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把数学带进生活

时间:2019-05-15 01:4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把数学带进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把数学带进生活》。

第一篇: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把数学带进生活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把数学带进生活

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数学,教师在日常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数学就会感觉很轻松、快乐。而且,为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用最熟悉的素材学数学

新课标倡导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时,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教材时,让学生对自己最熟悉的文具、生活用品等进行观察、比较、操作、尝试,从而建立起空间概念。在教学中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再让学生探索在我们身边、我们周围的物体。

二、注重个性差异,多样化的思维探究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交互作用种探索、创新,在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的探究中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课堂异常活跃,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兴趣浓厚,人人学有所获。在各小组的探究中,还联想到生活中的排队是按高矮排的。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到处都有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

三、学习方法多样化

新课标倡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勇于创新。强调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独特体验,把数学学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奥秘,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构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环境。

把数学带进生活,能使每个学生的兴趣、思维、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展示。现代社会尤其是倡导个性的张扬,教育也越来越讲究以学生为本。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应当得到尊重、信任和关怀。作为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学习的伙伴,是建立在相互依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他们的关系是大朋友与小朋友的关系。可以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自己喜欢学习的数学。在同一片蓝天下师生共同探究,在体验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师生同乐学数学,易学、乐学。大家学,学有所得。人人动手,个个动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第二篇:把生活带进课堂

把生活带进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

内容提要: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更应融入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大量生动鲜活的数学素材,为数学课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激发起学生热爱生活的强烈欲望,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主 题 词: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案例1:

有这样一个试题是:每辆卡车可载36名士兵,现在有1128个士兵需要用卡车送到训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乍一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有80%的学生正确地完成了计算,即得出了1128除以36商是31,余数为12。然而,在此基础上,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这一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学生没有把这一问题看成是真正的问题,没有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而只是把题目看成是虚构的数学问题,为了练习而杜撰的故事。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进行计算把得数写出来,这也是一些学生的通病,只注重机械练习,而很少考虑其他问题。这只是数学教学中的小小一例,在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的数学要加强真实感,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数学要为生活服务,从而来增加学生的数学意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处理。

一、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案例2: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我设计了这样一段: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活,每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3:

在教学“折扣”时,我作了如下设计:“老师昨天逛街,发现有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京香超市标着九折优惠,而百事利家标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到打八折的超市去买,因为它打的是八折,比九折低;有的说去打九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本来的价钱可能低一些;还有的说,先看看两家超市的原来的标价后再下定论。这时候,我马上问学生,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量,我作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使学生无形中意识到单位“1”的量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有关“折扣”的应用题就不会感到乏味了,他们就会满有兴趣进入角色中。

案例4:

在学习了“折扣”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我校五年级共有学生79人,在过“六。一儿童节”时,派一位同学去商店购买果汁,商店规定:单盒买每盒2元,买40盒装的一箱九折优惠,买50盒装一箱八八折优惠。问怎样购买才能让每个同学都能喝到一盒果汁,并且又最省钱?”这题的答案不唯一,因此,我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有以下几种购买方法:

(1)买单盒79盒:2×79=158(元)

(2)买4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39盒:2×40×0.9+2×39=150(元)(3)买5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29盒:2×50×0.88+2×29=146(元)(4)买40盒装两箱:2×40×0.9×2=144(元)

比较决策,买40盒装的两箱,既让每个同学喝一盒果汁还剩余1盒,又最省钱。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精打细算。

案例5:

例如,在学习归一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使用139全球通手机,月租费50元,每分钟通话费0.4元;而用136神州行手机,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6元,有个人用136手机,每月计费150元以上,若他要换用全球通手机合算吗?”这些题目,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又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的计算,既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对现实生活的了解,又很好地创造了生活的新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时候,可以设置疑问。“为什么自来水的管道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你们有没有见过正方形的自来水管”,这样一个带有生活常识的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对它充满兴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样使教材的内容融入趣味的生活情节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

三、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

在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数学知识的简单化,相反,还原数学以生活本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案例6:

例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进行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实现生活需要,促进主体发展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在生活中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最高需要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决策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旦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这种潜在的需要就更加强烈。

案例7: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有一种牛奶盒长5厘米、宽3厘米、高8厘米,厂方准备一箱装24盒,如果你是厂方的设计人员,请你结合厂家利益考虑外包装的长、宽、高各应该是多少?”学生都很兴奋,先是讨论,然后计算。通过各种意见的对比,几种方案的计算,使学生了解使用材料少,就节省成本,厂家利润就增加;同时携带要方便,外观要美。从而进一步使学生熟练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并使学生更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案例8:

在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为了节约用水,某市自来水公司规定:凡用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0吨的,每吨水收费1.8元,超过20吨的,超过部分增收50%。小明家十月份交纳水费46.8元,问小明家十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见了这题目,纷纷陷入了沉思,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很快求出了这题的正确答案:因为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0吨,每吨收水费1.8元,这样小明家只要交纳水费:1.8×20=36(元);而小明家十月份实际交纳水费46.8元,多交纳了:46.8-36=10.8(元),因为用水量超过20吨的,每吨要增收50%,即每吨要交纳:1.8×(1+50%)=2.7(元),10.8÷2.7=4(吨),因此可得,小明家十月份用水为:20+4=24(吨)。

通过这题的练习,既使学生懂得了要节约用水,又使学生懂得解应用题的时候,要认真进行分析推理。

五、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要做到以上几点,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一)联系生活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出知识,联系实际应由近到远,由小到大,先从学生的生活开始,逐步扩大到学校,社会等领域,要考虑到地域性,城乡差别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计算。其实,加工零件问题也是现实中的问题,但离学生太远,学生就会没有兴趣。有关种菜,种庄稼这类问题,农村的学生非常熟悉,但把它放到城市学生的课堂中就不合适了。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联系生活要恰到好处,要适当。

(二)联系生活要恰当,不要生搬硬套,不要为了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

数学生活化是当今数学界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因此,很多教师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一些教材也刻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这些现象固然可喜,但有些联系实际的例子并不恰当,会误导学生。有些例子甚至是编者、教师想当然编造出来的,名为联系实际,实则违背了生活实际。

案例9:

例如人教版教材数学广角中有这样一道题:摊熟1个煎饼需两分钟,一个饼铛可以同时摊2个煎饼,问摊3个煎饼最快需几分钟。很多学生认为应该是4分钟,显然两个煎饼一块摊,另外一个单独摊。但书上的答案却不是这样,而是用3分钟,即先摊两个煎饼,一分钟后,一面熟了,拿走一个煎饼,再摊第三个煎饼,再过一分钟,第一个熟了,再放上第二个煎饼,再过一分钟,后两个煎饼就熟了。这个答案乍看来很巧妙,很节约时间,但仔细想想,哪有这样摊煎饼的呢?仅仅为了节约一分钟,弄得手忙脚乱,这样值得吗?哪有煎饼摊一半拿出去,再摊另一个的摊法?这样无疑违背了生活实际。学生们都亲眼目睹过摊煎饼,知道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书上这种摊法。因而,这道题根本没有说服力,根本不是从生活中来的,而是编者为了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牵强附会编造的,这样效果比不联系实际还差,误导了小学生。所以,有这样的例子,还不如不联系实际。联系不上就不要硬联系。

(三)联系生活不要局限于当前所学知识点,应培养学生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中的知识是一点一点学得的,而有时生活中很多实例用当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未必是最恰当的。所以,教师要灵活,要多鼓励学生用最佳方案去解决问题。

案例10: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某天去买梨,价钱是5元4斤,买了6斤梨。我正默默算帐,小贩张口就说:“7块5。”我大吃一惊,不明白小贩怎么算得这样快,难道堂堂一个大学生不如一个小贩会算账?问过之后才知道,小贩并不像我那样先算一斤多少钱,而是这样算的:5元4斤,2斤2.5元,再加上4斤的价钱5元,所以6斤梨一共2.5+5=7.5(元)。我不得不惊叹这种算法的巧妙,同时我也体会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有巧妙的解决方法,所以不要拘泥于常规的方法,遇到问题一定要多动脑,用最好的办法去解决它。

案例11:

还有一个例子:母亲带着上四年级的儿子和上学前班的女儿去吃比萨。要了两个比萨,99元一个,母亲让两个孩子算算共花多少钱。儿子嘟囔着“二九一十八,二九一十八”,认真地算,一会儿问母亲能不能给他一支笔和一张纸,而这时,女儿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198元”。为什么女儿算得这样快呢?她是神童吗?不是的。她之所以算得这样快,是因为她并没有像哥哥那样按常规直接去算99+99等于多少,而是这样想的:1个比萨付100元,多付了1元,2个比萨付200元,就多付了2个1元,所以2个比萨的价钱就是200-2=198(元)。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把它们搬到课堂上,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巧妙的解决方案,使他们增加生活经验,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把数学当作一种兴趣,一种需要来研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能够活学活用的人,而不是做题的机器。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开辟了广袤的原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亲自体会参与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第三篇: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天台岗小学 杨华璐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陶行知的观点让我们同时联想到了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无边。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

一、数学源于生活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和感受数学,都是数学源于生活的具体化。

1、在备课时,都会创设一定的情景

数学教师在设计当天的备课内容时,都会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所以,我们在设计备课教案时必须融入生活的元素,例如:在教授百分数的意义时,我看到黄爱华老师利用的就是自己喝酒的例子,有三种酒:白酒酒精度58%,啤酒酒精度3.1%,绍兴黄酒的酒精度38%。如果黄老师不想在这次应酬中喝醉,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就来喝?

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容易回答,个个跃跃欲试,急于表达。一开课,就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2、从创设情景中适时提出关键问题,并适时作出总结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又是通过学生对生活内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刚才的这类问题孩子们肯定从生活中有很多的经验可以说明:

生:从这些百分数中很容易比较出白酒酒精的含量比较高的。因为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只要比较这三个百分数的分子就可以了。

生:我认为百分数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们的分母都是100,便于比较。从而老师立即问出:这个52%的分母100表示什么,分子52又表示什么呢? 生:分母100表示100毫升。

生:不对!一瓶酒通常是500毫升。分母100表示把泸州老窖酒的总数量看成100份,分子52表示其中的纯酒精占52份,这样更容易理解。

之后老师总结:我赞成这位同学的看法。我们把不同的三种酒都看成100份,来比较每种酒中纯酒精占多少份,就很容易比较哪种酒比较厉害。同学们注意观察,在生活中,每种酒的标签上都标有表示这种酒的酒精度的百分数。这时,从一问一总结的情景下,孩子们对百分数的意义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数学植根于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的思想遇到阻碍,无法前进时,生活的经验常常给我们以指引,让我们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数学学习也是这样,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板书0.1与0.10两个小数)这两个小数看上去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生1: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十分位都相同。生2:0.10比0.1后面多了一个0。生3:0.1比0.10后面少了一个0。

师:这两个小数形式上很相似,他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猜猜看? 生4:一样大。生5:0.10大。

师:光猜想不说理由有时是很不可靠的。现在,有着相同观点的同学可以组织在一起想办法验证一下你的观点,如果你有充分理由认为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再想办法说服与你观点不同的同学。

小组1代表:我们是这样想的,0.1元是1角钱,0.10元是10分钱,也是1角钱,0.1元和0.10元相等,0.1与0.10也应该是一样大的。

小组2代表:0.1米是1分米,0.10米也是1分米,它们相等。(小组成员补充:也就是0.10与0.1相等)

小组3代表:原来我们认为10比1大,0.10就应该比0.1大,后来我们画了图知道了十个小格和一个大格是一样大的。0.10与0.1一样大。0.1和0.10为什么是一样大的?我们可以借助小数的意义用分数的知识来说明(即小组3的观点),但是小组1和小组2的同学借助生活中0.1元等于0.10元,0.1米等于0.10米的经验来说明,更容易触活小学生具体形象性特征的思维细胞,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生活让数学学习不再高深莫测。

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比如我们常见的商场打折问题,公园门票问题,打出租车问题等在数学的各类解决问题中都有这样的内容,很多都是要靠学生的生活经历来加以思考过程的,例如: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0/100。我们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这样的题目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 1:按每张5元购买,要花5×37=185元;

方法 2:采用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30+5×7=125(元);方法 3:买4张团体票,只花30×4=120(元);方法 4:买票时请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然后让他们各自出3元钱,我们只花30×4-3×3=111(元);方法 5:邀请1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这样我们合算,他们13位游客也合算。

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要强调要让学生多接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多接触平时家里的开支,和买东西、卖东西的过程。而我在对于自己教学的班级也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生活实践的问题,比如:让孩子陪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买东西,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外出旅行计算开支,让孩子清楚明白家里一个月的水、电、气的用量,从而计算开支的问题。在这样的总总措施下,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经历过的数学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也有所顿悟。当然再来,我认为让学生记录数学日记也是一种不错的想法。例如,学生在面对自己所遇到的数学问题,通过记录日记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并且加以自己的一些想法,还可以记录下一些从家长和老师询问后的结果,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问题,印象应该比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会更为深刻。

所以,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离开了生活,数学就如同水失去了源泉一般,更如同水失去了动力一般,最终变成一潭死水。只有在基于生活的基础上的学习和运动数学,才能使它焕发生机,长出更多更新的枝叶,开出更美丽的数学之花!

第四篇: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

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素材

不少语文教师在困惑,平时学生词句积累了不少,写作辅导的时候也下了不少工夫,奈何学生交来的习作大多空洞干瘪。笔者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的设计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造成学生作文言之“无物”,当然更何论言之有序了。

小学生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作文往往缺乏内容,即使苦思冥想,也无济于事。因此,作文教学的设计,首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作文的内容,使学生作文做到“言之有物”,进而才能“言之有序”了。

一、从学生活动中寻找素材。

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诸多素材。为此,必须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投入生活;同时,我们在作文教学整体设计中也将各类活动与作文教学挂起钩来,引导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拓宽思路,感受生活,从而丰富作文的内容。例如,班队会活动。我们设计了如下主题:尽心尽职,学会管理——争当小主持;热情大方,礼貌待人——扮演小主人;动手栽培,收集种籽——做好小园丁;能歌善舞,无私奉献——甘做小演员;„„要求学生参与活动,收集材料,并引导他们充实和扩展已经获得的材料。这样做,既延伸了这一富有意义的活动,又大大开拓了思路,激发了作文动机。

二、给学生设定观察物寻找素材。

通过必要的途径,让学生对有关对象观察、体验,这是作文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例如写《超市一角》前,我们将从超市拍摄 的最新家用电器播放出来,让学生观察。这样,学生的观察对象从学校扩展到了社会。学生描写的家电产品种类繁多,有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饭煲等。我们又把一豆浆机的过程全部摄录下来,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再抓住主要部件进行比较,发挥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从而了解这些家电产品的外形、色彩、功能、结构特点,学生观察得多了,认识事物的能力自然也随之提高了。

三、让学生换位思考获取素材。

换位思考的一种做法是“逆向练笔”。如高年级要求选择一个人的特点进行写作。我先组织学生开个“说说自己最讨厌的一种行为”的讨论会,然后让学生挑一个人的最让自己讨厌行为进行写作,让事实说话,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出人意料的是,不少学先选材的面拓宽了,主意也不俗。学生们写出了“爱吸烟的爸爸”、“懒妈妈”、“毛草的同桌”等习作。对这一次写作,学生兴致勃勃,甚至欲罢不能。

换位思考的另一种做法是“一题多练”。此类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并积累乃至灵活运用生活材料。在教师指点下,一个作文题目可以加以延伸进行多次训练。在命题作文《糊涂的爷爷》的练习后,教师可推出相关题目《我和糊涂爷爷》、《第一次同糊涂爷爷上街》、《糊涂爷爷去做客》等。由于换了一个角度重新接触这一题材,多数学生因已经有了一定的材料积累,写作比较顺利,有的还能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教学还需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设计。具体地说,就是要善于发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地启发、指导他们,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

1、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如写《我的同学》的作文草稿时,教师发现有此基础较好的学生写得并不尽如人意,而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材的材料较为贴近生活。为了弥补班级指导不足,我对这两类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从而避免了全班教学中“顾此失彼”的现象。

2、个别指导,以点带面。

教师对学生在各类活动中的喜怒哀乐要予以体察和分析。诸如获得成功的喜悦,受到他人的赞扬的快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碰到误解,责难后的气愤等,总会表现在一部学生的身上。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有计划地重点帮助个别学生将真实的感受融入自己的作文,并让他们在适当的时机“现身说法”,让这部分学生先得益、后示范。本学期运动会上,许多学生参加了比赛,有的同学获得了较好的名次,而有的同学平时看拿奖不成问题,但出人意料无缘冠军。在运动会的总结会上,我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回顾参与这一次活动的切身感受,分别指导他们及时将点点滴滴的有新意的材料加以记录和整理。这部分学生的作文在教师指导下写得有新意、有感情,对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一个推动。此外,当一位程度一般的学生,他们作文经教师先行指导而在班级里出现了“亮色”后,会激发周围同学的进取心,竟相要求得到教师的先行指导,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3、部分面批,淡化评语。

长期以来,大量的作文评语耗时费力,成为无效劳动。但对部分 学生的面批,却无疑有助于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具体的做法可分为“面改”、“面谈”、“面议”几个层次。这样能使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缺点真正有的了解。对较差的作文,教师逐言逐句当面批改;对一般的作文,粗线条地面淡,指出问题;对有一定质量的作文,则师生互相讨论,教师当面肯定优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第五篇: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平移和旋转的说课

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何袁静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中“平移和旋转”一节。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数学概念的教学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为以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打下基础。基于教材的特点,我将“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作为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兴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在教学中我将把这三维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和,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学难点是:学生会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距离。

二、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用情景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创设多个生活中的情境;通过实践操作法让孩子在移一移的真切体验中感受平移;在学法上采用了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

三、主要教学内容的处理

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我展开了以下三个环节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新课伊始,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到重庆的游乐园参观,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小火车、摩天轮等等,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把看到的运动方式比划出来。接着,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孩子很自然的就把这些运动分为了两类。此环节教师运用分类的方法,渗透了对比的思想,从而初步突破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困难。这样的引入生动而自然又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体验建构,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 这一环节共分为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研究平移

首先,让学生感知平移。老师一张一张出示教材上的动画主题图,建筑工地上的升降机是怎么移动的?请小朋友用手势表示一下,接着观光缆车和开关滑窗的时候又是怎么运动的呢?每一种都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不管是向哪个方向只要是直直的移动就叫平移。

当学生对平移有了感受以后,便让他们打开生活世界的大门,结合自己的经验想想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待学生侃侃而谈后就让一名学生在教室里表演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分别平移一步,再组织全体学生用动作亲自体验平移,让孩子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感悟平移的特点。

接着,教学的难点跃入视野--在方格纸里研究平移。学生常常误认为两个图形中间空了几格,就是平移了几格。对此,我设计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方格纸上移纸房子的操作活动,用学具帮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点带面让孩子们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许有的孩子会说:“我是把房子移了移发现是平移了6格。” 这时老师立即反问:“如果不用学具来移动你能数出房子是向右平移了几格吗?怎么看?”一石击起千层浪,也许有的孩子会看房子的顶,有的会看房子的边,有的则是看房子的小窗户。请其中的两个孩子在展示台上数一数,在数的过程中老师加以引导以突破难点。

最后课件显示将左边房子的每个部分都依次平移到右边,突显出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从而得到结论:房子向右平移了那房子的每个部分都向右平移了,所以要判断房子是向右平移了几格就只需要数其中的一个部分是向右平移了几格就行了。这样对形成平移距离的正确观念起到了有效的直观支撑作用。第二部分就是研究旋转

首先,请学生拿出课前制作的风车,轻轻地吹一吹,看看风车是怎样动的,再出示动态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和摩天轮,它们又是怎样动的?用手势表示一下。当学生对旋转有了初步感受后,便让他们想想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也许学生会提到电风扇、旋转门、方向盘等等生活中见过的事物,此时就立即抓住学生的高昂兴趣,组织一组学生围成一圈转一转,或者用一根线,一头栓上橡皮在空中旋转一下。这样学生对旋转特点的感悟就深刻许多。

在练习环节,我运用了书上的两道习题,一是让学生找到将红色小船平移4格后的图形,二是区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两道层次不同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联系生活,在欣赏中巩固并发展

教学的最后,我将带着孩子们由近到远的观察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从徐徐上升的国旗到长江大桥上的川流不息的车辆,从好玩的陀螺到汽车的方向盘,都让孩子们得到了真切的感受。

开放小教室,引出生活中的话题,逐步抽象为数学概念后,又重新回到生活中变为学生看得见的事实。以“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为指导思想的平移和旋转的设计能否成功,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真诚地希望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们提出你们的真知灼见,使我的教学在各位的指导下、引领下,长进更大,收获更多。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兰州市七里河区健康路小学 马静雯

一、说说我对教材、学情的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课件)。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四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让学生在经历中体会旋转的三要素(课件),感受图形旋转带来的变换美。具体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我用课件设计一个图形旋转的过程,并逐步展示每一步变化的过程(课件)。二是,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课件)。在旋转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强调这一点称为中心点)第二、谈谈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课标中对本学段的要求是: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并灵活运用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依据课标,结合教材、学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并灵活运用旋转设计图案。

2.能力目标:运用观察、操作、归纳、联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过程和方法目标: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4.情感目标:学会按一定的角度有规律的旋转,得到漂亮的图案,学会欣赏数学美。(课件)重难点:课标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而“设计”又必须在充分理解旋转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验简单图形旋转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教学难点是“用语言描述这种变化过程”。(课件)第三、教材处理: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处理:一方面,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与欣赏中感悟旋转;同时针对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比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以渗透物体变换的思想。第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欣赏图案,激趣导入:

此环节预设时是观察静态的窗花,通过发现其特点,感知复杂图案可以分解成几个一样的简单图形(课件)。但想到学生可能不易理解,不能直接切入旋转主题。于是,我决定:要在学习旋转的必要性上做文章。修改后,我呈现了这样一组图案(播放课件):

展示出了单一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更增加了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怎样旋转才能得到这么漂亮的图案?真正关注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顺利进入对旋转的探索。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图形旋转的角度。为突破本课的难点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学生获取时不会一蹴而就。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还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思考之后我觉得:要让学生动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才会有感、有悟。于是我遵循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课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采用活动教学法设计三次不同的操作活动: 1、尝试操作,获得初步感受,帮助学生找到中心点。

2、再次操作,发现除中心点外,还需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明晰旋转三要素。

3、小组操作,体验成功的乐趣:边转边留、边转边画,都可以形成完整的图案。

之后,结合学生的操作感悟,播放多媒体课件,明晰旋转的完整过程,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在原设计中,发现三要素之后我就结束了新课,但学生对图形变换的了解仅停止于此吗?是不是可以再深入挖掘一下?于是我尝试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图形由位置A旋转到位置B,旋转前后,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课件)以此渗透物体变换的思想:图形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更深的领域。

(三)启发引导,拓展思维: 此环节我设计了一组练习:

1、第一题演示的是风车的图形,做为动画出现的,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能清晰的看见旋转的过程。掌握旋转的方向:顺时针,逆时针和旋转的角度,学生很轻松的把填空做的很好。(课件)

2、第二题演示的强化中心的问题。(课件)

当第2题完成后,我没有就此停手,而是抛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三角形还可以围绕某一点怎么旋转,也能形成漂亮的图案?学生讨论后发现:可以绕不同的点旋转,还可以绕同一个点旋转不同的角度之后,有一个学生提出:同一个图形按不同的点有规律地旋转,也可以得到不同的图案(课件)。在赞叹、惊讶于学生答案之时,我更感悟到:是开放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了更为开放的空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联系生活,欣赏设计:

本环节,我是本着“先赏——再设——后评”的思路进行设计的。“赏”即欣赏别人已经做好的、经过旋转形成的作品;“设”是运用今天学会的旋转知识设计自己喜欢的漂亮图案;“评”是评价自己的图案设计,给学生品味成功的空间。

(五)反思体验,归纳总结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意识的进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认识面积》说课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华侨实验学校 王春梅

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认识面积。这部分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以及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根据教材的编排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过程中体会面积的含义,知道物体的表面和平面图形有大小之分,能选择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利用数格子来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感知其局限性,体会到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2.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通过分享用估测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三、突出重点的办法: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因此,理解面积的意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面积这个概念,学生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的。因此,教学中要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建立面积这个概念。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

1、活动体验,充分感知。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3、内化练习,提升总结。

具体做法将在教学过程中分层体现。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分以下4个环节进行,并且每个环节设立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哎呀,讲桌上有这么多灰尘,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讲桌上擦干净?老师的数学书封面也不太干净,谁愿意上来帮助我擦擦?同学们猜一猜,如果他俩比赛,谁会先擦完呢?真的是这样吗?咱们比比看!这样,一下子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把学生带入思考的状态,因为讲桌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所以比赛不公平,从而引出面、表面、大小,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我趁机揭示课题。(认识面积)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活动体验,充分感知。

安排几组活动,由扶到放,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感知,归纳、概括出面积的概念。一是对实物的感知:

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面呢?

摸一摸:铅笔盒的面、数学书封面、桌子的面你有什么感觉?

比一比:①数学书的封面和练习本的封面。② 1元硬币和1角硬币。③黑板面和电视机屏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感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板书:物体的表面 大小)二是对平面图形的感知:

描一描:选一样刚才摸过的物体,把它的面描在白纸上。(找出学生描的几个图形进行展示)师:我们把这些物体的表面描在纸上,就成了平面图形了。咦,这些图形有的大,有的……,有的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原来图形也有大小。利用课件强调封闭图形。师:看来不仅物体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也有大小,(补充板书:封闭图形)通常我们把它们的大小说成是它们的面积。比如: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一个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谁能照着我的样子介绍一个物体的面积?(如手掌的大小就是手掌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

说一说:让学生试着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先在小组内说,再集体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将板书补充完整,呈现面积的完整概念)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你知道的面积吗?(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学好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小结:看来面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很普遍的,只要大家多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对生活中物体表面的感知,进一步丰富感性认识,形成面积的概念。)(2)小组合作,共同探索。(比较面积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首先进行猜测: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 让学生先进行直观估测,和后面的验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任何活动都让学生先尝试、先发现,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有非常大的好处。)

接着比一比:找验证策略.教师提供学具,提出操作思考(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出办法来验证?)学生进行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创设轻松的气氛,教师也走下来参与活动。首先是个人尝试,让学生把学具袋里的学具都可以尝试一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接着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然后小组展示验证,全班汇报,并说明理由或想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准确。(在这里,开放性的交流体现了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剪拼、数格子、用小方块摆、用圆形图片摆。最后,教师质疑:(课件演示)然后带领全体学生用统一大小的小方块摆一摆,这样做的目的有2个:第一:通过直观操作体会到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必须统一标准。第二: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以及面积的计算埋下伏笔。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开放的、有探索欲望的学习问题,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在活动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3、内化练习,提升总结。

让学生在课本第40页的方格图中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它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学生自由想象并画出各种图形,然后组织交流、展示、评价。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面积是有大小的,面积相同的图形,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形状。)

(三)巩固运用,发展提高。

这里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目的是体现知识的运用,使学生思维得到强化,知识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并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1、2小题为基本练习。目的在于巩固新知,加深理解,培养直观估测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4、5 小题为综合练习。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小题为发展练习,通过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多角度思考,把所学知识引向深入。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你学的怎么样?通过这样的评价,意在使学生在总结自己所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从而建立自信。

总之,本节课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体现“实践”二字,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每个人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认识面积》一课教学的粗浅认识,不足之处,尽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下载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把数学带进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把数学带进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活中数学 教案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小趣事,让孩子们认识到数学的用处,提高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认为,数学嘛,这么难学,出来在学校和书本上,在......

    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同心县第一小学六年级(2)班宋亚楠 指导老师:杨东波 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对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变成数学。”“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

    生活中的数学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

    论文 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也是哲学的一门衍生物。......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5篇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 一天,三个好朋友小虎、小斌和小华一起去买面包。他们一共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其中小虎付了5个面包的钱,小斌付了3个面包的钱,小华......

    生活中的数学趣事

    生活中的数学趣事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都需要数学解决,今天,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关于数学的趣事,希望同学们也要养成从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1. 国庆假期中,我和......

    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有趣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离开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那我们的生活就无法像往常一样正常生活。可......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

    关于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