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学分制教学计划
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学分制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
一、大
学英语、管理学原理*
第二学期开设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高等数学
二、大学英语、金融学、市场营销学*
第三学期开设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学、西
方经济学、各国管理比较/无形资产管理(选
修课)
第四学期开设课程:大学英语、统计学、生产运作与管理、战略
管理、创业管理/企业诊断(选修)
第五学期开设课程:公司治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实践、任意选修课(公文写作、期货市场运作与投资、企业策划、孙子兵法、逻辑与经济工作、文学赏析与公文写作、风险投资研究)第六学期开设课程:经济法、电子商务、管理学前沿讲座、毕业
论文
注:
1、带* 的为学位主干课程。
2、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是在所提供的课程中选择其中一门课程,具体开设课程由学校根据选修情况安排。
第二篇: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
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
一、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两年半至五年。
二、专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包括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三个发展方向。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工商企业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够熟练地运用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从事工商企业管理工作和政府有关部门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四、基本培养规格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将所学理论和工商企业管理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战略意识和开拓精神,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毕业总学分:80 学分
课内总学时(含网络课件、辅导答疑等):1440学时
六、毕业实践考核
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毕业实践考核。
七、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三)、大学英语(四)、计算机应用基础(二)、毛泽东思想概论、远程学习方法与技术、线性代数
(一)、管理学原理(学位主干课)、管理心理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学位主干课)、物流管理(学位主干课)、中国税制、企业战略管理、审计学、商务谈判
第三篇: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管理学资料
浙江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3+2”专升本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管理概论
1. 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
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 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3. 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 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机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
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
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实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
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
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管理的计划职能
1. 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 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
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
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 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
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 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理论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
法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
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
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
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
组织结构、集团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
谋两者在在组织中的觉得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
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与艺术。
2、奖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吉利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
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奖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
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9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管理的创新只能
1、创新只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2、创新的过程、原则、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材料
单风儒主编,《管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五次印刷 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交通运输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交通运输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专业编号 081201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有机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并具备运筹学、交通运输学、企业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汽车销售与服务企业和物流企业等部门,从事交通运输组织与决策、汽车运用技术管理、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以及物流运作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筹学、交通运输学、企业管理学、交通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侧重于汽车运用工程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组织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运输技术设备进行科学运用和管理,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及服务,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运筹学、交通运输学、企业管理学、交通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学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物流管理及汽车服务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具备交通运输及汽车运用技术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能力;
5.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汽车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科学最新信息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
6.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在专业方面较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
7、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8、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
三、学制
标准学制为二年。
四、主干学科
交通运输学
五、主要课程
线性代数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交通运输学、交通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公益劳动,总计安排21周。
七、主要必修课实验教学环节
八、课程设置
1.基础教育课程
2.专业及素质提高课程
九、各类课程的学分、学时及学期安排
十、教学周数分配
十一、有关说明
1.交通运输(专升本)专业学分设置如下:总学分为77.5,其中必修课(含实践学分)39.5学分,占50.6%;限定性选修课18学分,占23.4%;任意选修课20学分,占26%。
2.任意选修课供全校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3.选修课中有先修和后修顺序的,应按先后顺序选修。
第五篇:园艺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园艺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1英语
2信息技术基础 3高等数学
(一)4邓论
5果树学
6花卉学
7蔬菜栽培学 8植物与植物生理学 9毛概
10果蔬产品加工 12土壤与肥料学 11设施园艺
13园艺植物育种学 14植物保护
15组培
16生物统计
17农业生态学 18高数
(二)19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