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2课 盘泥条
第12课
盘泥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2.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具:泥料,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根据学生汇报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1.探讨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2.探讨泥条盘筑的方法。
(1)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后课件播放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3)装饰整理作品。
三、创作实践
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组内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2.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到展示台上。3.指名点评你喜欢的作品。
4.教师总结,对学生提出要求并布置下节课需要准备的材料。
第13课
图形拼接
教学目标
1.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3.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2.教学难点: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构成的愉悦。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并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
2.玩图形拼接游戏导入新课。
二、探究学习
1.老师这有张圆形的纸片,同学们注意观察经过我任意的剪割后会有什么变化。
2.教师进行教学演示。
3.还有哪位同学有更新颖的摆法? 讨论后指名几位学生汇报交流。
三、自主探究质疑释疑,尝试制作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图片,并思考讨论拆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领有哪些?
(1)观察后讨论交流。(2)教师小结。
2.自己尝试选择喜欢的方形或圆形初步进行拆分造型。3.质疑:在造型的时候,你们觉得纸片剪成几块最好造型? 讨论后汇报交流。
4.在造型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1)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
四、创作体验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并强调在造型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遗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强调反复拼摆后再进行粘贴,自由选择个体或分组方式随机进行,鼓励大胆地想象创作。
2.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展评
1.小组内评价,比比哪位同学拼摆的造型最有趣。2.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到黑板上,全班一起观赏评价。3.指名评选出你认为最新颖的造型,教师给与精神奖励。4.总结本课,布置下节课需要准备的材料。
第14课
纸盒之城
教学目标
1.学习纸盒组拼,剪挖,粘贴等方法制作城堡。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3.了解一些建筑文化,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组拼,剪挖,粘贴,装饰的方法。
2.分工合作,讲故事。
教学准备 1.课件。
2.纸盒“城堡”实物。3.泡沐板展台。
4.剪刀、双面胶、纸盒。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废旧的纸盒有什么用?猜一猜。生答。
2.出示范例用废弃的纸盒制作的“城堡”。利用这个城堡讲个故事给学生听:城堡名叫“王者之城”,它的里面住着一个国王。
国王是个威武的君主,他曾经亲自率领千军万马打败了外来侵略者。所以人们很喜欢他,给他建立了这座王者之城。国王在这里住的真舒服阿!这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小人,有花仙子、米老鼠、王子、猪八戒等,他们也想拥有自己的城堡,你能不能利用手中的纸盒来给他做一个城堡呢?
3.根据学生汇报导入并板书课题:纸盒之城。
二、探究做法,尝试创作
1.欣赏多种样式的城堡,感受城堡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一边看,一边想,这些城堡的外形和普通房子有什么区别?
欣赏后汇报交流。(如:城堡更大,更威风。房顶有尖的,也有圆的,还有方的。城堡由好多高低不同的房子组成,有的城堡还有围墙等。)
2.探讨分析制作方法。
a.课件出示城堡(1),这个城堡两边有两个大圆柱,旁边还有围墙。中间是房子。想想看,围墙适合用什么样的盒子来制作?(薄薄的盒子)房子适合用什么来做呢?(又高又厚的纸盒)我们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课件出示纸盒城堡。
b.分析有4根柱子的城堡(课件出示),学习用细长的纸盒搭城堡柱子的方法。
c.分析有楼梯的城堡(课件出示),学习用小纸盒搭楼梯的方法。
3.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纸盒,你能尝试搭出城堡来吗? 请两个学生比赛,胜者给个小奖励。
4.反馈与评价:拼摆要有高低层次变化才好看。同样是一些纸盒,我们可以拼摆成不同的样子。(课件出示多种造型的城堡)
5.小人住在没有门和窗户的房间里,会感觉舒服吗?那怎样做门窗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示范剪、挖、或者画。
6.怎样使城堡牢固?——粘贴(学生上台示范粘贴)
三、制作表现,堆砌成型
1.欣赏其他学生作业(课件图片)。
2.探讨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城堡。
你们想要给哪个可爱的小人做一个怎样的城堡呢?你们给城堡取个什么名字?里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讨论后汇报交流,教师根据情况适时点拨。
3.教师出示创作要求,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示评价
1.自评:将城堡放在泡沫展示台上并说说你是给谁做的城堡?为什么适合这个人物呢?说说城堡的故事。
2.他评:你最喜欢哪个城堡?为什么?
五、想象拓展,课堂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么样用纸盒来制作城堡,让废旧的纸盒变成了美的东西。这说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同学们在平
时能利用好自己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多看多想,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作出更多美的东西。
第15课
幸福乐园
教学目标
1.画一张少年宫的记忆画或想象画,能合作布置教室或主题队会场地。
2.培养合作精神。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如何画少年宫。
2.难点:如何布置舞台、布置教室。
教学准备 范画、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少年宫吗?你在少年宫参加了什么样的活动呢?
生汇报:参加各类学习(绘画、舞蹈等),还有玩耍。
你们喜欢少年宫吗?根据学生回答导入并出示本节课学习的课题:幸福乐园——少年宫。
二、根据回忆、想象讨论少年宫的画法
1.回忆和想象:少年宫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和平常的房子有些什么不同?
2.出示一些小朋友画的少年宫外形(课件图片),有的是机器人外形,有的像蚂蚁,有的像巨大的太空船。
3.回忆和想象:少年宫里有一些什么活动场所?(阅览室、电脑机房、游泳馆、形体房滑滑梯,画室,武术馆等。)
4.回忆和想象:你最喜欢少年宫的哪项活动?你是怎么玩的?
5.出示课件图片——其他学生作业,看看别的小朋友怎样表现在少年宫的活动的。
6.讨论:少年宫的活动项目这么多,你能都画下来吗?
7.讨论:你准备表现哪项你最感兴趣的呢?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作业
多种形式展评学生作业。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探讨如何装饰舞台
1.马上要开元旦庆祝会了,学校也要为元旦开一个文艺表演会,你能给学校的元旦文艺演出设计一个舞台吗?
讨论如何设计。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教师课件出示多个舞台的图片给学生欣赏,分析舞台设计的步骤、方法。
3.探讨装饰方法。装饰应该醒目,明了,不花哨,但吸引人。应用比较亮丽的颜色。(出示其他学生作品,欣赏分析及学习。)
二、元旦趣味舞台设计主题征集比赛
1.你能为即将到来的元旦晚会设计一个有意思的主题吗?如:快乐新年,闹新春等。
2.讨论交流。
3.在纸中央写好主题,还可以画出舞台的幕布以及舞台地面等。
三.开始创作比赛,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比
1.小组评比最美的舞台设计。2.小组最美与班上其他同学比。
3.集体评出最美的舞台设计,教师给与适当奖励。
第二篇:盘泥条教案
湘教版第6课 盘泥条
宁乡县百灵鸟小学 沈锐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2.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3.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器皿。教学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具:泥料,垫板,刻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2.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表现 1.小游戏:搓泥条
学生一分钟比赛,谁做得越快越好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1.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
教师强调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三、方法探究
1.泥条盘筑的方法。教师播放录像: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2.教师示范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圆形。)
(2)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3)装饰整理作品。
四、创作表现: 1.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器皿。
提示: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
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五、展示评价
1.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2.评价最有创意作品。课后拓展: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瞧,用泥条盘筑的人物、动物、器皿……多可爱!你也来试试。
活动: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教学反思:
第三篇:盘泥条教案1
《盘泥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掌握盘泥的基本方法,尝试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欢的陶艺
3、情感与态度
体验玩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
学生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不同形状的器皿。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神奇的梦幻王国,那里住着一个小精灵,他一个人住在一座巨大的城堡里面,虽然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可是没有人陪伴他,他特别寂寞。有一天,他读了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灵机一动,决定也用泥巴塑小动物陪伴他,于是他就先塑了一只陶罐。你们看(课件欣赏--陶罐)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想一想这陶罐是怎么做出来的?和你的同桌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学生活动:
1、学生独立或合作做陶罐。(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交流自己做陶罐方法。
教师活动:你是怎么做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出步骤,说出基本形状等。
三、感受特征,树立形象。
师:有了这么多的陶罐,小精灵可以用它装很多东西雷。要是再多些别的陶罐那该多好啊,可是他只有一双手,他想请小朋友帮帮他,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你想帮他塑什么陶罐呢?
教师活动:要想把这些陶罐塑得更漂亮,你就要抓住陶罐的外形特征。(课件出示真实的陶罐图片,感受陶罐的外形和特征。)
提问:你能看出这些陶罐的外形特征吗?
学生活动:学生集体交流自己观察到的陶罐的特征。
教师活动:想不想看看泥塑的陶罐呢?(课件欣赏—做陶罐过程)教师随机演示陶罐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陶罐的外形特征及塑造过程。
想不想也塑一个漂亮的陶罐呢?为了让同学们塑的更好看些,老师给你们提一些好的办法:
a.两个人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b.先做出泥条,然后抓住特点进行加工。c.注意插接部分的稳定,使作品形象美观。
四、自由创造,大胆表现。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制作,一个漂亮的陶罐
教师巡视指导。(多鼓励、启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五、集体作品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看(出示故事情景展板)原来这座城堡里只有小精灵一个人住,他特别寂寞,特别孤单。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把这么些陶罐都送给小精灵,他高兴极了。
六、回味体验。
小精灵有了那么多的陶罐,你呢,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呢?
《盘泥条》教学反思
《盘泥条》是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这一课主要教学目标是:感受陶艺文化,学会泥条盘筑的方法。
我在教授《盘泥条》这一课,注意到这节课是属技法课,如果不认真分析教材与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进行技法的灌输,使学生被动,枯燥地接受;这即违背新课标的理念,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的形成。所以我在这节课上进行了新的处理与尝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以热情投入其中,与学生真诚互动交流。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本节课最令人感动之处便是在学生的创作中,整个教室里呈现出一种高昂的创作激情,大家兴致很高。在他们讲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我非常注意倾听,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每一个发现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学生有与众不同的作品,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宣传。整个活动都处在一种积极的尝试氛围中。但在这个环节中,发现还有为数不少的作品大多都是参考同伴的内容及做法,可见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一块领域还需努力开垦,在平时的活动中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发展其求异性。
总之,这节课对教材的理解和实施比较到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有所体现,使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探究、合作学习,基本做到了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教学活动。但是陶泥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一些,不够熟练,从造型的创意及精细程度有待加强。虽然学生完成了作品的制作,但限于评价交流时间不够,未能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学的完整性有所欠缺。原计划的评比也因时间不充分而未能开展。总结学生作品完成情况时,只是笼统地说“都很成功,各有特色”未能具体指出每件作品成功点在哪里,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对于创作活动中出现的因泥土太黏难以搓成条的问题,我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而让学生从失败中获得教益。以上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避免。
第四篇:盘泥条教学案例
《盘泥条》
美术课程校本化(二度创造)教学案例
宜昌市伍家岗区花艳小学 崔巧琳
教学内容:湘版教材《美术》第五册第六课。课 题:《盘泥条》
授课地点:宜昌市伍家岗区花艳小学三0一班教室 授课时间:2013年10月9日 学 生:三年级
(一)班 授 课 人:崔巧琳
【案例背景】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倡: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不是把美术看作技艺的传承,而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认识美术的文化内涵。
我是一位从事美术教学15年的中年老师,深知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和创造,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精神和有关理念指引下,着眼于童心的释放,启发儿童创造力和表现力,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同样要时刻注意在自己平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应当给予每一个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上《盘泥条》一课时,我在处理教材时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使学生对我国的陶罐有所了解的情境下,然后让学生再开放,轻松的心境下完成盘泥条作品。避免走进传统教学的模式,枯燥的技能练习圈套。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这节课上尝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把过去的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改变过去美术教学中注重技能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理念】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理念。前者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应有的态度和价值观,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美术素养。后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特有魅力,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盘泥条》的教学方案就是依据以上理念来达到“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这一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的。
【教材分析】
盘泥条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或粗或细的泥条在造型表现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盘制的造型富于变化,盘泥条既可以盘成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也可以盘成一对小巧精致的草鞋,不需特别复杂的技术,盘泥条因此对儿童来说较易掌握。运用盘条法,会在接口处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线条,显示出手工制作的陶艺作品独有的质朴、粗犷,体现了泥条造型的独特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做陶的基础上,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制作。盘泥条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搓泥条和盘泥条的方法,教材选用了四幅制作图例,在制作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作品范例呈现了动物、人物、器皿等丰富而又生动的形象,用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
我校地处宜昌城东郊区——花艳,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农村。我因地制宜让学生提前在周边挖来大量粘性非常好的黏土,以便上课使用。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材料的欠缺而无法很好的学习到本课知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他们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于美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掌握盘泥的基本方法,尝试用橡皮泥制作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欢的陶艺
3、情感与态度
体验玩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
学生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不同形状的器皿。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案例描述】
当我处理《盘泥条》一课时,注意到这节课是属技法课,如果不认真分析教材与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进行技法的灌输,使学生被动,枯燥地接受;这即违背新课标的理念,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的形成。所以我在这节课上进行了新的处理与尝试。其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神奇的梦幻王国,那里住着一个小精灵,他一个人住在一座巨大的城堡里面,虽然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可是没有人陪伴他,他特别寂寞。有一天,他读了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灵机一动,决定也用泥巴塑小动物陪伴他,于是他就先塑了一只陶罐。你们看(课件欣赏--陶罐)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欣赏陶罐,他们兴奋不已,惊叹不已,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下了就被调对起来了。学生在遭遇精美艺术品的瞬间,他们把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和体悟到的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影象,表现出了惊异的表情,姿态、动作,他们的思维一下子便奇迹般的活跃起来。】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想一想这陶罐是怎么做出来的?和你的同桌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学生活动:
1、学生独立或合作做陶罐。(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交流自己做陶罐方法。
教师活动:你是怎么做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出步骤,说出基本形状等。
【通过欣赏许多风格迥异的陶罐,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对陶罐有了全面、全新的感受。一个个陶罐蕴涵了丰富的文化,通过欣赏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仔细判读出了文化的遗存,并经由反刍,消化,表达个人的见解,他们的这种体认是最为深刻入微的。】
三、感受特征,树立形象。
师:有了这么多的陶罐,小精灵可以用它装很多东西雷。要是再多些别的陶罐那该多好啊,可是他只有一双手,他想请小朋友帮帮他,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你想帮他塑什么陶罐呢?
教师活动:要想把这些陶罐塑得更漂亮,你就要抓住陶罐的外形特征。(课件出示真实的陶罐图片,感受陶罐的外形和特征。)
提问:你能看出这些陶罐的外形特征吗?
学生活动:学生集体交流自己观察到的陶罐的特征。
教师活动:想不想看看用橡皮泥塑的陶罐呢?(课件欣赏—做陶罐过程)教师随机演示陶罐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陶罐的外形特征及塑造过程。想不想也塑一个漂亮的陶罐呢?为了让同学们塑的更好看些,老师给你们提一些好的办法:
a.两个人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b.先做出泥条,然后抓住特点进行加工。c.注意插接部分的稳定,使作品形象美观。
【我运用教师示范后总结,再让学生动手试试,用眼观察老师示范,动手自己试一试,了解的分层次多感观(用眼动手)让学生练习盘泥条的基本方法。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的掌握盘泥条的方法,学生进一步感知和体验陶罐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和清晰了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思考过程。巧妙的为学生的构想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展开了联想,从面获得了创作的灵感。】
四、自由创造,大胆表现。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制作,一个漂亮的陶罐
教师巡视指导。(多鼓励、启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五、集体作品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看(出示故事情景展板)原来这座城堡里只有小精灵一个人住,他特别寂寞,特别孤单。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把这么些陶罐都送给小精灵,他高兴极了。
六、回味体验。
小精灵有了那么多的陶罐,你呢,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呢?
【用生活化的语言引导他们了解,使他们在认识上没有距离感,能够简单明了达到教学难点中的要求,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介绍作品,愿意大胆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想法,培养特教学生与别人分享自己体验后的感受,并通过学习评价学会尊重别人的艺术成果,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课后反思】 《盘泥条》是湘版美术第五册第六课,这一课主要教学目标是:感受中国的陶艺文化,学会泥条盘筑的方法。
我在教授《盘泥条》这一课,注意到这节课是属技法课,如果不认真分析教材与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进行技法的灌输,使学生被动,枯燥地接受;这即违背新课标的理念,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的形成。所以我在这节课上进行了新的处理与尝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总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与学生真诚互动交流,以心换心,心灵的真诚在语言、姿态、眼神中得以理解。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学生打成一片,让他们觉得老师既可敬又可亲。本节课最令人感动之处便是在学生的创作中,整个教室里呈现出一种高昂的创作激情,大家兴致很高,看着大家一会蹙眉沉思,一会开心微笑的样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在他们讲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我也非常注意倾听,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每一个发现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学生有与众不同的作品,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宣传。整个活动都处在一种积极的尝试氛围中。但在这个环节中,发现还有为数不少的作品大多都是参考同伴的内容及做法,可见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一块领域还需努力开垦,在平时的活动中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发展其求异性。
总之,这节课对教材的理解和实施比较到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有所体现,使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探究、合作学习,基本做到了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教学活动。但是陶泥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一些,不够熟练,从造型的创意及精细程度有待加强。虽然学生完成了作品的制作,但限于评价交流时间不够,未能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学的完整性有所欠缺。原计划的评比也因时间不充分而未能开展。总结学生作品完成情况时,只是笼统地说“都很成功,各有特色”未能具体指出每件作品成功点在哪里,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对于创作活动中出现的因泥土太黏难以搓成条的问题,我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而让学生从失败中获得教益。以上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避免。
第五篇:美术盘泥条优质课教案
《盘泥条》教学设计
二、教 学 目 标
*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识。
*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生活器皿。教学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教学准备
教
具: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杯子、工具。学
具:泥料,垫纸,刻画工具等。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图片一件鱼形的陶艺作品
提问: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学生:盘泥条。
(小结: 泥条盘筑是一种古老的陶瓷成型基本工艺,泥巴不仅可以捏出形还可以搓成条,用搓出的泥条可以盘筑出许多有趣的作品。)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几幅优美的图片吧。
2.出示几幅有代表性的泥条盘筑作品图片,同时带着赞美的语气辅以简要介绍,引导学生欣赏陶瓷作品,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创作陶艺作品的冲动。小结这些质朴有趣的陶艺作品都是用盘泥条的形式制作的,今天我们也学习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导入课题。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盘泥条》
方法探究掌握技法
1、搓泥条
比赛激趣:(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会搓泥条?谁能搓出粗细均匀、长长的泥条?(2)每组请一名同学上讲台来尝试,一分钟内看谁按要求搓的泥条又长又均匀。(3)集体评议。(4)泥条搓的好同学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经验。(5)教师小结方法,并演示搓泥条的要领。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先取一小块泥巴放在手掌里揉成泥团。
(2)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纸,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
2、盘泥条(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用泥条盘筑器皿的的方法)
泥条搓好了,怎样盘筑呢?教师出示自己喜欢的一个器皿小茶杯,和学生一起分析小茶杯的形体结构特征。探讨如何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表现茶杯各部分的形体结构。
(1)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圆形泥板当作杯底。)
(2)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提示: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达到一定高度后拍打整形防止泥条塌陷,而且底下的泥条不能太细防止支撑不住上面的。器皿杯子各部件的连接如粘接杯子把手时可先涂点泥浆黏的更牢固。)
(3)装饰美化。可用泥条或泥片粘贴或直接刻画等几种手法综合表现。
3、出示教师范作
4、欣赏优秀学生作品,重点引导学生观赏作品形象有趣的或制作难度大的部分,讨论其制作技巧谈感受。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及时鼓励、帮助学生。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成型的方法,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有特色的陶艺作品。
四、欣赏评析,交流评价。
将部分有代表性的、已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评价指标:(1)是否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了一件生活器皿。(2)泥条之间及器皿的部件黏结是否牢固、结实。(3)盘筑排列是否合理,装饰物是否恰到好处。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