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分制本科教学计划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分制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相应的经济学和法律知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能应用相关理论知识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并具有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公用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物业、非营利组织营销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或在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研究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以及公共事业部门内部管理的规律与方法,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应用型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现代管理科学、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公共事业或公用事业单位的实际管理工作。
三、主干学科
经济学和管理学
四、学制与学位
1、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2、学位授予:管理学士学位
五、主要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分析、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务礼仪、公共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公共管理学、城市管理学、社区管理、物业管理。
六、教学实践环节
为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两个方面。课内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课堂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可随堂进行。
七、毕业规定
1、毕业标准
学生修满该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准予毕业。
2、学位标准
符合学校学位授予相关规定。
八、课程结构与学分分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修业期满需达170学分,其中必修课110学分,占总学分的65%,选修 课60学分,占总学分的35%。
(一)基础教育平台:110门共187学分,限选65学分,占总学分38%。
1、公共基础课程:16门共47学分,占总学分的28%。
2、通识教育课程:94门共140学分,限选18学分,占总学分的10%。
(二)专业教育平台:47门共111学分,限选36学分,占总学分的32%。
1、专业基础课程:14门共43学分,占总学分的26%。
2、专业选修课程:34门共68学分,其中专业方向课36学分,专业选修课 32学分,占总学分的24%。
(三)实践创新平台:两个部分共21学分,占总学分的12%。
1、各专业共同实践课程:3门共14学分,占总学分的8%。
2、专业实践课程:3门共6学分,占总学分的4%。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 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科技、文化知识、国内外重大事件,法律知识前沿理论及一些热点问题,加强国防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每学期开设讲座不少于30次。另外,每学期开设不少于10学时的形势与政策讲座、时事报告等。军事训练在学生入学后进行,计2学分。
九、课程考核
课程的考核分考试、考查两种。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考试外,其余 课程由二级学院自行安排。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按学院有关规定评定成绩。
十、专业培养方案实施进度表(见附件)
十一、辅修
辅修本专业或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应修读本专业课66学分,其中包含40学分的专业 基础课,以及14学分的专业选修课,并完成必要的实践环节12学分(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附: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分制本科教学计划总周数分配表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分制本科教学计划进度表
附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分制本科教学计划总周数分配表 项目 入课 考 军专学毕公学寒
学堂
事业年业益年暑合 计
毕教 训实论论劳毕假
业育 试 练习文 文 动业周学学年 教及鉴数 年
育 机定
动
第一学期 0.5 15 1.5 2
5 25 52
第二学期1.5
0.5 7 27
第三学期1.5
0.5 5 25 52
第四学期1.5
0.5 7 27
第五学期1.5 0.5 5 25 52
第六学期1.5
0.5 7 27
第七学期1.5 12
0.5 5 28 48
第八学期 1 18 0.5
0.5 20
合计 1.5 135 11 12 6 6 4.5 41 204 附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分制本科教学计划进度表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编
号 课 学
程 时
课程名称 类 总
别 数
学
分
总
数
各学期开课安排
第 一 学 期 15 周 第 二 学 期 18 周 第 三 学 期 18 周 第 四 学 期 18 周 第 五 学 期 18 周 第 六 学 期 18 周 第 七 学 期 12 周 第 八 学 期 18 周 考核 方式 考
试 考
查
33003001 33005002
33002003 33003010 公 51004006 共 51004007 基 51004008 础 51004009 课81005002 程 510030*** 41001012 41001013 41001014 33003005 33003006 33003007 00001204
专 业 基 础课
马克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英语I 大学英语II 大学英语III 大学英语IV 计算机基础
应用写作(含申论)体育I 体育II 体育III 体育IV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就业指导 形势与政策 军事训练 小计 经济数学 管理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管理信息系统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关系学 公共经济学 公共管理学 管理心理学 经济思想史 公共政策分析 政务礼仪
必修 54 必修 108 必修 36 必修 30 必修 60 必修 72 必修 72 必修 72 必修 75 必修 45 必修 30 必修 36 必修 36 必修 36 必修 18 必修 18 必修 36 必修 36
必修 60 必修 45 必修 54 必修 54 必修 54 必修 72 必修 72 必修 36 必修 54 必修 54 必修 54 必修 54 必修 54 必修
2 2 2 4 4 4 4 4 5 5 3 3 1 2 1 1 1 1 1 2 2 √47 16 4 4 3 3 3 3 3 4 4 2 3 3 3 3 3 2
1
8
3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社 区 管 理 方 向 课
物 业 管 理 方 向课
专 业 选 修 课
通人文社科识类
教自然科学育类 小计
地方政府管理 国家公务员制度 非盈利组织管理 行政公文与秘书 城市管理学 城市土地管理
小计
电子政务 社会保障学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行政管理学 社区社会心理学 社区管理学
小计
城市物业管理 房地产经营与建设 组织行为学 物业管理实务
物业管理基本制度与政策
管理运筹学
小计
公共管理案例 公共组织理论 商务英语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管理经济学 社区工作 福利经济学 城市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 中国社会思想史 劳动与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保险 劳动关系 领导科学概论 西方行政学说史
小计
详见“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一览表”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限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任选 36
选修
选修
7 6 13 10 3 4 12 6 2 2 2 2 4 4 2
4 4 2 2 2 2
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分春秋季开设,每位学生至少选修18个学分,其中必须选修不少于4学分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艺术素养程 类
共同实00001201 专业实习践课00001202 毕业论文(设计)合 计
00001203 学年论文
选修
必修 8
周
必修 12
周 必修 6
2 6
√
√
从第七学期第十三周开始
√
程
专 业实 践课 程
合 计
城市管理专业实践 社区管理专业实践 物业管理专业实践
合 计
周
必修 2 必修 2 必修 2
4
第二篇: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及社会调查要求
一、毕业论文要求
1.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1)选题原则
①学术价值原则
所选的研究内容是否有学术价值、是否值得写。学术价值一般表现为:发现了新的规律性的东西;提出了指导实践的理论;填补了科研上的空白;纠正了传统的错误观念;修正或补充了某一定论等。
②实践意义原则
教育管理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研究探讨我国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并服务于我国教育管理实践。因此我们要注重教育管理发展的实践需要。所选研究内容应是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那些对教育管理有指导实践作用,真正为实践所需要的题目进行研究。
例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课程改革,课程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③可行性原则
论文研究内容不仅要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还应从自身的条件出发。首先,自己要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其次,要清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它;再次,要了解自己撰写论文的条件。
④大小适中原则
大小适中原则是指研究的内容应与论文的篇幅相称、与论述的范围相匹配。一般来说,研究内容不宜过大。
(2)选题途径
①从实践中获得
选题并非凭空臆造,而是来自于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教育管理实践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研究,这些实践中的问题都可以形成论文题目。例如:近几年中小学都在实施新课程,针对此现状,可以从事类似“新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实施中的管理问题研究”等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中不少教师迫于压力,生产了职业倦怠,对此可以实施“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等研究。
②在学习中获得
在学习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想深入了解的东西,却没有充分的阐述,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作为研究内容。例如,在课堂上、在阅读书籍、杂志时我们都会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内容。
2.撰写教育管理毕业论文全文
一篇完整、规范的教育管理论文,按照在论文中的顺序一般应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要素,这些内容都应按规范要求撰写。
(1)标题――论文题目的要求:准确、简明、恰当、醒目。
①准确――论文题名必须反映论文所阐述的主要问题,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全文内容,准确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②简明――题名应简单明了,使人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一般来说题目的字数不易太长。若简明的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所表达的内容,则可以采用加 1
副标题的方式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内涵。例如,论文《教师聘任制亟待深化与完善――关于上海市部分中学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③恰当――题名应恰如其分地反映论文内容。题名与论述范围要一致;题目的用词要恰当。
④醒目――应让读者在浏览的过程中能迅速看到论文题目,同时被吸引,并引人入胜论,产生阅读全文的兴趣。题名一般应该居中、加黑,并使用略大一些的字号。题名过长需要两行时,应对齐写匀称。论文如果有副标题,可以放在正题之下。
(2)摘要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确切的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撰写论文摘要的要求――内容浓缩、短小精练、表达明确、结构严谨、独立成段、文字为主、第三人称。
(4)关键词
关键词的界定与作用――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主题内容的最重要的词、词组和短语。一般每篇论文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位置在摘要的下方。
关键词的选择要求――全面、准确、精练。
关键词的选择步骤――从论文的题名中找、从论文的摘要中找、从论文的各层次标题中找、从论文的正文中找。
(5)目录
(6)正文
关键词下是正文。正文是对研究内容的全面、充分讨论和阐述,是一篇论文的主体。撰写正文时要注意如下要素:
①论题
论题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全文论述的中心,是论文论证的对象。论题规定和限制了论文论述的范围和重点,决定着论文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结构的线索,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
②论点
论点就是对论题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又叫论断。它是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表示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
③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判断。在论证过程中,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
④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是正确、可信的过程。论文不但要提出对某一问题的见解,表示作者的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论证的过程。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几种撰写教育管理论文比较常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一,例证法――用具体实例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二,引证法――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三,分析法――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也称为因果分析。
其四,对比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推倒出结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
其五,递进法――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对论题进行层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所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一般放在正文之后,来自书籍中的参考文献一般不说明起迄页。
参考文献内容主要包括:作者、题名或书名、期刊名或出版社、出版时间。
3、论文格式要求
字数:本科5000——8000字。
封面:采用省电大统一的封面格式。
第二页:摘要与关键词:摘要,字数在200----350之间。关键词,选5--8个词语,使用规范汉字。
目录
正文结构:分为标题、引论、论文主体(本论)、结论、参考资料。正文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标题“一”、“
(一)”与标题“1”前面应空两个字符。
(另起一页或跟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即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期刊: [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期数.会议论文集: [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二、调查报告要求
就教育管理专业某个问题进行调查,要求有调查时间、地点、调查方式,调查的目的、调查的主要内容以及对该问题的分析认识等。字数3000字以上。
三、其他
(一)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侧面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
(二)请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论文及调查报告初稿请务必于新学期开学第一周交给论文指导老师。定稿论文一式三份,社会调查一式两份。具体论文答辩时间到时另行通知。
第三篇:《公共事业管理》辅修专业教学计划
《公共事业管理》辅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辅修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能够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环保、体育、企业、市政管理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辅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
1、基本素质:热爱祖国,愿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精神。
2、知识结构: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能力和管理技术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规划、沟通、协调、组织、决策、控制和创新等方面的较强能力;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熟悉相近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在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和社区等专业方向上有一定专长。
3、能力结构:熟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具备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素质与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强,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发展潜力。
三、课程设置
本辅修专业设置课程包括: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行政学、组织行为学、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行政法学、管理信息系统。
四、课程简介
课程1:公共事业管理学。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它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公共事物的管理为核心,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界线,把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的研究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科际整合的应用性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导论、公共部门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化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以及当前理论与实践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如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市场机制、民营化运动、公共管理中的责任与伦理、政府再造等。公共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后继课程的基础。
课程2:管理学。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它是一门研究一般管理的原理和理论的科学,为各具体管理类学科提供一般性的管理概念、方法和理论。它同许多学科如经济学、技术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发生联系,要吸收和运用与之联系的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此,管理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管理学的实践性很强,属于应用科学。管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基础:管理理论、道德与社会信息获取;管理过程与环境: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创新等。管理工作存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其实现的目标各不相同。结合其各个专业问题,更是包罗万象。例如工厂管理、商业管理、教育管理、行政管理等等。它可以用以指导各类专业管理。因此,管理学可作为各专业管理的基础理论。
课程3:组织行为学。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它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组织行为学主要关心管理实践中两个核心命题——一是提高工作绩效;二是提高人在工作中的满意度。
课程4:行政学。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行政学是政治学和管理学的分支,是一门交叉科学。它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提供指导原则、理论基础、科学方法和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有效地实现国家职能。行政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和法令,对国家的外交、国防、运输、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公安等方面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又包括国家行政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对自身的管理活动。行政学的研究内容有:行政理论和原理、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信息、行政协调、行政监督、行政机关管理、行政方法、行政效率和行政创新与改革等。这些基本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了行政学的基本学科体系。
课程5:社区管理。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城市社区管理以城市社区管理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社区管理的概念、社区环境、社区管理主体、社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选择、社区参与与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文化管理、社区卫生与体育管理、社区治安管理、社区服务与社会保障、社区管理方法、社区智能化建设与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创新等。
课程6:人力资源管理。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它以人力资源狭义的个体资源为参照值、以广义的人力资源为战略值,而进行的一系列手段活动。它包括对人力资源的清查、储备和未来发展的设置与匹配;培训与督导、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一套科学的、有效的、适用的组织管理体系。
课程7:行政法学。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它主要研究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研究行政法的内容和本质,研究行政权力运用所带来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从中探讨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应有的正常关系,进而阐明行政法的原理、原则。
课程8:微观经济学。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主要内容包括供需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理论、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课程9:宏观经济学。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经济活动状况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经济在优化配置基础上的充分利用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逻辑体系、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决定收入水平的投资、储蓄与消费理论、金融货币理论、通货膨胀与就业理论、经济增长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和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
课程10:管理信息系统。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理论研究指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反过来在开发和应用的实践中形成理论。其学科内容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而进步和完善。它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组织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30学分
第四篇:“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专业介绍
来源:河南学历考试网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及实践能力,能在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及其他教育部门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或胜任中小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的相关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或管理人员。适用对象:
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教育行政机关、中小学校、成人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及对本专业感兴趣的人员。入学资格: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相同或相近专业高等专科(含专科)以上学历者。入学水平测试:
由省级电大组织实施,在学生注册前进行。
主修课程:
现代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法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评价、公共管理学、管理思想史、教育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人力资源管理等。(仅供参考)
修业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最短毕业年限不低于两年半。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教育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学位取得:
符合学位申请相关条件:必修课平均成绩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其他课程成绩均在60分以上(含60分);通过学位英语相关考试(吉林省毕业生须参加吉林省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外地毕业生须参加中央电大统一组织的北京市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毕业论文(设计)达到良以上(含良)等。
符合以上条件者,可申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具体要求参见中
央电大与学位授予高校共同制定的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毕业可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能够系统掌握教育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熟悉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3.具有运用教育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4.具有教育管理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教育管理素养;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及写作能力。
收费标准:参见当地省级电大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专业收费标准
第五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6届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7级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根据学校和学院对于2007级本科毕业论文的统一安排和规定,2007级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现已开始。本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确定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反映社会发展对研究课题的需求;
3.注重实证研究;
4.注重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创新。
经过征求各位教师对所拟指导论文研究选题的意见,现将论文指导教师及其拟指导论文选题公布如下:
赵强
1.政府适度规模构建研究
2.政府规模演变的实证分析
3.合作收益与公共治理
4.公私伙伴关系与合作收益
5.公共资源定价与社会福利改进
6.公共支出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7.政府绩效与官员晋升关系研究
8.政府官员性别构成调查研究
9.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
10.电子政务的信息流理论
11.公共服务需求偏好的调查
12.公共服务成本及分摊机制
13.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成本研究
14.公共服务收费的基本理论
15.公共服务收费标准问题研究
16.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增长的实证分析
17.平衡记分卡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18.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研究
19.国外整体治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20.电子政务与行政环境的相关分析
(一):国际比较实证
21.电子政务与行政环境的相关分析
(二):省区实证
22.电子政务与行政环境的相关分析
(三):城市实证
23.公共服务绩效的正反馈:系统动力学分析
24.公共服务绩效的负反馈:系统动力学分析
25.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熵定律考察
26.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耗散结构理论研究
27.省级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的实证研究
28.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29.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的实证研究
30.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反馈:系统动力学分析
31.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负反馈:系统动力学分析
32.国外住宅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33.住宅的公共性及政府调控研究
34.公共利益界定的理论思辨
35.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36.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37.政府改革与行政发展研究
38.行政决策科学化研究
39.政府智库建设研究
40.提升行政效率研究
41.提升行政能力研究
42.政府信息能力研究
43.政府危机处理能力研究
朱广忠(以下只是选题范围)
1.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2.我国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3.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研究
4.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问题研究
5.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题研究
6.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7.我国公共事业改革研究
8.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研究
9.公共伦理问题研究
10.经济合作组织在乡村治理的作用研究
金志云
1.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如社保、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2.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合作、竞争)
3.非营利组织研究
4.公共品供给的模式研究
5.政府绩效研究
6.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7.有效公共管理者研究
8.金融危机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9.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10.住房保障模式研究
11.房地产政策评估
12.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吴文俊
1.城市系列社会问题研究(任选以下主题:基层自治问题、公共教育问题、公共卫生与医药及环境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贫困与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进城和移民问题、住房问题、市政问题等)
2.农村系列社会问题研究(任选以下主题:基层自治问题、公共教育问题、公共卫生与医药及环境问题、土地问题、贫困与社会保障问题、住房问题、进城务工和移民问题等)
3.“国进民退”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4.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5.农村教师待遇30年的个案研究
6.城市社区管理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城市改造与建设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8.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9.市民参与意识与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10.城市(镇)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状况、保障、安置)研究
11.农村的村民自治研究
12.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农村城市化问题研究
14.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机制研究---以大学社团为例
15.当代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研究---以大学社团为例
16.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调查研究---以大学社团为例
17.我国事业单位民主管理问题研究
18.我国现阶段公共事业垄断行为的表现、利弊及改革方向
19.我国第三部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培育问题研究
21.社区管理个案研究
22.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状况的个案研究---以某县(市)为例
23.我国村民自治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分析---以某县(市)为例
24.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某县(市)为例
25.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某县(市)为例
26.科学发展观与公共危机管理
27.进城农民社会融合问题分析
28.关于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问题及对策
29.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与对策----以某市为例
30.我国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关于我国村民自治的若干问题与成因分析
32.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成因分析
33.物业管理中的利益博弈关系分析——某小区的个案研究
34.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以某乡为例的研究
35.大学城区学生社会交往问题研究
36.当前我国社区管理的实践模式——以某社区为例的研究
37.社区居民自治的一种实现途径——以某社区居委会领导人直选为例的分析
38.小区物业管理收费难现象、成因及对策
39.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40.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公共管理伦理走向
42.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与政策
43.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44.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
45.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市场化——以某市为例的研究
46.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阮爱莺
1.农村土地征用问题与农民利益保护
2.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组织问题研究
3.我国基层公务员的行政伦理问题研究
4.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问题:以XX为例
5.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供给问题研究:以XX为例
6.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农民的生存状态与政府的扶持责任
7.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XX为例
8.社区治安管理网络构建研究
9.企业家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分析
10.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11.官员问责制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张丽芳
1.近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对房价及市场供求的影响
2.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
3.国内外房地产泡沫识别的方法探讨
4.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业主大会成立与运行中现存问题的探讨——以某住宅小区为例
6.探析我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的演变及发展前景——以某住宅小区为例
7.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
8.城市化过程中的市政管理研究
9.基于城市扩张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10.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11.当前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成因分析
12.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3.从食品安全角度探析我国政府在企业监管中的作用
王永生
1.论社会转型的挑战与我国行政协调机制的变革
2.政府行为失范及其约束机制建立
3.公共责任监督机制研究
4.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思考
6.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7.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8.我国村民自治组织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9.我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程序分析
10.浅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1.浅谈集体上访的原因及对策
12.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13.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
14.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
15.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
请同学们认真进行论文论题的选择,并在论文选题确定后积极与所选择的指导教师见面,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论文,为我院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公共事业管理系
20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