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元件申报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课程课题:
认识基本的放大电路
二、授课课时:
计划1课时
三、教学目标:认识基本的放大电路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会画简单的放大电路原理图
三、教学重点: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放大电路原理图的画法
四、教学难点:
放大电路原理图的画法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板书讲解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法
六、教学设备:
电脑,多媒体,投影仪
七、教学结构教师讲解放大电路学生动手画出放大电路
八、教学过程:由教师讲解放大电路组成,原理,功能由教师讲解简单的放大电路的画法由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简单的放大电路
第二篇: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名”工程培养对象—“名师”示范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龙子心小学
张瑞芬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二、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朗读、背诵第6课《爬山虎的脚》,了解有关爬山虎的知识以及叶圣陶的生平。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字词卡片,《一张画像》的修改稿,搜集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 愣住 意外
认真平和 质朴
(四)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4)师生合作读整段。
(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
(一)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
(二)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六、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一)刚才你们修改的就是肖复兴《一张画像》中的句子,你们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吗,课下可以读一读。
(二)再看课题,第一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可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三)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那片的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
修改作文
“我” 认真 关心
字
准确
树立信心
句
规范
文
具体
感人
邀我做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1.结合重点句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2.小结: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的影响,鼓舞着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一)“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补充肖复兴的相关资料。
(二)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三)再读课题,布置作业。
2012.12.10
第三篇:公开课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夏感》
任职学校:邵岗中心校
授课学校:邵岗中心校
授课教师:周勇贤
2007年10月20 授课时间:日
第四篇:公开课教学设计
“蹲踞式跳远”的教学技巧
一、“蹲踞式跳远”教材简介
??? 蹲踞式跳远是田径运动中田赛项目跳远姿势的一种,动作简单、自然,它是通过直线助跑,以单脚起跳,跳起后跨步飞跃滑行到最高点成“蹲踞”姿势,再向远处伸腿双脚落地。其动作方式与日常生活中跨越障碍(如不很宽的壕沟、水沟等)的方式相接近,适合初学者采用,可以把它作为开始学习跳远的姿势,也是进一步掌握高难技术的一种过渡手段。蹲踞式跳远是中小学阶段田径运动中跳跃类教材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锻炼身体的实效性强,是一项很容易掌握的运动技能,很受学生喜爱。经常练习可以发展速度、弹跳力、力量和灵敏等综合身体素质,能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体验一次次挑战新目标成功后的乐趣,增强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蹲踞式跳远”动作的教学技巧
(一)蹲踞式跳远技术口诀:跨步飞跃体正直,后腿前摆并前腿。两腿上举靠近胸,落地挥臂伸小腿。
(二)蹲踞式跳远教材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2.教学难点:腾空时蹲踞姿势优美。
?3.教学关键:跑得快、跑得准、跳得起、能在空中劈腿跨步飞。
(三)教学技巧
??? 我们根据教材的特点及难易程度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成功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和逆向教学法,仅用3课时时间,学生就能轻松学会蹲踞式跳远动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第一课时教学安排:1.教师介绍跳远的起源,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古时人类猎取、逃避野兽时跨越河沟、壕沟时的情景2.教师在操场上不等距平行摆放若干小体操垫(或横放或竖放不等)——想象成大小距离不等的水沟壕沟等3.教师将学生分成“猎人”和“猎物”两组,进行连续跨越小垫子的“捕猎”追逐游戏,被追到或在逃避中踩踏沟界后,角色互换。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跨越横垫和竖垫时所用跑速、踏跳及腾空时间的长短。4.自由式全程助跑跳远练习。安排此项练习,主要是依据逆向教学法来展开教学。既我们不做蹲踞式跳远的任何讲解和示范,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跳的开心,玩的尽兴,让学生走进生活,回归教材的原本世界里。我们运用语言创设虚拟的被“野兽”追击的情景,本能地快跑跳越障碍物练习。即在距起跳板2~3米处的沙坑里折叠放置高约40~50厘米的小垫子,跳起后越过垫子落入沙坑,顺利完成者,获得新生。否则被“野兽”吃掉。这一情境的设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与欲望,各个争先恐后,打破了一次次机械枯燥的练习局面,再也听不道抱怨鞋子都弄脏了的声音,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耶,我成功逃离了、哎呀,他又被猛兽“吃掉”了”的课堂氛围中。5.教师因势利导,利用小黑板讲解分析蹲踞式跳远的力学原理与技术特点。6.利用挂图直观教具讲解腾空步和空中蹲踞姿势的要求,以及落地的方法,然后教师完整示范蹲踞式跳远2~3次。7.原地跳起空中模仿蹲踞姿势的练习。8.跑跳后接腾空步练习9.短距离助跑,保持腾空步动作,用头顶悬挂在沙坑上方的高物(如排球等)10.4~6步助跑跳远练习。11.加长助跑跳远练习。12.全程助跑跳远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安排:1.全程助跑跳远练习。2.教师示范讲解跳远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提示学生重点观察教师跑的路线、步伐、节奏、速度以及与踏跳的衔接。3.原地模仿起跳练习4.上一步或连续上一步起跳练习5.跑动中完成起跳技术模仿练习,体会起跳蹬摆技术的肌肉用力部位、顺序、方向和节奏。6.3~5助跑,踏俯角助跳板起跳练习,体会充分的起跳动作7.3~5助跑,在离起跳标志2米左右处放置一个高约50~60厘米的跳箱,学生起跳后,摆动腿踏在箱盖上。9.4~6步助跑跳远。10.8~12步助跑跳远。11.全程助跑跳远练习。
第三课时教学安排:1.教师示范讲解丈量步点的方法(走步式和跑步式)2.学生自主或友伴丈量步点练习3.全程助跑跳远练习4超越自我全程助跑跳远练习5.挑战对手全程助跑跳远练习6.测评(你评我评他评大家评),检查教与学效果。
(四)教学中常见错误及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技 术 环 节 常 见 错 误 产生原因 纠正方法 ?? 助 跑 技 术
1.助跑步点不准
1.开始助跑的姿势不固定2.助跑加速不均节奏和步长不稳定 1.固定助跑的启动方式,正确使用助跑标志2.反复跑步点,固定加速方式,确定和掌握助跑节奏
2.最后几步助跑减速
1.步点不准,最后几步步长过大或过小2.急于做强有力的起跳,造成起跳前身体重心过分降低3.害怕犯规或害怕跑快了跳不起来4.快跑中起跳能力差,跑快了跳不起来
1.技术上强调跑的动作要正确,跑的路线要正直,并反复跑步点2.改进起跳技术,体验有效利用水平速度去提高跳跃远度3.语言提示学生跑过跳板,帮助学生树立用速度争取远度的助跑意识,消除害怕心理4.让学生踏在俯角斜板上起跳,提高起跳速度,改进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 起跳技术
1.起跳腿蹬伸不充分
1.起跳腿力量素质差2.摆动腿摆动速度慢幅度小3.蹬伸用力时机掌握不好4.起跳腿落地太重或落地时身体重心下降
1.做各种发展腿部力量的跳跃练习2.起跳中加大摆动腿的速度和幅度3.做高重心的最后几步助跑和起跳练习4.体会起跳着地瞬间上体向上提的肌肉本体感觉
2.制动式起跳
1.对起跳技术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对保持高的水平速度的意义认识不足 2.最后一步起跳腿上板不积极3.盲目追求过高的腾空高度 1.建立正确的起跳技术概念,正确认识水平速度对提高跳远成绩的重要作用2.强调起跳前助跑的高速度、高频率,保持跑的动作结构,加快上板速度3.在斜坡或俯角跳板上做低平腾空轨迹的跳远练习
3.起跳方向不正
1.最后几步助跑的路线偏斜和起跳时身体侧倾2.摆动腿摆动方向不正3.起跳中身体积极前移不够
1.强调跑的直线性和向前的效果,按造划好的直线反复进行助跑和起跳2.反复进行起跳的模仿练习,体会头和躯干成一直线且稍仰头的感觉 3.在教师提示下练习起跳摆腿4.完整的跳远练习,体验跑过起跳板或在俯角斜板上起跳的练习? 腾空技术
1.起跳后身体前旋
1.起跳时上体过于前倾2.过早地向前收起跳腿3.急于做落地动作
1.4~6步助跑跳远,要求起跳时身体保持正直,目视前方2.起跳后跨步飞跃设置离跳板2~3米处的软障碍后,摆动腿落入沙坑的练习3.反复进行腾空步练习? ? 落地技术
1.着地时小腿前伸不够
1.上体过分前倾2.腰腹肌力量和下肢柔韧性差 1.做立定跳远练习,要求落地前小腿尽量前伸2.短、中距离助跑跳远,着地前高抬大腿3.4~6步助跑跳远体会落地前伸小腿技术4.发展腰腹肌力量和下肢柔韧性
2.着地后臀部后坐
1.着地后膝关节没有及时缓冲2.身体重心没有及时前移3.摆臂动作不正确
1.做落地的模仿练习,要求及时展髋、屈膝和向前送髋2.专门练习落地技术,掌握好及时前移重心的时机3.模仿落地的摆臂练习?
三、教学建议 ?? 1.做好课前检查,严禁学生带小刀、钥匙串、圆珠笔等硬物放在口袋里。每次练习前必须充分做好专项准备活动,特别是对下肢做重点活动,以保证练习安全。?? 2.上课前,教师应认真检查沙坑是否松软平坦,清除沙坑内杂物(如石子、树枝、碎玻璃砸等异物),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 3.在运用游戏和比赛教学方式时,要特别强调练习的安全性、秩序性,让学生量力而为。?4.练习时应注意调控运动量、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谨防学生在疲劳时发生跟踺断裂、胫骨骨折等严重事故。
5.当学生在起跳中出现明显错误时,教师应及时提示学生缩短助跑距离,以简化练习的条件,并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纠正缺点的专门性练习。?? 6.由于青少年的运动器官和心血管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不宜过多地采用负重或静力性练习来发展腿部力量。建议多运用各种跳跃练习来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从而提高立定跳远成绩。
第五篇:公开课教学设计
《引导层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具体内容是“巩固已学知识(动作补间动画),了解运动引导层的作用,学会创建运动引导层”,突出引导线与图形元件等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以“情景任务驱动、讲授、演练、小组协助有机结合”的模式进行。
【学生情况分析】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Flash的基础知识,并理解了Flash动画中的元件、关键帧动画及层等重要概念,如何制作出更加真实有趣的动画效果是学生非常迫切知道和掌握的。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学习本课的强大动力,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设计思想及教学体系】
从知识、能力思维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知识体系:复习原有知识(运动渐变动画)→总结并观看示例,提出问题→引入新知识(延指定路径运动的动画)→新知识剖析(引导图层的含义)→新知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新问题(显示路径)→解决新问题
能力、思维体系:回忆原有知识(动手实践)→逻辑思维的培养(可否建立路径)→发散思维的培养(怎样找出起始点)→集合思维(建立一个完整的动画)→逻辑思维(建立一个可以输出在影片中的可见路径)→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已学内容(动作补间动画与图形元件)
2、理解引导层、引导线的作用
3、学会创建运动引导层,掌握制作运动对象沿任意指定路径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
老师引导提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出新问题,使学生在完成不同层次任务过程中深入应用运动引导层,并通过自学课本内容总结归纳,保存并演示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大胆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完成知识的迁移。
3、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感受动画制作的奇妙,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重 点]
引导层及引导线的作用和创建方法。[难 点] 运动对象与引导线的起点、终点的吸附操作。[教 具]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等 [教法学法]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讲授演示 [教学过程]
1、导入
复习动作补间动画(展示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要点)。
师:实现运动对象在位置上的变化是属于哪种补间动画? 生:动作补间动画。
师:很好,那么动作补间动画的起始帧和结束帧中的对象是分离的图形么? 生:不是,都是组合的元件。
设计意图:通过循循善诱的展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通过回顾已掌握的动画知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思考运动渐变的使用范围,回顾对象的组合与分离。
教师快速演示之后学生实践完成动画效果
2、讲授新课
分别观看普通的补间动画与引导层动画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引导层:对象的运动轨迹(运动路径)
普通图层:需要发生位置变化的对象
3、教师做演示,学生动手实践(1)认识引导层
运动引导层可以起运动路径导向的作用,帮助创建动画中复杂的运动路径。(2)使用运动引导层
以一个简单动画(小球做圆周运动)演示增加引导与被引导图层的常规方法。步骤提示:
第一步:制作被引导层 → 复习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第二步:制作引导层 → 图层区的添加引导层按钮 第三步、添加引导线 → 绘制对象的运动轨迹
第四步、关联引导线与运动对象 → 使运动对象的中心点吸附到运动轨迹的起点和终点
注意:在引导层中绘制的运动轨迹线在动画测试时是自动隐藏的,不会影响到影片的视觉效果。一般在进行文档编辑时,在绘制完运动轨迹线后,通常将运动引导层锁起来,这样可以避免对运动轨迹线的误修改。
4、课堂内容小结
①引导层动画是动作补间动画的深入应用,它和普通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在于用户可以自定义对象的运动轨迹(运动路径)
② 被引导的元件中心点必须吸附在引导线起点和终点上。③ 引导层里的所有对象在影片播放时都是不可见的。④ 引导层曲线不能封闭
5、个别学生作品点评
[教学反思] 完在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中有四类最基本的动画效果,分别是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引导层动画和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的内容在这其中虽然称不上是最难的,但也属于技巧性比较强的。因为它必须建立在元件、动作补间动画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是具备一定的FLASH操作基础,因此本课内容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相对而言引导层动画的含义,定义以及组成要素,是较易理解的.但是在学生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出现许多问题。比如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这样就导致整个FLASH 失去了预期的动态效果。其次是有的学生对前面的一些知识已经淡忘,把本该在场景中制作的动作补间动画编辑到元件当中。还有些学生制作移动动画的时候,明明使用了引导层,但是元件却没有按照引导线去运动,而是从开始帧的位置直接移动到结束帧的位置。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在放置元件的过程中没有与引导线粘合,导致无法制作出效果。而这点也正是引导层动画制作中最具技巧性的一点。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还是我没有对这些细节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在授课过程中没有讲透,导致学生存留困惑,影响他们动画的制作。以后还得强化落实基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