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怀念儿时看书的日子优秀随笔
我的老家在信南山区,小的时候,电视刚刚流行,那时候一个镇上都没有几台,每一天晚上在别人家门口看电视,是一件很值得怀念的事,看电影也是端着小板凳看的露天,最大的享受便是看书了,什么书都看,有小人书、很旧的杂志、缺胳膊少腿的小说、甚至农家历,只要是有文字的,到了那种如饥似渴的境界。
那时候镇上村里有书的人家也实在寥寥,还好,有位民办教师家里有不少书,就必恭必敬向他借读,先生看我如此好读,甚是慷慨,加之我每次看完都能完璧归赵,毫发无损,他更是愈加放心地把书借阅给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读书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于是我的课余时间、假期时间便与其他小伙伴有所不一样,去山坡玩耍,小伙伴在捉迷藏的时候,我却在享受书中的乐趣,山风吹卷书页,耳畔传来伙伴们的欢笑声,累了往草地上一躺,随便枕在一块石头上,那是何等的惬意啊。
青春的脚步永远是那么的快,时光飞逝,20092013我走完了我的大学时光。工作后,琐事多了,但是空余时候还能偶尔找些书看,仍是很大的享受。
转眼到了2016年,结婚后,琐事更多了,累了往床上一躺,玩玩手机成了唯一的享受,书?懒得看咯!此刻网络这么发达,业余时间就是听听音乐、看看新闻、乱发帖子、聊聊天,心变得浮躁起来,虽然阅读量不比小时候少,但大多都是走马观花,深入不进去。
我不知我此刻的状态是不是很懒惰,还是这个社会真的就变了?其实真的很怀念以前看书的岁月。
第二篇:怀念那些安静看书的日子
小时候家里有很多书,父亲的书房,二面墙壁全是书。
小时候我并不爱看书,那时候的我是个不安静的女孩,曾经翻过父亲当成宝贝的一些线装书,包括红楼梦,书很破旧,还是竖版繁体的,好多字都不认得,根本没兴趣看,就随手扔在一边了。
除了妈妈给买的外国童话故事选,其他的书我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我最讨厌背什么唐诗宋词,所以我爸当年总说,这个丫头的心浮得很,不懂得静下来看书,不像她姐,从小就能安静看书,这丫头长大真不知道能不能有出息呢。
12岁之前,我一直在少年宫跳舞,我是在学校被选上的,当时选我的老师说:这个孩子一看就有那个范儿,天生就是跳芭蕾的料。从7岁开始,跳了五年的舞,有一次去演出,那个年代,一群孩子坐在露天的大解放车的后面都高兴得很,大家叽叽喳喳的往上爬,就在快爬上车厢的时候,不知怎么脚一滑我就掉下去了,当时脊柱被地上的一块石头硌了一下,从此后,我没法再跳自己喜欢的舞蹈了。
养伤的那一年,我不能上学,妈妈怕我在家里无聊,就让我看书,规定我每看完一本书后一定要写出读后感来,她晚上回家时检查。
记得我看的第一本杂志是译林,因为我当时觉得杂志比书好看,还比那些书溥些,容易完成任务。
当我看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入迷了,那是一篇日本的小说,名字现在已经忘了,写得是一个家族的故事,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除儿童读物外的成人外国文学,看了译林后,我就开始找其他外国名著看,看的第一本书是榆树下的欲望,然后是呼啸山庄和包法利夫人等,而那个年纪的我最喜欢的还是西腊神话、神曲和荷马史诗这一类的书。我12岁到13岁那年真的是看了很多的书,连看不懂的红楼梦我也看了,我后来发现自己变得安静了,甚至有些多愁善感了。
13岁,我读了初一,背上的伤基本好了。其实说好了也不准确,伤的骨头仍然有一点点突起,直到现在,走路多一点,或者站久一点,哪所在厨房做一餐饭,背都会痛得厉害。
但我的性格改变了很多,12岁之前,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人家好,我在班上当班长,我成绩好,我舞跳得比别人好,我穿的衣服比别人漂亮……
13岁后,那种傻乎乎的浮燥似乎没了,我明白了自己很普通,如果我的伤治不好站不起来的话,我有可能永远都不如别人呢。
15岁,我的生活除了上学,基本上已经离不开书了,甚至不喜欢和同龄的女孩子一起玩,总是觉得她们懂的好多事我不懂,而我懂的事她们都不懂,我看百年孤独的时候才15岁,不是能够完全看得懂,但那本书中通篇的孤独情绪我是可以感知的,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每个人都孤独。
后来我开始接触到顾城、北岛、舒婷等人的诗,那时候整天跟父亲要钱买这些人的诗集什么的,我父母从不允许我买零食呀玩具呀什么的,包括我喜欢的发夹,央求了无数次都不允许我买,但在买书上从来对我都是百求百应的。我那时常常看同学头上的发夹出神,想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拥有呢,我曾经拿着父亲给的买书的钱站在百货商场里一个下午,后终还是书战胜了发夹。那时候看的书都基本上特别杂,看了很多世界名著,也看了很多言情小说,好像只有武侠书我没看过。
十六七岁的时候喜欢过三毛,看雨季不再来的时候,跟着一起哭。
看马语者的时候稍稍成熟一点了,但看完后也哭了一整天,始终调整不过来情绪。而我之前是不从来不爱哭的孩子,从汽车上掉下来摔伤的时候都没哭过。
现在偶尔也看书,但看的书少之又少,更很少去花钱买书了,想看什么就从网上下载,不能下载的就干脆不看了。不爱看书,又总替自己解释说没时间,但有时间的时候就上网,或者逛街,或者到外面吃呀喝呀的,我觉得自己又开始浮澡了。
有时很羡慕那些能够安安静静的看完一本又一本书的人,而我总不能安静的看完一本书,生活的繁杂与锁碎让我的心总处于既无聊又焦虑中。现在常常怀念那段靠在床上看书的日子,怀念那种怀着一颗纯净和平静的心去看书的日子。
第三篇:怀念儿时的日子初二作文600字
怀念儿时的日子初二作文600字
当黑暗把最后一缕阳光吞没的时候,居民楼已成一片寂静,似乎连空气都已经进入了沉睡。连绵了几天的雨终于在此刻停止了,原本应该拥有月圆之夜的中秋之夜却因为这场“浩浩荡荡”的大雨吞噬得无影无踪。
黑暗的阴霾仿佛嘲笑着即便在努力地活着却也无法逃出那些悲惨回忆的我。于是,为了不被嘲笑,我怀念起儿时那些幸福的日子——
小时候的中秋节,我好像是家里最忙碌的人,一会儿跑去爷爷家听爷爷讲故事,一会儿跑去姥姥家抢着吃月饼,一会儿又回到自己家抱着喜爱的娃娃们出门,仿佛我永远都有那么多做不完的事情,窜上窜下,活像和调皮的猴子。
小时候的下雪天,我会在睡梦中被雪姑娘唤醒,大清早就在家里吵闹着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雪,然后,整个公园中都回荡着我的声音。在鸽舍旁,响彻着我被鸽子啄食时搔痒出的笑声;在猴山旁,能听到我与猴群逗笑的嬉戏声。在我兴奋的同时,爸爸忙着顾及我的安全,妈妈忙着给我拍照,用来记录我成长的足迹,当我玩累时,时而骑在爸爸的脖子上,时而让爸爸妈妈双手架着我,双脚腾空,作“空中漫步”状。这些幸福的日子,恍如隔世,一如岁月变换,景物重叠。
-1-
小时候的家,格外温馨,没有争吵与冷战,更没有为了自己的名誉而互相诋毁的叫骂声、打斗声。每当周末的时候,爸爸会带我去吃大餐,会给我买很多好看的书,不仅如此,爸爸还会在空闲的时候陪我在家玩耍、嬉戏,会带我放烟花,一家三口在夜晚看着绝美的烟火在天空中肆无忌惮地绽放着。
怀念小时候的日子,怀念成灾,就如小小的种子破土而出,根系紧紧抓住了我的心,攀附在上面生根发芽直至结出令人无法无视的果实。
-2-
第四篇:怀念儿时看戏
怀念儿时看戏
山东省博兴县纯化中学 杨玉凤 邮编 256507 人越长大,越有种愈来愈浓的怀旧情愫。如今,每逢看到电视里播放地方小戏的节目,就常常勾起我对儿时过节看戏时的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文化生活是贫乏的,唯一能给村人带来一点文化享受的气息便是隔一个月来放映一次的电影,再就是农忙结束,迎接新春来临时,村里那些爱好戏曲的积极分子自发组织起来自编自演的一部部乡土味儿十足的地方小戏——吕剧。我的外公就是这样的一个戏曲爱好者兼活动组织者。
小时候,每至秋收结束后,我就长住外婆家了。外公每晚都要去学戏,我就像个十足的“跟屁虫”,任凭外公用什么方法哄,我是绝对不会上当受骗的。最后,外公总是经不住我的软磨硬缠,只好用他的老羊皮袄将我包得严严实实,背我在他宽厚的背上,然后就出发了。记得那时一路上随着外公走路时一颤一颤的节奏,我的耳畔似乎已经有动听的乐曲响起,还伴着水袖抛起的优美的弧线在眼前闪现呢!就是从那时起,吕剧之乡的乡土文化,悄然根植于我幼小的心灵里。《小姑贤》、《王定保借当》、《蔡文姬》、《喝面叶》、《借年》、《龙凤面》„„小戏中那些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走进我的脑海。于是,儿时的我便爱上了戏曲,尤其是家乡的小吕剧。
外公在排戏的闲暇时间里就会给我讲每一出戏中的人物,我听得是有滋有味儿。他还说,等到过春节时,他们就会穿上戏里人物的衣服,真正表演了,那才叫好看呢!我更加盼望春节的到来,不光为了穿漂亮的新衣服,更重要的是能看到外公给我描述的戏里的人物形象了。春节在我苦苦的等待中终于来临,大年初
一、初二走亲戚,从初三开始,村里的戏就开演了。
戏台是村里的小伙子自己动手刨坑挖土埋上结实的四根圆木头扎成。听外公说扎戏台还有讲究呢:这四根圆木就叫台柱子,是不能草草竖起的,一定要插得牢牢的,一直到大戏唱完也不会松动,那么就会给村里人带来来年的好运。戏台三面都用象征喜庆的大红布保围,显得格外醒目。开演那天,忙碌了一年的乡亲们都早早的吃完早饭,按时来到唱戏的地方,自觉地按次序坐好,等待着盼望了一年的大戏开演。
外公他们先在后台画好妆,不穿戏服,一起来到前台,敲锣打鼓,这是每出戏开演的前奏,还没来到戏台前的人们,一听到这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就会放下手头正做的活儿,赶到戏台前。这时候常听到那些踮着小脚边跑边埋怨的老奶奶们的唠叨:“唉!你说急人不急人,孩儿他大姑一大家子人都来了,我也就只能看半场了,不得不早回家做午饭是不?”“就是啊,好不容易看场戏,这不,今天我那大闺女要来,我都没让。”„„锣鼓声戛然而止,随之,台下一片寂静,所有的目光都齐聚戏台之上,随着出场的锣声敲起,村里的大戏终于开演了。
记忆中那些像外公一样的非专业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现在想来,表演虽然不很到位,但他们全身心投入的演出,依然赢得了父老乡亲们的阵阵喝彩,甚至演到伤悲处,台上的角色在哭,台下的观众也在情不自禁地哭。演到欢快时,台上台下则都成了笑声的海洋。这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看戏最投入的是那些爱戏的大人们,他们一声不出,仔细看,用心听,生怕漏听一句唱词,漏看一个动作。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们,看着台上人物舞动的衣袖,正方步的踱走,听着剧中人物咿咿呀呀的唱腔,因对剧情的不理解,所以一会儿就看够了。尤其是我,只要看不见外公在台上,就立刻没了兴致,缠着外婆讲故事。外婆也是爱看戏的,拗我不过,又不舍得离开,就给我一角钱,让我到人群外买零食玩物,自己则又沉浸在了戏里。
戏台外也是热闹非凡的。有卖糖葫芦的、有卖红红的蝴蝶结的、有卖芝麻糖人的„„我最爱的不是这些,而是二分钱就能买一个的吹起来有清脆响声的“咕咕大”,至今我也叫不出这种玩具的名字,只记得那是一种透明的玻璃做成的葫芦样形状的玩具,其壁极薄,吹时要用力均匀,随着人一吸一呼的气流,它就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了。若是哪个调皮的或是性子急的孩子,用力不均匀的话,保准吹一下就会把葫芦的底儿吹掉。我喜欢玩这个,主要是为了在小伙伴面前炫耀自己高超的“吹功”。玩够了,大人的戏还没看完,我们再花二分钱买一串红红的糖葫芦,或是一个鲜艳的风车,拿着它在人缝里捉迷藏,一直玩到戏演完,大人们呼喊着自己孩子回家时,才各自恋恋不舍的散去。路上人们都是一样的话题,齐声谈论着戏中的角色,自己的观感。
这就是儿时关于看戏的记忆。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外公常用皮袄包着哄着的“跟屁虫”,当年那些曾给乡亲们带来文化享受的业余演员们,也大多像外公一样辞世而去,每年回老家过春节,也不再听到村里要唱戏的消息。与记忆里儿时过的每一个春节相比,现在的春节似乎冷清了很多,街上少了匆忙赶往戏台的老奶奶的身影,更少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如今人们家家有了电视、VCD,看什么有什么,谁还会顶着严寒去看戏去演戏呢?可我总忘不了儿时看戏时的情景。
于是,我常在沉思: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的今天,我们这一代人到底还缺少的是什么呢?每至此,记忆里外公他们朴实的舞台形象、乡亲们投入的看戏时的样子,便会又闯入我的脑海,久久不肯离去。
真的很是怀念,怀念儿时看戏!
第五篇:儿时杂文随笔
有星星的日子
门前大槐树上的蝉壳
雨天踩在水坑里的脚步
睡觉前奶奶摇着扇子唱着的儿歌
睡梦时枕边的故事书
晨起时透过纸窗缝隙的阳光
最钟爱的贴满水钻的紫色鞋子
灯绳上挂着的小葫芦
拴着链子的铁桶在水窖里的回声
……
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突然就长大
再也不捏碎了摇着吃的方便面
再也不幼稚的假装自己有一个一个家
再也不说自己要当宇航员这样的理想
再也不提起年少时喜欢的人的样子
忘不了
去学校前手里挥舞的铅笔
放学时手挽手溪水般哗啦啦的笑声
蹙脚的妆幼稚的游戏
儿时
记忆里最长的电影
年少不经事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