条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体育、外语、自然科学基础课、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学习而设置的传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上述二类为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
第五条 本科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是为扩大本科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涵盖面而设置的,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读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数。这类课程要求学生尽量修读相邻学科、专业的有关课程。
本科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是根据社会对本专业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而设置的模块式课程组,供学生自主选择。
第六条 本科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工程技术基础类,旨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树立大工程观念。对于工程技术基础类选修课,学生应修读本专业以外的工程基础技术课程,以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形成并拓宽就业渠道。对于公共选修课,本科学生必须完成至少14学分的选修课程,其中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类7学分,自然科学类3学分,工程技术基础类4学分;理科专业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类7学分,自然科学类2学分,工程技术基础类5学分;经、管、文类专业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类6学分,自然科学类3学分,工程技术基础类5学分。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开课实际情况,在选修各类课程学分时允许有上下l学分浮动。专科升本科的插班生可以减免主修专业的公共选修课50%的学分。
第七条 专科的专业课根据社会对本专业专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置,重在对学生工程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
专科学生的选修课程主要为开拓学生视野,介绍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实用高新技术,供学生选读。专科学生至少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选修课学分。
第八条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科专业培养学生工程基础、工程意识、工程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必须修读的教学环节。我校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工程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第九条 课内教学环节学分计算
理论教学课(实验和上机时数占课程总学时20%以下)16-18学时为1学分;实验和上机时数占课程总学时20%以上(不含20%)的理论教学课,18-20学时为1学分;
单独设置的实验、实习课、设计类课程,22-24学时为1学分;集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1周为1学分;
体育课30学时为1学分。
课外教学活动
第十条 课外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包括本科生修读的“两课”课外教学、公益劳动、假期社会调查、高年级体育训练、科技实践等。专科生除不用获取科技实践学分外,其他课外教学活动内容与本科生相同。
第十一条 课外教学活动学分计算
“两课”课外教学活动。本科为4学分,专科为2学分。成绩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表现评定。公益劳动。五年制本科安排9天,计2学分;四年制本科安排7天,计1.5学分;三年制专科安排5天,计1学分。此项由总务处、宿管办等部门负责安排,学院党总支根据学生表现评定成绩。社会实践。每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定为1学分。本科生安排在一、二年级暑期,共2学分。专科生安排在一年级暑期,计1学分。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获得足够学分,本科生在三年级暑期,专科生在二年级暑期进行补修。社会实践完毕必须提交本人社会实践登记表和总结报告,经评审确定成绩。此项工作由学校团委组织实施和考核,并解释未尽事宜。
高年级体育训练。本科生在第五、七学期参加体能达标测试,每次通过便可取得0.5学分,2次共1学分。专科生在第四学期参加体能达标测试,通过者取得0.5学分。此项由学校体育部负责实施。实践活动创新学分。参加专项竞赛,获得校级一等奖计2学分;省级一等奖计3学分;获国家级二等奖计4学分;同一层次的不同奖级可相应递减1学分,如校级二等奖计1学分。未尽事宜由教务处和校团委审定。在一般学术刊物发表科技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可取得1学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1篇(第一作者),可取得2学分,同1篇论文只计算1次学分。论文的第二作者所得学分减半,依此类推。
累计参加学校组织的系列讲座4场次,可取得1学分,此项最高计1学分;阅读学校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写出读书报告经审定合格后,每篇可取得0.5学分,此项与系列讲座合在一起最高不得超过2学分。
在教师指导下的科研或教改活动,根据学生承担及完成相当于课程设计工作量计算学分,如相当于完成1周课程设计工作量计1学分。由指导教师所在单位和学生所在学院认定考核,合格者取得相应的学分。此项每学期不得超过2学分。
选课与退选
第十二条 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科的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为每个学生必须修读的内容,由教务处及学生所在学院统一安排开课。学生若需提前或推迟修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生所在学院审核报教务处批准生效。
第十三条 本科的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专科的选修课在专业教学计划提供的课程范围内由学生自主选读。本科的公共选修课在学校提供的公共选修课范围内由学生自主选读。课外教学活动由教务处和学生工作部门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参加,获取必要的学分。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决定每学期修读的学分数,自主选读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类选修课,但须按照课程间先读后继的衔接顺序修读。学生每学期所修课程的总学分不得超过30学分(双学位、双专业学生除外)。
本科的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专科的选修课若选课学生低于20人不开课。本科的公共选修课若选课学生低于30人不开课。
第十四条 选课办法
(一)每学期的第13—15周,教务处公布下学期的《公共选修课程开设一览表》,并组织网上选课。
(二)学生在导师(或班主任)的指导下,按照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及教务处给定的选课人数和比例,结合个人学习能力和意愿,选定课程。
(三)放假前2周,教务处公布选课结果及上课安排。
第十五条 学生应修读选定课程。要求退选或改选的学生应在开课2周内向教务处提出退选或改选的书面申请,并办理有关手续。自开课第三周起,不能对选课情况进行更改。
对未办理退选或改选手续而不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以0分记;未办补选手续的学生,不予登记成绩;缺课累计超过课程教学时数1/3者,取消该课程的考核资格,成绩以0分记。
第十六条 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选修课学分范围内修读不收费,超出部分学分需收修读费(按已办选课手续的课程学分计算)。
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学分折算选修课学分
第十七条 凡批准修读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的学生,所修课程已获得学分,经学生所在学院审核,可减免主修专业的公共选修课50%的学分。
第十八条 学生经批准退出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其已取得学分的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的课程,如基本要求不低于主修专业所学的课程,其学分可记作主修专业的相同课程学分或同类公共选修课学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1级学生起试行,解释权归教务处。
(2004年6月修订)
第五篇:社团招新
我院社团招新圆满完成2011年11月2日中午12:00,我院2011级社团招新活动在教学楼前隆重举行。本次社团招新是由院学生会社团部联合各协会社团举行。其宗旨是:为加强学院社团文化建设,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大学生活。参加本次招新的有:追梦文学协会、武术协会、轮滑协会、爱心协会等23个协会。
本次招新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尽管下着小雨,但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场面火爆。各协会社团工作人员热情高涨,积极向同学们介绍协会社团的概况、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同学们在感兴趣的协会社团前驻足询问,积极报名。
截止到下午3:00,我院2011年社团招新活动圆满结束。其中我院大学生舞蹈协会、武术协会、计算机协会等都收获了丰硕的果实,给我院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力量。丰富的大学生活和校园文化,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培养我们的兴趣,为我们以后的人生
添下了绚烂的一笔。(院学生会网络信息部刘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