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画童年》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山村孩子的画》
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学习“想象”“入情入境”等朗读技巧
3、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并能模仿并创作儿童诗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教学难点
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 让有绘画才能的同学用画笔画出童年生活的场景,教师课前搜集学生喜爱的儿童诗。
教学过程:
一、深情诵歌,重温童年
师: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快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话像不像一首小诗?请你们一起深情地朗读一下。
师:真棒!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暖暖的春日里,谈一个温暖的话题。(生齐读课题《诗画童年》)
二、品读诗歌,回味童年
师:有这样一首诗,里面装满了孩子新奇的想象和可爱的愿望,这是怎样的一首诗呢?请自己朗读诗歌《我想》。
(一)品读《我想》
1、这个孩子有哪些愿望?
2、你最喜欢哪一节?读一读,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
3、大家齐读《我想》
师:大家读得真棒,仿佛把我带进了春天的大自然之中,你们就是那群娇嫩可爱的鲜花绿草,《童年的水墨画》又会给你们怎样的感受呢?请大家放声朗读一下!
(二)品读《童年的水墨画》
1、你读过有什么感受?
2、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读一读。
3、总结:怎样读诗能把诗读好?
4、板书:“想象”“入情入境”等朗读技巧
5、多种形式朗诵.(三)拓展阅读《山村孩子的画》
请用上述技巧朗读《山村孩子的画》
三、你言我语,诗话童年
读了这么多,我现在特别想听一听你们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请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描述你的童年。
(四)你书我画,记录童年
1、仿写《我想》或《山村孩子的画》
2、配图写诗
3、展示交流
结束语:童年如梦,如烟花般,虽然灿烂美好却短暂,正如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所言: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生活却一去不返了。所以请珍惜这短暂的童年时光,用你手中的笔绘出你们如诗如画般的童年,绘出你们精彩纷呈的未来!
第二篇:《诗配画》教学设计
《诗配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诗配画,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
2.运用自己的绘画技巧,以月亮古诗为主题,合理构思构图,恰当表现古诗意境。
3.感受诗、画两种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二 教学准备:ppt、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举例讲解
师:如果给诗配画,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句来表现画面?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床 明月光 霜 举头 低头
师: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情境? 生交流
师小结:所以给诗配画,首先就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再进行景物的描绘。(板书:抓住词句、描绘景物)
(二)、欣赏配画
1.欣赏经典月亮古诗词《古朗月行》 2.让学生朗诵古诗,说说古诗的意境。
3.如果用画来表达这种意境,表达你的理解,你会如何去画呢? 4.小组讨论
5.把自己的感悟用画来表达。6.展示欣赏
完成诗配画,揭示课题:像这样根据古诗内容表现画面,把古诗的意境表达出来,称为诗配画。(板书课题)
展作品 组织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评价作品。对画面的构图、意境的表达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大胆用笔,自主创新。
第三篇:《诗配画》教学设计
《诗配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将美术和语文两学科相整合,通过对古诗的诵读和理解,感受古诗的意境,用已学的水墨画技法表现画面,让学生感受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本课以春天为主题,鼓励学生说说、写写、画画有关春天的古诗,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感受水墨表现情趣,学习诗配画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和对水墨能力的运用。
技能:运用传统的笔墨技巧,以春天的古诗为主题,合理构思构图,恰当表现古诗意境。
情感:感受诗、画两种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诗配画的创作方法,熟练运用笔墨技巧及传统水墨技法表现诗配画,将二者巧妙结合。
难点:巧用笔墨、表达古诗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ppt、水墨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知识回顾
课前连续播放山水画图片,学生欣赏作品,初步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尝试了解学生:你画过水墨山水吗?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生:中锋、侧锋的运用,山石的勾勒、皴擦等等。生小练笔,师简单评价。
2、导入古诗
出示一张水墨画,问:你觉得这幅水墨画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生:桃树、竹子、鸭子戏水。
师:让我想起了苏轼的一首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学过吗? 生读一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师:画面表现了诗中哪两句内容?(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完成诗配画,揭示课题:像这样根据古诗内容表现画面,把古诗的意境表达出来,称为诗配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水墨山水的魅力,温顾前面学习的相关水墨画知识,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运用水墨画知识,结合语文学科中的古诗,给诗配画。
(二)、技法交流
1、交流古诗
师: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除了这首《惠崇春江晚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呢?
生:《春晓》、《清明》、《咏柳》、《鸟鸣涧》······ 拿出纸,写出有关春天的古诗或诗句。
师:唐代诗人王维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春天,送走了他的一位故友,写下了这首《渭城曲》。
ppt出示王维古诗《渭城曲》 生读一读。
师:如果给诗配画,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句来表现画面?生:柳树、细雨、饮酒的故人。
师: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情境?
2、访问艺术家
出示现代画家傅抱石《渭城曲》。
师:青苍的柳色,带着浓浓的雨意,成为画面的主体,把诗中特有的惜别之情表现了出来。这就是诗的意境。(板书:意境)
师小结:所以给诗配画,首先就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再进行景物的描绘。(板书:抓住词句、描绘景物)
师:仔细观察,画面中用到了哪些水墨技法?
生交流、师小结技法:中锋勾勒枝条、人物,绿色晕染出柳色、淡墨晕染远山、云雾,突出整首诗的意境。(板书:突出)
【设计意图】:以春天为主题,让学生先说说、写写有关春天的古诗。通过欣赏大画家的作品,感受诗的景物描写与画面表现之间的关系,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及诗配画的创作方法,体会诗配画的意境美。
3、欣赏学生作品
出示学生作品2幅《绝句》、《游园不值》
师:与大师相比,学生的诗配画又有着怎样的异曲同工之处呢? 学生欣赏,比较作品的意境、技法的运用。
4、教师示范
以古诗《忆江南》为例,示范。
出示古诗,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来表现景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可以用哪些水墨技法表现画面?(浓墨中锋表现房子、河岸、皴擦泥土,逆锋表现江边的树,大红和曙红点染桃花,淡墨晕染远山、花青晕染江水)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之在,通过欣赏学生作品,了解更多的诗配画表达的诗的意境,教师的示范中将更多的水墨技法呈现,让学生不仅了解诗配画对诗的传递的过程,更能深刻掌握水墨画的构图与章法。
(三)自主表现
给刚刚的古诗配画。想一想可以抓住哪些关键的景物表现画面,用熟悉的水墨画技法突出古诗的意境。
(四)评展作品
组织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评价作品。对画面的构图、意境的表达、技法的运用、墨色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大胆用笔,自主创新。
(五)课后延伸
出示完成的画作:在《忆江南》诗配画空白处写下古诗句,让学生注意字句的排列,从右往左书写,最后落款,刻上印章。
鼓励学生课后也能在画面空白处添加诗句,将绘画与书法巧妙结合,完善作品,体现诗配画的内涵。
【设计意图】:将古诗与画面相统一,二者结合,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更加完善作品,真正体现诗配画特有的魅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板书设计:
诗配画 水墨画 抓住词句 中锋、侧锋
表现景物 浓、淡、干、湿 突出意境 勾、皴、点、染
第四篇:人教版四下诗画送别·教学设计
《诗画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①学生在语文素养积累中已背诵了《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山中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
②学生自查资料,了解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
③学生片段写作:关于自己与朋友的友情。教学目标:
①学生乐于吟诵这组送别诗。
②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和查阅资料,理解诗意,感受不同送别诗的情感。
③以诗唤醒生活,通过绘画或文字表达自己与好友分别时的情思。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诗意,感受送别情感。教学难点:
以诗唤醒生活,通过绘画或文字表达自己与好友分别时的情思。
一、古诗诵读,导入新课(1分钟)
1、回顾诵读:让我们一起进入素养积累时间。(出示ppt:《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山中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学生回顾诵读)。
2、揭示主题:诗如画卷,诗文不同,画面各异。但是,却有着相同的主题(送别),没错让我们在诗画中送别(板书:诗画送别)。
3、导入品析:谈及送别,爱饮酒,喜交朋友的李白向我们走来(出示李白介绍),随诗文走进他的送别,请大家自读古诗(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自读古诗)。
二、品析古诗,感受别情(25分钟)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理解重点字词,想象画面,诵读体会送别情:你从诗文中发现了哪些送别信息。(随着学生的分享,出示相关重点字词理解的ppt)
学生预设1:
生:送别的地点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他要去广陵。
【追问】请你注意断句正确朗诵诗题。(指名学生读诗题)
学生预设2:
生:烟花三月下扬州,感觉送别的季节是春季。
【引导】为什么看到烟花想到春天?结合注释理解烟花的意思很重要(板书:理解诗意),想象繁花似锦的画面再读一读前两句(板书:想象画面,指名读前两句)。花团锦簇的春天,富庶繁华的扬州城,你能否再读一读这两句。(出示扬州繁花图片,配乐自读前两句)
学生预设3:
生:我发现了他们是在江边送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追问】江上船只往来,为什么李白眼中只有孤帆?“尽”字是什么意思?请大家查字典思考。
【点拨】尽:尽头。后来孤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水滚滚东流,为何?原来送别时李白不舍孟浩然离去。请你读一读后两句诗,把这份不舍之情读出来。(指名学生读后两句)
2、分享学生自查背景资料(板书:查阅资料),诵读深度体会送别情:你查到了哪些关于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故事。是啊,他们因为对彼此才华的欣赏,一见如故,友情深厚,李白曾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因此送别时才会如此不舍,请带着不舍之情再读一读这首诗。(自读全诗)
3、过渡引入:(呈现地图)李白送孟浩然前往繁华的扬州游玩心内如此不舍,而有人西出阳关去往安西,路途更遥远,景色更荒凉,这一别王维心中感受如何。让我们依循上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读品悟这首诗,你又读懂了什么?(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学生自读)
(二)教学环节——《送元二使安西》
1、品析重点字词,感受景物,了解诗文,分享学生自查背景资料,理解诗文,诵读体会送别情:你读懂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分享,出示相关ppt)
学生预设1:
生:送别的地点在渭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追问】当时的渭城环境如何?雨后清新湿润,柳树依依,想象着画面再读一读前两句。(指名学生读前两句)
【提升】柳树还有一些景物在送别诗中很常见,如长亭古道边,芳草萋萋处,饮酒作歌时,折柳吟诗相依别。
学生预设2:
生:诗人送别的是元二,他要去安西。题目:送元二使安西。
【点拨】注意断句,正确朗诵诗题。(指名学生读诗题)
学生预设3:
生:诗人想挽留,送别时跟元二喝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出示更尽:再饮完)为什么一杯又一杯的饮酒?
【追问】为什么一杯又一杯地饮酒?体会王维的不舍之情再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后两句)
2、对比品悟别情: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相同(不舍),又有什么不同? 【借助图片资料】(呈现扬州和安西图片)孟浩然是去繁华富庶之地游玩,元二是去黄沙漫漫孤寂荒凉之地出使,送别友人感情有什么不同呢?李白不舍之中有羡慕,王维不舍之中有担心。
3、过渡引入:那么学习单上的这4首送别诗,你又蕴含怎样的离别之情呢?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体悟别情(14分钟)
1、小组合作要求:请自读4首古诗,它们同为送别诗但又有什么不同?
①赠汪伦 【唐】李白(感激)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不及:不如。
②山中送别 【唐】王维(期盼)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③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思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④别董大 【唐】高适(鼓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曛:日光昏暗。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
2、请4人小组合作,交流你所品悟的送别之情。
3、小组分享。
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李白的友情深,李白心中满是感激。一个追问,春草年年都能绿,可是朋友啊你回不回来啊,道不尽王维的期盼。都以为这只是关于草的诗,但草枯了又荣,荣了又枯,可是朋友却又要离去,诗中更有白居易对友人的思念。
凭你的才华和品行,还怕没有朋友吗?你一定会扬名天下的!高适临别给董大的都是鼓励。
【总结】我们今又品悟已经积累过的旧文,却有了新的感悟和发现,这就是温故而知新了。请你有感情地再读一读(学生自读)。
五、板书
诗
理解诗意
画
离别之情
想象画面 送
别
六、教学反思
查阅资料
第五篇:7诗配画(教学设计)
江苏省中小学美术学科
优质课评比参评课
《诗配画》教学设计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成 剑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内容,属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我国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诗配画、给画提诗,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诗配画,不仅是诗的形象的解说图,更是诗的意境的再创造。抓住诗中的一两处关键,根据个人对诗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将诗的意境画出来,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本课在教学活动中,要在激发学生参与吟诵古诗、了解诗意的同时,更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品位诗的精美;要使学生明确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配画应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抓住古诗意境和相应的手法进行表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诗歌的文字形象语言与绘画的视觉造型语言互补、融合而创作情景交融的作品,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诗配画特点,并运用恰当的形式为诗配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欣赏诗配画作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提升其审美修养。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
学习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熟悉的古诗内容及意境。
■教学难点
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构图的安排。
■教学准备
CAI课件;学生古诗书法作品4幅;画配诗的图片4幅;中国画工具材料(笔墨、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趣激学
1、入情入境
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生齐)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个谜底是——(随意指学生接答)
生:画。
教师板书(画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种期待,带着一份清新,共同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景象,走进诗的意境。
(教师播放FLASH动画《江南》)
2、感受分享
师:(随意指学生回答)刚才,你看到了——;能说的更美一点吗?你还看到了——……
师:这是多美的一幅景象啊,此时的你假如是一位诗人,你真想——(启发学生吟诵与江南有关的诗歌)你还想到了——
生:吟诵《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板书:诗)多美的诗啊!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难怪自古诗画同源,(板书:同源)这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3、趣味题诗
师:这里老师准备了几幅画,描绘着不同的意境,同学们先欣赏一下(学生下位欣赏)
师:这么美的画可不能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
生:(接)诗!
师:谁能为这几幅画提上适合的诗?(请学生上台)
师:且慢!古人提诗,是很有讲究的。经营位置很重要。(打开幻灯,教师讲解落款位置)
师:好,开始!不一定是完整的一首诗,诗句也行。
4、诗境营造
师:让我们来吟诵他们所题写的诗句。
(学生齐读或题字的学生独自吟诵)
二、情趣导学
1、古诗寻画
师:真是太了不起了,同学们会这么多古诗。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诗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选三组同学,每组一位上台,看诗说画面,组内学生起立猜诗句)师:老师这里为诗句准备好了画面,谁来配上。
(学生上台为古诗配上合适的画面)
(教师出示的画面,要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诗中的一两处关键,表现画面)
2、小试牛刀
师:老师这里还有四句古诗。想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用黑笔来勾画出诗的主要内容。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你表现的是哪首诗。
(教师在幻灯上出示诗句,学生自由选择,用黑笔表现)
师:(出示)学生作品,谁来猜猜他表现的是哪一句?你觉得表现的怎么样?(教师选举4—5位学生的作品来展示)
师:是啊,诗的意境表现有时不在于画面内容的繁多,有时一片树叶、一叶小舟也能表现深远的诗境。
3、范作欣赏
师:你看,这几幅诗配画的作品多么精彩。
(教师播放幻灯,引导学生学习用简单的内容表现诗的意境)
师:其实,好的诗一半是作者写出来的,另一半是读者读出来的,作者写出来的我们都能想得到,还有许多作者没有写出来的,需要我们去再创造,只有加上我们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到诗的魅力。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把作者所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把它画出来。
4、教师示范
师:上到这里,老师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你想要我为哪一句诗配画。生:(踊跃发言)
(教师选择一句古诗进行表现,指导学生构图、线条、用墨、着色等)师:(总结)表现的时候先要分析诗意、想象诗境、确定主景、精心构图、大胆用笔。
(音乐渐起,幻灯出示:分析诗意、想象诗境、确定主景、精心构图、大胆用笔)
5、学生作业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为诗配画(板书:配),你想为哪句诗配上画。(学生回答)
师;记住老师的提示,下面就让我们用前面学过的水墨画的形式为你喜欢的诗配上画。
(学生到绘画区绘画,教师巡视)
三、情趣成学
1、成果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在展示区展示作品,并组织学生参观)
2、作品评价
师:刚刚我们用前面学过的水墨画的形式为你喜欢的诗配上了画,(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表现内容,总结学生的作品情况)
师:你喜欢哪一幅,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这一幅是哪位画的,你是怎么思考的?
师:(选一首表现王维诗的画面作总结)难怪苏东坡曾经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画常常洋溢着诗情,好诗也总是充满了画意。给诗配上画,发挥了两者的长处,相得益彰。
3、课外拓展
师:今天我们表现了国画的形式古诗的意境,其实,在近代和现代还有很多诗歌,也表现了浓烈的文化意境,你看这些不同的画种都表现了不同诗歌的精神和内涵。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诗的世界,用画的形式表现了诗的精彩,共同体验了什么才是诗情画意,这份独有的文化意境,属于我,属于你!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