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悲悯情怀
悲悯情怀——白先勇《台北人》主题之新探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书中十四篇堪称一流的短篇小说串联成一体,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是,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
今昔之感
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换成文字。——白先勇
白先勇《台北人》是由一出出悲剧连缀而成的,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们都出生中国大陆,随着国民党撤退来台湾这一小岛。也许当初他们还是意 气风发的年轻人,然而现在却已是暮霭沉沉的年龄。不论你是叱咤风云的将军,或是未受教育的男工,不论你是风华绝代的仕女,或是下流社会的女娼,到头来都 是一样,任时间将青春腐蚀,终于化成一堆骨灰。一句话,荣光属于既往,衰朽属于当下。时移势易,色衰爱弛,怎不产生世过境迁、人情巨变的今昔之感!白先勇 在书前引录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点出《台北人》的这一主题,传达出作者不胜今昔之怆然感。
欧阳子说,《台北人》一书只 有两个主角,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统而言之,此间的“过去”代表青春、纯洁、敏锐、秩序、传统、精神、爱情、灵魂、成功、荣耀、希望、美、理 想与生命。而“现在”,代表年衰、腐朽、麻木、混乱、西化、物质、色欲、肉体、失败、猥琐、绝望、丑、现实与死亡。确实,《台北人》的主人公都有一段难忘 的“过去”,背负着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而这“过去”之重负,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不但“不能”摆脱过去,更令人怜悯的,他们“不肯” 放弃过去,他们死命攀住“现在仍是过去”的幻觉,企图在“抓回了过去”的自欺中,寻得生活的意义。这也是使读者油然生起恻怜之心的所在。
《花 桥荣记》之卢先生,来台多年,却紧抱“过去”,一心一意要和他少年时期在桂林恋爱过而留居大陆的“灵透灵透”的罗家姑娘成亲。这一理想是他生命的全部意 义,有了它,他不在乎也看不见现实生活的艰辛痛苦,当现实之重棒击碎了理想,使他再也没有寸步余地攀住他那梦幻,就绝望地想抓住“现在”。《那片血一般红 的杜鹃花》之王雄对丽儿如此痴恋的原因:他要在丽儿身上捕捉“过去”。丽儿之影像,与他少年时代湖南乡下定了亲的“小妹仔”,合而为一,他今日对丽儿之迷 恋,其实正是他对“过去”的迷恋。当丽儿舍弃了王雄,也就是说,当“过去”舍弃了王雄,他的生活意义顿失,剩下的,只是空空的“现在” 《永远的尹雪艳》之尹雪艳从来“不肯”把她公馆的势派降低于上海霞飞路的排场,但她的公馆明明在台北,而非上海。《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之金大班最后搂着跳 舞的青年,虽然同样是个眉清目秀腼腆羞赦的男学生,却不是当年她痴恋过的月如。
白先勇对这些大陆人之不肯放弃过去,不能面对现实,虽然有一点嘲讽的味道,但我认为他更多地怀着一种怜惜,一种同情,蕴涵着深深的感伤之情。白先勇曾说:“文学不能带给社会工业的进步或是商业的繁荣,可是问有个很重要的价值,就 是教育我们如何同情。”
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中,“昔”与“今”之不可能妥协,归根究底,起源于一个自古以来人人皆知之事实:时间永不停驻。时 间,不为任何一人,暂止流动,青春,不为任何一人,久留一刻。然而可怜的人类,却往往要把这份凝固的过去,抓回移置现实中,以为这样就能和从前一样,却不 想到流动的时间,无法载纳冻结之片刻。“过去”,永远不能变成“现在”。如此,白先勇那些台北人,所追寻的理想,是根本不能实现。如此,《台北人》之主人 公注定是以悲剧告终。总的来说,贯穿《台北人》各篇的今昔对比之主题或潜流于这十四篇中的撼人心魂之失落感,主要源于作者对国家兴衰、社会剧变之感慨,对面临危机的传统中国文化之乡愁,而最基本的,是作者对人类生命之“有限”,对人类永远无法长葆青春,停止时间激流的万古怅恨。
文化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以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白先勇曾说:“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对历代兴亡伤怀的追掉,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的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 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以及《红楼梦》„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他 把这种“历史感”看作是“中国文学最高的境界”,结果他对人生的品味也常常以这种境界作为归结。历史一旦成为有人生体验的历史,也就变得有血有肉有脉息; 人生一旦融入历史体验,也就变得浩茫苍凉有厚度。
白先勇认为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一代一代继承与发展。而今,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文化传统慢慢消失了,这是最让人感到遗憾、惋惜 和痛心的。正是对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的浓浓的爱和对近百年来这种精致文化传统悄悄失落的深深的遗憾,他要寻找逝去已久的传统文化价值,那儿有民族的青春、历史的骄傲、人种的尊严。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这一切又组合成凄楚的黄昏,遥远的梦,殷切的思念,悲怆的祭奠。他把这一切称为“文化乡愁”,即对精致文化 传统的留恋。他解释道:
台北我是最熟的——真正熟悉的,你知道,我在这里上学长大的——可是,我不认为台北是我的家,桂林也不是——都不是。也许你不明白,在美国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合,很难解释 的,可是我真的想得厉害。这种大抵属于“家乡记忆”的部位,在社会学上可看作是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情丝,但在艺术学和美学上就复杂得多了。它 会泛化、升腾、沉淀,变成一种弥漫处处的回顾性意象。由于受到这种乡愁的神秘控制,作者满怀感情地描述了广泛意义上的“台北人”由盛而衰直至没落、死亡的 诸多过程;作者以一系列凄
楚动人的故人往事,表现出他内心深处极为强烈的失落、惆怅和惋惜,表现出他极具特色的“敏感”与“伤心”。这种从悲剧故事及其人 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无可奈何的历史怅恨和寻根思旧的文化乡愁,是白先勇小说最具个人特色的悲剧主题。白先勇的系列小说固然写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写出了精 神世界的广阔深邃,但它们又何尝不是一曲曲对美到极致而又衰落式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哀歌呢!总之,无论是爱也好,失落也好,其本质都是一种深 深的依恋。“文化乡愁”说到底是对精致文化传统的一种依依深情,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环境中的一种极具温情色彩的精神寻求,是对知识分子心灵天地的一种珍惜 和守护。白先勇在小说《台北人》的卷末,特意引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那首令人叹息不已的《乌衣巷》,作为他“文化乡愁”主题的提示。诗曰:“朱雀桥边野草 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斜阳野草,诗意古深,只是不知白先勇的无边愁绪,一腔情怀,这首小诗可否容得下?
命定劫数
白先勇在“很小的时候,对世界就有一种无常的感觉”,小学五年级看《红楼梦》时,“看到《好了 歌》,对那里面写的那些特别感到惊心动魄”。形成这种心理形态的原因当然很多,幼时战乱和病中的生活,情感的特殊,以及家族的衰亡,或许都对他产生“诸行 无常”的念头起过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感性上的“无常”感使他在理性上天然地“对佛教的看法,特别感到动心”。
细读《台北人》,我感触到确实有这种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潜流于底层。人生是虚无。一场梦。一个记忆。一切伟大功绩,一切荣华富贵,只能暂留,终归灭迹。所有欢笑,所有眼泪,所有喜悦,所有痛苦,到头来全是虚空一片,因为人生有限。
白先勇把《永远的尹雪艳》列为《台北人》之第一篇,我觉得绝非偶然。尹雪艳,以象征含义来解,不是人,而是魔。她是幽灵,是死神。“尹雪艳总也不老”,她是“万年青”,“像个通身银白的女祭司”,“一身白色的衣衫,双手合抱在胸前,像一尊观世音”。当尹雪艳说:“ 宋家阿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谁又能保得住一辈子享荣华,受富贵呢?” 我们好像隐约听到白先勇的叹息:“唉,可怜,真正可怜的人类!如此执迷不悟!却不知终归于死!”这是作者隐形之“开场白”,深具寓意,与《红楼梦》第一回 “跛足道人”口中念的《好了歌》有异曲同工之妙。白先勇从小热爱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红楼梦》,他在小说艺术上的种种追求,总会不由自主地与《红楼梦》 对应起来,有时甚至以《红楼梦》作为出发点,又以《红楼梦》作为归结。
如果说尹雪艳是幽灵,那么最后一篇《国葬》中,突然出现于灵堂的老和尚 刘行奇便是个菩萨。他对着李浩然将军的灵柩,合掌三拜,走了出去,回了秦义方两半句话,掉了几滴眼泪,便“头也不回,一袭玄色袈裟,在寒风里飘飘曳曳,转 瞬间,只剩下了一团黑影”。白先勇把老和尚放在《台北人》的最后出现,正是为了表达作者本人悲天悯人——对众生之痛苦怀无限之悲悯的胸怀。
此 外,读《台北人》,我们常碰到“冤”、“孽”等字眼,以及“八字冲犯”等论调:会预卜凶吉的吴家阿婆,称尹雪艳为“妖孽”。金大班称朱风肚里的胎儿“小孽 种”。丽儿的母亲戏称她“小魔星”,又说王雄和喜妹的“八字一定犯了冲”。顺恩嫂得知李长官家庭没落情形,两次喊“造孽”,而罗伯娘解之为“他们家的祖 坟,风水不好”,朴公关心王孟养“杀孽重”。娟娟唱歌像“诉冤一样”,“总司令”拿她的“生辰八字去批过几次,都说是犯了大凶”。朱焰第一眼就知道林萍是 个“不祥之物”。蓝田玉“长错了一根骨头”,是“前世的冤孽”。这让我们感觉到,白先勇似乎相信,人之“孽”是遗传的,出生就已注定,根本无法摆脱。他好 像也相信有“再生”的说法,未免迷信色彩太重。
悲悯情怀——这个《台北人》之永恒主题,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历史感、兴衰感和沧桑感。白先勇是成功的,他用自己中国化的小说美学实践,给我们许多作者和读者树立了一个可资深思勤学的样板,而他的作品,也永远值得我们去深深体味和研究。
第二篇:悲悯情怀
悲悯情怀
1.可我他娘的又不是为你的智商作担当的
“大家好,我是TFBOYS易烊千玺,是组合里的舞蹈担当。”这通常是我的开场白,我从前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我知道自己唱歌比不上二王,本来也就是为提高组合舞蹈能力而进的,虽然为了节目效果会说自己最帅但门面担当真的不是我。不是认为自己不好看的意思,我是发自内心的欣赏王俊凯和王源的长相。
不过你应该注意到了,从前。对,那只是我从前的想法了。这当然不是我认为自己突然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了起来,更不是我抽风想用“普通话担当”、“直男担当”之类一系列耿直但不乏智障的称呼。只是根据我最近看到另两位队友的种种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我认为自己更适合另一个称呼。
情商担当。
没错,这是真的。对于王俊凯这种情商永远挣扎在及格线的人我就不多说了。至于王源,我只能说我也很奇怪,他其实是很敏感的,对人对事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三个中最老练最识大体最能讨人欢心的那一个,虽然他在王俊凯的事情上一向让我对他掉情商的速度刮目相看,不过平均起来的话他依旧比我强那么一点点。
只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似乎开始将面对王俊凯时的表现发展到一切事情上去,开始心不在焉地搞砸许多事到王俊凯这种老人家都反映过来他不对劲的程度。鉴于老王虽然发现他不对劲但仍旧不管不顾地把他往死里护的卑劣行径,我只能光荣地成了这情商担当。说白了就是帮他们俩擦屁股的。
这事我干得憋屈,但是我忍。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朋友关系,我是在等,等王源这小兔崽子赶快从这种癫痫状态中超脱出来。不过我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可笑,因为我发现了王源不正常的原因——他跟公司一练习生的妹妹好上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原谅了王源丢给我这个烂摊子的无耻行为。
毕竟我不能跟智商出问题的人计较是吧。
我真不是在黑王源,他挺聪明的,真的。可这次他却一点也没考虑到公司、组合、将来。甚至没考虑他自己和王俊凯。
他们俩有一腿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全天下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但他们即使是面对我一直被裁、生无可恋、被闪得只想找弟弟等等一众巨大牺牲行为都统统无视并一边坚持他们的兄弟情一边唧唧歪歪,我也只能陪着呵呵了。
我也知道让他们认识到对对方的感情不那么容易,我也不多说什么免得将自己弄得跟个妈妈桑式人物,反正这么多年我们也不就这么默默过下来了么。但对于这次的王源女朋友事件以及王俊凯知道后明明气得要吐血却只是对我表示“我们需要一起找他谈谈这是不对的”的态度,让我对这对狗男男的看法不得不从以前的“你们怎么还不去结婚”到简单粗暴四个字:
简直有病。
于是乎我明白了王俊凯会对我说出这句话是已经被王源给气傻了,而我的真正身份原来是TFBOYS的智商担当。
所以我根据我智商给我的建议,果断拒绝了王俊凯托我一起找王源谈判的建议,无视他一脸忧愁。我其实比你更忧愁好么!这么多年你们还没折磨够我么!这种事情找我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看我的生无可恋脸然后抱着我一起哭让他不要抛弃我们兄弟还是指望着我把你们的真心剖给对方看啊!
我是智商担当没错,可我他娘的又不是为你的智商作担当的。
2.这么多年老王你该不会天真的以为只有你混饭圈吧
我不跟老王一起参与这次谈话是有理由的,他现在明显处于一个智商偏低的状态,这件事也不可能通过一次谈话解决,而在他感情高度密集的第一次谈话中,我不觉得他会说多少组合利益的问题。对于这可以预料到的主题会是“你怎么能背叛我跟别人好上了”的声讨会我也不是因为跟组合无关以及不想看他们秀恩爱就不想参加。这说到底是他们的事,我不认为自己可以妄自改变他们的感情走向成为传说中的“神助攻”,我一个旁观者再怎么清也不能多说什么。
老王进练习室的时候我拿了盆橘子坐在外面慢慢地剥,到底还是不放心这对不在状态的王炸真把公司给炸了,对此我毫不怀疑大哥台柱子放肆的自信和一哥面对老王一点就着的燃点。
我不知道王俊凯和王源的谈话具体是什么过程,不过从满地狼藉和阵阵吼声的结果来看应该是不甚良好的经历,想到这里不得不为自己没跟着进去的机智点个赞。
可惜当我听到满脸怒容的老王压低了本就低沉的声音对我说“一起出去走走”无视连我都听到的王源的哽咽时,只能硬撑着依旧淡定点了点头,咽下最后一口橘子的同时也没忘给自己点根蜡。
虽然自认为我确实比他俩至少在目前的状况下智商高点,可我还是有点拿不准这个时候到底是老王还是源源更需要我类似知心姐姐或者是垃圾桶的角色,不过我还是默默拿了外套跟老王出了公司门。王源在哭,我以比他小却更似哥哥的身份觉得这时候还是他一个人更好,或者说我潜意识里认为的老王算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总之我做了这个让我走出公司门一分钟就开始后悔的决定。
王俊凯一直没说话,我们就这么绕着公司走了一圈又一圈。在我又一次路过门口看到灯光真的受不了这低气压忍不住想走进公司拉倒的时候,他开口了。
得,我收回我前面的话,你还是别说了我求你。我不想对他重复而累赘,充满了个人感情的主题却无非只有“源源怎么能这样”的长达近半小时的单方面沟通做任何评价。当我终于逮到机会在他换气的间隙停下脚步。他转身看我,我在他耿直的目光逼迫下认真地说:“老王,我不是饭圈说的那些神助攻你知道么。”
他很聪明,所以他知道我的意思。没错,我认真的,我是一点都不想掺和到他们的这档子破事中去。说“这档子破事”是因为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个可以预料到结局的故事,两个长期双向苦逼暗恋的人终成眷属,没人会记得那个炮灰妹子,他们中间那些弯弯绕在我看来真的傻透了。他们喜欢对方,最后他们在一起了。就这样。在我看来就是这么回事,中间那些纠结根本是拿来凑字数的。
王俊凯对我笑了笑,退了一步到我身旁继续他之前的话题。我忍不住在心里骂了句娘,他太聪明了。他知道我即使是真的不愿在这事中起到任何哪怕只是陪伴的角色,以我和他们的感情和在这事中的最高知情权与最大参与度,哪怕他们无论成什么关系我没有任何功劳,但我还是不会置身事外。
是的,我的确不会。我甚至躺到床上了还在翻来覆去想我刚说完那句话时老王眼中一闪而过的震惊到底是不是因为“神助攻”三个字而醍醐灌顶地发现这一切的起源并且找到“和王大源在一起”这简单粗暴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了。
不像,他毫不扭捏的状态全然没有发现自己感情后一点点的腼腆。应该不是。
难道是因为我混饭圈?真的是这么多年老王你该不会天真的以为只有你混饭圈吧。
3.第二天公司就罚了老王。
不团结友爱没有队长样子弄哭队员还死不肯说原因这些都足够让他加练三个小时了。
第三篇:法官的悲悯情怀
法官的悲悯情怀
洞察之力对一个法官肯定是十分重要的专业素质,但悲悯之心却是一个优秀法官的人格基础,将决定着这个法官是否能够透过案子本身,将目光投向社会和人生更深邃的远方。
作为一个法官,最难的,往往不是人们所想象的拒绝办人情案,而是见怪不怪后,对当事人矛盾的麻木和漠然。优秀的法官,却总是拥有这样的品质:一个类型的案子,已经见过几百回了,但他们对案子的兴趣和努力,却永远像是第一次遇到的新鲜事一样。
她对自己约法三章:不轻视小额案件,因为它事关百姓生活;公平地对待每个当事人;不论是什么样的当事人,都宽容以待。
这个自我约定,对宋鱼水来说长期有效。
宋鱼水说,中国老百姓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走进法院大门的。许多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就进法院一次,如果就是这惟一一次与法律的接触,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得到一个想不明白的结果,就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伤痕;而维护了一个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就会增加一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对社会的信心。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宋鱼水的法律文书风格非常平实,深入浅出,是浅显的通俗语言,而并非满篇法律工作者方可读懂的法言法理。她认为,既然判决书是给当事人的,应当尽量让他们能看明白。法院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其中大多数人从未有过诉讼经验,即使到了法庭,很多当事人连什么叫做诉讼请求都不明白。
在如此的案子中,宋鱼水突然发现了法官的“诊疗”作用。法律在她手里具有了温度,这种温度可以暖和很多在社会复杂矛盾冲突中受到伤害的当事人,使他们感到被重视。心理得到释放的很多当事人其实要求不高,就是有重视他的人听他倾诉,在这样的当事人面前,有时判决结果倒在其次。
宋鱼水试图解释什么总是细声细气地说:“嗯,是这样的„„”
但这只是她的外在形式,她内心非常有主见,只不过,内心的坚定并不通过外表的硬朗来表现。
一个优秀律师后面可以有百万家产,一个合格法官背后,只能有洁白朴素的生活。她曾经多次为说明自己的观点举例:“如果我办了人情案,那么托我办事的当事人肯定感谢不已,可另一方面,他会在心里说,法官真黑。他的心里也会对生活留下灰色的印象。”
她的外表与人们想像中的法官形象有很大差距。毫不凌厉,温婉和煦,即便是法袍加身的审判庭上,也从不疾言厉色,咄咄逼人。
她说,我自己曾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希望所有的人能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对那些困境中的人,我总是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激起尽百分之二百努力帮助他们的冲动。
此情至真至深,几乎成为本能。某天,面对众多年轻记者,宋鱼水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常常不厌其烦、连续数小时倾听当事人的陈述,乃至包容他们的激烈情绪和语无伦次时,突然一反常态武断地摆手说,“其实,你们不会真的明白我的感受。”那一刻,她看起来无奈而惆怅。
宋鱼水最有名的庭审风格之一,是无论时间多长,当事人的身份和举证能力如何,永远目光直视对方。一位律师说,法官是知识含量很高的职业,很多受过这方面教育的人不由得会产生职业优越感,精英意识很强,过度重视技术性结果,缺乏对当事人的人文关切。一位老作家因为稿酬问题告到法院。庭审中,这位老作家用诗一样的语言来回十几遍反复阐述自己一个观点,旁听的人打起了瞌睡。但作为审判长的宋鱼水,目光却一直没有离开当事人。直到他们没有新的说明了,宋鱼水才向双方讲解出版合同方面的法律规定,老作家仔细地听着宋鱼水的讲解,突然出人意料地说:“法官,我接受被告的方案。这事发生后,你是第一个完完整整听完我讲话的人,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海淀法院院长周继军感慨地说,现在有些大学生、研究生做法官后,庭审时不太关注当事人的反应,“宋鱼水多年如一日,既是职业训练的结果,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与她共事十几年的法官曲育京说,她是把朴素的个人同情心,放大成更高层次的对社会大众的宽容与善待。
法官的悲悯情怀
有一天去看一个司法部门的朋友,讲起司法公正和错案复查、有错必纠的问题,他说了一则禅学的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致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尤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这是个比较缩命的处世哲学,对中国从政者而言,又是“曾经沧海”、懒得多事、已经成熟的标志。
仔细想来,确实不无道理。死缠硬磨,有时会被认作不谙世事。确实,我在政法领域各部门工作了多年,办了不少的案子,有当警察时办的,有在法院时办的,有在省委当政法秘书时过问的,有当律师时办的。发现法律这个最应该明辨是非的东西,其实并不象数学一样,一加一就等于二。检察院讲的很有理,律师辩的也很有理,原告说的很有理,被告说的也有理。法官身处其中,有时支持哪一方,都能够写出一番理直气壮的判决理由来。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强调立法宜粗不宜细、司法解释年年月月在出 台、在变化的国家,最后的是非,只要不是杀人越货这种明显的事件,简直就是有权者 可以随心所欲解释的。
正因为这样,你到信访部门、法院申诉部门、审判监督部门去工 作一段时间,你就会麻木,因为有那么多的申诉是似是而非的。从负责的、尊重人权的角度讲,至少有一半的长期申诉是值得立案复查和改判的。但实际上真正能够被重视立 案的,不到千分之几。而驳回的理由几乎是轻而易举就能找到的。
我在省委政法委和高级法院工作时,每天处理大量的群众来信,转办督办领导批示的群众来信,只要你不去催报结果,几乎都会石沉大海;而只要你真正重视盯住不放,改判又总是绝对有理 的。我经手过的领导批示的改判案件,没有一件不是我一追到底督办才成功的。
司法强调公正和有错必纠,同时司法又强调判决的稳定性和确定力。一个法院,经常对生效案件进行改判,在“翻烧饼”,不但会浪费司法资源,还会使群众淡化对司法权的敬畏,把法院判决不当回事。因此,申诉和复查,是一个矛盾体。不查,无以发现和纠正错案;查多了改多了,又会影响司法效能和权威。于是,法院审判监督部门的效能总是很低的,不是这里的人不行,而是法院在职能配置上,就不希望这个部门太强,工作干劲太大,因为这总体上看对法院没有好处。
由于《浙江法制报》在劳改场所有很大的读者群,《有西说法》专栏开设后,我经常接到在押者的来信,他们找法院申诉无望,把希望寄托到律师身上。尽管他们知道这是舍近就远,但他们总觉得律师才能倾听他们的呼声。其实,如果他们知道法院的工作概况,就会知道找律师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作用。这其实是一个司法顽症。
在这次全国人代会的报告中,肖扬大法官说:“最高法院依法加强申诉审查和再审立案工作,切实保障当事人行使申诉权利。由于法律对申诉没有时间、次数、审级的限制,因此,接待、处理 不服各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和裁定的申诉,是我院一项极为繁重的工作。全年共接待处理涉诉信访12万余件(人)次。按照分级负责处理的原则,依法审查处理申诉和申请 再审案件2089件,对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依法及时立案,使有理有据的当事人
获得司法救济;对申请再审理由不能成立的,认真做好服判息诉工作。”立案了多少件,改判了多少件,大法官没有交代。实际上,以我的了解,最高法院对大多数案件只是转办而己,真正自己复查的很少。各省的审判监督立案案件,基本上是为领导批示服务,有大领导批示转办才可能立案,通过信访直接发现错案而复查改判的,实际上少之又少。这里,经办申诉的法官、处理群众申诉的人的工作主动性和负责精神,也可以说法官的 一种悲悯情怀,人权保护观念,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尽管这些部门里也有很多优秀的工作人员,但由于机关职能的设置上,本不要这些部门做太多的工作,改判得越多,在同一机关工作的法官的意见也越大。(现在要求申诉的必须同级法院先复查)因此这些 部门的工作效率是相对低下的。“你急他不急”成了普遍的现象。信访部门的人工作久了,会自然麻木。没有一种牺牲精神,没有一种负责精神,没有一种穷追真相、匡扶正义的勇气和魄力,不为关在里面的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一个人的工作精神是很难提起来的。这里,“世故”成了最大的敌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虽然失之幼稚,则却是非常需要的。
还有就是一种无罪推定的观念的树立。如果把所有的来自已决犯的来信,都理解为犯罪分子不老实的缠讼行为,是不服改造,本能地厌恶,那么是不可能发现原判的失误的。因为一个案件既然判了,总不会是没有一点道理的。而只要有点道理的判决按惯例就可以不复查。郑板桥的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官者,有时要来一点自我祟高,不能太世故。对于法院判决的失误,我们也不能“非法法也”,也不能“不了了之”,而是要来一点认真。非法的必须纠正,错判的必须改判。而要做到这一点,任何大道理都是间接的,真正起作用的是具体的拆信的人、看信的人、有权审批立案的人、具体审理复查的人。当然,最主要的是有签发权的人。如果这些法官能有一种善良的悲悯情怀,有一种容不得任何枉法失误的精神,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冤狱。南充法官张莉萍在一次演讲中说:“当我的法官生涯结束时,无论是明天早上还是三十年以后,别人都会说我的工作是完美的,为人是正直诚实的,我为中国的审判工作增了光。我要做到我主持的法庭是一个永远公正的法庭,是万千求助群众信任的法庭。我要用我的学识,我的耐心,我的怜悯,抚慰他们不安的灵魂。让司法公正成为全社会共同膜拜的图腾。”我想,法官不仅需要严谨和刚毅,这样的激情和情怀,同样需要。
“以无情的眼光对事,以悲悯的眼光看人。”
第四篇:林清玄:悲悯情怀菩提之心
林清玄:悲悯情怀菩提之心
作家档案: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3年起连续多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其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等。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考题链接:
《买馒头》(2010年·浙江宁波)《松子茶》(2010年·四川自贡)《长春藤》(2010年·山东日照)《心田上的百合花》(2010年·江苏徐州)
美文赏读No.1:
雪梨的滋味
林清玄
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水果里,我最喜欢的是梨;梨不管在什么时间,总是给我一种凄清的感觉。我住处附近的通化街,有一条卖水果的街,走过去,在水银灯下,梨总是洁白地从摊位中跳脱出来,好像不是属于摊子里的水果。
总是记得我第一次吃水梨的情况。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水果四季不缺,可是像水梨和苹果却无缘会面,只在梦里出现。我第一次吃水梨是在一位亲戚家里,亲戚刚从外国回来,带回一箱名贵的水梨,一再强调它是多么不易地横越千山万水来的。我抱着水梨就坐在客厅的角落吃了起来,因为觉得是那么珍贵的水果,就一口口细细地咀嚼着,没想到吃不到一半,水梨就变黄了,我站起来,告诉亲戚:“这水梨坏了。”
亲戚虽一再强调,梨削了一定要一口气吃完,否则就会变黄的;但是不管他说什么,我总不肯再吃,即便水梨的滋味是那么鲜美。我的倔强把大人都弄得很尴尬,最后亲戚笑着说:“这孩子还是第一次吃梨呢!”
后来我才知道,梨的变黄是因为氧化作用,私心里对大人们感到歉意,却也来不及补救了。从此我一看到梨,就想起童年吃梨时令人脸红的往事,也从此特别喜欢吃梨,好像在为着补偿什么。在我的家乡,有一个旧俗,就是梨不能分切来吃,因为把梨切开,在乡人的观念里认为这样是要“分离”的象征。我们家有五个孩子,常常望着一两个梨兴叹,兄弟们让来让去,那梨最后总是到了我的手里,妈妈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身体弱,又特别爱吃水梨。
直到家里的经济好转,台湾也自己出产水梨,那时我在外地求学,每到秋天,我开学要到学校去,妈妈一定会在我的行囊里悄悄塞几个水梨,让我在客运车上吃。我虽能体会到妈妈的爱,却不能深知梨的意义。直到我踏入社会,回家的日子经常匆匆,有时候夜半返家,清晨就要归城,妈妈也会分外起早,到市场买两个水梨,塞在我的口袋里。我坐在疾行的火车上,把水梨反复地摩挲着,舍不得吃,才知道一个小小的水梨,竟是代表了妈妈多少的爱意和思念,这些情绪在吃水梨时,就像梨汁一样,满溢了出来。
记得爸爸说过一个故事,他们生在日本人盘踞的时代,他读小学的时候,日本老师常拿出烟台的苹果和天津的雪梨给他们看,说哪一天打倒中国,他们就可以在山东吃大苹果,在天津吃天下第一的雪梨。爸爸对梨的记忆因此有一些伤感,他每逢吃梨就对我们说一次这个故事,梨在这时很不单纯,它有了国仇家恨的滋味。日本人为了吃上好的苹果和梨,竟用武士刀屠杀了数千万中国同胞。有一次,我和妻子到香港,正是天津雪梨盛产的季节,很多梨销到香港,香港卖水果的摊子有/ 4
供应“雪梨汁”的,一杯五元港币。在我寄住的旅馆楼下正好有一家卖雪梨汁的水果店,我们每天出门前,就站在人车喧闹的尖沙咀街边喝雪梨汁;雪梨汁的颜色是透明的,温凉如玉,清香不绝如缕,到现在我还无法用文字形容那样的滋味;因为在那透明的汁液里,我们总喝到了似断还未断的乡愁。天下闻名的天津雪梨,表皮有点青绿,个头很大,用刀子一削,就露出晶莹如白雪的肉来,梨汁便即刻随刀锋起落滴到地上。我想,这样洁白的梨,如果染了血,一定会显得格外殷红。我对妻子说起爸爸小学时代的故事,妻子说:“那些梨树下不知道溅了多少无辜的血呢!”
可惜的只是,那些血早已埋在土里,并没有染在梨上,以至于后世的子孙,有许多已经对那些梨树下横飞的血肉失去了记忆。可叹的是,日本人恐怕还念念不忘天津雪梨的美味吧!
水梨,现在是一种普通的水果,满街都在叫卖,我每回吃梨,就有种种滋味浮上心头;最强烈的滋味是日本人给的:他们曾在梨树下杀过我们的同胞,到现在还对着梨树喧嚷。满街过往的路客,谁想到吃梨有时还会让人伤感呢?
(选自《飞越蓝天的白云》,有删节)
1.文章以“雪梨的滋味”为题,有何作用?
2.在作者笔下,梨已经不是一种普通的水果。请简要概括作者与梨有关的经历及品尝到的丰富滋味。
3.文中写爸爸讲雪梨故事一段是否离题?为什么?
4.揣摩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美文赏读No.2:
时到时担当
林清玄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国语里的“船到桥头自然直”,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①由于在家乡的时候听惯大人讲这句话,深深印在脑海,在我离开家乡以后,每次遇到阻碍或困厄时,这句话就悄悄爬出来。对了,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有什么大不了。这样想起来,心就安定下来,反而能自然地渡过阻难与困厄。
幼年时代,我常听父亲说这一句话,有一回就忍不住问父亲:“没米就煮番薯汤,如果连番薯也没有了,怎么办?”
父亲习惯地拍拍我的后脑勺,大笑起来:“憨囱仔!人讲天无绝人之路,年头不可能坏到连番薯都长不出来呀!”
确实也是如此,我们在农田长大的孩子经历过许多风灾、水灾、旱灾,甚至大规模的虫害,番薯大概是永远不受害的作物,只要种下去,没有不收成的。因此,在我们乡下的做田人,都会留出一小块地种番薯,平时摘叶子作青菜,收成时就把番薯堆在家里的眠床下,以备不时之需。在我成长的年月,我的床下一年四季都堆满番薯,每天妈妈生火做饭时抓两个丢进炉灶底的火灰里,饭熟了,热腾腾香喷喷的焖番薯也好了。
即使是中日战争最激烈、逃空袭的那几年,番薯也没有一年歉收。
在我从前的经验里,年头真如父亲所言,不可能坏到连番薯都长不出来,推衍出来,我们知道生活里有很多的挫败,只要能挺着,天就没有绝人之路。
后来我更知道了,像“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心里的慰安比实际的生活来得重要。只要在困难里可以坦然地活下去,就没有走不通的路。因此如何使自己的心宽广乐观地应对生活,比汲汲营营地想过好日子来得重要,归根究底不是米或番薯的问题,而是心的态度罢了。
“时到时担当”不仅是台湾农民在生活中提炼的智慧,也非常吻合禅宗“当下即是”“直下承担”的精神。②此时此刻可以担当,就不必忧心往后的问题,因为彼时彼刻,我们也是如此承担。假如现在不能承担,对将来的忧心也都会无用而落空了。
禅的精神与生活实践的精神非常接近。我们乡下还有一句俗话:“要做牛,免惊无犁可拖。”译成普通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要肯吃苦,绝不怕没有工作,不怕不能生活。这往往是长辈用来安慰鼓励找不到工作的青年,肯把自己先放在最能承担的位置,那么还有什么可惊呢?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0年第14期,有删改)
1.请具体解说画横线句中“心里的慰安比实际的生活来得重要”一句的含义。
2.有人评价林清玄的散文“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你从这篇散文里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3.根据具体要求,对下面词句进行品析。
(1)画波浪线的①句中“印”字能否换成“留”字,为什么?
(2)请赏析画波浪线的②句所蕴涵的哲理。
4.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你对“担当”一词的理解。
13岁的安徽女孩黄凤7年如一日地照顾因意外摔伤而高位截瘫的爸爸。当时只有6岁的小黄凤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全瘫的父亲及失明的奶奶全由她一人照顾。黄凤用木板、锤子、钉子和轮子,钉出一个木板床,拴上一条布带子,用瘦弱的肩膀拉着爸爸四处求医问药„„2010年4月,武警总医院在得知黄凤的故事后,破例收治她的父亲黄志仁住院。“真是奇迹,这个孩子肯定特别用心。”连医生都感叹护理奇迹。因为黄凤的细心呵护,长期瘫痪卧床的父亲没有出现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目前,黄志仁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答案:
《雪梨的滋味》
思路提示:1.此题为标题解读,做这类题需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主要从标题特点、文章主要内容、线索等方面回答。2.此题为要点概括,回答时应做到要点全面,不能有疏漏,语言简明概括。3.此题为内容探究,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内容和手法上进行探究与赏析。4.此题为句子赏析,在内容上,要品味其中所包蕴的情感;在结构上,既要着眼局部,又要兼顾全文,两者有机结合。
参考答案:1.一语双关,一指雪梨本身香甜的味道,二指作者所感受到的凄清、歉意、爱意、思念、乡愁、国愁家恨等滋味。同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第一次吃梨时的歉意;踏入社会后体味到妈妈对“我”的爱意和思念;从爸爸的故事里感受到国仇家恨的滋味;在香港喝雪梨汁品尝到似断还未断的乡愁。3.不离题。由爸爸的故事引出雪梨隐含的国仇家恨滋味,深化了主题,为后文写乡愁,写对后世子孙忘掉历史的叹息以及对军国主义者制造罪恶的痛恨作铺垫(埋下伏笔)。4.内容上写了雪梨所承载的各种滋味,特别表达了作者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制造的罪恶的痛恨以及对人们淡忘历史的遗憾。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起深化主题(升华主题,或画龙点睛)的作用。
《时到时担当》
思路提示:1.此题为句意理解,做此题可以结合前后文进行具体、深入的解说。2.此题为作品感受,在阅读全文后,要能迅速把握作者的观点或意图。一方面抓文中的关键句子,另一方面简洁地组织答题语言。3.此题为词句品味,回答词语能否换用,一般遵循“表明观点(能或不能)+词语简要解释+阐述词语所表现的内容+简要解说换用词”的格式;回答句子赏析,一般遵循“重点句的抽象作用+句子深刻含义”的格式。4.此题为发表见解,先弄懂“链接材料”所表现的内容,然后联系文章说出对“担当”一词的领悟。
参考答案:1.示例:在困难面前,人的宽广、乐观的心态对克服和走出困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心态比急切执著的心理更利于让人们渡过阻难与困厄。2.示例:人要积极乐观地面对
困难与挫折;生活里有很多的挫败,只要能挺着,天就没有绝人之路;我们要敢于担当,只要肯吃苦,绝不怕没有工作,不怕不能生活。3.(1)不能。“印”有“深刻地保留”之意,生动地表现了“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之深。而“留”则显得一般,没有影响深刻之意。
(2)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内涵深刻,给人以启迪,揭示了担当对人的将来的重要影响。4.示例:“担当”就是在困难与不幸面前不逃避,不敷衍,勇于面对,用爱心、责任、奉献直面人生挑战的行为和心态。
第五篇:论杜甫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论杜甫诗歌中的悲悯情怀
汉语言文学 马犇
摘要 杜甫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其作品中饱含伟大的悲悯情怀,是任何诗人都不能企及的。其诗歌中对百姓、自然生命甚至皇室贵族都表现出深深的关爱,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臻于绝境,这是杜诗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内在根源,他的无私精神和伟大情怀对后世影响深远。关键词 悲悯情怀 诗意抒发 历史影响
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雅士、普通百姓所熟知,向来不乏追捧者和研究者。人们把他称之为诗中之“圣”,和诗中之“仙”李白齐名,杜甫虽然堪比李白,但是有人给了杜甫更高的评价,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曾说过,他总觉得陶渊明站的的离我们远了点,李白又站的高了点,只有杜甫才一直活在我们堆里。的确,杜甫不像陶渊明一样规避人世,也不像李白一样飘逸的不食人间烟火一般。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一个心系苍生、心忧天下的诗人,与人们的悲同悲,与社会的忧同忧。他把人民的悲痛视为自己的悲痛,一生追求旷世济民的人生目标,无论穷达都恪守这一人生准则。这种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幸福的情怀正是由于他对天下苍生具有悲悯的情怀。
杜甫具有高尚的品格,他首先是慈悲的,他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博大的爱的眼光,他又是同情百姓的,他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蔑,而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他的力量微弱,但他以作品来反映社会,表达他最强烈的美好愿望。他敢于同丑恶的现实作斗争,敢于向封建顽酷势力挑战,敢于毫不惧畏地斥责封建剥削者和外族侵略者。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已深刻表明。
杜甫诗篇繁多,都是现实主义的精彩作品,像“三吏”、“三别”,《登高》、《望岳》、《北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在他的作品里,人们首先可以看出,他最关注的是国家社会和百姓,他是一个感性的人,对生命万物都饱含极大的深情,当国家动荡民族危难之时,他感怀苍生用悲悯之心看待世间的每个生命。他对人生极度关照,这也铸就了他极致的人生品格。这也是杜甫被人们称之为诗圣的重要原因。
杜甫作为一名普通的诗人,生活窘迫,官职卑微,人微言轻,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人生高度,与他的生长历程是分不开的。
一、悲悯情怀产生的原因
(一)由盛入衰的悲剧时代
杜甫的活动年代主要在唐王朝由胜转衰的时候,既经历了开元盛世繁华,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唐玄宗在后期逐渐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消磨了往日的英明锐气,社会各方面都在逐渐下滑,奸臣当道,社会一片昏暗。安史叛军来势汹汹,江山岌岌可危,人们遭受罹患。此刻封建剥削更加残酷,土地兼并严重,安史之乱爆发后人们的生活更加困难,加之吐蕃回纥不断骚扰,国家遍地干戈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人们生离死别,这样的时代,是呼唤正义的时代,杜甫,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诗人,顺应时代呼唤站了出来,勇敢地为人们的生存和幸福作斗争。
在杜甫初入世的时候,他也心怀雄心壮志,来到京城长安,想做官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但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破灭(《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黑暗的官场和社会现实使他屡屡碰壁,奸臣当道,社会只需要奴才而不需要贤才,终于他认识到黑暗动荡的社会是不可能让他的抱负和理想成为现实的。因此,正是由于杜甫对黑暗社会的认清,使他的诗歌更具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颠沛流离的苦难历程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大诗人,被称为“人民诗人”,诗歌中有很多进步意义。他的诗歌深刻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他描摹官军拉丁的形象场面,刻画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还有农民生活困苦艰难的惨状都十分相像,除了他学习十分用功刻苦“读书破万卷”之外,还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
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经历诸多坎坷波折,在杜甫生活的早期——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是大唐帝国的太平盛世时期,到处读书游历,读过了一定的安逸时期。可是后来,奸臣当道导致他政治生活长期失意,因此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困难。他到处“卖药都市”,过着乞讨般屈辱的生活,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却只能尝“残羹与冷炙”(《奉韦左丞》)。这些是诗人写自己凄惨处境,再后来他的家人也受贫困的折磨。在《咏怀五百字》中他写道:“无食致夭折”,连孩子都不能养活,娇儿落得活活饿死的下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悲惨的生活不仅降临在杜甫一家人身上,整个社会的危机全面爆发而来,人人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这些更加触动了诗人的内心。这些惨痛的经历正是促使杜甫直接走向人们的基础,是他心存悲悯之心的来源,自己身世虽然 2
悲惨,但杜甫仍然不忘关心黎民百姓的疾苦,“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他跳出自我狭小的小圈,由一己之悲上升到为天下人的痛苦、国家民族灾难而产生的深重悲感。其人性充满光辉。
杜甫的一生,都是极其艰难的,几乎从他三十五岁起,直到他死,“穷困、屈辱、饥饿、逃难、冻馁、疾病、死亡„„便一直缠绕他。然而正是这种‘艰难苦恨’的生活,却正是促成杜甫走向人民、熟悉人民生活,接受人民帮助的有利条件。”①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使他积极地走上入世的道路,他积极地向人们靠拢,更加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因此,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二、悲悯情怀的诗意抒发
封建社会的黎民百姓生活十分艰难,他们既要承受各项繁重的赋税杂役,又要忍受封建贵族的层层残酷的剥削。因此,贫富差距十分明显,是当时社会最尖锐的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不仅如此,安史之乱对社会生活生产的极大破坏,更使贫民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人们食不果腹,却仍然要承担沉重的兵役、徭役,杜甫在三吏三别中写道,年青男子都被拉丁惨死战场,老叟老妪都不能幸免,也要入伍服役,上了战场面临的是九死一生,很少有生还者。加之边境危机,外族入侵,更加加剧了人们的不幸。国家早已风雨飘摇,到处生灵涂炭,杜甫看到的尽是满目的疮痍,这些都触动了诗人的内心,悲悯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于是诗人用如椽巨笔留下一篇篇惊天动地的佳作,描绘了一幕幕恢弘壮丽的悲剧画卷。
(一)对百姓不幸遭遇的悲慨抒发
首先是对百姓饱受封建剥削压迫之苦的抒发。
身为普通百姓的代言者,杜甫最多的诗歌是为百姓所作。他身处社会的最底层,对黎民百姓的生活观察的最为仔细,对他们的苦难也最为了解,在杜甫相当一大部分的诗歌中,杜甫对封建剥削下的百姓报以宽厚的怜悯之情,当然,他也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激烈而又犀利的控诉与鞭挞。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封建剥削者的横征暴敛,苛捐杂役,对他们的残酷行径进行了透彻的揭露与批判。
杜甫著名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如一篇浩瀚、悲壮的生活画卷,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诗人用一唱三叹的方式,表达了他的忧国悯人之情。诗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处境,揭露了执政集团的荒淫腐败,是杜甫“史诗”中代表佳作。杜甫本以为 “生逢尧舜君”于是“不忍便永诀”。对当时的君主还抱 3
有一丝期望,但是从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来看,这些正是“朱门酒肉臭”的表现。封建统治者极尽奢侈浪费之能事,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他们对百姓的剥削之重。此刻,杜甫对于统治者过于贪图享乐已经有所不满,他指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这正是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人们的最好例证。严酷的封建剥削已把人们压迫的毫无喘息之地,而此时此刻,统治者却仍然过着骄淫腐败的生活。杜甫写这首诗时,是在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的十月、十一月间,这期间,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肆游玩,所到之处奢侈靡费。而诗人在路上所见所闻却尽是民不聊生的惨状,两者生活状态鲜明对比程度正如诗中所描述,诗中写的正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岁晏行》:“渔父天寒网罟冻”,“割慈忍爱还租庸”描绘了人们艰难生活,渔父寒天劳作,百姓无以承受繁重租庸,只能忍痛卖儿鬻女来还租税,他们已被剥削殆尽了,到最后落得“已诉征求贫到骨,无食无儿一妇人”(《又呈吴郎》)的下场。诗人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人们生活惨状,表现出诗人对统治者最强烈的控诉。
其次,是对饱受战乱颠簸之苦的抒发。
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巨大灾难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唐王朝直接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此以后战火频仍、民不聊生。安史叛军凶残至极,杜甫在《述怀》诗中说道:“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烧杀连鸡狗都不放过,足以见其手段之凶残。
战争不仅破坏生产,更使人们生离死别,人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杜甫及亲人的遭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纷繁战火之中,他与亲人不得相聚,备受冲击。例如,诗人兄弟流离失所,难以相聚,他在《忆弟二首》中写道:“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人稀书不到,兵在见何由”;《得舍弟消息》:“乱後谁归得,他乡胜故乡。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 他在《遣兴三首》中写道:“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还有著名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叛军活动山东、河南一带,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火的阻隔,音信不通,生死不明,诗人只能写诗寄情。
不光安史叛军的影响,在国家危难之际,外族侵略者也趁火打劫,不断骚扰我国边疆,使人们的困境更是雪上加霜。面对此种惨状,杜甫也不禁对入侵者破口大骂:“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留花门》)
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惨状让人不忍目睹。诗人历经波折,所见所闻都令人闻之而涕下。例如他在《遣兴三首》中也有描述在流离逃亡之中人们的处境艰难:“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虽然处境艰难,但是诗人还想到“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颠沛流离是战争中常事,“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但是任何一场战争都要付出血的代价的,杜甫的《不归》就是战争最惨烈的代表:“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战场到处尸骨遍野,“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送灵州李判官》)。
最后,是对百姓饱受兵役之苦的抒发
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不可想象的,对普通百姓来说,更大的灾难不是解决温饱,更重要的面临生存的难题。在战争的年代,百姓不仅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更是战争的牺牲者。在战争初期,年青男子往往要服兵役,可是后来一批批年轻的生命牺牲在疆场上,老叟老妪都不得不服兵役,见此情景,诗人内心十分煎熬,却又无可奈何。“三吏”、“三别”这些组诗就是诗人最无奈的控诉。组诗中饱含了诗人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百姓的同情,和作者对江山社稷的忧思,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严肃批判。
诗人在《兵车行》中直接给我们描绘了抓丁的场面,全诗展现了兵车经过咸阳桥的悲壮场景:车响、马鸣、人哭,真实客观的描述加上通过作者夸张的渲染,让人们认识到抓丁是多么残酷的事。此时,官吏抓的壮丁还是年轻人,可是在后来的《新安吏》中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官吏开始抓未成年的孩童上战场。年青男子都已血洒疆场,只能让更小的孩子服役。后来诗人在石壕村,情况更加恶化,官吏连老叟老妪都不放过,要他们充军服役。仅仅从抓丁服役这个侧面可以看出,诗人选材十分精当,也反映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对人们生命的摧残,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新婚别》是杜甫所写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别”之一,诗中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的场景,寥寥数言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虽然结婚一天不到,丈夫第二天就要去战场,可能从此就是永别。新娘虽然悲痛不舍,但她明白,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要想将来幸福,必须牺牲眼前。于是,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也坚定不移地表达真挚不渝的爱情誓言。这首诗形象刻画出了人民面对战争的痛恨和无奈的复杂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新娘越是深明大义,越反映了战争不近人情的残酷。
在《无家别》这首诗中,让人们更加彻底地认识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不幸。历经战乱的蹂躏,到处家破人亡、人命危浅,“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人们不是死在动荡中,就是在动荡中失去亲人,《无家别》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在战乱中失去所有亲人的单身汉。他一次被征去当兵,却发现自己既无人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诗人似乎告诉我们,是战乱造成人们无家可别的悲哀的。
(二)对贵族皇室悲悯
在唐代,饥寒交迫、受苦受难的不仅是贫民百姓,就连高高在上、呼风唤雨的皇权统治者,也经历了许多艰苦波折。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一度占领京城长安,还有外族趁火打劫的入侵者,都给全国上下带来灾难。杜甫在《忆昔》中写到:“犬戎直来座玉床”,直接描写入侵者的张狂。而唐明皇携杨贵妃等众大臣仓皇出逃,昔日的九五之尊一度沦为逃亡者。在杜甫看来,统治者作为曾经的剥削者,此刻也是值得同情怜悯的。例如他在《收京》中写道:“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就是说王子皇孙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往日尊严。还有《壮游》中说到:“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天子灰溜溜地躲到四川,过惯了悠闲自在生活的他们,逃亡的生活也是十分凄惨的。贵族皇权悲惨下场程度,是不下于普通百姓的,他们的遭遇也十分不幸。杜甫在《哀王孙》写道:“可怜王孙泣路隅”,甚至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也未能幸免于难,自缢于马嵬坡,诗人不禁感慨:“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当然其他妃嫔也没有得到 什么好的下场,正如《往在》中说:“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
杜甫对统治者的怜悯同情,并不是讨好和是非不分,而生爱憎分明。当社会矛盾集中在农民与封建地主之间时,他把全部的关注与同情都倾注在饱受磨难的百姓身上。当社会矛盾转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杜甫又把同情和怜悯之情都加注与中国人民身上,唯一不变的是,他同情的都是弱者。对于处在苦难中的人们,他心怀一种悲悯之情。但是,不管对谁,他的胸怀始终是最宽广伟大的。
(三)对有生命事物的怜爱
杜甫的感情是博大深厚的,他把至真至诚的真情推广到每个生命上,甚至,他对自然界的万物都仔细观察过,他尊重任何一个微小的生命,怜悯它们的不幸。在杜甫“艰难苦恨”的一生中,无论对国家人民,还是对妻子、弟妹、朋友,甚至到犬、马、鸡、鱼、虫蚁等物类都无不贯彻人道主义精神。他对自然界微小生命的刻画描写都饱含着满腔的同情和怜悯,让人读之不禁动容。这并不是诗人虚伪矫做,是因为“他真
正做到了,对家人、对朋友、百姓国家至于草木鸟兽,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①
例如,他关心鸟雁的饥寒,在诗中他写道:“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还有《晚行口号》中的描写:“落雁浮寒水,饥鸟集戍楼”,《送李校书二十六韵》:“老雁春忍饥,哀号待枯麦”,都是描写鸟雀的艰难生活。《义鹘行》中写的:“阴崖有苍鹰,养子黑柏颠。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描写苍鹰生存之不易。还有诗歌《题郑县亭子》写的:“巢边野雀欺群燕,花底山蜂趁远人”,则更进一步描写鸟禽昆虫的生活状况。
他关心自己乘坐的老马,在《病马》中写道:“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他不光同情自己的马,对别人的马的不幸遭遇也深表同情,例如他在《瘦马行》中写道:“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曾经立过战功的瘦马却落得“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的下场,短短数言,把瘦马的不幸遭遇刻画的淋漓尽致,让人闻之不禁内心翻涌。他并写出“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的美好愿望,希望瘦马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杜甫虽然终生不幸,饱经沧桑,但仍对世间的万物充满悲悯之情。无论对谁,只要具有生命,并遭受磨难,他都以自己的无私爱去包容拯救一切不幸中的生命。毫不吝啬他的笔墨与激情“他的诗歌充满着基于生命意识之上与命运抗争的焦灼,所以艺术上才有巨大的感染力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才有既令人为之泪下而又为之感奋的悲剧之美”。①
①
三、悲悯诗情的历史影响
杜甫无疑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都是发自内心的赤子真情之作,忧国忧民之情贯穿作品始终。他一生经历灾难坎坷,贫病交加,生活潦倒,但他的诗歌并不仅仅抒写他个人的苦难,独自呻吟,而是更多的想到国家和百姓,想到世界万物苍生,他的诗歌不是猥琐贫弱的感情宣泄,而是高亢嘹亮的歌唱,具有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所谓文如其人,杜甫不像一般缺乏独立人格精神的文人通常 “穷则自命不凡,牢骚满腹,达则享受人生。”作为一位真正的文学家,杜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伟大、严肃的文学作品是不靠技巧的卖弄,而是必须有作者生命的灌注,①崔丽.圣者襟抱,诗人性情[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6.谭云华,杨黎.论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5).①
一腔心血的滋养,才能使之动人,使之永恒,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②
杜甫并不是一人独歌,许多仁人志士都在应和。历年来,许多文人墨客,沿袭模仿着杜甫的创作道路,他的诗风和人格影响了一大批诗人。胡震亨评价杜甫诗歌:“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像后代的王安石、陆游、苏轼、文天祥等爱国诗人对杜甫诗中悲悯的内涵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也都具有一颗颗悲悯之心,诗人们并且做到将个人的时代遭遇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写出了一首首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歌,他们的诗歌是深刻现实的写照,他们成为了无愧于祖国人民的诗人,更是国家和人民十分需要的诗人。
杜诗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发展到21世纪,杜甫已离开我们千年之久,但其人品、诗品仍在当代焕发熠熠光辉。近年来人情世风日益淡漠,别说对万物苍生,有些人就连亲情、爱情、友情都能抛弃,可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与之对比,杜甫的精神情怀犹如圣一般高洁,他对万物苍生的悲悯是永远存在的,只要人间苦难还在,他就用宽厚博大的爱去包容去拯救。
现在,杜甫不仅是中国人心中的诗圣,他已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悲悯情怀将会感染更多的人们。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杜甫研究[M].齐鲁书社出版社,1980.12.[2] 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3] 曹荣.“诗史”:杜甫的心灵苦难史[J].语文学刊,2007.12.[4] 崔丽.圣者襟抱,诗人性情[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6.[5] 谭云华,杨黎.论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N].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05.[6] 李永英.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①[7] 卢英宏.诗圣诗史唱大风——杜甫的反战诗论略[J].云梦学刊,2009.04.[8] 陶今雁.忧国忧民,死而后已[N].江西师院学报,1983.04.[9]祈和晖.杜甫人本境界论(下)——杜甫圣于关怀人与生命[J].杜甫研究学刊,2003.03.李永英.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8
[10]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9.[11] 中国唐代文学年编.广西中文系出版社,1998.[12] 张忠纲.忧国忧民无己时——杜甫爱国思想琐谈[J].杜甫研究学刊,1995.03.[13] [清]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4] 张忠纲.为“杜甫精神”写照[N].中国文化报, 2001.[15] 杜晓勤.隋唐五代文学研究(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16] 陈铭.论杜诗之“神”[J].学术月刊,1982.12.[17] 程千帆,莫砺峰.忧患感:从屈原、贾谊到杜甫[C].文艺理论研究,19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