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堂的孩子》影评
《天堂的孩子》影评
即使是放到现在,我也不得不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平实的拍摄手法加上朴实的人文关怀,凸显出伊朗电影质朴内敛的创作底板,也使得这部影片宛如神来之笔,深深印在每一个观影人的心中,它就是1997年由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Majid Majidi)拍摄的剧情片《小鞋子》(外文名《The Children Of Heaven》,又译《天堂的孩子》)。
该片获得199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是伊朗电影史上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此片还参加了伦敦,纽约,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电影节,并囊括了11项国际大奖,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十大影片之一。
影片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和本片的导演——演员出身的马基德·马基迪的把握是分不开的。马基德·马基迪是伊朗第三代导演当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其影片特点非常突出,以儿童题材为主,表现伊朗的民族文化,并从底层人物的生活中发掘出苦难中的乐观精神;镜头语言写实却又不乏诗意,质朴内敛且不显做作。
但一部电影想要获得类似《小鞋子》这样的空前成功,光是导演有灵感是不够的,电影也需要相当的内涵,才能达到打动观众,弘扬文化的目的。
《小鞋子》以家境贫困的阿里在外出采买时不慎丢失了妹妹的鞋子,为了不受父母惩罚,同时不再给贫穷的家里添加不必要的负担,阿里和妹妹隐瞒此事,并穿同一双运动鞋交换上课为主线;穿插阿里帮妹妹找鞋,因为让妹妹先穿鞋上学而迟到,父亲与阿里做园丁,妹妹恰巧看见自己丢失的鞋等小故事。凸显阿里对妹妹的关怀,父亲背负家庭的责任感,阿里与妹妹对同是穷人家的女孩的同情,阿里作为长男对家庭的考虑以及兄妹俩对一双新鞋的渴望。
影片以补鞋人修补一双粉色女式旧童鞋开场,采用镜头特写的手法,将主题画面定格在唯一一双暖色调的鞋上,先入为主的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并运用联想法加深了观影者在审美过程中的联想,深刻了画面的意境。同时导演也通过这个场景开门见山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一个不富裕的家庭。
影片第二个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片段是阿里在菜店选购马铃薯的场景。导演马基德仅仅通过店主阿巴一句台词“别碰那些,你捡下面的”。就毫不夸张的表现了这个社会的现实与残酷。阿里回头望着店主,无奈又将袋子里面的马铃薯放了回去。阿里挑完马铃薯,说要赊账,我本以为店主会连地下那些小小的马铃薯也舍不得赊给他们,但是店主阿巴只是说“你们已经欠了不少钱,叫你妈妈起码先还一部分”就放过了这个孩子。现实虽然残酷,但可见,社会还保留有一丝温情和人性。
除此之外,令人感动,深有感触的片段不胜枚举,就不一一赘述了。接下来谈谈影片的结尾。
有一个长跑比赛将要进行,阿里因耻于自己脚下的破球鞋而没有报名。但跑步比赛季军能得到一双新球鞋的奖励,阿里想给妹妹这样一双新鞋,“让我参赛,我保证一定会赢,求求你,让我参赛,我可以跑第一”阿里求着体育老师,带着哭腔的声音让我心痛。
比赛开始了,这是影片的落幕,也是影片的高潮。在比赛的最后,导演马基德运用了慢镜头的手法,这也是电影中首次使用特殊手法给我们展现的画面。阿里一路狂奔,眼前闪现的是妹妹穿着破球鞋回来路上狂奔的身影,耳中回荡的是自己对妹妹的承诺。很长一段慢镜头,无声而缓慢,唯有急急的喘息声揪着观众心里的一丝期待。他是第一,却故意让两人超越了自己,身后的一个孩子将他拉倒,他站起来继续狂奔,一路追逐,恍惚中他却是第一个撞线。“我是季军吗?”没有缓过气的阿里却是问了这样一句话,他是冠军,但是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拍照的时候他依旧是一副伤心的样子,依旧是那双大大的闪现着忧郁的眼睛,我也为他心酸。
而影片的最后,父亲推车回家,车后筐里赫然有两双新鞋。阿里回到家一言不发,妹妹看了也没有说什么。阿里的鞋底已经跑烂了,脚上满是水泡,他把脚泡在天井里,红色的鲤鱼围在他的脚边轻啄着他的双脚,似乎在给与他安慰。影片在此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同时,也给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也是导演马基德最高超的一笔,电影的神奇迷幻手法。构织出童话般的画面,在奇幻的情境中表现现实。这种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手法,极富感染力,给人以特殊的审美感受,也满足了部分喜好奇异多变的审美情趣的观影者的要求。其实这是部分鱼类吞吃人体皮肤死皮的一种表现,但是艺术就是来源生活,你能把生活中的某些事情通过蒙太奇手法表现的不一样,从而带给人不同于以往的审美感受,就是艺术。
经常有人把它当作一部儿童电影来误读,让一个幼小的心灵去承受一个并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折磨,这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所能承受的主题了,从影片中寻回童真和善良,感受现实和质朴的人文关怀,才是影片想要为我们展示的。
和现在的某些所谓“大片”相比,《小鞋子》真是太纯洁也太优秀了,不知道为什么随着经济的发达,国产电影越来越偏离电影的轨道,暴露,色情这些内容充斥在国产电影里面。你也许看的时候觉得很爽,但是看完过后仔细一回味却发现这片子经不起推敲,不值得琢磨,典型的快餐文化。
韩国电影《黄海》我前后看了三遍,第一遍爽快,第二遍迷惑,第三遍恍然大悟。这才是真正还看得有价值的电影。同样,我认为好的影评就是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看了你的话会想看这部电影,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看了你的话会有所感悟,甚至是再看一遍。
这就是电影《小鞋子》——一个来自伊朗的献给成人的童话,同时也是我对电影的理解。
第二篇:天堂的孩子影评
今天看到的《天堂的孩子》还是我第一次看伊朗电影。我觉得这部电影算得上是咱看过的电影里边最有意思的一部了。影片以一个贫困的伊朗家庭里的两兄妹作为主人公,真实的再现了他们穷苦的生活,片中哥哥万阿里不小心弄丢了妹妹莎拉仅有的一双本就破烂不堪的鞋子,为了不让父母发现,他想尽办法安慰妹妹,并在这中间发生的一些事情……
我觉得这部电影拍摄的特别真实,几乎原生态的再现了伊朗平民家庭困窘的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家里长大,两个小主人公从小就学会了帮助家人做家务,一双对他们来说异常珍贵的鞋子不幸丢失,妹妹再没有可以穿的鞋子去学校,只好整天穿着哥哥的球鞋去学校,下了学后再早早的跑回来和哥哥换鞋,这样哥哥才能去上学,每次都是急急忙忙的跑步的身影,每次都是长长的巷道,哥哥在那里焦急的等着妹妹来和他换鞋,然后再快速的跑着去学校……即便是这样的困窘,但他们却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嘴角时刻保持着笑容。不得不提的一点是:两个主人公的面部表情实在是丰富,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完全的表现在脸上。片中还有一些邻居互相帮助的场面,感觉还是很温馨的。
就这样兄妹俩每天匆匆的换鞋,不停地跑来跑去……最后,一次机会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获得赛跑比赛的季军就可以得到一双球鞋作为奖励,以前不停地跑步在这个时候总算派的上用场了,但是在最后戏剧性的是:一直盼望跑第三名的万阿里竟然得了个冠军……终点,他只说了句为什么不是冠军……
武钰钦000812011036
第三篇:《天堂的孩子》影评
《美丽心灵》观后感
---------13服设2班 王李森
又是一年一度的月夜电影节,今晚在第五教学楼b304室再次体验了即可看电影又可抽奖的活动,虽然很可惜没有被抽到我,但是可以体验一部关于心理的一部电影《美丽心灵》。
我认为这部电影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的心理电影,并且获得第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配角,第59届金球奖戏剧类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8项大奖。其出彩地方是剧情了,这部 《美丽心灵》是约翰-纳什教授生平的传记,或者说,一个真正的天才的故事。是的,约翰-纳什正是一个100%的天才,27岁获得博士学位,30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平衡论(包括非合作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开创了全球贸易的理论基础,博弈论的基本原理还被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不幸的是伴随着他的成功,一种精神分-裂症已经与它如影相随。他是一个事业的强者,却是现实生活中的弱者,不善交际,谈女朋友时往往出言不逊遭人侮辱与溪落。更严重的是思维和感觉出现障碍,身体有被植入异物感,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幻觉、幻听与幻想。当最初看到这些剧情简介时我没有信心看下去了。这样一个剧情固然感人或者煽情,但实话说有点点平淡无奇,类似的电影一抓一大把,比如《汪洋里的一条船》、《典子》,基本上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除了感动之外没什么感觉。我所猜到的情节是这样的:由于解密码工作过于复杂,纳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而妻子和朋友们对他不离不弃,帮助他与疾病斗争,最终病情好转,在学校任教还获了诺奖,大团圆结局。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纳什或许是不幸的但是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尽职尽责的医生们没有放弃他,挚爱的妻子没有放弃他,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没有放弃他,整个社会没有放弃他!爱情上他是幸运的!在他已经患上精神病但不很严重时,美丽姑娘艾丽西娅出于美女爱英雄的情愫,接纳并爱上了纳什。在纳什发病并威胁到她的生命安全时,她把孩子送回娘家,自己不弃不离,她理解丈夫不愿意去精神病医院治疗的担心,把丈夫留在身边,在住家休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并顶住巨大的精神压力支撑着一个家庭走过忧患。这又是一曲爱情挽救生命与拯救健康的颂歌,这是美丽心灵最生动的诠释。为此,饰演妻子的女演员在该片获得四项奥斯卡大奖中占有其一:最佳女配角奖。
当纳什患病经常被幻觉引导,不自学地到自己所在学校普林斯顿大学讲学时,大学同事们给予了一个精神病人相当的包容与理解,配合纳什重新找回自我。影片后部,他的同行们在一个茶馆纷纷把自己的派克钢笔摆放在纳什的桌前,这是对一个科学科学家最尊贵的敬意,是对一个精神病人最温馨的抚慰,这也应该是美丽心灵的群芳谱吧。纳什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与理解的家庭与大学校园里,这是精神病患者运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质战胜疾病的客观条件。
纳什患病后,除了产生幻觉让他分不清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假外,庆幸他有一定自知力。在亲人的关怀与医院进行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和电休克疗法下,他自己始终有一个信念,要以自己的意志战胜心理或精神疾玻他没有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始终配合治疗。直到老年,虽然这种分-裂症没有得到根治,但他仍然坚强地治疗与生活,直到1994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应该说,纳什不管是事业上的成功,还是与病魔抗争,最终主要靠他自己。来自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许是编剧与导演给我们的深层启示。
影片的名字取得好。纳什有着一颗美丽的心灵,他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儿子,为了满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药。并在别人的嘲笑与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活着与心理疾病做斗争。他的心是洁净的,他的坚强意志使他的心灵得到美化。艾丽西娅是个美丽的天使,拥有着美丽的心灵,守护着她的爱人。面对得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面临受伤的威胁,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她丝毫没有退缩,坚强地承担起了这个在风雨中摇曳的家。纳什的朋友阿芬问她:“你还撑得住吗?”她说:“有的时候我恨纳什,恨上帝。但每当看者纳什并告诉自己他是我的白马王子时,我便成了一个爱他的人,虽然这样的时候不多,但却足够了。”多么伟大的女人,至少也该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是美丽的,她神圣的爱使她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马丁-汉森等给予纳什帮助和鼓励及关怀的人都拥有一颗美丽心灵,他们用自己宽广并温暖的胸怀接纳了一个有着心理疾病的人。纳什、艾丽西娅、汉森等人都在用自己的爱架起了一座通往美丽心灵的桥梁。
无比坚韧而美丽的心灵,为我们树立了一座永不动摇的丰碑,非常感谢舒释驿站这次给我们放的这部影片,让我们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很多,受益匪浅。
第四篇:《天堂的孩子》影评总结
讲演稿
一.1.影片基本信息 :
《天堂的孩子》 1997年伊朗电影,别名《小鞋子》/《The Children Of Heaven》 ; 它是伊朗电影史上第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讲述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是献给成人的童话,唤醒人们对童年遥远的记忆,进而想到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
荣誉:荣获1997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199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在多伦多、香港、伦敦、纽约等18个国际电影节上荣获11项大奖。《时代》杂志十大影片,创下美国放映伊朗电影的票房记录——100万美元。
2.导演生平:
马吉德•马吉迪,1959年生于伊朗德黑兰,家有五个兄弟, 他是老大。十七岁父亲过世, 他承担起了家里的重任,这对其成长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经济原因,小时候他有很多愿望无法实现,十一、二岁时想要一辆自行车,没有能够实现;
十七、八岁想要摩托车,愿望也没能实现,这一时期虽然比较艰苦,但对于其个性塑造起了很大的帮助。从一个导演的生平是最容易窥见其作品风格和所希望表达的思想的。有人曾经说过:“一个导演一生只拍摄一部电影,以后的作品都是在重复他的第一部作品。”我们无从考证这句话的准确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导演在他的创作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带有自己的影子,加入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从马基德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童年的生活对他的影响之大,过早承担家庭的重担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童年并不宽余的生活,许多梦想的落空让他学会了不向现实低头;青少年时期的演出经历磨砺了他的艺术气质而生活的经历教会了他如何用正确的观点来观察生活。《小鞋子》将视点对准了儿童,并能用朴实而细腻的情感震撼观众。而在他的影片中始终萦绕着的主题——“对人生的希望”,也正是马基德童年经历的磨砺和折射。
3.故事梗概:
小阿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放学后再换回来。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阿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治病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后来,阿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苦苦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阿里奔跑着,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要取胜,要获得那双鞋子,在极度疲劳中奔跑,他跌倒了,为了取胜,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当人们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阿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他的父亲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车上,放着买给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而此时,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阿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经彻底地磨烂了,阿里把打满水疱的脚泡在院内的池中,散出一阵阵淡红色,一群鱼向他游来。
二
1.情境设计
电影中充满了镜头,镜头组成场景,场景组成段落或者说是单元,一些互相关联的段落组成了一部影片。
情境1:阿里上街修鞋买东西;在杂货店的遭遇;鞋子丢失,阿里忐忑回家。
情境2:莎拉知道鞋子被丢;阿里再次找鞋无果以及和莎拉商量办法;莎拉勉强接受了阿里的建议。
情境3:莎拉和阿里换鞋;阿里迟到被训,莎拉不愿穿阿里的脏鞋。
情境4:莎拉和阿里换鞋;鞋掉小溪事件,阿里再次迟到,并向不愿再穿他鞋的莎拉发了脾气;阿里向莎拉道谦,兄妹俩和好。
情境5:阿里给邻居高太太家送汤,得到回赠。这是一个插入段落,虽然和“鞋子”的主题无关,但和更深重的主题有关,具体在主题中分析。
情境6:莎拉发现自己的鞋子被穿在亚环的脚上;莎拉跟踪亚环,阿里险些被赶出学校;兄妹俩看到了亚环家的情况,没有上前要回莎拉的鞋子。
情境7:朋友介绍父亲去市区工作;阿里和父亲给富人修理花园挣得一些钱。结尾:回来的路上,父亲受伤,钱也花掉了,家里依旧贫穷。
情境8:亚环归还了莎拉丢失的笔,莎拉在知道亚环丢了本属于她的鞋后并不再追究。阿里的学校举行赛跑比赛,阿里为了季军的球鞋,在错过预赛的情况下请求老师让他参加,并通过测验取得了资格。
情境9:比赛开始;阿里为了鞋子拼命奔跑;却拿到冠军所以并没有赢得鞋子,但是父亲给他们买来了鞋子。
影片从丢鞋开始到最终得到了鞋子,环环相扣,经历了兄妹一起洗鞋,鞋子掉水,阿里上课迟到,莎拉找到鞋子但不忍心要回,父子去市区工作,阿里比赛等这些事件,最后达到了影片的结尾
2.行为动作(体现人物性格,展示影片主题)
动作分为两种:有形的和情绪的。《小鞋子》中,有形的动作就是换鞋和需求鞋,这两个动作以“跑”作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线,换鞋时在跑,需求鞋时最为突出的就是结尾的比赛,也是通过跑的方式来进行。有形的动作是表面的是在电影中能看到的,而情绪的动作我认为是通过有形的动作来表现的,它是隐藏在电影中,需要观众来品的动作。情绪的动作也是影片的另外一种戏剧中心。在《小鞋子》里隐藏着这么一条情感的线:
阿里丢失鞋后,莎拉的难过(“莎拉哭着点了点头”)——莎拉对阿里建议的妥协(“莎拉犹豫得拿起笔,紧紧握在手中。”)——莎拉抱怨鞋子太脏,阿里和她一起把鞋洗干净后开心得笑(“他们俩互笑着”)——莎拉因鞋掉在小溪中而受委屈,再也不想穿鞋,并想告诉妈妈,阿里用笔跟她道谦,他们又和好了(“可爱的莎拉终于露出笑容”)——莎拉在比她困难的亚环面前,并没有说出真相(“终究还是没说些什么,低头向学校走去”)——莎拉对阿里许下的承诺满怀希望(“阿里低头喝水,瞧着池塘里的金鱼摇着尾巴似乎在为他加油。”)——莎拉并不埋怨阿里没有赢回鞋子(“莎拉看到阿里那么得自信,开心得笑了”)
在这条线中,表现的是兄妹之情,莎拉从抱怨阿里到体谅家中困境到最后的理解阿里已经尽力,实现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亚环的一个插曲,是莎拉长大的一个有利证明,她明白了照顾比自己弱的人,莎拉的善良品德在这一系列动作中闪闪发光,而她和阿里的感情也是影片动人的最大因素。
其实,在影片中还藏有另外一条情感线。就是对父亲的尊重。父亲是家中主要的劳动力,但是他交不起房租,也买不起莎拉的鞋,出去工作也失败而过,但是结尾父亲终于给兄妹俩一人买了双鞋,这就是对父亲力量的尊重,这一情绪动作使父亲行象在电影中也是高大的,毕竟,最后冲突的解决是父亲完成的。
3.主题把握(关于梦想)
在分析了动作与人物之后,来说一说电影的主题,它必定是多重主题有层次的存在着的。1.兄妹俩的感情(在以上分析动作中充分体现了)。2.体谅(包括对家里的体谅和对亚环的体谅)。3.伊斯兰教徒互相帮助,拥有美好信念。对生活对世界充满信心和乐观的态度。很显然,兄妹之情是电影最突出的主题,各种戏剧性动作也都展示了这种情感。第二第三主题则浅藏在第一主题后成为更令人深思的主题。
结尾的思考:结尾为什么是特写一群鱼在阿里的脚边游来游去?其实在前面的影片中也有两处出现金鱼:“阿里洒了一把面包屑在池塘里,那些红得艳丽的小金鱼正在水里摇着尾巴,轻快的音乐响起。兄妹俩开始卖力得擦洗起球鞋”,这是一个欢快的镜头,兄妹俩玩闹着洗鞋;“莎拉看到阿里那么得自信,开心得笑了,轻快的音乐响起,阿里低头喝水,瞧着池塘里的金鱼摇着尾巴似乎在为他加油。”这同样是一个欢快的镜头,这两个可以说是整部影片最有童趣的场面,金鱼是兄妹情感的象征,这样来看最后一个镜头,虽然莎拉走开了,只剩阿里一人,但是金鱼围绕着他,代表了兄妹之情并没有远离他,而是离他越来越近。这就使主题富有情调得表现出来了。
三.意象分析 1.鞋子
2.奔跑
四.1.影片的人文关怀及艺术价值
《小鞋子》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关怀和温情的气息贯穿于影片的始终,这种氛围的成功营造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视角。影片以儿童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阿里和妹妹萨拉的生活,摄影机仿佛只是暗处的一双眼睛,在偷偷窥视这两个孩子的生活,一切自然如水。阿里和萨拉的语言,思维和行为都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实的,这种自然使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净的色彩,也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同时,导演对阿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他在片子里所关注的、所展现的是那些贫穷或者别的在善良的大人和孩子身上都夺不走的东西,是一种闪光的人性。在影片中,贫穷不是一种异常苦难的象征,影片并非为了展示这种贫瘠的苦难,而是为了让这种简单朴实的生活中人性的光辉更为熠熠闪光。在阿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阿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他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对善良的尊重,无不发乎内心,出于自然。这种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结尾,导演可以把失望留给阿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结尾,我们才会让阿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阿里最深处的疼爱。
第二,影片对自身文化进行了充分肯定和赞美。伊斯兰教中那种对生活苦难隐忍对抗的顽强精神和伊朗民族豁达的乐观主义精神使影片没有沉溺在感伤和悲观的论调中,而是执著地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阿里生活的街区贫穷而落后,买一双鞋都可能给家里带来负担。但整个街区非常干净,人也很常干净。再看城市,高楼林立,树木丛生,小阿里跟着父亲出去干活赚钱,有钱人家一幢幢豪华的别墅,都充分说明伊朗是一个富裕的国家。电影强烈对照出贫富间的天壤之别,但影片通过兄妹的童稚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让人感受到贫困生活中仍存在着金钱买不到的希望与温暖。贫困是一种不幸,但那些贫困的人们,却不曾因贫困而丢失善良、宽容和感恩以及相互之间的温情。莎拉发现同校的小女孩穿着的就是她丢失的鞋子时,跟着她找到她家,并且告诉了阿里。当阿里带着萨拉来到那个小女孩家,看到小女孩的父亲是个瞎子。于是他们放弃了要回鞋子的想法。萨拉奔跑着回来让阿里换鞋去上学的路上,鞋子不小心掉入了水沟,她追赶着捞鞋子,结果鞋子卡在她够不到的地方,她蹲在水沟边哭着,一位老爷爷过来帮她把鞋子捞了起来。当诵经的声音回荡在清真寺的时候,阿里的父亲为真主的恩泽而失声啜泣。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伊朗人民的善良品质和对伊斯兰文化的虔诚信仰。在阿里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决定这个故事发展的人文背景:他们对伊斯兰信仰的虔诚和知足,阿里父母的善良,周围老师和其他人的宽厚,都使这个故事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即使是阿里兄妹在换鞋过程中的奔跑,导演也选择了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和音乐作为底衬。阿里没有为缺少鞋子没有更多的钱而伤心抱怨,他只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执著地奔跑,跑向自己平淡真实的生活。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吟唱,才使得电影关于人文主题的表现有了最宽广而又厚实的舞台。
第三,影片的众多细节表现让这种温情的关怀深入人心。阿里把妹妹的鞋子不慎丢失了的当晚,电视广告中的鞋子让兄妹俩的心里是怎样的不是滋味;妹妹第一天穿哥哥的大球鞋出门时眼里分明有晶莹的泪花;阿里班里的同学邀他去足球比赛,他忍受着同学的异样眼光拒绝了,因为妹妹还要穿他的球鞋;妹妹课上考试,为了早点赶回去跟哥哥换鞋匆忙添好了答案早早交了卷子;爸爸负责帮教会准备糖,家里没糖了却也绝不自己食用它;妈妈虽然自己有病在身也不忘叫阿里送汤去关心隔壁卧病在床的邻居;夜晚的屋子里,爸爸和妈妈为生计发愁时,阿里睁着的那双大眼睛时多么惹人心疼;鞋子丢了之后,阿里对抱怨他,吵着要把事情告诉妈妈的妹妹说:“我不怕爸爸打我,你就算告诉他他也没钱给你买鞋,他得去借钱。我以为你会明白!”兄妹俩在家里的地毯上写作业时,两个小孩子偷偷地在作业本上的交流。阿里因为成绩优秀所得的金笔送给妹妹作为小小的“贿赂”;两个小小的身影每次急急地在巷子里换鞋子;阿里和妹妹洗鞋,玩肥皂泡的那种顽皮而纯真的样子„„ 这些零散的影像如同微弱的火苗,在记忆深处闪着温暖的火光。
影片让观众了解到人可以贫穷,可以忍受痛苦,但是却不能向这种状况屈服,人可以在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来保持人性的价值。这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影片中也无处不散发出这种强烈的人性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气息。
第五篇:《小鞋子》(《天堂的孩子》)影评
贫穷赐予的天堂
——《小鞋子》影评
没有浪漫迷情的巴黎街头,没有光影斑驳的纽约高楼,没有壮阔或是别致的自然风光——故事发生在富庶而又贫穷的中东土地,伊朗。印象里的伊朗,大约是狂热的朝拜的教徒们,永不停息的战火,和不知是福是祸的石油资源,而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和人们,可以摆脱一切纷争杂乱,拥有最返璞归真的模样。
影片开头聚焦于一双熟练地缝补着鞋子的手,动作干净利落,却给人以压迫的冗长感。序幕完毕,主人公小男孩阿里取走了这双不知被缝补了多少次的小鞋子,却在回家途中丢失了,妹妹莎拉失去了唯一的鞋子,两个孩子为了不让足够操劳的父母烦心,利用上下学时间的不同共穿一双球鞋,阿里为了弥补过失也在不停的找着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大概是故事的主线,很简单朴实。
两个孩子,一双鞋,已铺好了所有情节的背景,为了一次许诺,他们奔波于破旧曲折的小巷,各自承受着却又不语。阿里总是为此迟到,以至于被教导主任以开除威胁而无法解释原因;莎拉总是为同学们拥有漂亮精致的鞋子而自卑于自己的破旧球鞋,一个单纯的孩子对于渴望却得不到的东西的微妙感情,对旁人的羡慕与内心的失落,甚至无需表情特写,都能被真切的感受到。当观众差不多忘记了那双丢失的鞋子的时候,它却忽然出现了——在一个同莎拉一起读书的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脚上,莎拉急切的想要要回鞋子,她带着阿里找到了那个女孩的家,原以为问题可以解决,可当那个女孩的盲人父亲出门,在女儿的引领下困难的走去工作的时候,两个孩子必然是震惊的,也许立刻的,没有一丝顾虑的就打消了所有拿回鞋子的念头,相对一望,彼此心意便已明了。这便是孩子的世界,他们甚至可以不在乎别人拿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他们看得见每一个人的难处。也许贫穷过早地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重量,但正因承受着,他们拥有了对世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们的悲悯之心,学会了理解与体谅。
可反映里面每一个人物的形象的又绝不止于此。印象深刻的是莎拉由于鞋子的不合脚而不慎将一只鞋掉入水流中的情节,原本就瘦小的她拖着一只鞋随着水沟跑了很久,甚至冒着跌倒的危险几次俯身去捞,最后蹲在水沟旁无助的哭泣。也许我们会认为她大概失去那只鞋子了,可巧妙之处在于导演总能让人快要失去希望的时候安排一个带来希望的人。旁边店铺的大叔发现了哭泣的莎拉,很关切的俯下身子询问她,最后用工具帮莎拉捞回了卡在桥底的鞋子。很平凡的小插曲,却让人暖心,那些同样受着贫困的压迫的人们,在生活的夹缝里从来都没有忘记扶起身边跌倒的同行者。
同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和阿里一样家境拮据,有的过着穷人难以想象的优越生活:与阿里一家互赠汤饭的高太太,为阿里说情的老师,看起来严厉实质上很善良的体育老师,富人区别墅里的小男孩和他的祖父……
原以为在这样多的好心人的期待下,也许故事会有一个该有的结局,比如阿里拿到季军拥有了一双新球鞋,或者阿里的父亲赚到了许多钱从此再不受贫穷之苦,可并没有如此。影片结束的时候,阿里将起了泡的双脚放进游着鱼儿的水里,阿里的父亲推着的单车篓子里有两双为孩子们买的新鞋,戛然而止。初次考虑这个结局总觉得不够圆满,好像事情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原来的样子,贫困依旧是贫困,可再细想,其实这是最好的结局,既然阿里一家从来没有因为贫穷失去什么重要的东西,又何必在乎是否有所改变?
贫困不需要人们给予廉价的同情,虚假的救济,而需要我们正视和尊重,甚至对自己所做的反省,也许我们在生活的奔波中摆脱了贫穷,却渐渐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忘掉了自己本来的样子,而像阿里家一样的穷人们,纵使挣扎着生活,却不会失去善心与单纯——远远比财富重要的东西,由此相伴,即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