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3-0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包身工》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包身工》公开课教学设计》。

《包身工》公开课教学设计

《包身工》公开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留意其新闻性与文学性是如何做到有机统一的

2.阅读时注意分析和体会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

3.结合文中交代的一些背景材料,把“包身工”现象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思考

一、写作背景、文学体裁

1.请同学们设计出一个“小福子与芦柴棒的对话”。

示例:夜晚的对话,他们互相诉苦,并展望未来。希望能出去,不再苦难。要建孤儿院。

小福子因受了打骂,受不了,要自杀。与芦柴棒的对话。

2.PPT展示

“每一时代产生了它的特性的文学,“报告”是我们这匆忙而多变化的时代所产的特性文学。”——茅盾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集文学和报告于一身,介入现实,关怀社会,具有批判现实、启蒙思想等职能。自这一文体出现以来,其文体品格就被赋予“战斗”、“批判“等特性,曾被捷克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基希命名为“一个危险的文学体裁”,而要做到“不失艺术的样式和规模而同时又能正确地显示真实”,更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近百年来,社会生活风云变幻,报告文学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文体,发展正逢其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报告文学在中国崛起,正如茅盾所说:“每一个时代产生了它的特性的文学。‘报告’是我们这匆忙而多变化的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样式。读者大众急不可待地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变化,作者迫切地要讲社会,上最新发生的现象(而这是差不多天天有的)解剖给读者大众看,刊物要有敏锐的时代感一这都是‘报告’所由产生而且风靡的根因。”

3.茅盾的“这匆忙而多变化的时代”,其内容是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日益暴露出它贪婪的本性,对内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对外恣意扩张侵略。本文写作于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买办政权合作推行殖民政策下,”在这中间的压迫还有一层是什么?

明确:“带工老板”

4.思考:“包身工”这种压迫的现象现在还有没有?能消除吗?

老板,请给我们一个馒头吃吧!

听说苏南的“金三角”(苏州、无锡、常州三地区的概称)民营企业特别火爆,小工厂、小作坊遍地开花,机械声24小时不息,富得流油的小老板碰头碰脸。早就想去那里实地看看,终如宿愿,日前朋友把我领进他一位远亲的织布厂。厂子规模不大,总共24台箭杆织布机,6个挡车女工,每人看4台。车间门窗全部关闭,酷似一个大囚笼。机器轰响,噪音崩脑,热气灸人,让人一会儿都难以待得住。这里的挡车女工都是外来妹,她们每天却要在这种囚笼似的车间里工作12个小时!据介绍,当地民营小纺织厂实行的都是12小时工作制。

车间的告示牌上写着一行歪歪斜斜的粉笔字:“老板,请给我们一个馒头吃吧!”老板气休休地擦掉了告示牌上的字,骂一句“妈的,想的美”,然后跟我解释说,肯定是那个安徽丫头写的,我立马让她滚蛋。卖力气的还挑剔,早晨吃馒头怎么成?一个馒头要5毛钱,够喝两顿稀饭的。咱们这地方厂子多得很,家家早上都是喝稀饭,没有给馒头吃的。

过去因工作关系,我跟苏北老家的打工仔打工妹常有接触,他们都说到江南生活不习惯,顶怕天天早餐喝稀饭,两碗稀饭一泡尿一撒就没了,不到中午心里就饿得发慌。我原以为早餐吃稀饭是江南人的生活习惯所致,不想竟完全是为着算计抠钱。

“老板,请给我们一个馒头吃吧!”说得多么令人酸心伤感啊!我由此陷入深重的哀叹和义愤之中:

一为打工者。八小时工作制已经实行几十年了,想不到,到了21世纪的今天,工人一天却要被迫上12个小时班;早饭争取不到一个馒头吃,非得喝稀饭不可,需要束紧腰带看机器,连不挨饿的权利都没有;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忍屈受辱,稍有不满的表示,就得滚蛋……如此的工人还能叫工人吗?他们还有何权利可言?是可忍孰不可忍!

二为老板。不少人曾经给我说过,老板的心都是黑的。显然此言偏激,以少概全,不乏黑心老板,但绝不是“都”,也有老板的心是不黑的。远离故土的打工妹打工仔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超负荷地工作,你们却让他们饿肚子,于心何忍?除非心真的黑透了!坏了良心的老板,是决不会有好报的。新的时代正在呼唤人性化管理,不能唯利是图,光顾挣钱图利,不管工人死活,做个文明守法的好心老板吧!

三为有关部门。经贸、劳动、安全生产等部门是管理监督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的,工会组织更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替职工说话的,企业如此严重违反《劳动法》、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这些有关部门都干什么去了?我认为,之所以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存在着工作严重超时(又无加班报酬)、工作条件恶劣、工资待遇不公甚至拖欠工资等不法现象,与有关部门不作为或作为不力有直接关系。他们的眼睛往往只关注城市里的大中企业,极少问津郊区的民营小企业(偏远乡镇的更无人问津)。我走访5家私营织布厂,都开业2年以上了,有关部门竟然没有来检查过一次。难怪这些小老板自诩“老大”,敢拿打工者不当人,想怎么盘剥就怎么盘剥,想怎么虐待就怎么虐待。

一些现代民工与上个世纪包身工的悲惨境遇相似。许多私企老板资本积累确实不容易。而且,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说,剥削具有暂时的历史正当性。在书本中包身工被比作“猪猡”,“廉价的机器”,“罐装的劳动力”

5.思考: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愿意雇用包身工?

明确:廉价,更重要的是这些包身工由于知识水平较低,他们生活在底层,但他们并不知反抗,他们感到生活的痛苦,但他们没有觉悟。

当时夏先生写作到工厂调查,有一位女工叫杏弟,她帮助夏先生去了解情况。到了包身工中间,却受到了排斥,包身工们不信任他,对她很警惕,很反感。

6.我们来看看新时期的打工文学。他们与包身工有些类似。都是从土地中走来。来到了别人的城市。“一个个少女从农村低矮的房屋中,从枝桠交错的森林中,从小镇歪斜的石板街中走出来了。她们或提一个包袱,或夹一卷行李,饮泪告别家园,回首辞却父母,踏上了人生旅途的“第一程”。(陈秉安《来自女儿国的报告》)

在深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层面——”打工一族“。他们将自己绚灿的青春交付给灰色的流水线的'同时,也在深圳特区广袤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出壮怀激烈的正剧。他们有很多的理想与憧憬需要倾诉,他们有很多的困惑与苦闷需要发泄。而数以百万计的”打工仔“、”打工妹“的介入,必然牵动社会的神经,引起不甘寂寞的文学的关注。衰微的晨光中,特区的地平线上出现一种崭新的文学景观——”打工文学"。

所不同的是书本中的包身工是沉默的,他们不会抗争也不懂得抗争。新时期打工文学中有些诗非常感人。

如同一只受伤的小鸟/找不到栖身的树叶/我们就再也禁不住地流泪了/可抹干泪水依然满面晴朗……

最后的一抹夕阳,涂在路边的梧桐树的冠顶上,远远看去又红又绿,微弱地闪着一片碎光。马路上,有许多和我一样年轻的男女,骑着车一条龙地向前游动。人们和我一样疲惫一样没有笑容。我看着他们的身影,眼睛便涌满泪水,突然感到茫茫然走投无路人生恍当一声到了尽头……

二、截取时间三片断

《包身工》是一篇复杂的记叙文,牵涉到的人和事较多,材料也相当丰富,但作者把所选的材料集中在一天之中,而且截取一天中包身工活动的三个时间片断(四点一刻、四点半后、五点钟)作为组织材料的主线,穿插了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等内容,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包身工悲惨生活全貌

本文通过包身工清晨起床(住)、早餐(吃)、上工(劳动)等方面,具体描述了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全貌。

住——工房:小、脏、乱。

小: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被骂为“猪锣”的人。

脏:空气里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

乱:包身工起床时,“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8943;8943;

吃——早餐:稀、粗、少。

稀:浆糊一般的薄粥。

粗:粥是用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加上很少的碎米、锅巴等煮成的。

少:轮着擦地板或倒马桶的,常常连一碗也盛不到。

上工——恶劣的劳动条件;三大威胁、三大危险、三大处罚。

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

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

三大处罚——饿饭、吊起、关黑房间。

四、包身工制度的产生:日本厂家愿意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包身工的来源、发展趋势。

雇佣包身工的原因:可靠、安全、价廉。

可靠——他们被“包身”,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安全——他们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不会发生罢工的危险。

价廉——包身工的工资不及男工的三分之一

包身工的来源:天灾人祸,无力养活的农村女孩。

发展趋势:吸收廉价劳动力,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地膨大了。

五、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

记叙:本文通过对“包身工”悲惨的日常生活和恶劣的劳动条件的具体记叙,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罪恶。记叙的方式又分顺叙、补叙和插叙。

顺叙——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工”起床、吃饭、上工、收工等生活场景。

补叙——“包身工”的来历、身份。

插叙——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和日本纱厂迅速膨大的事实。

说明:本文在记叙的同时,采用了说明的方法,更深刻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在叙述包身工的来历、身份时,有准确的说明——包身工制度是由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造成中国农村的迅速破产而产生的。在插叙雇佣包身工的原因时也有说明——包身工制度的恶性发展,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勾结促成的。文中还用了大量确凿的数字说明帝国主义的垄断资本,是靠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而膨大发展起来的。

议论:如果说明文的记叙是文章的脉络,说明是文章的骨骼的话,那么议论则是文章的灵魂。

本文议论,有的穿插在记叙、描写之中,使记叙、描写富有哲理性;有的以议论作为记叙、描写的总结,点明要旨。记叙包身工起床,兼议包身工制度的产生;记叙包身工的早餐,兼议包身工制度的发展;记叙包身工上工,兼议外国资本家对中国工人阶级的压迫剥削。最后三段的议论重点,控诉吃人的包身工制度,警告中外吃人者。通过事理的议沦,使文章的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战斗力。

《包身工》公开课教学设计2

《包身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新闻报道内容,虽然对中国报告文学产生过深远影响,但从高中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讲,一方面要继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一方面高中学生对报告文学这种体裁达到“了解”的层次即可。另外,从情感目标来讲,本文是进行爱国教育、人生教育的绝好素材。本课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篇幅较长,学生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难度,容易遗漏信息要点。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速读”进行自主学习,结合“学案”积累字、词、体裁等基础知识,能够辨识“反讽”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筛选文章重要信息,理清并说出或写出文章线索。

3.通过“引导—发现”、“合作—探究”,了解“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等知识。

4.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5.因昔及今,升华爱党、爱国的情感,同时由人及己,思考并关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生存的状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点面结合”手法,了解新闻背景与新闻事实。

教学难点:因昔及今,升华爱党、爱国的情感;同时由人及己,思考并关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生存的状态。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PPT。

2.学生通读文章一遍,列出包身工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在纸上写下5个词语:自由、尊重、劳动、权利、爱。然后开始他们三步艰难的选择: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要你抛弃其中的一项,你会划去哪个?有第二种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要你接着抛弃余下的两项,你又会划去哪两个?最后你剩下的两者之间只能选择其一,你会保留哪个?

导语设计:作为个人的秘密,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在心灵深处坚守的是什么。但老师知道,同学们的选择过程很艰难。那我们就要珍惜拥有,善待生命!可是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没有权利,没有自由,不被尊重,蜷缩在被爱遗忘的角落,她们只有劳动,劳动,劳动!她们是——包身工!(板书)

二、把握新闻事实

1.学生展示所列出的包身工作息时间表。

说明:注意关键时间,“上午四点一刻”(第一段)、“四点半之后”(第五段)、“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声响了”(第三段)。还要注意这样的语句:“中午的干饭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第五段)、“早晨五点钟由打杂的或者老板自己送进工厂,晚上六点钟接领回来”(第一段)和“在上午十五分钟休息时间里面”(最后一段)。

2.关于新闻事实的学习。

问题一:小组自主探究,本文都记述了包身工的哪些事件?

说明:学生的展示可能会依照行文顺序进行,教师通过板书或用幻灯片展示明确。(见板书设计)

问题二:小组自主探究,并在组内交流,在描写包身工悲惨的境遇的时候,你觉得哪些词句用得好?试作分析。(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三”进行)

说明:一是比喻、拟物手法的运用。如“生物在蠕动了”、“罐装的劳动力”、“饲养小姑娘”……这些富有张力的语言,让我们体会到包身工悲惨境遇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叹于精当的语言对深刻思想的表现力。二是变换词语感情色彩的手法。如“慈祥的老板”、“难得的佳肴”、“爱上了殴打”、“合理的惩戒”……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穷凶极恶的态度,毫无掩饰地赤裸着,人性的泯灭与天良的丧失直观地传递给了读者。

问题三:(开放性问题探讨)包身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她们的心情感觉如何?

说明:虽然学生找到了具体事件,但对文章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显然不够深刻。该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包身工——作为“人”的情感,探寻生命的尊严。

三、挖掘新闻背景

1.文章除了对包身工工作生活记述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说明:旨在探究新闻背景。

(1)包身工产生的来历和身份。(第七段-P45第四段)

(2)包身工产生的土壤和根源。(第三段-P47第二段)

(3)作者的评论及控诉。(其他段落) 2.包身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学生可能会找到很多原因,如水旱灾害的肆虐,父母不忍儿女饿死,昧心的带工同乡的欺骗得逞,帝国主义的.压榨,中国封建势力的迫害等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带工同乡之所以会昧心欺骗,是因为他身后的那个隐隐浮现的面目狰狞的罪恶势力与腐朽势力的勾结,对廉价、安全、没有自由的“包身工”的大量需求。而从“包身工”身上榨取的血髓自然也养活着寄生于这个制度上的贪婪的带工老板。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纱厂罚规中殴打流行的原因了。

另外,由于自身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学生往往表现为面对自然灾害的一种心理无奈感,容易把水旱灾害的肆虐看作是“包身工”制度产生的原因之一。教师不必过多纠缠于是非对错的定性判断,而要引导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似乎要把人推向绝望的深渊,可是越是深重的自然灾难,越能体现一个政党、政府的执政能力和人文关怀。在特大地震、冰雪灾害面前,我们的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积极作为,抗震救灾,体现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理念。根据授课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追问,这样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多少?

四、拓展延伸

课后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工厂,进行实地采访考察,搜集资料,并要求分组撰写关于当代工人的报告文学。一方面学以致用,在写作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在点评时与原文进行比较,明确当代工人(包括打工一族)与当时的包身工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可以通过合同和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1995年珠海一家工厂的韩国女老板因为体罚工人下跪而被工人诉诸法律,最终向工人做出赔偿并公开道歉一事就是有力的例证。因此,与出卖自己身体和劳动、任人欺凌的包身工不同,当代工人(包括打工一族)的劳动是在追求自身更高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评定,是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甚至是对家乡发展、社会繁荣的积极贡献。

教学反思

略。

《包身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报告文学的特征和结构方式.2.了解包身工非人般的生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详略。

2.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点面结合的手法;运用对比、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和包身工制度,通过把握文章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2.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理清两条线索、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2.本文选材上点面结合的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层次设计:

第一课时:了解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厘清文章两条结构线索——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第二课时:赏析《包身工》形象的语言,鉴赏其写作手法——文章主题分析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赏析其语言

《包身工》创作于1935年,至今已经80年了,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仍然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

(一)形象的语言

1.打杂的:

语言:“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凶悍

动作、神态:生气似的的呼喊、虎虎地、踢——残忍 小结: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凶悍、残忍的打手形象!我们可以感受的到在这样一个打手面前,包身工所受的苦难之深之重!2.老板(娘)

动作:扭——踢——打——掷——骂——冷酷无情

神态:“横肉”——使相貌显得凶恶的肌肉!(借代,用用特征代本体)语言: 3.包身工:

动作:“抢”“歪”“舔”——写出了包身工对早餐的迫不及待!不知道的人以为她们吃的是什么美味佳肴,却不料只是一碗薄薄的由“籼米、锅焦、碎米和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构成的稀粥!这样的伙食都能让她们如此的迫不及待,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包身工身上所受的剥削与压榨之重。

细节:几十只碗,一把竹筷,胡乱的放在桌上 ——吃饭环境的恶劣 修辞:反语——“慈祥”“佳肴”

总结:作者用他的生动的语言,给我们刻画了一个个冷酷无情的带工老板及其走狗们的形象再现了包身工非人般的生活!寥寥数语,就能写其形,传其神,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下面我们再来鉴赏作者那精妙的修辞手法!

(二)精妙的修辞

1.比喻

明喻:“芦柴棒”说明包身工所受的苦难之深重。

借喻:“猪猡”——借喻。用“猪猡”借喻包身工,反映了包身工在老板、打杂的眼中地位的极端低下,说明他们根本不把包身工当作人看。

“懒虫”借喻包身工,更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她们四点一刻就起床了,早晨五钟点由打杂的或者老板送进工厂,晚上六点钟才接领回来,“懒虫”其何懒也!2.类比: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十分精当,有力的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3. 夸张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突出的表现了带工老板们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豺狼本质揭示的入木三分!

“骷髅一样的身体”——夸张,说明包身工所受的剥削和压榨是多么惨重!

4. 排比

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用排比的句式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5. 反语

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讽刺。给几根烂菜叶吃就是“慈祥”,揭露出带工老板“假仁慈,真狠毒”的嘴脸。

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讽刺,暴力惩罚本身就不是一种文明的行为!

这几年来,一般地讲,殴打的事情已经渐渐地少了,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人身上。——对于外头工人来说,挨打少就是“幸福”,而对于包身工来说,这种幸福根本不存在!可见包身工处境之悲惨!6. 对比

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吃穿住的对比: 芦柴棒的“跳”与“笑”的对比: 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比: 7. 象征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黑夜”指旧社会,“黎明”指新时代,“毕竟”的意思是究竟、最终、到底,常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这个词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一定会出现的坚定信念!

(三)精准的表现手法 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 概括描写。点面结合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

——作者关于包身工的非人般的生活,既有全景式的描绘,比如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吃饭的情景、上工的情景,也有具体深入的刻画,比如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挨打情景。这样写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小结:通过作者的语言文字,我们从中感到深深的震撼。我们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包身工的苦难,但是字里行间,包身上所遭受的苦难,带工老板的自私残忍、冷酷无情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三、体悟其情怀

这是一群和你们一样正值花季的少女,可是她们却没有自由,没有权利。为什么她们甘于过这种非人般的生活?为什么她们不反抗呢?

——无法反抗,因为她们面对的是双重压迫——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的无耻勾结。所以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作者以生动、真实的笔墨再现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正是不公平的社会让她们陷入了人生的黑暗深渊。文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强烈的愤慨,深切的同情!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些句子,让我们一起读出作者内心的声音。

(1)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2)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3)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四、拓展延伸

PPT展示“打工仔”“打工妹”图片。

在我们同学中间,也有一些人辍学外出打工,那他们与包身工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区别?如今工人有时也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那么她们面对不公正的待遇,他们的表现如何? 区别:

异现在的工人有合法权益,有人身自由,不会随随便便挨打。不公正对待:

第一幅漫画:富士康科技集团频现跳楼事件。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富士康集团频现跳楼事件。

第二幅漫画:农民工为讨薪绑架老板,反而触犯刑法。

材料中的富士康员工和农民工都是因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走上了一条极端的道路,一个选择跳楼,一个选择绑架他人。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诉诸法律,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否则,就会像材料中的两类人不仅维护不了自身权益,还搭上了自己的前途,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五、课堂小结

往事不堪回首,历史的车轮缓慢向前行,人性的觉醒、文明的进步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越来越重视人权和人道主义的今天,我们回顾历史,讨论现实,是为了历史的惨剧不再发生,是为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为了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六、板书设计

包身工

同情(包身工)

语言

文学性 — —

修辞 表现手法 控诉(社会)

下载《包身工》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包身工》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包身工》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设计 李红梅 教学目标 1、 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2.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

    《包身工》教学设计初稿

    《包身工》教学设计初稿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与预习检查(6min) 上周我去其他班听课的时候,听到一个同学把奥斯维辛集中营形容成了“地狱的第十八层”。其实,这样的人间地狱......

    《包身工》 教案教学设计

    《包身工》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

    《包身工》教学设计(五篇)

    《包身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选编在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的第四单元,前三个单元分别是诗歌、文言文和散文单元,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

    人教版《包身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2、培养阅读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的能力,学习以问题为中心,以......

    课文《包身工》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的】1、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主线,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主题。2、学习本文......

    包身工教学反思

    包身工教学反思 篇一:包身工>教学反思《包身工》是着名剧作家夏衍 1935 年写成的一部报告文学,主要反映当时东洋纱厂一些签订了“卖身契”的乡下女孩的悲惨的生活和劳动状况,是......

    包身工教学反思

    长文短教,化难就简 —《包身工》的教学及反思时下,新课程提倡的一些新名词 “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等时时回响在我们耳畔,提醒我们还课堂以本来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