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家乡真美丽》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美丽的自然环境,关爱大自然。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景观,亲近家乡的山水,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养成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明白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几个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2.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草原、高原、大连标志、乡村风光的图片:
① 师提出要求: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② 学生欣赏,自由谈,初步知道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③ 这些同学的家乡各不相同,有的是粗犷苍凉的高原,有的是一望无限达到草原,有的是热闹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宁静美丽的乡村。我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呢?
3.介绍自己家乡的的自然环境特点。
你能象书中的五个小朋友一样,说说自己家乡是什么样?教师引导学生参考教材、联系家乡的实际想想,自己家乡环境有什么特点。可先写下来,再介绍。
4.小节: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山上的泥土是那样清香,小溪的流水是那样清甜,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亲近家乡的山山水水,想想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二、我的家乡真美丽
1.让学生把收集的家乡名胜古迹、山水美景的照片、图片及文字资料展示在黑板和教室周围的墙上。
2.学生自由分组欣赏,互相讨论,在心中选定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派代表发言选定最佳景物。
3.小结: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已经了解了家乡的美景。确实,家乡就像你们所画、所摄、所介绍那样,她真的美丽。
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地方,大家有什么感受呢?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三、我爱我的家乡
1.师提出活动要求。全班同学自由选择,可以个人、可以小组进行下面任意一项活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活动1:自编一节或一首描写家乡的诗歌,有感情的朗读。
活动2:模仿《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旋律,自编歌词唱一唱。
活动3:用其他形式(快板、相声等)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教师评价鼓励。
3.小结:刚才,大家都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赞美,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确实,家乡是生我样我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深深刻在我们的心理。以后,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
四、拓展
学生继续收集有关家乡的各个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第二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我的一家》
教学目标: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称呼他们。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父母长辈的关爱之情,体验家庭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教学难点:
家庭成员之间和关系及称呼,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教学准备:
让学生收集一些和家人合影的照片(全家福、生活照);准备一张用彩色纸 背景音乐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家的温馨气息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我的家住在坪坝晏店街道,你们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师板书:我的家)我先来说说我的家。(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看,这是我九岁时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猜猜哪个是我?
对,这就是九岁时的我,(指照片介绍)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哥哥,这是我的姐姐。我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 为什么呢?
对,我是爸爸妈妈的骨肉,血管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他们是我最亲近的人。
(边讲边在全家福照片的周围画)那时我们一家人住在一个小乡村,屋前有一条公路,公路的右前方有一个小水塘,夏天,我们常去那儿游泳。屋的后面有一个绿色的竹林,我的姐姐常去那儿看书。对了,还忘了告诉你们,在公路边上还有一块空地,我和小伙伴们常在这儿做游戏。同学们,你们家周围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去?你们也像老师这样把自己喜欢去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再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动笔画自己家周围景物,师巡视)大家看呢?
二、师生共同谈自己的家庭生活
(展示书上家庭生活的范例)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一位同学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
(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我们一家人最喜欢在一块儿聊天,爸、妈只要他们一回家,我们兄妹三人就会围在他们身边叽叽喳喳地讲学校的故事,爸、妈也会告诉我们他们每天的新鲜事,这时一家人最开心。
你们一家人平时都在家里做些什么?
对了,同学们都带了自己和家人一块照的照片,这照片后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先说给同桌的同学听听!
(生同桌相互讲照片后面的故事)谁愿意来讲一讲?
看爸爸笑得多开心呀,真是幸福的一家。
是啊!这张照片中有你们一家人对外公的怀念。我的这张照片后面也有故事。看,我们一家人的表情多严肃啊!那是因为我的哥哥照完这张像后将离开家,到部队去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因为哥哥平时很疼我们,我们真舍不得他走,这严肃的表情后边包含着我们一家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后来,远在山西当兵的哥哥常给我们写信,他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牵挂着我们,牵挂着我们的家。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我们一起做事,一起游戏,谁生了病,大家都着急、担心,这是为什么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结:对,我们是一家人,不管怎样,大家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爱自己的家,爱家里的每一个人。(板书:我爱我的家)
三、出示调查表,谈感想
对了,说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了解家里人吗?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吗?请拿出你们的家庭调查表,汇报一下你在调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事。学生汇报交流。
问:了解了这一切,你有什么感想? 大家想对爸妈说些什么?
通过调查,我们对爸爸妈妈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你们会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自己的家。
课后反思: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单元一 温暖的家 主题
一、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和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儿童用品等。
2、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教学过程:
1、导入。
(1)、板书课题。
(2)、请学生读教材第2~4页乐乐、虎子和文文的话。(3)、让学生欣赏教材第2~6页,并发表意见。
2、小组调查。
(1)、开展有趣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2)、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 较。然后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
3、故事会。按照座位排列,就近的几个同学组成 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一件自己最有趣的幼儿趣事讲给大家听。并展示自己幼儿时的物品。
4、全班讨论。请学生读教材第5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我长大了”的含义。
5、教师总结。主题二 爸爸、妈妈抚育我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2。教学过程:
1、导入。(1)、板书课题。(2)、提问:什么是抚育?
2、探究活动。
(1)、学生读教材第7~10页,然后教师以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论。
A、第七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B、第八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C、本页两幅照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对本页的的课文有什么想法?
D、喜欢大手拉小手的照片吗?为什么?
照片“雨中情”和乐乐的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记录,告诉我们什么? E、请学生读教材第7页的课文和“我心灵的家”。
3、故事会。(小组进行)
请每个同学根据课前准备,讲一讲爸爸、妈妈疼爱自己的故事,或者一件令自己难忘的父母抚育自己成长的事情。
4、教师总结。
主题三 我懂事了 教学目标:
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教学过程:
1、导入。(1)、板书课题。(2)、提问:什么叫懂事?
2、探究活动。
(1)、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乐乐爸 爸工作一天的艰辛。
(2)、各人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父母一天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3)我们的父母一天工作那么艰辛,回家还要做那么多家务和照顾我们,确实辛劳。我们作为子女的应体贴父母、孝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减轻父母的负担。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哪些事情是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做的。
1、个人制作。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加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2、教师总结。“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个好孩子。”
主题四 健康生活每一天 课题
1、家里的文明礼貌 教学目标:
1、具有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
2、乐于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道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明举止。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
1、导入。(1)、板书课题。
(2)、提问:你们了解哪些文明礼貌,如果不讲文明礼貌,别人是否乐意与你交往?
(3)、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4~15页,使学生了解从早到晚,一天三餐到行动坐卧等,有哪些是家庭文明礼貌?分小组说后并写在卡纸上,看哪一组写得多,写的好,板贴评比。(板书:起居方面 行动坐卧 文明进餐)
2、个人作业。完成教材第15页“我家里的文明礼貌”。教师 巡视并做适当指导。
3、分组讨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进行发言,小组按照 以上几方面归类和做简单记录。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按照黑板上所列的三项介绍自己小组同学发言。教师将与括号中内容比较一致的内容写在黑板相应的标题下。
5、教师总结。
课题
2、居家生活讲节约
教学目标: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的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3、能在自己生活的家庭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教学过程:
1、导入。
(1)、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2)、请学生看教材第16页的连环画,想一想这组连环画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有什么想法?请学生发表意见。
1、探究活动。
(1)、请几位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表演小品。然后小组讨论进行探究。让学生知道盲目“攀比“的坏处。
(2)、请学生说我们班级中哪些同学有出现过盲目攀比的行为,你对此行为有何看法?
(3)、教师小结选择生活用品的原则,并朗读教材第17页——“节约,体现了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尊重。节约,也是珍惜资原和爱护环境的表面。”提问学生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并做适当解释。
2、小组活动。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方法。可以参考教材第17页的图画教师巡视并且适当帮助学生,要求学生只说一两条就可以了。
4、全班介绍。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
课题
3、生活中的安全(3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止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 的自救、自护的方法。
2、树立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朗读教材第18页上方的课文。告诉学生今天 要讨论的是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安全。
3、自由讨论。提问:“在日常的家庭中,有哪些方面容易对我 们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伤害?同学们是否遇到过或听说过在家庭中发生的安全方面的事故?”
通过讨论明确:“在日常生活中,用电、煤气、火、水等都容易对我们的伤害,每位同学都应具有防范意识。下面我们进行讨论。请学生看教材第18页安全用电和安全使用燃气的图画,并阅读豆博士的话,组织讨论:
1、为什么不能用手拉触电者,而要用干木棍或不导电的器具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
2、为什么发现燃气泄漏,千万不可以使用明火,甚至不能开灯,而要先切断燃气的泄漏源,打开窗,再抢救中毒的人?
3、模拟体验。小组分角色表演教材第19页的图画上的情景,并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教师作适当点拨。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为全班表演,向全班介绍他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师作简单讲评。
5、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19页各种报警电话与报警连线练习。
4、教师总结。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检查上节课布置的课堂练习。
2、模拟练习。让学生练习报警。可以同桌互相配合练习,要求按照三种情况逐一练习。可以一人打电话报警,另一人做接电话者。提醒学生:报警电话内容要真实性、报警语言的完整性。
火警:地点、火势的大小。匪警:地点、情况。急救:地点、病人情况等。
1、全班活动。请学生上来抽签,然后按照抽签上的内容用教 师事先准备的电话模拟报警。根据时间,尽量让每个学生有锻炼的机会。
2、自由讨论。请学生看教材第20页的图画,按要求进行讨论: 如果被烫伤了怎么办?图中两位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有危险吗?为什么?
3、让学生各自谈谈对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4、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讨论与检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1页“我的表现”。(1)、请学生发表意见,对教材上所列项目有什么看法?
(2)、请学生在自己的教科书上按照全班讨论结果补充和删减,然后各自按照成绩单的要求给自己画“苹果。(3)、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结果。
3、全班调查(文明礼貌、节俭、安全方面)。同学们平时哪条做得最好?哪条做得最差?(学生边说边记录)(1)、在黑板上画上三种苹果。
(2)、|按照项目顺序,逐一统计得到各种苹果的学生数。
(3)、按照项目顺序,逐一将得到不同苹果的学生人数写在黑板上。
4、教师根据统计结果宣布并做总结。
5、四人一组,下康乐棋。
主题一 我和小伙伴 课题
1、学会友好相处 教学目标: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
(一)、平等对话,走进“友谊之树”。
1、导入。你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有什么感觉?
2、将一棵“大树”贴在黑板的正中,并写上“友谊之树”。
3、请学生说说和伙伴之间曾发生过哪些美好的事情?
(二)、真实体验,拯救“友谊之树”。
1、实话实说,直面矛盾
(1)、(板书课题:学会友好相处)小品表演。(2)、请学生说说曾经与伙伴闹过的矛盾。(3)、请大家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让学生将自己组讨论的要点写在剪成的黄叶、坏苹果形状的纸上,再让学生把他们贴在友谊之上。(5)、小结。
2、真情对对碰,化解矛盾(1)、拯救友谊之树。
请各小组选一个案例,先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确方法,然后将解决办法写在“绿叶”、“红苹果”上。
(2)、出示课前调查情况,让学生讨论解决。
(三)、情感升华,互送友谊卡。
1、教师总结。
2、念卡、送卡。配音乐《永远的朋友》。
课题2 做人要诚实 教学目标:
1、懂得伙伴相处应当以诚相待的道理。
2、学会彼此谅解。
3、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简单技巧。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
1、导入。谈话引入后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8页方框的文字。问:你同意这 段话的说法吗?为什么?你们同伴之间发生过哪些不愉快的事?(指名说说)我们该怎样处理?今天一起探讨。(板书课题)
2、全班讨论。
(1)、小伙伴为什么会不愉快或闹别扭?闹别扭后大家的心情会怎样?可能会带哪些不良后果?(小组讨论)
(2)、检查讨论结果。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把原因板书。
3、小组探究。小组讨论解决:以上原因让大家造成很多不愉快,大家觉得该怎样处理,才让大家和好如初?
4、全班交流。
各小组向全班发表他们讨论结果。
5、活动。做“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学生填写“我的好伙伴‘的表格,并宣读表格内容。
6、教师总结。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2 做人要诚实 说话算数 诚实守信 礼貌待人 不给人起外号 团结友爱 不欺负人
主题二 我们爱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感受自己在学习上进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知道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知道不同的方法的特点。
3、了解学习活动或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能,初步掌握和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教学过程:
1、导入。做教科书上“特殊作业”后谈话引入课题。
2、全班讨论。同学学习成绩与一年级相比,进步真大。这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探究活动。以上这些进步是怎样得到的?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回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入并板书八个小标识(学习方法)。(调查 体验 阅读 探究 讨论 资料发表 制作)
5、各抒己见。你最喜欢哪一种学习活动?为什么?
6、填空题。(1)我最喜欢的学习方法是()。因为()。(2)、我学习的窍门是(),它的好处是()。
7、小组交流。把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和窍门与同学交流,并推选出优秀向同学推广应用。
8、谈谈你对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9、教师总结。教学反思 教学板书
2、我们爱学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调查 体验 阅读 探究(我们天天在进步)
讨论 资料 发表 制作
主题三 我们的班集体
课题
1、我是班集体的一员
2、集体荣誉靠大家 教学目标:
1、形成集体观念,知道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自己的成材离不开集体。
2、明白集体的成功及荣誉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养成乐意为集体做贡献的态度,懂得用诚实、正直行为维护集体荣誉。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读教科书第38页小文的话。问:同意小文的话吗?与她的想法一样吗?(学生发表意见)
2、探究活动。(结合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1)、小组讨论:什么叫集体?什么叫班集体?什么叫班集体的一员?
(2)、组长回报结果。(教师补充说明)
3、体验活动。
(1)、游戏:三人四足比赛。让优胜小组和最差的小组,各自谈谈自己组之所以胜出或输了的原因。(2)、小组讨论:从这游戏说明了什么?
3、全班讨论。看教科书第39页下面的插图和文字,讨论:这面红旗该不该哪?在书上填意见。
4、教师总结。
教学板书: 3 我们的班集体 我是班集体的一员 集体荣誉靠大家
主题2 让我们学会合作 教学目标:
(1)、体验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2)、认识合作的条件。
(3)、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4)、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成功喜悦。教学重点:目标1、3、4。教学难点;目标2、3。教学过程;
1、导入。
2、体验活动一。进行接力跑步比赛。理解什么叫合作?体会集体生活中,合作的重要性。
3、体验活动二。举行拔河比赛。自由组合10人一小队,并自己讨论安排位置和拔河时的注意事项。
小组讨论:合作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填写教科书第41页下面的空白。
5、小组讨论发言: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体现合作给带来的好处和坏处的事例?
6、各抒己见:谈谈你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7、教师总结。
教学板书: 3 让我们学会合作 成功条件:事先商量 人人有责 分工合作 经常交流
4、我们遵守规则(共3课时)
课题
一、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2、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3、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等学校规则内化。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习任务:从社会生活或者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找出三条以上的不同规则,记录下来。)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1、创设情境导入。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做一个“传电话”的游戏,即老师对每组第一个学生耳语一句话,要求向后传,比一比哪组最先传到最后一个学生,这组即为优胜。做游戏时,教师注意不要强调任何游戏规矩。游戏结束后,请学生谈一谈刚才做游戏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制定“传电话”的游戏规矩。(把师生共同制定的规矩板书)然后按照规矩再次比赛。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请你向大家介绍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并且向大家介绍游戏的规矩。”教师解释说明,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必须遵守这种规则,以保证游戏顺利进行。学生做游戏。
学生发言。(由于没有宣布规矩,所以估计会有很多意见。)学生共同制定“传电话”的游戏规矩,然后按照规矩进行比赛。
学生发言。人为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无规则”的特殊情境,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规矩”的重要性。通过亲自实践,明确了游戏中规矩的重要。启发学生注意到每一种游戏都存在规矩。
2、合作处理信息。教师播放一组“规则”内容的录像,(包括小学生学校的规则、父母单位的规则、社会公德方面的规则以及国际交流“WTO”的规则„„)请学生观察后,在小组里交流课前从社会生活或者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搜集到的各种规则。教师根据学生总结,归纳出规则存在于不同生活领域。(如:学校生活、公共场所、体育运动、公共交通、娱乐场所„„板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任一领域的一条或者几条规则编成小品,现场展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类、总结、汇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辑小品,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对规矩的理解,由“特殊”认识发展到“一般”认识,注意到规矩的普遍存在。
学生通过观察、表演等活动,主体参与学习过程,在现实生活的“再现”中,体验规则意识。
3、探究研讨分析。教师提出问题:“规则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无处不在,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规则的?”以不计名投票的形式,统计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统计情况,提出大胆的假设,创造一个没有规则的世界。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生活情境编成“无规则”小品,现场展示。引导学生谈感想。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估计会有同学对规则持否定或者怀疑的态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辑小品,进行展示。根据活动谈自己的想法。不计名方式展开调查,使学生没有压力,乐于袒露自己的心菲,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学生通过观察、表演等活动,主体参与学习过程,在现实生活的错误“再现”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道理不辩自明。
4、交流、内化、升华教师出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条目进行学习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讲解这条规则的意义。根据小组发言情况和平时遵守校园规则的表现,评选优秀“规则示范标兵”和优秀“规则宣讲小队”负责校园规范评比检查工作。
小组活动。
民主选举优秀。把“规则意识”落到实处,直接指导现实学习生活。做好课堂延伸活动,促进规则意识内化。
课题
二、规则是怎么来的(第2课时)教学目标:
1、从游戏规则的制定理解规则的产生。
2、理解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
3、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
4、了解举手表决的基本常识。教学过程:
1、导入。请两名学生事先略做准备,表演游戏规则的产生。他们在开始之前相互商量玩跳棋的规则。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这样,需要事先制定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是谁制定的?”请学生看教科书第46、47页中的三幅照片、插图和课文,然后讨论一下,是不是同意课文中所说的:“游戏的规则是参加游戏的人们共同制定的。如果游戏没有规则或者有规则不遵守,游戏就无法进行。”
2、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全班讨论:“学校里面也有各样的规则,比如小学生守则,它们是由谁制定的?”“如果让你们来制定,准备一节课上多长时间?准备上些什么课?每个班打算安排多少学生?”
3、体验活动。教师引导全班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今天,请同学们为咱们班制定班级规则。
先请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学提出具体的条目。
4、总结。请学生朗读课本第47页下面教师的话。
课题
三、我要守规则(第3课时)教学目标:
1、养成愿意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
2、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认识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将对于外来规则的服从逐渐内化为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教学过程:
1、导入。关于规则我们已经讨论了多次,现在谁愿意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内容?
2、自我检查。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自我评价一下自己对于规则遵守得如何,就像课本中所说的:“在家里、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电影院、在商场、在公园、在马路上,你是不是守规则了?” 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在课本中的“自我评价表”中填上自己的行为。
3、小组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介绍自己的评价表。然后大家谈谈感想,教师巡视。
4、归纳总结。请学生填写“我们的看法”。
5、我心中的老师(共3课时)课题
一、老师教育我成长(第1课时)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劳动。2.情感目标:形成尊重老师的情感,体验融洽的师生关系。3.行为目标: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出发,认识和理解教师对自己成长的作用。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照片里都有谁?在做什么?
生:这张照片是我们刚入学时,老师在校门口迎接我们。生:这张是我们一年级在入队仪式上宣誓。师:谁带领你们宣誓呀? 生:大队辅导员刘老师 师:对,再来看看
生:这张是我们班和三年二班拔河比赛,何老师给我们当裁判。生:这张是高老师在音乐课上,教我们吹竖笛。
师:在老师们的辛勤教育下,同学们在各方面都大有进步,茁壮成长起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老师教育我成长》(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学文明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49页,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一遍课文(自读、与同学分段读、大声读、默读„„)学生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地很认真,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你第一次走进校门见到老师的时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有知识,衣服特别整齐 生:严肃、认真
生:不象想象的那么可怕,挺和蔼的 生:说话声音响亮、做事有条理
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是不是也象课文中的小朋友? 生:是,爸爸妈妈把我交给老师走了,我心里也很害怕 生:我开始也紧张,可是看见老师冲我们笑眯眯的就不紧张了 师:你还记得从你成为小学生以来,一共有多少老师教过你吗? 生:很多,记不清了
师:是的,从同学们走进学校的大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包含着老师们的心血。下面谁来读一下课文中的小诗?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诵
师:正象诗中描写的那样,老师把一个个爱哭的孩子,教育成有知识懂道理的人。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竞选中队委中落选了,当时情绪非常低落,觉得委屈、没面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班主任周老师一边给我补课一边对我说“找出差距迎头赶上,失败是成功之母。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听了老师的话,心里暖暖的,从那以后,我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学习成绩提高了,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拥护。五年级时,我又一次当选为中队长。直到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时,我的耳边就会想起老师对我说地那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相信你们在与老师的接触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例,下面大家先在小组内每人讲一个老师教育自己成长的真实事例(如果没有可以不发言),然后进行评议,每组推选两名同学参加《老师教育我成长》故事会。
学生自愿结合成4个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巡视。由课代表宣布:《老师教育我成长》故事会现在开始!
生:王老师刚接我们班时,我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很小,王老师问我:“是害怕吗?”我点点头说:“怕答错”。从那以后,王老师下课都不回办公室休息,与我聊天。慢慢地我与王老师熟悉了,感觉特别亲近,也就不怕了,上课发言声音特别响亮。
生: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在体育课上,没按老师规定的地方打排球,不小心把校办厂的玻璃打破了,心里怕极了,体育李老师赶快跑过来和我们一起收拾碎玻璃。然后对我们几个人说:“放学后来找我”。我们几个人想:这次非请家长不可。放学后,我们几个人来到体育组,李老师说:“跟我走。”我们几个跟李老师来到玻璃店,李老师花钱买了玻璃又带我们回到学校把玻璃安好,还给我们讲了不遵守秩序的严重后果,我们几个人看李老师吃力地安装玻璃的样子,别提有多后悔了。
生:有一次,我上数学课忘记带书了,沈老师没有批评我,还把自己的书借给我。我心里很感激。从那以后,我每天晚上都认真整理书包,再没有忘记带书。
生:有一次下雨,我没带雨伞,站在学校门口焦急地等妈妈来接我,传达室的老师看到了,把自己的雨伞借给了我。
生:我平时学习不认真,成绩就不太好。前些天,又发高烧,连续几天没有到校上课,功课落下很多,王老师用中午休息时间到我家看我,给我补习功课,现在我病好了,一定好好听讲,不让老师操心了。生:我们家生活条件不好,我穿的鞋是亲戚送的。记得,二年级春游时,我的鞋子不合适,走路总是往下掉,孟校长一路为我提鞋,还抱我走了一大段路。我真感激她!
生: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都带饭在学校吃,迟老师怕我一个人在教室吃饭寂寞,经常端着自己的饭到教室陪我一起吃,有时还跟我下棋、聊天。我感觉特别快乐。
生:我是外地转来的学生,没有学过英语,学起来很吃力,发音总是不准确,又怕同学笑话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杨老师鼓励我说:“男子汉,怕什么,你能行!”还经常给我补课,现在我的英语有了明显进步。
3、激情导行
师:同学们这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是多么感人,我们的老师用爱心、用行动哺育我们成长,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板书),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呢? 生: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生:我们应该热爱老师。
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不让老师生气。生: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生:我们要听老师的话,按时完成作业。生:我们要向老师学习,做一个有知识,品德高尚的人。
4、老师总结:是的,我们应该尊重老师(板书)我听了同学们的话很感动,我一定把你们对老师的深情,转达给全校的每一位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作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学生健康的成长,你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会给老师带来快乐和幸福。希望你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快快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学生鼓掌
课代表宣布:《老师教育我成长》故事会到此结束!
5、老师布置作业:
一、阅读《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课文
二、实践活动:
1、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负责组建11个小组,分别采访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一年级组、二年级组、三年级组、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六年级组、课任组、校办厂的老师们,写出调查访问计划。
2、各组制定计划(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师巡视指导
3、各组讨论交流
4、课代表宣布采访方案 三年一班调查访问方案
时间 本周内 地点 本校 内容 了解在校工作人员工作情况 人员安排
第一小组 校长室 第七小组 二年级组 第二小组 教导处 第八小组 三年级组 第三小组 总务处 第九小组 四年级组 第四小组 校办厂 第十小组 五年级组 第五小组 科任组 第十一小组 六年级组 第六小组 一年级组
5、老师提出活动要求:遵守采访时间,讲礼貌,认真观察、详细了解在学校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下节课分组汇报。板书设计
老师教育
尊 重
学 生 的 成 长 离 不 开
我成长
老 师
老 师 的 教 育 课题
二、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第2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里除教师以外其他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具体工作。
2、懂得这些人的工作同样是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不可缺少的。
3、萌发对于他们劳动的感激和尊敬。
4、学习调查访问的方法。教学过程:
1、导入。“上次课结束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今天的任务,各个小组还做了准备。现在,请各个小组说一下,你们准备调查访问什么人,准备问些什么问题,联系的情况怎么样。”让各个小组汇报。
2、调查访问。各个小组按照事先拟订的计划进行调查访问。
3、全班展示。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调查访问所得。
4、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感谢学校里工作的人们,并且帮助学生总结调查活动的收获。课题
三、我心中的老师(第3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为老师制作礼品,进一步增进对老师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播放MTV《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中唱的是谁?歌曲唱出了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这节课我们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板书:我心中的老师
二、自主实践
1、谁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为什么有教师节呢?
2、你最喜欢哪位老师,说一说你和他之间难忘的事。
3、阅读教科书第52—53页,说一说有什么感想?
4、个人制作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制作小礼物,送给我们心目中的老师。说明要求:第一,选择一位老师,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里工作的其他人都可以。第二,网上选择图片、花边,注意构图,大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设计贺卡。第三,除了用电脑制作贺卡,自己动手制作也可以,想做其它礼物也可以,但一定是自己亲手做的。第四,在礼物上,写上一句话,应当是自己最想对这位老师说的。学生为老师制作礼物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可以与学生交流并提出带有导向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与他人合作完成,教师注意指导合作分工。
三、合作交流
1.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礼物在网上进行交流。评选出“最佳创意”作品若干,准备全班展示。
2.由同学们推荐的“最佳创意”作者介绍自己制作的礼物。3.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同学们评价。
4.总结:同学们一件件精美的制作代表了你们一颗颗真诚的心。我想,老师们要是收到你们的礼物,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5.想像一下,20年后我们的理想都已实现,当我们再次相遇的时候,我们会对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说些什么呢?
四、家庭作业把自己为老师制作的礼物拿给家人欣赏,讲一讲你和这位老师的故事。
四、家庭作业。把自己为老师制作的礼物拿给家人欣赏,讲一讲你和这位老师的故事。
三、生活中的你、我、他
1、我们生活在一起(共3课时)课题
一、邻里之间(共2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3、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4、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提问引入本课的内容。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58—59页。接着继续提问:“书中乐乐和小文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邻居,还有他们邻里之间是怎样相处的。实际上,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邻居,不知道与书本上介绍的是不是一样。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了解自己家的邻居吗?在你和你的邻居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在你居住的地方,邻里们互相来往吗?发生过什么样的联系?”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邻居。
2、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讲一讲“邻里之间的故事”。
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
4、肯定学生的故事和发言。第二课时
1、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邻里,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邻里间的故事,大家对于这些故事发表了很好的看法。事实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邻里之间,邻里之间相处得怎么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邻里之间应当怎样相处。”
2、小组讨论。
邻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邻里之间互相不交往行吗?邻里之间在交流或交往中应当注意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鼓励其它同学补充。鼓励和肯定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彼此谦让等。
4、小组制作。在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合作制订一份“邻里文明公约”,写完后贴在教室的板报上。
课题
二、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第3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庭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属于公益类设施和公用设施,哪些属于个人或他人财产。
2、体会保护家庭周围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从小要爱护家庭周围环境的情感。
3、能对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过程:
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邻里之间有哪些交往、邻里之间的交往应注意什么以及如何搞好邻里之间的关系和等问题,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61—62页。请大家边看边想,在你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自由讨论。(1)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2)人们(包括自己)有什么感受?(3)人们采用了什么办法解决问题?(4)问题得到了解决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对课本第61—62页所表现的事情做出说明。
3、模拟表演。“人们的家居环境,还要靠自己来爱护。可是就像书上所呈现的,邻里之间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办?下面我们要开始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来寻找爱护家居环境、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活动就是,模拟表演。”(1)选择情境。
(2)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并且通过表演告诉大家这个办法是什么。
(3)各个小组表演给全班同学看。将学生分成小组,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活动。
4、教师总结。表扬和鼓励学生,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书本第62页“我的看法”。
2、为我们和生活服务的人(共2课时)课题
一、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2、通过对自己生活周围各种职业和劳动者的观察,懂得他们的劳动与自己的生活的关系。
3、懂得感激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1、大家都很喜欢猜谜语,对吧?请大家来猜猜看,这些人是干什么的?(课件出示:农民、纺织工人、医生、交警、厨师等不同职业的人的图片,学生猜。)
2、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如果生活中没有他们,行吗?
3、师小结:对呀,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的生活确实离不开他们。
二、介绍身边熟悉的人的职业。
过渡: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也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老师让大家回去调查,你们调查了吗?请把你们调查到的材料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吧。
三、学习小组交流调查材料,师巡视了解学生调查情况。(自己熟悉的人的职业、他们一天中做了哪些事。)四、全班交流。(可请家长自己介绍)
五、师小结:我们身边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他们的工作都非常有意义。六、学习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过渡:老师让你们学习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去观察叔叔阿姨们是怎样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有收获吗?赶紧把你们的收获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七、各小组准备汇报材料。
八、以小组为单位详细汇报、展示调查情况。
九、学生表达愿望。
过渡:这么多人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你们准备怎样赞扬他们,感谢他们呢?
十、各小组按自己的打算做准备。
十一、各组以不同方式感激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唱歌、诗朗诵、快板、作红花等。)
十二、拓展延伸:现在各行各业的人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二十年后,你们都长大了,走上了工作岗位,到那时侯你们想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哪些服务呢?请大家回去以后写一写“二十年后的我”或用自画像的形式画下来。
课题
二、人们的职业和劳动(第2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不同职业的不同劳动。
2、能够区分生产和服务两大类职业,理解人们通过不同职业的劳动满足他人的需要,同时也为自己获取相应的报酬。
3、养成尊重各种职业的态度,懂得感激从事种劳动的人们。教学过程:
1、启发。教师提问全班学生:“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谁知道什么是职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解释:“职业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的名称。人人都要工作,但大家从事的职业不同,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劳动。比如我的职业是教师,教师这个职业的劳动就是教育学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的人的职业是交通警察,交通警察这个职业的劳动就是保障马路上车辆的正常运行和行人的完全。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2、讲解。“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他们从职业和劳动中得到了什么?别人又从他们的职业和劳动中得到了什么?”
3、讨论。“书本上提到了两类职业,谁能说一说是哪两类?”
4、懂得职业和劳动之间的关系。
5、畅想。“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你们长大之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请学生自由发言,肯定他们选择的各种职业及其劳动。
3、爷爷、奶奶好(共2课时)课题
一、我爱爷爷、奶奶(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事情,既可以通过他们本人,也可以通过爸爸、妈妈了解。
2、培养学生收集和发表的意识和能力。
3、增进对爷爷、奶奶的尊敬和孝敬之情。教学过程:
1、导入。指名朗读乐乐的作文。“每个同学都有爷爷、奶奶,老师相信,同学们都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过,同学们是不是像乐乐一样,也了解自己爷爷、奶奶的过去?他们年轻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给你讲过自己过去的故事吗?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请每个同学了解一下自己爷爷、奶奶过去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
2、故事会。
爷爷、奶奶现在的年龄? 爷爷、奶奶年轻时从事什么工作? 他们的工作对家庭和社会有什么贡献? 爷爷、奶奶现在的生活?
3、教师总结。
“爷爷、奶奶为了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为了家庭,为了社会,都曾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都做出了贡献。现在他们老了,正在安度晚年。我们应当尽量照顾他们,让他们晚年生活得平安幸福。课时
二、爷爷、奶奶,你们快乐吗(第2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们的共同特点和共同需要。
2、形成尊敬和爱戴老人的情感。
3、乐于采取帮助、照顾老人的行为。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欣赏书本第75—76页的照片,自由发表意见。
2、讨论交流:老年人的特点。
在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时,教师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3、模拟活动。分小组,每个小组挑选黑板上的几项讨论结果,在小组内进行模拟活动。
4、全班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
5、结束。
4、友爱残疾人(共2课时)课题
一、走近残疾人(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000万残疾人。那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是残疾人? 学生回答后归纳:残疾人就是身体的某个部分有残疾的人。问:你见过残疾人吗?你认识某个残疾人吗?能讲讲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2、体验活动。
虽然同学们可能都见过残疾人,但是对他们不一定有很多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将学生分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
3、记录感受。在每个学生都轮流体验后,教师布置作业:每个同学都亲身体验了残疾人的感受,都会有一些感想,请大家把这些感想记录下来。
课时
二、天天助残日(第2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帮助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帮助残疾人的做法。
2、体会社会对残疾等弱势群体的关心。
3、增进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爱心,树立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残疾人的意识。教学过程:
1、启发。
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他们要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要克服许多我们正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上节课,通过模拟活动,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些感受和体会,因此,我们都要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们。
我国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助残日,每年的这一天,全社会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助残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助残日这一天自己所在的社区都进行了哪些助残活动吗?
2、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助残日活动是帮助残疾人的一个有效形式,但是,关爱残疾人不是靠一朝一夕的活动来完成的,更不能过了助残日就忘记了。我们所有的健康人都应当为残疾人提供经常的、切实有效的帮助。书本第81页上有几幅照片,反映的就是社会专门为残疾人提供的专用设施。你们见过吗?知道他们有什么作用吗?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3、小组探究。教师引导:全社会都应当帮助残疾人,那么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
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小学生平时能够为残疾人做的事情。
4、全班交流。
5、总结。
5、我们都是同龄人(共2课时)课题
1、同在蓝天下(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地区同龄人的有关情况。
2、开阔眼界,形成初步的国际理解。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欣赏书本第82—85页的照片,并请几个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2、交流活动一。就学生搜集到的国内同龄人的资料,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向全班介绍。
3、交流活动二。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搜集到的国处同龄人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讨论。
课题二:我们一起手拉手(第2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交流,了解了许多不同地区同龄人的生活,知道了在这个地球上,有许许多多和我们一样的同龄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富裕和贫困、先进和落后、健康和疾病等方面。作为同龄人,大家应该加强联系,增进友谊,扶困济贫,手拉手迈向新时代。现在,许多地方经常开展一些手拉手活动,同学们听说过、参加过吗?
2、全班讨论。
手拉手活动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3、布置家庭作业: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
4、结束。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10课教案
八里甸子学校刘海玲
课题:噢!家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看地图,找家乡,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知道黑土,森林,冰雪是家乡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4.培养学生对建设家乡的人们感激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通过体验,实践,参与等有效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
力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努力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拼图
2.课件
3.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家乡资源的资料
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有明显家乡特色自然风光——五女山)
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对了,这是我们桓仁的五女山,是我们的家乡。你想不想了我们的家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 噢!家乡。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二)拼版图,认家乡
1.出示课件(城镇、农村、山区、城市)师介绍后问,大家看
一看,我们的家乡和哪幅图最像?谁能说说老师刚才出示的那几幅图有哪些特点?课件出示:师说,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家乡桓仁满族自治县(配音介绍桓仁地理位置)
2.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居住在哪个省吗?师课件出示:中
国地图。同学们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辽宁省吗?(生回答后指出)你还知道与我省相邻的还有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吗?
3.你知道辽宁省省会沈阳在哪里吗?(课件出示:省会不断闪烁)
4.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的家乡桓仁吗?
桓仁是辽宁省的一部分,它在辽宁省的什么地方呢?(出示桓仁地图)
师说:这就是桓仁满族自治县
(配音介绍桓仁满族自治县)
你能在地图上找到你居住的位置吗?
5.同学们已经对我们的家乡有所了解,那你能用什么方法在地图
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吗/现在分成活动小组,大家共同来拼一拼家乡的版图,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最先把版图拼完。
(师说要求后在拼)
拼完后师说:我们请优胜小组同学谈一谈你是怎样拼的?
(三)、说家乡、颂家乡
1、出示课件:介绍辽宁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的南部,土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人口4067万,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你知道我们本溪市桓仁县有那些资源吗?
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汇报成果)
2、请学生表演东北大秧歌(出示课件,大秧歌调)
找几名学生表演
3、你们听了这么多关于家乡的介绍,对家乡是否有了新的认
识,你现在能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性情吗?
五、总结本课:
同学们我们家乡是美丽的,更是可爱的,让我们用智慧与
勤劳的双手来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吧!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我的家 第一课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 解家上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
2、使学生了 解家人之间有着浓厚的情感。
3、使学生了 解自自己的家 庭组成及历史。
4、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 解自自己的家庭组成,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 解家人对自 己的深厚的感情。教学用具: 家庭情况调查表。教学方法: 讨论法,调查研究。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外出做事,想不想家,想一想他们为什么 想家。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活动二: 调查家庭成员 基本情况。填写下面的表格。
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放学后,你要到哪里去? 为什么 ? 你生病了,是谁在照顾你?
二、知道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家。
1、谈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她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爸爸、妈妈下班要回家,我放学以后要回家,出门 在外的人要回家,人人都有自己的家。年龄 兴趣 爱好 职业 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2、引导学生看书。问题:
1、课本第二页上的人们都在往哪里走? 为什么 ?
2、课本第三页上妈妈、爸爸的话说明了 什么? 学生自 由发言。交流他们的想法。
3、学生小组交流活动中调查的内容。
三、说说我家
1、家庭一般由父母和子女两人组成,也有的由三代人或三代人以上组成。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
学生小组交流家庭组成情况。指名 交流家庭组成情况。
指出: 有的儿童是没有父母的,但是他们在福利院里组成了 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2、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我们了 解他们吗? 小组交流活动二中调查的情况。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生活在自 己幸福的家庭里,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家庭感到自豪。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活动: 做个小调查。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像我们一样大的时候,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 访问提纲:
1、那时,住在什么 地方,住什么样的房子? 家中有几口人?
2、用什么家具?
3、平常吃什么东西? 喜欢吃什么 东西?
4、经常穿什么衣服?
5、上学用什么样的书包?
6、喜欢玩哪些游戏?
7、爱看什么书?
8、像我这么大时,会做些什么事呢?
9、学校里什么样?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我们了 解自己的家庭情况,不仅要了解有几口 人,还有许多情况需要我们去了 解。
二、了解家庭的历史 拿出自己调查的家庭情况。小组交流。问题: 对自 己的或别人的家庭情况你有什么 感想? 全班交流。教师引 导学生认识到长辈旧时生活的艰辛,从而知道自 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一个幸福的社会里。
三、画画家庭树
1、谈话: 除了你了 解的家庭成员 之外,你知道关于你的家庭成员 血缘关系密切的人的情况吗?
2、说一说你的爸爸的爸爸是谁? 妈妈的妈妈呢? 爸爸的兄弟姐妹呢? 妈妈的兄弟姐妹呢? 班级交流。
3、画一画家庭树。教师和学生一起画出家庭的树状结构。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了 解自 己的家庭历史情况和家庭全体成员 的树状结构。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我爱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程准备: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课时: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二、认识自己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己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己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成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己谈谈与父母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第二单元 我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单元教学目标:
1、了 解赏析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
2、认识学校各类工作人员 为自 己的成长所付出 的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 己的爱,并懂得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3、了 解城市型社区和乡 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体验社区里的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4、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体会他们劳动的辛苦,增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之情。
5、学习自主选择调查对象和调查主题,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单元教材分析: 学校和社区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地方,每天在这里生活、学习和游戏。本单元由“我们的学校” 入手,通过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通过认识学校工作人员,感受和体验学校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对自 己成长所奉献的爱。走出学校就是社区,每天在社区里生活,对一草一木非常熟悉。我们设置了 城市型社区和乡 村型社区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体验社区里的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并且,认识社区里一些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增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之情。
本单元由两个主题构成。主题一: 我们的学校 主题二: 我生活的社区 教学时间安排: 4-6 课时
1、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结合自 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 己成长的关系。
2、让学生认识学校各类工作人员,感受他们对自 己的爱,并懂得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3、学习自 主选择调查对象和调查主题,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活动准备:
1、搜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
2、将有关素材加以整理,制作课件。
3、制作一段录音,内容为“一名 普通教师的心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带领学生观看学校的荣誉室、宣传窗,了 解学校开展了 哪些活动。
2、找一找自 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物,回忆自 己参加的活动。
3、我们的学校生活(1)展示反映学校生活的纪念物,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得的奖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画,制作的美术作品等。大家一起回忆这两年的学校生活。(2)讲一讲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活动二 调查采访活动
1、以小组或自 愿结合组为单位,拟定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如担任的职务、工作职责、工作时间等)。小组调查应有所分工。
2、指导学生采访的技巧: 第一,选定有代表性的工作人员(如老师、校长、伙房的师傅等)进行采访,第二,采访前准备好将要提出 的问题。第三,采访中要注意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并认真做好记录。
3、整理采访记录,小组汇总,进行对话交流。
活动三 我心中的教师
1、在前面调查的基础上,每个学生根据调查的感爱,画画自 己心目 中的老师。
2、各组将调查采访记录进行整理,并以“我心中的老师” 为题,采用多种形式在全班交流。要选择最有特色的形式,如表演,将老师的事迹表演出 来,用 图画画出 受到的启 发和感受,用小报综合反映调查情况,还可以唱歌。
教学后记我生活的社区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2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3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4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 谈话引入课题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写什么? 二 社区里有什么
1、说说字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
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三 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
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 四 社区的日常生活
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
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五 归纳总结
1、说说自己的家是在哪种社区?
2、你眼中的城市社区是怎样的?农村社区呢?
3、比一比:城市社区和农村的不同之处。
4、城市社区和农村的相同之处。
小结:社区虽然不同,但生活环境都不断改善,这里共同的我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电脑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再展开谈话,引入话题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我在生活中长大 单元教学目标
1、看到自 己两年来的进步,发现优点和长处,感到高兴和自豪。
2、探讨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 学性。
3、知道学习要不怕困难,善于思考;知道要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在交流学习经验的过程中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初步感受我们的社会是个学习化社会,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终身的事情。理解社会变化给人们提出的新要求,并从成年人“学而不厌”、“学习不止” 获得鼓励和动力。
教学时间: 7 课时
第一课 我成长 我快乐
教学目 标
1、通过自 我展示,了 解自 己的特点,看到自 己的进步,增强自 信心。体味学习快速乐趣,为自 己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3、体会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有心人,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4、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5、通过观察周 围成年人学习的情况,感受当 今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6、找到身边的榜样,从成年人“学而不厌”、“学习不止” 获得鼓励和动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的进步真大
以“我学会了 ” 为主题,举办一次自 我展示活动。
1、成语接龙。每人说一句成语,一人接一人传接下去。
2、大家共同唱一首在学校学过的歌,做一做学校里教的广播操,读一首学过的古诗等等,看到自 己的进步。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擂台 赛。自 己出题考考其他组的同学。看谁知道得多。
4、技能大展示。把自 己的本领在小组里展示,然后选出代表在班上展示。
5、制作成就窗和荣誉窗。找出 两年来的作业本,做过的手工或图画,获得的奖品,布置一个“成长回顾展”。
活动二 学习经验小交流 在展示本领的过程中,介绍自己是怎样学会这个本领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自己是怎么坚持学会的;成功后,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教师参加交流,谈一谈感受。活动三 学习经验大家谈
1、先以小组为单位,谈谈各人最擅长的一项本领,交流本领是怎么 学来的。
2、每组派出 几名 同学,分别到其他组采访,剩下的同学准备接受其他组同学的采访。学习其他组同学的好经验。
3、班内共同交流,活动五 想一想,辨一辨
1、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想一想,说一说,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2、结合周围的各种现象,说一说,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活动六 我的小调查
1、课前,每个同学调查家里人或亲戚朋友。(1)两年来,他们新学到哪些知识和本领?(2)他们现在还在学什么 ? 为什么要学?(3)他们还想学什么?
2、到附近的老年人活动处看一看,或访问村干部,了 解成年人学习情况。
3、交流调查情况。
活动七 我们和大人们赛一赛
1、与 家长一起探讨,哪些知识和技能自 己已经会了,而大人们还不会,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大人会的,自 己可以学一学。
2、与 家长制定一分互帮互学计划,看看谁学得好,进步大。教学后记
2、做生活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需要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2、愿意努力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3、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 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 己的事情应该自 己做;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5、热心参与 家务劳动、学校活动和公益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6、对于自 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去完成。活动准备 了 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分析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我给冬冬诊诊脉 结合教材中的事例,师生共同分析冬冬的问题出在哪里。可以让学生思考: 假如我是冬冬,我会怎么做;假如我是冬冬的同学,我会对冬冬说些什么。
活动二 我的好经验
1、先让学生谈谈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然后,大家一起将问题分类。
2、针对学生的问题,列出几个专题,让大家结合自 己的学习经验和教材中的提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 有生字不认识,文章看不懂时,应该怎么办? 对自 己不爱学而又必须学的课程,应该怎么 办? 学习做某件事,总是做不好,怎么办? 活动三 善于时间的思考
1、做个小试验(1)随便让学生抄抄语文书上的字,而不给他们提任何要求。5 分钟后,看看学生写了多少字。(2)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抄书中的一篇课文,看谁抄得又快又好。5 分钟后,再让学生数一数,与前 5 分钟比比有什么不同。(3)让学生谈一谈这两次写字的情况,分析出 现结果的原因。
2、我们的好办法(1)分组说一说,在学习、做事时通常会出 现的低效率的问题,讨论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2)组交流,找一找我们共同的好办法。
活动四 小小辩论会 教师设置辩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 己的意愿选择同意方或不同意方,并说明理由。
活动案例: 小芳放学回家,感到有些疲倦。但是,她想起妈妈常说的,回家后先做作业,于是打开了 作业本。可是,写了 一会儿,有些写不下去。她有两种做法:(1)坚持写下去;(2)休息一会儿再写。你同意哪种做法? 观点不同的人,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双方各自 说明理由。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活动五 我们给小军安排时间
1、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给小军出 主意。
2、各组交流,并说明理由。活动六 小小故事会
1、找一找有关学习方面的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开个小小故事会。
3、小组选期中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故事,编成小节目,在班上交流。活动七 想想该谁做
1、课前观察: 在一天的生活中,家里人为自 己做了 哪些事,并记录下来。
2、小组交流,一起分析哪些事情是自 己能做的,哪些事情是不会做的。说一说,会做的事,自 己是否都做了。
3、让学生进一步回忆,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都是谁做的。
4、结合教材设计的情境,或者教师根据本班情况设计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该谁做”。
5、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 在家中 自 己能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并进一步思考我能为学校、班级做些什么。
活动八 我们的好主意
1、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 62 页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2、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自 己的好办法。活动九 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担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担同样的事情)
2、结合活动二,与 家长商量,给自 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
3、做这些事之前,先讨论怎样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上交流做这些事的感受。
第三课时
活动十 看看谁做得好
1、结合教材中的两个小同学“当 家” 的情况,议议谁做得好,为什么?
2、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谈谈自 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活动十一 做做游戏想一想 可以做这样一个游戏,说明在集体活动中,每个人的表现都跃升到集体荣誉。活动案例: 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用绳子横绑好每位同学各一条腿。比赛开始,5 个人一起向前走,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为胜利。
讨论:
1、5 个人怎样才能迅速到达终点,取得胜利?
2、如果有一个同学不好好走,行不行?
3、如果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不想往同一个方向 走,行不行? 可以把这项活动引 申到集体生活中。
4、联系学校生活,认识集体的事,必须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好,集体的荣誉要靠大家共同争取和维护。
活动十二 说说我们班
1、我们班开展过哪些活动? 取得了 哪些荣誉?
2、回忆当时的情况。每位同学有活动中发挥了 什么作用,这些荣誉是怎样取得的? 活动十三 我们的小虎队行动
1、我们看到了 什么 ?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学校周边或社区,每组集中观察一个方面。例如: 运用 多种感官闻一闻、听一听、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摸一摸,看看周 围还有些什么 问题,环境美不美?有什么案例隐患?
2、我们能做些什么 ?(1)将调查情况在班上汇报,大家研究,哪些问题是当务之急,应该解决,也是我们能够解决的。(2)师生共同研究,制定一个行动方案,并分工负责。(3)完成任务后,小组汇报,说说本组是怎样完成任务的。(4)大家对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加以评价,哪个小组最为尽责。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我和规则交朋友
单元教材分析: 规则与 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做游戏,还是做其他事情,都 离不开规则。本单元针对三年级儿童的特点,侧重从与 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 入手,让学生在体验、观察和对比中认识规则的意义,提高他们遵守规则的自 觉性。进行规则意识教育,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采用“我和规则交朋友” 的主题名称,意在接近学生与 规则 的距离感,变规则是管住人的为规则是为人们服务的,是我们生活秘需要的。教育的立足点不是单纯强调必须遵守规则,更要让学生感觉到规则与 生活的关系,以使学生把自 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 身的需求。
单元教学要求
1、体验规则 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了 解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规则。
2、感受和了 解规则 在集体生活中 的作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能够控制自 己的行为,遵守活动规则 和学校纪律。
教学时间: 3 课时
1、规则在哪里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 解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活动准备
1、找一两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
2、设计一个小故事,内容为学生到公园或某一公共场所活动。教学过程
活动一 做做游戏找规则
1、选择一两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让学生做一做。
2、看看游戏中的规则。(1)游戏中 有什么 规则?(2)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3)我们做游戏时有没有遵守规则?(4)如果不按照规则的要求去做,会怎么样? 活动二 找找生活中的规则
1、课前,分成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分别找一找身边的规则,如: 家庭生活中的规则,学校里的规则,马路上的规则,商店里的规则,生活小区里的规则。有条件的,找一找与小学生有关的法律法规。
2、课上,大家结合调查的情况,谈一谈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教师边讲故事边放,让学生边看边找期中的守规和违规行为,并分析他们遵守或违反了什么规定。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教学后记
2、规则有什么用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了解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评论、认识。活动准备 教学片学校生活场景的录像,如上课、课间、放学的不同景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假如没有行不行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2 做小实验,体验没有规则行不行。
活动:(1)让每个学生同时的自 己的作业本送到前边,再按平时传递或后排同学收作业的方法交作业本。然后,让学生谈谈两次交作业本的的感受,说说他们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好。按照后一种方法交作业本,课堂秩序井然,又快又好。其实,这种方法就是遵循了一种规则。
活动二 我们给规则分分类 让学生列一列学校有哪些规则,然后分组,按照课堂、课间、放学 3 个时间段,把规则分分类。
活动三 评论学校的规则
1、请学校教导处的老师结合本校的实例讲一讲,学校制定这些规则的目 的。
2、让学生按照第 78 页表的内容分析一下,学校制定的这些规则起什么作用。
3、评论学校的规则 让学生分组议论,主题是: 应该怎样看待规则。大家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例如,有的认为,有些规则 很重要,大家必须遵守;有的认为,有些规则 不重要,可以遵 守,可以不遵守;还有的认为,有些规则不合理,需要改进。通过研讨,加深他们对规则 的进一步认识,并就如何完善学校规则提出合理化建议。
活动四 小调查 课后,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查找资料,进一步探讨在其他场合下规则 的意义。
教学后记
3、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或是在征得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 制定的。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
2、懂得遵守规则靠自觉。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规则是怎么产生的
1、结合教材上的事例,让学生总结规则 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2、可以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定规则?(出现矛盾,要协商解决,需要定规则)(2)定规则 时要注意什么 ?(要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要公平,还要易于操作等)(3)规则需要得到谁的认可?(大多数人同意)
3、说一说,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班,我们会怎样定规则。
活动二 我们的约定
1、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什么 是“我理想的班集体”,使学生思考怎样的集体才是好的集体。
2、找找班里的哪些地方还不够理想。让学生从改进班集体的角度查找班里的问题,使学生有一种积极向 上的心态。
3、针对班里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定个班级公约。活动三 议一议 演一演
结合教材中列出 的3种情况,先让学生议论,并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认识产生这些想法的主要原因。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不能只想到自 己,还要考虑别 人的权益,不能只 图自 己一时快乐,还要考虑到做事的后果,使学生进一步感爱到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的关系。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