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正确树立监理工作理念的思考与感悟
关于正确树立监理工作理念的思考与感悟
——本文刊载于《建设监理》2015年9月刊
在当前监理工作环境下,监理的工作时常不被社会、业主理解和认可,监理工作的难度在加大。监理工程师如何明确监理工作思路,正确树立监理工作理念,提高监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发挥监理作用,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可控,实现建设目标,一直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监理工作实践和体会,通过对监理的充分理解,对开展监理工作必须正确树立“两个重要观点”和“六个要”的工作理念,简单谈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1 对监理的理解 监理工程师在开展监理工作前,搞清楚监理工作的内涵,明确监理工作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监理从字面上理解,“监”就是监理工程师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勘查设计文件及合同,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造价、进度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就是要求监理工程师在现场监督好工程的科学有序推进,当然还包括施工、建设单位的行为。“理”就是管理,主要是自己内部的管理,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程序是否到位等。而有的监理机构,有意无意地参与到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中,是不可取的。2 “两个重要观点” 2.1 监理工作的关键和重点是确保过程控制记录及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在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除了要到施工现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设计施工图纸等要求,检查发现和处理解决质量、安全、投资、进度等问题外,还要让这些工作情况通过记录资料真实地反映出来。它既是以后全面了解工程建设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建设工程一旦发生安全质量问题后,作为问题调查、原因分析以及确定责任的重要依据。监理工程师应高度重视《监理日志》的记录。在过程控制中,应对天气和施工环境情况、当日施工进展情况、当日监理工作情况(包括旁站、巡视、见证取样、平行检验等情况)、当日存在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其他有关事项进行真实的记录。实现资料的闭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2.2 监理工作的最高境界是“控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监理工程师发现上道工序未按审查通过的工程设计文件施工;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规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要及时通过下发《监理通知单》、《工程暂停令》,组织召开现场专题会议等手段,坚决制止进入下道工序施工。3 “六个要” 3.1 底气要足建设工程监理制于1988年开始试点。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形式作出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从而使建设工程监理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行阶段。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监理水平,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行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监局又联合发布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监理工作是有法律依据作支撑的,是建设市场的基础之一。监理工作是一种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监理工程师开展监理工作要底气足,要大胆开展工作,遵循“公平、独立、诚信、科学”的准则,转变工作思路,切实把监理工作作为建设单位管理的延伸,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3.2 标准要清监理工程师要理清监理的程序。要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监理规划》的要求,依照程序对施工的全过程开展监理工作。对设计文件、工程建设标准要清楚;对工程项目的各项安全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各项具体内容要清楚;对建设单位的授权要清楚。监理工程师对自身的监理行为要清楚,对由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单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的行为,对由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个人没收非法所得、收缴《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的行为以及触犯法律的行为要清楚。3.3 职责要明依据GB/T 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规定,监理工程师要明确总监的15条岗位职责、专监的12条岗位职责、监理员的5条岗位职责,以及总监不得将有些工作委托给总监代表的8条岗位职责;在工作中不越权、不滥用权,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3.4 关系要顺关系要顺的核心是搞好组织协调工作。项目监理机构是监理单位派驻工程项目现场负责履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组织机构。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与施工单位之间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一个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各参建单位及政府、社会各方的通力协调和配合。组织协调始终是监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监理工程师应发挥良好的协调作用,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公平地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协调好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的关系,目的是完成好监理合同约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监理工程师可以运用好以下手段开展好组织协调工作。(1)及时下发《工程联系单》、《监理通知单》等书面指令。下发时一定要注重文字质量,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说清楚,起到传达监理意图,纠正偏差,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作用。(2)开好监理例会。例会召开前一定要谋划好。必要时,事先与各方沟通好,利用场合大、各参建方都在的特点,统筹、协调和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3)发挥专题报告的作用。当现场遇到重大难题时,总监可以通过专题报告的方式直送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的高层。目的是引起上层领导的重视,对工程负责。一般情况下,此种手段效果很好。(4)约谈施工方项目主要领导。总监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约谈施工方项目主要领导。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摆问题、讲道理,切实达到解决问题、顺畅关系的目的。3.5 监理要严目前监理工作除“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外,还有安全监督的责任。监理要严,主要体现在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上。要牢牢抓住这项工作,要做到铁面无私、铁石心肠。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涉及工程建设项目运行的安全和效益。监理工程师应坚持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狠抓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施工安全涉及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监理工程师必须持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且狠抓落实,真正做到“宁当恶人,不当罪人”。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该审查的施工方案、安全质量保障制度体系、人员资质、质量认证材料等,一定要严格审查;对施工过程中该监理检查的项目,一定要严格检查,一定要实测实量。按照GB/T 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的规定,该停工整改的,一定要停工;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该报告的,一定要报告。一定要多项措施并举,严格监理,确保安全质量始终可控。3.6 工作要细这里说的工作要细指的是监理文件资料得管理要细。监理文件资料是反映工程成果的重要性文件,是监理工作成效的根本体现。一方面考量监理机构的工作质量和业绩,另一方面也是监理企业、监理工程师加强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项目监理机构应做到“明确责任,专人负责”。采用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整理、编制和传递监理文件资料。可采用以下措施将此项工作做细。(1)加强对项目监理机构各级人员的培训教育,真正做到领导重视,在专人负责的基础上齐抓共管。(2)制定标准和程序,使收集、整理、编制、传递、归档监理文件资料的各环节内容和格式的规范统一。(3)严格实行内业资料责任包保制。明确各级监理人员在内业资料方面的分工和职责,将内业资料与监理人员的考核挂钩。要求每个人搞好自己的“记、账、单”。(4)以“人、机、料、法、环、质量、安全”为要素,搞好各类资料的填写记录。(5)组织内业资料相互观摩交流和检查评比。通过不断组织对内业资料进行专项检查评比和相互交流观摩,把好的内业资料复印给大家参考学习。通过大家面对面的交流和互相取长补短,可以促使内业资料管理水平得到提高。4 结 语 以上是笔者对正确树立监理工作理念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如何有效地将工作理念真正融合到监理工作过程中,确保监理项目的始终可控,在工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切实发挥好监理作用,还需要监理工程师在具体工作中去理解和实践。
第二篇:树立正确的客户服务理念
树立正确的客户服务理念
服务应该是企业基本经营理念的核心部分。在现代企业中的整个业务流程中,服务绝不仅仅只是产品的一部分那么简单。服务不仅作为产品的一部分销售给客户,为企业带来利润,同时它也是企业与外部联系的一个接口,起到接收外部创造性意见的作用。只有树立起正确的客户服务理念,企业的客户服务工作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错误的客户服务理念只能使企业的经营状况越来越糟糕。那么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客户理念呢?
满意的员工造就满意的客户服务
提供优质服务的重点在于付诸实践,而实践中的服务都是通过企业的员工传递的。员工素质的高低、服务态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影响客户对企业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实行有效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进而提升客户服务的质量;也可以实施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的激励方法,从而使销售人员的努力不与增加销售量和开发新客户的目标发生偏离。具体方法是:首先测量客户服务满意度;然后将客户满意与销售成绩激励联系起来。客户满意的测量结果结合进销售人员的报酬制度,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体现了现代市场营销的理念和哲学。客户服务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客户所感知的价值取决于他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时获得的收益与他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差值越大,客户得到的价值就越大。其中收益是指产品对客户的作用。而成本可以是现金、时间或是为购买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努力。
购买衣服一方面是为了保暖,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个人对美的追求;购买电视机是为了追求享受;空气过滤器是为了净化空气,这些都是产品对客户来说具有的收益。而服务也同样对客户具有作用,软件是为了处理指定的任务;饭店的房间为了入住休息;旅游度假景区可以使人放松休闲;买保险可以防止个人收入、投资及人身安全遭到意外;理发使人显得整洁;信息帮助人们正确操作机器设备;建议帮助解决问题。如果企业的产品带给客户的好处比其他同类企业的产品要多而花费相同甚至更少,那么企业的产品就具有更高的价值。
与收益一样,成本也是影响价值的重要方面。在时间宝贵的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机会比可利用的时间要多,因此要考虑机会成本。价格是成本要素之一,如果公司能靠降低价格减少客户成本同时保持或增加客户所得收益,就能确保价值的增值。降低价格的策略通常有3种:在不影响客户收益的情况下减少成本和价格的经济策略;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客户收益的改进策略;以及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增加客户收益的价值替代策略。
总之,要为客户创造价值,首先要依据市场分解的需求来界定客户利益,确定客户为获得产品或服务所要付出的代价。通过削减公司自身成本提高客户所拥有的价值,以便在竞争上处于优势,将价值的内容以对客户的承诺表现出来,制订量化的标准解决公司和客户的冲突。
客户服务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公司提供服务的内容应该是什么?服务标准的判断应如何确定?这些都离不开对客户需求的关注和研究。从本质上,企业所做的一切服务工作都应当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来开展,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开展客户服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企业开展客户服务工作的终点。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客户服务工作的重点。
对便利性的需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对于便利的需求变得日益强烈,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时间企业总能感受到客户对便利性的偏好。
对获取并参与价格确定过程的需求:客户购买不同产品和不同生产商的产品,可以在几分钟内知道各自的价格和是否有货,有了掌上电脑和能上网的手机,可以很快了解到不同网上的零售商的价格,也能了解到离他不远处真正商店中的价格。这样客户就掌握了最新的价格信息。
对产品制造过程透明度的需求:客户已不愿意接受看不到的商业过程,他们希望看到每个环节的进展情况。
对及时的专业信息的需求:客户总是急于知道极为专业的信息,经专业人士挑选并注解的信息,现在外行人都读得到,越来越普遍的是,专业网站都开始提供精挑细选、加注解的信息和专业指导。
客户的力量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客户是企业销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客户管理的实质就是如何有效地运营客户这项资产,对它进行开发、维护、运用并使其增值。企业往往认为单个客户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往往在许多细节问题上忽略了客户的利益和要求,最终会酿成大错。无论什么时候以下几点都要牢记:客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对客户进行准确的认识;要衡量客户的终身价值;客户的力量正日益增强;客户的要求需要企业回应。
第三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精选)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构建和谐的教育天空
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理念已经突飞猛进。我们越来越看清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样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够清楚的认清。而这个问题很重要,它关乎我们国家的未来,关乎每一个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不清醒。
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我想应该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越厨代庖,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主动的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活的,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提高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第四篇:如何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
如何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
历史的车轮跨入21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凸显。虽然安全生产总体形式逐年好转,但是,目前全国的事故总量仍然巨大,而且矿难、桥梁坍塌、动车追尾、地铁追尾、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接连发生,造成国民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活恶劣影响。
为什么:“安全
是典型的小概率事件,由于其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因而风险极大。
安全生产管理要有危机意识,发生事故对社会、企业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为此,我们在平日就要多注重员工安全培训以管理,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生命至高无上的理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求我们防患于未然,要求我们须做到万无一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一失”就“万无”的危机意识。
开展标准化本来是全面规范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它需要全员全过程的参与,是对安全生产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推进标准化活动过程本身比结果更加重要。但我们许多企业的做法根本就不是这样,他们只是为了达标而达标,不注重标准化活动的本质是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而只是应付了事,花点小钱请个中介公司来做下表面文章,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是我们文化劣根性的又一个表现。我们渴望结果而不是过程管理。其实,我们只有真正做好了细节管理,才能提高本质安全。
学习传统文化,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很有裨益。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及随之给我们带来的错误观念,如侥幸心理,冒险蛮干,投寄取巧等等。
因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把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放在首位。这样的理念引导我们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这样的理念要求我们把人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战略高度;这样的理念要求我们树立事故肯定发生的危机意识;这样的理念要求我们用“千斤拨四两,杀鸡用牛刀”的措施手段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总之,做好完全生产工作,必须以正确的理念为先导,有了正确的理念才能有预防事故的措施行动。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深层次的根源。
第五篇: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深刻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这一重要要求,内涵丰富,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政绩是领导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知识业务能力、领导水平以及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素质在领导工作过程中的综合反映,也是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和标准。由此,领导干部想树政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应看到,少数领导干部对政绩缺乏正确的认识,政绩观还存在种种偏差,出现了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单纯追求增长速度,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出现了一些领导干部只注重自己任期内的业绩,而不顾及未来的发展和子孙的利益等问题。再加上由于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指标和考核方法方面存在缺陷,没有确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干部政绩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使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发生偏差。上述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此,要着力从以下两方面做好工作:
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教育干部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为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思想保证。
第一,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树立与科学的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概括为新的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本内涵是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强调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地衡量政绩,准确地判别政绩,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关键问题。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衡量、评判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时,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从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用科学发展观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有利于引导领导干部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引,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第二,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树立与求真务实作风相适应的政绩观。
真正的政绩,是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是没有水分的政绩。要坚决防止和克服“一届人的政绩,后来人的包袱”的不良现象。无论在什么时候,从事何种工作,创造政绩的思路、方法都应当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不能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乱铺摊子,盲目上项目,只顾眼前、不虑长远。求真务实,要树立“求实情,办实事,务实效”的政绩观,而不能好大喜功,只讲“形象”,不计成本。不能弄虚作假,只讲“数字”,不计得失。实践是创造政绩的大学校,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实践中,只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就一定能用好的作风创造突出的政绩。
第三,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树立与执政为民本质相适应的政绩观。
执政为民,要求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自己个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应该是每个人民公仆的终身追求。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不顾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把劲使在为群众办实事,落在实处上,而往往是考虑个人得失,心浮气躁、做表面文章。这样的“政绩”越突出,越是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正确的政绩观,要求领导干部真正懂得政绩应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领导干部的政绩大小,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应把评判政绩大小、优劣的标准交给群众,使真正的政绩得到褒扬,使虚假的政绩无藏身之处。
二、要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为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制度保证。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要有思想、作风上的保证,而且要有制度上的保证。建立全面、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第一,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
部政绩考核体系,改进政绩评价标准及其考核方法。
政绩考核制度是整个干部考核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制定政绩的考核体系上,要与干部考核制度的完善紧密结合,不能孤立地进行政绩考核的研究。比如,政绩可以综合反映干部德才素质,德才素质的考核要用政绩事例加以证明,政绩考核的结果本身就是分析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素材,对取得政
绩的过程,取得政绩的作风的分析也就是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等等。如果单独地进行政绩考核,容易在干部队伍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凭政绩用干部”、“只要有政绩,就可以提拔”等想法,导致片面追求政绩,甚至投机取巧创“政绩”。
政绩考核体系的核心是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在整个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不能片面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要既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数字,又不能唯数字;在考核指标上,既要有确定性,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又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调整。建立政绩考核体系,重要的还在于政绩的考核方法,考核方法应着重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要按照“突出工作实绩”的原则,合理确定“德、能、勤、绩、廉”五项考评内容的不同比重。二是要按照考评主体与考评对象的关系,合理确定评价主体中不同层面的“群众”对于评价对象评价的不同比重,制定考核方法。主要是运用目标管理法、关键事件法、综合考核法等不同考核方法,设计不同的考核指标和评价途径,力求考核科学有效。
第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奖惩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干部实施择优汰劣和管理监督。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科学的考核,做出客观的评价,必须正确地反映到对干部的使用上,要落实奖惩措施,对那些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褒奖和重用;对那些无所作为、好大喜功的干部,要予以教育、惩戒;要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紧密联系,褒有章,贬有据,让干部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否则,考评与使用管理相分离,再好的考评体系也毫无意义。
要坚持把以实绩取人的导向落到实处,坚决堵住跑官要官之风,特别是要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岗位奉献意识,在领导干部中树立“无功就是过”的观念,理直气壮地用那些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勤奋工作、不事张扬、政绩突出的干部。有利于激励干部去创造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实实在在的政绩。从而在干部队伍中真正形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浓厚风气,形成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的浓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