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推荐)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读书笔记
10工程管理2班 吴嘉昊 10010821 书中令人难忘的部分:
“人类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注意到精神和意识的差别。精神是很有力量的,而意识是没有力量的。物质决定意识是对的,但物质决定不了精神。所以,我觉得:不如说是欧洲人的精神上的特质,使他们产生了民主之道,而间接地使经济现象变迁,科学发展,产生出其制度,这样更有力。”
之所以这段话让我难忘是因为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把意识与精神区分开。高中上政治课,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老师总会跟我们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而我却私下里很喜欢唯心主义学说,总觉得那很有感觉。比如直到现在都记得的那个小故事:“有俩和尚山门闲聊,忽见河中一船飘过。二人对船的动力问题产生了兴趣,继而热烈地讨论。一曰:风动。一曰:帆动。莫是一衷。这时一老和尚给他们做了总结发言:不是风动,亦非帆动。乃仁者心动。”还比如:“闭上眼睛,世界就不存在。”虽然明知这是不科学的,可对它总有一种莫名的喜欢,总觉得那更贴近内心的感受。后来才渐渐明白,这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非常强大的缘故。平时过多强调了物质决定意识这半句,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而梁漱溟先生把这二者区分开来,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无非也是想要强调意识所具有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罢了,并没有与马克思主义冲突乃至谬误的部分。
本人最喜爱的部分:
“是,事实上偏偏发生了中西文化的遭遇。因此,早熟的中国文化在新生的西方文化面前,就像一个白胡子老先生和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遇上了,小伙子当仁不让的说:我们比拳击,看谁厉害!于是乎,小伙子三下五除二,毫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老先生打倒在地。小伙子洋洋得意、盛气凌人,老先生颜面扫地,痛定思痛以为换上小伙子一样的衣服和鞋子就能制服他,不然!以为跟小伙子一样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伙食和训练方法也能够赶得上小伙子的步伐,亦不然!最终,老先生无可奈何,相形见绌,自愧不如,捶胸顿足。”
让我最喜爱的部分是书中形象生动的比喻,本以为这种大师级人物写的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没想到竟也可以如此贴切和便于理解。看来是以前对大师存在偏见了,大师不应该是写一些晦涩的文字,让一般人看得不知所云的人,真正的大师语言必定精炼而明晰。水平的高低不应体现于文字,而应寓于思想。阳春白雪诚然曲高和寡,然而纯粹为了附庸风雅而把下里巴人伪装起来,显示出一副曲高和寡的样子,未免不是另一种沽名钓誉。曲高和寡本是一种无奈,下里巴人未尝不值得欣赏与玩味。
本书传递的思想:
一、西方文明强在哪里?
此次中西文明遭遇之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理解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是一个不断试错和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入和过程。蓝眼睛、高鼻子的黄毛鬼子不就是凭借着坚船利炮和洋枪打败了我泱泱天朝上国嘛,没有关系,只要我们也发明和生产和他们那样的战舰和枪支,我们仍然可以制服他们。魏源的“师夷长计以制夷”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之后的“洋务运动”也只是在这个层面发力,模仿和学习西方的“长计”。
第二个认识阶段从器物过渡到制度发生在中日黄海海战前后,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办报纸、开学堂、设学会等活动和之后的“百日维新”运动。当然,此前的众多儒士如龚自珍、冯桂芬、王韬、郭嵩涛等人亦早已看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制度上的差异,而此种差异远甚于器物上的差异。“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我中国人民为四大洲最,乃独斯藐于强邻悍敌,则由上下之交不通,君民之分不亲。一人秉权于上,而百姓不得参议于下也。” 但是,他们的言论大都流于文字纸张上,不曾像维新派那般奔走呼告,亲历亲为,深入群众,因此真正使广大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从器物过渡到制度,笔者认为其功非康梁维新派莫属。
然而清廷积重难返,维新变革亦是遭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最终无情扼杀,士大夫和清末明初的知识分子在制度层面的反思和行动仍在继续,然而更进一步——整个中西文化上——的反思成为此后的主题,这又是一个大问题,岂是三言两语能够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大概有三股主要力量: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新儒家,前两者是纯粹的舶来品,“救亡图存”的时代紧迫感和西方社会的既有优越性使得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时的情境下极具话语主导性。西方成为中国迈进的目标,而文化守成主义者大致包括新儒家则被视为逆历史潮流而动,是落后、顽固的代表。然而,随着“救亡”的紧迫感慢慢退却、西方文明不断显示出它自身的毛病和顽疾,文化守成主义者及新儒家们关于中西文明的分析和阐述却逐渐显现出它的客观、冷静和中肯的价值。在此以梁漱溟先生的中西文化观为例做简要的分析。
二、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绪论开篇就先给“文化”一个判断:“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但在如此宏大的话题下,梁漱溟先生认为社会人生才是文化的关键,也是本书中西文化比较的重心和侧重。梁漱溟先生如此这般理解中西文化,才不至于像其他人因器物上的技不如人或者经济政治上的不同而失去自信,滑入卑微的低地。
梁认为中国文化具有极强度的个性,包括独自创发、延绵不断、极强的同化能力和影响能力等等,但其最重要的个性却是“文化早熟”,这也正是秦汉之后两千余年不复有改变与进步的原因。文化早熟意味着中国文化内部具有高度的妥当性和调和性,这在中西文化不曾遭遇之前毫无问题,中西文明各美其美,无论历史再走过几百年、几千年,在中国亦不会产生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和法治。
但是,事实上偏偏发生了中西文化的遭遇。因此,早熟的中国文化在新生的西方文化面前,就像一个白胡子老先生和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遇上了,小伙子当仁不让的说:我们比拳击,看谁厉害!于是乎,小伙子三下五除二,毫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老先生打倒在地。小伙子洋洋得意、盛气凌人,老先生颜面扫地,痛定思痛以为换上小伙子一样的衣服和鞋子就能制服他,不然!以为跟小伙子一样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伙食和训练方法也能够赶得上小伙子的步伐,亦不然!最终,老先生无可奈何,相形见绌,自愧不如,捶胸顿足。
其实老先生和壮小伙的比较并非只能是“拳击”,以拳击赛场上的胜负判定先生和小伙之间孰优孰劣只能反映出军事层面的好坏,当然在以拳击判定一切的标准和游戏规则上,拳打不过别人,那就说明其他的你也比不过别人了!这是一种强加于中华民族的游戏规则和中国文化的评判标准。要是我们能够跳出这种游戏规则,好好的打量一下老先生和小伙子,看看他们各自身上都有些什么宝贝,或许就能够得到一个客观、冷静和中肯的评价。梁漱溟先生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在我看来确实是一个较为中肯的评判。
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生有三个问题,对应于此三个问题的分别有三种人生态度和生活路向。第一个问题是人对物的问题;第一态度即向外用力的态度,即从身体出发,这是西方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路向。第二个问题是人对人的问题;第二态度即转而向内用力的态度,即从心(理性)出发,这是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路向。第三个问题是对自我的问题;第三态度即转身向后去要求,这是印度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路向。
梁漱溟先生关于中西印三大文化的把握是极为深刻和高明的。对于人的“意欲”的不同解决方法决定了中西印三大文化的不同走向,也开出了不同的花果。西方文化是一种向外发力的文化,对于意欲的解决也是向外和向前要求,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自己的满足。而印度文化(佛教)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遇到问题他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这是一种禁欲的态度。
同时,梁漱溟先生提出了文化的“三期发展说”,即第一期为西方文化,第二期为中国文化,第三期为印度文化。此种论述当然跟梁漱溟先生是一个中国人密不可分,“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是其一生思考和探求的两大问题,然而更多的是在剖析中西印文化后得出的判断和预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然面对这个自然世界和生活世界,也就是梁漱溟先生说的人对物的第一个问题和人对人的第二个问题,至于第三个问题:自我,这是一个很麻烦的概念。“自我”概念在许多哲学家眼中是不存在的,没有自我,有的仅是身体或者欲望。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按赵汀洋的讲法“共在存在论”来看,他者是我存在的本体论条件,自我必须要放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才能都成立。因此,纯粹地谈论自我是不成立的,也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梁漱溟先生的第三个问题应该是一个伪问题,完全可以放在第二个问题中来解决,两者的区别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不是本质上的不同。
三、从“事”与“物”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事物”是一个能够很好的分析和比较中西文化之间差异的名词,也就是梁漱溟先生的前两个问题:身体问题和心的问题。前面讲到人面对着两个世界,即自然世界和生活世界,人如何面对和看待天、地等自然世界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后一个问题:关于生活世界的问题或者心的问题(事的问题),其重要性远远超过第一个问题,即自然世界的问题(物的问题)。因为这个自然世界(物)是什么样子的?这是追问关于对象的知识,这是知识论或者认识论问题,而且物以其自然方式存在着(to be as it is),并不能给人以意义或者价值,只有当物进入事之后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事的问题重于物的问题,在梁漱溟先生那里也有很好的阐述。他认为从一个人的个体生命来看,身心的发育成长是新随身来,身先而心后的;社会生命的发育生长亦是如此。“文化之发生以至开展,则最先是环绕着生存问题(第一问题)这一中心。所以社会之发育成长,此时实寄于那些从身体出发的活动上。” 但与此同时,社会发育成长还有另外一面:心的问题(事的问题)。人绝对不可能以孤立的单个人生存,必定要“群”而存之,此时即有人与人之间的第二个问题:心的问题。文化必定包括这两个方面,并由于这两个方面之逐渐开展,社会才得以发育成长。“通常应该是这两面彼此辗转增上,循环推进的。其间盖必有一种最适当之配称关系,凡不相称者,必出毛病。”最后,梁漱溟说到:第一期文化即身的文化不过是给人打下生活基础,第二期文化才是人的生活。
“西方人主理智而短理性,中国人主理性而短理智”,理智对应的是身(物)的问题,而理性对应着心(事)的问题。西方人从身体出发向外发力,对于意欲也是通过向外求来满足,其表现即“人的觉醒、解放”和人的主体性原则的确立,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人为自然立法”,把自然作为一个绝对的客体加以对待,盲目的开发利用和迫害自然正是在这种理性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也正是西方现代化的动力和代价。而中国文化则不同,中国文化偏重于事的问题,他人之心的问题显然重过我与身外之物的问题。儒家文化的核心“仁义礼智信”都是如何对待和处理我与他人关系的伦理问题,我与“自然”的问题绝不会像近代西方那样成为一种主客观的关系,这种高明体现在“天人合一”观中。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同时,老子《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地道”和“人道”彼此并不隔绝和对立,而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贯通的关系,因此,中国人很少会直接发问“天”是什么?“天道”是什么?或者说如此这般的问题是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天人合一”观。“天道”亦“人道”,人站在天与地之间,是连接天地的重要一环,天地生万物,而人却是成外物。这样的一种天地观或者说宇宙观隔绝了西方式的人与自然绝对主客观的路向。
人与自然的问题(梁漱溟先生的第一个问题)在“天人合一”观中被极高明地转化为“人道”的问题,而人道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人之心的问题,他人之心不仅是一个伦理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哀公问: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对曰:人道,政为大。”(《礼记?哀公问》)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主“人道”,主伦理与政治,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理性早熟的重要原因。
四、小结
事的问题和物的问题是人存在所面临的两个大问题,物如其所是的存在,不论我们怎样地去认识它,只能获得对象的知识,仅是一种冰冷的理智之光。只有当物进入事之后才具有意义和价值,因此,事的问题的重要性强过物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文化胜过西方文化的关键所在。
梁漱溟先生在本书中提出了自己的文化观,他认为人类的文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叔本华意志论的影响,梁氏认为由于人们的意欲不同,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同,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因而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也就是他说的三种生活样法,“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之样法”:
第一种是生活本来的路向,表现为奋斗的态度,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勇于改造世界;
第二种是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得满足,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调和罢了,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
第三种是最违背生活本性的道路,因为生活的本性是向前要求,走这种道路的人们遇到问题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而他们往往采取的是对种种欲望的禁欲。
对应这三种路向在我们人类文化中各有其代表,代表第一种路向的是西方文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方文化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波折的事实,古希腊罗马时代可以说是走的“第一路向”,到中世纪一千多年则转入“第三条路向”,西方自希腊人走第一条路,在科学、哲学、美学、文艺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接着罗马顺此路向往下走,在政治、法律方面又都有所成就,然而这些思想却流为利己、肉欲的思想,风俗大敝,“简直淫欲、骄奢、残忍、纷乱的不成样子”,于是借来希伯来的宗教--基督教来收拾挽救。“这自然于补偏救弊上也有很好的效果,虽然不能使那个文明进益发展,却是维系保持之功实在也是很大。”然而,宗教主导一切带来的流弊也随着时间逐渐显现出来,哲学、文艺、美术、成为宗教的奴隶,科学遭到摒弃,教权极盛,教会横行,导致了中古的黑暗时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于是产生,“文艺复兴”借着研究古希腊的文艺,重新提倡古希腊的思想和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宗教改革”与希腊潮流相表里,两股潮流使得西方文化回复的第一路向上来,“差不多后来的耶稣教性质逐渐变化,简直全成了第一路向的好帮手,无复第三路向之意味。”总的来说,西方文化主流上是第一路向的,西方文化的三大特异彩色是:征服自然之异采、科学方法的异采和德莫克拉西的异采(德谟克拉西代表了对种种权威实力的抗奋斗争)。而中国文化对应的是第二路向,中国人的思想是安分、知足、寡欲、摄生,而绝没有提倡要求物质享乐的,也没有印度的禁欲思想,没有征服自然的欲望,无论如何也产生不出科学来,有的只是和自然和谐相处,持这种态度的中国人,对于自然,根本不为解析打碎的观察,而走入玄学直观的道路。印度人既不像西方人的要求幸福,也不象中国人的安遇知足,他是努力于解脱这个生活的,既非向前,又非持中,乃是翻转向后,即是所谓的“第三路向”。
相比而言,西方化以意欲向前的要求为根本精神,中国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文化分为三种路向:意欲向前、调和持中、意欲向后。生活分为三个方面:物质的生活、社会的生活和精神的生活。人生有三种层次的问题:可满足的对物质世界的需求、能否满足不一定的对他人的要求、绝对不能满足的要求(要求没有生老病死等)。
西方化的核心就是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德先生”与“赛先生”,而这两者的根源都是意欲向前的西方文化。西方的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文化,那时的文化就是第一个路向的,但却是无意识地或说是未经批判地走了这条路,后来的中世纪对现世的漠视和欲望的禁止可以看作是第三路向的,而随后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则是重新回到第一路向上来。这时的回归是经过了不同道路的尝试后做出的选择,并至此沿着这一路向走了下来成为今日之西方文化。它着力解决并成效显著的就是对第一种需求的满足,自然科学的发达就是对自然掌控的集中体现,而表现在民主精神方面就是一直向前对自由的追求。这里梁先生也讲到民主的含义:个性伸展、社会性发达,即在处理个人事务时人人享有充分的自由而别人不得干涉,在处理公众事务时人人都有参与权来保证有权力的人只拥有有限的权力。但西方的经济变迁,表面华丽,内里痛苦。(后面会讲到这种经济的变革需求)
中国的文化,梁先生认为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是走得不及西方快,而是根本就在不同的路向上,中国的知识术多学少,非理性的精神很发达,玄学很发达。与科学不同,玄学把事物看作是流动不居的。所以在物质需求即自然科学发展方面,中国落后于西方,但是中国人是有一点便满足一点,幸福感胜于西方。在社会生活方面,中国民众无法想象没有一个帝王的情形,所以导致“有权的无限有权,无权的无限无权”,既没有个性的伸展也没有社会性的发达。中国的哲学走的是调和持中的路,遇事持忍让态度,绝无反抗的意识,所以社会制度能够几千年没有根本转变,所以不能想象没有帝王的生活。但是中国人的尊卑五常虽有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遵从之意,但都是建立在“人情”的基础之上,所以“感情”的成分又较西方重些。至于中国是怎么走到这么个路向上来的,梁先生认为我们的先哲(黄帝、周公、孔子之辈)太天才以至于无人出其右,这些天才一上来就把中国文化定位在了第二条路向上,“所谓孔子太周到妥贴的,不是别的,就是他那调和的精神;从这精神出来的东西是最能长久不倒的,却由此就耽误了中国人。”
印度的文化 在梁先生看来基本就是佛教文化,而佛教文化走的就是第三路向。从佛教的创始和发展可以看出,它的产生是源于生活中不能解决的生老病死、花开花落之事,解决的办法就是意欲向后的厌现世、求出世。
比较三方文化,梁先生得出结论:西洋生活是直觉运用理智的;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的;印度生活是理智运用现量的。
根据文化的比较与分析,梁先生认为文化的发展会有以下的变迁:
1,事实(经济、文化)的变迁:由消费本位到生产本位的经济发展导致了生产过剩而大家反倒享用不到的情形,现在需要把个人本位的、生产本位的经济重新归到社会本位的、消费本位的经济,即社会主义。
2,见解(科学)的变迁:心理学由只关注有意识的一面到关注无意识的一面;由关注竞争的一面到关注互助的一面。
3,态度(哲学)的变迁:由向外的视线转为向内的视线。由运用理智、着眼外界物质的西洋文化到运用直觉、着眼内在的中国文化,再到运用现量(感觉)、着眼将在无生本体 的印度文化。
总之,梁先生认为西洋的文化之所以呈现发达之势是因为适应了当前的问题(人生第一层次的物质问题),而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不是好坏的问题而是早熟的文化,在第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就进入了第二、第三路向。重新回头去走第一路向自不可能,而硬要把西洋文化下发展而来的科学、民主应用于中国文化情景之下更是无法奏效。所以要采取第一路向的态度奋勇向前,但要把它融入第二种态度里。“我意不过提倡一种奋往向前的风气,而同时排斥那向外逐物的颓流。”
个人疑惑及观点:
作者认为西洋中国印度三方的文化特点不仅代表了所走的文化路向,恰恰也正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现时西洋文化的第一路向走到了尽头,必然会转向走第二路向的路子。而这第二路向正是以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为代表的。他认为在较近的未来,“不怕他不走孔子的路!”读到这里尽管比较心潮澎湃,但是不禁也有沉思:中国文化儒家思想是不是能够担此大任?
对个人的启发:
当代中国人难免浮躁,无法静下心来研究什么,无法真正做学问。而据梁漱溟先生所言“现时西洋文化的第一路向走到了尽头,必然会转向走第二路向的路子。而这第二路向正是以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为代表的。”他认为在较近的未来,“不怕他不走孔子的路!”,这样的说法又会使某些人有盲目膨胀的可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固然不可取,而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却更是可笑,当代中国人应该戒骄戒躁,真正承担起大国的责任来,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复兴才真正指日可待!
第二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常怀生命之感
今日阅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著作中的许多部分都对我有所触动,引我思考。思考数日,觉得最为受益的便是:生命之感。
生命之感,在贾老师讲解中国哲学,讲解梁漱溟先生的哲学过程中,有过多次的介绍。同时,生命之感在我个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也有过体验。生命之感是由生命个体体验到的,倘若进行概括定义,恐怕就会改变本意。但为明确生命之感,我将自己认为的生命之感描述一下。生命之感,主体自然是人。感,感触,真情实感。感的对象既可以是本体,也可以是源于本体的万物。故生命之感即人对万物及本体的真情实感。但是这里的真情实感必须加以界定说明。生命之感并非单纯的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情绪变化。感,必须与生命联系起来,生命之感应是人对万物的最真实流畅的回应。如果一定要对这种回应有个概括,勉强称之为生命直觉的情感(此处直觉非生物学之直觉),也可以说是儒家讲的“性”。
生命之感是人所固有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孟子所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皆是生命之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说明这一点。但生命之感并非本能。
生命之感表现在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或方法上。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方法有两种:一为直觉感应,一为理智认知。真正的生命之感是同所感对象的共鸣,既是对所感对象的生命直觉之感,也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开显。这并无主客之分。但是一旦带着认知的态度或者功利的思想,那就不再是流畅真实的生命之感,而是死板的主客二分的物我关系。孔子因宰我认为服丧期间食稻衣锦可心安,而叹“宰我不仁”。“不仁”即为无生命之感,这全因宰我“情感薄直觉弱”,不能通达一体性。宋代朱熹的话“存天理,灭人欲”便是对人与所感对象关系,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做了很好的阐释。“天理”即中国哲学之本体,本体是人生命开显的最完满阶段,是生命之感不断累积发展的最终结果。“‘人欲’即私心之欲,它不一定是声名利的欲望之类,更是理智的一切打量,计较,安排,不由直觉去随感而应”——《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因而“存天理,灭人欲”是要让人回到直觉下的绝然一体性状态,而不是理智下的主客分离状态。
生命之感之所以不能运用理智,而需借助直觉,是因为倘若用理智去判断,形容,对比等,就是将所感之物对象化;而直觉是把所感之物纳入自己的生命中来,与所感对象产生共鸣。借助这样直觉的生命之感,可以将人与所感对象的关系极大松动,使人的生命拥有无限之开显,进而获得生存的真正自由。而在理智思考下的物我关系,只
是死板的工具化对象化的关系,一切可能的开显状态,都被一个固定概念封死。在这种狭隘的生存视野,生存状态下,人类的危险性也是很明显的了。因而常怀生命之感,算是很重要的事情。
常怀生命之感应是通达形而上学最高本体,到达“圣人”最基本的道路。《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遵循人的本性,即遵从人的生命之感。人的绝然一体性就应该是基于生命之感的。不能做到常怀生命之感,那么就不可能证得本体,达到至善。
因怀生命之感以至至善,达本体,孔子与释迦牟尼可谓典范。孔子固然是随感而应,“喜怒哀乐皆发而中节”,但我认为孔子的人生态度或者情感倾向,应是“乐”居主流,《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也能寻出这种看法。相比较,释迦牟尼则是其生命之悲过于强烈,才导致其寻找出世之路。(个人认为,悲乐同喜怒哀惑恶惧忧等情感是不同的)
孔子的生命之乐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有这样的描述:“他原不认定计算而致情致系以外,所以他毫无所谓得失的。而生趣盎然,天机活泼,无入而不自得,绝没有一刻是他心里不高兴的时候,所以他这种乐不是一种关系的乐,而是自得的乐,是绝对的乐。”“叶公与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儿子让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初看孔子所言,觉有待商榷,实际上孔子所言极是。孔子所言“直”正是不计算打量,单靠直觉的生命之感。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因为巧言令色遮蔽了本应顺应本体的真实情感,自然就“不仁”,就失去了主客合一的一体性,而落入计划打量的二分状态,理智状态。孔子常怀生命之感,因而其情感皆为真实流畅的,发而中节。孔子的生命之感虽以“乐”为主,但也不免悲时——“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子之恸,而谁为?’”孔子因高足之逝而悲,也是孔子怀生命之感的一个表现。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详细论述了释迦牟尼出世的原因,即深感生命之悲苦。书中将释迦牟尼的四次出行归为两种问题:一为众生的生活都是相残的,二为众生的生活都是无常的。因这四次出行,两种问题,释迦牟尼深感生命之悲苦,这种悲苦之感不是理智作用后的结果,而是纯粹直觉的。梁先生有言:“印度人之怕死,非怕死,而痛无常也。于当下所亲爱者之死而痛之,于当下有大哀哭其亲爱之死而痛之,不是于自己的未来之死而虑之。”此种情感唯有出世可以平息。而释迦牟尼最终修得正果,与他这超人的生命之感是有很大关系的。虽然儒家是要从现世生命解放,实证本体;儒家是从现有生命中,来证到生命的绝然一体性,但他们基于的都是能达主客一体的生命之感。
佛教言众生皆苦,而这苦根本源于二执:我执,法执。一切苦都是有所执着,执着既是情感也是态度。而这执着粗略理解起来,便是理智的判断,打量等,都是将所感之物对象化导致心生执著。对象只有依赖人的生命才能得以显现,而人却将这必不能分的所感对象置于
生命之外。因而这一切理智作用下的执着之感都是不真实的。
然而反观今日,且不说一体性的生命之感,就连基本的人的理智情感(理智情感,道德情感,生命之感应该各有不同)都很缺乏了。同样是面对生命,孔子“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现在社会之人,在面对一个生命的消逝时,有的却是笑眼围观的态度,何等残忍。对人如此,对动物,对植物,对建筑,对实物更是肆无忌惮。《中庸》有言:“小人之反中庸,小人而无忌惮也。”这直接指出了现实社会如此之原因——人类早已远离生命之感,不是中庸,不是本体。所有行为,乃至所有感触皆要有所回报,一颗心忙于算计比较打量,全然不顾自己所走之路实为死路!
因而,要想唤醒人类本善的心性,就必须使人常怀生命之感。只有常怀生命之感,才能真正将人类生存的狭隘局面打破。设想一个人若能做到怀生命之感,那他绝不会视其他生命之痛而不动心,绝不会残害他物而不洞然,因为这痛就是自己内心之痛,有物被残害实为自己被残害,没有外于心的物,也就没有外于心的痛。同样,因为没有外于心的物,何来苦苦执着?于此可见,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非从生命之感入手不可。不然单纯的提倡道德,依靠法律,只能是表面的敷衍,一时的自我麻痹。并非是要人人来做哲学家,但是不能做到常怀生命之感,纯靠理智去计算打量判断,只能是固步自封,绝无生存自由之希望。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田郁
第三篇:哲学读后感
哲学读后感
哲学读后感1
读一篇文章、一本书,或看一部影视片,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感想。亲,你有把这些感想写下的习惯吗?瞧,有些同学还真有!
今天,妈妈在我的小黑板上抄了一首诗,那是著名诗人屠岸先生写的《树的哲学》。
“我让信念扎入地下,我让理想伸向蓝天。”我反反复复地嘟囔着,信念怎么能像根一样扎入泥土,而理想又怎能像鸟儿一样飞向蓝天呢?突然,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这是提醒我要将自己的信念深深地扎下,要放飞自己的理想。
“愈是深深地扎下,愈是高高地伸展,愈是同泥土为伍,愈是有云彩作伴。”反复地默读,会发现,这似乎是在告诉我,学习就应该脚踏实地默默地努力,只有这样,才会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近。
“根须牵着树梢,勿让它走向缥缈的梦幻;枝梢挽着根须,使得它坚持清醒的实践。”这每一句,分明是在告诉我,要是不脚踏实地,就不会有一点成绩。而且不能随意变换自己的理想,如果你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前面的努力就会白费。努力就是根须,理想就是树梢,树梢的生长全靠根须提供营养。
“我于是有了粗壮的'树干,美丽的树冠,我于是结出了累累果实,具有泥土的芳香,像云霞一样彩色斑斓。”是啊,如果你努力了,那么,结出的果实就是上天给你最好的回报。
从《树的哲学》这首诗里,我听到了屠爷爷藏在里面的悄悄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春种,夏忙,才会有秋收。我会努力的!
哲学读后感2
某种情况下,我甚至要说,恰恰是在身处逆境之时,学习的条件最好,心最专,效果最好。顺境时人容易浮躁,周围常常会有各种朋友、跟随者、慕名者、请教者;顺境时你常常忙于说话、写字、发意见、教授旁人、好为人师;顺境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志得意满,看到的是旁人的失缺;顺境时你必须满足社会与众人对你的期待,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旁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出席某些活动、仪式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表示你确已出席。而逆境时、被晾到一边时、“不可接触”时、“不准革命”时,正是不受干扰地求学的良机、深思的良机、总结经验教训的良机,是严格地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身解剖自身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大自身、使自身成长、使自身更新的良机,是学大知识、获大本领、得大彻大悟的最好契机。
王老这篇文章虽有些啰嗦,可也写的其实。人总是这样,顺境时看自己看不深远,逆境时看自己才够真实。不过我却认为,即使在顺境时,只要谦虚、心静,因为接触不明了事情的机会多些,反而更有机会提高自己。相反,在逆境时,心恰恰静不下来!总结经验解刨教训时,往往会怨会悔会空想,心思不能专于当下事!与其颠来覆去的让错误折磨自己,倒不如抛空一切曾经拥有的,看准眼前重做分析!
人生给我们重新分析的机会并不多,我认识的很多身在顺境的人都在明知山有虎而将错就错着,这是种无奈,更是等待。他们无时不刻的在学习如何规避风险,却永远跳不出圈外重新再来。因为他们害怕逆境,所以才这样捱着。毕竟失去与获得永远不能成绝对的正比,虽说高处不胜寒,却好歹也能捱住,毕竟低处难行那是寸步难行啊!
我现在很明白自己的的确确是在逆境中,人在逆境中最怕自己不认境遇,不求上进;不认错误,不求改变。我感谢人生给我重新分析的机会。可认了的同时也让我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究竟哪个路口才是最正确的出路?这些天似乎越想越乱,越分析越不得章法,怎么选择都像错。这样左思右想多了心倒也静下来了,听天命尽人事吧!总之等待、寻觅着全胜的机会。
哲学读后感3
《中国哲学史》这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对先秦诸家开始到近代哲学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哲学史对于人生而言,相当于进行系统的反思,学习哲学,让它成为你的思考方式,能触类旁通,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和创新的能力。
中国古代的哲学离不开政治和教育。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孔子所代表的“儒”,不仅是哲学,也是教育。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颇为深远。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
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
哲学有什么用?哲学具有无用之用,不在于实际上解决问题,而在于让人不再囿于这些问题的困扰,能达到释然与解脱。之所以说无用,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贫困交加,生离死别,这些依然如故;之所以说有用,是因为这些现状不再是问题,人会变得安贫乐道,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完美。
现代社会中,科学的兴盛推翻了很多宗教对于生命和宇宙起源的解释,但是宗教在哲学探索层面取得的辉煌,不亚于科学在自然领域的成就。
在大多数哲学体系中,相通的一条便是圣贤所做的'事情和常人所做的事情并无二致,有区别的是做事人的心与悟,哲学史的作用是告诉我们:过去的哲学家们说了些什么,他们说这些话时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们认为这些话应当意味着什么。
大部分的中国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道德经》开篇写到“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是用否定来为其下解释。在当今繁杂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做减法,修养精神,留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与美好。
哲学读后感4
仅仅是个小人物
大块头有大智慧,小人物有小生活。
马云,商业巨贾,当看见简介时,整整两页纸的荣誉头衔,不得不惊叹“此乃神人也”……
他,一路高唱凯歌,已无敌天下之势纵横网络世界,却在鲜花与掌声最多的时刻掩饰自己的辉煌,悄然退下戎装,随心所欲,笑傲江湖。
而我,仅仅是个小人物。就是两页纸写个简历,半天后依旧空空如也的那种。
马云是成功的,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作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成功企业家,马云自始自终都认为:“做人”远比“做事”重要的多。他觉得要想把企业做好,首先要学会做人,把基本的礼节、敬业精神、待人接物都学得恰到好处,不要一上任就想显示自己的本事。不要先学做事,要先学做人。对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这尤为重要。现在的社会风气,医患矛盾等等。世界上有很多令人不满的事情,你改变不了多少,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未来。不管外面多么麻烦,你改变了,世界才会改变。马云尚且如此,更何况我这小人物。须记住“胸怀是被冤枉撑大的”.现在想工作中所受的那些气,这个病号催,那个家属嚷,有的起哄,更甚者动手……如果还没有撑船的度量,那么下一个气死的不是周瑜,而是你。“工作那么久了,还为这种事生气,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只有心中充满美好的东西时。人才能活得开心和精彩。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释怀,多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坏。
小人物,更当如此。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
马云说:“你不要看我今天的风光,我前面犯了很多错误,今后也会犯很多错误。成功不在于你做成了多少,而在于你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失败,不是停滞的理由,不甘平凡,挑战自我,下定决心,在该出手时就铁了心去做,你可能会面对与之前所想完全不同的局面,无论人生走到哪一种境地,只要你还有勇气,那就是成功的资本。小人物当如此,坚持。放弃,就是最大的失败。要像持初恋一样坚持理想。奇迹只会降临在不言放弃的人身上,别小看奇迹。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
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奥普拉·温弗瑞说:“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每个人都有梦想,只有那些为实现梦想不断追求、永不言弃的人才可能登上成功的舞台。创业的过程都会经历挫折,坚持对梦想的追求,成功便会指日可待。”马云这样说。
人可以怀疑自己,但不要怀疑信念。怀疑自己可以改变自身,不断进取,但是怀疑信念,则会让你对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不再执着。所以,不要在犹豫,不要再迷茫,朝着伟大的南丁格尔,起航。小人物,终究也要出海远航。就像路飞一样,“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小人物也要会生活。
“小狗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在你的尾巴上,小狗就用嘴咬它的尾巴,却总咬不到,它沮丧地告诉妈妈自己总抓不住幸福,妈妈笑笑说只要你往前走幸福会一直跟着你……”其实,生活也是这样,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会跟着你。
“用左手温暖右手,这并不是一句空谈,能够懂得活在当下,享受幸福的'人,必然能够大步前行,拥有明天的美好。”对冬天要预先准备和坚持。马云,如是说。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我们做不了,这世界就一个,但是太多的人把自己当看,这世界每个人做好自己那份工作,做好自己微不足道的那份工作,已经很了不起。你要记住,你仅仅是个小人物,要学习,要成长,要生活,更要做好自己。
人要学会自己成长,把成长作为人生目标去完成,就离成功不远了。将过去和羁绊全部丢弃,不要吝惜那为了梦想流下的泪水。要记住,自己仅仅是个小人物,为了生活,努力吧。“永远不羡慕别人的好运,如果你赶在死刑台上露出笑容,幸运的闪电也会落在你的头上。”
小人物,小生活。安安稳稳生活,踏踏实实工作,朝着自己的方向,迎接胜利的曙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后,愿此书,能有更多的人读到。
哲学读后感5
一个农夫养了一只驴,一天驴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农夫想很多方法都没有就出来。最后,农夫决定放弃这只驴,不救了。于是,开始往枯井里填土,想把驴给埋了,免除它的痛苦。驴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开始凄惨的叫着,不过,它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农夫很奇怪,便往井里看,出人意料的是落到驴身上的土都被它抖掉了,井底变高了,最终驴子得救了。
读后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人遇到困难,不要悲观消沉,要想办法应对它。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前几天,我在做一道数学题,比较难,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名堂来,我想要放弃,明天听老师上课讲吧。但妈妈鼓励我,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多读几遍题,把思路理清,再做做看,于是,我又开始重新思考,最终我做出了这道题。古时候,谈迁历经的心血写成了一本明朝的史书《国榷》,但是在书稿即将付印之前,书稿却被小偷给偷走了,这可是致命的打击。可谈迁面对这个困难时,没有被打倒,而是重新用了4年时间写出了这部书。我想起了一句话: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它就弱。在困难面前,能救自己的就是开动脑筋勇敢面对,要相信自己,不要放弃。古往今来,能成功的人,都是经历了无数风雨,才最终成功,我们都要做个勇敢者,笑对生活。
哲学读后感6
后金融危机时代,当大家回首国家、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过冬术的时候,无非是财政刺激、信贷扩展、投资驱动、促进消费、节流缩食等关键词,而稻盛和夫却是有着独特的过冬术。寒冬是危机,更是契机,稻盛和夫把危机看做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契机,视为新的转折点,从不同角度寻找突破困境,安然过冬的办法。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是开发新产品的最好时机;节减经费;绝不裁员;管理者和员工都要转变意识(每个人都要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智慧火花和克服危机的热情相结合才进行创造性的经营。当我们深层次思考稻盛和夫在寒冬的突围和努力时,我们发现他始终是由“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根基的,这种回归到心灵和本性来思考危机,转化危机的心灵力量才是不可战胜的!而这正是国内企业家所缺失的!
接触稻盛和夫,来源于张瑞敏、马云的问道,此后系统看了《活法》系列,其核心理念“敬天爱人”、“利他”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我理解的当代民众是没有信仰的,这是传统意义上讲,但是从现实讲,国人还是有信仰——拜金,一切围绕“钱”展开社会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虚荣心”!当然谈不上好与坏,这是一种选择而已。然而,社会发展及文明程度不仅仅取决于物质财富,还要有精神文明,这种在信仰层面的支柱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现今社会的主流,即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精英”的信仰和心灵世界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是标杆,是模范,是旗帜。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非常适合“精英”们(包括所谓的中产阶级)阅读。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就是包含了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信念,诸如勤奋、敬业、诚信、责任心等方面,支撑着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本信条。
“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国内很多知名企业家,就是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就是不能在成功后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同样来自成功的磨难。稻盛和夫认为,人生和经营活动都是相通的,做企业实际上就是做人!“小公司发展靠“钱”,大公司发展靠“道””,这种观念和我们国学里道家思想不谋而合!“谦虚带来的是开放的头脑,骄傲带来的是自负的武断”,成功的企业家和经理人走向滑铁卢的.事实告诉我们,大格局更加重要。大义和志向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志向是指个人的人生目标,而大义则是共生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的事物。企业家做大以后,如果延续以前的小志向,就很难把公司带进大格局。
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中非常强调“地头力”,即田间地头向前拱的力量,是嫩芽破土的冲力。“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企业运营的第一目标不是利润、不是客户,而是为员工及其家属的幸福。一个公司只有建立员工心有所属的平台或者道场,就可以释放全体员工的地头力,公司才能拥有持续竞争力!(这也是国内很多规模企业汗颜的地方)。
自觉、自知、自信、自强、自胜是人心智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始是一种责任的自觉,是一种使命意识的发现和回归,而其最后一环节是自胜,是大爱,是新一轮自觉的开始。正是这样的循环反复,才有稻盛和夫这样的强者的出现,这一点也是当今国内企业家所缺失的!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概要
1、回到原点,”何为正确的做人准则?”任何经营行为都不能违背社会一般道德标准,如诚信、正直、不贪婪、不给他人添麻烦。
2、“以心为本”的经营。企业经营围绕着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点展开。其归根到底是在企业形成最强的凝聚力,全员以主人翁意识工作。
3、共生循环思想。保持人与自然界平衡的基础下,使人与自然界保持良性循环,和谐共存。
4、制定光明正大、顾全大局的崇高使命和愿景。旨在明晰企业的目的、意义和目标。
5、将强烈而积极的愿望植入潜意识层面。头脑中不断描绘愿景出现的情景,这样,日复一日,就能把强烈而积极的愿望植入潜意识层面。事业成功的原动力在于面对艰难险阻时候必须坚定信念,抱定必定成功的强烈愿望。极好的机会都隐藏在平凡的情景中,他们只能被有强烈目标意识的人发现。同时,要以将来进行时看待能力,对于无能为力的事情也要唤醒潜能。
6、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7、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为了实现理想,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勤奋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最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一点一滴、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积起来的,因此,即使是很小的事情,都要愿意付出努力,而且永不退缩。长远的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心中要拥有这样的信念:如果不放弃,就不能算失败。
8、不断创造新价值。创新是企业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创新是终身的习惯。企业领导者必须保持创造性的心态,还要经常引导部下寻求新的东西,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日积月累,每日有细微的进步,才能取得重大的进步。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工作,都要时刻不断地改善,争取明天的工作比今天的好,后天的工作比明天好。任何伟大的创造,也正是从这种永不满足于现场的精神中产生。
9、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合费用支出最小化。独创了“阿米巴经营模式”,即把公司分成一个个小的“阿米巴经营”的小集体中,实行“单位效益时间核算”。阿米巴设定的主要目标,不是常识的“成本管理”,而是“附加价值”。此外,追求“按照所需数量购买所需物品”,争取零库存,降低库存等费用。
哲学读后感7
作为道家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庄子沿袭了杨朱逃避的处世方法和老子揭示宇宙事物变化规律的企图,并由此衍生出自己对于“全生避害”的独立思想。只不过他的“避”并不是像扬子一样逃离人世、离群索居,而是创造出一套“取消自我”的理论。这种看似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逃避,实质上不如称为一种“降维攻击”。
杨朱从百家争鸣的时代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社会矛盾,进而开始逃避社会,逃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奠定了道家思想的中心,而到了庄子这里,他很大程度地将这种逃避发挥成了追求“绝对自由”。起初,受老子的影响,庄子把自己的思想重心放在生存之道上,譬如《养生主》中的“善刀而藏”,告诉人收敛锋芒;再入《达生》中“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告诉人与物迁移的道理。但逐渐地,庄子发现再多的“养生之道”也不能在乱世中完全地保护一个人的`性命,这只能让人获得“相对自由”,而若想获得他渴望的“绝对自由”,必须自己创造一个世界,这便是庄子的“降维攻击”。
庄子实现“降维攻击”的途径是进行了“思想升维”,他以一个更高的观点看待世间万物,建立了“视下”的体系,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用今天的话说,此刻的庄子拥有了“上帝视角”。于是他才可以“齐物”,因为物我已然失去区别,天地一体;取消了自我,自然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于是他才可以达到“真逍遥”。
庄子的学说总是与现代自然科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或许是因为它们都是通过追溯最古老和广大的时间、空间,从而定位到人类文化,以人类的智能性价值为切入点,探讨一个理想社会应有的样子。说回庄子思想上的“降维攻击”,他以这种传奇的方式使自己逃避到了高于宇宙万物的另一个空间中,也许这便是他的哲学思想充满科学色彩的根本原因。
相比于陶渊明等“肉体隐者”,庄子这个“精神隐者”似乎隐退的更彻底。陶渊明只是成功躲避了官场的束缚而达到了“相对自由”,可庄子已然彻头彻尾地涤净了灵魂,达到了“绝对自由”。虽说二人都对自然抱有一种纯洁至极的崇敬,但陶渊明崇敬的是自然带给他的平淡稳定,而庄子所爱的却是参与到自然变化中去的乐趣。
在庄子对自由的追求中同时饱含着他对宇宙意识和个人意识的追求,这也是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中国人未曾停止过的追求。幸而有庄子将它加入到中国哲学的议题范围当中,并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最彻底的解决方式,即实现“思想的升维”。
哲学读后感8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哲学,这是被很多哲学家如雅斯贝尔斯、葛兰西等所认可的。那么什么是儿童的哲学呢?柏拉图说过,哲学产生于惊异。从这些角度,我们不难理解,因为儿童总是充满问题,也可以说是惊异,对于这些,我们并不陌生,比如儿童会经常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月亮为什么要跟着我们走?”。我们会经常听到类似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对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他们就是儿童的哲学。在作者看来,儿童的哲学有其特点和规律,我比较关注的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教育的本性和天职是通过向主体传递文化以培养主体并使主体继承和创新文化(即文化与主体双向创生)。因此,教育对儿童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是儿童主体的发育受外部教育、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要通过儿童主体的内部建构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儿童的哲学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以上这些看来,儿童所处的环境对其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不仅是教育、文化对其的熏陶,更对儿童自身心智的成熟、对儿童建构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三、儿童的道德儿童有其自己的道德、审美以及梦想,在各个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道德是交往行为的逻辑,就儿童的道德来说,其道德的发生实际上就是儿童对这种行为逻辑的逐步建构,儿童对交往行为逻辑的建构,实际上就是去认识这一系列的行为规则。这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建构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发生。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规律,并受到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佩克和哈维豪维斯特将儿童道德发展氛围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前道德的,二是自利的,三是顺从的,四是良心的,五是利他主义的。科尔伯格也把个体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服从准则,避免惩罚。阶段(2)朴素的快乐主义:获得奖赏和别人的好感。二是习俗水平,包括阶段(3)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避免遭人谴责和惹人不悦。阶段(4)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避免执法当局的指责以及由此产生的内疚。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5)维护契约的道德定向:遵从公正无私的执法者,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阶段(6)坚持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避免受到良心的谴责。我比较赞同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如果足够细心,我们都能感受到身边儿童的成长,他们的行为准则、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似乎就是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逐渐改变的,这其中,不仅包括智力的成长,也包括其道德水平的发展。
四、儿童的审美“美是秩序,是具体的秩序,或者说,美是理念的感性表达。”这是本书中作者对美的解释。在我看来,这也许说的就是主体所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现象与主体本身所建构的外部客体的印象的相似度,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秩序、理念的感性表达。审美是把握、确认、反映世界的一种形式。审美所追求的是世界感,那么对于审美水平的发展,作者认为是审美主体对外部客体所表型的本体之美不断进行建构,从而其审美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作者认为,从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来看,审美水平先后经历了生理的、本能行为的.和意识的等三个层面。从以上的论述来看,审美似乎是儿童与生俱来并不断发展的,是儿童的天性,其审美的发展是伴随着认识深入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通过游戏、艺术等形式来开发其审美能力。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儿童所接触到的血腥、暴力、色情等不好的内容对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如家庭矛盾甚至家庭暴力都对儿童的认识、道德、审美等有着重要影响。另外,儿童的游戏和艺术是是儿童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成人应该加以配合,丰富其游戏内容,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儿童的游戏和艺术的需要,奠定儿童良好的早期经验,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五、儿童的梦想梦想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膨胀、扩张和加强,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形式思维的启蒙者和培育者,他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梦想并不是成人所独有的,儿童亦有其自己的梦想,梦想使儿童进入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梦想有助于儿童人格的茁壮成长。儿童生活在梦想的世界里,游戏、艺术、神话、童话、儿歌等要素都与儿童的梦想息息相关。游戏使儿童生活在现实以外的一种现实中,这点我们 是有亲身体会的,儿童在游戏中会有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而大家都不愿意做小偷,不愿意扮演“坏人”。他们都羡慕正直勇敢的正面形象,并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那类的人。还有其他儿童特别是女童,看到有布娃娃等玩偶时,儿童就会佯装成妈妈,并有照顾孩子的愿望,这或许就是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儿童的游戏也充满创造性,他们的内心世界会建立起多种物质的联系,将内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为梦想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为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尊重儿童的游戏,而不是去指责其幼稚甚至阻止其游戏。同样,儿童也有其自己的艺术,儿童的艺术与儿童的梦想息息相关,艺术创作是梦想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看到儿童喜欢“乱涂乱画”,或者不自觉的哼歌等等,在成人看来,其没有艺术可言,但儿童的这些涂画、自发性唱歌与跳跃等,虽并未达到充分的自觉,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表达是不自觉的,因而更合乎自然的本性、合乎艺术的尺度。也正是因为如此,儿童的艺术才被成人艺术家称道推崇。另外,神话、儿歌、童话等即是儿童梦想的一种体现,也推动着儿童梦想的发展,所以,适当的童话、儿歌等作品,对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哲学读后感9
很多人都在质疑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我们每每想到哲学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都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种欧洲面孔。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中国哲学博大精深。
在中国古代,研究哲学并不是一个职业,所以我们的哲学思想也不像西方那样成体系化。但当我们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不会长于杂志上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就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也就是说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学、阴阳家这些诸子百家的学说构成了中国复杂的哲学史。
看了这个简史也对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中国哲学是在辩证中成长的,比如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出世,儒家讲究“有用”,以积极的态度为人处事,讲求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则讲究“无用之有用”,讲求道是无名的,同时一切有名都是由无名而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不能说儒家道家孰对孰错,只能说是用不同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不同的思维看待这世界。
中国的哲学就在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冲撞中茁壮成长,又如儒家和法家,儒家的观念是理想主义的,法家的观念是现实主义的,儒家主张治理百姓应当以礼以徳,不应当以法以刑。他们坚持传统的治道,却没有意识到当初实施此道的环境已经变了。这也是儒家总是指责法家卑鄙、粗野,法家总是指责儒家迂腐、空谈的原因吧。
墨家也对儒家进行了批评,墨子认为儒家有四个弊端:不相鬼神;坚持厚葬;讲究音乐;相信命运。这些批评显然是由于儒、墨的'社会背景不同,孔子如此提出是希望能改正对鬼神的信仰;而第四条,儒家认为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外的东西,改变不了又何必强求,而墨家却认为把自己委之于命运会让人们懒惰。
儒家和墨家对于“爱”的观点也不一样,墨家讲究爱无差,儒家则是要求爱有差。《孟子》里面有一句话:“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人之赤子乎。”对于兄之子的爱自然会厚于对邻人之子的爱。墨家则不然,他讲求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兼爱”。
在人性的向善与向恶中孟子与荀子也产生了分歧,孟子认为人性向善,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有了“仁义礼智”这四德。而荀子却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四德是天生的,而荀子所说,人生来毫无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实际的恶端。
不能说这些诸子百家的学说谁对谁错吧,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落后的地方,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把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继承下来。
哲学读后感10
冯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大批墨子是一个极端功利主义者,这也是传统儒家批评墨家的主要切入点。但是,墨子和他的思想当真如此功利吗?
墨子的污名主要来源于《墨子·兼爱》中这样一句话:“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人们认为墨子是抱着“交相利”的目的去进行“兼相爱”,因此人们攻击他披着“仁义”的外表而追求“互利”,兼爱只是对将得利益的预先投资。这是对墨子哲学中心思想的最大误解。
孟子曾用如下语句概括墨子的思想:“孟子日:‘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与极端功利主义的矛盾由此而来。我们可以明晰地意识到,极端功利主义者的一切行径都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基础上,给作为利益相关的当事人的自己带来利益或快乐。但显然墨子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他甘愿自己“摩顶放踵”忍受痛苦,从而实现“利天下”,去满足他人的利益。
由此看来,墨子有着固定不变的志向,即实现天下人的幸福、快乐,“交相利”是为了天下人幸福快乐,“利天下”也是为了天下人幸福快乐。只不过他提出了多种实现这个志向的`途径,“兼相爱”是最理想化的途径,“摩顶放踵”是走投无路时他和他的门徒也愿意去做的途径。相比于那些空洞的说教,墨子这位游侠显然要实际得多,也真诚得多。如果说墨子是功利主义者,那岂不意味着胸怀天下也变成了功利主义?
然而,对墨子的最大敌手——孔子来说,儒家学派倒真是有“利”的思想存在的。这种“利”被儒家称作“回报”。这种“回报”常在家族关系之间被单独强调,子女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要单独拿出来说,“养儿防老”也要单独拿出来说,因为正是凭借父子之间的互相“回报”来维持着家族生命的延续。这样看来,儒家过于强调大我与小我间的关系,又怎能不称其“以自我为中心”呢?由此看来,这种被外在规则而非内心道德所驱使的家族礼制关系便更多的表现为“利益关系”了。
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儒家哲学,他们都过于强调“我”和社会部分人的利益,同时,这部分人必须是和“我”利益相关的人,它可以具体表现为一个阶级或一个家族。但是墨子却和他们完全相反。墨子深刻地贯彻了“利他”思想,他为社会最底层人民发声,说出的恰恰是超越自我利益的,最真诚、最淳朴的想望。政治哲学对于普罗大众的功能性在哪里,或许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的问题。出处:太阳黑子的野马尘埃(公众号),作者:王祉茹
哲学读后感11
以前看过很多哲学的书籍,看的我是雾里看花,一头雾水啊!这段有时间了,从头又读了一遍哲学,终于让我知道什么是哲学了。就是一般比较有思想的人,整天吃饱之后,玩的没玩的之后,问一些让人头大的问题。比如说,世界是什么,我们是怎么来的,宇宙是怎么来的,人为什么而活的。
自己问自己之后,开始的时候又给不出答案,就编造一个,结果又得蒙对了,有的蒙错了。一些有权利的人也去猜,猜完就说是对了。不让别人反对他,有人反对就弄死。比如哥白尼就被弄死了,还有著名的苏格拉底也悲剧了。西方的哲学和东方的哲学不一样,西方的哲学偏于理性,以逻辑为手段,来研究世界时什么。东方的哲学偏于感性,以阴阳为基础,结合四象八卦,生万物。我们不研究世界是什么,但是我们尊重世界的法则,讲究顺其自然,按照世界的变化去行事。
西方的哲学是首先要推崇希腊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这里首先研究的就是自然,研究一下金木水火土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以及他们之间是怎么变化的。研究这些问题的一些牛人有记载很多,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慢德。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行为问题被提出来了,就是说,真理的问题,那句“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的话大家就知道了吧。由于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出来了,就会有人站出来了,说好多东西不合理,有名的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他们去除糟粕,取其精华。把哲学的世界重新整理了一下。之后就是伦理问题,说实在的',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伦理到底说的是什么,好像是说,人的灵魂和世界还有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是什么关系不太懂。
随着人类的进步,出现了经院哲学,也出现了教会。教会以信仰为背景,以神权为手段,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了。人类还在进步,科学的大门已经找到了,但是还没开。但是人类还是向着真理出发的,以当时的科学水平,发现很多经院哲学是错的,有人出来反对。结果也是悲剧了。历史的必然规律是:一个出现,就会伴随着另一个消亡。自然哲学的出现(科学)打击了经院哲学,经院哲学为了生存,只能改变了,变得更玄乎了。自认科学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个就叫做经验哲学。既然是经验,就自然出现个人主观色彩,大家就是出来理论一番。理论的最后结果一般是,出来一个大人物,以公正的身份去评判。以批判的眼光对待问题。这里面也参杂着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到现在还很实用。到现在的实用主义哲学登上历史舞台,看看身边的人,都是实用主义,不喜欢理论。各个问:有什么用啊?问这种话的人,我想还是先读读书吧,之后再问吧。要不会让人笑话的。因为理论是基础,理论很重要的。不要问他有什么用,比如问你:刚出生的小孩有什么用啊?与此相同,理论就是刚出生的小孩,等他长大了,就知道他有什么作用了。
哲学读后感12
对《你的第一本哲学书》里研究的问题的讲解,有时会产生共鸣,有时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如此纠结这个问题,如“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他人的心灵”和“身心问题”,这些本来就是无法用对与错、真与假来判断、理论的东西,无论你怎么假设、怎么假象都好,外部世界、心灵、身心等虚幻、无法捉摸的东西我们又怎么能研究得透呢?它们存不存在还是个问题呢,何必去纠结一个无限循环的圈呢,有些东西我们知道就好,理解就好,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它们翻来覆去地炒来炒去。
不过有些地方我还是挺赞成的。例如说到“公平”那章吧,社会给予了我们人人生而平等的公平,却无法公平地让我们活着。有些人生来就安享富贵,有些人生来却贫贱不堪,谁能说这是公平的?谁又能说这是不公平的?有人说,有钱人就能享受好的教育、好的医疗,这样对穷人是不公平的。是的,这是不公平的,医生面临在同一时间究竟救有钱人还是救穷人的问题时,不应该以身份来衡量生命的重量和价值。但是,有钱人的孩子能上很好的私立学校而穷人的孩子只能读公立学校甚至因无钱交学费而读不起的`,有钱人的孩子生病了就可以住贵宾房而穷人的孩子生病了只能打打针吃吃药,这也算是不公平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是有钱人与没钱人之间的差别,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不公平的。如果非得要说这是不公平的,有钱人的孩子和没钱人的孩子应该上同一所学校,应该享受同样的医疗待遇,我觉得这样也不错,社会挺和谐的。可是往深一层想,恐怖的问题就会出现了:解决这种不公平的局面的唯一方法就是中央集权的经济,什么都是政府统一发放、统一分配,社会上没有富人穷人之分,看似很好,可我们中国已经在这上面摔过一跤,是邓小平爷爷率先爬起来了,我们全国各族人民才可以慢慢地爬起来,一个扶一个,先富带动后富,最后一起达到共同富裕。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
哲学读后感13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享誉中外、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哲学名著。它是根据一代哲人冯友兰在美国的演讲稿整理而成的,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广泛流传。它把中国的哲学发展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来,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审视,让读者感悟到中国文化在当今的重大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的文化经典。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实话说,笔者对中国哲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非常肤浅的水平。但在阅读了冯友兰老师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后,笔者对中国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哲学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条理、系统化的了。下面,就列举一些阅读过程中摘录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为我的收获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对于《六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编者。”由此,著者进一步得出一个推论 ,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这里,笔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热”现象。社会曾经大肆炒作与孔子相关的种种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这里,笔者不是想否认孔子在我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笔者觉得,对孔子的盲目炒作,只会造成孔子形象的虚高,以至于最后,人们凡是遇到与文化相关的东西就把孔子抬出来,这未免有点不伦不类。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他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任意为之。”这让笔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课本上看到的一个概念,即“服务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在职责范围内作为,做到不越界,尽力服务人民。然而,当下社会,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官商的勾结,他们不是“无为”,而是“无所不为”,这恰恰是哲学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让贪污和腐败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如何规范政府工作,让政府做到“无为而治”,则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话题。
书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围绕《易传》展开的,这一章很有趣,讲得都是关于的卦象之类的理论。之前只听说过最著名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说法,但并无深刻认识,这次阅读后,尽管对里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内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学中的调和的理论。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调和那些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混乱、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则是达到“和”。这里的“和”正正是我们最最熟悉的和谐。由此可见,一方面,“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见一斑。他们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而这直到现在,仍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
最后一个,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个观点“中国人民族主义意识的发展历来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切糕”现象。一块“切糕”背后是有目共睹的强买强卖行为,这样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当今社会的法律法规。然而,执法人员却很少去管理,最终才会引发后续的争端。也许,执法人员认为,新疆的人民是少数民族应该要加以照顾。但笔者认为,我们提倡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该是思想、文化上的平等,是立法上的平等,这种平等的政治色彩不应被过度强化。盲目过度的政策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义。否则,法律的尊严会受到损害,其他民族的权益也将受到侵犯。这样,又谈何各民族一律平等呢?
收获之余,也有些许疑惑,在此分享,愿与各位探讨:
首先,中国哲学如此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当下的社会越来越少人会关注它呢?大多数人宁可学习西方哲学,都不愿意了解中国的哲学,难道说中国哲学就比西方哲学差吗?根据这次的阅读,不见得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其次,中国哲学中其实蕴含了不少为人处世,乃至治国的智慧,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让它更好地作为社会科学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智慧呢?中国哲学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又在哪里呢?
上面的问题,并非一时半刻就能想清楚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哲学能获得应有的重视与发展,在人类史上再次留下辉煌灿烂的财富。
哲学读后感14
此时此刻,我怀着与之相见恨晚的感受去阅读《京瓷哲学》,当我读完“发刊词”和“京瓷目标第一节”后,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我企业微信留存很长一段时间的个性签名,也是我想向同事传达的一种个人理念,与京瓷的社训“敬天爱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工作中,抛开能力不谈,我觉得自己待人接物的态度是被自己认可的。现代社会与环境的快节奏逼迫下,人不免有些浮躁,一个微笑,一句轻声的问候便可如春风化雨般润泽他人的心灵于无声。尊敬、尊重他人是作为一个自然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敬天爱人所传达的理念不言而喻与之部分契合,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人是我们所有员工都应秉承的信念。
“企业是员工意识的结合体,每位员工的意识组成了企业”、“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诸如这些理念,在我看来,这种企业的理念是非常有魅力和可以产生共鸣的。改善现有的.生活,提高待遇是每个员工的通俗愿望,挣钱是每个劳动者的最终目的。如果一个企业能成为人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相信这样的企业是非常优秀和有社会责任感,且所有员工都会对其精心呵护,为之努力奋斗,以厂为家也会成为常规的习惯。
京瓷哲学,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会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员工与领导。企业与个人同气连枝、相辅相成,个人在企业中发光发热、寻求自我价值、展现个人魅力。企业由每个个体组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也是京瓷哲学的发刊词和目标给我的启示。
爱岗敬业,睿思笃行。对于我们来说,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对于企业来说,做一家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虽道路漫长,但未来可期。
哲学读后感15
我们总是生活在一种怪像的逻辑当中不假思索,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视程度,眼中超过了对于自己母语的学习,中国的学生们从高中开始,结束了填鸭式的语文教育之后,在接下来的大半辈子里天天都在使用着母语表达,但却再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除非主动寻找机会学习。同样的,外国的月亮也照在哲学上,不论是社交络还是名人大咖,时下一致向西方的哲学思想求助的风潮,我并非挑动知识的国别边界问题,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舍近求远,置我们眼前成熟环境下的中国哲学于不顾呢?原因是虽然生长于中国哲学环境当中,但我们自己确实对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认知,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我们守在什么样的精神财富边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国人不学中国哲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要领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完美解决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哲学流派众多,联系甚密,分支变化庞杂,学习和了解起来完全不得要领的问题,全书将两千余年的哲学积淀,清晰的梳理成为我们极易理解的发展脉络。本书建立在作者对于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实际上有着极深内在联系的中国哲学流派的精研之上。本书不仅仅担得起一个简史的“简”字,首先要将各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并留下影响的哲学流派,都一一阐释清楚,这并不难,而事实上我们也不乏这样的著作,因此本书难就难在了这个“简”字之上。要知道化简为繁容易,化繁为简难,因此在俯瞰的同时,可以做到简而不略,疏而不乱,精辟且易懂的为读者指出该类思想的精髓要旨,并点出其内在的联系区别和相近,这对于我们学习和领悟中国哲学面貌来说尤为重要。
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国人不学中国哲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要领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完美解决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哲学流派众多,联系甚密,分支变化庞杂,学习和了解起来完全不得要领的问题,全书将两千余年的哲学积淀,清晰的梳理成为我们极易理解的发展脉络。本书建立在作者对于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实际上有着极深内在联系的中国哲学流派的精研之上。本书不仅仅担得起一个简史的“简”字,首先要将各个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并留下影响的哲学流派,都一一阐释清楚,这并不难,而事实上我们也不乏这样的著作,因此本书难就难在了这个“简”字之上。要知道化简为繁容易,化繁为简难,因此在俯瞰的同时,可以做到简而不略,疏而不乱,精辟且易懂的为读者指出该类思想的精髓要旨,并点出其内在的联系区别和相近,这对于我们学习和领悟中国哲学面貌来说尤为重要。
冯友兰先生,长久以来这位河南南阳的老乡,为河南人带来很强的自豪感,我虽久闻大名,但也是至今才鼓起勇气拜读大作。冯老写作本书,他不但是一位中国哲学史家,其自身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因此这本《中国哲学简史》的高度绝非一般简史可比。在书中,我对于冯老提到为什么就连我们中国人自己,读起来中国的`这些哲学经典都会感觉不连贯,难理解,这件事记忆深刻。他在书中说道,不同于西方希腊的古典哲学家们,可以以专职的哲学家和辩论家自居,一生用哲学当职业,专门著书立说。中国的哲学家们上自著名的思想家,下至我们不知其名的思考者,他们总是著书立说的很少,我们往往要从他们和友人的通信当中,仔细寻找才能找出他的学术思想,这也就免不了会造成表达的不通顺和理解的障碍。
我们之所以舍近求远的学习西方哲学,可能是偷懒的惯性使然,因为恐怕连我们自己都分辨不出我们眼中的儒家,是否真是宋代以后才确立的“新儒学”。就这样分都分不清,我们还怎么学习,如何用哲学指导思想?
也正是因此,冯老的这部《中国哲学简史》作为一部通览中国经典哲学思想的作品,才成为了连同中国人自己在内大众,了解和全面认识中国哲学思想的一条通途。
第四篇:哲学读后感
对于中国哲学简史以及其他部分哲学书表面处理之后得到的读后感:
全部--部分--相对立面
死亡----生存:相对的解释.没有死亡的感觉体会不到你还在生存.死亡可以给你存在的相对感觉.如一切明天都没有了,你会珍惜今天的所有一切.大多数时间死亡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或者是我们不可能清晰的体验到死亡的感觉.所以我们一直认为我们还有明天.实际上有太多的意外不在我们掌控中.grey里面的,t如果爱就说吧,也许明天一切都没有了.任何一个感觉和词语,都是要一个反衬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如果世界尚没有悲伤,那也不会有快乐了.如果某一种感觉全部的占据了你的内心,那么你要留意去寻找相对的感觉,因为那个全部的感觉一定不是真实的也根本没有价值.
日常--->惯性动作可以让人产生惰性.就是上面的全部感觉,你必须要找到如何突破惰性,找到那种相对立的感觉去突破自己.
灵魂的电流--->应该是部分感性的存在.回忆对人是重要的.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在一生中不停的做着计划和回忆的互动动作.虽然很多理论让你把握当前,其实,这很难.至少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多数是在幻想未来,和回味过去.只是今天也会成为回忆,未来也会成为今天.把握当前的心态就是要突破惰性,要在一种全部的感觉中找到那种相对立的感觉.比如你有一个钻石,你会永远拥有它.它放在你的仓库里面.永远不去提取.你偶尔会想想它的光芒,但实际生活中你不会天天带着它.但是有一天你的仓库失窃,钻石没有了.你就会经常想起那个钻石,想如果天天带着它的话也许仓库失窃的时候就不会丢了.但是你不知道哪天你的仓库会失窃.失窃前,你也会经常忘记你拥有这个钻石,这个就是计划之内的东西,也是在你回忆里面的东西,其实不属于你的现在.我觉得,改变,或者是体验到存在感,或者价值等方法就是一定要知道相对立的体验感觉.事物矛盾的对立面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原始动力。灵魂的电流基本是一种情感发挥到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物理现象.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的观点:他把我们体验到存在边缘的状态定义为“边缘状态”。通常,我们如此地执迷于和熟悉日常的生活,以至于我们不能够看破世俗--我们用自己的观点造了一个藩篱。只有当我们处于边缘状态,如疾病、痛苦、烦恼或者破产使我们远离正常的生活,把我们放置在一个新的位置时,我们才会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去看待和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说生命和死亡就像在镜子里互相观望一样,当我们说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活得没有任何遗憾;而当我们说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
其实内心中,生活应该正在朝着这么一个轨迹发展吧
第五篇:哲学读后感
读《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有感
一开始,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篇关于哲学的论文,感觉很是惆怅,不知道如何着手,于是硬着头皮,借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开始观摩,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浅层了解,写下这篇关于形而上学的读后感。
首先,对本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吧:本书是达米特的代表性著作,它最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哲学思想的全貌。全面阐述了意义,真与反实的论等问题。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作者阐发了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的概念,对弗雷格关于涵义与指称区别的论证做了进一步的辩护,批判了真值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以及意义理论的显示原则、交流原则,试图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以奠定其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本书涉及的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其主要观点大胆而深刻,颇有争议而极具原创性,是学界公认的一部相当重要的著作,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成果之一迈克尔·达米特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很值和一读:该书是重要的、大胆的、论战性的,并且非常深入。它的总主题:语言哲学是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途径。该书取得的形而上学大“收获”不仅仅是对经典逻辑的修正„„它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标准性著作之一
且不说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何谓:形而上学吧,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当然一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并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就是形而上学。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与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这是因为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解读。但是它在哲学史上占据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或者科学发展到了另一个地步,它又会重新回到人们研究的中心而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
其实,虽说略读过本书,但是对其内容可谓知之甚少,关于什么语义值、推理与真的概念及其各种各种关于真的理论,真的太过于抽象化了,在这片哲学的海洋里,自己甚至连冰山一角都还没有厘清,更不要说会有懵懵懂懂的感觉了,能够开始有这种懵懵懂懂就表示自己离哲学的脚步不远了,这里也会为自己提出一个书本上的理论:这样的基本假定似乎合理吗?我们在这个析取、条件句及全称量词等条件中有诸多的不符之处吧。虽说没有打算以后的人生为哲学而活,但是哲学是每时每刻存在着,其实,看完这本书过后,我更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意义在哪里?大家都知道,从初中开始,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等等诸子百家的才能智慧,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先驱。因为古人便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等等哲学思想,这是何等的智慧啊?更有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格拉等等在哲学史上的皇冠级人物,这些人都可以说是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柏拉图针对苏格拉底而说的:“我爱我师,我尤爱真理”,这是多么崇高的战斗主义精神,为了真理,且不论正误,至少是自己在追逐着心中的理念,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啊。当代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等,都在哲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创造性伟绩。再看看我们熟悉的当代中国伟人---毛泽东,将更多的哲学思想用在了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上,熟悉地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华民族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邓小平更是将哲学的思想用在了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
说了这么多关于哲学的杂事,那什么是哲学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如果你问一百位哲学家,那恐怕至少会得到一百种以上的回答,因为至今关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家都会有各自的答案。据官方资料得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长期以来,人们把哲学等同于形而上学,又把形而上学等同于玄学。就哲学研究外部世界的本原和一般本质来讲,把哲学说成形而上学没错,但把哲学说成玄学,就把哲学和科学对立起来。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能够建立起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都可以成为科学;而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建立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前提。科学与玄学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玄学化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是对称的——哲学的科学化程度同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成正比。“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具备指导性、实证性与可操作性;当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实际上就已经承认哲学是一门科学。哲学科学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哲学发展观;哲学发展史,本质上就是在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中,使哲学逐步科学化的历史。哲学科学化的进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哲学科学化的逻辑,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关系的浓缩。哲学史上的各种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证伪主义等流派只不过是这种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而对称哲学,作为对它们的扬弃、综合、升华,本身就既是哲学科学化的结果,也是哲学科学化的总结
看完这些,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太深奥了,太空虚了,我只想说,哲学就是对生活中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同时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吧,这就是我对于哲学的看法。应该多半的人会认为我的观点是一个谬论吧,其实我个人觉得是很有道理的,让我来做一个简要的解释吧: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世界观,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方法论,虽然言语间没有什么典雅的词汇,但是这样对于我一个还未入门的伪哲学学者来说,是再容易理解不过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多半是从网上找来的资料罢了,但是通过浏览这本书过后,我更想说说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的意义何在呢?我想,要是学习一个东西没有任何意义的话,不学也罢,自然,哲学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呢?或者更直白的说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其实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很难回。在我认为,哲学是一个非常高深的一门学问,因为哲学是智慧之学。凭借哲学智慧,我们不仅可以在日常事务中深谋远虑,而且能获得一切事物的知识。一个民族想要更文明,更有教养,非有哲学基础不可。拥有哲学,好比一个人行路时用自己明亮的眼睛探路,没有哲学相当于在黑暗中摸索或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在一个民族中的地位就像是庙里的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看完这本书,其实,并不在于这本书讲了什么,因为对于整个哲学史来说,这本书不过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罢了(虽然这本书有着极其丰厚的学术代表性)更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怎样去理解哲学,感悟哲学,从而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来。
最后,我以一则哲学笑话来结束这篇小论文吧。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有一天晚上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满天灿烂的星斗,却预言第二天下雨。正在这时,他掉进脚下的坑里,差点摔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救我,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于是又有了一个关于哲学家的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