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论文参考题目

时间:2019-05-15 10:2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证据法论文参考题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证据法论文参考题目》。

第一篇:证据法论文参考题目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也可以重拟题目: 第一、二、三讲 证据法学的基本概念:

1.论证据概念(刑事诉讼法第47 条;民事诉讼法第 条)2.论证据法的体系与功能 3.司法证明方式与证据规则 4.论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关系 5.论证据可采性与相关性的关系 6.严格证明与直接审理原则 7.论证据的相关性规则 8.论证据的可采性规则 9.论证据能力规范 10.论证明规范

11.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

12.论交叉询问制度与证据规则 13.卷宗笔录的证据属性分析 ……

第四、五、六讲

证明责任 1.论证明责任分配的依据 2.证明责任的概念解析

3.两大法系证明责任理论的差异 4.诉讼模式与证明责任分配

5.环境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6.医疗侵权纠纷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7.产品责任侵权纠纷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

8.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之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9.劳动纠纷中证明责任的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10.论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自由裁量之不自由

11.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12.我国非法证据排除中的证明责任分配(结合法条和案例)13.罗森贝克之证明责任分配理论评析 14.汉斯普维庭之证明责任分配理论评析 15.论法官角色与证明责任的分配 ……

第七讲 推定 1.论刑事推定

2.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3.论推定概念的重构 4.罗森贝克推定理论评析 5.论拟制与推定 6.论推定与间接证明

7.论我国民事证据规定中的推定 8.论推定在认定“明知”中的运用 9.论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 10.论证据法学中推定的分类 11.论证据法学上的推定 12.论推定与推论 ……

第八讲 自认

1.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 2.论自认的效力 3.论自认的撤回 4.论自认的适用范围

5.论自认与证明责任的关系(结合我国立法)……

第九讲 证明标准与自由心证

1.论法官的知识结构与证明标准的判断 2.论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3.论证明标准的程序规制

4.论证明标准与证明对象的关系 5.证明标准的概念解析 6.论证明标准与自由心证

7.论自由心证之必要性与可行性 8.论自由心证之规制 9.论法官的心证公开 …… 其他

1.鉴定意见的证据属性分析 2.论卷宗笔录的证据属性分析

3.结合具体的证据形式(物证、书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口供……)讨论其证据属性

4.结合具体的案例讨论某一个具体的证据法则 5.结合具体的法律条文讨论某一个具体的证据规则

6.结合具体的证据形式(物证、书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口供……)讨论某一个具体的证据规则

7.论证据法规范与程序规则的关系 …….

第二篇:证据法论述题目(共)

1、论现代科技对证据法的影响

证据法价值的实现有赖于证据法顺应社会的发展,包括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对证据法实实在在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①证明对象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具体的证明对象发生变化,如计算机侵权和犯罪日趋高涨、高科技造成的侵权、利用遥测技术实施远距离的民事行为产生纠纷、利用最现代化交通和通信工具作案。②证据种类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促成新的证据种类的产生,如视听资料。增新了原有的证据内容如物证。③证据的收集、审查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了收集和审查证据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有形貌显示与放大技术、组成与结构分析技术、法医生物学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④证据规则方面。现代科技与英美对抗制传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反传闻规则和最佳传闻规则成为采用现代科技所作成的证据的主要障碍。

总之,现代科技对证据法的影响,在将来我国制定证据法或证据规则时都应予以密切注意并将其合理而充分地融入到证据法或证据规则之中。

2、试论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证据法学是专门研究诉讼证明问题的法学学科

研究对象:①诉讼证明和证据的原则制度。揭示其基本内容特征和发展状态趋势,以期完善。②诉讼证明的实践和经验。诉讼法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或高度实践性。诉讼证明既要遵循法律原则规范,又要遵照经验法则和科学原理。③诉讼证明的基本理论。主要是探讨诉讼证明的价值取向和目的的功能涵义,以及在我们所处的社会物质、精神和制度条件下如何协同实现。④诉讼证明的立法和运行环境。主要是指诉讼证明的立法和运行所处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⑤有关证据法和证据法学边缘交叉问题。这种制度交叉,意味着以宪法为核心,证据法律制度与诉讼和实体法律制度密切协作以实现诉讼目的。

3、论证据的基本属性?

①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诉讼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人们主观猜测和虚假的东西。客观性的根据:一是由于案件本身的客观决定的。二是对证据的认识,必须坚持物质存在第一,认识第二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本路线和方法。②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诉讼证据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有客观的联系。关联性根据:一是证据是随着案件的发生过程形成的,它和案件事实之间应当具有必然的客观联系。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联系观点在证据属性上的体现。③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而取得的事实材料。合法泩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诉讼证据的提供、收集和审查,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二是诉讼证据的形式应当合法。

综上所述,这三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前两者是证据的内容的特征,合法性是证据的形式特征。

4、论书证的特征?

①是以材料所记载的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的。这是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书证区别于物证的根本所在。②由于其所再现的实体具有明确的思想内容,因此容易被常人所理解。能够收集到书证便能对认定案件事实起到积极的、显著的效果和证明价值。③具有稳定性。书证不公内容明确,且形式上也相对固定,稳定性较强,不受时间的影响,易于长期保存。④存在的形式是书面文件或其他物体,而不是存储音像的磁性材料。书证的存在形式通常是可以书写、印刷的纸张或某些其他纤维制品。⑤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与案件相互关联。如果物质材料上所记载的内容或思想与案件无关,就不可以作为本案的书证。

5、论书证的提供与收集?

由于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性质和调整对象、范围的差异,书证的提供与收集在法律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定。①民事诉讼中书证的提供与收集。根据 “谁主张谁举证”提供。②行政诉讼中书证的提供与收集。由被告来提供,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③刑事诉讼中书证的提供与收集。由控方来举证。

6、论视听资料的特征?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电脑和其他科学技术设备储存的电子音像信息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特征:①具有综合性。视听资料不宜也不能将其纳入任何一种旧的证据种类中,而应当作为独立的证据种类对待。②具有动态直观性。它是其他证据形式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③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只要不是伪造或操作失误,视听资料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准确可靠的。④具有科学性。视听资料的收集审查判断也必须依赖相应的科学技术。

7、论证人在诉讼中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权利:①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提供证言、证词的权利。②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在侦查期间可以要求对其姓名保守秘密的权利。③客观充分地提供证言的权利。④人身安全切实保障的权利。⑤对司法人员的侵权行为有提出控告的权利。⑥有要求经济补偿的权利。⑦有权知晓其在诉讼中享有的诉讼权利、履行的诉讼义务以及不履行诉讼义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的权利。⑧有及时得到出庭作证通知的权利。义务:①及时到场作证的义务。②如实作证的义务。③接受当事人等询问的义务。④遵守法庭秩序的义务。

8、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特点和作用?

直接证据的特点:①它的内容与案件主要事实的内容是重合的。②它多表现为言词证据。③它的数量较少,且不易取得,在刑事案件中,犯罪行为多秘密进行,一般没有目击证人,案发后犯罪分子主动投案自首或被抓获主动交待罪行的较

少。作用:直接证据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能直接明了地证明案件某一主要事实。

间接证据的特点:①依赖性。②种类繁多,形式多样。③多表现为实物证据,且客观性和稳定性较强。④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过程复杂,难度较大。作用:间接证据虽然不能单独、直接地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但也不可忽视。

9、简述证据规则的分类及意义?

分类:①依据证据规则的规范证明活动阶段的不同,可分为取证规则、采证规则、查证规则和定案规则。②依据证据规则的调整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规范证明力的证据规则和规范证据能力的证据规则。③依据证据规则所规范的证明活动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刑事诉讼证据规则,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意义:①规范执法行为,约束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②确立公平竞赛规则,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10、论相关证据规则的内容?

总则层面证据关联性规则:①因没有关联性而排除。②因利益衡量而排除。③品格证据的排除。④因不存在合理的证明性而排除。⑤习惯证据和日常工作证据的关联性确认。⑥取证的关联性限制。⑦举证的关联性限制。⑧认证的关联性限制。分则层面的证据关联性规则具有符合特定诉讼制度的特殊性。

11、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内容?

①“非法”的涵义:非法既包括没有法律依据,也包括积极或者消极的违法行为或者状态。②证据的涵义:应当是非法的结果,在非法行为与证据之间不存在条件或因果关系,则不属于非法证据;是定案证据还是证据材料,由法官依法认定。③排除:是指非法证据不得作为不利于当事人的证据;当事人有权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主张,证人、鉴定人等参与人则无此权;法官有义务依职权审查证据的合法性。④例外:善意的例外;最终必然发现的例外;在国外取得的证据材料;“非法证据”可用于追究非法取证证者或者伪造者的法律责任。⑤毒树之果:是指以违法取得的证据材料为线索,而以合法手段取得的证据材料。

12、论诉讼证明的构成?

①证明主体:是指法律规定的负责诉讼证明的主体。②证明对象:是需要证实的案件事实。它包括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③证明方法:在证据裁判主义下,证实案件事实的主要方法或手段是证据,并且诉讼证明还须遵行法律规则、科学原理和经验法则以及逻辑规则等。④证明标准:是指执法人员查明案件事实、当事人证明案件事实所应达到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对证据的量和质的要求和对全案事实认定的要求。对证据质的要求表现为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对证据量的要求是“充分性”。对全案证据的认定要求是“案件事实清楚”、“排除合理怀疑”、“占优势的盖然性”。⑤证明责任:解决的问题是,从事证明活动、完成证明过程的证据,应当由何方诉讼主体提供。证明责任为当事人从事证明活动施加了内在的诉讼压力,同时也为其举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提供了实质性的动因。证明责任是证明主体所负担的诉讼责任,证明主体是证明责任的实际负担者;缺乏证明主体的证明责任和缺乏证明责任的证明主体都是难以成立的。⑥证明程序:对于实体法事实的严格证明必须遵行法定的证明程序。它包括证据的收集程序、证据的提供和展示程序、审查判断证据程序。

13、论证明的原则?

①证据裁判原则。用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是现代各国证据制度的显著特征,这既是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的保证,也是司法文明和司法进步的体现。贯彻和落实证据裁判原则,是理性的司法制度的表征。我国证明制度也实行了证据裁判主义。②自由证明和规范证明相结合的原则。自由证明是现代各国普遍奉行的证明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当事人可以利用所有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来从事证明活动,而不受立法的严格调整和具体规范。自由证明是针对法定证明而提出来的。③当事人自治原则。这是诉讼证明的程序性原则,根据此一原则,诉讼证明的过程主要应当由当事人双方来支配和控制。④遵循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的原则。证明首先是一个诉讼活动,因而应当遵循诉讼规则,诉讼规则由诉讼法调整。但证明不仅仅是一种诉讼活动,除诉讼活动这种外在性质外,证明还是一个逻辑思维活动,进行诉讼证明便是在从事着一种复杂的逻辑思维活动。因此,诉讼证明要受逻辑规则的制约,违背逻辑规则所进行的证明不会产生应有的法律效果,而逻辑规则在诉讼中是作为一个既定的知识前提予以接受的。

14、论我国诉讼中的免证事实?

①立法上有关免证事实的规定。我国三大诉讼中对免证事实作了具体阐释。②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指为具有一定知识经验的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一般说来,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众人皆知且对其真实性不存争议的事实,所以成为免证事实。范围包括自然规律及定理、历史事件、时事新闻、法定节日、国界省界、日常生活知识和经验等等。③法院依职责或者职务所知悉的显著事实。④推定的事实。推定是指由法律规定或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前提事实推断未知的结果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举证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其中据以作出推断的事实,即已知的前提事实,为基础事实;根据基础事实而推定存在的事实,即结果事实,为推定的事实。⑤自认的事实。说明双方当事人对此事实无争议,所以无需作为证明对象。⑥公证的事实。公证是指国家法定的证明机构(公证机构)代表国家,依照法定程序证明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非讼法律活动。所谓公证的事实,是指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等。公证的事实经过法定公证程序,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已经得到证明,在诉讼中法院可直接予以认定。

15、论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主体?

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不负证明责任,由控方承担证明责任是证明责任分配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①公诉人。证明责任由控诉方承担是刑事诉讼审判过程中证明责任分配和承担的核心原则。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控诉权,承担控诉责任。公安机关是侦查职能,协助检察机关承担控诉职能,但不承担证明责任。②刑事被告人以外的其他诉讼当事人。由自讼人举证。③特殊情形下的被告人。由被告人举证。

16、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倒置?

①证明责任倒置的概念:是指要某些法律有规定的特殊案件中,部分要件事实证明责任的分配不适用一般原则,而是适用与一般原则相反的分配规则来配置证明责任。

②设置证明责任倒置的特殊分配规则,主要有:①通过程序的正义实现实体的正义。②通过程序设计保障民诉讼平等原则的实现。

③法律规定的倒置情形有:实体法中的规定: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因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因饲养动物及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17、试论我国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①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担原则在我国《行政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该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②从法律规定看: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由被告承担。与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相比较,呈倒置样态。

③被告举证出于下列原因:①针对诉讼的标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它是由作为行政机关作出来的。②被告始终是行政机关,它居于主导地位,其实施的行政行为无须征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同意。③让被告负证明责任,还有立法政策上的理由和行政导向上的意义。④从总体上说,行政机关的证明能力要比行政相对人强,由行政机关举证,更符合证明责任配置中的公正原则。

自由心证 就是说证据的价值或证明力不再由法律事先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法官和陪审员在审判中可以运用自己具有的 人类普遍认知能力 来自由评断具体案件中的各种证据的证明力

1.可以解决许多疑难案件。

2可以提高结案效率。

3更注重实体正义。

缺陷:

1.对法官素质要求很高。

2.法官自由裁量权很大,而且对成文法 是一大挑战。

3.程序正义法实现

4.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形成错案。

法定证据制度 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做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

优点1这种证明模式有助于提高司法裁决的规范性2这种证明模式有助于提高司法判决的权威性3这种证明模式有助于提高司法裁决的可预见性

缺点1这种证据制度在运用证据的问题上过于死板,缺少灵活性。2这种证据制度容易导致刑讯逼供的泛滥

第三篇:证据法论文1

传闻证据规则的理论与适用

摘要: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排除法则之一,它原则上要求在审判中排除传闻证据,证人证言须在法庭上接受检验,只有在符合法定的例外情形时才允许采纳庭外陈述。根据传闻证据规则,传闻证据一般不具有可采性,不得提交法庭进行调查质证;已经在法庭出示的,不得提交陪审团作为评议的依据。

关键词:传闻证据规则的一般规定、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传闻证据在我国的适用

传闻证据是指不是由陈述者在审判或者听证中作证时作出的陈述,在证据上将它提供来证明主张事项的真相。传闻证据是排除规则,即法庭原则上应当排除传闻证据的使用,只在少数例外的情形下,才会被采信。

一、传闻证据规则的理论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排除法则之一。最早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国家是英国。这和英国的陪审制度密切相关。在17世纪后期(1675-1690年),英国正式形成了传闻证据规则,而这一规则自然也为具有英国普通法传统的美国所继受。日本现行诉讼结构主要体现为以当事人主义为主,以职权主义为辅,吸收了大量英美法系的相关制度,在其刑事诉讼法典中就明确确立了传闻证据规则,其第320条明确规定排除传闻证据的原则。而我国台湾地区也在“刑事诉讼法典”中确立了传闻证据规则,现行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第159条规定,被告以外之人于审判外之言词或书面陈述,除法律有规定者外,不得作为证据。1700年,英国法院确立明确的传闻证据规则:如果证人能够亲自出庭作证的话,庭外陈述即使经过宣誓也不得使用。直至今天,传闻证据规则发展为包括“传闻证据不可采”的一般规定和“传闻的例外”两方面的内容。

(一)一般规定

②①

传闻证据规则又称传闻规则、反传闻规则、传闻法则、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排除法则之一,是指在诉讼程序中,除法律认可的例外情况之外,法庭原则上会排除将传闻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基础的一种证据规则。换言之,不论是以口头、书面或其他表达方式作出的任何庭外陈述,如果是为了证明其所述事实的真实性,除非属于法律所认可的例外情况,否则根据传闻证据规则是不能够被采纳的。简言之,即除法律规定情况外,传闻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传闻证据规则的基本要求是“直接感知案件情况的人应当出庭作证”。在大陆法系国家,虽然传统上不实行英美法系国家意义上的传闻证据规则,但也存在类似的制度和规

则。大陆法系不采用传闻证据规则,而是奉行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可再分为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直接原则,又称直接审理原则,要求参加审判的法官必须亲自参加证据审查、亲自聆听法庭辩论。言词原则,又称言词审理原则,是要求当事人等在法庭上须用言词形式开展质证辩论的原则。根据该原则,只能以在法庭上直接调查过的证据作为裁判基础;记载审判前侦查、起诉活动中的询问、勘验、扣押、搜查结果的书面材料以及扣押物等,都需要在法庭上进行调查。例如,《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250条规定:“对事实的证明如果是建立在一个人的感觉之上的时候,要在审判中对他询问。询问不允许以宣读以前的询问笔录或者书面证言而代替。”③

排除传闻证据的理由,首先是基于对这类证据价值的担忧,并非因为它不相关而是因为它不可靠和不可信。在英美法中,证人作证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即证人宣誓、亲自出庭作证、接受交叉询问。而传闻证据未经宣誓和正式确认,且未给予对方反询问的机会,而反询问是对抗制诉讼的真谛。因此,如果采用传闻证据,一方面对抗制诉讼势必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证言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可信程度得不到检验。由于陪审员并非法律专家,不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不可能象训练有素的法官那样正确判断如何衡量未经交叉询问检验其可靠性的证人的陈述,因此将其排除对于确

保定罪的准确性以及防止对无辜者定罪来说是必要的。

基于以上原因,英美法的诉讼中一般禁止将传闻作为证据来使用,只有在例外的情形下,即不至于误导陪审团的传闻证据,才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被作为证据来加以使用。

(二)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根据传闻证据规则,为了确保证人陈述的真实可靠性,传闻证据一般情况下不具有可采性,要予以排除。但是,如果绝对地排除所有的传闻证据,会导致有相当一部分案件的事实真相无法查清,或者使查明案件事实的成本增大。

在英美证据法中,理论上一般认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传闻证据可以被采纳:一是具有“可信性的情况保障”,也就是说,该证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或者不具有通常情况下传闻证据的不真实的危险,即使不赋予对方当事人交叉询问的机会,也不会侵害到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此时,可以赋予其可采性;二是已经给予了反询问或者质问的机会。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将传闻证据的例外情形分为陈述者不必出庭的例外和无法出庭的例外两种。前者是指即使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可以出庭作证,传闻证据也可以被采纳,其实质是从立法上正式肯定了此类传闻证据的证据能力,即第803条所包括的:当场的感觉印象,激愤言词,出于医疗诊断或治疗目的而作出的陈述,已被记录的回忆、公共记录或报告、重要统计资料等24种。后者是指在直接感

知案件事实的人不能出庭作证时,才可以采纳传闻证据的例外情况,即第804条所列举的:先前证词、临终陈述、对己不利的陈述、关于个人或家史的陈述、其他例外等5种情形。

对于传闻规则,最复杂但也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是它的例外规则。在英国,传闻规则的例外情形包括普通法上的例外与成文法上的例外。普通法上的例外包括有关事实的一部分、死者生前所作的陈述、非正式自认、在先前诉讼中提供的证据、公共文书和记录、论述公共事务的权威出版物等6种情形,成文法上的例外比普通法上的例外要广泛得多,包括载于记录中的文书传闻、口头或书面的传闻陈述以及电脑制作的陈述等。

二、传闻证据在我国的适用

我国三部诉讼法中都没有明确规定确立传闻证据规则。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参照英美法系的对抗式审判,法庭审判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吸收了许多对抗性的规则,但在刑事诉讼中仍然尚未确立传闻证据规则,2012年再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同样没有确立该规则。但值得指出的是,根据最高法《解释》第78条规定:“证人当庭作出的证言,经控辩双方质证、法庭查证属实的,应当作为定案的根据。证人当庭作出的证言与其庭前证言矛盾,证人能够作出合理解释,并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应当采信其庭审证言;不能作出合理解释,而其庭前证言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其

庭前证言。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法庭对其证言的真实性无法确认的,该证人证言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第86条第1款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以上规定吸收了传闻证据规则的精神。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有些法院几乎没有证人出庭或很少证人出庭。就全国而言,证人的出庭率还不到5%。

传闻证据规则作为刑事证据法中两项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等同地位,是实现对抗式庭审模式、保障证据的真实、维护被告人权益、促进法律公平的重要措施。在推进审判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首先,确立传闻证据规则有助于证人出庭作证,增强审判的直接言词性,从而落实被告人的质证权,实现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其次,确立传闻证据规则可以通过对证明力不高的证据材料的过滤,促进事实真相的查明。再次,确立传闻证据规则有助于保障人权,遏制刑讯逼供,防止非法取证。传闻证据规则排除庭外陈述的证据能力,犯罪嫌疑人向警察、检察官所作的供述并不当然具有效力,还要经过法庭的对质才可能被法庭采纳,这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止非法获取口供行为的发生,具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似的功能。

但是,完全照搬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也不现实,我 ⑦

们必须考虑我国无陪审团裁决事实的机制,考虑我国的对抗性尚不彻底的现实,考虑我国法官判断证据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考虑我国目前治安形势还比较严峻、司法资源较为稀缺的现状,考虑我国引进该制度的成本等情况。作为证据规则之一的传闻证据规则,是与特定的审判方式和诉讼结构相契合的,其功能的实现必然需要其他原则与制度的配套。传闻证据规则的建构,不能脱离诉讼制度的整体环境。

【注释】

[1]《证据法学》,陈光中主编,法律出版社,第255页。[2]《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郭志媛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01页。

[3]《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4]《证据法学》,陈光中主编,法律出版社,第256页。

[5]《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下建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120—126页。

[6] 《证据法学》,陈光中主编,法律出版社,第258-259页。

[7]吴丹红、黄士元:《传闻证据规则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第12卷第1期。

第四篇:证据法选择题

1.在诉讼地位方面,鉴定人属于()A. 诉讼参加人 B. 诉讼参与人 C. 诉讼主体 D. 案外人

2.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是()A. 代理律师 B. 辩护律师 C. 被害人

D. 承办案件的司法人员 3.笔录的制作主体是()A. 执法人员 B. 代理律师 C. 辩护律师 D. 当事人

4.在刑事诉讼中自诉人的陈述属于()A. 犯罪嫌疑人陈述 B. 被害人陈述 C. 证人证言

D. 独立的证据种类

5.将当事人和鉴定人纳入证人范畴的国家是()A. 中国

B. 英美法系国家 C. 大陆法系国家 D. 日本

6.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A.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B. 排除合理怀疑 C. 优势证据 D. 合理可能性 7.推定有利于()A. 法院审判 B. 证人作证 C. 审查判断证据

D. 减轻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8.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无罪推定的规定是()

A. 在没有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为罪犯 B. 被控告犯有罪行的每一个人,要根据法律来证实有罪 C.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D. 未经人民法院正式审判,任何人都不能被认定为犯罪人并受到刑事惩罚 9.司法认知的目的是()A. 提高诉讼效率 B. 证明案件事实

C. 解除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D. 在当事人之间分配和转移举证责任 10.传闻证据是指()

A. 当事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 B. 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 C. 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过程中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 D. 当事人在本案法庭审理过程中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 11.最佳证据规则的含义是指()

A. 作为证据的实物是诉讼中最好的证据

B. 最佳证据是诉讼中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C. 作为证据的原始文字材料优先于复制品 D. 当事人只能提供原件或者原物 12.证据法的目的主要是()A. 收集证据 B. 判断证据 C. 说明证据

D. 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

13.以来源为标准,可以将证据分为()A. 本证与反证

B.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C.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D.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14.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相比、行政诉讼特有的法定证据种类是()A. 视听资料 B. 勘验笔录 C. 鉴定结论 D. 现场笔录

15.将证据的调查分为勘验、人证、鉴定、书证、讯问当事人、宣誓与具结六种方式的法律是()

A. 法国民事诉讼法 B. 德国民事诉讼法 C. 日本民事诉讼法 D. 英国民事诉讼法

16.在调查收集证据的各种方法中,直接提取实物的方法是指()A. 通过制作笔录提取证据材料的方法

B. 通过照片、录音、录像等手段提取证据材料的方法 C. 提取与案件有关的便于移动的物品和痕迹载体的方法 D. 通过制作模型提取证据材料的方法

17.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辨认法是指()A. 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

B. 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差异和共同点的方法

C. 将若干个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的方法 D. 执法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对有关的物品、场所和人身进行识别的方法 18.诉讼中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材料()A. 都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B. 在明确告知当事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C. 由法院依职权决定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D. 一律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19.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的代理律师()A. 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 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C. 经被告委托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D. 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20.在诉讼中,下列人员不能被替代的是()A. 翻译人 B. 鉴定人 C. 证人 D. 代理人 21.犯罪嫌疑人赵某在捕前给同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就如何处理盗窃物品问题的电话录音属于()A. 物证 B. 证人证言 C. 视听资料

D.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

22.我国诉讼立法上第一次将视听资料明确规定为独立的证据种类的法律是()A. 民事诉讼法 B. 刑事诉讼法 C. 行政诉讼法 D. 律师法

23.以内容的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将书证分为()A. 文字书证、图形书证、符号书证 B. 公文书证、私文书证 C. 处分性书证、报道性书证

D. 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译本等

24.证据法上的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所作的()A. 一切陈述

B. 在关法律问题的陈述 C. 有关案件事实的陈述 D. 有关事实和法律的陈述

25.证据法上的狭义的当事人承认是指()A. 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 B. 当事人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C. 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和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D. 当事人的默认

26.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A. 神示证据制度 B. 法定证据制度 C. D.

27.证据法学是(A. B. C. D. 28.()A. 一关系 B. 叉关系 C. 列关系 D.

容关系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实事求是证据制度)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行政诉讼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法学学科体系中一个分支学科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之间的关系是证明责任就是举证责任,两者是同证明责任不是举证责任,两者是交证明责任不是举证责任,两者是并证明责任包括举证责任,两者是包 第9/11页 29.《刑事诉讼法》规定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是()A. 公安司法机关

B.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C.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 D. 代理律师和辩护律师

30.公安机关依法讯问被其拘留的蔡某应当在()A. 8小时内进行 B. 12小时内进行 C. 24小时内进行 D. 48小时内进行 参考答案:

1. B2. D3. A4. B5. B6. A7. D8. C9. A10. B11. C12. D13. B14. D 15. B16. C17. D18. D19. A20. C21. C22. A23. A24. C25. A26. B27. D 28. A29. A30. C

第五篇:证据法名词解释

法定证据制度是指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对其证明力的大小以及如何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判案件必须据此作出判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取舍。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它原则上要求在审判中排除传闻证据,证人证言须在法庭上接受检验,只有在符合法定的例外情形时才允许采纳庭外陈述。意见证据规则是指证人根据其感知的事实所作的意见或推断性证言不得作为证据采用。自白规则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只有基于被追诉人自由意志而作出的自白才具有证据能力,缺乏任意性或者具有非任意性怀疑的口供,不论其原因是什么,均不具可采行。

证明力是指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作用及证明作用的程度如何。

证据能力是指能够被允许作为证据加以调查并得以采纳的能力或资格。

司法认知是指对于应当适用的法律或某一待定的事实,法官依申请或职权初步认定其为真实的一种诉讼方式。

举证时限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权法律后果的一项诉讼期间制度。举证责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

本证是指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出,用以证明他所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

反证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推翻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而提出相反的事实存在的证据。鉴定结论是由鉴定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诉讼中所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后,所出具的结论性书面意见。证明对象指证明主体运用一定的证明方法所欲证明的系争要件事实。

毒树之果指根据非法收集的证据提供的线索来合法收集的证据。

自认,即对事实的承认,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其为真实或对他方的诉讼请求加以认诺的意思表示。

拟制自认是指对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均未表示承认也为表示否认,法律上就拟制地认为当事人已经自认了该事实。

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规定的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要求。

证据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直接证据是指凡是本身可靠,即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予以证明的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亦即经过转述或转抄、复制的第二手或者第二手以上的证据。

证明责任是指证明主体为了使自己的诉讼主张得到法院裁判的确认所承担的、提供和运用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以避免对于己方不利的诉讼后果的责任。

优势证明标准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双方当事人的举证,法院应认定证明程度较高的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成立。

下载证据法论文参考题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证据法论文参考题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证据法名词解释

    证据法名词解释: 1、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张成立的有关事实材料。 2、证据法:是指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等运用证据确定案件事实真伪时应遵循的法律规范。......

    证据法论述题

    论述题: 1、 论现代科技对证据法的影响 证据法价值的实现有赖于证据法顺应社会的发展,包括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对证据法实实在在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①证明对象方面。......

    证据法作业

    证据法作业————班级:姓名:学号:【案例一】某县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王某有贪污行为。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因本案不属公安机关管辖,将举报信移送到了县人民检察......

    证据法书评

    评《诉讼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标准研究》 方姚 学号:2013004072 王圣扬教授著的《诉讼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研究》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讲诉讼证明责任,对我国三大诉讼的证明责任进行......

    证据法案例分析题

    证据法案例分析题1、 某皮革厂附近的居民向法院提起诉讼,诉称皮革厂排泄的污水减少其农作物也的收成,并且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损害,请求法院判决皮革厂赔偿他们的损失。对此,皮革......

    证据法笔记2013205篇

    证据法指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等确定案件事实真伪时应当遵循的法律规范。证据法的宗旨证据法制度必须遵行宪法(目的:服从宪法、肯定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将宪法有关原则主体......

    论文题目

    1.酒店管理之人性化管理 2.从顾客心理学角度论如何提高顾客 满意度 3.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 4.酒店专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 生涯 5.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思考 6.......

    论文题目

    201 浅谈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202 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203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204 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205 中学数学不等式证明方法206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