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鸡教案吟诵教案5篇

时间:2019-05-15 01:3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画鸡教案吟诵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画鸡教案吟诵教案》。

第一篇:画鸡教案吟诵教案

《画鸡》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

2、理解诗歌大意

3.学习吟诵,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符,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抱负。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符、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托物言志,以雄鸡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与情怀。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游戏导入,介绍诗人

同学们在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出示《咏鹅》,这首诗还可以这样吟。这首诗描写的是——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是描写动物的,看(出示图片:鸡)题目就叫做——《画鸡》。他的作者是——明代唐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一起来认识唐寅,介绍诗人

二、初读古诗,1、想知道唐寅画了一只怎样的鸡吗?请孩子们拿出资料,自己读一读这首《画鸡》,争取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准确通顺地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想要把诗读好,得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听听老师读,孩子们拿起笔边听边画,节奏是223,你们也试着读一读,(生齐读)听出点韵味来了。2、3、4、平仄读

咱们现在是这样划节奏读诗,不过要更有诗味儿,还得用古人读书法,想学吗?(播放诵读音频)其实,这就是诵读。

①(出示整首诗)诵读跟我们朗读不同在于讲求平仄。还记得区分平仄的口诀吗?(一二声平三四仄)区分平仄要请汉语拼音里的声调来帮忙。一声和二声是平,用—表示。三声和四声是仄,用|表示。

根据这个规则,我们来为全诗划分平仄吧。(请学生上讲台完成画)②.我这儿有一个划好了的,看,有发现吗?用!表示的是入声字,他们由于声调短促而且急的特殊性,便被单独归为入声。

③.此外,古诗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这些字叫韵字。找一找这首诗歌里的韵字有哪些?所以这首诗歌押ai的平声韵,用长横线表示。

④.讲求平仄是为了方便诵读。让我们跟着录音一起学吧。学的时候,如果配上手势会学的更快哟。平划横,仄划竖,入快点,韵拖长。跟着录音连起来吧。有没有发现诵读的秘密?(提示吟诵口诀:平长仄短,入急韵缓)。跟着我诵读,一起来体会一下。

三、吟唱练习、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过渡:你们读得真是声情并茂啊,古诗是声音的艺术,不仅可以按平仄来诵读,还能按平仄吟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播放少儿版录音)好听吗?想学吗?

2.(出示吟诵谱),看着谱子,跟着录音(跟唱版)学唱,注意打着手势。①“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同学们吟得真好听,那唐寅笔下是一只什么样子的鸡呢? 什么样的鸡冠?(红、不用裁)

红红的,而且不需要剪裁,天生就长得这样美。

它不仅有着漂亮的红鸡冠,还有那满身雪白的羽毛。这漂亮的大公鸡走起路来又是什么样的呢?(雄赳赳、神气十足、请生表演)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骄傲美丽、神气十足)它为什么能这么雄赳赳的呢?(它美丽,自信)那我们吟的时候语调应该怎样呢?

2、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仔细观察这部分怎样怎样吟呢?语调和前面相比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大公鸡不单外表神气漂亮,它还有样本领,听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来试着表演一下。(请生表演)你学得真像,这只骄傲神气的大公鸡会随时随地乱叫吗?从哪儿看出来?(平生不敢轻言语)(师读)什么意思?(请生说,平时不轻易说话,大公鸡从来不轻易啼叫。)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它不敢轻易它为什么不敢轻易啼叫?(生说)它不敢轻易啼叫说明它——谨慎,负责,这里应吟地低一些。什么时候会叫?(早上)早上大公鸡一叫,就意味着——(人们就要起床干活了),是呀,它的叫声预示着太阳的到来,有着开生面、启新风的作用。雄鸡一叫天下白,千门万户把门开,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作者才说——“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指导吟咏,它谦逊、谨慎,前半句低,后半句高)让我们用吟咏来吟出它的谨慎,吟出它的尽责。

喜欢这样的大公鸡吗?带着你们的感受,再一起吟诵吧!(吟诵整首诗)3.唐寅虽然才华横溢,但他生活的年代社会并不安稳,他的满腹才华得不到施展,他对雄鸡如此钟爱,为它作画,为它写诗,读到这里,你们知道为什么喜欢画鸡了吗?

(通过描绘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它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表达诗人自己渴望如雄鸡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情怀和抱负。)我们再次用朗读来体会诗人的情怀和抱负吧!(齐读)4.老师展示唱。

5.请自由的唱给同桌听一听,注意每一句的语调高低。6.比一比男生女生谁唱的更棒。

第二篇:画鸡 教案

画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

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3、认读八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难点:

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动物?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叫人们早早起。(公鸡)

3、你们喜欢大公鸡吗?

4、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也就是唐伯虎,他非常喜欢大公鸡,他不仅为大公鸡画了一幅画,而且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同学们,想知道唐寅画了一只怎样的鸡吗?(想)那我们一起去听听唐寅写的这首诗,用耳朵认真听,小魔指,拿出来,注意听到哪个字手就指到哪个字,认真听每个字的正确读音,并在脑海里刻画这只公鸡的样子。

2、写的真好呀,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大公鸡,那我们耳朵凑近一点,再来听听录音,这次可以跟着录音小声读。

3、该你们展示自己了,请大家翻到47页,自己读一读,注意指读,看谁能读出一只美美的公鸡来。

4、请你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看谁读得更棒,读得好的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读得不够好的就为他加加油。

5、谁已经读出一只美美的大公鸡了,分享给大家听听,指名读。(注意正音)。

6、要想读好诗,不仅要读准音,而且还要读出诗的韵味,把握好诗的节奏。根据所画节奏,老师来读,同学们认真听,看看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了。

画鸡

头上/ 红冠/ 不用裁,满身/ 雪白/ 走将来。平生/ 不敢/ 轻言语,一叫/ 千门/ 万户开。

6、齐读,分句读(美女先来),分组赛读。

7、我们再来一起来读读这首诗,一起去欣赏这只美丽的大公鸡。(强调读书姿势,养成良好读书姿势)

三、品读诗,感悟情。

1、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那唐寅究竟画了怎样一只鸡呀?(美丽)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

2、头上红冠不用裁:什么样的鸡冠?(出示词条:红冠、不用裁)(板书:红冠)(红红的,天然形成的,不需要剪裁)多美的鸡冠呀。瞧,冠子火红火红的,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炬,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去修剪,天生就长得这么美,多骄傲的一只大公鸡呀!

如果你是这只美丽骄傲的大公鸡,你会对别人说什么呀?

公鸡不仅鸡冠很漂亮,而且羽毛也非常漂亮,鸡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满身雪白走将来:(出示词条:雪白、满身)(板书:雪白)雪白的羽毛,而且满身都是雪白的羽毛,就像身披一件白外套,看,它向我们走过来了!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假设你是这只大公鸡,你会怎样走过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瞧,我天然形成的火红大冠子,雪白雪白的羽毛,你有我漂亮吗?)我看到了49只神气十足、骄傲美丽的大公鸡了。(板书:美丽)

4、那我们一起来骄傲地读读这两行诗。

5、大公鸡不仅长得漂亮,而且也很能干,它还会叫。你们在生活中听过公鸡叫吗?谁知道公鸡是怎么叫的?(指名、集体模仿)

6、公鸡是乱叫吗?你从哪句诗看出来的?

7、平生不敢轻言语:不敢轻言语,不轻易说话,我们大公鸡从来不轻 易啼叫。(出示词条:轻言语)

那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呢?早上才叫,公鸡一叫就会怎样?你从哪句诗看出来 的?

8、一叫千门万户开:(板书:一叫、平生)

一听到公鸡打鸣,人们就起床出门,去上班,开始新的一天了。所以公鸡一 叫就“千门万户开”(出示词条:千门万户)

9、公鸡只是高兴的时候才打鸣吗?(不是)

对,我们的大公鸡一生都在为我们打鸣,从来不偷懒。(出示词条:平生)(板书:平生)

那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公鸡?(板书:勤劳)那咱们一起来夸夸这只大公鸡,请大家读最后两行诗,一定要读出大公鸡的勤劳哦!

四、认读生字

1、在诗里面有几个生字宝宝在和我们捉迷藏,正等着我们去找他们呢,那咱们就一起去找他们吧!(画、鸡、雪、生、千、平、户、开)(开火车读)

2、游戏:小猴子过河摘苹果(巩固生字 说出声母)(开火车读)

五、根据图片,集体背诵。(你读我画,我指你背)

六、总结全文。

唐伯虎把这只大公鸡画得这么漂亮,古诗写得这么美,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公鸡是多么的喜爱。你喜欢大公鸡吗?(喜欢)那我们一起再来夸夸这只大公鸡?(齐读诗)

七、学写生字

我们不仅会读,还要会写。看看是哪个生字宝宝急着跑出来跟我们见面了,大家跟他打个招呼,读一读“平”,仔细观察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跟着老师边说笔顺边书空,给字宝宝找朋友(组词),描一描,写一写,评一评。

第三篇:《画鸡》教案

《画鸡》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学认写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准备:鸡的图片,生字卡片。导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古诗。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课 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理解诗意。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新课,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动物园来了许多的小动物,大家看看都有谁呢?(出示图片,学生回答)下一个动物,我要出示一个谜语,让你们猜猜是谁?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蹄,它叫人们早早起。(生回答:大公鸡)

2、你们喜欢大公鸡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大公鸡呀?(生回答)说了这么多喜欢大公鸡的理由,看来你们是真的很喜欢大公鸡,在我国明代有一位杰出的大画家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有一次,他看到了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就把它画了下来,(出示公鸡图片)还写了一首诗,题目叫《画鸡》。(板书课题:画鸡,随机指导识记“画”的竖折和“鸡”的横撇和竖折折钩)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老师就跟你们一起来看看唐寅是怎么样描写大公鸡的。(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看课文,边听老师范读,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边指着课文,边跟老师一行一行地读,注意读准字音。(3)下面,大家自己拼读全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出示卡片:画、平、生、千、户、鸡、雪、开、轻、言、语、门、万、满,齐读,指名拼)

2、下面跟着老师一行一行地读,要读出节奏,(两遍)齐读、分四组比赛,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师评价,并鼓励)

三、品读诗,感悟情:

1、大家读得挺不错的,那么你知道这首诗在写大公鸡的什么吗?那我们就进入课文的学习吧!

2、感知第一、二行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1)指名读前两句诗,想想这两行诗在写公鸡的什么呢?学生回答,(板书:红冠,雪白)观察图片对比,感受公鸡的美丽(2)这只大公鸡漂亮吗?那么这两行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2、感知第三、四行诗,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1)大公鸡头上长着红红的冠子,满身羽毛像雪一样的白,非常漂亮,而且呀,公鸡还会叫,谁知道公鸡怎么样叫的呢?模仿一声给大家听听。我们一起来听听公鸡叫声的录音,并且模仿公鸡的叫声和动作。(2)大家知道公鸡在什么时候叫呢?(指名回答)公鸡只有在黎明的时候才叫,平时呀,它可不会随便乱叫的,所以它平时不敢轻言语,但是只要他一叫,就怎么样呢?(3)只要公鸡叫,人们就知道天怎么样呢?(天亮了)就把门(开了,用手势引导学生回答)所以公鸡一叫,就千门万户开(板书:千门万户开)公鸡的本事可真大。(4)朗读三四行的诗句,听老师范读,跟老师读,分男女比赛读,指名读。

3、结合动作和看图,我们一起再来齐读全诗,你们觉得大公鸡怎么样呢?(生回答,师评价)用你们喜欢的语气再来读读这首诗吧!(齐读、指名读)

4、刚才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听一个十一岁的男孩用吟诵的方式来吟《画鸡》放松一下,播放音乐,叫孩子跟着吟。作业布置:

1、回家之后复习本课会认的字,2、跟父母分享《画鸡》这首诗。板书设计: 画鸡

红 千门万户开

雪白

第四篇:《画鸡》 公开课教案

《画鸡》

白坭坑小学

胡月婷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

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

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动物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它是什么样子?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

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叫人们早早起。

(大公鸡)

3、你见过大公鸡吗?什么样子?你们喜欢它吗?

4、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从感官上感受大公鸡的美。)

2、图上的大公鸡美丽,诗中的大公鸡更美你们想读吗?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师范读(读出诗的韵味)。

4、指名读。学生互相评价。

5、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

画鸡

头上/ 红冠/ 不用裁,满身/ 雪白/ 走将来。

平生/ 不敢/ 轻言语,一叫/ 千门/ 万户开。

6、集体读。(强调读书姿势,养成良好读书姿势)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诗句,感受唐寅对公鸡的喜爱。

三、品读诗,感悟情。

1、出示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思考:这两句写了公鸡的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红冠、雪白)

(3)观察鸡冠花图片,联系公鸡鸡冠的样子、颜色,再抓住诗中的色彩字:红、白,在对比衬托中体会公鸡美丽。

板书(美丽)。

(4)指导朗读。读出公鸡的美丽。

(5)指名读,生评价。

过渡:公鸡不仅有红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非常漂亮,而且它还会叫。

(1)谁知道公鸡怎样叫?(模仿)

(2)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公鸡一叫就怎么样呢?平时公鸡乱叫吗?所以诗人说——

2、出示后两句

(1)朗读后两句。

(2)公鸡叫,人们就知道天怎么了?就把门怎么了?

(3)大家知道农民伯伯很勤快,但公鸡比农民伯伯起得早,你们想想这是一支怎样的公鸡?

(引导学生体会公鸡的可爱、勤快。板书:勤快)

(4)指导朗读后两句。(读出勤快)

过渡:小朋友,我们感受公鸡的美丽、勤快,诗歌的优美,那是谁为我们画鸡?谁为我们写诗?

3、介绍唐寅。

四、创设平台,自我展现。

1、编动作,自由朗读诗歌。

2、指名上讲台前,边做动作边背诵。

3、集体试唱《春晓》,4、自己试唱《画鸡》。

5、请勇敢的孩子到讲台前试唱《画鸡》。展示自己的风采。

五、总结全文。

1、你喜欢大公鸡吗?你想怎样夸夸这只大公鸡?

2、唐伯虎把这只大公鸡画得这么漂亮,古诗写得这么美,那你还搜集到哪些描写动物的古诗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3、再读古诗,表达对公鸡喜爱之情。

第五篇:画鸡教案反思

《画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感知汉字与拼音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公鸡勤劳、不懒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勤劳的习惯。

通过对本课生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拼音对我们识字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听读识字。

2、利用生字,引导学生体会拼音与汉字的关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初感诗意。

1、听录音,请大家猜猜今天的新朋友是谁?(引出鸡)(出示公鸡图)

2、鸡在干什么?(叫)

3、认真观察图上的鸡是什么样子?(雪白、红冠子)

4、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同学们画的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

二、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1、试读古诗,初步运用拼音来学习生字。同桌互读,相互知道学习生字。

2、听读古诗,纠正字音。

3、指名试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6、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7、灵活运用生字卡片,“大小声”、“拍苍蝇”等多种游戏学习生字。

8、出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

三、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五、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 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六、指导书写

七、总结全诗,简笔作画,激发兴趣

唐寅看到大公鸡很喜欢,就为大公鸡做了一首诗。老师呀,也很喜欢这个大公鸡,可是老师不会作诗,老师就把它画下来了,(出示图片),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公鸡吗?那让我们也动手画一画吧!

八、作业布置

1、学写生字:平户开

2、背诵《画鸡》这首诗

《画鸡》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所执教的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画鸡》。本堂课后,我从中深深地学习了更多。本堂课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够认识5个生字,会写3个字。并能初步体会诗意,渗透拼音识字的关系。这堂公开课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本身存在的不足,吸取了其他老师的意见,这又是对我的一次历练。

在教学《画鸡》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在灵活多样的品读中,让学生体会、感悟诗之美,公鸡之美,以读促教,以读代教。创设平台,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想像和创新等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导入时,我采用谈话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谈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心情舒畅,学习兴趣高。

古诗朗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在朗读训练这个环节中,我采用集体读、范读、个别读、表演读等形式,结合观看鸡冠花图片,给学生创设美的意境,体会诗句优美,大公鸡的形美、可爱,激发学生的感情。此时,许多新的念头在学生脑海闪现,充满创造热情,让给学生在边背诵边表演中,去逼真模仿,在宽松活泼的教学中,感受古诗的美,记住诗句。

不足之处:

1、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故事和作者没有特别深入的研究。

2、对课外相关知识的拓展还不够充分。

3、教师范读很好,但学生没有读出古诗的韵味。

4、课堂上给学生练习写生字的时间太少。

下载画鸡教案吟诵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画鸡教案吟诵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语文《画鸡》教案

    画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认读八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 教学方法:......

    一年级语文画鸡教案(大全五篇)

    画鸡教案 丰乐屯小学:张利敏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

    《乡村四月》吟诵教案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蚕桑”。 2.有感情地朗读、吟诵古诗。 3.体会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

    《画》教案

    《画》 教案 山峰小学:吴任梁 一、 教学目标。 1、 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懂得这首......

    《画》教案

    《画》 教学目标 1.认识“远、色、近”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生字。 2.知道“远近”,“有无”“去来”是反义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识......

    画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1、《画》教案 一年四班 兰芸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会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远、色、近、听、无......

    《画》教案

    《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2、 3、 4、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忄”“辶”等偏旁。 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

    《画鸡》教学设计

    《画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