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论文

时间:2019-05-15 10:2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论文》。

第一篇:某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跨国经贸、跨国教育、跨国交流等与英语密切相关的涉外交往推动着大学英语教学走出传统的、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进入以文化理解和交流为基础的既注重语言准确性又注重语言交际性和实用性的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以《新编大学英语》为例,阐述了语言教学与文化学习的关系、语言学习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策略,通过词汇、习语和语篇三方面,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实践。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

Abstract: Due to the frequently presente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have turned to the new stage of emphasizing both the accuracy of language and its phatic and practical function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ultures instead of adhering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merely emphasizes language knowledge itself.This paper tries to reveal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lture study, the necessity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ree aspects: vocabulary, idiom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New College English.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引言

大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尖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人类思想和文明精髓的吸收;大学英语教学则更应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为己任。因此,在国际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师不应仅仅是语言知识的讲解者,更应是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介绍者、中西文化异同的对比者和阐释者。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仍然有教师把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孤立地讲解语音、语法、句法等语言学常识,而未能有意识地将课文中的语言点与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阐述,这样学生只会看到一具没有血肉的语言的骨架,难免不令人感觉其面目可憎、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相反,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地加入与目的语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必定会令这门语言形象动人,血肉丰满,令学习者产生亲近的愿望。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在《论语言》(Language,1921)一书中指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非本能的交际方法,是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等主观意志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遗产,文化的任何其他方面都不可能早于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可言(转引自刘润清,2002:130)。”

世界知名的语言学家和学者都曾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做过描述,其中较为全面的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德语及外语习得专业的著名教授克拉姆契(Claire Kramsch,1998: 3),他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归纳为“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Language expresses cultural reality;language embodies cultural reality;language symbolizes cultural reality.)。

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是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心理特征、社会习俗、历史变迁等重要的文化符号。没有语言,人类无法描述任何一种文化;当然,语言自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的同时,绝不可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因为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获得了与这一民族的文化传统接触的良机。

3.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宋贵庆(1983)曾举以下两例,来证明英语教学若不辅以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历史,则很难正确理解若干表达。

例1:Here comes a buttons.例2:The mayor’s efforts to help the flood victims were smothered by a swamp of red tape.从字面上看,第一句似乎犯了一个低级的语法错误,即复数名词buttons前使用了表示数量为一的不定冠词“a”,其实不然。实情是,英国旅馆或俱乐部等处的侍者多穿两排扣子的制服。因而,此句中的“a buttons”是指代一个侍者。作者此处使用了以人物特征和标记来代替本体的借代或转喻(metonymy)这一修辞格。

理解例句(2)的关键在于“red tape”一词。

17、18世纪,英国的官方文件按惯例都要用红带系扎。由于古时英国官方机构办事拖沓,人们便将红带与官僚主义联系起来,至19世纪早期,“red tape”渐成比喻,喻指官方机构的“形式主义”和“繁文缛节”。故该句可译为“市长救援灾民的努力已被繁文缛节所抹杀”。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语言教学若只关注语言外在的形式与框架,而忽略对其文化内

涵的挖掘与解构,那么,学生的语言能力只能停留在简单模仿和浅层应用层面上,无法真正理解英语及英语民族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传承,因此,当学生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文化接触或交流时,有可能因对目的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把本民族的文化系统迁移到目的语文化中,在表达和理解上运用本民族的文化表达模式,这样极有可能导致交际障碍甚至是文化冲突的发生。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将所学的语言材料中反映西方国家文化特点的内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各种语言现象,从而更恰当地使用英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语用失误。

4.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分析

徐杰(2011)认为,“每个社会和文化中的语言的文字和结构都表现了那个社会和文化自身的观念和价值。每一种具体语言的词汇、语法、句法等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它们能够解释出这种文化构建之初最深层、最基本的文化元素:概念、价值和传统。”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根据所教授材料的内容来调整教学目标、方法,从文字、习语、语篇分析等方面进行文化导入,以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应惠兰主编,以下简称《新编大英》)中若干篇文章都涉及到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政治、司法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对这些文章进行全面、详细的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讲解,能使学生接触到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使学生能在对该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与掌握(董亚芬,1997)”。本文将以《新编大英》为例,具体说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实践。

5.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践 5.1词汇学习中的文化导入

词汇可以承载一个民族的文明。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虽然在多数情况下,只表音,不具有像汉语那样既可表音又可表意的功能,但通过分析英语词汇的结构、习语的内涵,我们也可以体会出它所承载和反映的西方文明和文化。常敬宇(1995: 2)认为,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词汇,实际上是在学习一种民族的文化。他将词汇分为文化词汇和一般词汇。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特别是包含习语、谚语、俚语和歇后语里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蕴含着某一民族或社会团体所固有的或特定的传统和思想特

征,是各民族之间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具有浓重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因此,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作为一个符号的词汇所指代的具体意义,即字面意义,而且还要了解词语字面含义之外的意义,即其暗含或内涵意义。因为词语的暗含意义代表了词汇所在文化中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情景意义、历史意义,充分体现了这个语言群体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肖仕琼,2010: 74-75)。”《新编大英》中有很多这样文化含义丰富的词汇。例如,第二册第三单元课后阅读Passage I “Better Late than Never”中的“bluebird(蓝色知更鸟)”是北美洲特有的一种鸟类,它们非常友善,不怕人类,允许人类接近,更因其通体的蓝色羽毛和婉转的歌声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北美洲,人们认为蓝色知更鸟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因而称之为“幸福鸟”。北美洲的爱鸟社团经常在开阔的乡野地带,地面植被低、树木稀疏的地方安置鸟巢,为其提供栖息之所。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蓝色知更鸟的身影。1940年上映的由秀兰·邓波儿主演的影片《蓝色知更鸟》讲述的就是两个孩子在战争期间寻找“幸福鸟”的故事。教师在词汇讲解过程中,通过介绍知蓝色更鸟的背景知识,既可以使学生体会“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对花草树木及动物的认识和感受有所不同,它们所象征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们都用自己独特的动植物来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肖仕琼,2010: 76)”,也可以令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课题。

在本套教材中,也收入了涉及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文章。学生通过学习中文内容的英文表达方式,可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强用目的语来表达自己母语文化中独有的思想和现象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例如,《新编大英》第三册第二单元课后阅读Passage II “The Monkey King”就是讲述悟空出世、大闹蟠桃会、拜师唐僧的故事。中国学生对《西游记》的故事并不陌生,但对于如何用英语来表达其中的种种故事,尤其是故事中的神仙妖魔的英文说法,学生并不十分清楚。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西游记》中众多人物、地点、事件的英文名称(如,观音菩萨: Bodhisattva,东海龙王: Dragon King of the Eastern Sea,齐天大圣: Governor of Heaven and Great Saint,弼马温: Grand Guardian of the Heavenly Stables,玉皇大帝: the Lord of Heaven,天府蟠桃园总管: Superintendent in Chief of the Heavenly Peach Garden,等等),还可以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经典古籍中的经典故事。文化的学习,不应局限在目的语本族语使用者的文化之内,因为那样既忽略了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又忽略了目的语的其他非本族语者的文化。“许多英联邦国家都把英语作为本国的官方语言,但是他们的文化(如印度)同英美国家的文化相去甚远,如果我们用英语同这些国家的人进行交际时还是沿用英美国家的语用规则和文化

模式的话,显然不能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肖仕琼,2010: 203)。”因此,在英美文化导入的过程中,适当加入本族语的文化知识以及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知识,同时进行英汉文化对比、分析,可以避免本族语文化被动适应目的语文化的“单向顺应”现象发生,有助于学生建立对本族语和目的语客观、全面的认知,实现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有效、平等互动。

5.2习语学习中的文化导入

习语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箴言(mottoes)、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s)以及典故(allusions)等。它是民族文化最集中、最敏感的印记,是民族风格的提炼与升华,是语言实践的集中体现与结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社会习俗、思维模式无不在习语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学习、比较和研究英汉习语,可以使我们充分领略不同民族的文化风采。(肖仕琼,2010: 81)《新编大英》第一册第七课课后阅读Passage I “The Two Brothers”讲述的是两个兄弟在丛林中的奇遇,以及他们对从天而降的机遇的不同态度。文中,两兄弟在对话中使用了数句谚语,充分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如:

(1)In seeking great happiness small pleasures may be lost.(2)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3)He who is afraid of the leaves must not go into the forest.(4)Beneath a stone no water flows.前两句是哥哥引用的谚语,句(1)直译为“追求巨大幸福时,可能失去小的乐趣”,可意译为“得不偿失”;句(2)较为常见,通常译为“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也可意译为“手中一碗米,胜似宫中珍馐美味不可及”。这两则谚语体现出故事中“哥哥”畏首畏尾、惧怕挑战的怯懦心理。后两句谚语则出自弟弟之口。句(3)直译为“害怕树叶者,请勿入森林”,可意译为“小河不敢蹚,岂谈过大江”;句(4)直译为“石下无流水”,可意译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与(1)(2)句不同,(3)(4)两句谚语表现出弟弟不畏风险、勇于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这里的几则谚语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还具有隐喻扩展意义。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手段,又是以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Lakoff 和Johnson(1980)认为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也是认同和多义的来源,是强烈情感的释放口。隐喻是储藏、传承、发展文化的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隐喻来了解目的语民族认知方式和文化习俗。(转引自肖仕琼,2010: 79)欧美大陆森林、河流众

多,因而英语谚语中有很多与自然景物相关的内容。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些谚语成为本族语中特有的文化现象。人们常把谚语中展现的特定地域中人与自然所独有的关系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将谚语表层的内容通过隐喻的方式深化为对生活的感悟,如,句(2)中的“a bird in the hand”指代的是“不是很丰富但却是你已拥有的东西”,“two in the bush”指代“你想要但还未得到的东西”;句(3)中的“leaves”指代“生活中的小挫折和小磨难”,而“forests”则指“生活中的大风浪”。这些特有的人生感悟,不能不说与其祖先长期在森林中的狩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体现出语言对地域文化的厚重表达。

5.3 语篇分析中的文化导入

语篇一般用来指文章、会话、面谈等比句子更大的语言,是使用中的语言。它是特定语境和社会文化中语言运用的产物,语篇的形成和样式反映了意义交流时的社会文化语境。语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文化的人所使用的、制造的语篇是不同的,不同的语篇也会建构不同的个人经验和社会现实。通过对课文的语篇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人士的思维模式、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文学作品由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词汇的文化内涵、社会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等,文学作品实现了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的完美结合。(肖仕琼,2010: 169)因此,在文学作品分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在语篇分析的过程中,笔者通过介绍作者及文章背景、写作思想及风格、文章对读者及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文化导入的实践。本文将以《新编大英》第四册第七单元“The Commencement Speech You’ll Never Hear(《你永远听不到的毕业典礼演讲》)”为例,阐述语篇分析中的文化导入实践。

本文作者Jacob Neusner是美国罗德岛州布朗大学的教授和杰出学者。他通过这篇议论文指出,由于老师对学生无原则的宽容和忍让,导致学生产生了许多与现实世界不符的幻想,没能学到过硬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无法适应真实的世界。该文在布朗大学校刊The Daily Herald 发表之后,由于观点独特,因而读者反应强烈,有赞同之声,亦有反驳之言。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既可向学生介绍西方高等教育的特点、功能、模式及其存在的弊端,并对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又可结合语篇分析,在介绍英文论说文的结构及其思想、文化渊源的同时,分析作者的观点,可谓一举多得。

高等教育在继承、传播一国、一民族的文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严格程度亦会影响学生素质。在美国,约70%的高中毕业生会进入大学,而其中只有40%左右的学生可以完成学业,获得毕业证。这种“宽进严出”的教学模式与我国大学“严进宽出”的模式

反差很大,表明美国的高等教育总体来说对学生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因而文中作者的观点未必具有普遍性和真实性。在对文章背景,即美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对中美教育或中西方教育的异同进行课后的资料收集,在随后的课堂上由学生进行阐述。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变为课程的主动参与者。

语篇模式的选取与语言所使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语篇的构建方式和类型。西方人崇尚自我,习惯于采取直接的表达方式。Kaplan(1966)认为,英语语篇的组织具有“直线型”的特点,即英语段落通常以主题句开头,然后接自然衔接的例证句将其充分展开、说明,最后收尾(转引自肖仕琼,2010: 97-98)。这体现出西方世界低语境的“线性思维”模式。本文的结构即是如此。作者开宗明义,在文章的第一段即阐明观点:“我们这些教师对我们的教育成就一点都不感到自豪。我们培养你们去适应的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事实上也是不可能存在的。”虽然作者的观点可能有失偏颇,但在文章的开篇即提出鲜明的观点,则是英语论说文行文的一大特点——西方人习惯于采取“演绎式”的话语模式。“演绎式是先提出主要论点,然后提供次要论点,说话之初就引入话题,是为了使后面的一系列支撑论据显现出清晰的关联性(许力生,2006:155,转引自肖仕琼,2010: 100)”。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第三~第五段)中,作者从另一角度再次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学是一个完全宽容的世界。作者通过五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1)学生未能赴约,教授们会安排新的会面;2)学生未按时交作业,教授们假装不在意;3)乏味、无聊的谈话被认为是重要的;4)学生没花时间、精力完成的文章,教授们依旧给出评价;5)愚钝的学生被当成聪明者对待。该部分的结构充分展现了“演绎式”话语模式的行文方式,即通过一系列论据来对论点进行论证。而在中国的高语境传统文化中,为了避免与读者的意见冲突,作者往往采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归纳式”话语模式,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归纳式是先提出次要论据,然后再从中推出主要论点。作者在得出某个特定结论之前,要充分说明多方面的原因,并通过详述论据来探听读者的潜在接受程度,直到认为合适的时候才引入话题许力生,(许力生,2006:155,转引自肖仕琼,2010: 100)。”教师此时提醒学生注意东西方文化差异在文章写作结构中的具体体现;同时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应尽量以目的语国家的思维模式来行文,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与目的语国家读者的自然流畅、无障碍的交流。

文章结尾处(第七、八段),作者重复了开篇的观点,并给毕业生提出两点建议:1)不要用对待老师的态度来对待同事和上司;2)摒弃在教学中老师给学生造成的假象,投身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日趋缩小,文化间的共性日

益凸显。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现代社会其实面临着很多相似的问题。课文作者两点建议中的第一点,既适合美国大学生,同样也适用于我国的大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提醒学生注意多元文化间的冲突和差异,更应着力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间的相似性的敏感性,这样学生不仅“能以开放、宽容的心态面对世界的文化差异,形成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和谐秩序,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休戚与共、和睦相处的性格(蒋晓萍等,2010:113)”,更能胸怀民族自尊与自豪从容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世界。

6.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早已不应停留在语言知识的阐述上,而应成为跨越东西方差异、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全球多元文化日渐融合的今天,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对英语的认知能力,更应具备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借由英语这一国际化语言,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外文化的沟通者和交流者。

参考文献:

1.Kramsh, Claire.1998.Language and Cultur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常敬宇.1995.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董亚芬.1997.修订《大学英语》为大学英语上新台阶作贡献[J].外语届(2):19-21 4.蒋晓萍,康兆春,罗赛群,霍明杰,张黎琴.2010.跨文化教学之重:外语教学的跨文化诠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5.刘润清.2002.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宋贵庆.1983.英语借代浅析[J].外语学报(3)22-24.7.肖仕琼.2010.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8.徐杰.2011.语言经验主义传统视域中的语言与文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3):84-88.9.应慧兰.2005.新编大学英语(1-4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二篇:英语教学与实践论文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

英语教学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英语并非本**语,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的模式时刻在发生变动,以适应不同时期学生的需求.英语课堂中往往老师占据一定的主动权,老师授课的好坏水平一直饱受关注.如老师的发音,备课的质量,与学生沟通的默契程度,是否具备丰富情感的讲说,所有的一切观念似乎在说明老师讲课能力的好坏,就能证明英语的学生水平.其实不然,学生的课堂表现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总而言之,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来一种态势:学生的学习为辅,老师的课程讲授成了主力,总而言之教为辅主,学为辅成了一种趋势.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钻研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自我创造自我开拓的发展.教育部门这些年以来在英语教学方面确实做出来了不少的调整.以往的英语学习年龄为十岁以上,现在小学三年级就能熟悉的掌握一系列单词和句子.并在教课方面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做一系列游戏,实现了游戏教学等方面,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学生的课堂表现实现了跨越.在面向高等学校时,学生开展快乐课堂,三五成群扮演英语话剧,并讨论研究一系列与英文有关的事物,包括学生在此课中自我评价与自我认可.师生互动更加密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来了,从而各方面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些.但有一点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无法改观.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还是深深地被限制在考学上,日常的教学流程中,老师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和分数的取得,成绩和分数说明一切,从而就造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与动力成了考个好分数,自身基本的英语素养搁置一边,也就造成了有些人英语考试能力很好.能考到很高的分数,但是英语的口语能力很一般;有些人英语分数很低,但是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强悍.总而言之我觉得英语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对英语排斥,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就一落千丈.我总结了一下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对英语今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正确认识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英语教学的课堂一般分为听,说,读,写四个环节,通过这几项指标,同学们能够较为熟练而准确的掌握和获取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老师把课程内容扼要地讲完,学生当堂课上各显神通,领会并能够较好地配合完成老师的各项要求.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让学生成了一种吃现成饭的了.这种模式坚决杜绝,坚决不允许出现的.二.合理运用教学课堂评价的种类,手段与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总分为起点,诊断性,教学,正式评估四类评估.英语课堂的评价工具及方法为评价种类服务的.老师可根据学生以及自身教学实际对 学生需求恰到合理地评估.逐一对每一位学生建立学习情况登记表,及时准确地做好反馈与评价.从而让学生有机会认清自我,从而逐步改善并完善自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每当错误出现时,同时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包容的态度,切不可不时 纠正他们的错误而使学生失去了信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参与到小组中去,培养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口语练习时,老师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并且纠正他们的错误采取热情态度顺利完成口语联系任务.三.突出语言实践,彰显课堂精讲.教师的课堂讲述一定要做到精准,集时间优势重点突出课堂中要求必须突破的疑点和 难点,要点和考点.这无疑对于教师本人课前准备,包括对需要评讲题目的反复构思和有效筛

选.同时教师在课时内能否实现精讲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课堂回归到以生为本,我们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愿意听老师的话.为此.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四.教学进度服从教学效果,课堂注重学有所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总有老师抱怨课文内容太多,讲课时间不足.很多老师觉得如果不进行逐词解释总是不放心.怕考试失利,怕考试考到学生不知道或者没有看到的地方,长期这种教育使学生丧失了思考和交际能力.实际上老师应改变观念,相信学生对语言理解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思考,交流和相互讨论.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英语老师还需要自觉处理好授课进度和学生实际学习收获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进度服从效果,着重学习所获.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水平的提高终究离不开学习者本人的反复顿悟,老师的教授永远是有限的,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才是无限的.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老师应真正在乎的不是你如何教了多少,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关注学生是如何进行思考和学习的,共同坚持知识重在落实和知识在学生身上的内化,一个一个脚印,这样教学效果才能经住考验.五.师生情感的培养

学生对英语老师的情感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还能产生共鸣学习英语的愿望和热情,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时,必然会产生愉悦心境,激发对老师的热爱和依赖感,促使他们乐于接受老师,也就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努力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于在英语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用爱去感染他们,使她们感受到老师还没有放弃他们,从而唤起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克服学生的自卑,增加信心.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英语没有捷径但是有方法,让他们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如果学生们有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再加上刻苦努力持之以恒,没有学不会的.总之,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要研究怎么教,更要研究学生怎么学在教育路上,我们仍要加倍的努力付出.只要我们努力付出,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六.选择恰当的方法.在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至关重要,其方法灵活多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文内容,选择适当的导入技巧,必要时可几种方法融会贯通在一起,自然过渡到新课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是上好一节英语课的首要环节.一堂课程有了精彩的导入,还要有丰富的内容,轻松地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再加上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语言潜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七.每个学生须有一个执著地目标.英语学习故在坚持,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从而让自己朝目标不断迈进.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人会走的更远.教学是一个人类传授知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好每一个环节,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挑战自我,从而为教学方面做出贡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亘古不变有了兴趣凡事也就有了动力,也就有了勇气和目标,培养好英语兴趣,朝既定的目标迈进,走出自己非凡的人生.路就在脚下.Never give up,never give in……

第三篇: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高校安全责任论文

高校实践教学论文高校安全责任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安全责任控制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比重进一步加强,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全责任的控制,需要从责任划分,规章制度,考核和应急机制出发,减少实践教学中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安全责任 责任控制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除了其高等教育的特性外,更重要的体现在其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为中国的发展的作出很大的贡献,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另一方面为中国的制造和服务产业培养了大量的一线操作的专业技能人才并逐渐成为该行业的主要力量。在今年年初中国中长期的教育规划中着重提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趋势,并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与地区区域经济相吻合,加强实践环节。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逐渐深入发展,从量到质的提高,教学改革中必须要重视实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还应注意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各大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性与

企业结合逐渐在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体现出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安全成了重中之重,实践教学要达到“无危则安”、“无损则全”的目标要求,必须处理好权利、责任与义务的关系,所以实践教学中的安全控制是不可回避,不能回避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使用各种机床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工程机械等。如果重视不足、管理不善,往往就会有事故发生,直接影响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学校财产的损失。总结其实践教学教学体系,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校内实验室或者模拟车间的实训;企业参观的见习实训;长时间的岗位顶岗实训。由于三个层次实践教学的地点与涉及的关系方不一样,所以在安全的控制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譬如在校内的实训更多的是关注试验设备的安全使用和设备的完好,而单位的顶岗实训就需要多方的参与,安全的控制变得复杂。

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中的安全责任是具有社会性的,学生、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安全目标的必须高度统一,特别是学生进入企业的定岗实习,学生的身份的多重化给安全教育的管理带来更大的隐患。为了学生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更好的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的安全事故,得到家长与社会的满意,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控制: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贯穿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部,不仅仅是需要实训之前

就要做安全教育,这样临时抱佛脚起不到效果,并且开大会宣讲形式的安全教育收效也甚微,老师在主席台上大声的喊叫,学生在下面叽叽喳喳,所以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安全教育的形式方面要多方的考虑,仅仅是开大会的宣讲效果不好,尽量采取一些吸引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如小情景剧的表演,视频的观看,征文大赛等等,这样做的目的让学生有体验感,视觉的冲击感,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平时的安全教育做的到位的话,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教育仅仅是一个很细小的环节,一个极其普通的过程,学生也会自觉的遵守。还要注意利用各种形式对广大教师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如实现安全教育进课堂、组织进行防火防灾演练、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真正使广大教师学生认识到!事事要安全、人人要安全。

形成阶梯式的责任

安全责任要落实到人才能提高各方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并为之努力的控制,如果责任划分不清,相互推诿的话就会带来相关的安全隐患。譬如在校内实训室的实践教学,整个设备的维护保管责任就直接是实验员承担,学生在操作中的责任就有相关的实训指导老师承担;在外出参观实训的话,车队与司机就参与到了整个安全的责任中来;顶岗实习阶段学校是当之无愧的主管,当仁不让地负责,作为直接领导实践教学的院(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学生,家长,学校代表和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契约来分清各自承担的责任,必须要用文字书面合同或者是协议的形式拟定下来,以免后来由于某方的 违约带来工作的被动。

合理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任何形成的顶岗实训中都要形成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并且在学生进行相关实训的时候要对这些制度学习,熟记于心。如实验室的使用与设备的管理制度,学生外出参观的制度,顶岗实习的制度等等。实验实训场所常用的警示用语要上墙,对学生起安全警示作用。还要制定安全事故预案处理程序,明确发生事故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减少损失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化。所以在学生实训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如学生的思想准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安全教育到位。还要把实践任务明确,调查研究的内容清楚,实践教学的方式可行,前期准备工作落到实处。

科学的考核机制

考核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是否合格的验收过程。各系部的主任就是责任书的签署人,把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安全责任归纳到整个部门的工作业绩中,一方面强调了其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带动了系部所有职工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全员参与,在考核的的指标与过程中要留有余地,尤其是要重视其责任,权利义务,以免打消了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譬如学生在双休的过程中出现了车祸事故,这个就不是部门的安全工作没有做到位的问题,而更多的是社会问题,不应该因为类似的事情,对整个部门的工作全盘否决。科学的应急机制与预案的制定

由于社会的变化迅速以及各种新型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这给安全管理人员带来很多的困惑,所以必须有一个科学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来面对随时出现的各种实践中的安全状况,这需要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学工处的相关的部门来共同制定,尤其要发挥辅导员在应急情况下的作用,由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看到的事情,掌握学生的心态和动向也最全面。平时应加强应急预案内容的演练组织,做好应急演练总结,真正做到应急演练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不断提升应急演练工作水平和质量。通过应急演练的结果及日常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更新,以确保应急预案的持续适宜性。

6.相关硬件方面的建设

要保证实验实训安全,首先从硬件抓起。在实验教学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注意日后使用的安全性能,应该按照建筑消防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例如采用防火建筑材料提高实验室建筑的防火性能,设计建造便于人员疏散的通道以及通风系统,安装消防指示标志;实验用建筑物内在配备手提灭火器、消火栓的基础上,还要设置先进的实验室建筑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并且需要专业的人员随时对器材进行更新和管理,当社会上有最新和先进的设备出现的时候,学校应该要主动给出一部分的资金进行采购,把最先进的设备用到整个安全事故的防范方面。

实践教育以后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分量将会变得越来越重,在推

行高职教育中技能教育的今天,实训教学倍受重视,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相关理工科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实行1:1,因此实训教学中安全教学突出地摆在每位实训教师和班级辅导员的面前,应注意从落实规范操作和安全保障方面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安全问题也将成为实践教学中最核心的问题,实践教学的安全责任控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实践教学工作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参考文献:

[1]向新柱.实践教学中的安全责任[J].科技创业月刊,2006(11):183-184.[2]何理瑞.高职院校工程实训安全现状评价及应急管理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10):184-185.[3]崔宝发.关于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安全问题的探讨[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5):70-71.

第四篇: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论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管理 现状 重要性

[摘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社会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理论知识丰富的人才,而是一个实干家。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严重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技能,这也是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管理方面工作的难点,很多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会因为没有实践经验而被淘汰,可见,做好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将根据我国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浅谈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一、高校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是高校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采用的新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与理论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管理的内容包含了很多方面,其管理方法也多种多样,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实施实践教学管理不仅能够适应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更有利于满足社会中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根据高校的教学目的来开展有规律的、有计划的实践教学活动。[1]

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现状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学生数量多给高校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尤其近几年高校为了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多培养一些人才,进行不断地扩招,使高校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人数比逐年下降,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2]但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又开始陆续进行实践教学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由于学生过多,很多实践课程也只能够泛泛而谈。例如高校都会在暑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从作用上讲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学生过多,因此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得到锻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的视野永远停留在书本中,在社会上严重缺乏竞争力。可见,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一)从学生自身角度看,高校教学实践管理对学生各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的堡垒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对实践课程、实践活动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其工作的性质主要是对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主动性,更多的是依靠学校的计划和组织。在众多学生的意识里,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积累更多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可以说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

2.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

实践教学管理具有独立性、实践性、踏实性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果高校依然墨守陈规的把学生束缚在理论的课堂上,那么学生是不可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众所周知,当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已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在寻找工作时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职业技能。而自高校开始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已经使这一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可见,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必要条件。

3.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能力的催化剂[3]

目前,我国高校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其自主能力,陆续的开展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课,例如高校每年组织的实习,将学生们分组分别派往各大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际操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产的过程和规律,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可见,只有学校多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4.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促进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手段[4]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科技的先进,社会的进步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上也流传着“毕业等于失业”的口号,面对每年失业大学生的一些相关数据,无疑这句话就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善这一严峻的形式,我国的高校开始积极进行实践教学管理,积极开展多种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多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就目前来看,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从学校角度看,实施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对高校的自身建设也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可以促进学校的规章制度更加规范化

高校实践教学并不是随意开展的,而是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术的特色进行组织的,同时,这些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影响性。以往学校的制度仅仅把学生束缚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就出现了逃课等现象,这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自高校开始组织实践教学管理(认知实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等),逃课的现象减少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明白了要想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必须先学好理论知识,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制度更加规范。

2.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高校进行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

现代化教学模式是通过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使课堂变得灵活多样。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成为了高校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离不开这样的先进教学技术,它也恰好把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带到了理论课堂中去,以此来融合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高校能够及时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从社会角度看,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1.可以为众多企业提供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对吸纳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校还没有正式开展实践教学时,很多企业家表示只会书本知识的高校人才并不是企业最需要的,因为这些学生的工作思路完全被书本和理论知识所束缚,这样的人才只能成为书呆子。而这些企业需要的是懂理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校人才。因此,高校为了帮助学生改善就业情况,不断地组织创新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在实践中明白责任的重要性。因此,近几年通过实践教学开展,高校培养出了很多有经验的毕业生,为众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2.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资源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标志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会得到发展和改善,那么人们的自身素养和职业技能也要有所提高,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通过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出了很多的优秀毕业生,这些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因此他们在步入社会后非常容易地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可见高校通过实践教学的努力为社会提供了很多人才。

四、结语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实施和开展,不仅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符合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因此,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在社会发展和学校建设的浪潮中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和影响也将越来越深远。

【参考文献】

[1]黎芳.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理论创新的有益尝试——《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评介[J].现代教育科学,2005,(09).[2]张婷婷.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J].民营科技,2010,(03).[3]石媛.浅谈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发展[J].华章,2012,(22).[4]李秀兰,周佳正.对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2010,(26).

第五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论文

摘要: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高校快速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需要高校刻不容缓地将信息化建设列为学校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即刻提到日程当中。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适应了社会发展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与方面。为使高校的教育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以适应社会发展,2007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各类教学活动中要广泛采用,并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更好的为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导向和依据。

(二)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涵盖的内容广泛,环节繁杂,涉及到所有的师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但有日常事务的管理,还有更多的是为师生提供服务。因此,在有限的管理人员面临众多的服务需求时,信息化的引进,则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及时同步各种数据资源并形成共享,不但节省了人力资源,也节省了多方人员的时间资源,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统筹安排,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以及师生的满意度。

(三)推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教学管理是一个制度化、标准化的过程,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教学活动参与者在教学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下,使教学活动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实现了数据存储标准统一、数据处理方法统一、数据查询方式统一、数据打印格式统一,实现了教学管理规范化,避免了传统教学管理中的随意性,保证了教学工作有序、稳定、高效运转,有效推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一)教学管理软件以外包为主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促进影响,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发或引进了教务管理系统。但大部分高校均采用了外包的手段,主要运行的是青果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正方高校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清元优软大学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等。目前的教务管理系统一般分为供教务处人员和院系教务管理人员使用的教务管理端和普通教师、学生使用的用户端。

(二)教学管理队伍的信息化素质一般

虽然信息化建设会带来诸多便利,也被高校提高到重要建设项目的日程之中,但对于负责业务的管理者而言,信息化建设是一次重大的管理改革。管理者不但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还要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对已经习惯于传统工作模式的管理者而言,信息化模式的运行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另外,管理者在熟悉业务的过程中会因个人能力和责任心等诸多因素影响,缺乏主动的对软件进行扩展功能的开发意识,表现出教学管理队伍信息化素质的一般化。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全局性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生技术性事物,其本身缺乏统一的完整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因此,各高校在建设初期可能着眼于本校当下存在问题的解决,而非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使得软件的基本数据处于不停的动态变化中,导致后期工作维护艰难。另外,因无统一规划,会出现各部门各自为政引进不同系统的软件,使得各模块、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不兼容,进而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导致学校在上报数据等工作中出现口径不一等情况。信息化建设的零散性决定了各高校在后期进行整合时会存在诸多障碍。

(四)领导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

学校领导对教务管理信息化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一些工作仅限于计划之中,投入的力度不大,设备的更新与维护费用投入不够,致使学校设备陈旧,死机频繁,病毒侵入,不能及时清理,贻误工作。因不够重视而导致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缺乏高瞻远瞩的引领性政策,缺乏有层次有针对的建设规划,进而使得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缺乏个性化、缺乏有序性、缺乏可持续性且进展缓慢。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一)采用外包和内建相结合的信息化建设方法

大部分高校都是采取外包的形式进行建设,即购买某一家软件,在此软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开发运用或者提出相关定制性的功能。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外包的方式引进已经成熟的管理软件,固然节省了开发的时间,使得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即刻投入。但是,成熟的系统软件往往具有普适性,而缺少个性化定制,所以,并非外包的软件都能符合不同特色的高校在本校教学管理方面的需求。因此,内部软件的开发建设便能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该校在引进清元优软大学综合教务软件的基础上,依据本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自主开发了“应往届毕业生课程重修报名系统”“大型考试网络成绩查询系统”“毕业生档案网络查询系统”等,有效地弥补了软件功能中存在的不足。

(二)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信息化素养

教学管理队伍是教学管理信息化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在明确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并要定期有针对性的对管理队伍进行专项培训,提升其执行能力,有效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广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化服务。目前国内高校的管理模式无论是扁平式管理还是垂直式管理,基本模式都是高层决策引领,中层落实部署,基层具体实施。因此,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环境下,要真正利用现代化技术使教学管理科学高效,管理者队伍在信息素养上理应有相应的侧重点,即提高高层管理者在重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意识,增加中层管理者对管理信息化的常识,培养基础管理者处理信息的能力。校方应同时将信息化建设的绩效明确加入到对管理者的考核之中。

(三)要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全局规划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站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实际,进行前期调研和沟通研讨,切实考虑学校长远的发展方向,进行有质量的规划,切不可只满足于解决当下的业务内容。在信息化的建设中同样要考虑本校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如满足学分制、分层次教学的管理需求,满足将来人事处相关数据的对接,满足财务处缴费系统的对接以及数字化教学数据的对接等等。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考虑标准化、规范性、科学性,还要考虑和高基报表以及国家教育部评估办教学质量常态监控数据采集库等软件的对接。要注重数据的分析,确保信息化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于学校高层下一步的管理决策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确保信息化服务的便捷和共享满足师生的需求。因此,全局性规划十分重要,本文给出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维模式图,供参考。见下图:

(四)领导应对信息化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就最关键的一点是领导有极强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对其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将其提高到校级重要工程。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作为辽宁省第一所本科高校,其高层领导充分的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2005年校方便开始启用乾豪教务管理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水平。2009年校方引进了“一卡通”服务系统,实现了学生网络进行课表、成绩信息的查询等功能。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2012年学校又引进了清元大学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与原有乾豪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了合理整合和集成。2014年学校又提出了“一键式”服务,安装了网络终端自助打印机,实现了学生远程打印成绩单与在读证明等各种常用材料的功能,有效地满足了学生随时办理相关证明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2014年8月学校对现有的信息化资源进行了再次整合,与支付宝签订合作协议,成为东北第一所、大连唯一一所开通校园一卡通支付宝功能的学校,为毕业生远程申请相关服务创造了条件,并同步实现了学生网络端即可进行各种考试报名费用的缴纳,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也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五)以信息化为手段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为本校服务

各高校要与网站联合协作创新教育,缩小本校短缺资源与外校优势资源之间的差距,通过非本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广大师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促进本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2013年,学校建立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校级在线学习中心,并通过信息化建设拓展了网络培训形式,采取交互式网络视频同步课堂的模式,主场设在北京,校方设立了分场,有效的将网络集中专题培训、网络直播讲座、网络直播课程、网络公开课等资源纳入教师的网络学习,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使热爱学习的学生进行有选择性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知识,我们要像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倡议的那样,要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时空限制,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上有所行动,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制定学分互换或替代等相关鼓励或优惠政策,引导孩子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网络“MOOC”学习。为最大程度的达到资源共享,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还引入了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程,修读合格便可替代人才培养方案中公选模块课程学分。开通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和引进了法国欧姆龙公司(Auralog)研发的英语在线学习系统,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的引进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也符合教育部对高校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

(六)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紧跟教育变革信息化

我们除了要关注传统意义上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还要同步关注随着信息化的全球化带来的教育变革。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有效地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提高个性化互动教学的教学水平。同时,要考虑本校将来发展中的跨校学分认定的信息化合作模式,以及本校网络课程的相关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环节和评估、学生学习时间与效果的保障、学习相关资料的调阅和存档等。依据国家教育信息规划,高校要增强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厅网站,2015-05-25.[2]贾飞,伍薇.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3]高福成.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4).[4]代显华,胡屹.高校教学管理信号的实践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5]李友良,何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与教育,2013,(12).

下载某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Abstract: raises elementary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we should cultivate good wri......

    英语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浅谈如何利用音乐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姓名:露娜 学校: 联系电话:*** 邮编:710032浅谈如何利用音乐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摘要】 如何激发......

    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当前,初中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更应致力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在兴趣的......

    高校论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评定系统 论文及科研项目电子档案 姓名: 档案制作时间:年月拟评审资格: 日 目 录 1. 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双承诺”保证书................ 4 2. 论......

    天津高校英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天津高校英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日程安排 4月8日 8:00报到 地点:天津外国语学院科研楼学术报告厅(马场道校区) 8:30开 幕 式天津外国语学院科研楼学术报告厅 8:509:009:409:5010:1010:3010......

    高校声乐教学应用与实践论文

    高校声乐教学是高等教育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据极大的分量。声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都非常强劲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实践分析论文

    一、大学生在参与高校管理实践面临的问题分析(一)法律法规缺乏操作性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并没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在法律法规上的缺失,导致有关部......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一、高校体育舞蹈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力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标识,我国教育界将体育舞蹈引入高校的时间不长,相应地造成了体育舞蹈教师的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