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前两章课堂随笔

时间:2019-05-15 10:1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文化学前两章课堂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文化学前两章课堂随笔》。

第一篇:旅游文化学前两章课堂随笔

课堂随笔

江苏省盐城工学院

人文学院

B旅游111 张业辉

在大学里面接触的课程,尤其是旅游这方面的,很多都没有唯一的一个定义。每个学科之中,都有很多的学科体系。现在接触的这门旅游文化学,对于旅游文化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

从课本上了解到,现在国内关于旅游文化学的定义主要分为四种:分别为喻学才、章海荣、马波、谢桂安四人的理论。最后,对于我们的课本来说,旅游文化学的定义为“关于旅游文化系统及旅游文化研究的学问”。这个定义包含了两层意思:

其一,旅游文化学是关于旅游文化系统的学问。所谓旅游文化系统就是由内系统旅游文化自身以及外系统旅游文化环境(又称旅游文化生态环境)构成的大系统。其中的外系统相当于是影响因素。

其二,旅游文化学是关于旅游文化研究的学问。其中的旅游文化研究包括了过程和成果。

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自我感觉是没什么可说的,很多理论的研究都是殊途同归的,虽然在理论基础方面有差异。

谈到这个旅游文化,我们必须是从旅游文化的研究历程上来讲,国内外的旅游文化研究都有一段时间了,国外的相关方面的研究时间和国内相差并不太大,但是,国内外研究的相关特点有很大的一些差异。

国外旅游文化研究法有三大特点:

1. 对旅游文化研究“比较注重从人文注意的角度出发”

2.旅游文化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较少

3.旅游文化研究法几乎等同于旅游与文化研究法 在国外对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马可·波罗游记》有很大的影响,毕竟是注重从人文角度出发的。

《马可·波罗游记》由马可波罗在狱中口述,由其狱友笔录写成。《马可·波罗游记》是第一次较全面地报道中国的、影响极大的一部书,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这些叙述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据可考,此游记是非常符合当时的中国的,尽管在国外还有很多学者质疑。

相比于国外的旅游文化研究特点,国内的研究方法是从理论方面来研究的。王晓琳认为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方法有两个特点:

1. 跨学科研究方法突出 2. 定量研究开始出现

两个不同的研究方法相比来说,我更认同的是国外的那种研究方法。我喜欢从人文方面来对旅游文化进行研究。

不谈《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是很多相关的资料我还是看过的。我们从国内来讲,古代的《徐霞客游记》、近代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很多著作都可以从人文方面来对旅游文化进行研究的。《徐霞客游记》这本著作我没有看过,我也就不谈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本书是真心不错,不仅仅对于每一个景点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心灵上面还有一种精神的升华。其中,有两篇文章,我是非常喜欢的,一篇是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另一篇是关于安徽天柱山的。敦煌莫高窟多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而关于安慰天柱山,则激起了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种莫名的向往。

再说,国内的摄影方面,我大一的时候,选修了孙华金老师的摄影基础。孙华金老师是国内很有名的摄影师。在他的课上,我学到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摄影的过程,何尝不是一个旅游的过程,一个体验文化的过程。这完全可以进行旅游文化相关方面的研究。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听说在国际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具体的我也没去确定。这部电影真心不错,虽然,这部电影采用了很多电影方面的技法,但是又何尝不能将之认为是一段在大海上的奇幻般的旅游呢?这也完完全全可以用在旅游文化的相关方面。

这门课程给了我太多的思考与回味,很值得一学。

第二篇: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下载-样章.doc

第三节 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

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旅游文化是旅游和旅游业的灵魂 1.旅游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

 旅游是文化演进的历史

 旅游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和现象

旅游是人们求知的课堂

旅游是一种主动、积极、自由的文化活动

旅游是个体审美和个体人格的一种升华

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需要

2.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离开了文化旅游业就无从谈起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需要旅游文化来修复、开发、拓展、点缀、提高,同时旅游文化也能指导旅游者认识其中的至高价值,欣赏其中的至美特征,接受其中的至深哲理。

 旅游业新的发展点是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1.旅游文化与哲学

(1)哲学对旅游文化起指导作用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自由。而根据卢梭的《论自由》: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人的本质也是自由的。要摆脱枷锁,取得自由,旅游便是最佳选择。在这种哲学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便以求得心灵上的解脱——自由作为旅游的最终追求目标。像哲学的“天人合一观”一直号召人们投身于大自然,对旅游起积极的引导作用,也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2)哲学与旅游一身兼二任

在旅游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哲理,产生种种感悟。如面对亿万年的化石、冰川、古墓而发人生苦短的感慨,而有人却以此自警自勉,更加珍惜时间,更加珍惜人生。旅游是一种使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相融的活动,是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相互交流的过程。旅游的积极作用就是要在旅游的过程中帮助树立积极的人生观。2.旅游文化与宗教——天下名山僧占多

宗教给人一种神秘、肃穆、精神、澄静感,从旅游角度认识有种休闲、探奇、感性、放松的功能。其旅游价值主要在于:

一是宗教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含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宗教独特的建筑使旅游者感受到世俗社会所没有的浓郁的神秘的气息。

二是宗教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使劳累疲惫甚至迷失的心灵找到平衡的基点,慰藉的依靠。3.旅游文化与文学艺术(1)旅游文化与文学  旅游产生了文学

旅游是文学创作赖以产生的手段和基础。《腾王阁序》、《岳阳楼记》  旅游丰富了文学。

 旅游文学是反映旅游生活的文学

 景以人传,景以文传,旅游文学丰富了旅游文化,丰富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名人效应。江山也要文人捧。

 因景成文,借文传景,文景相映,对自然景观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自然景观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文化氛围。(2)旅游文化与艺术

 旅游与艺术的依赖和运用——离开了艺术,旅游就无法生动

许多旅游资源本身就是艺术。

 旅游对艺术发展的影响——旅游产生艺术,旅游推动艺术

如园林、亭台楼阁本意是为旅游而建的,却成为一件艺术品。

4.旅游文化与社会心理——指导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指导生活目标。5.旅游文化与风俗习惯

 旅游为民俗资料的传承做出贡献; 旅游丰富了民俗内容; 察风观俗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民俗充实了旅游内容,丰富旅游文化。

总之,旅游文化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与许多学科存在交叉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第二章 旅游文化的历程与传统(对旅游的认识过程)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历程及其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进而熟悉中国旅游文化的传统。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历程 2.掌握中国旅游文化传统

3.掌握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历程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

三、参考书目

1.甄尽忠.《中国旅游文化》,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会昌、王云海.《中国旅游文化》,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3.俞学才.《旅游文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胡幸福.《中华旅游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 2.中国旅游文化的传统

五、教学步骤

1.回顾上章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时间3分钟; 2.分析、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总结概括本节所学内容,布置案例(或者习题)。时间2分钟。

六、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为主

2.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七、教学时间6学时

八、作业要求

完成习题1,2 1.何谓玄游?

2.阐述中国旅游文化的附会传统,试举例说明?

九、教学内容(省略)

 景观文化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一是景观的形。他是物质的外露的东西,是旅游者接触景观文化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感受,是景观文化的外在表露,是景观文化的物化体现。景观的形是可以仿造的。

二是景观的意。他是文化的、内在的东西,是景观直接依托和体现的文化,是景观的小文化。景观的意是无形的,是凝结在景观内的文化意识,是景观的文化内涵,是旅游吸引 力的灵魂所在,是无法仿造。自然景观的人化过程其实就是人赋予自然山水意的过程。如不系舟多建有船首、船舱和船楼,然而不系舟的意义并不在于“形”,而是在于“意”,在于它的象征意义:通常是园主人不满现实生活,追求遁世隐逸思想的折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古时文人以泛舟江湖,游历山水来化解自己胸中的愤懑。

上海豫园亦舫、苏州拙政园的香洲、岭南清辉园和余荫山房的船厅都是上述理想的物化体现。而旅游只有观景与会意皆备,才能真正窥视景观的真面。

很多风景名胜之所以出名,并不在于其形,而在于其“意”。岳阳楼之所以成为天下名楼,主要不是在于它的建筑,而是因为它所具有的韵味深长的文化内涵。是范仲淹所抒发的心系国家安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

三是景观的背景文化。是外在于景观的文化、思潮和社会。景观的“意”受制于景观的“背景文化”,是景观的大文化。不同的景观是人们不同生活方式、宇宙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心理的反映。所以只有对景观的社会背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读懂景观的意。

中国古典园林的兴起本身就与士大夫以心性作为立足点的中隐意识紧密联系。封建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希望既能超脱身在朝野的烦扰与羁绊,又不必遁隐山林,忍受寂寞与清苦,这样就有园林的兴起。所以中国的园林一方面追求静境,另一方面又取法自然。

四是景观的阅读文化。他是旅游者对景观的认识、理解和利用,是旅游者的审美活动。因为个人所拥有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并不相同,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美学趣味、评论标准,常常会对同一景观品出许多不同的味道。景观阅读的最高境界不是走马观花式旅游所能实现的,而是需要细心品评鉴赏才能得到的。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历程

在了解了旅游与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中国旅游文化的独特性后,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

一、旅游文化的形成期——秦汉

1.先秦——由神本走向人本旅游文化(1)旅游形式

皇帝巡游:当黄帝政权稳固,被尊为黄帝时,就开始“旁行天下”了。为此,他发明了舟车,使旅行更为方便。安徽的黔山因黄帝的游玩驻留而被称为“黄山”。

继黄帝之后,尧、舜、禹个个都是旅游爱好者。

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迹所达,靡不穷揽。故祀以为祖神”,修成为了古人心中的旅游之神,古人每当外出旅游时,都要先祭祀祖神,是为祖道,或祖饯。

尧去西方拜见西王母,此后到西方拜见西王母成为了华夏帝王的西游情结,只要有可能都要做昆仑游。

舜死于“巡狩”南方,最终死于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闻讯循迹寻夫,也身投潇湘。湘妃竹。

夏朝太康是历史上第一个因游玩而丧国的,整天耽于游猎。继位两年后的一天,他带着宠妃和亲信去游猎,竟然一去十旬不归,且不知去向,朝野为之一片混乱。后弈乘机造反,夺取政权。

后羿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音zhuó)。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周朝开始,“巡狩”成为一种制度。周代昭王姬瑕及其子穆王姬满,其孙历王姬胡、历王儿子姬静,幽王宫涅,个个是旅游爱好者。

游学----孔子携弟子游学。有着高尚文化情操的、有着强烈求知欲望与较高审美素养的文化人,在审视大自然的过程中,不忘寻觅大好河山中蕴藏的自然美和高尚品格(山水比德说)。寓教于游。

游说----孔子、孟子。孔子在鲁国惨淡经营几十年,当上了司空、司寇,本想能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谁知齐国使了个奸计,80个美女,120匹好马,把鲁定公弄得晕晕乎乎,早不把孔子放在心中。孔子一怒之下,“道不合不与为谋”,于是带上弟子周游列国。(2)旅游产品  连云港将军崖壁画——民族风情旅游鼻祖(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

甲骨文——旅游文化的载体(甲骨文本身是文物,而由其延伸的文字成为旅游文化载体之一,像周易、四书五经等文学典籍都为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中国旅游永远的魅力所在。)

司母戊鼎——精美的旅游文物(本身不但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且是中国祭祀文化的象征,折射出封建社会特有的宗教情感、观念和理想,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诸子百家争鸣——确定了中华文化的人文

主题:重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的实用的、理性的价值标准。不同区域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 ①齐鲁地区

齐都临淄是文人聚集之地,对旅游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中国旅游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近游观——重人伦的文化,当孝子为家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提倡郊游,将郊游看做是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生活方式。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远游观——志在四方,为国为君建功立业。当忠臣为国家。桑弧蓬矢,志在四方。小男孩一生下来,家长就用桑树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去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通过这种仪式,希望孩子长大后志在四方,建功立业。既然志在四方,就少不了远游。

义利观——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重义轻利。旅游本质具有自由性和非功利性,所以孔子义利观对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而西方探险旅游则带有明显的伊利观,如15世纪哥伦布航海日记:我很细心,不辞烦劳,注意其间有无黄金。我国的张骞出西域是为政治而非经济,明朝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和各国取得联系,使臣所到之处,照例是先读永乐皇帝的诏书,给所在国国君赠送礼物,随后便是采购珍奇物资,从无掠夺所经过国家的事情发生。

尚古观——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为文化遗产和文物遗迹的保存立下了汗马功劳。尚故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 评价旅游景点越古越好;  杜撰名胜,抬高身价;

 沿波讨源,重视古人古事的介绍

与民同乐——贤者与民同乐,故能乐其乐。

重民传统体现在历代帝王不敢恣意远游。在中国古代,凡敢置国家大事、民众疾苦于不顾,而一味远游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受到舆论的谴责。把旅游看成是政治的一部分,不肯轻易脱离政治来谈旅游。

山水比德说——主张游山观水,用山水比喻象征人的道德精神,(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色彩。不同的旅游需求,由于不同的旅游个性而产生了不同的旅游效果。山水比德说将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知己力量,将大自然从神秘异己变为理解亲和,表明人的山水意识已经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因而进入了人类与山水融合的新时代。

旅游场景中儒家的仁者心境:挺拔昂扬的山岳,恒古不变,山上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仁者穿戴齐整,态度温和庄重,面对静谧的高山,悠然豁达地审视,心中感叹万物流转,光阴荏苒,似乎从博大的景物中,静观了天地之心对一切生物的厚爱。山巍峨高耸,胸纳诸类,养鱼万物;山润泽大地,遍予而无私。

山水比德说的意义:

 一方面反映了儒家重人伦的色彩,自然的美要经过“人化”之后,要体现出一种伦理关系上的德,才具有美的价值,带有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

 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山水比德说将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的知己力量,将大自然从神秘异己变为理解亲和,表明人的山水意识已经从神的羁缚中解放出来,因而进入了人类与山水融合的新时代。 最后,山水比德说为旅游活动在人生中的崇高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和美学的基础。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几乎无不受孔子这两句话的影响,到大自然中去旅游赏美,美化心灵与激发艺术灵感。由孔子所总结的欣赏自然美的传统,代代相续,流传至今。欣赏,能得到美的巨大感染力,它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忘忧去烦,消除杂念,到达纯净自由的精神境界。构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名山大川,承天地之灵气,接山水之精华的思想,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大特色。

 孔子这种比德论的山水审美观虽然还没有在纯粹意义上达到山水审美的超然境界,但对后世的影响却连绵不绝。

②楚文化区

以老庄为代表的早期道家先哲们认为旅游就是人们投身于大自然中,获得悠然自得的感 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与自由,并认为这种感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美。天地自然之美是客观存在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老庄的自然说的审美观使得旅游变得更轻快、烂漫,更富有朝气和活力。

庄子逍遥游,神与物游,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态度,对于欣赏我国的旅游文化,将身心与大自然融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美好境界,对以后历代旅游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逍遥游是一种旅游哲学,是在人类不自由的社会条件下要求精神解放,是庄子站在哲学的角度对自然进行欣赏,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庄子对旅游的贡献:

道法自然的旅游氛围:美在自然,天放而成,天机独得。道法自然,天趣自然。自然说的旅游审美主张是旅游变得更轻快、烂漫、更富有朝气和活力。一方面,他还原了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的本来地位,其次它奠定了中华民族自然审美意识的主要原则,即崇尚朴素、淡雅和自然。三是自然说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态度对保护自然资源和旅游环境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鲲鹏图南的远游精神:鹏程万里,青云直上。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浪漫主义,借旅游寄托自己的理想,将现实与虚幻结合。在庄子看来,现实中的旅游是不自由的,他受着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自由的旅游不是真正的旅游,真正的旅游应该是“逍遥之游”:具有自由性和非功利性,雀跃而游,不知所求。

性命兼修的旅游养生思想:食气、养形。食气即气功。

虚静的旅游方式:清心寡欲,产生超级解脱,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

神与物游的旅游审美

豪迈奔放的旅游风格:鹏程万里的旅游风格,对后人旅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增强了对旅游客体的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色彩。二是增强旅游主体的审美情感和能力。屈原的诗歌也为中国旅游文化添上厚重的一笔。屈原对祖国山河充满强烈的感情,激发后人对祖国名山胜水的向往,奠定了旅游的文化基础。屈原以“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鼓励后人要做远程旅游。

屈原的上下求索和庄子的鹏程万里是古人幻想旅游的两个实例,表现了古人探险旅游的设想。③吴越地区

釉陶、丝绸、青铜是良渚文化的印证。吴越人的崇奉鬼神、纹身等习俗,都是旅游资源。④巴蜀地区

悬棺、歌舞。丰富了旅游娱乐活动。2.秦汉时代的壮游

旅游观念发生了转变——认为旅游有许多好处,观风察政,养身修性,格物致知,愉悦人生。由于观念的转变,秦汉的旅游颇为兴盛:(1)旅游者的广泛性大为增强:  皇帝巡游:

秦始皇继承周朝的“巡狩”制度,使巡游天下成为他在位12年中耗时最多、用力最勤的一件国家大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从齐鲁儒生那里拣来“封禅学说”,带领三万人的封禅队伍,从长安出发,浩浩荡荡,一路东行,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到泰山脚下,凿山开道,9 摆开仪仗,轰轰烈烈地登上泰山山顶去祭祀上帝,是为“封”,在泰山脚下祭祀地,是为“禅”,表示自己出自于“天命”。秦始皇称帝的第二年,便开始巡游,先后共进行5次远途巡游。勒石记功,立石歌颂自己的功德,泰山五大夫松亭;奠定封禅制度;开辟海上巡游(徐福出海寻求仙丹,现有没有找到,倒是开辟了中国到日本的航路,对中国后世海上旅行影响颇大)。秦始皇一生不知疲劳的巡游,开启了旅游壮阔豪放的时代风格,而他自己最终也是死在旅途上,与一车臭鱼一起拉回了咸阳。

汉武帝在位几十年共巡游30次。泰山无字碑。

——开辟了许多道路,为旅游设施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立石刻碑,留下许多文物古迹,提升了巡游地的文化内涵,是现代访古思幽旅游的基础。 出使西域:

张骞,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历时12年,达到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第二次大到中亚。为丝绸之路做好铺垫。

班超,投笔从戎,为恢复一度中断的丝绸之路,受汉明帝之命,率36名随从出使西域,以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勇果断,袭击匈奴使者100多人,经过30余年的努力消除匈奴的干扰,挫败匈奴对南道各国的控制,使之尽归于汉,重新恢复丝绸之路。

 商贸旅行:丝绸之路。全长1000多公里,设立有驿站,备有马车、骆驼供行人使用。 学术行游:《史记》,是中国修学旅游的象征。司马迁为了写一部真实可信的内容丰富的历史著作,决定出外旅行,进行历史事实的考证。平民旅游;春游和秋游。

(2)旅游的设施大为发展——道路和旅馆

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空前庞大的帝国,保证皇权能及时触及每一个角落,秦始皇先自己西北试游一次,发现交通阻赛,原六国道路各不相接,大小不一,关隘重重。于是他一方面要求天下“车同轨”,一方面拆除各处的关隘险阻,修筑道路,不惜倾全国之力,先后以咸阳为中心,修“驰道”两条,一条向东直达黄海边,一条向西直达东海边。路的质量标准极高(路宽70米,中间为御道,两边为人行道,道编植树,每5公里设一亭,食宿邮传设施皆配套建成)。后又从咸阳向西北到九原(今包头)修“直道”,全程约1400公里。在通往西南的方向上修有“五尺道”,抵达云南曲靖。南向则于岭南修“新道”四条。

除了道路,还修了“灵渠”水路,沟通长江水系和漓江水系。(3)旅游的文化内容更为丰富

除旅游文学外,山光水色,市井风貌、民间风俗和异域奇闻都在散文诗歌中有所表现。总之,秦汉旅游文化呈现出一种特别宏阔的气势,极尽多元开放之特色。

二、旅游文化的勃兴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个360年混战的时代,人们为了对抗现实,不得不寻求一条精神出路:把灵魂放逐于自然山水的旅游活动中,所以魏晋南北朝是旅游文化的勃兴期。其主要标志是:

 以形媚道、澄怀味象的审美情趣的提高;——儒家的山水比德说只注重自然美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了其自然属性,对自然美本身所具有的线条、形体、色彩、气韵等美学内容,缺乏应有的关照。而以形媚道则确认自然界存在的形式美。“澄怀”要求人们在欣赏自然山水时应该具有纯洁的审美心理,应有清虚淡泊的内心境界,排除一切杂念;“味象”是人们在澄怀的前提下的一种审美手段,即观察形象、感受形象、鉴赏形象、描募形象,“味象”的境界的高低是与澄怀的素质修养有直接关系的。

自然山水是形中寓神,南朝宗炳的“以形媚道”的核心在于确认自然界存在的形式美,而这种有形的自然形势之美是来源于无形的“自然之道”。

 玄游、仙游、释游新型旅游的兴起;

 玄游:追求在山水之中寻求哲理。玄,本来是指道家精深奥妙的哲理。语出《劳子》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来,人们把魏晋时申王弼、郭象等人倡导的以老庄思想为本的哲学称之为玄学。玄学论有无,折名理,主清净,重自然,强调万物一体,师友造化。当时的文人,不管出身势族或寒门,皆漠视俗务,清谈玄虚,适意自然,钟情山水,形成了一种诣在参悟玄机、印证玄理和陶冶自然之情、自然之性的游览山水的风尚,这种旅游就称为玄游。“向谁求取玄元理,多拜名山作法师”道出玄游的奥妙所在。

当时曹氏当权,为政治需要和自身的文学爱好,也搞了些用人唯贤的政策,天下文人雅士于是纷纷云集在曹氏父子旗下。无奈政治风云变幻,天下大势统归司马懿之后,司马懿对曹氏集团及其附庸的文人雅士大开杀戒。这些文人雅士于是个个学乖,坐而论道,闭口不谈政治,不谈人事,请谈玄虚之风云而生。玄游实际上成了一些人逃避现实的借口,在政治失意、精神空虚、思想痛苦之中,转向自然山水去抒发感情,寻找平衡,与田园郊野为友,并从中参悟玄机,印证玄理、安抚人生、陶冶性情,成天讲潇洒,标榜清高(如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装腔作势,以参政为俗,以随俗为耻。

玄游的代表人物是竹林七贤:由于当权的司马家族党同伐异,弄得正直的官吏和读书人朝不保夕,处境十分险恶,他们思慕老庄,研究玄学,日以玄谈为荣,以玄游为尚,以山水为友。《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名闻遐迩的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山淘等,年轻时相见恨晚,常常千里相聚会,联诀出游,于碧绿幽静竹林里肆意酣畅,热中玄谈。陶渊明 谢灵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玄游家)王羲之(首创兰亭游集,是魏晋南北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玄游集会)贾思勰(《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玄游,山水已不仅是一种物质,而更重要的是一种自由,一种精神,一种适宜适性的格调,以游历山水吟诗、作画、悟道为名,去寻求自由、潇洒、清雅、脱俗,开始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虚静的心胸面对山山水水,欣赏领略山水之美,进入了中国美学史上真正意义的山水审美阶段。

 释游即佛游,因佛教创始人是释家牟尼,所以称为释游。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为宗教的畸形发展提供了滋长的温床。在现实中看不到出路的人,往往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与平衡。

释游是一种为传经、取经或居静修行、坐谈佛理或朝拜佛陀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在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兵荒马乱、苦海无边,佛教以其大慈大悲、普济众生、因果报应的教义赢得了各层次人群的信仰,释游因之盛行。释游有两种形式,一是为传经、取经开展的中外修学旅游,代表人物有佛图澄、鸠摩罗什、达摩、朱士行、法显。二是居静休闲、清谈佛理而开展的山水旅游。代表人物有于法兰、支道林、释道安、慧远等。

 仙游:是人们追求成仙而辗转奇山异水的一种旅游活动。仙游的产生与道教密切相关。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养气服食,二是仙人点化。养气服食必须寻觅具有仙风道骨的奇山异水。葛洪、陆 11 修静、陶弘景为了收集道教的神术仙方,广游大江南北。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旅游的开展,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景观,并产生了宗教旅游文化。工整的、肃然的道观,香火缭绕,辉煌的寺院,雄伟的石窟,庄严的浮屠等宗教建筑艺术,遍布于祖国各地,给多元化的旅游文化增添了庄严的宗教蕴涵。

六朝时开发出来的道教名山:青城山、罗浮山、茅山、龙虎山等。佛教名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

甘肃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新疆龟兹石窟。

 妇女郊游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妇女地位相对较高的时代。妇女可抛头露面,郊游成风。

 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文的开创;

谢灵运(385-433)的山水诗。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但他当官从不专心,20多岁供职军队文官,跟着军队东奔西跑,嘴里老爱贬诽朝廷,结果被贬到今浙江温州担任太守。他对政事仍然毫不关心,成天出去游山玩水,后来索性辞官。他发明了登山鞋——谢公履。由于家资雄厚,他的旅游除皇家外,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私家旅游最为排场的了:通常是几百仆人和门生前呼后拥,甚至专为旅游而筏木铺路。他在旅游过程中常常抑制不住诗兴大发,留下了许多诗作。

与各类旅游景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文是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鉴赏,是旅游景观的点睛工作,是旅游者识景的一把钥匙,是中国山水文化的一部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文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以大自然为师,认真观察,要善于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

  宗教景观与宗教艺术的开拓; 书法艺术的奠基。

与先秦、秦汉旅游相比,魏晋南北朝时的旅游文化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况;在实践或理论上,皆呈现出追求情感与哲理的境界。魏晋南北朝是个旅游文化走向自觉的时代,为唐宋旅游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园林兴起

玄武、莫愁湖、“寺园”(名僧慧远在庐山结莲社,谢灵运为其筑台凿池,首创佛寺附带园林的形式,成为寺园)

世界上的园林,可分为三大系统:一是西方园林,以18世纪以前的欧洲园林为代表;二是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三是西亚园林。园林最主要的目的是“不出城郭而尽享山林之美”。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艺术的代表,被世界公认为“园林之母”。中国园林、山水画、烹饪和京剧并称“中国文化四绝”。西周以前,皇家的射猎场称为“囿”;春秋时出现了园林,楚国的章华宫极负盛名;秦朝秦始皇在咸阳修建著名的上林苑;汉朝时私家园林营造之风兴起;魏晋园林的穿池构山形成自然园林的基础;唐宋时出现了把诗情画意“写”进园林的写意园林;元明清各代在意境、笔法上达到了高超、成熟时期。

与先秦、秦汉旅游相比,魏晋南北朝时的旅游文化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况;在实践或理论上,皆呈现出追求情感与哲理的境界。魏晋南北朝是个旅游文化走向自觉的时代,为唐宋旅游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的鼎盛期——隋唐

隋唐是一个开放、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为灿烂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旅游大发展的时代,各个阶层都涌现出大批旅游家,是中国古代旅游文化最为辉煌的时代。

1.热烈奔放的隋唐旅游文化

 皇帝奢侈之旅(胡幸福P87)

隋炀帝:靠阴谋杀父夺权登上帝位,并一改其父文帝吝啬,大手大脚花银子,有身有色搞旅游。为了能去江南旅游,开凿大运河,发明龙舟,开创水上旅游活动,丰富扩大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和种类。隋炀帝在位13年90%的时间用于旅游,三次下江南,四次游塞北。最后,饥民造反,隋炀帝被调死,宫女用地板做一口薄棺埋葬他。

唐玄宗:风流天子李隆基,是个极爱玩的君主。他特别喜欢带着美人洗温泉。每年10月移驾骊山温泉宫(华清宫),年底才回长安。对封禅也十分热衷,泰山封禅。

武则天泰山封禅:队伍长达100多公里,从洛阳出发耗时12个月才达到泰山。后来又封嵩山。

皇帝奢侈之旅反映出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特色,折射出中国旅游文化中特有的封建性一面。

 唐诗之旅:分为山水田园诗(王绩、孟浩然、王维、陆羽、柳宗元)、边塞诗(杜甫)、豪放派(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旅游诗词是旅游生活的艺术描绘,提升了旅游地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文人雅士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高的审美水平,他们的题诗作赋挖掘出旅游地的精华所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李白梦游天姆山、白帝城,寒山寺与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李白的漫游——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发达的宗教之旅:八大佛教宗派,玄奘、义净、鉴真(胡幸福P89,日本唐招提寺至今还保存有鉴真的坐像) 频繁的国际旅行:遣唐使

 节日旅游的兴盛: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七夕 节、端午节  首次出现带薪假期:公务人员也实行“旬假”制度。

2. 丰富的旅游文化产品:出现许多著名旅游建筑:因文人雅士而名扬天下的楼台景观建筑。

 亭,在周代是设立在边防要塞上的小堡垒,设有亭吏。秦汉时亭成为维护地方治安的基层组织。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驿。以后,亭和驿逐渐废弃,但民间仍有在交通要道修筑亭的习俗,作为旅途休息之用,也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大约每隔五里、十里设有一个,五里为短亭,十里为长亭。而在唐朝时,亭作为园林建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现,起到点景的作用。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闻名的安徽琅牙山醉翁亭,白居易的《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而得名的陶然亭——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苏州沧浪亭。

 台,是一种高而平的建筑。台在我国历史也很悠久。商朝纣王,筑鹿台,与 13 宫女们裸体跳舞,酒池肉林。周代文王也搞了灵台。春秋战国时期,台更为盛行,连诸侯非有台不可,楚灵王的章华台高10丈,基宽15丈。到秦汉时,台开始在园林中出现,汉武帝的未央宫太液池柏梁台,建筑章宫的神明台、通天台、凉风台,长乐宫的鱼池台、酒池台。唐代的吹台。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李白、杜甫、高适三个伟大的诗人同游汴州,共饮开封吹台。豁然台(江苏常德)。因陶记“豁然开郎”句得名。台前半围,巨型秦砖砌成半墙,墙上垛口数孔,游人至此,古坛浮空,竹廊通幽。... 楼,重屋也。王之涣的《邓雀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崔颢《黄鹤楼》

 阁,台阶较高的房屋。王勃《腾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长天共一色。 塔,大小雁塔(原名慈恩塔,在唐代是进士金榜题名的地方。唐朝设科举考 试,进士科考最难考,录取人数很少。考中进士的人先在曲江举行宴会,叫做曲江宴会。然后集中到慈恩塔,推派擅长书法的人把考中者的名字刻在砖上,叫做“雁塔题名”。因此,后人把“雁塔题名”当做风雅之事模仿。)

亭台楼阁与旅游的关系:

亭台楼阁既可以点缀祖国山河之美,又可以在旅游中作为观景之用。亭台楼阁不仅是观景之点,还是游憩的场所。 碑刻与旅游:

 碑刻的种类——文人墨客在旅途中的诗文碑刻,帝王巡游留下的碑刻。 碑刻的作用——碑刻可以进一步丰富充实旅游资源,为开发新景点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二是碑刻中大量的风物传说、名人故事,可以帮助旅游者扩大历史、地理、书法艺术、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增加游览我国山河的兴趣。

   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楷书四大家 怀素草书 绘画,画圣吴道子

乐舞,唐朝乐舞气派宏大。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白居易的《琵琶行》 雕刻,四川大足石刻

四、旅游文化的发展期——宋元明清

1.意在理趣的宋代旅游文化

宋朝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建立北宋。当时并存的政权还有辽(契丹),西夏国、大理国等。1127年北方崛起的金国(女贞)在灭辽后,大举南下,灭了北宋。赵构南逃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南宋王朝偏禺江南半壁江山,统治者一方面继续苟且偷安,在战战兢兢中过着称臣奉表的屈辱日子,另一方面又凭着富庶的江南物产,花天酒地,“值把杭州作汴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时旅游的主体色彩是伤感之情。

 忧患之旅:宋朝山河破碎,许多人愤而出游。寇准的《岳阳楼记》、《江上渔者》岳飞《满江红.写怀》 陆游

 理学之旅:因游及理,因景言理。宋明都是很有文化的朝代,由于程朱理学的“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的首创,文人旅游讲究从景物中格物致知。周敦颐 朱熹  文学之旅:宋代重文。诗、词、游记、题记、匾额、楹联、地理方志盛行,这些文化装饰是景观的“仙”和“龙”,使景观更有文化意味,更具有高尚情韵。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欧阳修《醉翁厅记》、《洛阳牡丹记》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游记散文是旅游行踪的真实记录,是游览过程的一种具体而又形象的表现和记录,是旅游审美的感受结晶品,形象而又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能潜移默化地陶冶旅游者的审美情操,培养和提高旅游者的审美能力。景以人传,景以文传,旅游文学丰富了旅游文化,丰富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名人效应。江山也要文人捧。因景成文,借文传景,文景相映,对自然景观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自然景观笼罩上一层浓浓的文化氛围。

 艺术之旅:园林,手工艺品,绘画,杂技、茶文化等。

2.元朝频繁的中西旅游交往

1279年强大的蒙古国入主中原建立起元朝,带领中国进入一个统一的时期。元朝辽阔的疆土和相对便利的交通,为中西方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大大的方便,给国际旅游带来了方便,但内部的高压政策(主要是元朝政府推行歧视汉族的政策,严重打击了汉人的生活积极性,也使旅游活动有所衰减)使旅游的兴趣降低了许多,所以元朝的旅游活动显得较为恬淡消静。

马可·波罗,1275-1291,《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17岁时离开出生地——威尼斯,游历了25年后,才在29年前(1295年)带着一大堆财富和东方的故事回来。他告诉家乡的人,他大半岁月在蒙古帝国生活、旅游甚至当官。

元朝,这个靠马匹和剽悍牧民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帝国,势力遍及整个亚洲和东欧大片地区。但在马可波罗之前,欧洲人对它所知有限。

教会的东方“观念”,不是那里空无人烟,就是说住的都是野兽和妖魔。当然,在一般基督徒心目中,和妖魔打交道是灵魂的堕落。

马可波罗却带回了完全不同的版本。作为第一个足迹横跨亚洲大陆的欧洲人,他告诉老乡们,蒙古可汗并不可怕,他还很希望直接和欧洲贸易。而更为重要的是:可汗政权的根基地中国,拥有远远在欧洲之上的文明。

这些东方故事,主要写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全书共四卷,问世后被大量翻译、出版,成为中世纪最畅销、影响欧洲人最大的游记著作。

当时,马可波罗举办“东方博览会”的展示品有象牙、玉器、瓷器、丝绸以及纸币等,消息很快地掀起轰动。他告诉威尼斯人:“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不论有没有夸张,很多当地人确实对东方感到好奇,或有了致富的梦想。

船夫佩拉林虽不识字,没读过游记,不过他说故事听到他心痒。“如果我还是十几岁的小伙子,我一定到东方去碰碰运气。”

钦佩马可波罗的不只威尼斯人。随香料船抵步不久的一名阿拉伯商人私下说,丝路的使用,是蒙古人给阿拉伯人的特权,威尼斯如果和中国直接贸易对他们不利。不过,他说,自己对马可波罗的毅力,和他冒险、进取的精神非常的敬仰。他说:“你要知道,从这里去到中国,走一趟要好几年啊!”

1271年,父亲和叔父开始他们第二回的东方之旅。那次告别威尼斯的,还有17岁,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的马可。

3人先到以色列,再穿过叙利亚、伊朗、阿富汗,翻过帕米尔高原,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新疆,然后是甘肃„„1275年才走到北京不远的行宫上都,见到当时很渴望了解欧洲的元顺帝忽必烈。

旅途中,马可波罗曾因高原缺氧而病了一年多。其他必须克服的凶险包括沙暴、雪崩、干旱以及土匪等。他们也多次在瘟疫区,以及十字军和伊斯兰教徒的冲突地带死里逃生。

忽必烈很钦佩3人的毅力。对聪明、好学,懂得东方风俗和语言的马可波罗更是器重。在元帝国生活的10多年里,马可波罗最高做到扬州总督,也出使过越南、爪哇、苏门答腊。

1292年夏天,利用护送蒙古公主到波斯(今伊朗)的机会,波罗家3人从泉州出发,花了3年多时间,才奇迹般的回到威尼斯。

带回许多东方珍宝的马可波罗成了富豪,人称“百万君”。但同时也得了“百万谎言的人”的称号,因为很多威尼斯人认为他的“天方夜谭”不可尽信。

他的游记说,前南宋首都杭州,有10个庞大市集、房屋160万栋、工场14万4000家„„

欧洲人视胡椒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却消耗4740公斤,这简直是“人间天堂”嘛!另外,他说城内石桥有1万2000座之多,桥下都可通大船!试想,水乡威尼斯的人,怎咽得下这口气?

游记中提到的亚洲城市超过100个,叫欧洲人吃惊的描述还很多,例如他说看到了喷油的泉(巴库的油田)、可燃烧的石头(煤)、用轻巧的纸张来作货币(钞票)„„

铁匠奇劳洛说,他打死也不信。“大家卖命工作,都为了铜币或银币,给一张纸,谁肯收呢?”

但自称看过马可波罗拿出珠宝的船主佐罗说:“如果不是鞑靼的国王,谁能给这么多财富?”

在马可波罗之前,威尼斯人认为他们是地中海甚至是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最富裕的城邦;都叫“地中”海了,不是世界的中心是什么?

但这位伟大旅行家却指出,在东方,还有一个更大的文明和权力中心,加上了一些夸大的叙述,他的游记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意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变革,在科技、工业、军事上开始出头时,他们对世界的所知,远胜过所有竞争对手。

事实上,欧洲人拥有的第一张精确亚洲地图,便是参考马可波罗游记制作的。有人因此认为:帝国主义和东方学是同一天诞生的!而马可波罗是这一切“单向学习”的启动者。

这里有两个奇想。一是:如果马可波罗看到的,不是“马上得天下”的蒙古帝国,而是较早文弱的宋朝,或稍迟封闭、僵化的明朝,西方是不是不必等到船坚炮利了,才来打一场鸦片战争?而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是否也将大为推前?

二是:千年不遇的马可波罗不是威尼斯人,而是出生杭州或北京。

15世纪郑和下西洋,最远也只到了非洲。假设在欧洲人搞文艺复兴、大航海事业或工业革命时,就有“中国的马可波罗”写了一部真正的“西游记”告诉天朝大国,并激励中国人走出闭塞,走向全球,近几个世纪的世界史也许也要改写。

少了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

总之,没有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等到大炮打到门前,才有魏源的《海国图志》来“以夷制夷”是太迟了。

从马可波罗开始,东西方文明的天平上,倾斜角度开始倒转。不管威尼斯以至整个欧洲有没有受骗,他们“哥伦布改变地理,马可波罗改变历史”的说法是绝对真实的。

马可波罗遂引发十五、十六世纪欧洲航海家寻觅东方世界.的热潮。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1818年开始东游,在华期间游历了泉州、杭州、南京、扬州、北京、山西、西藏等,后回到意大利。

伊本·贝图达《伊本·贝图达游记》,1342年达到中国,游于泉州、广州等地。

汪大渊:南昌人,19岁随商人出海远航,历时5年。1336年又第二次出海远游,历时3年。他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各地从事商贸和考察,游历了220个 国家和地区,达到过阿 拉伯和东非海岸,甚至红海和地中海南岸,是中国古代旅游史上足迹最广的旅行家。1349年写了《岛夷志略》,史料价值很高。

周达观:1266-1346,号草庭逸民,浙江温州人。1295年奉旨出使真腊(今柬埔寨),周达观的任务是要沟通两国的关系,使之成为元帝国的附庸国,出游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在顺利完成使命后,他不忘休闲旅游,包揽了柬埔寨的风土人情。写下了《真腊风土记》 3.明朝旅游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一方面,他仍在表面上以空前的大一统和高度强化的中央集权专制维系王朝;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走向了尽头。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危机四伏。这不能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其旅游失去盛唐的昂扬,宋代的理趣。

 士林游风兴起:明朝统治阶级为了加强统治,行文字狱,设锦衣卫,一时人心惶惶。为避免灾难,不少文人及官员放弃仕途,归隐于山水,做富贵闲人,游哉于自然之中。所以士林游风兴起。袁宏道、王思任的游道,唐寅“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善诗及绘画,王阳明的“阳明禅”,袁枚,39岁辞官归隐。

 寓游于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李时珍《本草纲目》、顾炎武,沈得潜,姚鼐  下西洋与通西域:

郑和下西洋:原名马和,云南人,回族,伊斯兰教徒。11岁入宫为太监,“靖难之役”,因功受赏,升为太监首领。受封时因当时有谚语:“马不登殿”,成祖就随手赐予他郑姓,故名郑和。1405年成祖首派郑和下西洋,目的有:一是寻找惠帝的下落以绝后患;二是“耀兵异域”,树大明天子之威,安抚海外臣民,故派了17000多人,第七次派了27550人。后来先后7次下西洋。

陈诚和李暹五通西域

 宫廷巡幸之余绪:旅游中的天威宣扬,康熙,乾隆  人文旅游名胜日盛:故宫,长城(明朝18次修筑长城)

明朝中叶以后,政府海禁政策更为严厉,把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连同航海资料都一把火烧掉。清朝不仅海禁,还实行“迁界”,基本上禁止了与外界的国际交往。

五、旅游文化的近现代转型

19世纪以来中西文明激烈交锋背景下的中国旅游文化的巨大变迁受西方冒险主义旅游文化的冲击,中国人开始迈出国门,寻求与世界文化接轨;中华民族旅游性格在近现代转化过程中,使冒险勇进精神逐渐成为中国旅游次生的性格特征。1.19世纪以前的中西旅游文化对比郑和下西洋留下的历史遗憾。

明代中国人跨越海洋的国内旅游基础——一度领先的中国航海旅游。

中国错过联结世界的机会——保守内敛的旅游性格使得征服世界的航海旅游中途夭折。郑和下西洋,如同张骞出西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友谊,体现了征服海洋的雄心和力量。

 西方民族跨越海洋,联结了世界各大文化圈。 哥伦布的冒死横渡大西洋。

 西方航海旅游史上的壮丽诗篇---麦哲伦的环球旅行探险。 西方旅游文化的急剧扩展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冲击。 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旅游文化强力入侵。

中国成为外国冒险家的乐园,传教旅游;墩煌。2.中华民族旅游性格向近现代的转换

 国民性格改造与中华民族旅游性格重塑为旅游活动打开枷锁,改造华夏民族喜静厌动的国民性格。提倡开拓进取精神。

改变中国传统阴柔性格,还以阳刚之美。倡导勇猛个性,反对温良忍让的性格。解除妇女束缚,还以旅游权利。提倡健康的旅游审美人格。 中国旅游性格近现代转换的表现。

 第一个转换:近代跨出国门者,具有鲜明的外向性时代特征。 第二个转换:华夏民族旅游性格产生冒险的次生特征。 中西民族旅游性格的对立。

 西方民族冒险、征服的原生旅游性格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中国传统旅游性格仍然居于主导地位。3.新变凸现,放眼世界  1847年林臻第一次出洋

 目睹美国工业革命后的经济繁荣景象,奇妙的异国风土人情,丰富多彩的西方文化;对比下的封建中国之闭塞落后。 1886年清政府的第一支出游队伍

 以官员斌椿为首游历欧洲诸国,深感“各法奇巧,匪夷所思”;侧面反映了封建政府求强、求富的决心。 1876年工商业代表团

 代表李圭归来后宣传的“地形如环,环日而行,日不动而地动”的科学道理;中国工商界由此迈出国门第一步。

 追求真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民族为目的的出洋游历

 梁启超、康有为、詹天佑、严复、孙中山、秋瑾等人的出洋旅游。

旅游者结构发生变化,一些平民也开始出游,旅游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接受西方的旅游方式。4.走近大众的现代旅游

中国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旅游业: 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18 1924年组团游杭州 1925年组观樱团游日本

1927年创《旅行杂志》,6月改组为“中国旅行社”,并开发景点、促销,参加国际旅行社会议。

8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以上说明旅游开始走向大众化,开始了现代旅游的基础。

之裳意味着臣居尊位,黄裳也就成了君主太子的别称。

第三篇:关于旅游体验文化的随笔

课堂随笔二

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十分庞杂,包括旅游体验文化的内涵、结构、类型、特点、功能,涉及成因、途径、过程、效应、影响因素等。

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两大部分之一。本书对旅游文化的定义为:是人们对旅游的体验与介入过程及精神产品的总和。其中“对旅游的体验”,指的正式旅游体验文化;其中的“人们”、“过程及精神产品”则包含了旅游体验文化的主体、创造与产品。作为相对独立的概念,旅游体验文化的定义表述为:旅游参与者对旅游的体验过程及其精神成果的总和。

旅游体验文化的结构包括心理、行为与产品三部分。其中,心理值:旅游参与者通过与体验对象接触而形成的社会意识;行为指旅游体验文化的心理的外化;产品指旅游体验文化的心理与行为的结晶。

旅游体验文化有广泛性、享受性、自由性、情感性、个体性五大特点。

旅游体验动机有以下几大类型:身心健康动机、探奇求知动机、娱乐审美动机、社会交往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宗教信仰动机。

旅游体验行为包括:行、食、住、游、购、娱六方面。其行为方式分开来说,“行”有徒步与骑乘;“食”有品与尝;“住”有露宿与住店;“游”有行军式与考察式;“购”有问与试;“娱”有看与做。

再说说中西旅游体验行为的差异。在旅游交通方面,中西旅游体验行为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群与独;在饮食方面,差异主要表现为合与分;在住宿方面,差异表现为共与私;在游览方面,差异主要表现为静与动;在 购物方面,差异主要表现为冲动与理智;在娱乐方面,差异主要表现为轻松与剧烈。

与前面我们所学的关于中西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相比,这次,我更倾向于中国的旅游文化体验行为。当然了,这个可能与我是一个中国人有关,从出生到现在上大学,一直所受的是一种中式的文化,在这个氛围里面,培养出来的人,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倾向吧。当然了,每个人还是有差异的,也不是完全地赞同这里总结出来的这些中国的旅游文化体验行为。例如我:很多时候我喜欢的是一种大伙一起出去玩,但是有时候我又喜欢一个人出去,静静地去享受整个过程;吃饭的时候,其实我也不是太喜欢一起来吧,但是有时候还真的很需要这种氛围;住宿的话,我其实就无所谓了,大家在一起,更加热闹,因此我也比较倾向与这方面;在游览方面吧,我更喜欢的是一种一个人静静地游览,这种时候往往是灵感泉涌的时候,可惜现在国内的众多大的景点,人往往非常爆满,我出去旅游分话我宁愿去一下人迹罕至的地方;在购物方面,由于囊中羞涩,往往比较理智,但是有时候也很不理智,总想尝试一下;在娱乐方面,很多时候喜欢轻松的吧,但是有时候也想发泄,也想找一些刺激的活动来参与。

不知道该怎么说,按照上面我所述的,想想,对于这两种文化体验行为,我大概属于的是中间的一种吧。

还有一个我最想提的是:旅游体验师。以前在CCTV-2上,特别喜欢看这一类的电视节目,直到上了这节课,我才知道有这么一个肥差。很想在以后的时间里,自己也去找这么一份工作,好好挥霍一下自己的青春。

第四篇:孟子两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二、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师生互动,板书等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2.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孟子与《孟子》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3.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

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利于作战的人心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词语

之:的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绕,包围(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四面包围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的条件,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呀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词语 夫(fu):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必:一定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是:这也:表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非不高,护城河并非不深,武器装备也并非不精良,粮食供给也非不充足,但是人们却弃城而逃,是因为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人心团结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词语

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坚固利:锋利,锐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

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从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词语 “故曰”:因此,所以,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故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之: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到道义的人很多人帮助他,失去道义的人很少人帮助他

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寡: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词语

之,到至:极点“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1畔,故君子有所2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1.词语、句子

以:用,拿之:助词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一定;矣:表肯定 5.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委而去之(委:古义,放弃今义:常用于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委任或推委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到„去)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今义:常用义为“疆域”或某种范围,境城、音域等)

亲戚畔之(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指水塘,池塘)3.虚词

代词他亲戚畔之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

之助词的三里之城而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 动词到寡助之至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以之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利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6.归纳全文,理清论证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答: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提问: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答: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答: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7.齐读课文 练习】教案.一、解释加点的字。

更多本课资料,请查看

《孟子》两章学习资料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寡助之至„„„„„„„()()()多助之至„„„„„„„()()()亲戚畔之„„„„„„„()()()故君子有不战„„„„„()()()

二、翻译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用原文回答。

1、人们常引用孟子的“,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第五篇:孟子两章教案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下载旅游文化学前两章课堂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文化学前两章课堂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孟子》两章教案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

    孟子两章测试题

    《〈孟子〉两章》测试题 一、给黑体的字注音 1、失道寡( )助2、傅说( ) 3、胶鬲( ) 4、畎( )亩5、人恒( )过6、亲戚( )7、行拂乱其所为( ) 8、舜( )二、解释词语 1、七里之郭( )2、池( )非不深也3、兵( )革......

    孟子两章中考题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孟子两章测试题

    孟子两章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孟子,名 ,字 , 战国时( )人,( )家代表人。他的政治思想是,他主张以统一天下。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生于......

    孟子两章练习

    《〈孟子〉两章》中考题汇编 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环境保护后两章

    《环境保护》综合检测 五莲一中高二地理 后两章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某中学(24°N,115°E)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

    《孟子两章》 教案

    《 孟子两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

    学前启蒙故事随笔

    学前启蒙故事随笔 学前启蒙故事随笔1 1、成功之道的幼儿故事渤海口有一只小鱼,它下定决心要一路游到山顶。于是它逆向而行,这只小鱼泳技精湛,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