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夕阳情怀随笔
这么多年来,有一幕夕阳西下的画面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那是2008年5月的一天,我生平第一次来到了祖国的热带城市,位于海南省的三亚市开展工作。工作结束后,当地的同事提议,这里离天涯海角风景区已经不远,何不顺道游览一下。当时已是傍晚的五点多钟,本来还为时间紧不能尽兴而感到遗憾,却不成想正是这个时候前来,才让我有幸见识了记事以来最为壮观的夕阳画面,景区的其他风景印象不深,而只有夕阳西下的一幕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直到现在仍然久久不能忘怀。
站在沙滩上,面前的南海一望无际,海风徐徐吹来,将海面吹起了片片皱纹。一轮橘红色的太阳正在缓缓落下,落日的余晖洒在海面上,将整个海平面渲染成了一块巨大的金黄色绸缎,绸缎随海风上下翻动,不时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如无数个闪光灯在绸缎中闪烁。而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块绸缎的颜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日落的节奏不断变幻,从开始时的金黄色逐渐变成橘黄色、继而是橘红色、深红色,直到太阳彻底落到海平面下,这块绸缎才缓缓收起。
大海我并不是第一次看到,而海上如此壮观的落日景象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只可惜当时我们都没有带相机,只用随身携带的一个只有300万像素的手机随拍了几张照片,糟糕的拍照效果根本无法反映当时的景象。
第二篇:那年的夕阳杂文随笔
翻看过往的留言记录、信件,好多记忆像电影在脑海中回放。一个个场景,一个个匆匆闪过的脸庞,背影,有些曾经觉得不堪回首的往事,有些让你恨得咬牙切齿,有让你倍加思念的人,如今都远在了天涯。
静静地塞着耳机,不想联系任何人,只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这是一场梦,只是自己不愿意醒来。
北上的这条路,我走得毅然决然,没有人知道这条路的坎坷与艰辛。多少不见光的日夜,我挣扎着,一次次失望,寒心,落寞,哭泣,无助,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陪伴的人。
每个华丽的布景背后总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垃圾桶,就像每个光荣女兵的背后总会有无数个默默流泪的夜晚。
曾经有很多人问过我地址,答应给我写信。我甚至都做好了每个问题怎么回答,每封信怎么回的准备。你永远也不会明白我曾经用仅有的两分钟打电话的时间给一个响了58秒却依然拒接我电话的人。
你以为对你很重要的人,其实只是那年的夕阳落山了而已。我曾经傻傻的用仅有的两分钟的时间打了一个响了一分钟都不接我电话的人。她却在很偶然的时候对我说想我了,说没时间给我写信,不知道什么时候给我打电话合适。如果你看到我突然发了一条状态都不愿意打个电话给我试试?都不愿意为我腾出一封信的时间?何必曾经给我一个等信的期盼?
我再也不会傻傻地去拨那些久违的电话。那些日子是自己熬过来的,你也终于明白了有些人对你永远都有空,有些有对你永远都没有时间。
我此刻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却因为梦醒,而明白成长的意义。青春的奢侈,便在于能有饱满的激情用几百个夜晚去写一封让自己泪流的信,给一个并不在乎你的人!
我至今依然记得唯美树下我追随的那些背影,那么匆匆,像极了那年的夕阳,唯美壮观,却下山了。
第三篇:小布尔乔亚的情怀杂文随笔
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来到上海,恰好发小在,于是畅游了一波。
外白渡桥依然有他独特的魅力。
它是租界时期的上海中心,它是矛盾笔下《子夜》的开篇,它是各大影视剧上海外滩的标志。
它见证了城市的兴衰荣辱,见证了传奇故事的历史钩沉;
见证了多少旧上海人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无数现代人的爱情与年华。
所以,赵薇跳江的是这座桥吗?
站在外白渡桥上,安静的黄浦江水从脚下流过。
倒映在江中的是,林立的现代化高楼与奋斗者的梦想。
安说:“别发呆了,外滩走一走”
“嗯”
“等我把计步开开”
“……”
外滩对面是地标建筑东方明珠与上海中心。
远远望去便有高耸入云的威压感。
当你真的走到它的面前,你才发现自己究竟有多渺小。
它就像一个睥睨众生的巨人,俯瞰着你,甚至根本都看不到你。
这是上海的金融中心,这里有数不尽的奢侈品。
我问安:“在这生活压力一定很大吧?”
安说:“你以为老子天天没事来这?”
晚上安带我在猫屎咖啡厅,吹吹江风,看看江景,体验一番小布尔亚乔的情怀。
安问我:“上海什么感觉?”
我说:“就一个字,贵!”
安说:“如果不觉得贵,咱们就是布尔乔亚了。”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三四线小镇无处安放灵魂。
再补几张其他行程时拍摄的照片。
英伦风的天津路
七宝古镇
其实上海整座城市都充斥着小资的情怀。
无论是文艺范儿聚集的田子坊;
原创设计师品牌与网红店遍地的新天地;
已被商业化侵蚀严重的豫园;
美食遍地的人民广场;
还是去了就想疯狂买买买的南京路(就想想);
Ps:这些地方由于人太多,并没未拍照。
当你放下工作的烦闷,放下所谓梦想的执著,转而追求浅显的内心、物质、精神的享受,体验小资式虚荣与惬意,那感觉真的是……棒极了!
“喂,醒醒,赶不上回去地铁了!”安说。
我知道这里的生活并不属于现在的我。
但其实,放下紧绷的神经出去走走,给未来一些期待,也许正是旅行的意义。
回到深圳后,我突然想到了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一句话,“我有时候会想到你,你应该在北方。”
第四篇:多彩端午别样情怀杂文随笔
“端午节”在我们天津俗称“五月节”,因为节日处在阴历(现在叫农历,过去说皇历)的五月初五日,故而习惯上又有“五月当五”之说,因为这一天是固定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在我国,端午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节日,节日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更由于南北不同,活动当然各有侧重了,各显神通。但不管南北有多大的不同,在这么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插艾蒿和吃粽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节的文化气息不如以前浓郁了,原因之一就是对端午文化知识的缺乏。在现在年轻人的看来,端午节好像就是吃粽子,除此之外似乎觉得没什么其他的内容或活动了。其实这也不怪年轻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洗礼后,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淡薄了,老年人在年轻人面前很少提起,年轻人的不知而导致不太关心或淡漠,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少。更有甚则,改革开放后,年轻人受外国文化的影响,纷纷追逐外国的节日,处处漫散着“洋气”,过“洋节”,争先恐后的追赶着国际时髦,热衷于追随着洋节的节奏奔跑,且津津乐道,自然也就对中国固有的且内涵深厚,又富于文化底蕴节日很自然的就不愿了解,故而也就知之甚少。
在整个世界一体化的格局中,信息的快捷把一个诺大的地球生生的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使许许多多的世界文化就如同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样,在感到新奇惊喜的时候,接受并容纳外来文化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回过头来看看现在年轻人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阶段,物质极大丰富,文化季度繁荣,中西文化相互碰撞渗透,彼此交织而难以分辨,从而造成盲目崇拜的今天,在人们的眼里似乎有点见怪不怪的倾向,对一味坚持中华传统的上了岁数的人,在年轻人的眼里反倒变得少见多怪了。不仅文化,在饮食的食品方面尤为突出,不信你出去转悠一圈随便看看,到处都是眼花缭乱的外国食品,甚至有的纯国产的还要冠以外国名称,在包装上看不出一点国产的样子。外国食品那绝对是丰富多彩,一天吃一样儿在一年中绝对不会出现重样儿。粽子算什么,太单调而乏味道。几十年不变,太缺乏个性,吃不吃粽子对他们来讲已经无关紧要了,比粽子好吃的东西多了去了,为嘛非得在这并不怎么抓人胃口的东西上大做文章。更何况粽子一般与甜有关,属于高脂肪,高蛋白,有增肥的嫌疑,尤其是年轻的女性肯定会有些担心,吃那么多含糖量过高食品,还怎么保持苗条的身材。在当前社会中,没有骨感的人是没人喜欢的,吃那么多的粽子身体胖了嫁不出去你能负得起责吗?
正因如此,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就不太关心这些传统的节日,反对外国传入的节日倒很上心,甚至有一些崇拜的意味。是那些所谓的洋节具有了无形的吸引力,还是年轻人们对传统节日不感兴趣了,这一点还真的值得深思。就拿这端午节来说,估计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加三,甚至更多。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绝对不仅仅是吃粽子这么简单,在一个现在看来再普通不过的粽子身上,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寄托着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道德信仰和爱国情怀。一个看来极其简单的粽子里究竟会有多么深刻,而又令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含义在其中呢?不探究根源岂能有深刻的领悟,没有领悟又怎么会体会深刻的内涵,更不用说为之感动或坚守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是一个月中的第一个五,故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五月为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
五、端阳、中天等。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这一天的活动: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每家在外屋门(有的地方称作堂屋)框上插菖蒲、艾叶,在院中和屋里薰苍术、白芷,人们喝雄黄酒的习俗,都是为了驱虫灭菌,防治疾病,以及为了压邪。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诸多的版本,流传最广的,也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则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大臣。他力主联齐抗秦,因触动贵族利益而遭到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当得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时心如刀绞,于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在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中,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演变成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闻讯划船捞救,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当避雨的小舟得知打捞屈大夫遗体时,冒雨出动,争相前往。此后每到五月初五,人们荡舟江河之上,逐渐演变成为龙舟竞赛。唐代文秀有《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关于端午还有诸多传说。迎涛神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荆楚岁时记》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端午节风俗中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风物华纪丽》“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也正因为有那么多的传说,才会伴随着那么多的习俗延续下来,才使得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变得丰富多彩,这其中都反映了在我们先祖的心中,永远怀揣着一份对爱国志士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祝愿。也正因如此,才会流传两千多年,使一个看似简单的日子变成了一个传统、隆重且丰富多彩的节日。
端午节还有很多的民间活动。因南北差异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初衷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龙舟竞渡”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赛龙舟多在南方,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蒸苇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和豆馅的粽子;南方则有以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还是我国古代的卫生节。在过去卫生条件差,医疗技术落后,不像现在这样有那么多的中成药和西药可供选择,只有中药一种。现在到医院里看病不是化验就是B超、核磁、多普勒等高端科技,虽然麻烦但也提高了医疗诊断水平,这在过去别说想,连听都没听说过。过去虽然没有先进的医疗检查的设备,但我们的老祖宗却有着一套预防疾病的高超手段,并推而广之。中医不仅要治病还要防病,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是进行全民性疾病预防的节日。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还有点缀装饰之妙。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插艾(天津人发nai音)叶菖蒲。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端午时节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框,以驱蚊虫和细菌,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用以驱瘴。艾,是一种草本植物,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古人插艾和菖蒲是为了防病,反映了中华民族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优良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反映了我们的先祖对于人们的健康,对于疾病的防治是多么的重视,这其中也说明了我们古代讲究卫生的意识。预防和重视疾病就是为了健康,所以在历史上我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记得小的时候,在过五月节的时候,小男孩都要穿虎鞋,在每只鞋面上缝有一只用蚕茧或布作的“老虎”,稍大一点的则用针缝在左前襟上,里面放有几种草药,这中草药不仅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还可以防止病毒和细菌对身体的侵害。在制作前先要把蚕茧用雄黄酒染黄,在靠前的一面还要用笔画上老虎的眼睛、鼻子和胡须,缝上耳朵,在靠后的一面缝上一只尾巴,在身上画上黑道,就像是一直活灵活现的老虎。女孩则在腰间拴一香囊,里面同样放几种草药。香囊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既可以做成心型的,也可以做成桃、水瓶、苹果等形状的,还有的在上面绣上图案,最简单的就是缝一个小布口袋,在一头穿上线绳,而后拉紧拴扣,就像一个单肚的葫芦,在腰间来回的晃荡,使里面的药味散发出来,一缕缕的药香飘荡着,令人心旷神怡。看着每只脚上一只黄黄的“老虎”,走起路来还跟着脚步一起左右摇摆,香气随着脚步飘荡,心里那才叫美呢。
在我们小的时候不像现在一样,因为粽子好吃解馋,是孩子们十分向往的一种食品。粽子有“米”的和“面”的两种。苇叶包粽子要用江米(糯米),在北方要放枣,枣有红枣(大小)和蜜枣、黑枣之分,还有豆馅的。豆馅都是自己家里做的,那叫烀豆馅,技术性是很高的,要有丰富的经验,不会烀的一烀就煳,可难吃了。在烀豆馅之前先要用水把红小豆泡上一宿,放进锅里加适量的水,先用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煮,并要用铁铲不时翻动,以防煳锅。等到红小豆完全煮烂,便用铁铲在锅中揉搓,直到完全变成泥状再把红糖等放入搅匀盛出放凉,用手抟成尜尜或球状待用。面粽子有很多讲究,面要用一二淋儿的面(后来的富强粉),这种面不仅白而且筋道,条件好的人家在和面的时候要加入鸡蛋和香油,吃着更加香甜可口。面粽子也叫“糖三角”。其实说“糖三角”是不确切的,面粽子里面的馅不止糖一种,可么以多种多样,比如桂花、核桃仁、花生仁、松仁、芝麻、葵花籽等很多的品种,把这些东西捣碎,拌以红糖或蜂蜜,还可以掺上红枣、金丝玫瑰等果脯,吃起来那才叫丰富多采,津津有味,吃了一个想两个,把肚子吃得鼓鼓的还想吃,可是却实在吃不下去了。奶奶说我们叫“眼馋肚饱”,意思是我们太馋了。其实也怪不得我们馋,在那种一天到晚三顿棒子(玉米)饽饽就咸菜的年代里,天天盼着能够吃上粳米白面,但那只能是一种奢望,好不容易看见了白面和江米粽子,而且里面的馅又香又甜,谁家的孩子不是馋的流哈喇子,恨不能吃一顿饱三天。在那个年代的孩子们的心目中,粽子绝对不是简单的粽子,更不只用于果腹的食品,而是心中的一种惦念和企盼,甚至于是一种向往。
想象那时候吃粽子的表情真的可以用贪婪来形容,那都是因为缺嘴而馋造成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的医疗技术提高了,过去那种以艾和菖蒲防病抑菌的方法已显得落后了,早已经被既方便又科学的疫苗所取代,消毒粉、消毒液、灭害灵之类效果好且用着方便,五月节插不插艾蒿已经不重要了,老人们也不过是为了重温一下心中的那份怀念而已,图的就是个心气儿,倒也彰显了节日的氛围。但对于打扫室内外卫生的习惯还是应该坚持的,因为这是一种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对于保持优美的环境具有不可取代的实际意义。至于在这一天,尤其是年轻人,要不要吃粽子,是吃面粽子还是吃江米粽子就更不重要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和意愿自由选择,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粽子早已不是什么奢侈的食品了,再也不会出现馋得流哈喇子的现象了,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什么样儿的就吃什么样儿的,不必拘于形式,完全可以随心所欲。
在五月节的习俗变化中我们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的看到人们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后,生活习惯的变化,现在真是赶上好时代了,虽然我们无忧无虑的吃喝不愁,但这端午节的习俗和来源不能忘,因为这其中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承,尤其是对于爱国这一主题的诠释。那就让我们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地过好这每年一度的端午节的同时,把爱国精神牢牢地记在心中!
第五篇:田园情怀杂文随笔
这段日子真是糟透了,感冒咳嗽反反复复的有近十天了,还不见好。或许是由于抵抗力下降,好久没露面的口腔溃疡又来串门,真是一波未停一波又起,我简直要崩溃了。今天气温较高,春的气息很浓,本来如此好光景,一家人出去踏个青什么的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无奈受这病体拖累,只能安于家中修养了。
没精神出门,只好在自家小院里寻找春的踪迹。看着亲手栽种的那些花木都在使劲抽芽,心里满满都是欢喜。我会呆呆地看上许久,花木的那种生命力的萌发会让我感受到一种健康与美好的情愫。原先我以为已经死掉的那株牡丹,不经意间竟也开始冒出了新枝,令人惊喜不已。
对花花草草的这份喜爱似乎由来已久。我清楚地记得很小的时候住在乡间,虽是竹篱茅舍,但是有竹林环绕,有桃花盛开,有枣树、柿子树、杏树、石榴,有月季、鸡冠花、凤仙花、太阳花,当然还有年老的外婆。我还记得自己那时学着外婆的样子给花草浇水施肥。那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只可惜我不擅长绘画,如若不然,将其展露纸间,是多么美妙。其实那个年代里的大人们充满艰辛,只是我们当时根本不懂。我们没有现在的孩子们如此这般的物质享受,但是却有着数不清的快乐,在风吹麦浪之中,在雨打芭蕉声里。
或许正是因为从小对土地的亲近,使我选择买了一楼带院的房子,我觉得这样才接地气。当很多人家把院子里整个贴上地砖,我则保留了大片的土地面积。我胡乱地在里面种植花木,看花开花落,我会时常不经意间想起儿时的场景。如今,那幅画面早已不存,外婆也离开我们许久了,然而在我的内心深处,却于不知不觉间,永远烙下了那样一份恬淡的田园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