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壮”歌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在这个题目中哪个字的分量最重 为什么
3,“壮”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你觉得哪个词语最适合这篇课文的意义(壮烈,悲壮,壮丽等)
4,齐读这些词语。(注意要求读出感情)
5,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课题。
二,学习《“蚁国英雄”》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了解内容,完成填空:《“蚁国英雄”》中,作者首先写出事情的起因:();接着写一群蚂蚁被火(),情况危急;然后写蚂蚁扭成一团,拼命突围,外层的蚂蚁();最后写蚁团冲进河流里。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二)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默读课文,课文中蚂蚁的生命有没有遇到危难(1)用“——”划出这部分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生命遇到了什么危难(板书:火烧)
(3)这是一种怎样的危难(绝境)课文中那些词语最能体现这个“绝”字(包围圈焚烧)
(4)读出蚂蚁的身处绝境。
2,面对绝境,这区区弱者它们怎么做的(1)用“~~”划出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2)指名读,板书:突围。
(3)读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感受
3,再读课文中用“~~”划出的内容
(1)想想真正创造生命奇迹的,谱写生命壮歌的英雄是谁(外层蚂蚁)
(2),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3)品读句子,出示句子: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①指名读句子。
②这段话中的“显然”是什么意思怎么会非常明显地看出 联系第一句,你觉得特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烧焦爆裂 不见缩小)
③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 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不松动分毫(至死)在什么情况下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肝胆俱裂)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⑤它们为什么这样做 你感受到了什么(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⑥指名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4)面对这些外层的蚁国英雄们你想由衷地说些什么 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被救活的蚂蚁又想说些什么呢
(5)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句子。
(三)再读课文,总结学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小结学法:了解故事大意,细读感人之处,朗读表达情感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
2,重点指导“肆”。
3,学生描红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预习《“生命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命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读《“蚁国英雄”》中令你感动的文字。
2,回忆学法:了解故事大意,细读感人之处,朗读表达情感。
二,读文感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二)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默读课文,课文中羚羊的生命遇到了什么危难(1)用“——”划出这部分内容。
(2)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生命遇到了什么危难(板书:活捉)
(3)这又是生命被逼向了绝境。课文中哪里能感受到(悬崖边)
(4)读出羚羊的身处绝境。
2,面对绝境,羚羊们是怎么做的(1)用“~~”划出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2)指名读,板书:跳跃。
(3)读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感受
3,无论什么样的生命,在绝境中往往总能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1)想想这则故事中真正创造生命奇迹的,谱写生命壮歌的英雄是谁(老羚羊)齐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句子。
出示句子: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①自由读读这两句话,你眼前能够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挂图)
②这不是一般的桥,而是一座——生命桥。为什么说它是一座生命桥 用“因为……所以这是一座生命桥!”句式来回答。
③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④指名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望着一只只年轻的羚羊月到了悬崖的对面,而一只只老羚羊笔直地,默默无声地坠入了山涧,你的心情怎样 心里怎么想的(4)这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神圣的情景啊!
一道道眼花了乱的弧线构成了一座座——生命桥
这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为桥墩的——生命桥
这是一座座用自己的生命托起别人的生命的——生命桥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生命桥
4,齐读这段话。
三,点题总结
1,读完两则故事,你有什么共同的感受
2,总结:神奇的大自然给万物赐予了生命的力量,几乎每一种生物他们都曾经顽强的活着。请我们牢牢记住————“关注生命,珍爱生命!”而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这是世界上最壮烈的歌!为别人活着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为别人牺牲的生命是最为壮美的!这正如课题《生命的壮歌》中所蕴涵的,这既是一首悲壮苍凉的歌,更是一首激昂雄壮的歌!最后,我们再来齐读课题————《生命的壮歌》。
3,交流收集的珍爱生命的名言。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
2,写一则读后感。,推荐阅读:《沈石溪动物情感故事系列》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
板书设计: 生命的壮歌
团结协作 勇于献身
关注生命,珍爱生命!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
《生命的壮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组成的生命壮歌。虽然两篇文章的题材不同,主题却相似,都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的再现了动物逃生的悲壮场面。讴歌了区区弱小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生命桥”这篇文章真实的再现了羚羊顽强的品格和极好的群体精神。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他们常常谁也不愿独自逃生,宁肯同归于尽,以至于造成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课文中以朴实、苍凉的笔调勾画出了一副“生命的桥梁”图,深深的揪痛人们的心。【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4、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2、教学难点
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产生爱护动物的情感。【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去读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谁知道课题?师板书课题“蚁国英雄”,齐读课题。
二、直面蚂蚁的弱小
1.一只普通的蚂蚁,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重量不足毫克。所以看到蚂蚁,我们常常联想到哪些词?(板书:区区弱者)
2.那作者为什么称蚂蚁为英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还不少呢.我挑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词语一起交流。火舌 火海 火种
舐动 肆虐
焚烧 烧焦 灼焦
焦臭(1)谁来读第一行,你发现什么?
(2)课文中,把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比作什么?把这句话找出来读读。在这里,项链是什么?项链里又是什么?这个比喻句暗示着什么?
(3)当小小的丘陵全都被火淹没了,这地方就成了——火海。读第二行词语,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想象说话)
蚂蚁们遇到的危险情形,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岌岌可危、生命垂危、身陷囹圄、危在旦夕、面临险境……)蚂蚁们脱离危险的情形,我们也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劫后余生、死里逃生、九死一生……)
四、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些正在突围的蚂蚁身上了,请同学们将课文中描写这些蚂蚁突围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好好读一读。2.指生读,相机出示
读这段话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这儿说“万万没有想到”,那我原来想到的是什么? 4.我究竟没有想到什么呢?
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1)这句话中哪个字也说明眼前出现的一幕是作者万万没有想到的?突出“竟”字。
(2)蚂蚁的哪些举动是作者没有想到的?读一读,把词语圈出来。(3)理解“束手待毙”。
(4)从“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可以感受到什么?(板书:团结、勇敢)
指导朗读,齐读
5.出示第二句话: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1)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能让你感受到蚂蚁的团结和勇敢呢?(2)是什么使它们必须如些迅速地滚动?
6.在描写这紧张的场面时,作者把镜头聚焦在了离火海最近的外层蚂蚁身上,第三句话就是对外层蚂蚁特写,我们除了能感受出外层蚂蚁的团结和勇敢,还能感受到什么?
(1)自读体悟,板书:舍已为人
(2)理解“肝胆俱裂”俱,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课文中又是怎么说的呢?能不能给它找个近义词?
我们学过一个词叫做“死而后已”它的意思是(一直到死才停止)。可是这些外层蚂蚁到死也没有松动丝毫。是什么支持着它们呢?这些蚁国英雄们在烈火焚烧中可能想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读好两个“也不”。
7.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置身在肆虐的火神旁,我们仿佛看见——;仿佛听见——;仿佛闻到——;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即使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想象描述。)
8、师述:这样的场景我们怎么能不感动,我们怎么能不为之顿生钦佩之情。接下来我们要去认识另一些英雄们。
一、了解故事大意
1、(出示羚羊图)这是什么?
2、师述:在一片大草原上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山上的狩猎队上山打猎……
3、(板书:“生命桥”)齐读。
4、质疑:故事为什么以“生命桥”为题,其含义是什么?
二、了解故事大意
1、自由读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出示词语,正音。
3、结合出示的词语,指名试述故事大意。
三、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1)读读句子,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那弧线是什么弧线?羚羊是怎样跳崖的?为什么要说以老羚羊的生命作侨墩?„„)
(2)这么一句话带给大家这么多的谜,那我们再读这个故事,想象那发生在老羚羊身上的一个个场景,你一定会明白些什么。(明白是用老羚羊的生命做桥墩的。)
(3)讲述原因。
2、结合交流出示句子:
(1)你们能不能把这座用老羚羊生命做桥墩的“生命桥”画出来呢?(2)小组讨论,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画出简笔画。
(3)请一学生上台来画,并解释自己画的简笔画,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4)说说试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理解“刚好”。)
3、引出第1自然段。
(1)找出羚羊的动作进行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想象那一幅场景,突出“猛蹬”。(3)动画演示:同样的一次飞跃,却酝酿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4)这是多么的感人呀,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呢?(5)指导背诵:看着简笔画,再一次讲述这个动人的画面。
4、续续交流,出示:
(1)读读这一段,理解“秩序井然”。
(2)想看一看这一幅场景吗?(动画演示,师范读。)(3)看到了如此神圣的场面,你们理解羚羊们的所做吗?
四、激情揭题
1、师述:一只只老羚羊都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给年轻羚羊架起一座座生命的桥梁,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逃脱死亡,求得生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板书:生命桥)齐读。
3、目睹了一切发生过程,你们想用什么词、句来赞美老羚羊呢?
五、点题总结
1、读完两则故事,你有什么共同的感受?
2、小小的动物尚且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那我们人类呢? 出示汶川地震的资料图片
3、总结:神奇的大自然给万物赐予了生命的力量,几乎每一种生物他们都曾经顽强的活着.请我们牢牢记住————“关注生命,珍爱生命!”而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这是世界上最壮烈的歌!为别人活着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为别人牺牲的生命是最为壮美的!这正如课题《生命的壮歌》中所蕴涵的,这既是一首悲壮苍凉的歌,更是一首激昂雄壮的歌!最后,我们再来齐读课题————《生命的壮歌》。
3,交流收集的珍爱生命的名言。【教学反思】
《生命的壮歌》一课是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动物逃生故事组成。“蚁国英雄”说的是一群蚂蚁面对大火的围攻,利用集体的力量奋力逃出火海;“生命桥”着重记述了一群无辜的羚羊面对狩猎队的捕杀,沉着冷静、团结协作,最终年青羚羊在老羚羊的带领下奇迹般逃生的故事。这两则故事题材不同,主题却极为相似。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的“崇高,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可贵的合作与现身精神,是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壮歌。
教学时我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让学生勾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在语句旁边写上批注。这样,学生在读中品味字词,在读中赏析语句,在读中揣摩情感。他们通过激情朗读,似乎把当时情景进行再现。课堂上我没有任何特别的讲解,没有特殊的引导,更多的只是孩子们的读,读的过程中,学生们被课文的内容所感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的感悟后,读书的个性化也随之有了提高。在“生命桥”一课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利用简笔画的勾画,使得学生更能体会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表现出来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
课堂教学过程中,经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不断地思维碰撞,在讨论中,我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解读。
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除了被羚羊、蚂蚁们的伟大震撼之外,还对课文中的“人”很感兴趣。有学生在课堂上不满地说:“明明是由于游客的不慎才引起了大火,给蚂蚁带来灾难,游客们看着蚂蚁被火围困,又是在河边,救下蚂蚁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为什么不施以援手呢?”细细想来何尝不是像孩子们所说的那样,蚂蚁们面临的生命威胁不正是由于人类的不慎吗?羚羊们被逼上悬崖不也正是因为那些端着猎枪的猎人吗?很多时候人类在动物们的眼里常常扮演着“杀手”的角色。孩子们的眼睛是明亮的,他们看到了这一点,不正是对他们很好的教育吗?
课堂中还意外地引发了对《蚁国英雄》最后部分,“蚁团冲进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中这个省略号的讨论。冲出火围,冲进河流,蚂蚁们就逃生成功了吗?在河流中他们还会遭遇到什么?经过想象,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在孩子们的心中升腾起来。蚂蚁也好、羚羊也好,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无比珍重和热爱,才让他们有了如此的勇气绝地逢生,生命教育在文本的解读中不断深入。
整堂课的学习的过程中,渗透更多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深入理解、体会外层蚂蚁和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的壮举,在读中领悟 到外层蚂蚁和老羚羊舍己“人”、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
当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之际,他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文章的丰富内涵;而当学生带着这种情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中时,他们已经深刻明白的生命的意义。在课后总结时,我出示了一组汶川地震时的照片,学生们也不由的感叹,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也是弱者。在面对灾难时人类也是因为有着团结合作、甘于奉献的精神才变得强大起来。这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更让他们体会到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在逆境中团结一心,坚强地克服任何困难,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的壮歌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的壮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生命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18课《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二个小故事。“生命桥”讲的是一群羚羊在狩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故事。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
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群羚羊被狩猎队赶到了悬崖边,一只老羚羊带着一只年轻羚羊向悬崖对面跃去。第二自然段写老羚羊帮助年轻羚羊跃过了悬崖,自己却坠入山涧。第三自然段写一队队羚羊照着前面的样子秩序井然地快速飞跃,以老羚羊的死亡换取了年轻羚羊的生命,那悲壮神圣的场面惊得猎人放下了枪。
二、说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是安排在本册中的第四单元组中,其目的是在于读懂,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重点句段;在提供的语言材料基础上,培养学生们感悟的能力,理解羚羊们可贵的合作与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是:了解重点句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本文难点:理解老羚羊用身体做桥墩的自我牺牲的过程,理解“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生命桥,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是一个让读者眼流泪、心滴血的词。那么一篇这样的文章如何让我们小学生在阅读时候,能读懂,能心为所动呢?
1、巧抓互动点,教师“穿针引线”。
首先,朗读的牵引。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难以理解的文章。很多地方能意会而不会言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本文的朗读方式上,我不仅采用了个别朗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而且还多次采用了师生接读,合作朗读。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激情,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
其次,理解的牵引。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悟。备课时,为每一个环节,巧设小问题。如:学生在自己朗读时,读不出“几分钟后,羚羊分成了两群”这话的另一层含义。它们不能用语言商量,却能在危机前,在那么短暂的时间内,做出决定。一群羚羊有着可能连人类都没有的果敢和机智,值得品读。但学生感觉不到。所以,我设问“几分钟后”、“分成两了群”说明了什么?从时间上,引发学生的思考。又如理解羚羊起跳的合作过程时,我设计这些小问题“为什么要‘紧跟’?晚几秒不行吗?为什么‘高度还要低一些’”?这样的提问,一下子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大家的理解又会加深一层。总之,恰到好处的点拨,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2、巧抓想象点,学生“情感蔓延”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要给“创造未来”的孩子从小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是推进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我在文中设计了两处想象训练:A、假如让那“几分钟”延长,再多些时间让这些羚羊话别,他们分别会说些什么呢?
B、试跳成功以后,当年轻羚羊到达彼岸,看着一望无底的深渊,它会想些什么呢?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他们仿佛就看见羚羊的生离死别,仿佛看见那依依话别的场面。情动才涌,学生读到深处,理解到深处,自然就有说不尽的想法。
3、用课外资料,壮歌“余音绕梁”
引导学生延伸阅读。虽然,现在提倡学生自己动手获取信息,但事实上,学生查找资料的
第四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 》的教学
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文选取了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三件寻常小事,从动物、植物、人类自身这三个角度,对生命作了全面而又深刻的思考。作者以“生命、生命”为题,表达出了她那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3、能找出课文中有很深含义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张海迪和杏林子的资料
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感受生命之坚强:
1、教师谈话,介绍张海迪的事迹。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曾有这样的担忧——以海迪如此虚弱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 然而,四年后,胡玉萍如约拿到了书稿,也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当记者采访张海迪并要她谈及创作的感受时,坚强的海迪深情地说了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齐读)
“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2、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她在12岁的时候就染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不断的恶化,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伤了,面对病魔的挑战,尽管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她忍着极大的痛苦,强烈的呼喊着——
3、揭题《生命 生命》
4、反复读题,酝酿情感:
①、是的,这是一位强者对人生热情的呼唤,请高声读—— ②、是的,这是一位勇者对命运不屈的挑战,请大声读—— ③、是的,这更是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对生命深沉的思索,请低声读——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认读:
骚扰
小憩
糟蹋
庸碌
昂然
肃然
挺立
辜负
(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重点强调“悄”和“弧”的读音。)
2、通过课下预习,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就所感知的课文主要内容来说。)
3、你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
(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能解决的简单问题,有学生或者老师当时解决。)
三、自读文本,初谈生命之感悟:
1、观察课题的特点,课题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生命 ”?去掉一个是不是更简洁?
2、读完全文,你又有何收获?请联系课文,用上文中的词语来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或者说是感悟吧。
3、交流,随机出示: 挣扎
欲望
强烈
鲜明 震惊
震撼 糟蹋
流失 珍惜
负责 不屈向上 茁壮生长 沉稳有律 短暂有限 光彩有力
4、是的,这些词语都是鲜活而有生命的,它们倾诉了作者杏林子对人生、对生命的执著与感悟。不用多说,相信你的感觉也是深沉的,来,把这种感觉放进去,让我们再来好好读一读。
四、研读事例,品味生命之内涵:
1、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请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了哪三个具体的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你能用简要的话语来说说吗?
2、自读,交流,板书:
小飞蛾
求生之欲望
尊重 香瓜子
茁壮生命力
尊敬 心跳
沉稳有规律
珍惜
渺小→→→博大
3、研读句子,品味生命之内涵。
要求: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事例,和同桌合作学习:划出最让你俩感动的句子,把它推荐给大家,说说你俩从中读明白了什么?
反馈:(变序朗读,体会情感)
4、创设情景,反复回读中心句:(配乐)
①、是的,此时此刻,那柔弱的小飞蛾,那渺小的生灵,它挣扎着的求生的欲望使我深深地震惊,我告诫自己——(齐读)
②、是的,此时此刻,那不屈向上的小瓜苗,那茁壮生长的小生灵,它顽强的生命力使我怦然心动,我嘱咐自己——(齐读)
③、是的,此时此刻,静听着自己的心跳,感受着生命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让我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真实地存在,我一再地提醒自己——(齐读)
5、你感受到作者跟你说了她的哪些想法?(可用原文回答)(学生自由畅谈。)
五、走进生活,探讨生命之外延:
1、生命还应该是什么?缤纷的生活给了我们丰富的答案,现在,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感悟,带着对生命的进一步思索,走进那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去探究生命的含义。
2、多媒体课件演示:
①、争奇斗艳的鲜花。②、自由自在的小动物。③、蓬勃向上的植物。④、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
3、书写心声:
生命是-------------------------,生命因-------------------------而美丽!
4、交流感受。
5、回读中心句,提升情感:
同学们,刚才的探讨,使我们每个人都由衷地感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鲜明,生命因为顽强拼搏而茁壮,生命因为珍惜负责而格外充实!这就是生命的真谛!让我们时刻告诫自己——
六、引进格言,激荡生命之情怀:
1、生命是宝贵的,人生是短暂。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它的奋斗!古往今来,有许多至理的人生格言指引着我们成长——
2、品读格言: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
——司马迁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战国策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毛泽东
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
第五篇:《生命的壮歌》 教学设计
《生命的壮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4、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联系、实际,用多种方法表达这种感受,能够对生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
2、教学难点
读懂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产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要去读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谁知道课题?师板书课题“蚁国英雄”,齐读课题。
二、直面蚂蚁的弱小
1、一只普通的蚂蚁,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重量不足毫克。所以看到蚂蚁,我们常常联想到哪些词?(板书:区区弱者)
2、那作者为什么称蚂蚁为英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还不少呢、我挑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词语一起交流。火舌 火海 火神
舐动 肆虐
焚烧 烧焦 灼焦
焦臭(1)谁来读第一行,你发现什么?
(2)课文中,把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比作什么?把这句话找出来读读。在这里,项链
是什么?项链里又是什么?这个比喻句暗示着什么?
(3)当小小的丘陵全都被火淹没了,这地方就成了——火海。读第二行词语,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想象说话)
蚂蚁们遇到的危险情形,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岌岌可危、生命垂危、身陷囹圄、危在旦夕、面临险境„„)蚂蚁们脱离危险的情形,我们也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劫后余生、死里逃生、九死一生„„)
四、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1、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些正在突围的蚂蚁身上了,请同学们将课文中描写这些蚂蚁突围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好好读一读。
2、指生读,相机出示。读这段话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这儿说“万万没有想到”,那我原来想到的是什么?
4、我究竟没有想到什么呢?
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1)这句话中哪个字也说明眼前出现的一幕是作者万万没有想到的?突出“竟”字。(2)蚂蚁的哪些举动是作者没有想到的?读一读,把词语圈出来。(3)理解“束手待毙”。
(4)从“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可以感受到什么?(板书:团结、勇敢)指导朗读,齐读
5、出示第二句话: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1)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能让你感受到蚂蚁的团结和勇敢呢?(2)是什么使它们必须如些迅速地滚动?
6、在描写这紧张的场面时,作者把镜头聚焦在了离火海最近的外层蚂蚁身上,第三句话就是对外层蚂蚁特写,我们除了能感受出外层蚂蚁的团结和勇敢,还能感受到什么?
(1)自读体悟,板书:舍已为人
(2)理解“肝胆俱裂”俱,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课文中又是怎么说的呢?能不能给它找个近义词?
我们学过一个词叫做“死而后已”它的意思是(一直到死才停止)。可是这些外层蚂蚁到死也没有松动丝毫。是什么支持着它们呢?这些蚁国英雄们在烈火焚烧中可能想些什么呢?
(3)指导朗读,读好两个“也不”。
7、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置身在肆虐的火神旁,我们仿佛看见——;仿佛听见——;仿佛闻到——;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即使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想象描述。)
8、师述:这样的场景我们怎么能不感动,我们怎么能不为之顿生钦佩之情。下节课我们要去认识另一些英雄们。
第二课时
一、了解故事大意
1、(出示羚羊图)这是什么?
2、师述:在一片大草原上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山上的狩猎队上山打猎„„
3、(板书:“生命桥”)齐读。
4、质疑:故事为什么以“生命桥”为题,其含义是什么?
二、了解故事大意
1、自由读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出示词语,正音。
3、结合出示的词语,指名试述故事大意。
三、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结合交流课件出示图及文字: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1)读读句子,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那弧线是什么弧线?羚羊是怎样跳崖的?为什么要说以老羚羊的生命作侨墩?„„)
(2)这么一句话带给大家这么多的谜,那我们再读这个故事,想象那发生在老羚羊身上的一个个场景,你一定会明白些什么。(明白是用老羚羊的生命做桥墩的。)
(3)讲述原因。
2、结合交流出示句子:
(1)你们能不能把这座用老羚羊生命做桥墩的“生命桥”画出来呢?
(2)小组讨论,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画出简笔画。
(3)请一学生上台来画,并解释自己画的简笔画,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4)说说试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理解“刚好”。)
3、引出第1自然段。
(1)找出羚羊的动作进行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想象那一幅场景,突出“猛蹬”。
(3)动画演示:同样的一次飞跃,却酝酿出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4)这是多么的感人呀,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5)指导背诵:看着简笔画,再一次讲述这个动人的画面。
4、续续交流,出示:
(1)读读这一段,理解“秩序井然”。
(2)想看一看这一幅场景吗?(动画演示,师范读。)
(3)看到了如此神圣的场面,你们理解羚羊们的所做吗?
四、激情揭题
1、师述:一只只老羚羊都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给年轻羚羊架起一座座生命的桥梁,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逃脱死亡,求得生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板书:生命桥)齐读。
3、目睹了一切发生过程,你们想用什么词、句来赞美老羚羊呢?
五、点题总结
1、读完两则故事,你有什么共同的感受?
2、小小的动物尚且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那我们人类呢? 出示汶川地震的资料图片
3、总结:神奇的大自然给万物赐予了生命的力量,几乎每一种生物他们都曾经顽强的活着、请我们牢牢记住——“关注生命,珍爱生命!”而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这是世界上最壮烈的歌!为别人活着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为别人牺牲的生命是最为壮美的!这正如课题《生命的壮歌》中所蕴涵的,这既是一首悲壮苍凉的歌,更是一首激昂雄壮的歌!最后,我们再来齐读课题——《生命的壮歌》。
3、交流收集的珍爱生命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