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国演义战争艺术的审美价值

时间:2019-05-13 05:3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三国演义战争艺术的审美价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三国演义战争艺术的审美价值》。

第一篇:谈三国演义战争艺术的审美价值

谈《三国演义》战争艺术的审美价值

谢灵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题材上彰显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和谐美,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美,描绘的战争场面具有多样美,安排的艺术结构具有错落美,运用语言具有半文半白的雅俗美。因而它不仅能增长人们的历史知识,丰富人们的谋略经验,而且可以让人从中吸取文学营养,得到艺术上的审美享受。关键词 《三国演义》 战争艺术 审美价值

作为三国历史艺术再现的《三国演义》,和广为人知的《孙子兵法》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瑰宝。《孙子兵法》从理论上阐述了战争谋略、战法决策、用人之道等问题,《三国演义》则把有关的见解寓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之中。小说不但写出了战争的紧张壮烈,血与火的拼杀,而且在金戈铁马的争斗中,还写出了饮酒赋诗、山林贤士聚会等富有抒情意味的场景,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军事人物形象。因此,《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能使读者获得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一、《三国演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和谐美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罗贯中依据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史料,对元代《三国志平话》和流传在民间的“三国故事”加以艺术的再创造而成的,是民间创作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关于罗贯中,目前所知甚少。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或谓无名氏作)、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等记载,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多才多艺,写过词曲、杂剧,尤以小说成就最大。除代表作《三国志演义》外,还著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还著录了他所作的三部杂剧作品,今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以赵匡胤、赵普为中心,歌颂了贤君明相,与《三国》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

《三国演义》叙写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朝统一期间近百年的历史故事。作者以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发展及结束为基本线索,广泛描写了当时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矛盾斗争,塑造了众多的军事家、政治家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历史面貌。小说中描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合乎历史真实的,但《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书,而是一部文学作品,它在对历史事件选择、加工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艺术想象来塑造人物和编述故事情节。那些闪烁着艺术光辉的典型人物,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周瑜等,都已家喻户晓;作品中像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老幼皆知,广为流传。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把历史演义小说推到了最高峰,对后世历史小说的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也给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数百年来,对社会生活产生着多方面的作用。清代文人魏裔介在《三国问答序》一书中所说:“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应当说,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成功,显示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和谐美,二、《三国演义》塑造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美 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中既注意了历史真实的原貌,又不受历史人物、事件的限制,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加工,使情节丰富,人物更典型,形象更鲜明,个性更突出。作者在安排人物的出场,在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和在政治、军事斗争中表现人物的个性上都有创造和独到特色。可以说,这部小说的创作成功,首先是在人物塑造上有着惊人的成就。

罗贯中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着重写人,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战争的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其遵循的创作原则,就是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突出某一个方面,加以夸大,用对比方法,使得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刻画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是把民间有关曹操奸诈的各种传说集中起来,使其一举一动都露出一副奸诈相;而描绘诸葛亮的智慧,则是把他置身于军事斗争的前哨,凭借其惊人的预见性与周密的运筹,挫败敌人,显示出他非凡的智谋;作家主题歌颂正统,刘备就成为仁义的化身,而曹操则成为历史上奸雄的代表。

正因为如此,鲁迅批评《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这几成定论。其实罗贯中在人物塑造方面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殊不见孔明料事如神,却误用马谡,坐失街亭;曹操虽奸诈险恶,但也慧眼识英雄;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刚愎自用,而招致失败。可见,《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艺术形象仍具有鲜明的个性美。罗贯中塑造人物形象,不是贴标签,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出来的。小说写了大约四百多个人物,主要人物如诸葛亮的多谋善断、曹操雄才大略、刘备的仁德宽厚、关羽的大义大勇、张飞的莽撞勇敢、赵云侠肝义胆、孙权的任人唯贤、周瑜英俊潇洒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形象。

由于《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形象有着开拓性的审美价值,因而其中的许多故事和人物,也影响着人们审美实践的行为方式。比如刘备、关羽、张飞的结义,就被很多人模仿,至于诸葛亮、关羽、赵云、黄忠、周瑜、黄盖等形象,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了后人生活中的榜样。《三国演义》描绘战争场面的多样美。

作为描写战争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功地描绘了汉末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战争的规律,作者着重表现了战争中策略和智慧的斗争,变化多端的战争场面,从而表现出战争的复杂性。一是表现战争的多样化。小说写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展开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例如空城计;或分伏击战、偷袭战,例如诸葛亮六出祁山;或分阵地战,游击战,例如周瑜火烧曹操大军,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诸种形式的战争在作者笔下千变万化,互不重复,各具特点,表现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是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的多变性,关键取决于运筹者的智能。指挥员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相连。而对每一次较大战争的描绘,作者都要选择不同的角度,将主将的性格、兵力部署情况、双方力量的对比、战略战术的运用、最终的结果等,无不交代得清清楚楚。例如赤壁之战,是全书描写战争最突出的。这场战争场面宏大,水上、陆地,前线、后方,正面交战、暗中斗智,无不体现出来,其中人物众多,几乎小说中所有重要角色都露了面,但作家创作思路清晰,主要表现的就是以少胜多、以智谋胜骄满、以联合胜孤独的军事战略。

三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同中求异,构思精巧。如同是南征,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而曹操的南侵则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虽然战争总是在紧张、惊险、激烈的气氛中进行,但有时赋予英雄史诗般的激昂格调,如赤壁之战、七擒孟获;有时则显出从容不迫的安详,比如空城计中诸葛亮专心弹琴、赤壁之战中庞士元挑灯夜读,动中有静,余味无穷。

四、《三国演义》艺术结构的错落美

由于《三国演义》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可以理出其结构脉络。郑铁生的《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分析其结构,就是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战役,形成一个战争系统。不少学者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的苦肉计,孔明草船借箭、借东风、关羽华容道释曹操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逐一串联而成了大系统。《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为主体,蜀、魏之间有战无和,蜀、吴之间和多于战,吴、魏之间则战多于和。突出了创作主题,形成为严谨的艺术结构,打破了传统章回小说的写法,显示出结构上的错落美。

又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需要前后呼应、首尾一贯,因而《三国演义》需要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以形成统一的小说系统。《三国演义》将长达九十七年的兴亡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具体在处理近百年的历史事件中,从三国故事开始至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后面的四十六年,时间长度其实几近一半,却只用了十六回来概括历史演变,其结构安排明显不平衡。这是因为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前五十年正是蜀汉由无到有、由弱至强,遂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这诸种辉煌业绩自然值得作家大书特书。然而当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汉形势急转直下,时日无多,面临溃亡,因而描绘篇幅大为缩小。也正因为如此,作家颇费心思的安排主次,在叙述三国人物故事中也有意无意间偏重于蜀、魏君臣方面,对吴国描写是较为粗略。可见作家的结构安排有轻重之分,艺术匠心之独到。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战争艺术所体现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当今社会,竞争机制全面引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对决策、谋略、用人等竞争环节越来越予以高度的重视。现代学者在对《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战争题材进行文学本体研究之外,还尝试从人才学、管理学、领导艺术和决策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现代人才学、管理学、领导和决策理论提供形象的历史阐述,以期对每一个参与竞争的人有所启示和裨益,这也是《三国演义》战争艺术引以为重的审美价值。

作者简介:谢灵(1954—),女,安徽蚌埠人,教授,从事军事写作学、军事文艺理论、军人审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原载:《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5期,总第222期

第二篇:三国演义战争描写艺术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三国演义》描写战争艺术

论文作者:刘塑

准考证号:270112200029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黄鹤

主考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年 月

论文题目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他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与战略决策。以人作为叙事的中心和灵魂,擅于描写战争是它的杰出成就。继承并发扬了《史记》、《左传》对战争的描写方法。全书共120回,共描写四十多次战争,都特色鲜明,摇曳多姿。作者着力描写战争,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政治斗争与战略决策,战略思想,谋略与战术合理运用,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写的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符合冷兵器时代大小规模战争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以主帅“谋略”得失为成败关键的原则。尤其对重大战役更是着力描写。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更是决定了三国魏、蜀、吴的国运。虽然战争精彩纷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但作者更是以恢宏的笔调描述了战争的残酷的一面。通过作者对战争描写的研读,体会它对我们今天工作、生活的启发意义。

论《三国演义》描写战争艺术

一、乱世的起源—政治斗争与战略决策

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黑暗腐败和天灾频繁,爆发了黄巾起义,朝廷派兵镇压。虽然镇压成功但也动摇了汉朝的统治根基。紧接着宦官与外戚的争斗使汉朝走向崩溃的边缘。到了董卓进京时,汉朝已经开始瓦解。董卓的专权使各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在讨伐的过程中,各路诸侯为争夺天下,各据一方,经过战争的较量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之间又不断地进行斗争,最后相继灭亡,由西晋统一了全国。就如《三国演义》的开篇所写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一段由合而分,又由分而合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同的政治集团之间进行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过程。各个政治集团进行政治斗争的最终目的是要统一天下,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就是战争。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三国演义》成功地描写了众多的战争场面大多形象鲜明,各具特色。每次战争之前或战争中,交战双方为了能使自己在交战中取得胜,总是先采取一些政治措施,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从而促使条件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转化。具体到每一场战争并不是静止或孤立地单纯写战争,并不是一味的写交战双方的打打杀杀,而是特别重视战略决策的作用。谁能在战争中决策得当,决策正确,谁就能取得相当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战争中取胜;反之谁决策失当,决策失误,谁就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这期间最经典的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前夕,孙策死前把东吴托付给孙权。东吴根基不稳,又逢新主。孙权听从诸葛谨之言“勿通袁绍,且顺曹操,然后乘便图之。”于是与曹操结盟。袁绍听后大怒,起七十余万人马,攻取许昌。曹操起军七万迎敌。就这样官渡之战打响了。战前田丰狱中上书谏言:“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绍怒,欲斩田丰。在官渡之战中,战争一开始,双方的力量对比,客观条件的优劣差别都不利于曹军。袁绍兵多粮足,主动攻打曹操,曹操兵少粮乏,被动应战,粮草成了影响双方胜败的关键。对这一点,双方谋士都看得很清楚。袁绍的谋士沮授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曹操的谋士荀攸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以一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但对于各自谋士的正确分析与判断,双方主帅在决策上却有天壤之别,袁绍听了沮授的话是“怒曰”,曹操听了荀攸的话是“所言正合我意”,由此,双方主帅的谋略见识,决策能力高下立判。经过两个月的战斗,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有返回许昌之意,问之于荀回信要曹操坚守待变,曹操于是“令将士死守”。后来曹操从袁军细作处得知韩猛将运粮来前线,派徐晃半路拦截烧了韩猛所押粮草,“曹操大喜,重加赏劳。”而“绍大怒,欲斩韩猛。”袁绍的谋士审配说: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一个因粮草短缺而欲退兵,一个因粮草被劫而大怒,此时,粮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在决策上双方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别。袁绍派出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守乌巢,而淳于琼并没有感到自己肩挑的是一副事关战役胜败的重担,”既至乌巢,终日与诸将聚饮。“另一方面,许攸劫获曹操密报,劝袁绍趁虚攻击曹操,袁绍却不与理会,后因小事要斩许攸。许攸夜投曹操,曹操听从许攸建议,亲帅大军往袭乌巢,将袁绍乌巢之粮一把火烧个干净,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二、战略思想

战争是战略思想的具体表现,只有战略思想而无具体的战争去实现,无疑是一种空想;而没有战略思想指导的战争。东汉末,天下群雄并起。强者如官渡之战的袁绍拥有冀、青、幽、并。起70多万大军征战天下。勇者如虎牢关下的吕布英勇无敌,那怕傲气无双的关羽也不得不如张飞、刘备等联军首战吕布。贵者如刘表,正中的皇族。坐拥荆州,精兵强将以固守荆土等。以上种种三国时却只有北魏、蜀汉、东吴从中崛起。根本原因在于其他诸侯没有总的战略思想。北魏、蜀汉、东吴的确立是因为都有各自的战略思想,并在这一总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方法、措施。主要体现在战争上,就是战略思想确定之后,必通过具体的战争战术加以实施。

(一)北魏的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思想。

曹操在诸侯割据时以由东汉的寄人篱下的小官吏,逐渐地壮大实力,成为一个实力较大的诸侯。但还有许多敌对的诸侯如吕布、张绣、袁术、袁绍,特别是袁绍掌握了七八十万兵马,是当时全国实力最大的诸侯,如果没有所转变只会如过眼烟云被其它诸侯所吞灭。但曹操迎来了人生中最重大转折——献帝还驾洛阳。曹操与谋士商议奠定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思想。迎献帝移驾于许都,由于掌握了汉献帝,曹操发动战争就可以借助皇上的“圣旨”,达到出师有名,指挥战斗得心应手,并依次战胜了与曹操敌对的诸侯,使曹操不断扩充实力来达到统一北方。统一北方后曹操随着实力的增强,敌人的减少。野心也大了起来,由原来的“奉天子以令诸侯”战略思想变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战略思想,并屡次发动南征之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曹操与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曹操一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战略思想与另一方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的较量。

(二)蜀汉的崛起—联吴抗曹战略思想

刘备在诸侯割据中,虽有皇叔之名,却无皇叔之实。诸侯中偏于弱小,在征战中败多胜少,多次投靠于其它诸侯。但屡败屡战得以在乱世中挣扎直到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时,在隆中决策出属于自己的战略思想—联吴抗曹。诸葛亮先分析当时的两大势力,北方的曹操和江东的孙权。“孔明: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江东,以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 不可图也。”指出曹操以弱胜强是说明曹操雄才大略,现在又“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战胜是不可能的;东吴的孙权,从父兄开始经营了三世,其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要战胜也是不可能的,只能作为盟友团结。接着明确指出刘备应以荆、益之地作为根据地,东联孙权,北据曹操的联吴扩曹的战略思想。刘备采纳后,实力逐渐扩大以至于成就三分天下的局面。

(三)东吴的崛起—据天险以图天下。

《三国演义》中东吴是独特的。它的创立是由父、兄、弟经营所来。它不同于蜀汉的皇室正统、北魏的强大实力,始终处于不弱不强的状态。但它却又属于自己的精彩,三国中三大战役其中的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都是通过东吴所发起的。江东不被诸侯吞并始终稳定源于它独特的战略思想。孙权接手江东时根基未稳。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与鲁肃谈论,终日不。,一日,夜半,权问肃曰:“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北,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恒文之士,君将何以教我?”肃曰:“昔汉高祖欲尊事父帝而不获昔,以项羽为 也。今之曹操可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恒之乎?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血半。今乘北方多多,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部以图天下,此高祖之业。” 也后来江东的稳固起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谋略战术的合理运用。

《三国演义》于战争描写中体现了谋略的运用。三国统帅皆通兵学,在他们指挥的战役中,兵学理论与军事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三国时期大小战役中,“反间计、离间计、火攻、空城计、苦肉计、美人计、连环计等各种军事奇计屡屡运用。特别是赤壁之战中、军事谋略和战术运用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

赤壁之战前,曹操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等诸侯平定了北方,并且多次发起南征之战。当刘表病逝,荆州内部不稳,曹操挥师而下。刘琮惧怕曹操不敢应战。曹操在新野打败刘备后,一方面巩固攻下占领的荆州地盘,另一方面追杀刘备。败刘备于当阳。降刘琮于襄阳,得荆州之战、江陵之资后。曹操亲帅水路大军83万,号称“百万雄师” 意在一举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南方,志在必得。形式有利于曹操,孙刘一方兵微将寡,形式岌岌可危,加上刘备在新野遭败。孙权在战与降的问题犹豫不定,可谓是雪上加霜。但就在此时,战争的形势随着孙刘联盟的建立已发生了变化。危机初现时,刘备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诸葛亮采用激将法使孙权下定了抗曹的决心。又使同样方法获得了周瑜的支持和争取,终于建立了孙权联盟,为这次决定孙刘生死存亡的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军和孙刘联军的对峙局面形成后,周瑜派甘宁率军在三江口挫败曹军锐气,孙刘一方增加了胜利的信心,曹操在三江口受挫之后,为了弥补自己的军队不可水战的弱点,由张允蔡瑁训练水军。曹操为了试探孙刘联军的情况,派蒋于去见周瑜。而周瑜为铲除熟知水军之法的张祭二人。巧计计谋,在群英会上使将于中计,借曹操之手杀害张蔡二人。破坏曹操训练水军的计划。使曹操的主动战局陷入极大被动。诸葛亮以天文知识和鲁肃相助。使曹操损失了水战军非常重要的十几万之箭,弥补了孙刘联军军需不足。使曹操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孙刘双方达到“火攻”的策略后,由黄盖施展苦肉计,取得曹操的信任。蒋干第二次入吴后,周瑜又巧设计谋,使庞士元得以实行连环计这就大大增加了战争的打击力度,从而消灭曹操的有生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的情况下,诸葛亮巧借东风。决战的条件都已成熟,只等决战时刻的到来。于是孙刘联军在谋略与战术的合理运用下,终于以少胜多,歼灭曹军主力,是曹操的势力局限在黄河流域,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四.战争描写的人物塑造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人物塑造。战争的艺术终究是人的艺术,是主帅、谋士和猛将的艺术。《三国演义》很成功的塑造了曹操、诸葛亮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些主要人物,无不是个性突出,形象鲜明,有血有肉。放射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描写的既是主帅、谋士和猛将,这些人物的一切活动自然都与战争有关。人物塑造和战争描写是相辅相成,分割不开的。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精彩的例子加以佐证。如吕布的“辕门射戟”、赵云的“单骑救幼主”、张飞的“威震长坂桥”、关羽的“温酒斩华雄”等等。

(一)描写人物的具体化、完整化。

这是《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一大优点。作者在描写正面人物的时候不能避其缺点,写反面人物的时候能不避其优点,使人物形象更生动。例如: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奸臣。一举一动都似隐藏着阴谋诡计。在他年幼时与叔父耍心眼可看出他的奸诈。作者借书中许劭的话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又在刺杀董卓未遂逃跑到吕伯奢家时,误杀吕伯奢全家后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的话。《三国演义》还描写了嫉贤妒能,随意乱杀下属,多疑成性等方面缺点。但作者并不应为他是反面人物而抹杀他过人的才能。并对曹操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才能所描写也是相当生动。在作者笔下,曹操也有英雄的本色。曹操在政治上远见卓识。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曾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胸怀大志,已实现天下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刘备暂投曹操时,曹操看出刘备是跟自己争夺天下的劲敌。从内心想法说,是想杀刘备的。但在郭嘉以全局来劝谏曹操后,曹操果断了杀害刘备的考虑。这说明曹操是从长远看待问题的,是雄才大略的。在官渡时,善于纳谏。常常亲临前线,身先士卒。渴求贤才,广泛地招贤纳士,因而造成“文有谋臣,武有勇将,威震山东”的胜利局面。

(二)通过人物的活动和人物相关系,采用对比、烘托、渲染等手法,突出主要人物形象。例如:诸葛亮

诸葛亮在作者笔下是智慧的化身,作者用大量的章节去塑造诸葛亮。而诸葛亮的智慧、才干特别是预见性,恰恰是战胜强大的对手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在空城计的情节中,司马懿在夺取街亭后率十五万大军压进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诸葛亮在危急情势下,机智果断的设置了“空城计”。司马懿见城门大开,诸葛亮在城楼上神情自若的弹琴后退兵而走。当司马昭向司马懿询问缘由时,司马懿称诸葛亮为“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另一方面,诸葛亮见司马懿退兵后,拍掌大笑。笑司马懿无能并叙述使用空城计的原委。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叙述内容完全一致,用词也多有相同。作者这样描写说明诸葛亮完全料定了司马懿在“空城计”面前的判断和处理方法,突出地表现了司马懿的高明,但诸葛亮棋高一着。作者把诸葛亮用计的想法写在最后,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情节的惊险性和奇特性。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是一个才智高超的强者,诸葛亮的智慧在于强者的较量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五.战争描写的残酷性

《三国演义》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酿成的军阀混战。作者虽然没有具体描写战争给底层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给社会生产带来的巨大破坏。但是从作者的寥寥数语中,我们还是可以一窥战争的残酷和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例如:董卓迁都长安而焚洛阳的就是非常典型的描写。“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第四回中写到董卓的残暴“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下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又如曹操为报父仇,悉起大军,洗荡徐州“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在第九十一回作者借当地土人和诸葛亮之口说:“自丞相经过之后,夜夜只闻得水边鬼哭神嚎。自黄昏直至天晓,哭声不绝。瘴烟之内,阴鬼无数。因此作祸,无人敢渡。”“此乃我之罪愆也,前者与岱引蜀兵千余,皆死于水中;更兼杀死南人,尽弃此处,狂魂怨鬼,不能解释,以致如此。吾今晚当亲自往祭。”由此可见战争的残酷之一斑。这些描写即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反战思想,也是对我们的警示。

六.结束语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历史题材的典型代表,其对战争的描写具有横高得艺术性,值得细细研读。对于我来说,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要想写完一篇值得肯定的论文,就要大量的查阅资料,不懂得地方就得询问为什么。比如我在写战争的时候,不知道要写什么`,如何写的完整的时候,我就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查证找据,仔细研读《三国演义》原著是自己更深入的了解三国。通过阅读作者的战争描写艺术,使我认识到,现实生活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虽没有战争的生死拼杀,也没有战争的谋略、战术。但一个人的好坏,生活质量的高低,人际关系的通融等等,都需要我认真、仔细地思考与运作,从而赢得人生的成功。当然,一部《三国演义》,囊括了百年的战争历史,非一言而能明细。还需要经过时间去慢慢品味这一段值得我们记忆传承的文化。

参考书目: 1 罗贯中 《三国演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2 周先慎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演讲稿)2005.5.9 3 陈寿 《三国志》 中华书局 2005 8

第三篇:浅谈三国演义对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

浅谈《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一个各方势力军阀割据、战争频发的换乱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宏大的战争史。而《三国演义》就是以这个历史时期为题材的,描写整个三国的形成和三国最终统一归晋的伟大历史小说。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战争的历史性再现,因而战争描写成了小说的主基调,体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小说吸收和发展了《左传》描写战争的方法,对战争的描写并不是停留在两军对垒、两阵对决、两将交锋等程式化、简单化的描写上,而是从多方面的矛盾斗争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斗争、政治斗争乃至外交斗争结合起来描写,注重从宏观和侧面描写来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预示战争的结局;同时对战争中精彩的场面,也不乏细致、生动的描写.最为突出的特点如下: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小说写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展开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例如空城计;或分伏击战、偷袭战,例如诸葛亮六出祁山;或分阵地战,游击战,例如周瑜火烧曹操大军,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诸种形式的战争在作者笔下千变万化,互不重复,各具特点,表现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同中求异,构思精巧。如同是南征,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而曹操的南侵则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虽然战争总是在紧张、惊险、激烈的气氛中进行,但有时赋予英雄史诗般的激昂格调,如赤壁之战、七擒孟获;有时则显出从容不迫的安详,比如空城计中诸葛亮专心弹琴、赤壁之战中庞士元挑灯夜读,动中有静,余味无穷。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胜负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三国军事家们个个皆稍通兵学,因此在他们指挥的冬季战役中,兵学理论与军事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在三国时期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中,“心战、奔袭、设疑,离间、火攻、空城计、美人计、苫肉计等各种军事奇计纷纷运用,特别是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彝陵之战,军事谋略和战术用法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将己方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同时又巧妙而正确地确定和运用火力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之敌。反观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骄傲自大,盲目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使自己的优势逐步丧失,最终遭致惨败。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战争的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其遵循的创作原则,就是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突出某一个方面,加以夸大,用对比方法,使得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刻画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是把民间有关曹操奸诈的各种传说集中起来,使其一举一动都露出一副奸诈相;而描绘诸葛亮的智慧,则是把他置身于军事斗争的前哨,凭借其惊人的预见性与周密的运筹,挫败敌人,显示出他非凡的智谋;作家主题歌颂正统,刘备就成为仁义的化身,而曹操则成为历史上奸雄的代表。正因为如此,鲁迅批评《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这几成定论。其实罗贯中在人物塑造方面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殊不见孔明料事如神,却误用马谡,坐失街亭;曹操虽奸诈险恶,但也慧眼识英雄;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刚愎自用,而招致失败。可见,《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艺术形象仍具有鲜明的个性美。罗贯中塑造人物形象,不是贴标签,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出来的。小说写了大约四百多个人物,主要人物如诸葛亮的多谋善断、曹操雄才大略、刘备的仁德宽厚、关羽的大义大勇、张飞的莽撞勇敢、赵云侠肝义胆、孙权的任人唯贤、周瑜英俊潇洒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形象。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对于战争的描写,富于变化。全书大小四十余次战争,写得千变万化,各俱特色,作者善于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写得有声有色,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惊心动魄的、绚丽多姿的古代战争画卷,而且大大丰富了我国小说艺术的宝库,对我国战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学习与品读。

第四篇:解读《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写写帮推荐)

解读《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

山东省临邑县兴隆镇西袁学区小学

陈恒利

郎玉香 邮编:251505 电子信箱:1524454128@qq.com 本文主要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战争故事情节的分析,浅析作者描写战争的艺术。本文由官渡大战之两雄对决;赤壁大战之壮志难酬;彝陵大战之蜀帝遗恨等三部分组成。通过对这三部分的分析,总结作者对战争描写的深刻之处:他叙述的重点并不放在战场上厮杀场面的面,更突出的是描写战争前后敌我双方的智谋较量也即着重于表现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是否正确,突出了战争中人的主观作用,将斗智、斗武、斗勇结合起来。特别是斗智,也就是谋略的运用,在战争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作者总是将各次战争特定的环境、条件、双方的战略部署、战术运用、力量对比、矛盾转化等都做具体生动的描写,深刻的揭示出战争中矛盾转化的过程和胜败的原因。

《三国演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其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在纷繁的战争描写过程中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军事实力,他与战争各方的政治状况、人心向背、战争的正义与否都密切相关。《三国演义》因其战争描写的深刻性被认为是中国人写的描写战争的史诗性作品。

一、官渡大战之两雄对决

两雄者,袁绍、曹操也。袁绍乃布衣之雄,能聚人不能用人。曹操奸雄,奸则奸矣,其雄才大略也昭然若揭。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曹操深谙此道,是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举措,首先给自己在政治上“正名”以示其名正言顺。其次,其“唯才是举”的人才观,又给自己的霸业走向成功增加了筹码。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文所以视利害,辨安危;武所以犯强敌,力攻守也。”其“武力为表,智谋为里”的兵家思想申明谋略的重要性。惜哉袁绍,不谙此道,崇尚武力,刚愎自用,终致败亡。

还是在十八路诸侯伐董卓时,袁绍就问过曹操:“若事不辑,方面何所据?”曹操反问道:“足下意欲若何?”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也是曹操与袁绍后来逐鹿中原时的态度:你打军事地理牌,我打政治人才牌。纵观官渡之战的前前后后,对人才“人谋”的忽视是袁绍致败的根本原因。作者用艺术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不可一世的袁绍是如何走向败亡的。

先看官渡之战之前的形势:袁绍本打算与江东孙权联合破曹,然孙策中箭不治身亡。接掌大权的孙权吸纳鲁肃、诸葛瑾等谋士的建议,决意顺从曹操以图发展;而曹操也听从张紘的建议改变意欲乘丧图谋江东的初衷,奏请封孙权为将军,兼领会稽太守,从而结成联盟。袁绍闻讯辄怒而妄动大兵进讨曹操。究其原

因是袁绍的政治见解使然——打军事地理牌,也即依恃自己兵精粮足,人多势众。殊不知,兵法云:“众者胜乎?则投算而战耳。富者胜乎?则量粟而战耳。兵利甲坚者胜乎?则胜易知矣。故富未居安也,贫未居危也;众未居胜也,少未居败也。”然则何所恃?在战争以曹胜袁败结束后,小说有两句是评价道:“弱势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诸葛亮在出山时的《隆中对策》中也明确指出:“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次议亦中兵法。《孙子兵法·计》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惜袁绍不具将帅之才,未审其意。从当时的情形看袁绍却有优势:地兼冀、青、幽、并等大片土地,有丰足的粮草,雄兵七十多万,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直之臣,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亦俱世之名将。曹操仅以七万之众迎战,且粮草不足。双方军力有天壤之别,如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所言,是以至弱当至强。在这种情况下,仗应何打呢?双方的谋士都对这场战争的特点和各自所应的战略战术,做了基本相同的正确分析。曹操的另一为谋士荀攸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以一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岁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袁绍的谋士沮授分析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如彼军;彼军虽经,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及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

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而败矣。”这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双方的谋士都认为:这场战争对曹操来说,利在急战,应速战速决;而队员少来说,则利在缓守,应采取拖延战术,时间一长,曹操没了粮食,不战自败。在这场战争中粮食是一个主要矛盾。河北多名士,然袁绍惨败。原因者何?不纳忠言,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是也。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的主帅对各自谋士所做的正确分析,所持的态度截然不同。袁绍在发兵之前,早已被关在狱中的田丰上书说:“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忘兴大兵,恐有不利。”这本是出于一片赤诚,而袁绍以其出语不祥为由,意欲斩之。后经多官劝免,才收狱待罪。而对沮授的正确分析和劝告,也以有慢军心为由,将其囚禁在军中。战前自剪羽翼,有主动转为被动。

在战争进程中,已逐渐显露出粮草问题十分重要。袁绍大将韩猛押运粮草,路遇伏击,被曹军所焚。这时袁绍手下另一谋士审配向他提出建议:“行军以粮草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所,必得重兵守之。”袁绍不以为意,只派了个“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去守乌巢,这个人“终日与诸将聚欢”结果粮草被烧,军心涣散,酿成大祸。而彼方曹军粮草告竭,派人去许昌传书教荀彧作速筹备粮草,路上被袁绍手下另一谋士许攸所获。他建议袁绍乘许昌空虚,掩其不备,袭其腹心,一举而胜。此议见用,曹操败矣。然袁绍认为:“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不予理会,反而听信谗言,因许攸以前是曹操的朋友,疑其为曹操的奸细,要处死他。“任人而疑其心”,逼得许攸投奔

曹操,献计火烧乌巢,终使袁绍遭受惨败。

对此次战争,会不会有强弱大小相互转化的可能,曹操的谋士郭嘉有“十胜十负”之说。其言曰:“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为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得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荀彧亦深以为然。此论虽不无虚美之词,但袁、曹二人高低之别可见一斑。

如,许攸叛袁来归,操喜不自胜。许攸问曹操:“公今军粮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至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食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次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此例向被引用来说明曹操的奸诈。我个人认为欠妥:正如曹操所言,兵不厌诈。再关乎全军胜败的军事机密问题上严防死守,这说明曹操斗争经验丰

富,临事冷静,保持着高度戒备,这是必要的。更可贵的是闻知许攸献计火烧乌巢,择善而从,得策辄行,深信不疑,身先士卒。与袁绍的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纳忠言,对比何其鲜明,袁绍不败岂非无理。

官渡之战的描写,作者并没有仅停留在谁胜谁负上,而是把重点放在战争中谋略的运用上,即指挥员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上,这既符合战争的规律,又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赤壁大战之壮志难酬

曾经临阵不苟,指挥若定,择善而从的曹操,此十兵强马壮,战将如云,也“虑无不周”。缘何走向失败,使自己一统天下的宏图大业付诸东流呢?

首先看一下当时的形势:曹操一统北方,挥师江东,势气锐不可当。刘备新败。孙权或战或降举棋不定。形势严竣,真正到了孙、刘集团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孙、刘的联手是唯一解厄脱困的途径,是大势所趋。孙、刘联盟的缔结也是两家既定的基本国策。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指出:“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以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而早在刘备和诸葛亮相间的七年前,就有人为孙权做了类似的战略规划,这个人就是鲁肃。他说:“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祖之

业也。”我们看这两个规划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都认为曹操是最强大的敌人,(此诚不可与争锋)也最不好对付(不可卒除)。同时,鲁肃和诸葛亮也清楚单凭己方的力量,要想使统一大业一蹴而就实不可能。因此都主张先三分后一统。但这两种方案也有不同之处,鲁肃的三分是孙权、刘表、曹操;诸葛亮的三分是刘备、孙权、曹操。这并不奇怪。诸葛亮是替刘备做规划,而且要为他谋取荆州,当然不会把刘表算一份;而鲁肃替孙权做规划时,刘备正寄人篱下,自然也不会想到和他三分天下。但现如今刘表已亡,曹操挥军南下,锐不可当。鲁肃就立即调整战略,建议孙权:“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吾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刘备新败,肃请奉命往江夏吊丧,因说刘备使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备若喜而从命,则大事定矣。”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和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实际上是在写一场重大军事斗争之前的外交斗争。外交斗争是为军事斗争服务的,也是孙、刘一方在这场战争中能否取得胜利的前提条件。作者挥毫泼墨,浓笔重彩的铺展开来写,是很有眼光的。

诸葛亮亲自过江,以大无畏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完成了缔结孙刘联盟的任务。这两回书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远眼光和他智激孙权和智激周瑜时所表现出来的高度智慧。小说突出了一个“智”字。当时孙吴内部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出现了主战(以鲁肃为代表)和主和(以张昭为代表)

两派,意见相持不下,而主帅孙权举棋不定。诸葛亮过江的目的就是说服孙权下定抗曹决心。诸葛亮抓住了孙权既惧怕曹操又不甘屈服的心理。采取了“只可激,不可说”的方法。他有意夸大曹操实际军力和挥师南下的目的在于消灭东吴,并故意劝降,以此来激发孙权不甘屈服的一面;而在孙权决意抗曹之后,才向他具体分析了操军远来疲惫,北军不习水性和不能得到荆州人民的拥护等重大弱点,以帮助他正确认识形势,进而坚定他抗曹的决心和信心。

以后孙权的决心又发生了动摇,引出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来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诸葛亮深知此人虽有军事才能,但心胸狭窄,因此也采取用“智”激的方法。但说辞不同。他对周瑜说,如果投降了曹操,一“可以保妻子”,二“可以保全富贵”,并佯装不知小乔是周瑜的妻子,故意说曹操举兵南下的目的是想要得到江东的二乔(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劝周瑜重金聘此二女作为进献之礼。此议看似维护江东、周瑜等,实则暗含讥讽,藐视之意。对周瑜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不禁勃然大怒,大骂:“老贼欺吾太甚!”坚定了抗曹的决心,也由他出面进一步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智慧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这些描写仅是赤壁大战的准备阶段,但对于战争的全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写出了这场尖锐复杂、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表现了《三国演义》的作者在描写战争时,眼界的开阔,不

只是看到具体的战役本身,而是对战争的进程和全局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

在诸葛亮促成了孙、刘联盟,形成抗曹的统一战线之后,小说就开始了对战争本身的描写。《三国演义》所写的战争,不只是军力的对抗,更主要的还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这一特点在赤壁之战中表现的极为明显。这次战役中双方的斗智,即战争谋略的运用,在作者的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曾经的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临阵不苟、指挥若定、择善而从,此时兵强马壮,战将如云,仍“虑无不周”小心谨慎,表现出他的睿智。可是东吴方面年轻的统帅周瑜比他更聪明;而只居于幕后,却能统观全局,洞若观火的诸葛亮更是算无遗策,技高一筹。

尽管如此说,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孙刘联盟形势岌岌可危,危如累卵。曹操先后诛吕布、灭袁绍,一统北方,挥师南下,荆州不战而降,然后计点兵马,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称百万,水陆并进,锐不可当。而当时的刘备败走江夏,势单力孤;东吴也是人心浮动,两家联手军力也大不如曹操。然而战争的进程是如何强弱易势,最后以弱克强。强弱易势的跟由是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因此双方的智斗就此展开。

虑无不周的曹操,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水军的操练。因此破格提拔重用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担任水军都督。一向多疑的曹操,如此委任只是权宜之计。《三国演义》中写道,荀攸说:“蔡瑁、张允乃谗佞之徒,主公何以遂加如此显爵,更教都督水军乎?”

操笑曰:“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权用此二人,待事成之后,别有理会。”其猜忌如此,可知蔡、张二人早晚必死。为后面蔡、张二人被诬受戮埋下伏笔。话说周瑜在前线视察中发现曹军水寨深得水军之妙,惊惧之际,便思设计除掉心腹之患,以破坏曹操训练水军的计划。当此之时,曹操也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之计。于是蒋干自告奋勇,欲以探视故友为名,行刺探军情之实。不期周瑜将计就计,于是上演了“蒋干盗书”误中“反间计”的精彩片段。内容虽写的是老朋友见面时的宴饮和抵足而眠,但因为事关战局的胜负:曹操水军训练成功与否。所以颇具惊心动魄之感。结果曹操中计,疑心蔡、张二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闻讯辄怒即斩之。因其误杀两位新任命而训练水军卓有成效的水军都督,使水军训练功亏一篑。对曹操来说,刚刚转入主动的战局一下子又陷入被动。在“反间计”这一场智斗的角逐中,曹操输了重要的一局。

接着第四十六回的前半部分,又插入孙、刘联盟内部的斗争——周瑜嫉贤妒能设毒计,诸葛行巧计转危为安。(诸葛亮草船借箭)在“作品”中着重表现了周瑜的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当他发现孔明才能卓越,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时,不顾大局设计陷害。令孔明十日内造箭十万支,逾期军法处置。诸葛亮识破其奸,将计就计,立下了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军令”。诸葛亮的惊人之举使周瑜以为得计,欣喜不已。殊不知孔明成竹在胸,预见到第三天将有一场迷江大雾,十万支箭唾手可得。这本是孔

明的脱罪之计,结果又使曹操损失了水战中非常重要的十几万支箭。这段描写孙、刘联盟内部矛盾的片段,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也不忘写次要矛盾,而写次要矛盾又紧紧围绕主要矛盾来进行,结果是推进了主要矛盾,使战争的发展进程既集中而显的丰富多彩。

再接下去,写周瑜和诸葛亮不谋而合制定了对付曹军的火攻计。火烧战船,这是赤壁之战的中心谋略,曹操的最后失败就在于诈称百万的精壮之师被孙刘联军一把大火付之一炬。(曹操的壮志——一统华夏,也灰飞烟灭。)为了实施火攻计,又引出了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等一系列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情节;最后庞统献连环计,让曹操用铁链将战船连在一起,好让东吴一把火烧个尽绝。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写了曹操的机智:如重视水军操练;阚泽下诈降书时,一语中的,说破其奸,给阚泽以极大的压力;庞统献连环计时,曹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方为采纳。(曹操手下谋士,程昱说:“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荀攸也深以为然。曹操大笑说:“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凡用火攻,必借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无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曹操不可谓不心思缜密,只是天公不作美,诸葛亮“借的”东风,致使壮志难酬。但另一方面,也写了他的一系列的失误:如两次派庸碌无能的蒋干过江,促成了对方反间计

和连环计的实现;派蔡中、蔡和诈降,促成了对方苦肉计的实现等等。

曹操为何频频出现失误而尚执迷不悟呢?大概应验了那句话:人总是“得意”就“忘形”吧。最后总是“得意”翻作“失意人”。——“宴长江曹操赋诗”一节,其轻敌麻痹,狂妄自大,志得意满之状跃然纸上:曹操对部下口出狂言:“吾自起义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而且遥指南岸,嘲笑对手说:“周瑜、鲁肃,不识天时!今幸有投降之人(指阚泽下书,黄盖投降)为彼心腹之患,此天助吾也。”又指夏口说:“刘备、诸葛亮,汝不料蝼蚁之力,欲撼泰山,何其愚耶!”继而乘酒兴横槊赋诗,并刺死对他进行规劝的刘馥。这段情节写得好,看似旁枝侧出,实际却紧紧地和主要矛盾相结合,并且有力地促进了主要矛盾的发展。轻敌麻痹,狂妄自大,是曹操由强转弱,由主动转入被动,并导致最后遭到惨败的重要原因。

而与此相反,周瑜却心思缜密,毫不懈怠。他在决战前夕,周密布置,严阵以待。亲自视察敌阵,因阵风卷起旗角从脸上拂过,而猛然惊醒,悟出如果开战时没有东风,火攻计不但全部落空,而且还有玩火自焚的危险,因而急得“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在读者的心情又一次紧张之时,顺理成章地引出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三国演义》很少细节描写,但这一细节却写得十分精彩。

这段穿插,也不仅仅是为了单纯追求情节的曲折紧张,而是为了跟曹操横槊赋诗的轻敌麻痹思想形成对比。表现出周瑜即使在胜利在望的大好形势下,仍那样谨慎精细,知微见著。双方主帅,一个盲目骄傲,粗心大意;一个行事谨慎,临阵不苟。单是双方精神状态的对比,胜负结局就已经十分明显了。(骄兵必败,哀兵必胜)更为奇妙的是:一直居于幕后的诸葛亮对敌我双方的殊死博弈,斗智斗勇,洞若观火,一览无遗。这场战争的胜负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那就是“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此,曹操未觉,周瑜方觉,诸葛亮则先知先觉。尚且不止这些(借东风行破曹之计,使曹操壮志难酬)早在过江之初,孔明就安排下“赵云以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后为期,驾小船来接应,但看东南风起,亮必还矣”。从容不迫地虎口脱险。难怪周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

经过以上波澜层迭,曲曲折折的描写,已经多方面,多层次地写出了双方强弱优劣的转化过程,因而到了“三江口周瑜纵火”战斗正式打响时,这场战争就已经写得差不多了,而无需作者多费笔墨了。

三、彝陵大战之蜀帝遗恨

蜀帝刘备半生飘零,克成帝业,冲冠一怒,抱恨而终。正当蜀汉集团按着诸葛亮《隆中对》的宏伟蓝图,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之时。不期关于大意失荆州,城破身亡。刘备痛不欲生,念及手足之情,便思报仇雪恨。这一战略决策本身就是错误的。

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规划是:占据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连吴抗曹,伺机一统天下。后来的斗争实践证明这条路线是正确的。之前的赤壁之战便是明证。所以当刘备决定“提兵问罪于东吴”时,诸葛亮就劝谏说:“不可。方今吴欲令我伐魏,魏亦令我伐吴,各怀诡计,伺机而乘,主上宜按兵不动,且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之,可也。”赵云也劝谏,甚至很尖锐地指出:“汉贼之仇公也(指曹操),兄弟之仇私也(指东吴),愿意天下为重。”这里表现的是一种从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的战略眼光。《孙子兵法·火攻》篇指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悲夫刘备,不纳忠言,一意孤行,妄兴刀兵,终成遗恨。

此一战,西蜀由盛而衰,元气大伤。后人在研究《三国演义》的悲剧精神(指持拥刘反曹观点)刘备集团走向覆灭的原因时指出:在政治和道德的化身——“义”的天平上,刘备集团总是把“义”放在首位,而把政治放在第二位。这对于一个以政治追求为最终目的的武装集团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此次就是将集团的政治利益当作其兄弟义气的牺牲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往往推动历史前进的一方要以牺牲道德情感为代价,去换取政治上的成功;而刘备集团却是相反,经常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和克服政治利益,这是作品中导致刘备集团悲剧的直接原因。后人在总

结兵家智谋的特点时指出:兵家讲究平等原则,就是无原则的原则。大家都没有任何原则可遵守,只要能够打败对方,就是胜利者、成功者,除此而外,没有任何的评判原则。所以,无论是智斗状态的战争,还是兵斗状态的战争,从其本质特点上来讲就不在讲究“仁义道德”或是任何原则。这并非是兵家不讲德,不讲情,而是以不情为大情,已不德为大德。由于兵家之争的胜负直接与本国人民的祸福利害甚至生死存亡直接相关,就必须站在大利大害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越是放任了自己的感情,就越是对己方的无情;越是对敌方的无情,就越是对己方的有情。人们常说,魏蜀吴三国分占天时、地利、人和。刘备亦深以为然。在他入主益州之前,法正、庞统劝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袭取益州,刘备不肯。他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刘备以仁义为本,仁义素著。为关羽复仇亦为此,而遂败。以仁义兴邦,以仁义丧邦。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另外,在具体的作战方案上也犯了错误。当时刘备率兵七十五万进讨东吴。孙吴只有十万军队抵抗,也是以至弱当至强。刘备报仇心切,又依仗兵多,采用急战的方法,一开始颇为奏效,节节胜利。孙吴畏惧,派人求和,刘备不允,誓要灭吴。孙权逼不得已,大胆起用年轻的儒将陆逊任统帅。此人年轻,资历尚浅,东吴方面也有很多人瞧不起他。但他聪明而富有谋略。它采用的

战术是:避其锐气,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结果使得本来锐气正盛的蜀军被拖得“兵疲意祖”,再加上天气炎热,喝水困难,最后刘备只得下令在山林茂密处安营扎寨,连营七百里。当诸葛亮看到刘备派人送回来的连营图时,立即拍案叫苦说:“汉朝气数尽矣!”立即派人回复刘备,如此安营扎寨犯兵家大忌。然而为时晚矣。陆逊抓住有利战机,以逸待劳顺风举火,烧了蜀军的七百里连营。刘备惨败,创业未半,中道崩殂,白帝城永安托孤,遗恨而终。

由上面的分析至少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三大战役有其相同的一面就是,都是以弱对强,在战争中都用了火攻,战争的过程都发生了强弱的转化,而最后又是以弱胜强。但又同中有异,每个战役的具体矛盾不同:官渡之战的主要矛盾是粮草,烧的是粮库;赤壁之战的主要矛盾是北军不习水战,火烧的是战船;而彝陵之战的主要矛盾是军队的劳逸问题,火烧的是七百里连营。而且由主要矛盾引出的指挥员的有关活动也是各不相同。第二,《三国演义》所描写的三大战役,尤其是赤壁之战,真实生动地揭示出战争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普遍意义。这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深刻之处。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不厌诈;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骄兵必败等。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手法,深刻之处在于,他并不是停留在两军对垒,两阵对圆,两军交锋等程式化,简单化的描写上,而是从多方面复杂的矛盾斗争中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斗争,政治斗争,乃至外交斗争结合起来写。它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主观作用,是结合着人物的个性来写战争。相对于“决胜千里”来说,它写的更多的是如何“运筹帷幄”。

第五篇: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一)教学方式:欣赏、评述

目的要求:使学生感受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挖掘其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要点难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学期我们已经感受了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而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现象之中,大多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二、新授

1、跃马(霍去病墓石雕,西汉)

请的学谈谈你所了解的霍去病。

师:汉代雕刻艺术珍品。霍去病是汉武帝最爱的青年将领,18岁开始率军出征,先后六次大获全胜,无一败绩;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公元前117年英年早逝,年仅24岁。霍去病墓占地6600多平方米,南北长101.5米,南面宽56.7米,背面宽58.4米,冢高18.38米,“冢像祁连山”,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

2、故宫 提问:

1)故宫是按照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来作布局的? 前朝后寝,中轴对称。

2)故宫的建筑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蕴?(课本中找)

充分张扬了封建皇权的尊严与神圣,有寄寓着朝野和谐、社稷稳定的深意。3)你看到故宫有什么样的感受? 威严、气势磅礴„„

4)有哪些细节表现了帝王的威严?

色彩、高墙、金水桥、丹陛„„(dān bì 【释义】 “丹”者红也, “陛”原指宫殿前的台阶。古时宫殿前的台阶多饰红色,故名“丹陛”。)

师: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 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 至今已近600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占地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拥有宫殿9000多间, 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luán殿), 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宫黄瓦红墙,白玉雕栏, 宫阙(què)重叠, 巍峨壮观, 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故宫以中轴线对称的建筑形式分为三组建筑群。午门至乾清门为外朝,由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等组成,处理内外政务、举办重大典仪活动。自乾清宫至御花园,西半部为西六宫是后妃居住地,东半部为乾隆花园是太子居住场所和乾隆晚年生活地。外廷建筑风格气势宏大、庄严肃穆;内廷类似江南园林,北京四合院,御花园和乾隆花园更是古木森森、山石雄秀、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3、苏州园林

请到过苏州园林的同学谈谈感受。

提问:苏州园林怎样安排设计,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

因地制宜,布置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采用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师: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画面。苏州园林面积均不大,大的四、五亩,小的不足一亩,但造园艺术极为讲究,在布局结构上更是变化万千,创造了在生活境域园林中体现自然的技巧,以身居城市,却也能享受山林野趣。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充满江南情趣;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明阔郎,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市内布置配以红木家具,名家书画,缀以对联,盆景,显得秀丽淡雅。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

4、交流赏析

请学生从P1~2教师没有谈到的几幅作品中,任选一幅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

思考: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意蕴和审美价值?

下载谈三国演义战争艺术的审美价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三国演义战争艺术的审美价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动画艺术的语言特征与审美价值(大全)

    动画艺术的“语言”特征与审美价值 吴冠英 2013-2-27 15:42:39 来源:《装饰》2002年03期 【英文标题】“Language” Feature and Aesthetic Value of Animated Cartoon 【......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说课稿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说课稿姚吉刚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板书......

    《三国演义》战争的描写特点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摘要:本文从《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各具特色,将政治、外交与战争相交织,重视战略决策,在战争中写人物,在战争中穿插轻松、富有诗意的场面五个方面来论......

    《三国演义》与《左传》战争描写比较

    汤婷婷 (安徽大学 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039)摘 要:《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三国演义》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战争描写在两部作品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作者以恢宏的笔调描述了战......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定稿)

    试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05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李春生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

    艺术与审美[推荐5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艺术畅想”。 伴随着歌舞青春,映射着明日朝阳,我们走进熠熠生辉的二月。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正吟唱着春之歌向我们款款走来。它已经......

    舞蹈艺术及审美论文

    [摘要] 舞蹈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是以展示心灵与情感世界为宗旨的人体文化,且具有以人体本身为质料的特性。在现象学的维度与层面上,舞蹈的审美相关于人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