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三峡之秋》是一篇略读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三峡一天当中的景色变化。语言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因此,让学生“口中读出感觉,心中读出感情,眼前读出画面”就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读”也就成了本课主要的教法和学法。
一节语文课要做到书声琅琅看似容易,但要读出韵味,读出风格,却非易事。安排在什么时机读,读什么,怎样读?这其中有很多讲究。又因为是略读课文,教师不可讲得太多;怎样处理这一导一放的关系,还真让人颇费心思。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这是一节公开课,有很多双眼睛在下面瞅着呢!为不使整个教学流程过于平淡,我采用结构倒置法,先引导学生学习“夜晚段”,通过品析“渔火”、“灯标”、“光晕”、“摇曳”等词和“那清洌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等句子,指导朗读。“流畅”,几乎每个学生都做到了,但对于“夜的宁静”,学生却未能通过朗读展示他们的理解。在这个时候,如果我能打乱教学计划,在此环节多给学生5分钟,也许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韵味来。可惜的是,我为了追求完整地完成教学任务,就那样蜻蜓点水似的过去了。另外,当学生讲到这是一个“幽静”的夜晚时,我却硬将一个“宁静”交给学生,只因我预设的板书是“宁静神秘月色清”。
接下来的环节是小组合作,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按“画一画,读一读”的方法进行学习,我认为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可问题是学生读书汇报时,我对暴露的问题仍未能机智地进行处理。清晨的“明丽”,中午的“热烈”学生并未能很好地品味,更别说读出“感情”和“画面”了。对此,我只是稍作点评,虽然我心中也是不甚满意。但因为是公开课,我为了追求一节课的完整,走过场了。
事后一想,为何不能让公开课危险一次呢?尝试独立备课而不仅仅依赖于教参;尝试熟背课文而不仅仅要求学生做到;尝试让最后进的一名学生站起来读书而不仅仅让朗读翘楚闪亮登场;尝试让学生说哪里不懂而不仅仅大张旗鼓地宣讲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尝试让自己的学生解读文本出现的“不和谐的声音”而不仅仅是千人一腔……这样一来,学生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受益了。
真实的缺陷无须隐藏,因为我们面对是的正从无知到有知的学生。再说了,刻意追求课堂完整是对学生一种温柔的伤害。看样子,有效课堂的营造不仅需要一名知识渊博的老师,更需要一名善随机应变的老师。
第二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是方纪写的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通过对三峡一天之中美景变化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爱三峡之情。编者编选此文的目的是通过让学读优美的词句,来感受三峡的美,激发学生爱三峡,爱祖国之情。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把编者的意图给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在课前必须要考虑好的事。为了能较好的完成这一目标,我在课前制定的预案中着重突出了三个方面:
1、制作课件。收集了很多与三峡有关的美景图片,制作成了声、图、文一体的幻灯片,以直观视觉来增加学生们的感知力,激发学生与作者、与编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2、以读悟文。通过多种形式的用情的读文,(师领读,生领读,师生互动领读,重点句中特读)以读中感悟来增加学生们的认同力,激发学生与作者、与编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3、写家乡。通过选取家乡的一处美景进行描述,来培养学生写景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之情。
实践证明,我的预设是有效的,我的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目的。另外,我还认识到,课前预案与课堂生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预案制定的好,课堂生成的就多。相反,结果也相反。这是联系。课前预设的,课堂上并没有出现,而课堂上出现的课前有没有预设上。这就是区别。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拘泥于形式、依赖预案。我们要用课堂教育机智来驾驭课堂教学。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为建设高效课堂进行探索。
第三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龙江县景星镇小学 李春峰
《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自悟,本着这个理念,教学设计(研究课)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合作探索,团结互助,交流阅读体验,解决疑难,让学生的的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服务。
《三峡之秋》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描写了三峡的许多景物,让读者感到美的感受。但是怎样让学生也感受到这份“美”呢。如果按照我们往常的思路――边读边想像文章描绘的画面,看看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将三峡秋天写出来的。我在备课的过程就思考:如果让学生这样品文,就把文中读散了。那应该怎样引导呢?
无意间,我看到了课文中对阳光、渔火、月亮的描写。有了光亮,三峡就活起来了。看到这个“活”字,我突然茅塞顿开,我想我何不让学生沿着这条路把课文搞“活”呢。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赋予这些景物以生命,正是这强烈的生命感才让我们觉得三峡秋天的气息与众不同,才能感受到长江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课上,我给学生这样的一个思考题――我们常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夏季不论是花草还是鸟兽都把它们最旺盛的生命展示给我们看,那么秋天呢?秋天里我们又能感受到哪些生命的气息呢?
学生首先回答的是橘柚树的变化――它的叶子、它的果实,它的香味。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生命特征。紧接着学生发现阳光也有了生命,因为作者说它会“跳跃”,群峰有了生命,应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像战士一样披上了金甲,长江也有了生命,它像一条金鳞巨蟒„„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关注到文章的写法――这些生命是谁赋予他们的呢?学生说是作者,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它们生命。我对他们的发言给予肯定,但是我又问――这生命还是谁赋予的呢?学生说是大自然赋予的。我觉得孩子们的发言太好了,既关注了文章的写法,又兼顾了文章的中心,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在了一起。
本课教学我本着新课程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应该说,这次的教学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个环节中,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让他们按照阅读提示的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获得知识、体验,为下一步的小组合作交流打下基础。让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课堂的大量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小组的合作探究,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资源共享,让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当我看到学生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时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不禁为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大加赞赏。又如在“畅谈收获”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在老师搭建的“舞台”上尽情地“唱戏”。但是,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不少学生内心有很多话想说,就是无法把它转化为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即使能表达,不少也是支离破碎的,老师得把他们的语言重新“包装”。所以,我觉得老师在点燃学生飞翔的激情时,还得给学生一对有力的翅膀。课程改革再怎么改,语文课还是语文课,不是其他课。语文教师还得静下心来让学生扎实掌握语文最基本的东西。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做到在学生“疑无路”时体会到“柳暗花明”。创设探索时空,提供交流舞台,及时点拨指导,这才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真正的帮助。我们是农夫,但不是“拔苗助长”的农夫,是一个让“禾苗”充分享受自由空间、阳光雨露,经历风吹鱼打,最终能品尝到“硕果累累”的农夫。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的天堂吧。
第四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在《三峡之秋》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基本能做到靠拢《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感受三峡一天中不同景色,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及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课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讲,多读,自读,自悟。在导入部分,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从来没有到过三峡的学生对三峡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初读课文,主要让学生能把握课文的明显的时间脉络,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细读课文部分,我在试教的时候,由于提问比较含糊,造成学生对问题的不理解,变成自己讲得太多,太细,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指导思想相违背。在这次教学中,我注意改进了这个方面,提问明确,故此,学生在这次课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作为独立阅读课文,我还是讲得比较多,如果能再放手一些,全部让学生讲,那这节课会更加好。
第五篇: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教学反思
《三峡之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母亲河”这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时间顺序,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描绘出绚丽多姿的长江三峡秋景。作者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长江三峡描绘的气象万千,充满生机和灵性。静心地品读着文章,就如同尽情欣赏着一幅绚丽壮美的三峡秋色图。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江河,对伟大祖**亲的赞美之情。
由于讲课所需,教学进度还没有跟上,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长江之歌》没有学,学生对长江了解甚少,再者大多数同学没有去过,对那里的风景没有直观印象;即使去过那里的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并无细心深入观察,缺乏深层次的体验。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有意让学生在读中发现,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体会三峡秋天景物的特点,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具体教学环节安排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读自悟,整体感知——交流收获,精读探究—————回归整体,深化提高————适当拓展,学用结合。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统领全课、简洁、重点突出的特点,它贯穿全文,是全文情感的线索,也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通过上课,学生能根据教师的预设,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三峡秋天的总体特点。课堂上学生采用讲,画,圈、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效果良好。
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材的挖掘还是不够深入,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不够。2.课堂上教学的全面性,整体性体现不够,一部分学生没有得以充分的展现,少部分同学参与教学不够。
3.教师的基本功(普通话、教态、板书)需要进一步学习,练习。4.现代媒体的交互使用还需要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