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一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 “ 诣 ” 的意思是;为.设果(,是 为 设果;儿应.(声答曰.(。
2、“ 惠 ” 通 假 字 是(, “ 甚 聪 惠 ” 是 说 杨 氏 子 , 从 文 中 “ ”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二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绝:①断绝 ②穷尽 ③走不通的 ④独一无二的 ⑤极、最 伯牙绝.琴(斩尽杀绝.(绝.处逢生(美妙绝.伦(绝.大多数(悬崖绝.壁(善:①擅长、善于 ②好 ③善良 ④容易,易于 ⑤办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心怀不善.(多愁善.感(善.始善终(英勇善.战(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 ①句子含义: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①句子含义: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4、成语 的知音,从 “
5、人们常用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的故事感叹:。
6、高山流水比喻 ,人们把知音比作 的人。(三 《学弈》
弈秋,通国之 _______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______之矣。这是其智弗若与? 曰:__________。
1、理解词语意思。诲:惟:援:俱:
2、“ 之 ” 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出现多次,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 “ 之 ” 的意思。①通国之.善弈者也。(②一人虽听之.。(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虽与之.俱学。(3、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朗读停顿是(: A、使 弈秋 诲二人 弈。B、使 弈秋 诲 二人弈。C、使弈秋 诲 二人 弈。
4、理解句子的意思。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 “ 为是其智弗若与? ” 曰:非然也。
5、回答问题
你知道《学弈》中的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故 去人近:及日中:
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①孔子不能决也。②孰为汝多知乎?
3、两小孩辩斗的原因 一儿认为原因是: 一儿认为原因是:
第二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练习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练习
一、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
4、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5、卧看满天云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
6、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恩来)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邓小平)
3、唯有_________________,唯有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4、我爱_________,爱_________,离开了___,离开了_____,我就__________,更___________。(巴金)
三、1、轻诺___________。《老子》
2、民无___________。《论语》
3、___________,不能动人。《庄子》
4、诚者,___________;诚之者也,___________。《礼记》
5、有所期诺,___________ ;有所期约,___________。《袁氏世范》 练习:
1、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所_______,____________;有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选自《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__________ 就是善待自己。
2、__________ 就是拯救未来。
3、但存方寸地,__________。
4、有限的资源,__________。
5、珍惜自然资源, __________。练习:环保警示语
1、意思是说地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一句应该是:()
2、这是1999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意思是:人类在破坏地球环境的同时,也在毁灭着自己,要拯救人类自己的生命,唯一的途径就是拯救地球,减少破坏。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正如人类只有一次生命。这个主题应该是:()
3、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只希望留存这方寸之地,给子子孙孙以耕种之用。意味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保护好现今的土地。这句话应该是:()
4、意思是:人类生存的资源是有限的,却需要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因此要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不能随意浪费、破坏。适合于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5、意思是说要共同行动起来,一起来珍惜、爱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不破坏、不毁坏,共同营造绿色家园,确保生命成长。适合这句话意思的句子是:()环保宣传标语
①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②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③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⑤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证。⑥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⑦污染环境千夫指,保护环境万人颂。⑧用行动护卫家园,用热血浇灌地球。地球村绿色生活方式。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五、鲁迅的名言
1、横眉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____________________。《自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___________。《故乡》
3、我_____________,吃的是草,________________。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4、时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是__________________。《门外文谈》
5、只看一个人的著作,____________________:你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倘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颜黎民》
六、1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2春夜喜雨【唐】 杜 甫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船火独明。____________,花重锦官城。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朝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4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____________。
七、默写《马诗》作者()代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这组成语与艺术的魅力有密切的练联系,其中有关音乐、绘画、建筑、书法,有的成语可以同时运用到多个领域。
()()画()()夺天()()具()心()人()胜 古色古()余音()()不落()()()()共()美不()()()人口()高和()妙()()花()春白()()走龙()不同()别()一()
练习: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形容建筑物华美、有气派。
():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欣赏。():形容好的东西多,一时看不过来。():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多含有讽刺意味)。():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经常和“下里巴人”对举。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多指文学、艺术作品)。():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及答案
一、认真听老师读一段话,按要求作答:6分
1.写出短文中四字词语:
、、2.这段话是从、、三个方面写黄山的。3.这段话中分别用
、、等来比喻黄山的山峰形态。
二、看拼音写词语,注意将字写端正。5分 kuí
wú
chéng nuî
líng lì
miǎo shì
()()()()
三、在括号里填上读音是“jùn”的汉字。2分
严()
()工
英()
()马
四、辨字组词。4分
饮()
橱()
避()
挠()炊()
厨()
僻()
绕()
五、在()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成语(能填上6个就可得满分),并选其中的一个造句。5分 生机()然
()然开朗
()然无存
()然不知
()然无恙
()然大悟
()然有序
()然起敬
六、按要求写成语:6分 1.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如:起死回生)
2.含有动物名的成语:(如:引蛇出洞)
3.末尾两个字相同的成语:(如:文质彬彬)
七、选关联词填空:4分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只要„„就„„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即使„„也„„ A.大明()刻苦学习,()热爱劳动。B.大明()刻苦学习,()成绩很好。
C.大明()刻苦学习,()不注意锻炼身体。D.大明()刻苦学习,()能提高成绩。
八、填空。12分(2%+3%+2%+1%+2%+2%)1.这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名人名言、格言或谚语,最有启迪教育的一句是:
2.这学期,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不少人物,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是
,因为
。3.
学之,问之,思之,辨之。4.
,谁持彩练当空舞? 5.《卜算子•咏梅》这首诗中,“。”赞美了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6.《七步诗》中曹植有感于兄弟之间自相残杀发出感叹:“
。”
九、修改病句(改在原句上)。6分
1.走进拉萨古城,我们就看到极富特色的藏民居和藏戏唱腔。2.“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3.早晨,当阳光照耀在校园时,教室里传出了琅琅的一阵阵读书声。
十、课内阅读。6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骚骚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用“
”划出一句疑问句,用“
”划出一句反问句。
2.片段中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有:
;描写渔夫神态的词语有:。
3.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句子中的“熬”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十一、课外阅读。14分 静静的太平湖
初夏。在劈地摩天的黄山爬得双腿如山一般重,再来到北麓的太平湖,那种感觉像痛饮茅台酒的酣畅后,细吮毛峰茶的舒坦。‖
山青。水绿。天空湛蓝。面对这景色,一切华丽的词藻都显得苍白。朴实,是一种最真切的美。
十三万亩的湖在山的怀抱中,湖水柔柔的,叫人实在不忍心划下桨去。一只白鹭掠过,才惊碎绸缎似的湖面。倏忽间,一切又归于宁静,静得让人能听见环湖山岭上竹叶在微风抚慰下的轻吟。
山水一色的绿
恬静得如细细的筛网
能滤去所有的焦躁
忧愁
烦恼
那种感觉或许就是众多的旅游者来太平湖追求的境界
‖
湖上泛舟,方知幽静中的无限神秘:刚刚还在宛如浩瀚的太平湖上享受那无边无际的自由,转眼就恍似穿行于峻峭的山峡去领略隐天蔽地的幽邃(suì),在“十八罗汉卧南海”状的群岛晕晕乎乎转出,悠然却见神似桂林山水的清绮明丽。当你有兴弃舟步入湖边樵山的神仙洞,那奇石深潭上袅袅的雾霭(ǎi)足以使你幻觉顿生。
其实,只要你玩“透”,任何胜地的景色都是变幻无穷的,只要你善于联想。
太平湖上静悄悄的,我们几乎没遇到其他游客,惟见岸边几叶扁舟空自打横,似乎可惜了这旖旎的风光。不过,假如遍湖桨声人语,还能品味那份宁静吗?‖
环境能改造人的心境,境亦未必不能心造。游毕太平湖归去,那份留驻在你心里的恬适闲淡足以使你在纷繁的人生中保持那份清静。或许这就是寄情山水间的魅力。‖ 1.“劈地摩天”的“摩”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__画。“劈地摩天”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搭配。
()的天空
()的太平湖
()的雾霭
()的词藻
()的山峡
()的风光 4.文中已用“‖”线分为四段,请概括第三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后,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你认为游山玩水有哪些好处?(至少写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作文:30分
回顾过去的一个学年,我们学校举办了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在校园“四节”的活动中,你也许硕果累累,感到兴奋自豪,也许表现平平,黯然神伤。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重点写清楚参加活动的经过,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附:听记片段:
我爬过许多山,可还没见过像黄山这样陡峭壮丽的峰峦!黄山真高啊!高得望不到顶头,一座座山峰直插云端!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云,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几乎是直上直下,与地面形成九十度直角,非得拉着铁索,才能爬上去。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山顶架起来的天桥,它高达1800米,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参考答案 第一题:听记 参考答案:
1.陡峭壮丽
直插云端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直上直下
胆战心惊
万丈深渊
评分依据:本小题共1。5分,每个词0。5分,任选其中三个即可。一个词语中出现一个以上的错别字该词不得分。
2.高
奇
险
评分依据:本小题1。5分,每个空格0。5分。3. 仙人背篓
猴子观云
武松打虎
评分依据:本小题3分,每个空格1分,每个错别字扣0。5分。
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
参考答案:魁梧
承诺
伶俐
藐视
侮辱 评分依据:本大题共5分,每个字0。5分 第三题:写同音字
参考答案:
峻
竣
俊
骏
评分依据:
本大题共2分,每个空格0。5分。错别字不给分。第四题:组词 参考答案:
饮食
橱柜
回避
阻挠
炊烟
厨房
偏僻
围绕 评分依据:本大题共4分,每一个组词0。5分。(答案多元)第五题: 参考答案:
盎
豁
荡
浑
安
恍
井
肃
评分依据:1.八个空格中填对6个即给3分。少于6个,每少一个扣0。5分。错别字不给分。
2.造句:句子成分要完整,酌情给分,本小题2分。第六题:成语积累 答案:(略)评分依据、:本大题共6分,每个成语1分。每个错别字扣0。5分。反义词及动物名称的位置不限,但叠词的位置一定要在后边,否则不给分。
第七题:关联词语
参考答案:
A.不但„„而且„„
B.因为„„所以„„
C.虽然„„但是„„
D.如果„„就„„ 或只要„„就„„
评分依据:本大题4分,正确选择一个关联词语得1分。
第八题:填空
1.只要是常见的名言、格言、谚语都可以。本小题2分,每个错别字扣 0。5分。2.答案:(略)本小题共3分。人物名字1分,印象深刻的原因2分,根据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合理性酌情扣分。
3.答案:
博
审
慎
明 本小题2分,每个字0。5分。4.答案:赤橙黄绿青蓝紫
评分依据:本小题1分,错别字每个扣0。5分。5.答案: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评分依据:本小题2分,只写对半句得1分。每个错别字扣0。5分。6.答案: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评分依据:本小题2分,只写对半句得1分。每个错别字扣0。5分。第九题:修改病句 参考答案:
1.在“藏戏唱腔”前加上“听到”。
评分依据:本小题共2分,简单地把“和藏戏唱腔”去掉,要扣1分。
2.把“的作者”划掉即可。本小题2分。
3.“琅琅的”与“一阵阵”交换位置。本小题2分。第十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依据: 1.疑问句:你看怎么办?
反问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划对一个句子得1分,符号用错不给分。
2.动作:皱
骚;
神态:严肃
忧虑 本小题2分,每一处0。5分。有错别字该处不得分。
3.参考答案:渔夫是个勤劳善良的人,他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本小题2分,出现错别字一个扣0。5分。根据学生答案的要点酌情扣分。第十一题:
1.参考答案:查麻部,再查4画。
劈地摩天:冲出地面接近蓝天,形容很高。
评分依据:本小题3分。查字典每个空格1分;词语解释1分,解释不完整,请酌情扣分。2.
标点:,、、。或者:,,。评分依据:本小题3分。每一处0。5分。
3.参考答案:
(湛蓝)的天空
(宛如浩瀚)的太平湖
(袅袅)的雾霭
(华丽)的词藻
(峻峭)的山峡
(旖旎)的风光
评分依据:本小题3分。每个空格0。5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4.参考答案:讲幽静的太平湖也有变幻无穷的风光。
评分依据:本小题2分。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5. 参考答案:(1)领略自然风光,增长见识;
(2)能改造人的心境,保持内心的清净;
(3)培养自己的想象、联想的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4)积累写作素材
„„
评分依据:本小题3分。每一小点1分。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答案多元,要求表达要准确,语句通顺。)
第十二题:作文题30分 评分依据:按照内容(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要素综合评分。评卷者根据习作情况,参考以下建议酌情给分。三个教师为一组,每人独立评分,然后选取其中两个比较靠近的分数,取平均值,作为该考生的作文实得分。
习作等第分数 评 分 参 考 依 据 一类卷
(27-30分)立意深刻,选材新颖,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行文流畅,语句优美,有多处细节描写。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卷面清洁,标点正确,没有错别字。
二类卷
(24-26.5分)选材新颖,中心明确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再用加点的词语造句。3分
既……又…… 即使……也…… 因为……所以…… 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1、我们的国家()能日益强大,()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普及了电脑,人们()不能丢弃用笔书写。
3、我的新居()宽敞()明亮。
4、()你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下降了。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修辞句子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修辞句子练习
(2014年下半年)
一、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儿发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百灵鸟在树枝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编辑推荐:
小学生80首必背的古诗词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一年级题都拿不了满分了,不信你试试!
学习推荐:233网校小学趣味培训课程采用孩子喜欢的色彩,高清视频显示,确保每堂课程生动有趣,让孩子轻松学习。
四、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0、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1、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12、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3、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14、骆驼是沙漠之舟。()
15、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7、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8、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9、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0、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21、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2、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2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24、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2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26、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7、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28、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29、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五、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_________
;一会儿跑来了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
10、爸爸可生气了。(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练习
一、缩句(在原句上用横线画去多余的字词)
1、海边的沙地里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2、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
3、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4、我在院子里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5、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6、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7、人们的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8、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9、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二、扩句。
1、桑娜补破帆。
2、目光追随着小虫。
3、我游览了西湖。
(我怎样游览的?游览了怎么样的西湖?)
4、太阳升起来了。
(怎样的太阳?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升起来了?)
三、改为双重否定。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2、这里的景色优美。
3、你知道这件事。
四、改为肯定句。(在原题上改)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一点文明。
2、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
3、我们不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
4、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
五、改为反问句。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3、这个胆瓶容不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
七、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1、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改为感叹句:
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改为陈述句: 改为感叹句:
八、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老师对我说:“萍萍身体不好,你要多关心她。”
2、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3、鲁迅在回信中说:“你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4、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再美些。”
5、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九、改为第一人称(直接说)叙述句:
1、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
2、小红对妈妈说她要买本故事书。
3、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4、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5、老师对明明爸爸说,明明学习进步比较快,他很高兴。
十、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改)
1、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成份残缺)
2、自从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成份残缺)
3、全班同学都到时了,只有王钢没来。(前后矛盾)
4、我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前后矛盾)
5、《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重复啰嗦)
6、我一定改正不好的缺点。(重复啰嗦)
7、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搭配不当)
8、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搭配不当)
9、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不符事理)
10、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不符事理)
11、因为他有很大进步,但是老师表扬了他。(关联词用错)
12、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学校的荣誉。(关联词用错)
1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词序颠倒)
14、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词序颠倒)
15、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归类不当)
16、图书角有《三国演义》《格林童话》《小学生报》等课外书。(归类不当)
十一、写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
3、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4、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
5、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
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8、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十二、按要求写句子。
1、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6、蝉儿很爱鸣叫。(改为拟人句)
7、降落伞在天空飘荡。(改为比喻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9、他十分愤怒。(改为夸张句)
10、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十四、造句
1、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造句。表示不小气: 表示不拘束:
根据“骄傲”的不同规定造句。用来表示贬义的: 用来表示褒义的:
2、用“凝聚”和“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3、学校最近开展了“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同学征集这方面的宣传
标语,你的应征标语是:
十五、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幸福是什么?救灾战士说:“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 幸福是什么?医生说: 幸福是什么?老师说: 幸福是什么?我说: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1
第一课时
1.指导练习第1题。
(1)抽读每组上下两个词语,要求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请学生说说带点字音节中韵母的异同。
(3)反复读每组词,要求读准韵母、音节。
2.指导练习第2题。
(1)教师解释什么是格言,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收集格言。
(2)请学生说说练习题中两句格言的意思,教师作适当的解释、点拨。
(3)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
3.指导练习第3题。
(1)请学生说出表示“看”的同义词语,教师将其一一罗列出来。
(2)学生参照黑板上的词,尝试练习第3题。
(3)完成作业,交流反馈。出示参考答案。
(瞻仰)遗容(看望)病人(眺望)远方
(仰视)蓝天(注视)敌情(观赏)花木
4.指导练习第4题。
(1)回忆分号的用法。
(2)请学生看要抄写的'3个句子,想一想分句间是什么关系。(教师提示:以前见到的分号常用在表示意思相近的分句之间,而这3个句子中“去”与“不去”,“雾来时”与“雾去时’,“表扬”与“批评”之间是相反的、相对的,也可用分号。)
(3)完成作业本上第4题,抄写这3个带分号的句子。
5.指导练习第5超。
(1)读题审题。让学生比较例句中两个句子的异同。
(2)让学生读懂要求改写的原句的意思,并加上“没有……不”两个否定词进行改写。.
(3)交流反馈。出示参考答案:①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②没有人说蔺相如不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并让学生读一读原句与改写句,比一比语气语意。
(4)延伸练习。请学生将“到过杭州的人都说杭州是十美丽的城市”这句话改为双重否定句。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6题。
(1)读题审题,明确本题的要求。
(2)请学生认真阅读短文,边读边标上小节号,了解短文的大意。
(3)再读课文,让学生从课后习题(2)的6句话中选出2句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教师提示在选填第1个括号时,可从第①②③3句话中去选择,选填第1个括号时,可从第④⑤⑥3句话中去选择。)
(4)交流反馈,请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
(5)请学生按“到药店”、“寻找川贝”、“感激之情”将短文划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4、5自然段);第三段(第6自然段)。)
让学生试说段落大意。
(6)讨论修正。参考段意:
第一段:写“我”来到一家挂着“文明商店”奖牌的小药店抓药。
第二段:写两位营业员急人所急,通过电话多方联系,找到并取来了所缺的“川贝”。
和三段:写“我”十分感激两位营业虽,体会到这的确是家“文明商店”。
2.进行单元练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2
教学目标:
1、学习轻声。了解同样的词,词尾读不读轻声所产生的意思就不相同。
2、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通过口语训练学会有所侧重地介绍一个民族。
4、继续写好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有些词语尽管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意思也就不一样,在句子中必须结合上下文先理解意思,才能进行正确朗读。
教学准备:搜集一民族的居住地、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审题。
(2)学生分角色演示题中的生活场景。
(3)学生回答题中的“妻子”该怎么读,为什么。
(4)学生说答案。
(5)师生一起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小结的基础上学生读题。
(2)学生得出结论:由于词尾或不读轻声而各自产生两个词义或不同的一组词。
(3)学生说说每组词的意思的不同。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目中的四个句子,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
(2)读每个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里的.不同读音,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词义和词性的不同。
(3)再次让学生仔细阅读四个句子,尝试选择正确的读音。(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4)共同评议,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学生读《爱我中华》,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朗读全文,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背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说出歌词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理解歌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找出歌词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爱我中华),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祖国的情感来说说自己读过歌词后的体会。
(注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领会、欣赏把感情融入到具体描写中去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口语交际
(一)审题
1、启发谈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注意搜集有关的知识,并向别的同学介绍。
2、指名读题目,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准备好说话的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民族用几分种的时间做准备。(巡视指导)
3、分组练说各自的介绍内容。(各组学生对介绍情况互相提出意见,进行交流。)
4、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三)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师生共同评议演讲者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口语表达的语气、语速、语调等是否得当)
2评议小结。
二、写好钢笔字《示儿》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3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中区分同音字的含义。
2、诵读与积累中赏析汪国真的诗《我不期望回报》,明确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感悟人生的价值,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3、写好钢笔字。
4、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注意采访的注意点,以及采访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
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及口语交际是本次训练的重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语文与生活
目的:同音词的辨析
1、读题目要求
2、回忆“开心辞典”节目,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思考为什么选择此答案,同桌交流。
4、自己独立完成第二题的内容,将词语放在具体的句子中进行朗读,分析句子的意思。
5、同学互相订正答案
6、学生朗读完成的题目。
7、学生互相出题,在互动中完成思维训练。
诵读与感悟
1、教师范读。
2、学生反复诵读。
3、讨论理解。第一节讲“我”给予后不期望回报;第二节讲“我”乐意作装点湖水的堤岸和山岭的青草;第三节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4、教师总结:
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感悟人生的价值,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5、写好钢笔字。
提醒学生:字应写在每行的中间,标点符号占一个字的位置。
6、写好毛笔字。
学生观察字的'共同点
7、总结书写要点:
右边的部首写得略小些,左边的部分可以写得大点,但右边的部首却可以写得长些。
8、教师示范。
9、学生模仿书写。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1、读题
2、播放电视采访录像,学生讨论采访时的注意点
3、总结概括采访的注意点:
(1) 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那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的问题
(2)确定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的内容。
4、作好采访的准备,在班级开展一次采访活动。
5、请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互相指出优缺点,评出“最佳采访者”。
6、课后可进行拓展,采访各行各业的人。
7、写出采访记录。
总结:
布置作业
课后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4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
(2)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5)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散文。
(2)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指名读,齐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5
练习五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五。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五。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1、出示自学题:(1)自由读“语文与生活”的第一部分,思考:候机楼前的大树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2)读第二部分的这些词语,思考它们的区别,并试着填入括号中。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1、指名回答:候机楼前的大树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2、出示第二部分的题目(1)指名学生读词语。(2)试着说出它们的区别。(3)交流:学生读填适当的风的句子。
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2)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
二、教学第二题。
诵读与欣赏
1、诵读(1)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2)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教案《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五》。(3)指名读,教师指导。(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5)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2、欣赏(1)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2)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1)搜集写秋的诗或词语。(2)背诵《秋》。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风,而且认识了一首写秋的诗,希望同学们注意观察秋天,观察秋天的风,秋天的'美景,并选择一处景物写下来。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有条理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教学重难点:有条理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评说影视栏目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感受。教学准备:观看影视剧,了解剧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五。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1、出示自学题:自学“写好钢笔字”(1)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2)读帖观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1.指名说出自学题(1)2.指名回答。
3、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2)教师范写。(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A、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B、为什么喜欢?C、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 的是什么?2、指导(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 的栏目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3)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学生互相评议)(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2、反馈(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 (2)评议小结。
五、课堂练习。1、本节课作业:口语交际2、学生完成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第十八课,读通课文,写下课文的内容。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6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教学过程: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3、齐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交流)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呢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分享曾经煮熟的收获)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一读一读,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得到的收获。
3、齐读四由名言。
4、抄写四则名言。
四、补充一些名言分组进行研读,并交流收获。(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五、作业
课外记熟这四则名言,找来鲁迅的名著读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与积累,提高阅读量,激发学生多渠道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阅读经验,陶冶学生的情操。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诵读与积累
1、审题。
2、自读《今古贤文》,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交流对《今古贤文》的理解。
4、练习诵读,准备表演。
5、配乐表演。
6、背诵 形式:小组比赛背诵;集体背诵;接力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这句话出自《学与问》,让我们一起认真读这两句话,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含义。
3、指导书写。
(1)观察作品,整体感知,从大小、布局、形状上去观察、揣摩。
(2)练习,书写时注意用笔的轻重 ,讲求提、按、顿、挫。
(3)反馈。
(4)面批,并进行指导
4、小结。
三、作业。
1、读背诵读部分内容。
2、写一段话,用上《古今贤文》中的句子。
3、练习写好钢笔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2、学写毛笔字。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7
第一课时
1.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在作业本上抄写8个词语。
(3)查字典或查听课笔记,写出4个带点词的意思。教师重点指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求先写出字面意思,再写出比喻义。
2.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审题,让学生明白同一个词在不同句子中有不同意思。
(2)查词典,了解“仿佛”、“满”、“自然”这些词的各义项的不同意思。
(3)读句子,理解该词在句子中的意思,选择最恰当的义项。
(4)将选好的义项代入句子进行检验。
3.指导练习第3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教师指导:缩句时要留下主干略去枝叶,句子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可借助“的、地、得”来缩句。
(3)学生练习。
(4)交流答案:
①天空中挂着圆月。
②小女孩冻死了。
③意见得到赞同。
④往事涌上心头。
4.指导练习第4题。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练习。
(3)交流汇报,要求说清判断对错的理由。
答案:1.× 2.× 3.× 4.× 5.√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5题。
(1)读短文,要求读通,读正确,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2)二读短文,在文中划出文后练习(2)的句子。
{3)指导练习:在这句话中,我们可抓住哪个重点词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光彩”、“意义”);鲜花怎样有“光彩”,还有什么也有“光彩”?绿叶有什么“光彩”和“意义”?
(4)学生写出句子的意思。交流反馈。(参考答案:能展示自己美好的事物是光彩的,默默地扶植、陪衬美好事物的也是有意义的。
(5)让学生从“我”在文中赞美绿叶的语句中寻找归纳“我”爱绿叶的原因。
(6)交流小结。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说明原因。
2.指导练习第6题。
(1)让学生明确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祝贺内容;明确新年贺词的内容范围;明确写新年贺词的书写格式。
(2)学生自己确定写作的对象,练习写新年贺词。(请三四位学生将新年贺词写在幻灯片上。)
(3)投影。交流讨论这三四位学生写的新年贺词的优缺点。
(4)明确要点,对自己写的新年贺词加以修改。
(5)将新年贺词制成卡片,寄给写作的对象。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8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3、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5、熟记成语,读读背背,作为积累。
6、说话:即兴演讲。
7、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些语言故事的成语,熟记成语,读读背背。
拟订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1——5题。
教学过程:
一、用钢笔描红。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生齐读内容,要求读正确、通顺。
3、练写描红,师巡视指导。
二、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1、自由读内容,观察比较,两行读音有何不同?(小组之间可讨论讨论)
2、指名回答。
3、师小结:“不”字在前面的所有的词语中,如果后面是第四声的字,那“不”字就读第二声;若后面的字是其他三声,“不”字仍读本调第四声。
4、齐读词语,进一步体会。
5、交流“不”字声调变化的词语。
三、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成语是汉语宝库里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有多种来源。其中有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思考:找出这样的成语。
3、竞赛分组讨论。板书成语。
4、集体评议。
5、自由读成语。
6、摘抄成语。
四、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自由朗读句子,回答两个句子间有什么关系?
3、练习用关联词造句。
⑴指名口头造句,是评讲。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9
教学目标
1、描红练习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人体。
2、区别比较9组汉字。并组词。
3、正确搭配词语,并扩展成句子。
4、综合修改句子中的错误。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背诵《毕业歌》。
7、口语交际:写毕业赠言,并能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这样写的理由。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练习7 第一教时 总第97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7的第1-3项练习。
二、教学第一题
1、生齐读后自由书空一遍,要求注意每个字的运笔过程。
2、提出一些难写的字,集体讨论其运笔特点。
3、动笔描红,提出要求:
(1)注意字距与行距的安排。
(2)一笔描成,不要重描。
4、巡视后,反馈学生作业。
三、教学第二题
l、生仔细观察每组字,要求注意比较各组字有什么异同。
2、试填。
3、答案,教师点拨:抓住各组形近字的不同之处,或偏旁,或是某一部件,由此区别出汉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一字多组)
四、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2、出示例子,指名读。
抢救病人 医生正在抢救生命垂危的病人。
师引导分析:前一个词语“抢救”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后一个词语“病人”则是与“抢救”有关的事物,这两个词搭配起来很恰当,符合语言习惯。然后再据此扩展成句。
3、学生仿照例子完成其他四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答案,师生评议。
(学生扩展句子,鼓励多种多样)
练习7 第二教时 总第98教时
一、明确课时任务
这节课我们继续完成练习7的第4-6项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多媒体显示教学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有没有毛病?有哪些方面出现了毛病了
2、师生讨论分析得出:
(1)有错别字,(2)词语搭配不当,(3)语句不通顺,(4)标点符号不恰当。
3、复习修改符号。
4、分小组从以上几方面人手,讨论完成这段话的修改。
5、指名说说小组讨论结果,其余小组可作适当补充、修正。
6、师生评议。
7、齐读修改过的正确语段。
三、教学第五题
l、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歌。(可采用接龙的形式)
2、出示12个成语。
3、请同学们自学这12个成语,要求:
(1)自由练读,可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问题。
(2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你不熟悉的成语的意思。
4、指名读,师生评议字音是否准确,小组读,齐读。
5、读成诵。
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四、教学第六题
l、激情导人。
同学们,明天你们将告别小学6年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些什么呢?是不是 —— (师引背课文:“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地眷恋之情。”)
2、是啊!这儿还有一首歌,为同学们抒发了心中的情怀。
3、学生自由朗读。
4、小组派代表表演朗读,交流评议朗读时的停顿、轻声、重音等技巧的处理。
5、反复吟诵,理解大意,感受意境。
6、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朗诵表演。
练习7 第三教时 总第99教时
一、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事先摘抄一些赠言、名句。
(2)把课桌排成“u”字形,便于学生互相观察,确定赠言对象。
(3)在黑板上写上“临别赠言”并加以美化。
(4)播放歌曲《送别》,营造氛围。
2、谈话导人。
同学们,临别赠言是毕业活动中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将使你一生愉快、充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小学语文最后一道练习题:临别赠言。
3、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训练内容及要求。
①何为“赠言”?赠言即分别时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的内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
②毕业赠言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要根据赠言对象确定赠言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③本次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看谁讲得最好。
4、教师“下水”示范。
5、学生准备。
6、练习。
(1)自由说。
(2)指名说。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赠言作出适当的评议,及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练习6 第四教时 总第100教时
教学目标:
1、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笔画。
2、注意写字的章法。
3、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一气呵成,不要涂描。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
司氧
本次临写的“司”、“氧”均为右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司”的里面部分要往左放,右上,右中,右下要多留白,以求到时候 字的重心平稳。
“氧”字着重练好横折斜钩斜这一笔画,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上作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背弯后回锋向上轻快挑出。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评价
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10
教学要求: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5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景:
学生读这 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2.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
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3.教学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 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指名读,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
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学习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写好钢笔、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article/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