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课的反思

时间:2019-05-15 10:3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课的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课的反思》。

第一篇:对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课的反思

新课程实验教材在我市一年级全面铺开,为了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教研室小学数学科通过组织教材分析、理论讲座及教学观摩等活动,使新课程的实验老师在实施新理念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大部分老师明显地走出当初形式化倾向的误区,更加注重了教学的有效性、目的性、价值性、激励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利用一切有可能的条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前解决问题的教学,关注的是产生数学问题的情景。老师们采用生动有趣的情景,采用生动直观的“图画式”,让学生理解情景的情节与内容,通过联想和识别,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过程。郭绮丽老师的认识人民币一节,老师就创设了三个情景:多媒体画面引出人民币的作用;出示真人民币的各种面值,让学生真实地了解人民币;“小商店”买东西环节,让学生懂得元与角的关系,一元能买什么。

二、特别注意小组合作的目的性、价值性和有效性

我们说小组活动、合作学习是否有效,一要看学习内容是否有价值;二要看全体成员是否人人投入;三要看是否有思维碰撞、情感交流。

老师们大多数都能保证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操作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活动非常充分,并且教师还能及时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合作的内容也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纠正、相互补充,因此许多的小组活动非常有效。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断强化,合作的良好品质逐渐形成。

组织小组活动时,教师必须要对小组的合作学习引导好,否则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是听众。因此我倡导异质分组的同时,也采用同质分组的形式,让基础差的学生也有动手操作和发言的机会,成为合作学习中的主角。在教学在,我也曾惊讶过一些平时没有注意的的学生,偶然的一次“唱”主角,让我眼前一亮,重新认识了他们。

三、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养成听课的好习惯

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等原因的影响,自我中心的意识很强,加上低年级学生有特别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他们一听到老师的问题,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意见,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他们知道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每一个人在课堂上、在老师眼中都是平等的。“谁的耳朵最灵?”、“注意听,等她(他)说完,我要问你们有什么意见?”、“你能把听到的再说一遍吗?”、“让我们静静的听他(她)说完”。这些简单平实的语言在教研课中不时出现,表明我们的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倾听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有些老师还特别奖励认真倾听和倾听习惯有进步的学生。

四、能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很多课中,当学生没有答出来时,老师并没有急于请其他同学帮忙,而是说:“不要急,再想想,相信你能说出来。”而当这个学生答对时,其他学生由衷地送了他鼓励的掌声。在这里,教师给这个学生绝不仅仅是多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是给了他进一步学习的自信。这充分反映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而不是考虑自己的教学如何顺利的进行,这养的例子举不胜举。

五、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教师不应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而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有的教师大胆地改革教材中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选择了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情景和问题情景,这样的情景创设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加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和挑战性,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册《用数学》一课中,有的教师认为南方的孩子不熟识院子图里的向日葵、石榴等,就干脆不要这个例题,把练习题的池塘图(有青蛙、鱼、鸭子)提上来作为例题来探究,这是我们江南孩子喜闻乐见的,孩子们特别爱看、爱说。这说明我们老师有了合理改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意识和勇气,努力开发更加切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这是从服务于学生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

六、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要学好数学,就要用数学对具体情景进行思考和探索。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综合数学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许多老师非常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完《分类》时,教师马上让学生收拾书包,看谁整理得最好;让部分学生站出来,对学生本身进行分类;有的老师还布置学生回家整理鞋架的鞋子、整理归柜子里的衣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面对新事物,如何逻辑地有创意地思考,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何获得信息并有效地加以处理,如何与别人沟通等。在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进一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在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1、注意教学语言的推敲和积累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操作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上使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合作,这是非常好的,个别的课堂还出现大幅度超时现象,我们有些老师教学语言前后顺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比如,师:现在我们用自己做的卡片和带来的物品进行买卖游戏,好吗?

生:好!

这时学生已经急不可待的开始行动起来,课堂上有些混乱,老师大声的喊着:同学们先不要动,听老师说清活动的要求……,老师的声音已经无济于事,然后老师采用拍掌“一二三”,等同学们安静,才能讲下去,这时学生虽然坐好了,可是心还在想着快点玩,这样的活动效率值得我们思考。

有一位老师就这样组织活动:“同学们,你们愿意和老师做个游戏吗?,看谁能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然后告诉其他同学”。同学们竖起耳朵,生怕听漏一点。这位老师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评价语言的有效性、丰富性,教学机智的闪现,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积淀的结果,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听课中还有一些老师用简单的语言就能组织好课堂。比如课中学生在玩学具,师:不小心拿出学具来的同学,请悄悄的把学具放会抽屉里。又如:请各小组帮忙,把物品轻轻放回盒子里,交回老师手中。这就使课堂秩序井然有序。

2、为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好擂台

记得有一位教授讲过:凡是学生能探索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处于开放状态,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有话敢说,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表述不同的解题

思路,当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时,到底谁是谁非,怎样让学生的认识催于正确统一,是高高在上马上给出答案?还是适时地为学生们的思维碰撞搭个擂台?

3、确认学生已经做好本节课知识的准备

部分老师在探究的关键环节,学生启而不发,问完一个马上坐下,又问一个,一心想着学生走进自己设计的答案,而不会利用学生的回答,找切入点。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出现这种现象除了老师的引导语言外,很多时候是学生没有做好知识的准备。比如在广州听的一节《估一估,猜一猜》,老师虽然引导得不错,还总结了猜估的方法:找范围——把范围一步步缩小——估出来,可是学生在实验猜估时,总想不出从几到几的数字到底有哪些,总是猜估不出来,学生对这种方法产生怀疑,兴趣不浓。其实关键就是前面一节课的100以内数的顺序学生没有学好,阻碍了学生的思维。

4、让记录数学活动,成为数学课的一部分

走进新课程,实施新理念,学生的合作活动几乎每一节课都出现,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知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当学生合作得非常愉快并能达到目标时,老师很想学生保证这些活动在整个学习进程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由于他们的愉快,相信他们都乐于去记录活动过程,这样可以加强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我曾经在《分类》和《认识人民币》等活动中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因为是他们亲身经历而且很有乐趣,结果他们写得比语文老师布置的日记写得还要长还要好。我在堂上当是数学课的一部分来读他们的日记,表扬和鼓励他们,他们觉得我在关注他们,个个竖起耳朵,静静得听想不到,在以后的活动中,部分学生会主动叫我布置写数学日记的作业。学生在写数学日记,其实是在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所以我建议老师们不要小看一年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他们写数学日记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并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部分。

课标提出我们的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如果每个学科都以此为目标,这个目标就不会落空。数学教育中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我想首先是数学课程应该能使学生对数学喜欢和好奇。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积累、勤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以及遗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改进、完善和提高的方法和策略,唤发新课程的魅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二篇:研讨课教学反思

课例研讨课程The Violence of Nature教学反思

本次课例研讨课结束后,我作为研讨课授课教师,和各位听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且收益匪浅。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初中学生非常不同,学生不再像初中生一样能够毫无顾忌的回答问题,那么就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

在本次课上,我将班级40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这样有助于同学间的竞争学习,促进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与学生更加亲密的接触而不是将自己和学生隔离开来,我特地准备了激光翻页笔,运用高科技的辅助作用,让我能够从讲台上的电脑前解放,能够走到同学们中间和同学们互动。另外,经过这么多年的英语学习,我发现单纯的单词记忆很难在同学们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力图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的进行新词汇的记忆。本节课的最后,我引用了维克多·雨果的一句名言:“ Nature is not only a kind mother, but also a ruthless butcher”,目的既引起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又紧扣主题,还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名言警句,让学生们记住这句话,以备不时之需。虽然我在课程的准备上下了一番功夫,但是还是因为经验不足,使很多缺点暴露了出来:

首先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课前准备不充足。在即将开始上课的时候,才发现班级的电脑中没有安装视频播放器,可是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临时进行安装了,致使整个课程设计发生了临时的改变。课前准备不足还表现在上课材料的准备不充足,如果我能够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就多准备一些材料,那么即使出现了上述无法播放视频的情况,仍然不会手忙脚乱的寻找习题填补空缺的时间。其次,无论在何种教学环境下,板书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我因为之前的慌乱却漏掉了这一环节,甚至连题目都没有写,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虽然最后用一些内容最板书做了处理,但是还是暴露了经验不足的缺点。

再次,现在的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一直在强调课程小结的重要性,本次课例研讨课,我虽然在课程的最后设计了一句点题的话,但是并没有对本次所讲内容进行小结,也没有和同学交流所学到的内容,对于重点词、词组、句型的强调也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在和各位听课老师的交流中,有前辈反映,在大家齐读课文的时候,有学生并没有开口,也就是说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关注到每个同学的动向,这样并不能保证学生们的全员上课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是十分重要的。

总结起来,本次课例研讨课的不足之处颇多,亮点略少,但是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在各位前辈的帮助指导下,我一定会慢慢克服身上的缺点,成为一名关注学生听课状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以及能够确保上课质量的英语教师。我也希望我的这次研讨课能够给各位前辈们带来一些启发,让二十八中学的英语课成为老师爱讲,学生爱上,又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示范课程。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反思 20xx年3月17日、18日,在省会xx,我参加了“黄河之声”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课,感受颇深。第一节课是钱守旺老师的《24时计时法》,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比较熟悉,但接触较多的是12时计时法,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们来说,看似已经知道,但实际上只知皮毛。钱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轻松地明白、学会本节课,收集了大量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们重点观看时间表示的方法,从视觉上先给学生一个感性印象。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们会疑惑,怎么有时是7:00,有时是19:00呢,这时学生们就很好地产生认知需求,有利于课的进行。对于钱老师的课,我比较欣赏的一点就是,钱老师不断地适时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认知需求。比如,你认为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时生答,早晨起床,睡觉醒来等,老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一天的时间:24时)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怎样转换?(师生讨论:中午12时之前一样,之后24时计时法的时间比普通计时法的时间多12),这些问题设计的都恰到好处,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需求,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吸引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再比如,为什么普通计时法要加上时间词,而24时计时法不需要加时间词呢?虽然有同学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可能只是把它看做一个习惯,并没有深入思考,而这正是真正要老师引导的地方。作为老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展开思考与讨论,体现教育的价值。所以我认为老师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更应该是知识的引导者。在钱老师的课上,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钱老师为准备这节课,做了很多工作,他所制作地幻灯片很多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但是,有一点就是,钱老师的课上,节奏有点快,老师很多时候都是在自问自答,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课空间较少。第二节课是徐斌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数学课贵在尽可能用以学生的思维基础所能理解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本质东西,徐老师在课堂的开始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策略”二字的理解,学生们泛泛而谈,一致认为“策略”即方法。接着,徐老师开始导入新课,以学生的旧知识“位置与方向”为基础(如图所示),询问学生,如果从学校出发,前往科技馆怎么走,学生如实回答,这时旧课与新课的转折问题出现了,徐老师接着问,如果要回来呢?该怎么办?学生们自然而然地说,“原路返回:相反方向,倒过来再走一遍”这不就含有“倒推”策略的思想吗?徐老师反复地和学生们交流、沟通这一重要的思想。接下来,课的顺利进行关键就在于老师的恰当引导了。东环路 学校 ↑北 ?————————? ? ?——————? 汽车站 科技馆 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品尝一道菜,你第一次吃不好吃,以后你就很难认为它好吃了。如果学生在一堂课的二十分钟内还没有掌握新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的话,那该有多么失败。徐老师在学生们对“倒推”策略已有初步的认识的情况下,趁热打铁,精讲例1,如图所示,原有?毫升→喝了60毫升→倒入80毫升→现有240毫升有一点值得我欣赏的,就是徐老师在展示这个例题时,并不急于让学生们求解这道题,而是不断让学生们先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思想,加深“倒推”思想,总结出“现在→原来”的通俗易懂的思想。上面的步骤“倒推”过来就是: 原有?毫升←倒入60毫升←倒出80毫升←现有240毫升 即得此解:240-80+60=220(毫升)可见徐老师深知,这节课并不是要讲解数学题的,而是要向学生传达重要的数学思想,即“倒推”策略思想的,学生们只有理解并掌握了数学思想,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自然而然地,课堂顺利地进行着习题的练习。这使我想起了我的课堂教学实况,我总是在学生们已经初步了解新知识的情况下,让学生们自己求解本该精讲的例题,之后便草草了事,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学生们似懂非懂地学习着,遇到最基本的知识习题时,却不知所措。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学生们本应该对笔算的步骤了如指掌,我也很自信地这么认为,可是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如,学生在填写这道题目时,错误百出。2 6 ×14 8 2 0 8 „„„„„„()×()的积 2 6 „„„„„„()×()的积 4 6 8 „„„„„„()×()的积,()位的“0”不写 可见,我作为老师并没有做好引导和指导,没有备好课,没有把握好新知识的核心思想,给学生们造成不可言喻的学习困难。回归到徐老师的课堂中,我感悟,徐老师在教学中一直在向老师们传授着这样一个教学原则。即“从简单出发,向本质迈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应该尽力用他们能理解的通俗易懂的思想方法教学,应向学生们传达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不仅仅是解题思路。很简单,徐老师在做“素质教育”的事情。第三节课是刘松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刘老师的课,语言幽默风趣,与学生们沟通甚好。整节课中,刘老师与学生们互动较多,数学游戏设计到位,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数学思想。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刘老师首先请三名学生到讲台上,给他们几支粉笔,让下面的同学猜一猜有几支。学生们这样猜到:0、1、2、3、4„„刘老师不断地坐着引导,问:到底是几支呢?这时一名学生猜到,说是n支,刘老师听到这,不忘问到“为什么?”,“因为不知道具体是几!”游戏进行到 这里,讲台上的学生开始解开谜底。1n 3 7、0.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不知道是几,可以用字母n表示,当n遇到特定的值时,n就表示这个值(如上图)}→{n可取任何不确定的值} 刘老师反复地强调,《用字母表示数》实际上就是,n可取任何不确定的值,是不确定的。接下来的教学就是围绕这一本质东西开展的。整节课都在进行着井然有序的游戏,游戏的宗旨是理解“n取任何不确定的值”。刘老师时刻在提醒着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因为不确定”。《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我没有教学过,但我十分感觉到,这节课并不好“教”与“学”,首先它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其次它比较抽象,可以说它是由“数”的思维转向“字母也是数”的思维的开端。之前,我曾观看过用“魔方”教学本节课,在那节课中,利用魔方,进去一个数,再变出一个数,反复几次,目的是让学生们发现“魔方”的秘密,并提出疑问:在不知道进去的数是几的情况下,应怎么表示才比较妥当。这时,自然而然地就想到,用字母n表示进去的数,用n+10表示变出来的数。我感觉这样教学挺不错的,教学很顺利。但是,在听过刘松老师的这节课后,我发现,“魔方”教学例子并没有那么好,它向学生传达的数学思想很单一,只是“在不知道是几的情况下,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种数学思想比较狭隘,当字母n遇到特定的值时,怎么办,学生们应如何理解。刘松老师则认为,《用字母表示数》应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的数学思想上,应在本质东西上教学。我比较认可。学习数学,本就应该学习的是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而实际当中,我们很多老师只是简单传授知识。三位老师的数学课讲的都很精彩,我总结了几点他们教学的共同点。其一,最初都与学生亲切沟通,缓解气氛。如钱老师在上课之初,给学生们播放几个搞笑片子,以及一些励志语录。再比如徐老师与学生们拉家常,发现郑州变化很大等等。其二,教学的过程中都渗透着“游戏教学”的方法。如钱老师与学生们共同认识24时,并做相关动作,以表示这个时刻你平常都在干什么。徐老师的“玩好数学?数字卡片”游戏,四张卡片:1、2、3、4组成1234,2对换3,1对换4,1对换2,最后数字是几。刘老师的课堂数学游戏更多,从一至终,整个课堂都没有离开过游戏,同学们乐在此中,如猜粉笔,10秒内从0能写到几,1秒内写完所有的自然数等等。当然这些游戏的设计都是围绕新课中心而展开的。其三,教学的核心都放在了“数学思想”这条主干上,并渗透其他相关的数学思想。如徐老师设疑“倒推策略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向学生传达“灵活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在“玩好数学”游戏活动中,教导学生“玩好数学,需要不同的策略”等。再如刘老师在教学“5×n=5?n=5n”时,教学“×→?”的原因,即Х与×相近,所以用?代替,渗透数学文化知识与思想。其四,都主要把“说”放在了学生身上,即学生能说出来的,老师尽量不要说,学生能做出来,老师就尽量不要去做。在三位老师的这几节课中,可以说学生们大胆发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共同讨论。人们都说,语文是要“说”的,数学是要“思”的。但是我感觉,数学也是要“说”的,不光要“思”,“说”也十分重要。很多老师在数学课上,总是不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认为只有语文才注重。孰不知只有学生们“说”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他才是真正懂得数学的含义;如果他说不出来,说明其实他还没有真正懂得数学的内涵,学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们会“说”了,他也就在思考问题;学生们思考问题了,他也就会有问题;学生们有问题了,能发现问题了,那么他离“创造”还远吗?,此时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所想得到的结果吗?此良性循环,值得我们老师反思。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本人保留本文章的原创性的权利。

第四篇:一年级新课程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新学期一年级数学实施新课程教学,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所取代,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由传统的知识性转向现代的发展教学。下面我以“认识位置—左、右”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感悟。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这节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如:多媒体的运用、教学卡片、游戏、比动作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课堂上给予学生提供一个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广阔平台,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

二、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1.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特点:

1.写作业、吃饭、刨笔的动作,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

2.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4.以学生坐在座位上或以排队方式让学生说说左边右边的位置,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教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教学知识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

5.课堂上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教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

总之,面对新课程,我觉得我们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带着新的理念,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教学学习的需要出发,把新课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探索合适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实施数学新课程后的教学反思

田镇义和完小 赵学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坚持好这一理念的关键是要注重 “四个创新”,突出“四个结合”,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水平。

创新教学情境,坚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都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国共产党同配合完成任务的学习,都是积极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味地促长自主学习,也不能无限地使用合作学习,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科学地进行整合。学生能自主探究的就不一定追求形式上的合作讨论。只有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不同意见、研究结果多样、独立思考困难、解决策略不同、需要分工操作等确需合作讨论的问题时,才可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交流以至争论。在合作学习中,要努力提倡相互认同、相互接纳的精神,在以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独创性的同时,注意方法的引导和训练。从而在教学中形成一种通过教师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思考、想象和表达,构筑学生展示独特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思维活动的有效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既发挥个体能动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的教学效果。

创新教学方式,坚持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接受学习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能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避免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不但时间不允许,教学进度将受到影响,而且中差生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要辨证地理解和运用接受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推行积极的接受教学。在教学中把握好“引”和“导”的度,避免“满堂灌”,避免机械重复的“讲”和“练”,正确把握教学中的“教、扶、放”的关系,以教法启发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通过接受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通过学生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创新教学思路,坚持知识灌输与方法应用相结合。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在数学教学时,既要体现它作为生活知识普遍性的一面,也要体现它作为思想方法特殊性的一面;既要明确反对数学教育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建立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的学习活动的良好基础,但同时又必须注意防止以“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应该辨证地处理好数学思想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当前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必须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应用中,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意识。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同时又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头脑。

创新评价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用考试和分数来评价学生是现行基础教学的主要特征。实施新课程教学,虽然要求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及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但这并不表明要完全抛弃考试和分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能把考试和分数当“靶子”攻击,不能让形而上学到处泛滥,把正确评价与分数评价对立起来,要正确处理正当评价与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保持正确的心态,有机结合使用。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正确的、新颖的观点,应及时予以肯定,对考试成绩好予以表扬对差生也要充分进行鼓励。同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切忌只表扬,不批评,从而形成学习成果正确的评价导向。

xiexiebang.com收集整理!

下载对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课的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课的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数学教学反思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 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

    小班化教学研讨课反思

    小班化教育学校区域五校联盟的开展,让我有幸前往**小学参与小班化教育教学研讨课。这是我第一次走出校门,在很多同行面前借班上课,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体验。这次我选的是三年级下......

    新课程研讨交流课教案

    新课程研讨交流课教案(简案)(七年级地理下册)作课教师:张彩云课题:《澳大利亚》课时设计:两课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领土......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误区一:教学开放过度 实例这是一节公开课。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做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

    数学教学课例研讨总结

    数学课例研讨总结 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

    一年级数学教材研讨

    一年级数学教材研讨时间:9月6日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主持人:***研讨议题: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研讨过程:***:数学教学往往以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和抽......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