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师六下《我的爸爸》教案
《回忆爸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着把倒数第二段写成爸爸直接对“我”说的话。
(3)、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4)、体会作者对爸爸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体会爸爸如何鼓励和指导“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来我们班这么多老师和领导听课,老师好紧张,你们紧张吗?我们自己鼓励一下自己好吗?一句鼓励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动作能让我们信心满满,甚至让我们终身难忘。今天,我们就继续认识这位会鼓励和指导孩子学习的爸爸,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回忆他的爸爸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需要掌握那些内容(片2全班齐读)。
二、自主、探讨、交流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爸爸对作者的主要体现在对作 者学习上的鼓励和指导,那么他是如何鼓励和知道作者的?现在,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体会爸爸对作者的鼓励和指导。
2、小组交流、展示。
3、教师点拨、归纳。
(1)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爸爸对“我”的鼓励?
★ 当爸爸建议“我”阅读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和契诃夫的作品时,爸爸说:“你别试图分析它们的作品,你只要欣赏它们,从中得到乐趣就是了。”他有意识地对孩子降低了阅读的要求,使孩子不会对阅读充满畏难情绪。这种鼓励激发了孩子阅读的浓厚兴趣。
★ 当爸爸要“我”写小说时,他在“我”动笔之前先说“当然喽,你别指望一下能写出一篇惊人的小说来”,这句话其实也是一种鼓励,鼓励孩子去动笔,又怕孩子因写不好小说而气馁,先告诉他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 在“我”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以后,父亲又鼓励“我”:“挺好,比我在你这个年纪时写的强多了”“你已经表明你是有想象力的”„„
(2)爸对“我”的学习和写作给予了怎样的指导?
★ 开好书单以后,父亲给了“我”及时的建议,告诉 “我”应该如何看书,并指导”我“读短篇小说大师的作品。
★ 在“我”写出第一篇小说以后,父亲指导“我”如何修改作品,告诉 “我”写作要注意语言简练,还要 专心致志,要有想像力。写作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句子是怎样在头脑中形成的;多推敲,多揣摩,选择最好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3)从爸爸对“我”的写作指导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谈议议。(片3)
★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写作时才能生动、准确、简洁。
★ 丰富的想象力在写好文章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平时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 我们在动笔之前要想一想自己都准备写什么,大体结构是怎么样的。
(4)从前面爸爸对我的鼓励和指导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语段都是直接描写了爸爸的语言,而课文倒数第二段则是以人称转述。现在,请你们把这一段话写成爸爸直接对“我”说的话。(片4)
★ 爸爸常常讲:“我在动笔之前,总是能清楚地意识到句子是怎么在我头脑中形成的。我总是试着用不同的方案来写这些句子,再从中选出最好的方案。”他说:“当我笔下的任务讲话时,话就会滔滔不绝地涌出来……”(片5)
三、总结、升华情感。
1、师导:爸爸充满关爱的鼓励和细心的指导,使“我”终生受益,现在我写文章的时候,常常想起爸爸对“我”的教诲。
2、指名反馈:这里的“教诲”指的是什么?(片6)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现在我写文章的时候,常常想起爸爸对我的教诲。”
4、师导:句子中有一个“常常”,你们再读一读这句话,想想“常常”这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片7)
5指名反馈。(一个“常常”,写出了父亲多次的教诲对作者的影响,也道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尊敬。)
四、小练笔
1、师导:文中的爸爸给了作者鼓励和指导,作者也非常感谢他的爸爸,我们的爸爸的爸爸也很伟大,我们也应该感谢我们的爸爸,你有什么话想对自己的爸爸说,把它写下来。
2、生练笔、展示
3、教师点拨
五、课堂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我们鼓励和指导的人,(片8-14)不仅有父亲,还有母亲、还有我们的老师、朋友、以及社会上哪些我们不知道名的陌生人。对于他们,我们也应该感激,让我们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所有付出的人。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感恩的心》,六、布置作业
帮为我们付出的人做一件事。
第二篇:西师版数学六下圆锥的体积教案
西师版数学六下:《圆锥的体积》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40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九第1题,第2题。
教学目标
1.在操作和探究中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等能力。
3.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铺垫,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画面,画面中两个小孩正在商店里买蛋糕,蛋糕有圆柱形和圆锥形两种。圆柱形蛋糕的标签上写着底面积16cm2,高20cm,单价:40元/个;圆锥形的蛋糕标签上写着底面积16 cm2,高60 cm,单价:40元/个。
出示问题:到底选哪种蛋糕划算呢?
教师: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了?他们应该选哪种蛋糕划算呢?谁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明白首先要求出圆锥形蛋糕的体积。
教师: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提出猜想,大胆质疑
教师:谁来猜猜圆锥的体积怎么算?
2.分组合作,动手实验
教师: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关系的话,它们之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通过什么办法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分组研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
教师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
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准备好的器材:等底等高空心的或实心的圆柱和圆锥、河沙或水、水槽等不同的器材,以及一张可供选用的实验报告单。四人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提供的器材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找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可根据小组研究方法填写实验报告单。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
3.教师用展示实验报告单
教师:你们采用了哪些方法研究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方案一:用空心的圆锥装满水,再把水倒在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形容器中,倒了三次,刚好装满圆柱形容器,因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锥的体积=1/3×圆柱的体积。
方案二:方法与一小组的方法基本一样,只不过装的是河沙。我们的结论和一小组一样,圆锥的体积也是这个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师:二个小组采用的实验方法不一样,得出的结论都一样。老师为你们的探索精神感到骄傲。
教师把学生们的实验过程演示一遍,让学生再经历一次圆锥体积的探究过程。
4.公式推导
教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又怎样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只要求出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再乘以三分之一,就得到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4〗↓〖6〗↓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教师:圆柱的体积用字母V表示,圆锥的体积也用字母V表示。怎样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
抽学生回答,教师板书:V=1/3Sh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公式,弄清公式中的S表示什么,h表示什么。
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9页和第40页例1前的内容。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例1。
一个铅锤高6 cm,底面半径4 cm。这个铅锤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弄清铅锤的形状是圆锥形。
学生独立解答。抽学生上台展示解答情况并说出思考过程。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1.教科书第42页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填一填
(1)圆柱的体积字母表达式是(),圆锥的体积字母表达式是()。
(2)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倍。
抽生回答,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3.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形状底面积S(m2)高h(m)体积V(m3)
圆锥 15 9
圆柱 16 0.6
学生在解答时,教师巡视指导。
4.教科书第42页练习九第2题
分组解答,抽生板算。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订正。
5.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现在我们再来帮助这两个同学解决他们的难题。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新课前买蛋糕的问题。
抽学生说出计算的结果。明白两个蛋糕的体积一样大,因此买两种形状的蛋糕都可以。
四、课堂总结
教师:这节课的学习中,你都有哪些收获?有关圆锥体积的知识还有哪些不清楚的?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2016-03-07 |圆锥体积教学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是小学学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深入地理解几何体体积推导方法的新领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 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教法学法:
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6个,水槽6个(装有适量的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识
1、你能计算哪些规则物体的体积?
2、你能说出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激情
展示砖工师傅使用的铅锤体(圆锥),你能测试出它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进行设置情景,引疑激趣迁移,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三、试验探究合作学习(探讨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探究一:(分组试验)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1、猜想:猜想它们的底、高之间各有什么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拿出圆柱、圆锥各1个,分组试验,试验后记录结果;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集体评议:(注意汇报出试验步骤和结论)
4、教师介绍数学专用名词:等底等高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一活动,初步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为探究二活动活动开展作好了铺垫。
探究二:(分组试验)研讨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1、大胆猜想: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拿出水槽(装有适量的水),通过试验,你发现了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边试验边记录试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每组的试验)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提醒学生汇报出试验步骤)
教学预设:(1)圆椎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倍;(2)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3)当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等。
4、通过学生汇报的试验结论,分析归纳总结试验结论。
5、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学生反复朗读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试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自主猜想、感知、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探究三:(伸展试验---演示试验)研讨不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题的体积是否具有三分之一的关系。
1、观察老师的试验,你发现了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2、观察老师的试验,你发现了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还有三分之一的关系吗?
3、学生通过观看试验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条件。
5、结合探究二和探究三,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课件演示试验,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条件,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理解,再次突出了本课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进一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四、实践运用提升技能
1、判断题:【题目内容见多媒体展示】独立思考---抽生汇报---说明理由---师生评议
2、口答题:【题目内容见多媒体展示】独立思考---抽生汇报---学生评议
3、拓展运用:【课本例题3】学生分析题意---小组合作解答---学生解答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口答题题型的训练,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巩固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而拓展题型具有开放性给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有跳起来摘果子的机会,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五、谈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六、课堂作业
1、做在书上作业:练习四第4、7题
2、坐在作业本上作业:练习四第3题
板书设计:
第三篇:语言教案《我爸爸》
大班语言绘本活动教案:我爸爸
罗汉中心幼儿园
吴娟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绘本中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我爸爸像„„一样„„”句式描述自己的爸爸。
3、感受爸爸的爱,萌发爱爸爸的情感。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两块磁性黑板;PPT绘本图片;音乐;幼儿收集爸爸的照片;
2、经验准备:了解爸爸的年龄、职业、爱好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聊聊自己的爸爸,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爸爸。
2、说说故事中的爸爸,展开联想(1)认识安东尼的爸爸
出示安东尼爸爸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并描述。
(2)测一测“认为自己的爸爸比安东尼爸爸帅的请起立。”
小结:其实和你们一样,安东尼也认为他爸爸是世界上最帅的爸爸。
3、爸爸的爱好
请几个幼儿模仿画面中爸爸的动作,请下面的幼儿来猜爸爸的爱好。
4、爸爸的本领
(1)幼儿观察画面内容,了解安东尼爸爸的本领。(2)游戏:配对游戏
老师提供各种动物卡片,让幼儿将自己爸爸图片与卡片予以配对,鼓励幼儿用“我爸爸像„„一样„„”的句式描述自己的爸爸。
5、爸爸的品质
老师:假如一天有一只大灰狼走进安东尼的家,看,爸爸会怎么办?(幼儿自由发挥模仿动作语气)
6、完整呈现作品,教师配乐朗诵,并请个别幼儿表达想对爸爸说的话。【活动延伸】
去看看自己的爸爸,和爸爸多聊聊,像他一样画出自己爸爸的故事,让大家都知道你的爸爸有多么的棒。
第四篇:我爸爸大班教案
中班语言课《我爸爸》
设计意图:爸爸不是很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大部分爸爸都比较严肃,带孩子的基本都是妈妈,爸爸比较少,所以小朋友们不是很能明显地感觉到爸爸对自己的爱,因此我特意开展此次课程激发幼儿对父亲的爱,勇于表达。
活动目标:
1在阅读中感受图文带来的快乐,喜欢阅读图书 2学会运用“爸爸像„..一样„„”来描述爸爸 3激发幼儿对爸爸的爱,乐于称赞自己的爸爸
活动准备:ppt绘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每年的6月1日都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那6月份第三个星期天是什么节呢?(父亲节)
师:那你们又在父亲节为爸爸做些什么么?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和爸爸有关,你们想看么?
教师出示ppt,师:这是书的封面,这书的名字叫《我爸爸》,这是英国一位画家安东尼的爸爸,他将自己的爸爸画进了故事书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他爸爸的故事
(二)阅读《我爸爸》
观看ppt,教师进行讲解故事内容 师:为什么安东尼觉得他的爸爸真的很棒,我等一下请坐的最好的小朋友来回答(不怕大野狼,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会走高空绳索,敢跟大力士摔跤,跑步第一名)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安东尼的爸爸还有什么能干的?小朋友们要竖起耳朵认真听我。
师:为什么安东尼又觉得自己的爸爸很棒?(„„„„„)
师:你觉得你们的爸爸像什么动物一样?为什么呢?
师:爸爸非常爱我们,虽然有时候我们淘气,闯了祸,他批评了我们,可是他依旧非常爱我们。
活动延伸:安东尼的爸爸长这样,你们的爸爸呢?请小朋友画画自己的爸爸。
12学前(1)班34号高娜
第五篇:我爸爸教案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我爸爸》
活动目标:
观察画面细节,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来描述画面。2 大胆表现,尝试用“像„„一样”句式来夸夸自己的爸爸。感受布朗父子间浓浓的情意,萌发爱自己爸爸的情感。活动准备:
完整的绘本《我爸爸》,以及从中节选12页编成的分段式绘本ppt; 幼儿收集爸爸和自己在一起时拍下的照片制成电子相册;动物图片。活动过程:
一、出示格子花布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 如果老师说这是一块布,做成衣服会给谁穿呢?
二、分段欣赏绘本《我爸爸》
(一)欣赏绘本第一部分,认识布朗的爸爸。
出示绘本第一页,这是一位小朋友的爸爸,他长得什么样子?猜想一下,他会是一个怎样的爸爸?你在这一页还发现了什么?
(二)欣赏绘本第二部分,理解绘本内容,感受布朗爸爸真的很棒。
1、出示布朗的爸爸赶走大灰狼的画面:爸爸在干什么?大野狼在干什么?爸爸会说些什么?来学一学爸爸的语气和动作。
出示布朗爸爸走钢丝的画面:这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布朗的爸爸?他在干什么? 出示布朗爸爸参加跑步比赛的画面:这是在干什么?谁得了第一?
2、爸爸除了很勇敢之外,还有很多的本领,布朗很聪明,他把爸爸的本领藏在了小动物的身上。
出示布朗爸爸扮马的画面:这是谁?你怎么看出是布朗的爸爸?在布朗的眼里,爸爸怎么变成马了呢?(因为他吃得很多。)师:在布朗的眼里,爸爸还变成了鱼、大猩猩、熊、猫头鹰,布朗会怎么夸爸爸呢?
3、尝试用“像„„一样”的句式夸一夸自己的爸爸。
教师提供各种动物照片,请幼儿选择一张照片用“像„„一样”的句式来夸一夸自己的爸爸。
(三)欣赏绘本第三部分,引导幼儿理解爸爸对自己的爱。
出示布朗爸爸扮鬼脸的画面:布朗爸爸在干什么?布朗爸爸为什么会扮鬼脸呢?(因为爸爸想逗布朗开心。)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的爸爸是怎么逗你开心,让你高兴的?(幼儿讲述。)爸爸这么爱我们,布朗的爸爸也是,看看布朗要做什么?(抱一抱爸爸)
三、观看自制相册的幻灯片,感受父子(女)间浓浓的情意,萌发爱自己爸爸的情感。
师:爸爸爱我们,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老师收集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回忆一下你的爸爸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在我们成长的路上爸爸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想对你的爸爸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