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共5篇)

时间:2019-05-15 10:2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第一篇:浅谈《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浅谈《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

黄凤燕(1020110138)

摘要:《三国演义》可以称它为一本审美的“兵书”,它以人作为叙事的中心和灵魂,善于描写战争是它的杰出成就。全书120回,共描写四十多次战争,都特色鲜明,绝不雷同。作者着力描写战争,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战略思想,人物形象刻画,都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

关键词:三国演义;战争特色;战争某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从政治斗争着眼,从战略决策写战争

后汉三国时期,是军阀横行、战争频繁的时期。《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有着明确年代标记的长篇章回小说,标志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正式形成,它的艺术贡献是巨大的。《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作者从这些尖锐复杂的军事斗争中展现了谋略的应用,用恢弘的笔调描绘了战争残酷的一面。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共描绘了大大小小的战役四十多次,但是无一不有声有色,惊心动魄。可以说在古典文学领域,实在很难找出第二本像《三国演义》那样展示如此丰富多彩、胜境迭见的人才形态和战争形态。更为巧妙的是在罗贯中的笔下,数十次战争变化多样,无一雷同,无不体现出各自的特点。

政治和军事如同一对孪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三国演义》成功地描写了众多的战争场面,这些战争场面大多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然而,《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从来不是独立的、静止的,而是跟着政治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军事斗争始终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就是每次战争之前或战中,交战双方为了能使自己在交战中取胜。总是先采取一些政治措施,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从而促使条件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转化。具体到每一场战争,作者并不是静止或孤立地单纯写战争,并不是一味的写交战双方的打打杀杀,而是特别重视“谋略”的作用。谁能在战争中谋略得当,策划正确,谁就能取得相当的主动权,谁就可能在战争中取胜;反之,如果谋略失当,策划失误,谁就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可能遭到失败。总之,《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面是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的,同时特别重视谋略在战争中的应用。

战前展开政治外交,促使条件向有利于自己一方转化。《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几次著名的战役,一开始,交战双方总是采取一系列的外交和战争行为,促使条件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转化,为战略决战扫除障碍。一方面显示了作者的军事天才,另一方面又避免了过于单调、呆板,从而更符合战争的客观规律。这方面,最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是曹操和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在曹操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基本上统一北方又在新野打败刘备的前提下进行的。曹操亲率水路大军83万,号称“百万雄师”,意在一举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南方,志在必得。形式似乎很有利于曹操,孙刘一方兵微将寡,形式岌岌可危,加上刘备在新野遭败,真可谓是雪上加霜。但就在此时,战争的形势随着孙刘联盟的建立已经发生了变化。早曹操未展开又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刘备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经过激烈争论,加之周瑜的支持和争取,终于建立了孙刘联盟,为这次决定孙刘生死存亡的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曹军和孙刘联军的对峙局面形成后,周瑜先派甘宁率军在三江口挫败曹军锐气,孙刘一方增加了胜利的信心。曹操在三江口受挫之后,由张允、蔡瑁训练水军,准备来日再战。刘备,孙权为了铲除熟知水军之法的张、蔡二人,周瑜巧设计谋,在群英会上使蒋干中计,借曹之手杀害张、蔡二人。诸葛亮以自己过人的智谋,从曹军那儿得到了大量的武器——箭,弥补了军需的不足,孙权双方达成了“火攻”的策略后,由黄盖施苦肉计,取得曹操的信任。在蒋干第二次入吴之后,周瑜又巧设计谋,使得庞士元得以施行连环计,这就大大增加了战

[1]争的打击力度,从而为消灭曹操的有生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的情况下,诸葛亮巧借东风。到此,决战的条件都以成熟,只等决战时刻的到来。于是孙刘联军在周瑜和诸葛亮的领导以及合理有效的部署下,终于以少胜多,歼灭曹军主力,使曹的势力局限在黄河流域,三国鼎立的局面终于形成。

纵观整个赤壁之战,曹操由胜到败,孙刘由劣到胜,有其必然性。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曾先后诛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等北方的割据军阀,逐渐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这集中体在“横槊赋诗”上,又加之他置诸多兵家大忌于不顾,妄想一举并吞江南,统一全国。这就使他慢慢地由主动变为被动。而孙刘方面由于君臣和睦,将帅同心,士气高昂,又加之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外交活动和军事部署,一步步由被动转为主动,一举消灭了曹操的主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从而使“赤壁之战”在中国战争历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当然也成为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先例。

二、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术的完美结合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第二个特色是把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战争是战略思想的具体表现,只有战略思想而无具体的战争去实现,无疑是一种空想;而没有战略思想指导的战争,也只是一种无目的的流寇式的战争。任何一个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者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就必然会有一种总的战略思想,并在这一总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方法、措施。体现在战争上,就是战略思想确定之后,必通过具体的战争战术加以实施。关键是一部小说,怎样将这两者巧妙地加以结合。《三国演义》实可称之为体现其方法的典范之作。于此,以两例来加以论述:

首先,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思想。

东汉时期,由于皇帝的昏庸无能,使大权旁落谁挟持了皇帝,谁就是“正统”的一方,谁就可以假皇帝之名号令天下,这已成为当时大官、诸侯,甚至官们的共识。于是,先有十常侍挟持汉灵帝,一时权倾天下,为所欲为的事实;及灵帝病逝,又有何进原、董卓等相继掌权,挟持幼帝,专权行事的历史。

曹操这一怀有雄心大志的枭雄,当然明白此理,从为典军校尉之时起,就设一步步向皇帝靠拢,最后终于挟持了汉献帝,以献帝的名义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北方并企图统一全国的战争。《三国演义》正是根据这一史实,亦即曹操的略思想而展开各次战争的故事情节描写的。

如果把曹操一生的戎马生涯,划分为三个阶则可清楚地看出每一阶段所发动的战争都是围绕其战略思想而进行的。

第一阶段,自曹操出道到“移驾幸许都”之这一阶段的主要战争是曹操发诏调动十七镇诸侯反对董卓的战争。这场战争参与的力量最多,可说当时全国主要的政治力量都卷了进去,各诸侯反董的目标一致,但又各怀私心,各方力量的出场斗,为其后整个三国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就曹操来说这是实现其战略思想的第一步,使自己从一寄人篱下的小官吏,逐渐地壮大实力,成为一个能号召各方诸侯的实力派,为最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自曹操保驾汉献帝移都许昌到官渡之战结束(《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到第三十回)。这一阶段,曹操发动了除吕布、灭张绣、败袁术的多次争和战袁绍的官渡之战。由于掌握了汉献帝,所以曹操在这一时期发动战争就可以借助皇上的“圣旨”,就成了师出有名,指挥起战斗来也就得心应手。吕布、张绣、袁术、袁绍都是当时很有实力的人物,特别是袁绍掌握七八十万兵马,是当时全国实力最强的诸侯,但都在战争中战败,被曹操所灭。至此,曹操统一了整个北方地区。

《三国演义》描写这一时期的战争,从表面上看似是着重于战术上的描写,使人看到的只是设布阵、拼杀。如对官渡之战的描写,先说袁绍看到曹操的力量不断壮大,且挟持了汉献帝,已成大气于是率70万大军征剿之,曹操只能以7万兵力迎战,且粮草不济,明显处于下风,然袁绍高傲自大,听不进谋士的进谏,最后终因失去人才而被曹操所败。但是,当我们看完这些情节后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印象:因为曹操代表皇帝(即代表国家),是正义的一方,人心所向,所以取得战争的利是理所当然的。究其原因,既是历史的事实,也归功于罗贯中巧妙地将曹操的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有机结合描写的大手法。

第三阶段,是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奉天子之命”发动的屡次南征之战,其中最有名的 就是当阳之战曹操与孙刘联军的赤壁大战。赤壁大战是曹操一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战略思想与另一方孙联盟北拒曹操战略思想的较量,罗贯中又通过对壁之战战争战术的具体描写成功地体现了这一战上的较量。

其次,是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三国演义》体现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术完美结合写作特色,还可从诸葛亮的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与之相关的战争描写中体现出来。

诸葛亮的这一战略思想,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中加以详细描写。当刘备带领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最后终于见到诸葛亮时,就有一番著名的“隆中对策”,诸葛亮先分析了当时的两大势力:北方的曹操和江东的孙权。“孔明:‘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竞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指出曹操战胜了势力大大超过他袁绍,凭的并不是天时,而是“人谋”,说明了曹操雄才大略,而且现在又“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战胜是不可能的;东吴的孙权,从其父、兄开始到现在经营了三世,其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要战胜也是可能的,只能作为盟友团结之。刘备的发展之路何在?诸葛亮接着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明白地指出刘备应以荆、益之地作为根据地,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就是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隆中决策,即诸葛亮的战略思想。

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示了诸葛亮策划、组织了赤壁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多次战争的场面。再次体现了罗贯将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术巧妙结合的写作方法。

赤壁大战结束之后,刘备轻易地占据了荆州的大片土地,这其实是摘取了东吴胜利的果实,欠下了东吴的人情债。为了有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刘备集团又以刘璋昏庸无能,不能治理益州为由,攻占了益州。刘备占领益州之后,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也就是说三足鼎立之势真正形成。为了巩固这种局势,诸葛亮紧接着又发动了消灭益州北方的强敌张鲁之战,消除了后顾之忧。

消灭了张鲁,诸葛亮又借南中叛乱之机发动了南征之役。这次战役,更是《三国演义》中描写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术相结合的特殊之役。首先,从战略上来说北伐是蜀汉的最终目的,因为其最大的敌人是北方的曹操,而要北伐必先南征。征服南中,一方面实现了大后方的稳定,除去了北伐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开发了南中地区,为北伐增加了人力物力。在诸葛亮

[2]的《后出师表》上称南中地区为“不毛”之地,但云、贵一带气候湿热,没有任何一部史书上写到它曾是不生草木之地,可见诸葛亮说的“不毛”实为未经开发之意,诸葛亮后来在南中倡导农业,开采矿产,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耕牛、战马,而且培养了大批“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官员,如孟获后来官至蜀国的御史中丞,职掌监察大权,其他的如李恢、马忠、张嶷等都为治理南中,甚至后来带兵北伐作出过极大的贡献。其次,从战术的描写上,作者也以特殊的笔法写出了它的特殊性:一方面,小说表述了它是一场速决战,如长时间地纠缠在南征之中,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二要失去北伐的好时机,故本次战争只于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3月开始南征,于同年12月返回成都,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另一方面,小说十分细腻地描写了“七擒七纵”的故事情节,刻画出了孟获这一少数民族头领的性格特征和由不服到彻底诚服的思想转变过程。一个集民族、政治、军事于一体的特殊战争场面,在罗贯中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再现,突出地体现了在战略思想指导下的战争战术。

消灭张鲁、平定南中的战争结束之后,蜀汉的后方得到了稳定,经济上得到了发展,适逢魏、吴关系一度紧张,魏国内部又出现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新城郡太守孟达谋反等一系列事变,诸葛亮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机遇开始北伐。罗贯中根据这一史实,在《三国演义》中用自第九十一回“伐中原武侯上书”至第一零四回诸葛亮去世共10多回的篇幅,改历史上的二出祁山、五出汉中为六出祁山,展开了诸葛亮北伐的故事情节。其中既突出了诸葛亮“抗曹”的战略思想,表达了以攻为守的策略,又尽多战争战术的描写,如失街亭、空城计、辱仲达、造木牛流马等,均因情节的动人、笔法的巧妙而成为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故事。“六出祁山”再次体现了作者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术结合写法的成功特色。

三、在战争中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在于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人物之间的矛盾

[3]冲突,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和爱憎感情。《三国演义》虽是一部战争小说,但它所写的并不是单纯的战争,而是通过写战争来写人,作者在全书中成功地刻画了900多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这在中国的小说史上可以说是罕见的。

总结《三国演义》在战争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两个特点: 第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为政治需要服务。《三国演义》虽是一部战争小说,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形式,政治斗争才是实质。因此,在战争中塑造人物形象,实际上是为政治斗争的需要塑造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所反映的是魏、蜀、吴三方的斗争,但主要的又是魏、蜀之间的斗争,东吴集团只是出于历史的事实,在小说中不得不加以描写而已,故对这方面人物的描写无论从人数的广度上还是对具体某一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度上,都远不及对魏蜀两方人物的描写。周瑜,是作者对东吴一方人物塑造中用笔墨最多的一个,但是作者只是把他写成了一个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小人”,突出了其在大敌当前不顾孙刘联合的共同利益的妒嫉心理而抹去了历史上周瑜的“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为人大度、善于用人、作战勇猛、精通音乐等品德与才能。孙权,是吴国之主,无疑是个重要人物,但罗贯中并未花重笔加以刻画,只是通过以描写孙坚、孙策的故事作铺垫引出孙权这个人物,其后就没有写过他在历史中起过什么大的作用,即使在赤壁大战这样的大事中,也只写了孙权由犹豫到在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的影响下,下定了抗曹的决心,而没有写出其在战争中的任何行为和作用。鲁肃是吴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指挥者,但在罗贯中的笔下,则成了个诚实过度成为迂腐的、只会在吴蜀两国(主要是在诸葛亮和周瑜)之间传话通信的凡夫俗子。陆逊是东吴历史上继鲁肃之后有名的青年将领,曾一把火烧掉了刘备的七百里军营,但罗贯中的写作宗旨是拥刘,即在政治上肯定刘备是正义的一方,因此吴蜀的彝陵之战,陆逊尽管战胜了刘备,取胜的原因也只能是“文弱书生”带兵的侥幸取胜,而刘备虽败却是为张飞报仇的重义之举,歌颂的并不是在抗击来犯之敌中取胜的指挥者,自然地淡化了陆逊的形象。

对曹操集团中各种人物的刻画无论从广度或深度上来说都超过对东吴各个人物的描写。从广度上说,《三国演义》中写到的魏国的人物既有足智多谋的谋臣,又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更有一帮诸如孔融、祢正平一类的反曹英雄;从深度上来说,罗贯中对曹操、司马懿、张辽、许褚、许攸、苟或等人物的刻画都是十分深刻、细腻的,数十个性格各异的人物,无不体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曹操,是作者笔下的奸雄,是曹魏集团中最主要的人物,是三足鼎立的政治势力中魏方的总代表。自《三国演义》第一回曹操一出场,小说就介绍了其小时怎样与叔父耍心眼,第四回写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奸诈、凶狠的印象,即从一开始罗贯中就把曹操作为一个反面的人物形象来加以塑造。接着,分为几个阶段一步步地使曹操的个性得到发展,如发诏讨董卓显示出青年时期曹操的雄心大志和正义感;官渡之战时曹操的善于用人和不畏强敌的英勇气概;赤壁之战时的刚愎自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写了曹操杀行军主簿杨修的情节,进一步刻画了晚年曹操深谋远虑、老奸巨猾的形象。作者写杨修这个聪明多才的人物形象,是为了曹操杀杨修,杨修聪明但又偏是曹植的老师,当曹操选定曹丕为自己的接班人后,当然不能留下自己百年后让后代兄弟相争的后患。曹操死后,魏国与诸葛亮相斗的统帅是司马懿,出于两国政治斗争情节的需要,同样必须对其作精雕细刻的塑造。罗贯中笔下的司马懿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军事家,一方面具有诸葛亮式的足智多谋,另一方面又有胆小多疑的性格,而且还是为日后令其儿子窃位作好一切准备的阴谋家。罗贯中以司马懿的谋略来反衬诸葛亮较之更高一筹;以司马懿的权谋、阴险来反衬诸葛亮为国的赤胆忠心和为人的光明磊落。

至于刘备集团,那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歌颂的正统的一方,为了说明其“正统”、“正义”,为正面塑造的人物当然就更多更深刻了。诸葛亮刘备,以及关、张、赵、马、黄„„一大批具有鲜明格特征的人物形象,由于塑造的成功,几百年来在数的读者心中都留下不灭的印象。

第二,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在战争情节的描写中完成的。通过战争情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是《三国演义》写人的又一个特点。

战争,是需通过人来策划和参与的;而人又必定是有思想、有言行、有表情的活的人。也就是说只通过人物的活动来写战争,在战争中写人,才能写战争,成功地塑造出各种各样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就是写小说与写历史的不同之处。在《三国演义》的40多场战争 中,每一场战争都出现许多对战争有着不同作用的人物。于此,以当阳之战为例,对罗贯中的表现手法略作分析。

当阳之战是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后,为了统一全国乘胜追击刘备的一次战役。对此,无论《三国志》还是《资治通鉴》都只作了一些简单的记载,而无细节的描写。《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

十七、献建安十三年中记载:

曹操以江陵有军实,恐刘备据之,乃释辎重,轻到襄阳。闻备已过,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备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操大获其人众辎重。

……

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唤目横矛日“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操兵无敢近者。

或谓备:“赵云已北走。”备以手戟挞之日:“子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身抱备子禅,与

[4]关羽船会济沔,遇刘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寥寥200余字就记载了一场战争。但《三国演义》却按照战争情节的展开,刻画出刘备、赵云、张飞、糜夫人、曹操等五个人物形象。

战斗开始之前,先写了刘备为使樊城的百姓不遭曹军铁蹄的蹂躏,率数万民众撤退。战争未开始刘备那爱民如子的明君形象就出现在读者面前。看到赵子龙冒死救了阿斗时,刘备接过阿斗就将之摔于地,说:“为汝这孺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表现其爱才、惜才和对赵云的深情,同时也包含着几分统治者的虚情假意。当听了张飞汇报说在断后中拆当阳桥时,刘 备又马上指出不妥,小说就进一步写了刘备的久经沙场,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的形象。

在这场战争中写得最多文字的人物是赵云。他单枪匹马杀人敌阵寻找主母和小主人,几进几出,杀浑身是血、精疲力尽,当找到糜妇人和阿斗时,又将小主人护于怀中,拼死与曹军拼杀,九死一生,终冲出重围,救出小主人。一个忠心耿耿、英勇顽强人物形象,在罗贯中的笔下成功地刻画出来。

张飞,也是在本次战争中表现出具有鲜明个性人物。当他一听到别人说赵云已投曹操时,当即然大怒,显示出他的“粗”;当发现自己的兵力太少无法与曹军作战时,在曹操未到之前命士兵砍下许多树枝,以20余匹马拖着树枝绕树林飞跑,以其扬起的尘土来迷惑敌人,作疑兵之计,又刻画出他粗中细的性格;当在断后时吓退了追兵,为了阻止追兵来时,命人拆毁了当阳桥,又再次写出了张飞的“憨”的本质。这样,一个粗中有细,细而带憨,既急又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通过战争情节的展开而跃然纸上。

曹操与糜夫人在战争中出现的时间很短,作者描写所花的笔墨不多,但同样显示出了鲜明的性格特征。当曹操在观阵中看到赵子龙保住小主人,力杀众敌时,赞叹“真虎将也!”并说:“吾当生致之。”命令众将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一句赞叹、一个命令,把曹操重才爱将的形象成功地刻画出来,令读者很自然地想到,如没有曹操的这一命令,恐怕赵云再英勇也无法冲出重围,因此,在对曹操“恨”的同时,一种“敬佩”的心情也会油然而生。描写糜夫人,也是如此,当赵云提出要让她带阿斗骑马,而自己步行掩护冲出重围时,她即果断地说:“不可„„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遂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寥寥数十字,一个理智、贤慧、具有高尚的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一部《三国演义》,囊括了百年的战争历史,其战争描写特色又怎能是区区几页纸能讲述的明了。在此只做小范围的探讨而已。

参考文献:

[1][2][3][4]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华书局.2005

叶维四等.《三国演义创作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5).194 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47(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2)5

第二篇:三国演义战争描写艺术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三国演义》描写战争艺术

论文作者:刘塑

准考证号:270112200029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黄鹤

主考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年 月

论文题目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他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与战略决策。以人作为叙事的中心和灵魂,擅于描写战争是它的杰出成就。继承并发扬了《史记》、《左传》对战争的描写方法。全书共120回,共描写四十多次战争,都特色鲜明,摇曳多姿。作者着力描写战争,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政治斗争与战略决策,战略思想,谋略与战术合理运用,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写的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符合冷兵器时代大小规模战争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以主帅“谋略”得失为成败关键的原则。尤其对重大战役更是着力描写。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更是决定了三国魏、蜀、吴的国运。虽然战争精彩纷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但作者更是以恢宏的笔调描述了战争的残酷的一面。通过作者对战争描写的研读,体会它对我们今天工作、生活的启发意义。

论《三国演义》描写战争艺术

一、乱世的起源—政治斗争与战略决策

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黑暗腐败和天灾频繁,爆发了黄巾起义,朝廷派兵镇压。虽然镇压成功但也动摇了汉朝的统治根基。紧接着宦官与外戚的争斗使汉朝走向崩溃的边缘。到了董卓进京时,汉朝已经开始瓦解。董卓的专权使各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在讨伐的过程中,各路诸侯为争夺天下,各据一方,经过战争的较量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之间又不断地进行斗争,最后相继灭亡,由西晋统一了全国。就如《三国演义》的开篇所写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一段由合而分,又由分而合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同的政治集团之间进行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过程。各个政治集团进行政治斗争的最终目的是要统一天下,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就是战争。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三国演义》成功地描写了众多的战争场面大多形象鲜明,各具特色。每次战争之前或战争中,交战双方为了能使自己在交战中取得胜,总是先采取一些政治措施,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从而促使条件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转化。具体到每一场战争并不是静止或孤立地单纯写战争,并不是一味的写交战双方的打打杀杀,而是特别重视战略决策的作用。谁能在战争中决策得当,决策正确,谁就能取得相当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战争中取胜;反之谁决策失当,决策失误,谁就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这期间最经典的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前夕,孙策死前把东吴托付给孙权。东吴根基不稳,又逢新主。孙权听从诸葛谨之言“勿通袁绍,且顺曹操,然后乘便图之。”于是与曹操结盟。袁绍听后大怒,起七十余万人马,攻取许昌。曹操起军七万迎敌。就这样官渡之战打响了。战前田丰狱中上书谏言:“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绍怒,欲斩田丰。在官渡之战中,战争一开始,双方的力量对比,客观条件的优劣差别都不利于曹军。袁绍兵多粮足,主动攻打曹操,曹操兵少粮乏,被动应战,粮草成了影响双方胜败的关键。对这一点,双方谋士都看得很清楚。袁绍的谋士沮授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曹操的谋士荀攸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以一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但对于各自谋士的正确分析与判断,双方主帅在决策上却有天壤之别,袁绍听了沮授的话是“怒曰”,曹操听了荀攸的话是“所言正合我意”,由此,双方主帅的谋略见识,决策能力高下立判。经过两个月的战斗,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有返回许昌之意,问之于荀回信要曹操坚守待变,曹操于是“令将士死守”。后来曹操从袁军细作处得知韩猛将运粮来前线,派徐晃半路拦截烧了韩猛所押粮草,“曹操大喜,重加赏劳。”而“绍大怒,欲斩韩猛。”袁绍的谋士审配说: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一个因粮草短缺而欲退兵,一个因粮草被劫而大怒,此时,粮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在决策上双方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别。袁绍派出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守乌巢,而淳于琼并没有感到自己肩挑的是一副事关战役胜败的重担,”既至乌巢,终日与诸将聚饮。“另一方面,许攸劫获曹操密报,劝袁绍趁虚攻击曹操,袁绍却不与理会,后因小事要斩许攸。许攸夜投曹操,曹操听从许攸建议,亲帅大军往袭乌巢,将袁绍乌巢之粮一把火烧个干净,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二、战略思想

战争是战略思想的具体表现,只有战略思想而无具体的战争去实现,无疑是一种空想;而没有战略思想指导的战争。东汉末,天下群雄并起。强者如官渡之战的袁绍拥有冀、青、幽、并。起70多万大军征战天下。勇者如虎牢关下的吕布英勇无敌,那怕傲气无双的关羽也不得不如张飞、刘备等联军首战吕布。贵者如刘表,正中的皇族。坐拥荆州,精兵强将以固守荆土等。以上种种三国时却只有北魏、蜀汉、东吴从中崛起。根本原因在于其他诸侯没有总的战略思想。北魏、蜀汉、东吴的确立是因为都有各自的战略思想,并在这一总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方法、措施。主要体现在战争上,就是战略思想确定之后,必通过具体的战争战术加以实施。

(一)北魏的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思想。

曹操在诸侯割据时以由东汉的寄人篱下的小官吏,逐渐地壮大实力,成为一个实力较大的诸侯。但还有许多敌对的诸侯如吕布、张绣、袁术、袁绍,特别是袁绍掌握了七八十万兵马,是当时全国实力最大的诸侯,如果没有所转变只会如过眼烟云被其它诸侯所吞灭。但曹操迎来了人生中最重大转折——献帝还驾洛阳。曹操与谋士商议奠定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思想。迎献帝移驾于许都,由于掌握了汉献帝,曹操发动战争就可以借助皇上的“圣旨”,达到出师有名,指挥战斗得心应手,并依次战胜了与曹操敌对的诸侯,使曹操不断扩充实力来达到统一北方。统一北方后曹操随着实力的增强,敌人的减少。野心也大了起来,由原来的“奉天子以令诸侯”战略思想变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战略思想,并屡次发动南征之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曹操与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曹操一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战略思想与另一方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的较量。

(二)蜀汉的崛起—联吴抗曹战略思想

刘备在诸侯割据中,虽有皇叔之名,却无皇叔之实。诸侯中偏于弱小,在征战中败多胜少,多次投靠于其它诸侯。但屡败屡战得以在乱世中挣扎直到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时,在隆中决策出属于自己的战略思想—联吴抗曹。诸葛亮先分析当时的两大势力,北方的曹操和江东的孙权。“孔明: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江东,以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 不可图也。”指出曹操以弱胜强是说明曹操雄才大略,现在又“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战胜是不可能的;东吴的孙权,从父兄开始经营了三世,其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要战胜也是不可能的,只能作为盟友团结。接着明确指出刘备应以荆、益之地作为根据地,东联孙权,北据曹操的联吴扩曹的战略思想。刘备采纳后,实力逐渐扩大以至于成就三分天下的局面。

(三)东吴的崛起—据天险以图天下。

《三国演义》中东吴是独特的。它的创立是由父、兄、弟经营所来。它不同于蜀汉的皇室正统、北魏的强大实力,始终处于不弱不强的状态。但它却又属于自己的精彩,三国中三大战役其中的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都是通过东吴所发起的。江东不被诸侯吞并始终稳定源于它独特的战略思想。孙权接手江东时根基未稳。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与鲁肃谈论,终日不。,一日,夜半,权问肃曰:“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北,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恒文之士,君将何以教我?”肃曰:“昔汉高祖欲尊事父帝而不获昔,以项羽为 也。今之曹操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恒之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血半。今乘北方多多,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部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 也后来江东的稳固起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谋略战术的合理运用。

《三国演义》于战争描写中体现了谋略的运用。三国统帅皆通兵学,在他们指挥的战役中,兵学理论与军事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三国时期大小战役中,“反间计、离间计、火攻、空城计、苦肉计、美人计、连环计等各种军事奇计屡屡运用。特别是赤壁之战中、军事谋略和战术运用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

赤壁之战前,曹操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等诸侯平定了北方,并且多次发起南征之战。当刘表病逝,荆州内部不稳,曹操挥师而下。刘琮惧怕曹操不敢应战。曹操在新野打败刘备后,一方面巩固攻下占领的荆州地盘,另一方面追杀刘备。败刘备于当阳。降刘琮于襄阳,得荆州之战、江陵之资后。曹操亲帅水路大军83万,号称“百万雄师” 意在一举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南方,志在必得。形式有利于曹操,孙刘一方兵微将寡,形式岌岌可危,加上刘备在新野遭败。孙权在战与降的问题犹豫不定,可谓是雪上加霜。但就在此时,战争的形势随着孙刘联盟的建立已发生了变化。危机初现时,刘备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诸葛亮采用激将法使孙权下定了抗曹的决心。又使同样方法获得了周瑜的支持和争取,终于建立了孙权联盟,为这次决定孙刘生死存亡的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军和孙刘联军的对峙局面形成后,周瑜派甘宁率军在三江口挫败曹军锐气,孙刘一方增加了胜利的信心,曹操在三江口受挫之后,为了弥补自己的军队不可水战的弱点,由张允蔡瑁训练水军。曹操为了试探孙刘联军的情况,派蒋于去见周瑜。而周瑜为铲除熟知水军之法的张祭二人。巧计计谋,在群英会上使将于中计,借曹操之手杀害张蔡二人。破坏曹操训练水军的计划。使曹操的主动战局陷入极大被动。诸葛亮以天文知识和鲁肃相助。使曹操损失了水战军非常重要的十几万之箭,弥补了孙刘联军军需不足。使曹操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孙刘双方达到“火攻”的策略后,由黄盖施展苦肉计,取得曹操的信任。蒋干第二次入吴后,周瑜又巧设计谋,使庞士元得以实行连环计这就大大增加了战争的打击力度,从而消灭曹操的有生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的情况下,诸葛亮巧借东风。决战的条件都已成熟,只等决战时刻的到来。于是孙刘联军在谋略与战术的合理运用下,终于以少胜多,歼灭曹军主力,是曹操的势力局限在黄河流域,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四.战争描写的人物塑造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人物塑造。战争的艺术终究是人的艺术,是主帅、谋士和猛将的艺术。《三国演义》很成功的塑造了曹操、诸葛亮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些主要人物,无不是个性突出,形象鲜明,有血有肉。放射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描写的既是主帅、谋士和猛将,这些人物的一切活动自然都与战争有关。人物塑造和战争描写是相辅相成,分割不开的。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精彩的例子加以佐证。如吕布的“辕门射戟”、赵云的“单骑救幼主”、张飞的“威震长坂桥”、关羽的“温酒斩华雄”等等。

(一)描写人物的具体化、完整化。

这是《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一大优点。作者在描写正面人物的时候不能避其缺点,写反面人物的时候能不避其优点,使人物形象更生动。例如: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奸臣。一举一动都似隐藏着阴谋诡计。在他年幼时与叔父耍心眼可看出他的奸诈。作者借书中许劭的话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又在刺杀董卓未遂逃跑到吕伯奢家时,误杀吕伯奢全家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的话。《三国演义》还描写了嫉贤妒能,随意乱杀下属,多疑成性等方面缺点。但作者并不应为他是反面人物而抹杀他过人的才能。并对曹操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才能所描写也是相当生动。在作者笔下,曹操也有英雄的本色。曹操在政治上远见卓识。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曾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胸怀大志,已实现天下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刘备暂投曹操时,曹操看出刘备是跟自己争夺天下的劲敌。从内心想法说,是想杀刘备的。但在郭嘉以全局来劝谏曹操后,曹操果断了杀害刘备的考虑。这说明曹操是从长远看待问题的,是雄才大略的。在官渡时,善于纳谏。常常亲临前线,身先士卒。渴求贤才,广泛地招贤纳士,因而造成“文有谋臣,武有勇将,威震山东”的胜利局面。

(二)通过人物的活动和人物相关系,采用对比、烘托、渲染等手法,突出主要人物形象。例如:诸葛亮

诸葛亮在作者笔下是智慧的化身,作者用大量的章节去塑造诸葛亮。而诸葛亮的智慧、才干特别是预见性,恰恰是战胜强大的对手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在空城计的情节中,司马懿在夺取街亭后率十五万大军压进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诸葛亮在危急情势下,机智果断的设置了“空城计”。司马懿见城门大开,诸葛亮在城楼上神情自若的弹琴后退兵而走。当司马昭向司马懿询问缘由时,司马懿称诸葛亮为“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另一方面,诸葛亮见司马懿退兵后,拍掌大笑。笑司马懿无能并叙述使用空城计的原委。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叙述内容完全一致,用词也多有相同。作者这样描写说明诸葛亮完全料定了司马懿在“空城计”面前的判断和处理方法,突出地表现了司马懿的高明,但诸葛亮棋高一着。作者把诸葛亮用计的想法写在最后,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情节的惊险性和奇特性。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是一个才智高超的强者,诸葛亮的智慧在于强者的较量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五.战争描写的残酷性

《三国演义》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酿成的军阀混战。作者虽然没有具体描写战争给底层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给社会生产带来的巨大破坏。但是从作者的寥寥数语中,我们还是可以一窥战争的残酷和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例如:董卓迁都长安而焚洛阳的就是非常典型的描写。“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第四回中写到董卓的残暴“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下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又如曹操为报父仇,悉起大军,洗荡徐州“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在第九十一回作者借当地土人和诸葛亮之口说:“自丞相经过之后,夜夜只闻得水边鬼哭神嚎。自黄昏直至天晓,哭声不绝。瘴烟之内,阴鬼无数。因此作祸,无人敢渡。”“此乃我之罪愆也,前者与岱引蜀兵千余,皆死于水中;更兼杀死南人,尽弃此处,狂魂怨鬼,不能解释,以致如此。吾今晚当亲自往祭。”由此可见战争的残酷之一斑。这些描写即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反战思想,也是对我们的警示。

六.结束语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历史题材的典型代表,其对战争的描写具有横高得艺术性,值得细细研读。对于我来说,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要想写完一篇值得肯定的论文,就要大量的查阅资料,不懂得地方就得询问为什么。比如我在写战争的时候,不知道要写什么`,如何写的完整的时候,我就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查证找据,仔细研读《三国演义》原著是自己更深入的了解三国。通过阅读作者的战争描写艺术,使我认识到,现实生活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虽没有战争的生死拼杀,也没有战争的谋略、战术。但一个人的好坏,生活质量的高低,人际关系的通融等等,都需要我认真、仔细地思考与运作,从而赢得人生的成功。当然,一部《三国演义》,囊括了百年的战争历史,非一言而能明细。还需要经过时间去慢慢品味这一段值得我们记忆传承的文化。

参考书目: 1 罗贯中 《三国演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2 周先慎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演讲稿)2005.5.9 3 陈寿 《三国志》 中华书局 2005 8

第三篇:《三国演义》战争的描写特点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摘要:本文从《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各具特色,将政治、外交与战争相交织,重视战略决策,在战争中写人物,在战争中穿插轻松、富有诗意的场面五个方面来论述《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关键词:三国演义

战争描写

各具特色

矛盾交织

重视战略

《三国演义》全书运用现实主义笔法,采用“七实三虚〞的方法,共写了四十余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再现了当时那纷争动荡的社会现实。在战争描写中作者善于抓住每场战争的特点,将战争写得各具特色,有声有色,绝少雷同。作者写这些战争或从大处着眼写全局,或从小处着手些片段;或以寡敌众弱胜强,或以强制弱众对寡;或旷日持久的对垒,或短兵相接的速决;既有上百万人参加的大战,也有千百人出场的小打;既有先胜后败转胜为败,也有先败后胜转危为安;既有刀枪相向沙场搏杀,也有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作者描写的这些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战争,充分展示了战争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等交织在一起,突出交战各方的各类矛盾冲突,为战争的结局埋下伏笔、做好铺垫;《三国演义》描写战争重视写统帅部的运筹帷幄,战略决策及战术的运用,多以计谋、兵法定胜负,为战争的结果设悬念、定格局;《三国演义》描写战争把着眼点放在最富有戏剧冲突的事件和最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情节上,不使复杂的情节掩盖人物的思想、性格,使人物性格、思想在复杂的情节中更加鲜明突出;《三国演义》描写的战争,多数并不表现的惨烈可怕,而如一首首英雄的史诗,常在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穿插一些轻松的场面,将战争写得张弛有度,富有诗情画意,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三国演义》人众亊繁,矛盾复杂,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全书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为主要线索,中间夹杂了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的战役,形成了一个战争体系,给人们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现谨从《三国演义》将大小四十余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写得多姿多彩、各不相同、千变万化;将政治斗争、外交斗争与战争交织在一起;重视统帅部的战略决策、战术的运用;在复杂的情节中反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思想;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轻松的场面,将战争写得张弛有度,极富节奏感;这五个方面来分析《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一、各具特色写战争,战斗场面不雷同。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中,作者善于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把战争写的各具特点、有声有色、绝不雷同。有时从大处着眼写全局,有时从小处着手写细节;或者以少胜多弱克强,或以多胜少强凌弱;既有旷日持久的对垒,也有短兵相交的速决;不但有上百万人参加的大战,而且有千百人出场小打;有先胜后败,也有转败为胜;有刀枪相向的疆场搏杀,更有幕后运筹出奇制胜;这样写充分展示出了各场战争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如其中的三个大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这三大战役有其共同的特点,即:均为以多胜少、以弱胜强、均都运用了火攻,但作者却将其写得各不相同。先以交战双方而言:官渡之战是曹操对袁绍,赤壁之战则是孙刘联军对曹操,彝陵之战则是陆逊对刘备;从战场环境而言也不尽相同,官渡之战主战场在黄河边的平原地带,赤壁之战的主战场则在长江上,彝陵之战的主战场则在深山密林中;再从用火的目标来看也各不一样,官渡之战烧的是袁绍的粮草,赤壁之战烧的是曹操的战船,彝陵之战烧的是刘备的军营;最后从决定战一胜负的因素来看,也各不一般,官渡之战曹操胜在能虚心听取谋士的建议、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而袁绍则听不进去别人的忠言和劝告,一意孤行、错失良机导致战场惨败;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胜在东吴军队善于水上作战和诸葛亮、周瑜等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以及巧借东风等方面,而曹操则输在兵士不习水战、连船练兵及对黄盖诈降的轻信等因素;彝陵之战东吴则胜在陆逊的沉着冷静、对战局的准确洞察及其超凡卓越的军事才能、良好的军事素养;刘备则败在盲目自大、骄傲轻敌、对自己的对手认识不足、了解不够,以及其在率兵打仗方面的才能平庸。作者能将有很大的共同之处的三场大战役写得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千变万化、且都有声有色,精彩绝伦,可见作者在这方面费了相当的心思,花了不少的气力,更可看出做作者写这些大场面方面的非凡造诣。

二、政治外交相交织,刀兵唇舌俱惊心。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将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与战争交织在一起来写,这样既利于表现与战争相关的复杂形势,有利于突出诸方面的矛盾冲突,使战争局面更加复杂,使战争场面更加宏大,使战争气氛更加风起云涌,使读者觉得扑朔迷离、紧扣心弦,觉得刀兵未动,却已是杀机四伏、争斗激烈。如第四十四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中:曹操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下江南欲吞并东吴。此时此刻,东吴内部政治争斗已是非常激烈,以张昭为代表的文官多想投降,以鲁肃为代表的武将主张抵抗,两派之争相当激烈,他们在孙权面前陈述观点,据理力争,各不相让,使孙权不知如何是好,难以决断,进退两难,这就是内部的政治争斗。而在东吴内部争执不断、孙权左右为难,形势极不明朗的情况下,诸葛亮只身过江,来到东吴,与江南的文臣刚一照面,张昭等人便相继发难、唇枪舌剑、轮番攻击;诸葛亮则不慌不忙、沉着应战、针锋相对、据理力辩、言辞犀利、势孤而理不孤,尽挫江南一班文臣锋芒,或使其无言以对,或使其满面羞愧,还有后面的智激周瑜,这即为外交争斗,唇枪舌战,精彩绝伦。作者将这些内部政治争斗、外在外交之争,与后面的赤壁大战交织在一起写,既充分表现了当时的复杂形势,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以及相关集团的矛盾冲突,又生动的反映了结盟、共同拒曹的全过程,还为曹操兵败,孙权、刘备取胜埋了伏笔,下了注脚,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斗争却激烈异常,更扣人心弦。又如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一回”,周瑜请刘备会面,设宴相待,并埋伏刀斧手五十人于衣壁中,抛杯为号,欲除刘备欲为国除去后患。饮宴

之时,周瑜起身把盏,待发现刘备身后一人按剑而立,到弄清此人为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时,吓得汗流浃背,因而不敢轻举妄动,刘备安然返回,这在三江口之战前,此后,蒋干向曹操自荐: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周瑜于群英会上设下圈套,使用反间计,让蒋干盗书,借曹操之手除了蔡瑁和张允。这一着妙棋,无异于斩掉了曹操的左右手,既除去了心腹大患,又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也是将各怀心事、暗藏杀机的外交斗争与短兵相接、战场争锋交织在一起来写,使的各方的矛盾冲突更加突出,既反映了孙吴联盟的不坚固,又为曹操连船练兵的原因作了解释。这足见作者的苦心经营,一番匠心,把战场明争与战场外暗斗结合起来写,使读者的心随之起伏,情随之波动。

三、运筹帷幄重决策,奇谋妙计定成败

《三国演义》写战争着重于写统帅部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着重于战略决策及战术的应用,往往以奇谋妙计定成败,多出奇制胜,突出了统帅部、谋士团在战争的重要作用。如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听取许攸的建议,劫乌巢、烧粮草,以七万军胜袁绍七十余万众;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与诸葛亮不谋而合,决定用火攻,施苦肉计让黄盖诈降,接着又派庞统过江授曹操连环计,最后火烧赤壁,所以孙刘联军以数万之众胜曹操八十余万;在彝陵之战中,陆逊以十万兵敌刘备七十余万精兵,先坚壁不出,后火烧连营,转守为攻,迫使刘备败走白帝城。这三次重大战役,均以少胜多,以弱克强,都是用了火攻,都体现了统帅部或谋士团的正确决策、运筹帷幄、妙施巧计、连环用计、计中有计、重视战略、战术的应用,才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才得以决胜千里。就穿插于这几场大战之中的小仗也是如此,不用说诸葛亮火烧博望、白河水淹、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火烧葫芦峪,这些战例无不闪着智慧的光芒。更有苟攸献计劫粮车、许攸定计诀漳河、郭嘉遗计定辽东、徐庶用计袭樊城、庞统计取涪水关,等多谋善断、长于神机妙算的谋士;还有张辽将计就计战合淝、巧设伏兵逍遥津;黄忠巧计夺取黄天荡、以逸待劳占对山;赵云据汉水以寡胜众;关云长计拔襄阳郡、放水淹七军;姜伯约背水破大敌、弃粮胜魏兵;这些有勇有谋、长于领兵作战的武将;就连勇猛过人、脾气暴躁的张飞也能智取瓦口隘、义释严颜,竟然也粗中有细、偶然用计。这么多的战例,或设伏、或劫营、或水淹、或火攻;或江上水战、或陆地车攻、或马上对阵;或声东击西、或围城打援、或调虎离山;形式多样、规模不

一、见仁见智、各显其能、兵法战策、多在其中,难怪人们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通俗兵略。

四、情节事件显性格,战争之中写人物。

《三国演义》将人物置身于事件冲突之中、战争纷争之内,让人物去表现,以此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使人物形象在复杂的情节中更加鲜明。且不说于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事件来突显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特点;且不说于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战长沙等事件来表现关羽的神勇无敌、忠肝义胆;且不说于长坂坡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据汉水以寡胜众、凤鸣山力斩五将等事件来塑造赵云英勇盖世、一身是胆;且不说于立马长板桥、义释老严颜、葭萌关下战马超、智取瓦口隘来表现张飞的勇猛过人、粗中有细。单说以造箭欲除诸葛亮、遣丁奉、徐盛追杀诸葛亮、被三次气死等事件来反映周瑜的妒贤嫉能、心胸狭窄;单说以不听诸葛亮的叮嘱、不听王平的劝谏,在山顶扎营,失掉街亭等来表现马谡的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特点;单说以甘被杖责,书信诈降,放火烧船,冒火冲杀诸事件来表现黄盖的忠勇果敢、不计个人得失。《三国演义》于诸多战争中塑造了许许多多人物形象,他们或足

智多谋,或昏庸无能;或英雄盖世,或软弱无能;或是忠肝义胆的大丈夫,或为阴险奸诈的伪君子。那么多的人物在上演着一场场历史大剧,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战争中把人物表现的各具特色、活灵活现、形神兼备、生动鲜活。

五、轻松场面巧穿插,张弛有度写战争。

《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战争,即便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这样大的战争场面、少有血流成河、尸骨如山那样惨烈的场面描写往往却在大战在即、战云密布、刀出鞘、弓上弦的紧张气氛中插入一些轻松的场面、将战争写得张弛有度,极富诗情画意,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如赤壁之战前:周瑜不管曹操大兵压境,敌众我寡之势,在蒋干来做说客时,大摆筵席、群英会上舞剑作歌,这即为大将风度、英雄襟怀;诸葛亮草船借箭时,靠近曹军水寨,传令擂鼓呐喊,鲁肃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劝其只顾饮酒取乐,置身如此凶险之地,诸葛亮泰然自若、谈笑风生且明知周瑜要以此来加害自己,仍是沉着冷静、淡然置之;更有曹操大船设宴、横槊赋诗、“对酒当歌”、“慨当以慷”,拥兵百万、心雄万夫、踌躇满志、志在一统江山、平定天下,真乃一时之雄也。更有马谡失街亭之后,司马懿兵临城下,西城危如累卵,诸葛亮却令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两小童携琴一张,于城楼之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看毕,教前军作后军,后军作前军,往北山路而退。这一着险棋,既使西城化险为夷,又为大军后撤赢得了时间,这轻松自如、从容不迫的妙招真叫人拍案叫绝!这诸多富有诗情画意的场面穿插,将战争写得一波三折、有张有弛、如一首首英雄史诗,一曲曲疆场壮歌,曲折回环、跌宕起伏、极富节奏感。

总之,《三国演义》一书,人物众多、形势复杂、作者却组织得有条有理、主次分明、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高超的叙事才能,全书结构宏伟严整,看似头绪纷繁,却又脉络分明。全书以描写战争为主,可以说是一部全景式军事文学作品。作者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写战争,采用“七分实、三分虚”的方法,把大小四十余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写得各不相同、有声有色、多姿多彩;将政治纷争、外交争斗与疆场搏杀互相交织;将统帅部的运筹帷幄、战略决策及战术的运用与实战效果相结合;将人物放在战争之中,让人物一个个登台亮相,于复杂的情节之中突显人物性格;把富有诗情画意的场面穿插于战争之中,把战争写的有张有弛、极富节奏感,这都是《三国演义》写战争的特色。全书描写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不光给人们生动的表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且将战争写得气势恢宏又极具情趣,难怪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对我国的历史小说的繁荣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直至当今,人们还不断地从中得到人才学、领导科学、商战技术等领域的启示,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5页—第33页。

于非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第259页—第260页。

第四篇: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作者以恢宏的笔调描述了战争残酷的一面,同时也将各种谋略运用夹杂在战争描写中,以突出交战双方斗智斗勇的军事才能,增加了战争场面的可读性。关键字:《三国演义》 战争

谋略

《三国演义》是写古代战例的典范作品,它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特别精彩的是对战前准备的描写:敌对双方如何确定战略战术,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刺探虚实,如何利用对方的弱点,都写得十分生动逼真。

一、从政治斗争着眼,从战略决策写战争

后汉三国时期,是军阀横行、战争频繁的时期。《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有着明确年代标记的长篇章回小说,标志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正式形成,它的艺术贡献是巨大的。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共描绘了大大小小的战役四十多次,但是无一不有声有色,惊心动魄。可以说在古典文学领域,实在很难找出第二本像《三国演义》那样展示如此丰富多彩、胜境迭见的人才形态和战争形态。更为巧妙的是在罗贯中的笔下,数十次战争变化多样,无一雷同,无不体现出各自的特点。

政治和军事如同一对孪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三国演义》成功地描写了众多的战争场面,这些战争场面大多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然而,《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从来不是独立的、静止的,而是跟着政治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军事斗争始终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就是每次战争之前或战中,交战双方为了能使自己在交战中取胜。总是先采取一些政治措施,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从而促使条件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转化。具体到每一场战争,作者并不是静止或孤立地单纯写战争,并不是一味的写交战双方的打打杀杀,而是特别重视“谋略”的作用。谁能在战争中谋略得当,策划正确,谁就能取得相当的主动权,谁就可能在战争中取胜;反之,如果谋略失当,策划失误,谁就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可能遭到失败。总之,《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面是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的,同时特别重视谋略在战争中的应用。

战前展开政治外交,促使条件向有利于自己一方转化。《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几次著名的战役,一开始,交战双方总是采取一系列的外交和战争行为,促使条件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转化,为战略决战扫除障碍。一方面显示了作者的军事天才,另一方面又避免了过于单调、呆板,从而更符合战争的客观规律。这方面,最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是曹操和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在曹操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基本上统一北方又在新野打败刘备的前提下进行的。曹操亲率水路大军83万,号称“百万雄师”,意在一举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南方,志在必得。形式似乎很有利于曹操,孙刘一方兵微将寡,形式岌岌可危,加上刘备在新野遭败,真可谓是雪上加霜。但就在此时,战争的形势随着孙刘联盟的建立已经发生了变化。早曹操未展开又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刘备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经过激烈争论,加之周瑜的支持和争取,终于建立了孙刘联盟,为这次决定孙刘生死存亡的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曹军和孙刘联军的对峙局面形成后,周瑜先派甘宁率军在三江口挫败曹军锐气,孙刘一方增加了胜利的信心。曹操在三江口受挫之后,由张允、蔡瑁训练水军,准备来日再战。刘备,孙权为了铲除熟知水军之法的张、蔡二人,周瑜巧设计谋,在群英会上使蒋干中计,借曹之手杀害张、蔡二人。诸葛亮以自己过人的智谋,从曹军那儿得到了大量的武器——箭,弥补了军需的不足,孙权双方达成了“火攻”的策略后,由黄盖施苦肉计,取得曹操的信任。在蒋干第二次入吴之后,周瑜又巧设计谋,使得庞士元得以施行连环计,这就大大增加了战争的打击力度,从而为消灭曹操的有生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的情况下,诸葛亮巧借东风。到此,决战的条件都以成熟,只等决战时刻的到来。于是孙刘联军在周瑜和诸葛亮的领导以及合理有效的部署下,终于以少胜多,歼灭曹军主力,使曹的势力局限在黄河流域,三国鼎立的局面终于形成。

纵观整个赤壁之战,曹操由胜到败,孙刘由劣到胜,有其必然性。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曾先后诛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等北方的割据军阀,逐渐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这集中体在“横槊赋诗”上,又加之他置诸多兵家大忌于不顾,妄想一举并吞江南,统一全国。这就使他慢慢地由主动变为被动。而孙刘方面由于君臣和睦,将帅同心,士气高昂,又加之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外交活动和军事部署,一步步由被动转为主动,一举消灭了曹操的主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从而使“赤壁之战”在中国战争历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当然也成为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先例。

二、毫不重复的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术的完美结合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是把战略思想与战争战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却毫无重复。战争是战略思想的具体表现,只有战略思想而无具体的战争去实现,无疑是一种空想;而没有战略思想指导的战争,也只是一种无目的的流寇式的战争。任何一个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者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就必然会有一种总的战略思想,并在这一总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方法、措施。体现在战争上,就是战略思想确定之后,必通过具体的战争战术加以实施。关键是一部小说,怎样将这两者巧妙地加以结合。《三国演义》实可称之为体现其方法的典范之作。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描写战争的艺术方法是丰富多样的。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彝陵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大战役,又都不得是用火攻,但写来却毫不重复。一者是火烧连船,二者是火烧粮草,三者是火烧连营;或以逸待劳,或出奇致胜,或静以待变。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数十万渡江南下,孙刘联军抵御。两军隔江对峙,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借东风,巧用火攻,火烧连船,大败曹军。曹险被俘,后华容道遇关羽义释之,才得以重返中原。

例如袁曹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双方的力量对比、客观条件的优劣差别都不利于曹军。但由于曹军这一方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利用和扩大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火烧粮草辎重,一战而胜,乘胜再下,各个击破,取得击溃和全歼主力的胜利。

吴蜀彝陵之战,吴军连败十馀阵之后,陆逊下令坚守不出,采用战略退却的方针,促使蜀军向骄傲、焦躁、疲惫、松懈、轻敌方面转化,以至刘备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馀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第八十四回),造成吴军战略反攻的极好条件,后火烧连营八百里,结果刘备全军覆没。《三国演义》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战争描写最成功的的演义小说,在罗贯中的妙笔下,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战争场面也变得别开生面,作者采用恢弘的笔法,将战争描写与谋略的运用完美结合,不仅让读者真实的感受到战争现场的宏大场面,也可以领略到军事家的谋略运用的风采。

第五篇: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色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色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和成就,可以概括为六个字:丰富、深刻、生动。丰富,是指它写出了战争的多姿多彩,每次战争,各有特点,互不雷同;深刻,是指 它通过真实的艺术描写,反映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思想启示;生动,是指它的描写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特别是通过战争的描写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全书最突出的是关于三大战役的描写: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这三次大的战役,都影响到三国时期的整个历史进程,同时又在全书的艺术构思和艺术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作者是很用心地写出来的,所以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这三次大的战役,有其相似之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攻,结果都是强弱转化,弱者战胜了强者。但作者写来却毫不雷同,而是各具特色,显得丰富多彩。这是 因为作者具体地写出了三次战役交战双方不同的特点,所处的不同的环境条件,所面临的不同矛盾,以及不同的强和弱的转化过程。

《三国演义》写战争写得很深刻,主要表现在它并不是停留在两军对垒、两阵对圆、两将交锋等程式化、简单化的描写上,而是从多方面复杂的矛盾斗争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斗争、政治斗争乃至外交斗争结合起来描写。《三国演义》写战争不完全是一种军事力量(如兵力、粮草等)的较量,而是更着重于表现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是否正确,突出了战争中人的主观作用,将斗武和斗智、斗勇结合起来。特别是斗智,也就是谋略的运用,在战争胜负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规模宏大的战役,作者总是将各次战争特定的环境、条件,双方的战略布署,战术运用,力量对比,矛盾转化等等都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示出战争中矛盾 转化的过程和胜败的原因。因此,不必等到作者写出最后的结果,读者就能从小说对战争进程的真实描写中,判断出谁胜谁负,而且了解到为什么胜和为什么负的原因。

三大战役中,赤壁之战是最复杂、最丰富,也是描写得最为精彩的。这实际上写的是在一场重大的军事斗争之前的一场外交斗争。作者以精彩的笔墨,生动地写出这场尖锐复杂、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表现了《三国演义》的作者在描写战争时眼界很开阔,不是只看到具体的战役本身,而是对战争的进程和全局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说明《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的深刻性,其中所揭示的内容,与以科学总结战争客观规律著名的《孙子兵法》是完全相符的。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兵不厌诈;以已之长,攻敌之短;骄兵必败等等。这些,即使在今天进行战争也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对我们处理其他事务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国演义》对战争的描写,有时从大处着墨,如大将军勒马横刀,收“铁骑突出刀枪鸣”之效;有时从小处下笔,收“低眉信手续续弹”之功。两种手法往往互相补充。例如(《三国演义》第46回),“用奇谍孔明借箭”一回,就写得忙中有闲,动中有静。孔明与鲁肃坐在扎满草人的船中,向曹军水寨开去。鲁肃惊问:“倘曹兵齐 出,如之奈何?”孔明却谈笑自若。作者又别具匠心,引了前人一篇《大雾垂江赋》,给异常紧张的气氛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一面是“只顾酌酒取乐”,一面是鼓声震天,箭如雨发。结果是诸葛亮空赚了曹军十万余支箭。既损了曹军军备,又破了周瑜加害之心。纵观整个事件过程,忽而低沉、忽而昂扬;忽而紧迫、忽而松散。戏剧性的情节给人以高度的美感。

总之,《三国演义》对于战争的描写,富于变化。全书共写了大小四十余次战争,这些战争写得千变万化,各俱特色,作者善于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写得有声有色。《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战争,既有旷日持久的对垒,也有短兵相接的速决战,既有上百万人参加的大战,也有千百人出场的小打,这些战争,有的以强制弱,有的以 弱胜强,有的先胜后败,有的转败为胜,有的刀枪相向,有的出奇制胜。整个战争描写风云变幻,曲折跌宕。

下载浅谈《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国演义》与《左传》战争描写比较

    汤婷婷 (安徽大学 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039)摘 要:《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三国演义》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战争描写在两部作品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定稿)

    试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05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李春生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精选5篇)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摘 要:《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共九十七年的历史。小说描写了大小战争共四十多场,上百个战斗场面,展示了一......

    浅谈三国演义对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

    浅谈《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一个各方势力军阀割据、战争频发的换乱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宏大的战争史。而《三国演义》就是以......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五篇范例]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一个各方势力军阀割据、战争频发的换乱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宏大而残酷的战争史。而《三国演义》就是以这个......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毕业论文doc)资料

    河北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年级:2014级专业:汉语言文学 联系电话:*** 姓名:冯梦龙 论文题目: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我申请学位 学生......

    解读《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写写帮推荐)

    解读《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 山东省临邑县兴隆镇西袁学区小学陈恒利郎玉香 邮编:251505 电子信箱:1524454128@qq.com 本文主要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战争故事情节的分析,浅......

    描写战争的古诗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现代文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