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汇总(五篇)

时间:2019-05-15 01:2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篇: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简答:

8、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答: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9、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答:(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论述:

10、试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3、次相授受:

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

4、六学二馆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5、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简答:

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

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论述:

7、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要点:

答:(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试述科举在选士制度发展史上的意义及对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见书P101-102)。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学田:

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或地方官学,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

2、苏湖教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3、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简答:

4、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

答:即“教、养、取、任”。“教”是培养人才,要使全国各地各层次都有学校,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养”是指发挥培养人才作用的保障措施;“取”是选拔人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考核,按德能大小任用为官吏;“任”是使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的职务,并保持稳定。

5、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6、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第三、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第四、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监生历事:

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2、卧碑:

明清时地方官学有严厉的学规,如明洪武年间,颁行天下并刻碑立于学校的十二条禁例,其中有严禁学生过问政治、无条件地尊师勤学等规定。这就是有名的“卧碑”。清代于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2)在教育方法上,主张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3)教学内容上,主张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4)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5、颜元重“实学”和“习行”教育思想的意义何在?

答:(1)颜元是明末清初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培养实用人才,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突破了千百年来教育为经学所垄断的局面,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2)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其思想中已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等内容,是认识论上的伟大进步。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论述:

6、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

答:王夫之的教育思想:(1)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2)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3)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4)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因此,他要求学生要勤奋自勉,也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不可为师。

第五章

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由洋务派于1862年创建。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2、南洋公学

是中国近代较早出现的新式学校,1897年由盛宣怀在上海筹办。设有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分别为师范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包含大、中、小学和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民国时改建成为上海交通大学。

3、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大学堂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建学目的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4、庚款兴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的战争赔款,是为“庚子赔款”,后列强退还部分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款兴学”。退还庚款的总倡导者是美国,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的赔款的一半,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国的费用,并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美学校,即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

5、学部

是清末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05年正式设立。它是在清末新式教育获得一定的发展,第一部近代学制颁布实施的背景下设立的。学部与政府其他各部并列,长官称尚书,下设五司: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

简答:

6、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1)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系,只能算作是封建传统教育的补充;(2)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3)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4)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7、“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

答:(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8、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什么?

答:梁启超认为开民智是自强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必备条件。而开民智的基本途径则是兴办教育,基于这一思路,梁启超指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在于养成一种“特色国民”,这种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即能自主、自立,又有团体协作精神。梁启超的这一思想显然具有反封建色彩。

论述:

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

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第六章

名词解释:

1、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即“注得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一宗旨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

2、勤工俭学运动

1915年,蔡元培等人创立了“勤工俭学会”,用勤工俭学的方法吸引有志青年到法国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和科学技术,以此来富国强兵。“五四”以后,勤工俭学运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参加了这项运动。勤工俭学运动造就了一批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家,并通过工读实践,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3、黄埔军校

是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其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创立于1924年5月,1926年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设于广州黄埔岛上,习惯上称之为“黄埔军校”。孙中山亲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叶剑英等一批共产党员担任了学校重要教学、管理工作。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学校共办5期,毕业生近7000人,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4、农民运动讲习所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讲习所采取短训班的形式,从1924年到1926年共在广州举办了6届,后又在武汉举办了第七届,毛泽东同志主持了第6届、第7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总共培养了1600名毕业生,为中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简答:

5、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1915年,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实现男女教育平等,并成立了各种教育团体。这一切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为教育改革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对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教育运动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论述

6、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答:(1)主持制定了民国初年教育方针,有力促进了民初教育的发展。

(2)主持改革北京大学,使北大完成了从封建大学堂向资产阶级大学的转化,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主张文理沟通和渗透,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具有重要价值。

(4)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独立,由教育家来办理。

2、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2)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②“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③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3)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第七章

名词解释:

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试行大学院制,以大学院为全国的学术和教育管理机构,并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长。大学院设大学委员会,下级若干委员会和直属国立学术机构。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大学校长兼管区内教育行政及学术事业。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实施,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大学院制实施一年后便不得不废止,大学区制则只在江苏、浙江省一度试行,以后也不了了之。

2、小先生制

是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在儿童教育中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方法。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在其中的儿童工学团里采用了小先生制。陶行知把“小先生制”看作是普及教育中“攻破先生关”的有效手段。“小先生制”对解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山海工学团

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实践中筹办的一所集学校、工场、社会于一体的乡村教育机构。1932年9月筹办,位于上海与宝山之间。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堤、办红庙信用兼营合作社。山海工学团的教学活动完全体现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抗战爆发后,山海工学团的试验停止。

4、大职业教育主义

是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1925年12月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所谓大职业教育主义,就是强调职业教育应参加到改革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去,不能只限于教育自身的范围,办职业教育也不能只从资本家愿望考虑,而应顾及到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黄炎培的这一思想构成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一个思想基础,并在它的指导下促进了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

简答: 5、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试验;

(2)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

(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试验;

(4)晏阳初等主持的平民教育试验;

论述:

6、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

答:(1)乡村教育运动是指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农村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①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才能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②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③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④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反映。

(2)影响最大的当属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等人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等。

(3)其共同的活动特点是:①他们都以教育试验为手段,探索教育改革的成功模式,并试图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社会的范围;②他们都以农村作为教育改革试验的基地,以农民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以教育改革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教育的活动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安排和设计教育实验的形式和内容。

7、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传授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八章

名词解释:

1、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是1934年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的,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2、民办公助:

是革命根据地办学的一种形式,就是由群众集资、出力自己办学,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来解决资金和人才问题,也采用集资、提取结余、开学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方式来筹集办学资金,政府则给予方针上的指导、物质上的补助和师资上的支援。

3、两面小学

两面学校是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即处在敌人监视下的时候,表面上按敌伪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应付敌人,只要敌人不在,就教抗日的教学内容,所以称为两面学校。

简答:

4、苏区小学的课程教学是怎样安排的?

答:苏区小学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游艺三种,高级小学设国语、算术、社会常识、自然常识、游艺等科。小学的劳作实习和社会工作,是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小学教科书的课文紧密联系实际。其教学的三条原则是:小学教育与政治斗争的联系;小学教育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小学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联系。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

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1)中学、师范都属于干部教育范畴,各中等学校普遍开设地方干部培训班;(2)学制视各校具体情况而定,不强求一律;(3)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形势和各地具体情况而定,要求精简、集中、密切联系根据地的建设实际;(4)各中等学校学生的班级编制和生活管理大都实行军事化;(5)学生们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劳动和从事群众工作。

6、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或称教育体制)有什么特点?

答: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7、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第二篇: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选拔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府,中央官学的核心。大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公元前124年,朝廷为五经博士配备一定数额的弟子,就成为汉代太学的开端,以后历代大多都有太学,属中央官学,大学性质。招收学生资格历代多有变化。太学的建立,使地主阶级有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大学,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

9、察举制

是我国汉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尤其是各地方长官他们有发现、考察、推荐本地贤士的职责。察举制始于汉武帝时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奠定了我国国代选士制度的基础。

10、九品中正制

也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严格按照门第取士的选士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发展的中间环节。由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将士人进行评定为九级,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实质是承认了门阀氏族的特权。

11、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阶级统治者的忠臣顺民,为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统治提供了依据。

12、《颜氏家训》

颜之推著,用大量的历史和事例阐发深刻道理,是封建时代家训的集大成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封建家庭的教科书,对后世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家教规范”。在家庭教育上提出的许多有益思想,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颜氏家训》又不放弃棍棒教育的主张,使其家教理论有明显的封建专制主义的色彩,体现了其历史局限性。

13、科举制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开始于隋,完备于唐,到1905年宣布废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使选士有了统一的标准和措施,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和学术的统一,加强皇权,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

14、《师说》

是唐代教育家韩愈有关教师理论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中心论点是“尊师重道”。他总结和发展了历代教育家关于尊师爱生的思想,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从教师的作用、任务、择师标准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教师问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师理论宝库。

15、六学二馆

唐在隋的基础上设有国子学、太学、西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崇文馆、弘文馆二馆。六学中前三学属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专科学校,统归国子监统领。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充分体现了唐代封建教育的严格等级性。

16、朱子读书法

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3)虚心静虑,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己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

(5)著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

(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17、京师同文馆

也称同文馆,是洋务派于1862年在北京创建的培养外教翻译人才的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新式学堂,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18、《劝学篇》

张之洞于1898年发表,系统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杨武教育思想,分内外两篇,内篇专讲“中学”,共九篇,外篇专讲“西艺”,共十五篇,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19、《大同书》

康有为最重要的著作,1902年著,共20篇。表现了康有为大同的社会理想与欲实施的政治纲领,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讨人类社会远景问题的一部名著。充满了民主主义平等的精神,也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虽然无法实现,但它对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的提高曾经产生过良好作用。

20、癸卯学制

也称奏定学堂章程,是1904年由张之洞等拟定清政府颁行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它的实行将中国教育推上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癸卯学制分为纵横两方面。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初等教育,共三级十三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五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儿童从七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共计二十六年。横的方面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21、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7月中华民国教育部经讨论形成了壬子学制,于1912年9月3日公布。此后不久,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令,它们与壬子学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学程18年,分三段四级,三个系统,被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承上启下,是对传统的封建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学制,资产阶级性质,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除旧布新、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22、壬戌学制(一九二二年新学制)

1922年诞生的模仿美国的学制,一般称为“新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学制”。修业年限为: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6年,高等教育4~6年。大学院年限不定。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

23、晓庄师范学校

晓庄师范学校原名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是陶行知于1927年在南京创办的学校。在晓庄师范中,陶行知将其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并确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思想。晓庄师范学校的办学实践虽然短暂,但是它的创办使陶行知确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第三篇:教育史名词解释

1.教学相长

语出《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认为教与学可以相互促进。后人常用“教学相长”来表述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辩证关系。2.三舍法

宋代太学考核生徒成绩的一种办法。宋神宗熙宁四年,将太学分为三舍,初入太学者为外舍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外舍生每年公试一次,成绩列入一、二等的学生,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舍试一次,凡考试成绩达到优、平二等者,再参考平时的操行和学业成绩,如果合乎要求,即可升入上舍。上舍生学习两年,举行上舍考试,评定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取旨授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可免解。3.经正女学:

又名经氏女学,中国创办最早的女学之一。1898年 5月由上海电报局长、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倾向的民族资本家经元善创办。经正女学开设于上海城南。戊戌政变失败后,经正女学也被勒令停办。4.庚款兴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的战争赔款,是为“庚子赔款”,后列强退还部分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款兴学”。“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2.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3.科举制

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现代的选拔公务员的制度就是从科举制上演变而来的。它创建于隋朝,形成于唐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催生了“士大夫”阶层。4.“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做中教,在做中学。5.习行教学法

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他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同样,讲说不能废除,但也不可脱离实际空讲。因此,他主张读书、讲说必须与“习行”结合,而且要在“习行”上下更多的功夫,花更大的精力。1.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大学堂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建学目的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2.生活教育理论

是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3.京师同文馆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由洋务派于1862年创建。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4.壬子癸丑学制

中国辛亥革命后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公布的学制系统。因干支分别属壬子、癸丑得名。壬寅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得入高等小学校或乙种实业学校。高小毕业后得入中学校、师范学校或甲种实业学校。中学校毕业后得入大学、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全部教育年限为18年,6岁入学。该学制为参照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学制拟定,施行到1922年。除高师外,允许开办私立学校。1.六学一馆

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2.庆历兴学

北宋第一次兴学,是在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参加政事时。其内容是:第一:令州县立学;第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第三,改革太学。3.胡瑗教学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4.熙宁兴学

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翌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神宗的支持下主持改革,推行一系列新法。“熙宁兴学”是新法的重要内容,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5.监生历事

明代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始于洪武五年,凡在监十余年者,派至诸司实习吏事,历练事务三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6.书院

书院是宋代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展于宋代。1.次相授受

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2.文翁兴学

汉代蜀郡太守先从郡吏中选派人员到长安就学于博士,学成归来后,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学生,学成者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的办学措施,文翁兴学的措施到汉武帝时得到推广。3.三大文教政策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b.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c.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4.“设科射策”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的形式。“策”是指主考所出的试题。“射”是以射箭的过程来形象描写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回答过程。“科”是主考用以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标记。学生根据考试所取得的世纪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

5.九品中正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6.察举制

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汉高祖开察举制度的先河,而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汉武帝则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其主要特征是由地方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东汉后期选拔官吏中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制渐趋败坏。7.《颜氏家训》

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七卷,共二十篇。该书包含不少有关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细致观察和通达的议论。书中记载的许多情况。有很高史料价值。1.六艺

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2.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3.虚壹而静

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4.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5.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6.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第四篇:教育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简答:

8、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答: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9、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答:(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论述:

10、试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1、论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这就是“庶、富、教”思想。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政令、刑律,教育比政令、法律更加重要和有效。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作用的思想家。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原是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环境影响特别是学习的结果。当然,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束缚,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

2、论“有教无类”

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改变了西周时只教贵族官员子弟的传统,实行“有教无类”。在孔子看来,既然人性相近,则人人皆有向善的可能性,因此对所有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施以教育。为实现这一原则,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个“平民”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下层劳动人民仍不大可能接受教育。事实上,在孔子时代,远不可能达到“普及教育”的程度。

3、论教育目标

孔子一生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孔子心目中的“士”必须是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土。君子的品格可归为两方面,既要能做到修养自己,养成恭敬谦逊的态度,还要做到使别人安乐,以至能治理天下百姓。前者是德,后者是才,即治国安民之才。这一理想实则“内圣外王”之道。孔子认为德才都需要学习,学习是做官从政的准备,要做官就必须经过学习。

4、论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了一些新学科,充实了教育的内容。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5、论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

孔子强调道德教育,而且把它放在培养人的首位,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君子的首要条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总结了一些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1)立志有恒;(2)自省自克;(3)改过迁善。

6、论教学原则与方法:(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3)学思并重;(4)诚实谦虚等。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3、次相授受:

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

4、六学二馆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5、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简答:

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

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论述:

7、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要点:

答:(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试述科举在选士制度发展史上的意义及对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见书P101-102)。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学田:

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或地方官学,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

2、苏湖教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3、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简答:

4、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

答:即“教、养、取、任”。“教”是培养人才,要使全国各地各层次都有学校,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养”是指发挥培养人才作用的保障措施;“取”是选拔人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考核,按德能大小任用为官吏;“任”是使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的职务,并保持稳定。

5、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6、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第三、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第四、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监生历事:

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2、卧碑:

明清时地方官学有严厉的学规,如明洪武年间,颁行天下并刻碑立于学校的十二条禁例,其中有严禁学生过问政治、无条件地尊师勤学等规定。这就是有名的“卧碑”。清代于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2)在教育方法上,主张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3)教学内容上,主张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4)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5、颜元重“实学”和“习行”教育思想的意义何在?

答:(1)颜元是明末清初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培养实用人才,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突破了千百年来教育为经学所垄断的局面,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2)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其思想中已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等内容,是认识论上的伟大进步。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论述:

6、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

答:王夫之的教育思想:(1)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2)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

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3)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4)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因此,他要求学生要勤奋自勉,也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不可为师。第五章

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由洋务派于1862年创建。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2、南洋公学

是中国近代较早出现的新式学校,1897年由盛宣怀在上海筹办。设有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分别为师范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包含大、中、小学和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民国时改建成为上海交通大学。

3、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大学堂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建学目的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4、庚款兴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的战争赔款,是为“庚子赔款”,后列强退还部分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款兴学”。退还庚款的总倡导者是美国,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的赔款的一半,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国的费用,并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美学校,即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

5、学部

是清末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05年正式设立。它是在清末新式教育获得一定的发展,第一部近代学制颁布实施的背景下设立的。学部与政府其他各部并列,长官称尚书,下设五司: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

简答:

6、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1)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系,只能算作是封建传统教育的补充;(2)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3)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4)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7、“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

答:(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8、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什么?

答:梁启超认为开民智是自强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必备条件。而开民智的基本途径则是兴办教育,基于这一思路,梁启超指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在于养成一种“特色国民”,这种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即能自主、自立,又有团体协作精神。梁启超的这一思想显然具有反封建色彩。

论述:

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第六章

名词解释:

1、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即“注得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一宗旨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

2、勤工俭学运动

1915年,蔡元培等人创立了“勤工俭学会”,用勤工俭学的方法吸引有志青年到法国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和科学技术,以此来富国强兵。“五四”以后,勤工俭学运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参加了这项运动。勤工俭学运动造就了一批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家,并通过工读实践,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3、黄埔军校

是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其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创立于1924年5月,1926年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设于广州黄埔岛上,习惯上称之为“黄埔军校”。孙中山亲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叶剑英等一批共产党员担任了学校重要教学、管理工作。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学校共办5期,毕业生近7000人,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4、农民运动讲习所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讲习所采取短训班的形式,从1924年到1926年共在广州举办了6届,后又在武汉举办了第七届,毛泽东同志主持了第6届、第7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总共培养了1600名毕业生,为中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简答:

5、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1915年,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实现男女教育平等,并成立了各种教育团体。这一切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为教育改革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对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教育运动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论述

6、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答:(1)主持制定了民国初年教育方针,有力促进了民初教育的发展。

(2)主持改革北京大学,使北大完成了从封建大学堂向资产阶级大学的转化,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主张文理沟通和渗透,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具有重要价值。

(4)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独立,由教育家来办理。

2、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2)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②“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③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3)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

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第七章

名词解释:

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试行大学院制,以大学院为全国的学术和教育管理机构,并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长。大学院设大学委员会,下级若干委员会和直属国立学术机构。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大学校长兼管区内教育行政及学术事业。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实施,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大学院制实施一年后便不得不废止,大学区制则只在江苏、浙江省一度试行,以后也不了了之。

2、小先生制

是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在儿童教育中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方法。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在其中的儿童工学团里采用了小先生制。陶行知把“小先生制”看作是普及教育中“攻破先生关”的有效手段。“小先生制”对解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山海工学团

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实践中筹办的一所集学校、工场、社会于一体的乡村教育机构。1932年9月筹办,位于上海与宝山之间。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堤、办红庙信用兼营合作社。山海工学团的教学活动完全体现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抗战爆发后,山海工学团的试验停止。

4、大职业教育主义

是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1925年12月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所谓大职业教育主义,就是强调职业教育应参加到改革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去,不能只限于教育自身的范围,办职业教育也不能只从资本家愿望考虑,而应顾及到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黄炎培的这一思想构成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一个思想基础,并在它的指导下促进了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

简答: 5、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试验;

(2)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

(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试验;

(4)晏阳初等主持的平民教育试验;

论述:

6、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

答:(1)乡村教育运动是指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农村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①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才能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②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③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④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反映。

(2)影响最大的当属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等人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等。

(3)其共同的活动特点是:①他们都以教育试验为手段,探索教育改革的成功模式,并试图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社会的范围;②他们都以农村作为教育改革试验的基地,以农民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以教育改革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教育的活动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安排和设计教育实验的形式和内容。

7、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传授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八章

名词解释:

1、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是1934年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的,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2、民办公助:

是革命根据地办学的一种形式,就是由群众集资、出力自己办学,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来解决资金和人才问题,也采用集资、提取结余、开学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方式来筹集办学资金,政府则给予方针上的指导、物质上的补助和师资上的支援。

3、两面小学

两面学校是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即处在敌人监视下的时候,表面上按敌伪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应付敌人,只要敌人不在,就教抗日的教学内容,所以称为两面学校。

简答:

4、苏区小学的课程教学是怎样安排的?

答:苏区小学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游艺三种,高级小学设国语、算术、社会常识、自然常识、游艺等科。小学的劳作实习和社会工作,是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小学教科书的课文紧密联系实际。其教学的三条原则是:小学教育与政治斗争的联系;小学教育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小学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联系。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

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1)中学、师范都属于干部教育范畴,各中等学校普遍开设地方干部培训班;(2)学制视各校具体情况而定,不强求一律;(3)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形势和各地具体情况而定,要求精简、集中、密切联系根据地的建设实际;(4)各中等学校学生的班级编制和生活管理大都实行军事化;(5)学生们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劳动和从事群众工作。

6、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或称教育体制)有什么特点?

答: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7、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第五篇: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

(1)、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垄断者。(2)、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较低。

(3)、氏族宗法制度形成的家有世业传统导致官学不分的状况。(4)、社会分工的状况:官与师尚未分离。

2、私学: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士阶层兴起,随着文化教育的下移,私学骤兴。

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来看,私学的首创者是孔子,它是由学在官府向百家之学的转折点。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历史潮流。稍后一些大办私学的是墨子。此外,还有道、法、名、农诸家都有私学,从师成为一时的风尚。各学派都有自己的信仰,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虽未掌握政权,但活动量很大,由于这时期私学的巩固和发展,为几千年的私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过程。这也是学校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分离。

3、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4、《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以其对为学过程表述的严密逻辑性和程序的一定合理性,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莫大影响。大学从年龄阶段来看,是15岁以上的教育;从内容来看,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之后的儒家经术教育和儒学思想教育。

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5、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作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和作为“为学次第的”八条目,都着眼于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而社会政治的实现也被看成是道德过程。“三纲八目”层层推进,浑然一体,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6、《中庸》:《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到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中庸》成为儒家经典。《中庸》内容包括四条:

1、性与教

2、中庸

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对后世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民众的个人修养、精神生活和为人处世之道均有深刻的影响。

7、《学记》: 《学记》是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内容: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3、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8、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田齐所创设的一所著名的学府,它建立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它是齐国文化和教育的标本,不仅闻名于当世,促进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先秦教育史和思想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且对整个古代文化和教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稷下学宫的性质:

1、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特点:

1、学术自由

2、(稷下学者)待遇优厚。

9、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是适应汉武帝谋求封建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在贤良对策中提出来的。它对汉代的文教政策的确定,以及学校教育制度和选士制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具体内容是:兴太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太学:是汉代最主要的中央官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50人,此为汉正式成立太学之始。太学的教官称五经博士,太学教学内容是儒家经书,包括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太学传经有遵从“师法”、“家法”的规定。太学的教学形式:一面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一面采取以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形式。太学没有规定肆业的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并按成绩高低授予一定的官职。

太学生的来源有三:① 太常直接选送 ② 郡国、县、邑、道选送 ③ 明经下第者及公卿之子(顺帝时期)

太学的设立,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步骤。太学设立以后,有了集中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朝廷把握教育大权,利用教育这一手段控制着学术的发展方向,这是地主阶级在统治策略上走向成熟的表现。太学也为有德行才能的士子提供了一个平台,走向仕途,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11、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学院,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校。该校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专门招收有写作、尺牍、辞赋能力及善于书写鸟篆文字的人当学生,均由三公推荐入学,学成之后,任官优厚。鸿都门学的招生、设置与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太学是儒士官僚集团的舆论机关,而鸿都门学则是宦官集团所控制的、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

12、九品中正制:汉代的选士是由郡国察举,即所谓“乡举里选”。三国时期,士族制度形成政权须得士族支持。曹丕做了魏国皇帝后,采纳士族大地主吏部尚书陈群的奏义,实行“九品中正”取士方案:

州设大中正,群设小中正,以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或州郡之“贤有识鉴者”做中正官。规定中正官的职责是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按他们的言行予以进退。小中正品第的人才送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送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九品,即上上、上下、上中、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到后来前三品一般限于士族,四品以下从寒门出,下品不能升入上品,所以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说法”

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时,曾收到一定效果,根据“唯材是举”的政策,取士“盖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斥退了不少无才之人。但到后来,品级品定及升降全由中正指定,所以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实际上成了一种按门第高低选士的方法。这种方法到隋唐才被科举所取代。

13、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科举考试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隋炀帝大业二年(分元606年)开始设进士科,是为中国科举制度之始。经过唐代的发展,到宋明而定型,一直沿用到清末。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14、八股文取士:明清科举考试内容只限于四书五经,考试采用排偶文体即八股文。八股文又称制义或制艺,股是对偶的意思。艺即义,指应试的经义,因多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又称四书义或四书文。八股文取士约定型于明代中期,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作文时只用对偶,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15、三舍法:是北宋熙宁、元丰兴学时期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即用学校教育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即将太学分成外舍、内舍、上舍三部分。外舍生成绩优良的升入内舍;内舍生成绩优良的升入上舍;上舍生学行卓异者由主判直讲荐之中书,得免乡试、省试,直接补官。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这一改革措施,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种制度等于是赋予学校部分的取士权,至少是给太学生们更多的取中机会,因为除了学校的考试外,太学生还可以跟其他人一样,参加正常的科举考试。宋代的改革,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制度,演变到明清,就变成了所有官学学生,事实上都成为科举台阶上的第一个等级,进学就中了秀才,等于是科举的第一个台阶上的人了,学校和选举彻底融合到了一起。

16、书院:书院是宋代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展于宋代。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馆。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1)宋初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2)南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3)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

A 学术流派林立:南宋著名的学术流派就有朱熹的闽学、张栻的湖湘学、叶适的永嘉之学、陈亮的永康之学、吕祖谦的婺学、陆九渊的心学等。

B 书院制度化: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纲领性的学规,标志着宋代书院开始走向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书院是有别于官学和一般私学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特点尤为鲜明: 1.接受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完善自我。

2.注重教学与研究结合,形成自由争鸣的学风。

3.注重学生自修和教师指导的结合,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17、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18、监生历事制度:明代的官学制度较之前代有所发展且具有特色的是国子监。(清朝沿用)。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除中央政府各部门之外,历事监生也被分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等。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相同,有的三个月,半年,有的则长达一年,甚至还有更长的。确定的考核办法:监生历事期满经考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铨选选授官,中、下等者仍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任用,下等者回监读书。明朝统治者选派监生历事,起因是为了弥补明初官吏的不足,然而监生通过历事,可以广泛的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因此,明朝监生历事制度可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育实习制度。不过此制度实行到后来,监生日增,历事冗滥,已徒具形式,失去了其积极意义。

19、六堂三级积分法:明朝国子监分为六堂三级(清朝沿用):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率性一堂为高级。监生按其程度进入各堂肄业,然后逐级递升。凡仅通《四书》而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三堂肄业。学习一年半以上,文理条畅者,升入修道、诚心二堂肄业。升到率性堂,便采用积分法。办法是,孟月试本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季月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二条。每试,文理俱优者与一分,理优文劣者与半分,纰缪者无分。岁内积八分者为及格,与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业。

20、京师同文馆:洋务运动开始以后,培养“通事”和“译员”是清政府的当务之急,于是在1861年清政府批准设立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外国语学堂。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

我国近代学校的诞生以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这是我国政府自行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创立标志着中国新教育体制的肇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了探索创建的阶段。

21、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由张百熙拟定的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由于1902年为农历壬寅年,所以又称其为“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付诸实施。

22、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由于1904年为农历癸卯年,所以又称其为“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这个学制将学校教育从纵的方面分为三段六级:小学为9年,中学教育5年,高等教育6至7年;从横的方面分为普通学堂、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分别实施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

23、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学部为教育部,任命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1912年7月至8月召开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邀请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开会讨论,最后于九月由教育部向全国颁布《学校系统令》,即为“壬子学制”。次年,又陆续颁布各级各类学校令,补充《学校系统令》,合称“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制整个学程为18年,分为三段四级,三个系统。第一阶段是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共7年。第二阶段是中等教育,只设一级,共4年。第三段是高等教育,也是一级,但分预科和本科。除了有小学、中学、大学组成的学校系统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这个学制将小学教育缩短为7年,中学教育缩短为7年,废除了小学与师范学校的读经课程,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设置了专门学校,培养专科实用人才等等。这些措施尤其是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规定,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以及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一学制的实施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不足。如“过分强调整体划一,缺乏灵活性;各学段年限划分的不合理,太偏重于普通教育等等”。

24、壬戌学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起点。壬戌学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随着外国教育理论纷纷传入中国以及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因此,壬戌学制被称为现代学制。

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原名“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因颁布之年是1922年,是旧历壬戌年,故称为壬戌学制或1922年学制。该学制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壬戌学制一直沿用到1932年。

壬戌学制将整个学制系统分为三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缩短了小学年限,设三年制初中,取消了大学预科,设三年制高中,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水平,职业教育单成系统,课程的设置无男女校之别。

25、六三三学制:1922年效法美国制定的新学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6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其中中等教育是新学制的精髓。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10多年的“六三三制”,表明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由国民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但它却并非盲从美制,而是中国教育界经过长期酝酿、集思广益的结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宫廷学校:最早建立的学校,产生于埃及古王国末期。是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后,接受锻炼,之后分别委以重任为官吏。

发展到西欧中世纪时期的宫廷学校,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中,为提高王室贵族的文化素养,培养国家官吏而设立的学校。学习科目有七艺、拉丁语、希腊语,有皇子、公主、王室成员,是培养国家封建官吏的文化训练基地。

2、祭司学校:在中王国以后设在大寺庙里的学校,是早期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级的学校,专收高级僧侣的子弟入学,主要任务是培养训练未来的高级僧侣,也称僧侣学校、寺庙学校。

3、神庙学校:设在神庙,由僧侣担任教师。神庙学校的程度不等,即传授普通、初步的知识和神学课程,培养一般的官吏和神职人员,同时也传授一些较高深、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培养高级官吏和僧侣。

4、古儒学校: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在印度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此类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均系婆罗门种性。古儒是对经义有研究而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主要进行经义的解释和各门知识的传授。儿童入学须经古儒考验。学习内容主要为六科和《吠陀》经。

5、五项竞技:五项竞技最初起源于斯巴达城邦。斯巴达人利用这种运动来训练士兵,使他们在灵巧、准确、体力、耐力和速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它是古代奥运会上最令人注目、用以确定希腊最佳全能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竞赛项目。五项竞技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成为竞赛项目,包括短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五项竞技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在比赛中设置3名裁判员。在比赛中,五项竞技的各项运动按下列次序进行:短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摔跤。

6、智者派:(P30)智者”原是泛指有才智及某种技能专长的人。到公元前5 至前4 世纪,才用来称那批授徒讲学,教授修辞学、论辩术和从政治知识的职业教师。在这批人中产生了不少出色的哲学家,因此称为“智者学派”。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等。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希腊危机后智者学派沦为诡辩派。

7、七艺:包括三艺和四艺,前者指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两者和在一块即所谓的“七门自由艺术”,简称“七艺”。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按照 “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 的原则,把学科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类。初级科目的体育包括游戏和若干项运动;初级科目的音乐除狭义的音乐和舞蹈外,还包括读、写、算等文化学科。高级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

七艺,作为学科,一直沿用到文艺复兴运动以前。文艺复兴时代,学科开始分化:文法分为文法、文学、历史等;几何学分为几何学和地理学;天文学分为天文学和力学。到了17、18世纪,学科进一步分化:辩证法分为逻辑学和伦理学;算术分为算术和代数;几何学分为三角法和几何学;地理学分为地理学、植物学和动物学;力学分为力学、物理学和化学。在学科的发展史上,中世纪的七艺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8、苏格拉底法P40:苏格拉底法也称产婆术,它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辩论的方法。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回答荒谬,然后教师用种种事例启发学生,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具体步骤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对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苏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9、柏拉图的学习(知识)即回忆P45

10、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与“白板”说P49

11、洛克“白板说”:在知识和观念的起源上,洛克认为人初生之时,心灵犹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和观念,观念的获得是从经验得来的,经验包括外部(感觉)和内部经验(心理活动如知觉、思维、怀疑、推论、认识、意愿等)。12.“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虚幻不定的,是理念世界的摹仿。理念世界是真定不变、第一性的。二个世界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人体和灵魂。灵魂能主动思考,由低到高由实物、关系、性质、数、道德、政治和善等内容组成。但是,当灵魂与人体结合时由于受到强烈的刺激,灵魂所具有的智慧被遗忘了。因此,人的学习是一个思考、回忆的过程。教育过程就是启发的过程。根据灵魂的原有理性、非理性构成的比例,柏拉图把人分成情欲型、铜铁质的劳动者,意志型、银质的军人和理性型、金质的哲学家三种类型,并根据社会的这三种阶层,柏拉图构建起了他培养哲学家的教育思想体系。

13、骑士教育P85:是这一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童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母亲的教育,学习的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教育以及身体的养护与锻炼。7-8岁以后为礼文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一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主要学习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艺。这一阶段,还要进行赛跑、角力、骑马、击剑等内容的训练,以使身体强壮有力。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14、艺徒制:由师会传授技艺给徒弟所进行的一种教育。由行会制定师徒契约,规定师傅应负责训练学徒掌握某种技术,并学习读写算和宗教知识。学徒期间师傅为学徒提供房舍、衣物、食品,期满出师后,学徒可自由寻找工作,并以其收的一部分作为对师傅和行会的报偿。

15.绅士教育: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倡导的一种资产阶级贵族化的教育。其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质的绅士,教育内容分为体育、智育和德育三部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在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提出的教育理论。绅士教育”的主题思想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16.城市学校P90:10世纪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新城市在12~14世纪不断发展壮大,市民阶层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城市学校。

城市学校是一种新的以学习世俗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为主的学校形式,由城市自治机关管理,校长、教师也由自治机关选派。校舍建筑和学校经费由手工业者和商人基尔特组织担负。教学内容主要有宗教知识、读、写、算及民族语言。

17、快乐之家(孟都亚宫廷学校)P116: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唯多利诺在一些王公贵族和地方官员的支持下,1423年应曼托瓦代公爵G·贡扎加聘请在曼托瓦郊外湖滨创设孟都亚宫廷学校。教育宗旨:希望孩子们在一个充满欢乐气氛的环境下健康活泼地成长。建筑特征:该校设在一个自然景色优美的风景区,教室等建筑按美学标准装饰。学校管理:学生自治,废除体罚。教育目标:发展学生个性。教育内容:古典语言、天文、历史、地理、数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在体育方面有骑马、射箭、游泳、角力、击剑。教育方法:听讲、观摩、示范、练习、游戏。“昆西教育更新运动” 帕克

18、夸美纽斯P148: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经院哲学:是在古代教父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的基督教神学。它用哲学的形式为宗教神学作系统论证,为封建统治作辩护。由于学习这种哲学的僧侣终年圈在专门的学院里读经学道,运用极其烦锁的从概念到概念的诡辩论手法为神学教条作论证,争论一些无聊的问题,因此又被称为烦琐哲学。它有二个流派:①唯实论;②唯名论。

19、班级授课制度:夸美纽斯在总结16世纪新旧各教派所兴办的学校中实行班级授课的初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他认为班级授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因为它能提高教师的兴趣热忱,对学生而言能产生伴侣的效用。具体办法:一是按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二是每个班级有一个固定的教室;三是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四是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出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为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

22、赫尔巴特:

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倡导的一条教学基本原则。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儿童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教学则是儿童获取系统知识、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有教育作用,教师应当寓教育于教学。

23、统觉(apperception):一词最早由莱布尼兹提出,认为统觉是一种自发活动,它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通过统觉,人们理解、记忆和思考相互联合的观念,从而使高级的思维活动得以完成。

康德继承并发展了莱布尼兹的统觉理论。认为统觉是理智的活动,统觉的能力不是建立在灵魂已有内容的基础上的,而是由一切产生于外界的经验所赋予的。(认识论视野)

洛克为代表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观念由感觉引起,并由于观念间的引力以某种方式产生联合,从而使简单观念成为复杂观念。统觉与课程

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中形成的,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从这里推理出,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的材料逐步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课程设计原则:相关、集中。

23、《普通教育学》:

24、杜威: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斯巴达教育——古希腊城邦国家斯巴达将教育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其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以培养勇敢善战的武士为目的。教育的内容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重视女子教育。泛智教育——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给人们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昆体良(约35—约95年)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他出生在西班牙,其父在罗马教授雄辩术,颇有名声。昆体良少年时随父亲到罗马求学,受过雄辩术教育。他当过l0年律师。公元70年被任命为一所国立拉丁语修辞学校的主持人。由于在雄辩术方面的造诣以及在办学上的卓越成就,当罗马帝国在公元78年设立由国家支付薪金的雄辩术讲座时,他成了该讲座的第一位教师。昆体良在拉丁语修辞学校工作了二十年左右,大约在公元90年左右退休。

消极教育——是法国教育家卢梭倡导的一种教育方法。指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应避免不良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以保护儿童先天的善性和理智的自然发展,使儿童在无外来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按其本性健康地成长。

智德统一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是基于人的正确判断,错误的行为是基于人的错误判断。因而,知识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知识和道德是统一的。“智德统一论”的提出,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教人智慧。另一方面,这个论断又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个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

下载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汇总(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汇总(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归纳

    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中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有语言教育,婴幼儿时期事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古代家庭十分重视培养孩子正确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识字教育,让孩子在入学......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1

    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中国古代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有语言教育,婴幼儿时期事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古代家庭十分重视培养孩子正确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识字教育,让孩子在入学......

    中国教育史

    经济高飞 文化崩溃 ——我的祖国 你的价值何在 摘要: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11年GDP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然突飞经济泡影的背后,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面临崩溃,传统文......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A判断题(分析正误4个20分) 1、 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P1-3 原始人群时期:约200万年前—5万年前 氏族公社时期:约5万年前—BC21世纪 北京人:四五十万年前(1927)......

    中国教育史

    第二编中国教育史 (画线在人物上背所有思想,在具体思想上背具体的即可,但其他不可忽略,非重点人物需记大点)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西周的教育制度......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一读起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