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继承制 C.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王位世袭制 2.“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 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3.柳宗元《封建论》中说:“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基于这种认识汉朝实行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4.两宋时期共有正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该做法的目的是 A.重视文教 B.防止武将危及皇权
C.解决武将割据地方的弊端 D.缓解“冗兵“问题
5.19世纪30年代松江棉布大量行销欧洲,英国绅士风行以中国杭纺做衬衫,以天然棕色的松江紫花棉布做裤子。紫花布以南京为集散地,外商称它为南京布。上述材料反映当时
A.南京是政府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 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尚有竞争优势
C.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缓慢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下列古代出现的商业现象,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②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③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④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7.下列主张,出自王阳明的是
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D.“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 8.《本草纲目》被认为是一部蕴含近代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著作,主要指它
A.是集我国历代医药学之大成的药典 B.是涉及多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C.采用先进的药物分类方法 D.是产生广泛影响的世界性书籍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竞不纳税。„„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人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A.领事裁判权 B.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C.开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10.有学者认为:1840年~1895年,用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以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这里所说的“中国近代观念”的代表人物有
①林则徐 ②洪秀全 ③张之洞 ④严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895年7月19 日,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
A.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2.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实行的三次自救运动。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学习西方的活动 ②都加剧了社会矛盾
③都推动了政治制度变革 ④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 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
C.实现民主政治 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
14.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至1926 年 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这表明当时
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15.1922年6月《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认为“无产阶级未获得政权以前,依中国政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化的过程,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基于这一主张,中国共产党
A.领导五四运动 B.开展工人运动
C.推动国民革命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6.读右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革命党人在③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
C.李鸿章在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
17.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周恩来这段话在当时的现实意义是
A.肯定孙中山联合各派力量促成革命成功的做法
B.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
C.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抵御日本侵略
D.迫使蒋介石接受中共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8.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19.1978年~1992年全国人大共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20.对下列图表中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变化原因的解读,正确的是
A.①个体农业经营落后 B.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③自然灾害的影响 D.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 1.美国《商业周刊》曾经发表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这是因为在这次会议上中国
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 B.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
22.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A.完成了拨乱反正 B.打破了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深化了体制改革 23.下列内容属于《理想国》的是
A.实行财产公有 B.以法律为治国之本
C.以“中道”理论为原则 D.实现公民政治平等 24.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最大价值是
A.使人类首次进入美洲大陆 B.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隔绝的状态
C.发现了美洲独有的农作物 D.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25.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26.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
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进化论的提出 D.经典力学的形成
27.1877年,清朝使节张德彝在其日记中记载某国,议会由两院构成,分别由王公贵族和绅士组成,“凡事绅主(决定之意)之,官成(完成之意)之,国君统之而已。”材料中的官最有可能是指
A.美国总统
B.德国内阁
C.英国内阁
D.法国内阁 28.“1750年到1850年的100年间,英国人口从770万猛增到2750万。在人口增加的同时,英国的人口中心发生移动。总的流向是:由东南部流向西北部,由农村转向城市。”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中心的转移 B.三角贸易的发展
C.殖民霸权的确立 D.工业革命的推动 29.“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④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⑤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 30.有人认为:19世纪德国的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对此理解准确的是,德意志
①所有诸侯国被武力消灭 ②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④消除了专制主义传统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1.某学者认为《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成功地将政治现代化即民主化遏制在最小限度的产物”,下列宪法内容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①日本臣民在不妨碍安宁秩序,不违背臣民义务下,有信教之自由
②议会作为立法辅助机关,在制定法律时需要天皇的许可和国务大臣的署名
③天皇为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力
④拥有相当财产的25岁以上男子有选举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33.秦始皇推行的《秦律》和唐太宗颁布的《唐律》,是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法律,请阅读以下材料。
《秦律》规定偷窃别人桑叶,价值不到一钱,要罚三十天劳役。刑罚主要分三类:一是死刑,通常有弃市、枭首、腰斩、车裂、磔。二是肉刑,有黥、劓、刖、宫和笞。三是徒刑,一年至五年。另外,有野蛮的连坐法和族刑。
《唐律》有造意(主谋)从重、随从减轻、犯罪者自首可酌情减免、区分故意和过失,以及累犯加重等规定。死刑分绞、斩两等。允许除十恶以外的其他罪以钱赎罪。还对老、幼、废疾和妇女在一定条件下减免刑罚。
——摘自陈光中《我国古代刑法的演变》
归纳《秦律》和《唐律》的各自特点及其对政治走向产生的影响。(8分)
34.近代以来上海经历了沧桑历程,发生了巨大变迁。请阅读下列材料。(共计20分)
李鸿章建立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首家机器棉纺织工厂。当时洋布进口不断增长(1872年的1224万匹增到1890年的1556万匹),郑观应为此提出“筹一暗收利权之策,则莫如加洋布税,设洋布厂”,李鸿章指派他筹建织布局,郑提请“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饬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限内另自纺织„„后患庶几可免矣”。结果李鸿章给予了十年专利权。上海机器织布局历经 十余年几次筹资失败,最终在1889年开工,年产24万匹布。其优厚的利润,吸引了许多华商酝酿建厂,由于织布局十年专利,在上海也仅有少数以织布局分局等形式建立。l893年织布局毁于火灾,第二年李鸿章下令在原址建立华盛纺织总厂,但不久上海“洋厂林立,华厂独受其挤”,1900年变卖他人。
(1)结合历史背景,解读从上海机器织布局到华盛纺织总厂的变化历程。(8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以“上海变迁与近代化”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6分)
建国以来上海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外交活动: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2001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3)从上述三个外交活动,说明中国外交事业的变化。(6分)
35.以下是世界近代有关物价上涨的案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计9分)
案例一 欧洲的物价上涨
15世纪,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8~10倍。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
(1)你如何理解15世纪和16世纪两次物价上涨的不同,并说明两次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6分)
案例二 美国的物价上涨
使邦联政府感到棘手的是纸币贬值。在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发行过42批纸币,总额达19155万美元,此后各州也开始发行纸币。到1783年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636万美元的纸币„„杰斐逊在当时讲到:“1000元的大陆纸币只值硬币1元。”
——《美国通史》
(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源,并运用所学说明美国为此采取的对策。(3分)
36.请阅读下列关于历史评价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共计15分)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此句一般认为是宋人所说,特别是经朱熹引用后成为经典名言。而明代李贽不同意此句,曾引同时代人刘谐之言批评说:“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意:怪不得孔丘以前的人,整天得点着蜡烛走路)。”
(1)结合所学,分析朱熹和李贽对此句话态度不同的原因。(3分)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一文,提出“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
(2)请依据所学说明法兰西对近代文明的贡献。(6分)
(3)从“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到“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说明其反映的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变化。(2分)
邓小平曾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 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4)请用史实来论证邓小平的观点。(4分)
第二篇: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非选择题(第21-25题)等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填写答题卡: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其他题目,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同学在上大学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时,在周振鹤的《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请问这幅行政区划图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A.西周 B.秦朝 C.汉初 D.元朝
2.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级。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加科考 B.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 D.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3.俞森《荒政丛书》卷5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4.下图漫画是《“孔子”照“镜子”》, 四只镜子分别是全球化、权利、自由和资本主义。下列分析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A.儒学压制人性,违背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 B.儒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符全球化潮流 C.儒学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相容相通 D.儒学主张“有序”,可用来促进世界的和平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农耕经济的领先 B.自然经济的解体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重农抑商的风气
6.潘旭澜在《太平杂说》中说:(洪秀全)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化一律称之为“妖”。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烧寺院古迹,废除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下诏“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洪秀全此举
A.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B.表明其主张“全盘西化” C.目的是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结果实现区域的思想统一
7.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 A.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B.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C.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D.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8.右图是1929年2月10日湖南《国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副漫画,画上的人说“青天白日之下用不着这个废物”。这表明当时社会上
A.主动破除旧俗与陋习B.全盘接受西洋新风俗 C.肤浅理解破旧与革新 D.激进与保守斗争激烈
9.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B.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
10.“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A.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五四运动
11.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开始印制,1955年3月发行。下图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从中不能得出历史信息是
A.货币是商品流通的媒介,有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新中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C.一五计划及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工业建设的巨大成就 D.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建立了中苏友好关系
1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由此断言“经典社会主义体制将一去不复返,社会将从此迈向资本主义体制”,但中国却成了这个断言的“意料之外”。此处的“意外”是指中国
A.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 B.坚持指令性计划经济 C.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 D.实行自主经营和分配
13.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第五个政体是僭主制被推翻之后的克里斯提尼政体,它比梭伦的政体更为民主”,这主要是因为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
A.雅典公民参政更直接更广泛 B.雅典公民可以竞选所有公职 C.铲除了血缘纽带的贵族专权 D.通过陶片放逐法对付僭越者
14.“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这一情形所出现的时代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5.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下列关于不同时期的人口流动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②“66%移居美国的移民来自英国,大规模的向外移民源于经济的发展” ③“在这一时期,国际人口迁移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 ④“法国、英国从中国征集了近50万劳工作为其军事后援”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16.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改策中的专断性。材料说明 A.三权分立和制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 C.联邦制度有利于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D.分权与制衡利于人民充分实行民主精神
17.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B.认识到世界工人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英国工人运动
18.1975年,苏联的电力、原油、钢等产量,均大幅度超过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3%上升到1975年的53%,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主要是因为 A.美国经济陷于“滞胀”危机 B.苏联革除了斯大林模式弊端 C.美国已转型到知识经济时代 D.苏联改革重点在重工业发展
19.近代某画家在日记中写到:“绘画艺术越是有形越能感人肺腑,因为绘画像大自然,多么微小多么宏大的事物都能在绘画中表现。物体能够触动感官,而事物的深处能够震撼心灵。”据此判断,下列与该画家风格最接近的作品是
A B C D 20.牛顿力学认为,物理定律的普遍适用性是与“绝对时空”相容的。相对论却认为,“绝对时空”在确定物理定律时只有特殊意义,而“相对时空”在确定物理定律时则有着普遍意义。由此可知,相对论 A.继承了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成果 B.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进行整合 C.在否定中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 D.完全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25题各10分,共60分。
21.(14分)“另类历史”是指某些作品本身不是严格的历史著作或史料,但其中包含着某种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二 下图是“元四家”之一的吴镇画作《芦滩钓艇图》
材料三 下图是《罗汉图》和《西斯廷圣母》
宋朝刘松年《罗汉图》,是《十六罗汉图》之一,又名《灵猿献果图》。作品虽取自佛教题材,但罗汉形象已不同于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更接近现实的世俗生活;小和尚接过灵猴摘送的果子,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气氛。
中世纪的圣母玛丽亚像全部都是冰冷的、僵硬的。而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则是慈爱的、美丽的。该画作不仅展示了女性的温柔、秀美与坦然的骄傲,更歌颂了圣母将怀中孩子奉献人类、拯救世间的崇高行为。其对圣母的赞美,在生活美的价值观上战胜了基督教的厌世哲学。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绘画和城市格局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作为研究宋都汴京社会生活的历史资料,与《东京梦华录》等文献资料相比有何优势?(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吴镇画作的特点。(4分)(3)据材料三,比较两幅图的共同点以及在内涵上的不同点。(6分)22.(12分)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工业化道路除了与西欧工业化相类似,还带有明显美国特色。其经验主要有:第一,以农促工。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促使美国的农业生产尽可能采用机器和其他新技术,以节约劳动力。„„1920年后拖拉机又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农业的较快发展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有益于其顺利进行。
一一晨松《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从旧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农民工进城,进而推进了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工业迅速崛起,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几的速度发展,解决了农村50%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成为我国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吸引了2亿多优质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这发展。
一一宁杭、兆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材料三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使农业跟装备、技术、信息、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农耕文明的再生、农业产业的再造„„同时,要用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工业化手段改造农业、工业化成果武装农业,实现农业的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
一一韩长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材料四 我国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市要素和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建国到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受传统体制的约束,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分离,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正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适应的关系正在逐步得到确立。
一一《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美国工业化道路的因素。(4分)(2)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论证。(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20字左右)23.(14分)二战结束至今,大国发展与区域发展、全球发展一直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7月,联邦议院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根据《基本法》的规定缔结《欧洲联盟条约》,以建立“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超国家联盟机构”,并使之具有必要的权力,以达到欧洲的经济统一、共同的外交政策、各国人民的权利平等等目标。
一一[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 戴高乐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期间(1958—1969年)的外交措施(部分):1960年,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1960年,法属非洲殖民地有14个国家独立(当年总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1963年,《法德合作条约》签订; 1964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呼吁各国也承认新中国; 1964年,访问拉美,号召拉美反对美国霸权; 1965年,反对美国干涉越南;
1966年,致函美国总統约翰逊,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站在阿拉伯国家立场上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
一一据[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整理
材料三 英国脱欧虽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的特定历史文化传统和近年来卡梅伦政府玫策失当使然,但同时也是欧盟面临的深刻合法性危机的反映。欧洲一体化之初,其合法性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确立起来的:其一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梦魇的基础上通过国家间的联合实现长久和平;其二是通过一体化安排促进市场开放和经济增长;其三是通过福利国家改造和克服激进民族主义挽救民族国家。
一一Alan Milward,The European Rescue of the Nation State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德国对欧政策的核心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作此抉择的主要因素。(4分)(2)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执政期间法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些措施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的主要外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中国未来的崛起道路建言献策。(2分)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牧马图(魏晋墓壁砖画)耕牛图(魏晋墓葬壁画)材料二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城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潜下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已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
一一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城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一一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2分)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他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和制订宪法,被尊为美国国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盛顿就任总统之后,全世界的目光全部聚焦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已经在军事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能否在政治领域再创辉煌呢„„宪法也遭到了质疑,除了新泽西、特拉华以及乔治亚三个洲对宪法持肯定的态度之外,其余各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反对态度„„对新政府持否定态度的人也不乏其陈。一些人担心联邦政府对各州的控制力太弱,这样就无法保证政策法规的实施。
一一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 材料二 “一旦我这样做将是可耻的,因为尽管这是我国同胞的愿望,而且在大家的信任下我可能当选并任职,但另一个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却因此去职„„”
“我的整个一生就是这样那样地奉献给祖国了。在有生之年,只要我确定知道祖国同意并且需要我牺牲自已的安逸和宁静,我就决不想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再争什么安逸和宁静,”
一一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在军事领域里取得了怎样的巨大成就?华盛顿对美 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杰出的个人品质。(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5CDDCD 6-10AACDC 11-15ACAAB 16-20BCDA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25题各10分,共60分。21.(14分)(1)变化:风俗画兴起;坊市制度被打破。(2分)优势:更直观、形象。(2分)(2)特点:画作类型是士大夫的文人画(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样;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任意两点得4分)(3)共同点:都是宗教题材绘画;都体现了世俗化倾向;都对宗教中的神赋予了新内容;都淡化了宗教气氛。(4分,任答两点即可)不同点:(罗汉图》突出了生活情趣的描绘;《西斯廷圣母》突出了人性以及圣母拯救世间的崇高行为。(2分)22.(12分)(1)因素:农业的机械化节约劳动力;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2)总论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三者相互推动的。(2分)农业化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和乡村工业发展。(2分)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如,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2分)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如,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大大加快。(2分)23.(14分)(1)理念:将实现欧洲联合视为国家利益。(1分)因素:抗衡美苏;经济重建;摆脱战败束缚;推动德国统一;反思战争教训。(3分,任答3点即可)(2)出发点: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谋求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2分)影响:对欧洲:促进了欧洲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1分)对世界:冲击了冷战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分)(3)外因:长期和平降低欧盟内聚力;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剧国家分化(如大国主导市场、财富分配失衡等);福利国家改革积弊重重;激进民族主义复话。(4分)(4)建议:要根据国际关系的变化,适时调整外交战略;要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改善本国的发展条件。(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4.(10分)(1)变化: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2分)(2)汉化措施: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均田制、三长制、租廉调制。(4分,任答4点即可)影响: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2分,任答2点即可)(3)影响: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2分)25.(10分)(1)军事成就:领导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2分)贡献:担任制宪会议主席,制定1787年宪法;不当终身总统,创立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4分)(2)品质: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4分,任答两点即可)
第三篇: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析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汉武帝曾经告诫大臣们,“在位上,而不能进贤者;不举孝,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也,当免。”材料主要说明西汉
A.选官与任官的制度开始确立 B.加强了对文官队伍的监察
C.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僚制度 D.形成了完善的官员考核制侧度
2.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
A.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 B.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 C.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 D.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3.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这说明中国古代
A.通过司法介入维护纲纪 B.明确监察机构相关职责 C.加强监察官员权力制约 D.重视监察官员选拔资历
4.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 A.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B.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 C.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5.雅典“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材料强调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城邦至上的公民意识 C.城邦公民自由平等 D.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6.古罗马法规定:所谓欺诈债权人,就是在债权发生之后至债权得到清偿之前的这一阶段中,如果债务人使自己的财产减少(如挥玻财产、转让封产、场加自身负担的义务等),则该行为是对债权人的欺诈。这说明古罗马法
A.注重法律裁判程序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审判过程重视证据 D.诚信成为立法原则
7.有人说,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作者强调
A.君主立宪制确立了法权至上的原则 B.社会发展要求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C.“光荣革命”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 D.英国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 8.1914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工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这说明当时政府
A.极力维护辛亥革命的既得成果 B.限制和扼杀进步报刊以厉行专制 C.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的治安 D.加强政治审核以对媒体进行规范
9.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大凉山冕宁彝民地区,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呼叮全体彝族民众“赶快团结起来,把军阀驭逐;设立夷(彝)人政府.夷(彝)族管理夷(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共开始探索实行民族区城自治 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始建立 C.民族政策有利于红军的战略转移 D.红军驱逐西南军阀创建革命根据地
10.中国全面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俊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到1938年初,美国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在美国形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这表明中国抗战
A.改变了美英远东政策的走向 B.牵制了日本世界战略的展开 C.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唤起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11.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指出:“凡是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商店,在广场上、屋顶上或门前设置有固定旗杆者,每逢星期日及纪念日,均须悬挂国旗,日出时升旗,日落时降旗。”这反映了
A.中共对国家统一的服膺 B.党旗成为根据地的象征 C.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D.边区政府规范国旗悬挂
12.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级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这表明截高乐时期的外交
A.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 B.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 C.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 D.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
13.宋人记载的关于富民比例的资料显示,从北宋仁宗康定元年到神宗熙宁九年,富民的比例从接近20%,下降到不足10%。这一变化反映了当
A.户籍政策调整 B.城市经济发展 C.贫富差距减小 D.土地兼并严重 14.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以上宫员禁止经商。然面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庆时期,首辅徐阶就在老家华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反映了明代 A.轻商观念发生改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政府史治日益脚致 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15.鸦片故争后的头十年,中国人口依然保持着继续增长的势头,到咸丰元年太平天国革命的前夕,人口达到43200余万,比1840年净增1900余万。这一状况表明当时中国 A.受到外国侵略影响 B.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C.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D.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16.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A.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B.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C.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D.有利于近代思想的发展 17.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新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这些决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农村所有制结构 B.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深入推进‘大跃进”运功 D.扭转当时农村经济形势
18.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巡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在全欧开展 B.欧笑建立直接商贸联系 C.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 D.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改善
19.到19世纪初期,许多下岗的机器纺织工、无地的农工、流浪汉和爱尔兰人等潮水般涌进英国手织业,其手织工人队伍迎来了大膨胀阶段,英国手织业发展到繁华旺盛的阶段。这反映出
A.英国手工业受到了机器工业冲击 B.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 C.手工业成为机器工业的瓜耍补充 D.英国政府推行了自由放任政策
20.1927年苏共十五大指出:如果说,在新经济政策初期,国营企业几乎起不到作用,而私人资本却相对地起着重大的作用,那么,在此时,社会主义工业等就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决定性和主导的作用了。该论断 A.为社会主义全面改造指明方向 B.错误的估计了苏联实际 C.标志着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放弃 D.表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1.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色各样的励志读物讲的都是华尔街的故事,而商业广告也致力于宜传这种对“成功”(即快速致富)的膜拜。比如汉密尔顿牌手表的广告词是:“你能告诉一个成功的男人他实现成功的时刻吗?”这种现象
A.有助于美国人民快速发财致富 B.成为美国闲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C.不利于美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D.折射出美国经济政策即将转变
22.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7年、1941年和1945年的财政收入分别为8.7亿、20.24亿和216.519亿元法币。财政收人的不断增加
A.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B.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得益于加大关税的征收力度 D.显示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2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否决了一项拨款57亿美元的公共工程和地区发展及21亿美元的学龄前儿盆教仃法案。到1973年他宣布已取消包括经济机会法在内的社会立法142项。这表明美国
A.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B.实行战略收编政策 C.总统破坏权力制衡 D.导致人民更加困苦 24.《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行在强调 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封邦建国利于统治 C.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家国亲情本是一体 25.《新全球通史》“在此后的许多个世纪里,人们学习儒家经典并借此在政府里谋求官职,同时在业余时间里,反思人的本质——即在白天信仰儒家思想,在晚上实践道家思想”。在作者看来
A.儒家与道家思想对立面相互排斥 B.道家思想成为儒家积极入世心态的一种补充 C.道家主张人与应该自然和谐相处 D.儒家思想邦助人们解决当时政治和社会难题 26.《宋史·选举志》载:“中兴以来,建太学于行都,行贡举于诸郡,然奔竟之风胜,而忠信之俗微。亦惟荣辱深沉,不由学校,德行道义,取决糊名,工雕篆之文,无进修之志,视痒序(学校)如传舍(旅店),目师路如路人。”材料中作者
A.肯定政府大兴文教培养治世人才 B.鼓励创办私人学校
C.批评官学偏离立德育人的办学宗旨 D.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7.葛长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人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科说明宋明理学 A.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B.主张先有理后有物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28.有人说,我国历史上曾提倡过科学,而科学所以不为人重视者,实因中国人太重实用。为什么我国民族太重实用呢?实由地理、社会、文化环境使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古代只注重实用导致科技落后 B.缺乏逻辑思维导致理论迟滞 C.地大物博的环境导致人们懒惰 D.固守农耕文明不利科技发展
29.关羽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宋代正一派通士编造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关羽故事的流传
A.还原了历史的绷节,增加历史的真实 B.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 C.丰富了正统史学说观,扩充历史的内涵 D.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 30.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西塞罗强调苏格拉底
A.把哲学讨论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社会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D.否定了神或命运对宇宙自然的决定作用
31.有人指出,无论是作为思想启蒙,还是作为实践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以自己特有的
方式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由此表明五四新文化运动
A.宣传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推动了中国壮会各阶层的思想解放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担负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
32.我国从l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l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举措是
A.逐步建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旅 “科教兴国”战略 C.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落实“三个面向”方针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年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在就职前应作如下宣誓或郑重声明:“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按照传统,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下,当选总统需手按《圣经》宣读誓言。此外,第6条规定: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发官员均应宣誓或郑重声明拥护本宪法。——摘编自邓静秋《各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比较》
材料二 1894年兴中会成立会上,孙中山带头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监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拟定盟书后带领大家举右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失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谕此,任众处罚。”1912年1月1日晚10时,孙中山在南京原两江总督衙门就任临时大总统,便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特点。(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宣誓的不同。(4分)(3)综合以上材料,探讨就职宣誓制度的价值。(4分)3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粮食逐渐成为各国之间自力的重要工具。特别是,随着美国在全球粮食市场上主导地位的逐部确立“粮食”日渐成为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政治意图、遏制战略对手的重要手段,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真正注意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在70 年代初,全球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在世界范围内歉收,一些主要国家的粮食产量和输出量大幅出现下降。前苏联也改变了以往屠宰牲畜,以降低粮食需求的做法,开始进入国际粒食市场大量购买粮食,加剧了国际粮食供求紧张状态。世界上出现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到80年代,仅非洲饥饿人口就达1.5亿,每年有500万儿童饿死。
——摘编自安毅《世界格局调整中各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贸易、流通与储备政策》等 材料二
——据张颖《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演进及前瞻》等编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粮食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粮食状况的发展趋势及原因。(10分)35.(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摘自朱熹《朱子家训》
材料二 康有为坚决反对封建礼教中的一些陋习,他不但阻止女儿裹足并成立了不裹足会,希望通过破除这种愚昧的残忍行径减轻更多妇女的痛苦,他把教育作为开展维新运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们关心时事、独立思考、通经致用、挽救世变有着很好的启蒙作用。他著书立说,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中描绘了理想政治蓝图,希望通过社会变革,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他一生有很多探寻中国道路地实践,其中“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运动是影响比较大的政治实践。虽然变法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但这些变法的具体方案无疑是中国向近代化方向迈进的先进性举措。
——摘编自《论康有为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子家训》中所倡导的治家理念并指出其时代意义。(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家国情怀”的表现并指出其时代背景。(7分)
3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文明互动是一个双向的或多项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各个文明之间既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有相互冲突、相互协作。文明互动更多地强调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和了解,强调各种文明应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结合材料,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围绕“文明互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必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
1-10:CBDDB BABCA 11-20:ABDAB DDBCA 21-30:CAADB CCDDB 31-32:DA 33.(12分)(1)宣誓主体广泛;突出宪法的权威;体砚三权分立、权力制约;手扶《圣经》宣誓,彰显宣誓的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4分)
(2)前者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后者是为了在中国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前者是对政党负责,后者是对国民宣誓。(4分)(3)树立法治信仰。凝聚共识力量;强化民主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4分)34.(14分)(l)历史背景:“冷战”的影响;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苏联政策调整;气候灾难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4分)
(2)趋势1:粮食产量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分)
波动原因:中苏关系恶化;国内政策失误及自然灾害;上升原因:政策调整(尤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等因素。(4分)趋势2:粮食进出口虽有波动.但整体上净进趋势增长。
波动原因: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等因素影响;增长原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4分)
35.(1)家国情怀,重德修身,家庭和谐,读书明理。(4分)继承和弘扬了儒家伦理思想,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3分)
(2)去除封建陋习;用教育启迪民智;从理论上寻找治国出路;以变法改变社会现状。(4分)列强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朝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入;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刻。(3分)36.(12分)示例:
论题:元明清时期“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推动了中西方文明的发展。(2分)
元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将西方文化带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影响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促使部分中国人(士大夫阶层)开始面向世界。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剧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战胜封建势力有重要推动作用,启蒙思想家也利用儒家思想来反对基督教神学。中国文化成为推动欧洲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动力之一(8分)
总之,元明清时期,中西方文明的互动,推动了双方的社会发展和世界的进步。(2分)
第四篇: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北京海淀区2011—2012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政 治 试 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微博,一种仅仅140字的互联网文字应用,正悄然为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进程注入活力。回答第1、2题。
1.日前,我国省级政府都陆续建立了政务微博,读右图,政府的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③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政务微博从一个视角折射出,我国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根本目的在于
()
A.促进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
B.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C.增强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
D.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
3.政府能办很多事情,但有事情会不会找政府,则体现出我们政治素养的高低。下列问题必须找政府解决的是
()
①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
②发现有饭店使用地沟油
③公司的产品没有销路
④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给善意的生长带来一缕阳光,给道德勇气的释放打开一个出口。近日,深圳市向社会公布了由市法制办等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规定“诬赖救助人,应受到一定惩罚”。这体现了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深圳市法制办作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③我国的法律制度更趋完善
④加强立法,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交通是否更顺畅,环境是否更美好„„日前,作出“十大突出问题”整改承诺的武汉市政府14个部门的“一把手”,接受了市民代表团和特约评论员的质询,武汉电视台全程进行了现场直播。这样的“电视问政”
()
A.有利于提高政府的信誉意识和责任意识
B.拓宽了社会公示制度等民主监督的渠道 C.提高了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和能力
D.使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6.为打造“阳光村财”,有的村委会每月召集民主理财小组成员,逐项审核村级财务支出,有效地堵塞了村级财务管理上的漏洞,解决了以前存在的“口头帐”、“糊涂帐”问题。这一做法()
①增加了基层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保证了公民行使质询权和监督权
③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④提高了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某县政府未经任何程序的审批,强行要求农民把麦田变成果园,用基本农田种植苹果。该县政府违背了依法行政具体要求中的()
①合法行政
②高效便民
③程序正当
④权责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答第8一10题。
8.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A.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C.不断完善其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D.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9.在政协常委会上,围绕文化繁荣和发展问题,政协委员纷纷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建言献策:加强文化立法,完善文化市场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民主机制等。这表明政协()
A.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拥有国家部分重大事务决策权
C.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D.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
10.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这表明我国()
①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支持宗教人士宣传宗教文化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体现了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融合。回答第11、12题。11.“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不管是五四运动、卢沟桥事变,还是新中国成立掀起的建设热潮、奥运会北京市民的参与精神,都显现出这座城市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精神品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显现出不同的具体内涵,这是因为
()
①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爱国”体现了北京市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责任感,由此,我们会思考自己该以什么样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去践行爱国责任。将爱国情感导人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之中,作为公民可以
()
①在北京市人大代表的选举中投出神圣的一票 ②通过信访举报和舆论监督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在互联网上参与北京市交通管理问题的讨论
④通过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参与城市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10年来,中国不断成长,从WTO的新成员逐渐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推动者。回答第13、14题。13.按照职能范围划分,世界贸易组织属于
()
A.一般性国际组织
B.政府间国际组织
C.专门性国际组织
D.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1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1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商品7500亿美元,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800万个就业岗位,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双赢。可见
()
①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是各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②中国的发展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国家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越南、菲律宾等国相继提出所谓“主权诉求”,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国搅局,使南海由“平静之海”变为“复杂之海”。某班同学就此展开讨论,最切合讨论主题的观点是
()
①国家问的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③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世界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17世纪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代表着纯洁和高雅”,随着欧洲探险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这个“真理”认识崩溃了。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这表明
()
A.联系具有偶然性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7.纽芬兰岛等地的鳕鱼,因被过度捕捞而数量急剧下降。科学家发现,对鳕鱼的过度捕捞改变了鳕鱼的进化过程,导致了鳕鱼的早熟,使其形体变小、品质降低。鳕鱼“被早熟”体现了()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可违背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③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④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由于长期高强度、粗放式、大规模的煤炭开采,我国煤炭业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正处于凸显期。山西因在全国煤炭行业的特殊地位,成为解决煤炭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试点。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事物发展
B.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两次对接成功,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历史性新纪元。回答第19、20题。
19.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捉、‘缓冲、拉近和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表明()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20.为突破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技术难点,广大科技人员迎难而上,集智攻关,攻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填补了10余项国内技术空白。这表明
()
A.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主要矛盾
C.事物的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21.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但地沟油问题要得到真正彻底的根除,更要在源头“管控”的同时大力疏导,即创造合法产业链,利用市场机制处理厨余废油,提炼燃料,让“地沟油”变废为宝。这强调了
()
A.“废”与“宝”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B.“废”与“宝”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C.“废”与“宝”的转化是对“废”的彻底否定
D.“废”与“宝”的转化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22.“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一生经历过各种挫折与失落,但他那无所畏惧、敢于承担的个性让他一直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价值观,总能为他的离奇想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说明
()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③社会要更加注重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④只有追求个性发展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李清照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对项羽宁死不屈的崇敬,反讽南宋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而毛泽东则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提醒全军指战员占领南京后不可学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致失败的楚霸王。对项羽的不同评价,是因为()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认识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C.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一分为二
D.价值判断具有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 24.“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板凳妈妈”许月华、“索道医生”邓前堆、“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孩”孟佩杰等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他们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了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这启示我们
()
A.价值观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具有决定作用 B.人们的价值观念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C.人生价值不能用荣誉衡量,但要通过荣誉来体现 D.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
25.2011年11月8日,是北京市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某校35名中学生也参与了投票,投票结束后,记者采访其中一位中学生,这位新选民说:‚场面没我想象的那么宏大、热烈,但当我把选票投进去的时候,真的觉得我长大了,第一次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利了,同时还有点紧张,怕行使不好这个权利。‛
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行使好这一权利的认识。(8分)
26.一些欧洲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以来,不断传出针对中国充满矛盾的声音,‚中国应该救欧洲‛、‚中国向欧洲提出‘恐怖要价‛’……欧债危机阴霾迟迟不散,中欧关系也随之变得微妙复杂。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新形势下中欧双方应如何推进中欧关系。(5分)
2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结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概述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分)
28.‚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政府‚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禁止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三公‛支出。
(1)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务院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8分)
公开‚三公‛经费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为民‛、‚福民‛。传统民本思想也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但其目的是‚治民‛、‚驭民‛;党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立足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的知识,简要分析传统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8分)
29.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从4月25日至5月31日,共收到网民提出的意见23万多条,群众来信181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个税‚起征点‛调整上,由于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的公众中有占83%的人,以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大多对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声强烈,最后表决的个税法修正案将起征点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税级‛由修改前的9级调整为7级,以利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代表们普遍认为,‚个税法修改一小步,民主立法迈大步‛。
(1)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为什么是“民主立法迈大步”。(8分)
(2)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8分)
第五篇: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含答案
高 三 历 史
2017.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效律》中规定凡是出现调动或离职的官员,其在任时的钱财物资和账目要进行离任审计,在审计后进行工作交接,实行各负其责的原则。这一做法 A.杜绝了国家权力滥用误用
B.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C.有利于监督官员廉洁从政
D.增强了民众监督意识 2.东汉顺帝之前乡举里选,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汉顺帝时规定,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这一规定 A.确立了分科考试的录取方式
B.否定了重视德行的选拔标准 C.根除了察举制官士勾结弊端
D.打击了豪强把持官场的特权
3.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今天看来是正常的外交行为,当时的人们却感到愤愤不平。这种“不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B.对国际外交原则缺少理解 C.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
D.不断增强的爱国主义意识 4.“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用独轮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这些现象共同体现了
A.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农民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 C.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
D.民众的支持影响战争结局 5.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当天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多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采纳吸收其中的100多条。这一过程 A.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愿望 C.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
D.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6.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伊拉克发言人法迪尔·贾马利宣称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和平的国际势力,锡兰总理科特拉瓦拉提出要像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一样反对苏联殖民主义。对此,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
A.奋力推动印度支那问题解决
B.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 C.首次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7.“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8.雅典民主政治建立之初,设立了由富人承担的捐献制度,起初它有较强的公益性和自愿性;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雅典对捐献制度进行改革,捐献真正成为城邦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这一变化
A.消弭了雅典社会的贫富鸿沟
B.违背了雅典民主的基本价值观 C.有利于雅典人平等参与政治
D.有利于雅典国家机器顺利运转
9.有人将《十二铜表法》条文归纳为三点:一是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二是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三是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这一归纳旨在说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了以民主为核心的法治观
B.维护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C.蕴含了人人平等的近代民主观
D.协调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
10.美国只有一个政治纪元,也只有一种政治时间,无论其政治身份在危机时刻发生何种结构性的改造,还都是发生在1787年宪法设定的政治框架内。这旨在强调 A.美国的近代宪法完美无缺
B.联邦宪法化解危机的功能 C.美国宪政实践具有连续性
D.宪法固化美国的政治身份 1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舒曼计划”,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联营”。该计划 A.促使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B.推动了二战后法德两国的和解 C.实现商品人员资本自由流通
D.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起步 12.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组织成立后,成员不断增多。表中这一变化反映了
[KS5UKS5UKS5U]
A.北约战略目标发生转变
B.北约国家冷战意识逐步消失 C.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
D.欧洲的军事一体化不断加深 13.二战后美国社会舆论研究机构曾定期开展这样的民意测验:“您预测在未来25年内会发生战争吗?美国应该承担保卫和平的责任吗?”做出肯定回答的被调查者在1945年占32%,在1946年占41%,而到了1947年则达到63%。这反映出 A.战争爆发的危险日益迫近
B.美苏意识形态的对抗日趋加剧 C.美民众的道义感日益增强
D.美国保卫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
14.东汉《四民月令》记载:九月,治场圃,涂困(qūn)仓,修窦窖。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对材料中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地主田庄的多种经营自给自足
B.东汉末成为封建割据重要因素 C.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减轻
D.表现了封建国家的强大和统一 15.汉文帝曾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之后汉代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汉代实行盐铁官营与民争利政策 B.汉代重视商业并保护商人的利益
C.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吏”现状得以改变 D.封建社会的某些时期抑商和惠商政策并存
16.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繁荣。南翔镇是著名棉布贸易中,“地不产米,仰食外郡”。盛泽镇“四乡农民,重织轻耕”,盛泽丝绸畅销海内外。这些现象表明该地区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出现早期工业化特点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农民已率先成为市民
17.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天津、广东多地拟筹股经营航运,久经禀求未能获准,只得转而经
营小火轮,开发一些短途航线。即便如此,轮船招商局也横加干扰。无奈之下,多数小火轮公司只得采取“诡寄经营”的形式。材料说明 A.洋务运动旨在与洋商争利
B.外国资本扶植民营企业 C.轮船招商局享有优惠待遇
D.民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18.下图是1926—1936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图(单位:百分比;工业有纤维、食品等;重工业有机器、金属等)。由该图可以看出
[KS5UKS5U]
A.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B.外国加强了对华资本输出 C.民族工业发展受挫
D.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19.在统筹兼顾方针下,逐步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该措施 A.有利于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
B.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性质 C.调动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D.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
20.右图是我国“三线建设”的一幅宣传画。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对“三线建设”理解,正确的是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实现了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 C.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
D.体现八字方针对工业的调整 21.读下图可知,我国当时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B.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
C.积极借鉴西方模式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2.托拉斯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组织形式。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第二条规定:“凡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其他任何人联合或勾结,以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
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这表明 A.托拉斯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
B.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C.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美国力图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23.斯大林认为,国防工业是巨人的一条腿,但一条腿的巨人是不行的。农业必须成为巨人的另一条腿;农业如果不发展,没有粮食、原材料,工业也不可能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苏联
A.用强制手段在农村消灭地主阶级
B.按现代工业化方法发展农业 C.集中全国力量开展五年计划建设
D.确立起斯大林现代化的模式 24.孔祥熙在给蒋介石的密电中汇报会议进展:“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现正进行商讨中”“弟复告我国久战八年,损失严重,此项摊额有关将来复兴建设”。此次会议
A.是美英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
B.解决了国民党统治区通货膨胀问题 C.明确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
D.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体系化 25.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特里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这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会导致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国际收支来说就会发生长期逆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特里芬难题凸显了美元帝国的困境 B.美国在国际贸易中是长期顺差国 C.特里芬难题导致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D.美元与黄金脱钩解决了这一难题
[KS5UKS5U]
高 三 历 史
2017.1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不能再左右国家。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二
英国传统的司法审查观念为越权无效原则所主宰,认为司法审查的主要功能是落实议会的真实意图,其背后体现的是议会至上的传统宪法观念。在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权几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普世价值,而对人权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个人而是作为公权力的立法和行政,对立法、行政的限制成为各国宪法发展的基本动向,普通法宪政主义应运而生。普通法宪政主义认为,司法审查不应该以或仅以议会的立法意图为标准,而应扩及尊重个人意志自由这样更高级的道德律。
——摘编自李洪海《英国宪政思想的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普通法宪政主义兴起的意义。(6分)
[KS5UKS5U.KS5U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李鸿章的“和戎”是表,是权宜应敌之策,借法求得自强是里,是根本目的。他继承了曾国藩“守定合约,绝无更改”的主张,一再强调“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在强敌如林的情况下,运用远交近攻的合纵连横之术,使强敌相互对立、相互牵制,以维持中外相安局面的理论,构成了李鸿章“和戎”思想的核心内容。„„他没有如愿以偿地将自
己的外交思想贯彻到位。
——摘编自杨亚男《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材料二
建国之初,由于美国政府推行与中国革命为敌的政策,毛泽东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一再告诫中国同志,“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要用自己的腿走路。”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朋友,我们要好好团结。此外,还要团结资本主义国家的朋友。”因此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尊严、主权和领土完整,毛泽东同美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进行了长期坚决的斗争,并从战略上为中国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使新中国顶住了扑面而来的惊涛骇浪。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再也不能无视新中国的存在,中美两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关系正常化。
——摘编自《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外交思想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与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本质及其实践结果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两者不同的原因。(10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古代城市内部的交通主要是依靠步行、畜力车为主,城市局限在半径约为不到4公里的集中布局平面内。沿交通干线驿站、驿铺非常繁密,而且水路也设驿铺,供给交通工具和食宿,大大便利了商旅„„古代的城市内部主要交通干线为过境交通:城市作为地域性的中心具备防御功能,城内重兵把守,城市扼守在交通要道上;在主要交通道路两侧形成一定的商业、市场等交换、消费场所,从而使沿交通干线古代城市形成“串联”型分布。
——摘编自张洪恩、黎克继《浅析中国古代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大量的移民不断地从各地涌入,传统城市交通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许多城市都开始有意识地实施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工程,为新式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电车、公共汽车在许多城市相继出现,标志着中国逐步进入新式公共交通时代,电车的出现促使城市的发展重心由旧城及河流沿岸向电车沿线转移,改变了传统城市的空间模式。[KS5UKS5U]
——摘编自鲍成志《试论新式公共交通兴起与城市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交通的特点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与交通关系的认识。(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上表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中三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三国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