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绎亚里士多德悲剧的严肃性

时间:2019-05-15 10:2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寻绎亚里士多德悲剧的严肃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寻绎亚里士多德悲剧的严肃性》。

第一篇:寻绎亚里士多德悲剧的严肃性

寻绎悲剧自由栖居下的严肃性

摘要:文学中所谈论的悲剧远非局限于一种戏剧形式。它不仅代表了一种矛盾的存在,更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感知。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中,他悲剧的“严肃性”、“完整性”和“规模性”,让读者在悲痛的挣扎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也正是不同文化背景使悲剧得到了诗意的栖居,但由于中国悲剧的不彻底性导致悲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注重悲剧的严肃性,让读者在悲痛中得到崇高的洗礼。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严肃性;文化背景;崇高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但深刻地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还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提出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悲剧定义,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中西传统悲剧意识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让悲剧在自由的氛围中不断发展。也正是由于悲剧中“情节的突转与发现”、“语言修辞的巧妙”、“音乐的动人”、“形象的可亲可感”这几个部分恰到好处的结合,才使得受众感受到了强烈的“快感”,进而才使得悲剧产生了高于史诗的美学效果,至此悲剧之美便成为可能,而且成为了人类早期文艺精粹中的一种“典范”,孕育了博广精深的欧洲文学和艺术。

本文则从以下几点来论述悲剧的多样性和严肃性。

一、寻绎亚里士多德悲剧语境中的严肃性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是对悲剧性质的界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一部出色的悲剧必须具备“严肃性”“、完整性”和“规模性”,而悲剧最主要的特征是对行为的摹仿。也就是说,悲剧从始至终都要由一系列的行为贯穿下来。这就涉及到悲剧行为的主人公。亚里士多德认为,发出悲剧行为的主人公应当是“高尚的人,比一般人好的人。”既然,悲剧的主人公是高尚的人,悲剧又从何而来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由于有性格缺陷的主人公看事不明,错误行事,而最终酿成悲剧。悲剧动作的运行,先是充满期望,而且过于信赖这种期望,然后走向错误,一切希望终成泡影,逐渐有所认识最后至于完全失败。”而对于亚里士多德悲剧的严肃性则是思想理念的严肃性与创作方法的严肃性。

首先悲剧冲突的严肃性是指主人公的错误行动必须具有“严肃性”,即:主人公的行动是可怕的和可怜的,“一定发生在亲属之间,仇敌之间或非亲属非仇敌的人们之间”。其次悲剧的人物是严肃的,是主要摹仿高尚人的高尚行为,主人公应该是正面人物。比普通人稍高的凡人而不是所有人。最后悲剧的主题是严肃的,在悲剧中,我们不仅认识到了人类的无助,更通过展现与悲剧结局的对抗,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达到了崇高的审美情态。例如《哈姆雷特》的选材颇具严肃性,它以宫廷事变为开端——老国王突然奇怪驾崩,王后匆忙改嫁新国王,全剧紧紧围绕王子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中心而展开。主人公哈姆雷特恰恰是一个集诸多优良品格于一身的正面人物,面对父王的亡魂,哈姆雷特的确已经下定决心要杀死叔父为父亲报仇。然而哈姆雷特所受的高等教育、进步思想使他克服内心复仇的冲动欲望,在理性的指导下,他不仅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现实,更要通过自己的智慧进行调查,用充分的证据来揭露新王的邪恶和暴政、皇室的黑暗和乌烟瘴气,拯救丹麦人民使他们脱离黑暗和残暴的统治,他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他应当担负的重任。哈姆雷特完全不同于旧时鲁莽的复仇者,他是一位理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莎士比亚通过刻画一个以理性思想指导实际行动的新时代的青年来表达其悲剧的严肃性。而《哈姆雷特》又通过一系列事变来引起怜悯、恐瞑乃至愤怒。它的情节和主题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同情更多的是让读者感受到了痛苦后的快感。然而,中西方不同的学者对对悲剧的理解的多样性,也使作品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触,同时这也说明悲剧自身的开放性和对悲剧定义的困难性。也是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学者对悲剧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在不同的背景下不同的学者对悲剧也有着不同的感慨,这让悲剧有着诗意的栖居,二、悲剧自由下的诗意栖居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形式。黑格尔也赞誉悲剧为艺术的皇冠。别林斯基在《美学·诗的分类》里曾经说:“没有一种诗象悲剧这样强烈地控制了我们的灵魂,以如此不可抗拒的魅力,使我们心向神往,给我们如此高度的享受。”我们又可以看到,鲁迅小说的悲剧,它并不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也不是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而是正如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提到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是题材广泛的社会悲剧。鲁迅先生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从“人”的角度,提出他的悲剧观,并通过小说创作展示其积极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小说既从普通生活中貌似无价值的事物中提取有价值的东西来叙写小人物的悲剧,宣扬“人”的价值;又使悲剧人物的命运毁灭得十分彻底。进而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呼唤“人”的觉醒。但在他的作品中缺少着悲剧的崇高性。而亚里士多德却与之不同他注重宣扬的是高尚的人不是小人物,他更注重情节认为情节是悲剧的基础和灵魂,并且情节也具有严肃性不是能导致悲剧效果的情节都能运用。这两位学者对悲剧认识的差异性与他们的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其深刻的文化哲学原因来说。首先,在认识基础上西方哲学强调的是主客对立,中国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从而奠定了中西文化最基本的区别。其次,从产生悲剧的根源来看,西方悲剧根植于西方人追求生命之终极,而这个终极最终又不可得的生存焦虙,而中国传统悲剧则产生于理想社会和真实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再次,从悲剧理想上来看,西方人希望借助悲剧之悲烈,否定现象生命,通达绝对生命,最后实现生命的超越。而中国的悲剧,力图通过悲剧之故事,建立一种可能达到的理想人格——其本质是圣人圣心的道德人格。最后,从悲剧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西方人对语言的崇拜导致了完全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艺术(话剧),表现西方人对语言的绝对依附。而中国传统思想则认为“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对语言的局限有深刻认识,所以中国传统戏剧总是以歌舞言为一体,使戏剧脱离对语言对完全依附和控制。

然而,总体看来中国文化的现世性和道德化倾向, 使中国悲剧侧重表达现实怨愤, 悲剧冲突多围绕人性善恶, 展示善良无辜者的遭难蒙冤;西方文化的超现实精神和认知理性的发达, 使西方悲剧较多表现人生苦难的终极追问, 体现形而上的本体之思, 悲剧冲突多表现知的痛苦困窘。中国悲剧注重哀怨委婉的抒情, 并以“大团圆”给观众以心理满足的抚慰;西方悲剧追求悲壮庄严, 使观众在振奋震惊中情感升华。

回顾悲剧的各种理解,发现在中国的悲剧中缺少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那份严肃与崇高,没有突破中国的传统的思想走出大团圆,走向严肃感受痛苦后的快感,体验崇高的境界。

三、走进悲剧 回归严肃

中国传统的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总是偏爱“大团圆”的结局,缺乏悲剧的崇高意识,从负面效应看,导致人们沉溺于人生幻象,逃避现实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民族审美心理脆弱的一面。这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审美文化精神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以优美这种审美形态为先,恰恰体现了象数思维的特征——主客交融、和谐相处。由象数的思维方式所生发的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的思想,其主要缺点就是缺乏人与自然作斗争思想,缺乏主体征服客体的思想。这与悲剧的诞生之地西方古希腊人的抽象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西方从柏拉图的“理念”说始,开启了“主体——客体”式思想的先河,以后从笛卡尔到黑格尔,明确地把“主体——客体”对立起来,以“主客二分”式为哲学的主导原则,在思维方式上,形成了“主体——客体”式的在世结构。这种思维方式使古希腊人直面现实伤痛,形成了放任感性、纵情狂欢的酒神精神,于是悲剧从此诞生,“像音乐一样是苦闷从内心发出的呼号”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决不是反对“万物一体”的和谐一面,而是试图启迪克服传统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就能体现这一特点,他认为悲剧不仅要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还要起到净化的作用。让读者在痛苦中挣扎出来得到快感一种崇高的严肃性。就如,《俄狄浦斯王》它唤起的不仅是读者的怜悯和恐惧,更使读者感受到了痛苦后的畅快,使读者在莫大的震撼和痛苦中得到最后的快感让心灵得到净化和洗礼。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的主题严肃的一面,它和中国的悲剧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悲剧经常与喜剧结合在一起从而悲的不彻底,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苦中寻乐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又以大团圆的结局冲淡了悲剧性。而另一类的悲剧则是彻底陷入悲剧,没有留给读者更大的启发与震撼的感受,也没有引起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只是单纯的怜悯或者产生反感。没有把悲剧的情节作严格的规划造成很多的悲剧情节相差无几使读者感到麻木与反感。引起这样的问题就是由于悲剧的主题与悲剧的创作方法缺少严肃性,从而所产生的审美效果缺少崇高性。

正如宗白华所说:“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流动,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如此。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又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我们应该使剧烈的内心矛盾不被和谐的愿望所淹没。艺术和人生需要优美,当然也需要崇高,需要找到伟大心灵的回声。在悲剧主题中回归严肃,规范情节让理性观念的力量使我们超越自然的威力,挣脱痛苦取得快感达到一种对人生和人性的感知,从而净化和洗礼灵魂。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悲剧严肃性的分析以及悲剧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存在形式比较得到了悲剧的真正的力量。在悲剧中人作为矛盾体存在于矛盾之中。通过展现人类的受难,人们向正义和公理提出了各种问题。什么是人性?为什么无辜的人要受难?为什么人类的良好品行会带来灾难?我们该怎样面对人生的灾难与挑战?也正是在悲剧的严肃性中,我们认识到了人类的无助,更通过展现与悲剧结局的对抗,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先生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2] 程麻著.中国心理偏失:圆满崇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3](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M ].满涛,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4] 张镰.从悲剧的文学表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5]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 2003 [6] 田冬青.中西文化的撞击与融合[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第二篇: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论

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论以及与现代情节的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和他的悲剧情节。他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的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任务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悲剧包括六个决定其性质的成分,即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情节是悲剧的灵魂。然而,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情节和现代情节有一些不同和相似之处。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

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和悲剧情节研究

(一)、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在公元前五世纪末,也就是经常被称作的希腊的黄金时代,早期的希腊哲学家从研究自然转到了研究人文。然而,他们侵犯了诗人的领域,产生的竞争强度达到顶峰状态。

阿里斯多芬尼斯在他的著作《云》中辛辣的讽刺了苏格拉底;接着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把苏格拉底作为发言人猛烈地回击了那些诗人。他认为诗人曾三次从真理中被移除。在西方文学中表现纯粹世界的精神或者心灵属于理想的世界;肉体和它的激情则在物质世界的泥泞中被打击。基于这些或者其他的原因,柏拉图将会把这些诗人从他的理想国中驱逐出去。

然而亚里士多德对待那些诗人的态度没有柏拉图那么坚定。在那时,哲学家们在他们的竞争者中赢得声望,亚里士多德力图结束古代的纷争,在胜利中他也是宽宏大量的。相比于其他的著作,他的著作《诗学》更大肆赞扬或者强烈地谴责文学批评。《诗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诗,这种方法比那些引起很多无果争议的个别推论要重要的多。

(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在《诗学》的开始亚里士多德就给出了他对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的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任务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这个符合逻辑的定义是由苏格拉底提出经亚里士多德完善的。

一方面和其他所有的诗一样,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然而悲剧中的行动与其他艺术或者其他种类的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是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另一方面与喜剧中行动细微的高低起伏相比,悲剧中的行动是琐碎的有趣的。悲剧中命运的改变会引起重大的结果的。

如果悲剧中的行动太长或者太容易被人记住,或者太简单而不能引起命运的的重大改变或者太简单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悲剧就是去了它的有效性。

根据悲剧的定义中“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是由亚里士多德制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悲剧激发的情感只能是怜悯和恐惧。在我看来他对于希腊悲剧的解释过于狭窄,尽管他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情感是动荡的,例如爱、高兴、愤怒、恐惧等。悲剧中的情感应该和生活中的一样是动荡的并且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让他们认为感觉是真实的。在古典主义之后有大量的实例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尽管它引起了怜悯和恐惧但爱情仍是这部经典悲剧的主题。

(二)、亚里士多德的情节悲剧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包括六个决定其性质的成分,按它们的重要性进行排列即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

情节是悲剧的根本和灵魂,没有情节就不存在悲剧。他认为情节是故事的结构通过戏剧化的行动展开,事件的有机组织为悲剧提供了模式并且是悲剧更加连贯。情节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一部分已经挪动或者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

他认为悲剧是一个完整而又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故事要有头、中间、结尾,整个事件按因果关系有机地集中在一起,不能有旁枝斜杈,也不能有删削或者挪动其中的任何一部分。他甚至还说,悲剧中可能没有人物,也就是没有个性明显的人物。但是他强调情节要统一,情节本身必须是完整的,从开始到结束要有顺序的发展。那么为了保持整体的效果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以被省略或者代替。

正如以上所述,情节或者行动不能太短而不能留下印象或者太长而容易被记住。一个好的悲剧的应该有一定的长度,长度由事件的数量来决定并且这些事件能够很好的描述命运从好到坏或者从坏到好的变化。穿插式情节是最次的,它那种场与场之间的继承不是按照可然或者必然的原则连接起来的情节。因此,一个有效的结构合理的情节通常完成一个单

一、完整的行动,且引起命运的变化所以为了保持整体的有机统一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以被替代或者移除。

亚里士多德主张做好的或者复杂的情节把命运的改变与突转或发现联系起来或者有二者伴随。命运的改变是指一系列事件按照必然的顺序排列,在这些事件中主人公经历了从好到坏或者从坏到好的悲剧经历。

突转是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这种转变必须符合可然或者必然的原则。发现,如该词本身所示,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既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者逆败之境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者仇敌。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佳的发现与突转是同时发生的。那么,悲剧具有复杂的情节而这些与人们的期望相反情节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既然最完美的悲剧结构应是复杂型、而不是简单型的,既然情节所摹仿的应是能引发恐惧和怜悯的事件,那么首先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逆败之境,其次也不能表现坏人由逆败之境转入顺达之境,再者不应表现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逆败之境。第一种既不能引发恐惧也不能引发怜悯,倒是会使人反感,第二种与悲剧的精神背道而驰,也不能引发怜悯或恐惧,第三种可能会引起同情,却不能引发怜悯或恐惧,因为怜悯的对象是遭受了不该遭受之不幸的人,而恐惧的产生是因为遭受不幸者是和我们一样的人。那么处于怎样情境中的人的经历才是完美的悲剧呢?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介于上述两种人之间还有另外一种人,这些人不具十分美德,也不是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者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

简言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情节在悲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被认为是悲剧的灵魂。

二、与现代悲剧情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是利用科学的方法、观点来研究文艺问题的第一人,他把希腊悲剧作为研究的目标并且深入分析了悲剧的组成要素。在他的悲剧理论中,他认为情节是悲剧的核心。他的悲剧理论指导了很多作家,莎士比亚就是其中一位。可是随着环境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文化,社会环境,都会引起情节理论的发展变化。

今天的情节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情节理论,但也对其进行了创新和改变。接下来本文将会对《诗学》中的情节理论和现代情节进行比较。

(一)、《诗学》中的情节理论和现代情节的相同点

(1)、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主张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准则,情节必须是完整的必须从开端到结尾顺序发展。在现代文学中情节仍然是一个基本要素,它是由一系列的联系在一起的事件组成的。每一个时间的功能是不同的,相对独立的,但是它们都对整个故事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所以现在我们仍旧强调情节的统一,仍旧追求完善的结构。

在我们的叙述文学中,行动也是在必然的顺序中完成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按照时间或者逻辑顺序呈现故事。

(2)、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佳的发现与突转是同时发生的,他把突转和发现看作是激发灵魂的悲剧情节中关键因素。现代作家同样利用“突转和发现”力图创造出戏剧化、复杂、真实的情节。最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传奇式情节由突转和发现构成,并且使人感到惊讶。这类情节目的在于利用产生艺术效果扼杀观众在阅读和观看中的最初印象。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一种诗是由它特殊的情感效应所引起的特别乐趣来明确区分的”,不同艺术类型引起不同的情感,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悲剧中的宣泄理论。现在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引起怜悯或者恐惧的情感。

(二)、《诗学》中的情节理论和现代情节的不同点

(1)、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作为悲剧的灵魂,是悲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对严肃的行动的摹仿。他主要探讨了悲剧中的情节。然而现代情节的定义与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不完全相同。现代情节主要指叙事文学中的主要事件或对事件的概述。叙述文学中情节的运用范围比悲剧中的更广。

其次,亚里士多德主张情节是悲剧的基本原则。因为情节是事件的排列所以他把情节看成是悲剧最重要的因素,摹仿的对象是行动而不是人。行动不摹仿存在的性格,那里甚至有不存在性格的情节。他忽略了情节和性格之间的内在关系,只强调了情节的重要性。实际上情节作为文学表现的形式是性格和事件的有机统一体。性格的描述是情节展开的动力。现代叙述文学的很多作品情节和性格的地位是完全颠倒的。性格居于首位,情节和戏景为性格的描述服务。情节成为表现手法但不是文学作品的目的。

最后,亚里士多德强调了情节的统一性。一系列严肃的事件是按照起始、中段和结尾必然的顺序排列,而且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现在的文学作品中存在另一种顺序─因果顺序。为了设置难题或者悬念,情节按照逻辑顺序展开打破了以往的时间顺序。

(2)、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一个完整的行动的摹仿,事件紧密排列不存在无关紧要的事件。因为希腊悲剧是在固定的舞台上表演,时间是有限的,演员们不得不在短时间内演完成一个组织严密,冲突激烈的情节。

当今,故事已经从舞台转移到书或者电视上,、时间和场景不再受限制。情节也不再像统一的希腊悲剧情节,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每个故事掺杂在一起,性格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并且和各种场景,冲突相联系。所有的故事、场景、性格、和冲突形成一个有机的叙事网络。

(3)、现今消弱情节的意识流小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意识流小说作家摒弃了统一的、戏剧化的情节,试图再现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情节也不再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因素。

意识流小说打乱了原顺序,时间或者逻辑顺序,形成了一种新的顺序即多变的精神活动,例如意识、潜意识、情感、感想。小说中一定的心理状态或则情感感动观众,那么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的突转和发现就失去了有效性。然而,意识流小说中情节的消弱或者丧失只是试图推翻亚里士多德的情节理论,但最终没有成功。因为情节是按照必然的顺序排列而且符合于具有雄厚现实基础的事实和充裕的空间生活。

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对文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为止,情节作为表现方法和手段仍旧在文学和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们不应该把它看做是艺术的目标,因为一个特别奇异的故事将会达到一个极端并且脱离现实。

参考文献

[1] 李志雄,《桔枳之辩─论亚里士多德<诗学>情节论对当代的借鉴意义》[J],东疆学刊,2007.[2] 韩清玉,《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及当下观照》[J],钦州学院学报,2007.[3] 徐蕾,《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4] 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第三篇:西方文论论文亚里士多德悲剧观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摘要: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给悲剧提出完整定义的人,并指出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语言、唱段和戏景。本文论述了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在后世文学作品中的观照及其历史地位。

关键词:悲剧理论

悲剧情节

悲剧人物

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3—前322)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生于三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悲剧艺术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皮德斯之后,悲剧艺术十分繁荣的的时代。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正是这位百科全书式 的伟人,在总结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最早的以情节论为中心的悲剧理论,同时在历史上第一次概括了悲剧的定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对后世特别是对西方悲剧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主要集中在《诗学》中,从第六节到第十九节,都是在讨论悲剧。《诗学》通过悲剧与史诗、悲剧与喜剧之间的比较肯定了悲剧的创作过程,对悲剧情节的取材、情节的结构原则及艺术技巧等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尊称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的奠基人。(1)

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认为诗人的罪过是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而摧残理性,他否认史诗、悲剧、喜剧能表现真理,认为他们 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但史诗与悲剧相比较,柏拉图认为史诗优于悲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认为爱真理者不应该喜欢庸俗低劣的悲剧,因为它远离真理;苏格拉底也要求他的信徒们戒除和严格禁绝这种非哲学的诱惑。其次,亚里士多德在《诗学》最后一章中指出当时流行的观点认为“史诗的对象是有教养的听众—他们的欣赏无需身姿的图解,而悲剧则是演给缺少教养的观众看地。所以,如果悲剧是一种粗俗的艺术,那么她显然是二者中的较为低劣者。”(2)柏拉图等哲学家们认为史诗比悲剧更高贵的主要原因在于,史诗因为更接近抽象思辨而优于悲剧。史诗只是通过叙述,“无需身姿的图解”,(3)对于有教养的哲学家、老人,史诗的曼妙之处在于它不是直观的,而是通过特指的概念产生想象,这更类似于哲学家的抽象思辨,柏拉图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比起世界上目前流行的任何其他方式都要好得多。”(4)此外,悲剧大多取材于史诗,柏拉图认为悲剧诗人为满足观众的感伤癖专门挑选那些灾祸来写,悲剧诗人的罪过正在于此。因此,对于史诗,柏拉图认为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符合理性,受理想国欢迎,而悲剧则不然,完全不被理想国所接受。柏拉图认为如果在他的理想国里上演悲剧,会败坏公民的道德,所以他将悲剧诗人驱逐出理想国,防止他们把公民教导成脆弱、畏惧和怯弱的人。

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对悲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写成《诗学》为诗人辩护,这在当时是非同凡响的。亚里士多德追溯悲剧的起源,第一次给悲剧下了定义,分析了悲剧的成分要素,总结了创作悲剧的经验得失,确立了审美标准,他的悲剧理论可以说确立了两千年来悲剧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悲剧的定义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观照(以曹禺的《雷雨》为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5)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学作品《雷雨》,从悲剧的情节、悲剧人物的性格两方面展开进一步阐述。

(一)悲剧的情节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6)这些家族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只有这样的艺术题材才能既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雷雨》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个大家庭——周家,一个虽称不上快乐幸福,但也能在表面上维持和平,过着相安无事的日子的家庭,其实在遮掩这一层帷幕之下,却是极度腐朽龌鹾,荒诞无耻。

亚里士多德又说:“当惨痛事件发生在近亲之间,比如发生了兄弟杀死兄弟,儿子杀死或企图杀死父亲,母亲杀死或企图杀死儿子,儿子杀死或企图杀死母亲或诸如此类的可怕地事例,情况就不同了。”《雷雨》有这样一个情节:三十年前,周朴园为了娶有钱人家的小姐,在寒冷的夜晚把鲁侍萍和他们出生才三天的儿子赶出周家,三十年后父子不相识,甚至为敌,矛盾一触即发。这不正是至亲之间最惨痛的事情吗?

为了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在情节的描述以及人物的刻画上需要借助一些艺术技巧,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重要的技巧是突转与发现。他在《诗学》第11章分别对“突转”和“发现”下了定义。他认为,“突转,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向相反的方向……此种转变,必须符合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发现,如该词本身所示,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即使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败逆之境中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仇敌。”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佳的发现与突转同时发生,《雷雨》可以说完全符合亚里士多德所规定的悲剧情节的安排。鲁妈原是到周公馆找女儿的,却遇见了归家的周朴园,情急之下,剧情发展到了两人翻旧账。于是周朴园发现在矿工上带头闹事的人之一原来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鲁大海到周公馆原想争取工人们的权益,却意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周萍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还活着,并且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自己异父的妹妹相爱了…….一夜暴风骤雨的摧残,周鲁两家最终支离破碎。这里面的转变与发现构成了《雷雨》跌但起伏的情节。

(二)悲剧人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悲剧人物性格的刻画应做到四点:第一,性格应该好;第二,性格应该适宜;第三,性格应该相适;第四,性格应该一致。也就是说,性格应该符合人物的身份,与现实生活的人物相似。“这些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十分的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这就是著名的“过失说”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当是介于好人与坏人之间,即犯过失的好人。《雷雨》中人物性格十分复杂,繁漪读过书,爱好诗文,对未来充满热情和憧憬,可被安排嫁入周家后,纵使衣食无忧,却无法感到幸福快乐。长期生活在庸俗沉闷的周家,受到丈夫的冷漠粗暴对待,她逐渐成了抑郁寡欢的妇人,她“任性而脆弱,热情而孤独,渴望摆脱自己的处境而又只能屈从这样的处境。”(7)于是她在周朴园身上得不到的温情与关注转到生活中出现的另一个男人身上,即使这个男人是她名义上的继子。她爱上了周萍,欲借此摆脱周家困住她的孤寂之感,并借此重拾内心对美好事物尤其是情感的渴望。然而周萍却要一起她,再次让她对生活的期待落空,如果说周朴园给她的是失望,那么周萍带给她的则是彻底的绝望,不想回到过去单调乏味的日子,于是她发疯似的抓住他,尽力想留住一份憧憬,一份美丽。然而生活没有给予她任何希望和祝福,她在周家这个牢笼里呆太久了,不能飞也非不走了,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弃她而去,尤其是周萍的离弃对她的打击非常之大,于是在周萍自杀之后她也随之疯了。曹禺曾说过:“在《雷雨》里的八个人物,我最早想出的,并且也较觉得真切的是周繁漪。”(8)

三、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学说和他的整个文艺理论思想一样,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罗念生说:“《诗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主要的美学著作,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作重要的文献,并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9)《诗学》的绝大部分篇幅是用来谈悲剧的,由此可见,悲剧在亚里士多德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悲剧,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作为诗学的一个分支而受到了文艺理论家们的关注。纵观《诗学》,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把诗学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指出诗与其他艺术的相同点和相异点,然后将诗按照分类原则进行详细分类,而悲剧则始终是亚里士多德主要的研究课题。它是诗的顶峰。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系统性在古希腊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在创作理论中对情节的重视受其美学思想的指导和悲剧本身的要求。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对于当下的文本内部研究及文学创作规律的探讨有其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车尔尼雪夫斯基著,辛未艾译,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M].中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6月

(2)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M]。商务印书馆 1998年3月、(3)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年6月(4)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五[ 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2 月。(5)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6)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7)《中国现代文学史2》唐弢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1月版,第184页(8)曹禺著《<雷雨>序》

(9)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八卷[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第四篇: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述评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述评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和先哲们迥然不同,他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并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从戏剧的历史来源来看,德国最早发明“戏剧学”这个词汇,而中国的戏剧学研究始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剧的本质在于演员与观众的交流关系,戏剧从诗中的分离以及戏剧的综合性决定了其集体性,《诗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诗学》全书而言,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分析与比较主要集中在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对于《诗学》的结构一般采用六分说,即《诗学》现存26章,按内容可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章)主要分析各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以及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第二部分(第4-5章)讨论了诗的起源与悲剧、喜剧的发展;第三部分(第6-22章)详细地讨论了悲剧,认为“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方式是动作的表演。接着,还分析了它的六个成分,包括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最后讨论了悲剧的写作和风格等;第四部分(第23-24章)主要讨论的是史诗的情节、结构、分类和成分等;第五部分(第25章)讨论艺术批评的标准、原则与方法;第六部分(第26章)比较了史诗与悲剧的高低。另外也有五分说和三分说,三分说相对于六分说以及五分说而言更显得简洁清晰,第一部分(第1-5章)主要分析各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以及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由于对象不同(好人或坏人)媒介不同(颜色、声音、节奏、语言或音调)、方式不同(叙述或表演),也就形成艺术之间的差异; 第二部分(第6-22章)分析了悲剧的定义及其特点 第三部(第23-26章)分析了悲剧与史诗的异同。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详细论述了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本次论文参照了罗念森的诗学文本,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借用

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第6章1449b), 他理解的悲剧有多重意义:(1)悲剧是严肃剧,摹仿严肃的行动、高尚人的行动。这点有别于喜剧,相似于史诗。(2)悲剧通过剧中人物动作摹仿对象,具有完整、统一、有确定量度的情节结构。这点不同于情节多元、篇幅很长的史诗。(3)悲剧使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形式,包括有韵律、节奏的对话和歌曲,伴随人物动作,以综合的表现手段,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这就使悲剧进而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4)悲剧不是颂诗,不是平直赞颂高尚人物和善的行为,它表现好人经历坎坷命运、痛苦磨难,这类突发事变引发怜悯和恐惧,令人体味悲壮与崇高。(5)悲剧的目的是净化情感,陶冶人的品性。亚里士多德重视悲剧所寓的“思想”,他指出人的行动受思想支配,思想又是论证、表达真理的能力,深层次显示人物性格,可表达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并达到引发情感的效果。(第六章1450a)古希腊的悲剧时代,是信仰的时代,柏拉图的话构成了一种文化霸权,于是乎为悲剧的存在辩护这一历史任务就落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肩上,“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也是亚里士多德能够摆脱先哲的论断,为悲剧做正确评价的重要动力。

悲剧情节特有引发恐惧与怜悯的情感效果。恐惧由剧中人物遭遇苦难逆境而引起,怜悯是对剧中人物遭受不应当遭受厄运的一种同情。亚里士多德定义恐惧是一种“对降临的灾祸因意想到它会导致毁灭或苦难而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绪”,人们听到比自己更好或自己相似的人“受到祸害,推人及己,想到自己也可能受害,就会有恐惧心态。”他同又定义怜悯:“因见知不应爱害者身上落有毁灭性或痛苦的灾祸,觉得自己或亲友也有可能遭受相似灾祸,就会引起怜悯这种痛苦情感。”由上可知,无恐惧即无怜悯,两者同根并生,都是因想到剧中的厄运、灾祸,可能相似地发生在自己周围、常人实际生活中才引发的。亚里士多德强调悲剧创作要情节逼真、情感逼真,要求诗人创作时自己仿佛身临剧中人物的情感,真切地进入角色的情感,认为这不是迷狂,而是一种天才的“灵敏”。(1455b)此外,为了进一步论述如何引导观众的心理变化,更好地将观众的情感与戏剧的情节发展联系在一起,亚里士多德又从戏剧情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看法: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第二,不应写环境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最违背悲剧的精神——不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第三,不应写极恶的人有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因为怜悯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因为他犯了错误,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例如俄狄浦斯,提厄斯忒斯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家族的著名人物。(第十三章1453a)从正确的角度而言,作为观众,不应当要求悲剧给我们一切种类的快感,只应当要求它给我们它特别能给的快感。既然这种快感是诗人通过摹仿来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而产生的,显然就该通过情节来产生这种效果”。(第十三章1453b)悲剧的精心布局,渲染了主人公的真切悲苦之情,观众被感染出怜悯与恐惧,同时又交织着一种审美移情的快感。

《雷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出著名的戏剧,是曹禺的处女作,写的是众多的矛盾和三十年的纠纷在一个雷雨天全部浮现和爆发,在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剧中不合理的关系造成剧中人物的悲剧,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来分析《雷雨》无疑对于学习戏剧,更好地掌握戏剧理论有着重要作用,读过《雷雨》我们会很自然地发现《雷雨》是四幕剧,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作者让三十年的故事浓缩在一天发生和结束,周朴园从外地赶回周家,鲁侍萍因女儿四凤而重新踏入周家,曾有过一段情的二人再次相遇,周宅隐藏三十余年的秘密随之曝光,周朴园当年“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逼得鲁侍萍抱着刚出身的儿子离开周家,周朴园没有人性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三十年后的父子不相识以及兄妹相恋的人伦惨剧,而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不仅给悲剧做了定义而且也为悲剧做了许多的规定,诸如悲剧应该是五幕剧等等,从《雷雨》我们可得知一出优秀的悲剧并非一定需要是五幕剧。《雷雨》的矛盾直接爆发于一天之内,而事件的跨度是三十年,矛盾的主体涉及到了周朴园,鲁侍萍,繁漪,鲁贵等人物,有限的时间表现了整个戏剧的主体,符合亚里士多德时间有限性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把情节认为是悲剧最重要的情节,在《雷雨》中我们可以看到曹禺的情节设计脉络与亚里士多德所规定的悲剧情节安排,从四凤到周家做工到鲁妈到周公馆找四凤,然后遇到周朴园,以及最后的周朴园发现矿上闹事的人是自己的儿子,其间的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亚里士多德将剧中人物的性格安排在了第二位,足以看出人物性格对于戏剧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雷雨》中

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十分复杂,爱好诗文,对未来充满希望,却最后抑郁寡欢的繁漪以及对爱情充满期待,却惨遭周朴园抛弃,最终又看到一双儿女悲惨命运崩溃的鲁妈,《雷雨》这部剧很精彩,却也很无奈,催人警醒,我们作为观众,在真正进入其中的情节时,也会从剧中人物的命运中体会到生活的不可捉摸和无可奈何。

身处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相关理论与近代作为悲剧出现的《雷雨》体现的创作精神相吻合,进一步体现了亚里士多德为戏剧的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纵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完全适用于当代的文学,但是其重要的历史贡献却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第五篇:试论亚里士多德和尼采的悲剧观

试论亚里士多德和尼采的悲剧观

亚里士多德和尼采的悲剧观的起点都是古希腊文艺,但由于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对悲剧的产生,作用,本质的认识和阐发是不一致的,进而我们看到,悲剧在二人所处的时代是如何作为精神现象和价值尺度而存在的。

一、人生为何需要悲剧?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①“有价值的东西” 代表民意的正义、进步的力量,或是善良、光明、美好,它的被毁灭,客观上赋予了人生一种非常严肃的意义,进而使人们在同情与怜悯之中萌生了对善良、正义和真理的渴望,形成了一种悲剧性的审美效果。“无价值的东西”是丑的,恶的,与美和善相对的,人们在嘲笑、揶揄丑和恶时,看到了丑和恶的渺小与空虚,因而体现出超越丑和善的自豪、优越、愉快的审美感。但事实证明,人生需要悲剧和喜剧远远要比这要复杂得多。

二、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希腊是悲剧诞生的摇篮,至今古希腊的悲剧仍然是人类高不可及的范本。在研究和总结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创作实践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影响西方悲剧的一套悲剧理论。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所摹仿的是人的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是有行动和感受的人物。而且这个人物要比实际生活中的要好,之所以会产生悲剧是由于其过失和弱点而不是由于过错,这就是“过失说”,并且悲剧主人公必须是出身高贵的正面人物,只有这样,悲剧的悲惨结局才能“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②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是带有明显的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他强调悲剧是对行动的模仿,模仿是一种技巧,由此,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是一种技巧,是具体的,这点是和柏拉图一样,是轻视技巧的,既要求悲剧主人公是高贵的,又看不起写悲剧的作家。

尼采的悲剧理论也是建立在对希腊悲剧把握的基础之上,但他不赞成这种从主人公的偶然过失或外在的理性道德中去追溯悲剧的根源的观点。他认为,悲剧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两种精神—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和阿波罗日神精神的对立、冲突。在这里,尼采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来象征人性中的两种基本的心理、精神类型。其中,以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书信代表音乐艺术的兴奋,以日神阿波罗的属性代表造型艺术的静美。这两种精神或艺术神的内在本质和最高目的是截然不同的,酒神精神相对于日神精神则更为原始、也更为根本。狄奥尼索斯精神是永恒的生命冲动,它是不可毁灭、不可战胜的;与之相对立,日神阿波罗则是光明之神和预言之神,它“掌管我们内心幻象世界的美丽假像。”③它本质上是梦境中的静观审美,将人生的痛苦、命运的悲惨转化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并且讲求理智,用哲学智慧来升华情感,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愉悦和宁静。就是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之神的并存与分离才产生了悲剧这种既是酒神的又是日神的艺术作品,即狄奥尼索斯冲破一切界限,约束实现自然,冲破阿波罗的戒律,撕破阿波罗美丽的帷幕,二者的对立就是悲剧的根源,同时也是悲剧的本质。哲学观上的形而上学必定导致尼采的悲剧观的形而上学,可以说,日神和酒神就是尼采权力意志的代名词,悲剧是意志的真实写照,他越重视日神和酒神,就是越强调权力意志,就是越强调悲剧。

三、悲剧有什么作用?

关于悲剧的作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净化说”,认为悲剧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从而恢复和保持健康的心态,有益于社会,可以净化人们哀怜和恐惧两种情绪,因为通过观照悲剧,时而恐惧,时而怜悯,时而惊奇,时而悲伤,借助于言语,设身处地与悲剧人物的感同深受,痛心疾首或催人泪下,因而可以使人获得快感,这种快感不同于其他快感,是悲剧所特有的。亚里士多德多次把它称做“悲剧的快感”,即悲剧的效用。其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辩证的观点是,他认为产生快感的东西不同,所产生的快感也就不同。也就是说,悲剧的不同内容所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

尼采从艺术游戏论观点出发,认为悲剧的目的、功能都在于将生活中的痛苦、厄运、毁灭等丑恶、不和谐现象转化为审美现象加以观照,由此获得审美快感,使人类得到拯救。悲剧的审美快感是在痛苦乃至毁灭中体验到的那种“特殊的、最高的”快感,即是在正视痛苦死亡之真实、直面人生之惨淡之中得到快感,而不只是将现实转为梦境中虚幻的假象而获得快感。虽然以美丽的幻象遮盖人类基于狄奥尼索斯精神所具有的永恒痛苦与磨难,阿波罗也欲拯救人们于自我毁灭,而走向幻觉之中,但那始终只是幻象。而只有敢于观照狄奥尼索斯永恒的永恒生命不断的被毁灭而又不受影响,生命之核万古常青,才能感觉到生存的欲望和生存的快慰,这就是尼采所认为的悲剧的快感,悲剧的意义。

尼采是反对“净化说”的,他更强调的是对哀怜和恐惧的超越,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是在悲剧的体验中得到超越,可见他是以正视生命悲剧,肯定生命意志为根本态度的,而“净化说”是对生命苦楚的浅层次的理解,远不能涵盖悲剧的全部意义。他认为“酒神的兴奋能够向一整批群众传导恢复这种艺术才能”:“看到自己被一群精灵所环绕,并且知道自己同它们内在地是一体。”⑤ 而这“一群精灵”就是作为“形象”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诗歌。这种对诗歌的重视亚尼两人是如出一辙的。

亚里士多德主的净化说如同“过失说”一样,也是带有社会道德的考虑。充满道德感,他说“首先,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因为这既不能引起恐惧,也不能引发怜悯,倒会使人 产生反感。其次,不应表现坏人从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因为这与悲剧精神背道而驰,在哪一点上都不符合悲剧的要求。”⑥悲剧不能表现好人由福转祸,他所要求模仿的好人的注重品行,有责任心,有荣誉感,是能够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正人君子,另一方面,不能模仿坏人由祸到福,这样只会让人感觉厌恶,艺术的考虑与伦理的考虑统一在了一起。可见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就是道德的悲剧观,强调人的独立主性,反对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因果报应和宿命论,而且他也总是从悲剧人物本身的主观方面去寻求悲剧的原因,悲剧的产生是悲剧主人自己犯了错误,或由于无知,或由于判别不明,总之,责任在于他自己。

而尼采所描绘的悲剧精神首先是就生命本能在现代人身上匮乏这个事实而言,他的酒神精神从美学层面切入现代人的精神生存现实,而基本不具备社会政治道德批判的功能。他“重估一切价值”的批判精神表明他是反对基督教的,反对道德的,道德的侵入悲剧必将剔除一切不和谐因素,他热烈的呼唤悲剧精神。尼采认为,即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是因为它是反映人的内心矛盾和情感以及人所遭受的苦难的。离开了人,悲剧就不成为悲剧一;离开了人,理性就空洞无用。这里的人与亚里士多德所要求的高贵的人相比,是没有任何阶级差别的。他认为最致命的悲剧性在于,悲剧的最终级目标是痛苦,无所抗拒,无所逃遁。在这方面看来尼采的悲剧观还是悲观的悲观观,具有一定的消极性,外在性。尔后又被他自己所否定,他认为悲剧导致的是对人生的肯定,它迫使我们采取乐观的态度。悲剧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能鼓舞,能净化、能激起人的全部生机,虽然人生是痛苦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是通过悲剧的狄奥尼索斯精神,生活便是快乐的、富有意义和价值的。在任何强势的力量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敢于抗争命运,敢于牺牲,这就是尼采悲剧观的积极意义所在吧。可见尼采的悲剧观实际上就是抗击命运的悲剧观,他自己认为是“反悲观主义的”。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亚里士多德是在希腊文艺已达到高峰而转趋衰落时代,但亚里亚多德却从来不提希腊人所常提的“命运”,“命运”在他看来都是注定的,因此好坏福祸不能互转,这是一种静止的悲观观。但他又使悲剧的正效果论成了世界戏剧史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尼采论述悲剧是同当时的文化危机看法结合起来的,目的是要寻求德国精神在现代文化危机中的出路,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对希腊悲剧把握的基础之上,借用的是希腊神话中的艺术之神,延续的是希腊人敢于抗争命运的命运观。这非但没有窒息悲剧艺术,反而使悲剧有存在的独特价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悲剧是一种让人不畏强暴,催人奋进的艺术。培养悲剧意识对于当代的个体,对于一个民族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和锻炼。

注释:

① 出自《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②⑥.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第.20、97-113页

④《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7页

③⑤[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1、32页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7

[3]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4]周国平.悲剧的酒神本质:尼采的悲剧观》[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5]赵凯.论尼采的悲剧观[J].[6]李忍孝.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及其他[J].(谭丽丽:女,1983年9月,汉族,安徽省,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2008级),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沟通。)

下载寻绎亚里士多德悲剧的严肃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寻绎亚里士多德悲剧的严肃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悲剧美学角度读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王秀梅 内容摘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全面阐释了他的悲剧观,从悲剧的本质、模仿的媒介、对象、方式到悲剧的成分、性质、分类,再到有关悲剧的评价标准问题。 关键词:亚里士多......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学理论早期的杰出代表,其《诗学》集中体现了他的悲剧理论,也标志着西方悲剧学说的开端。亚里士多德在......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审美(写写帮推荐)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审美《金锁记》 摘要:《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以一个日趋衰败的世家望族为背景,讲述了曹七巧人性沦落的悲剧。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悲剧理论的......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一.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城,这是雅典的一个商业港口。他父亲是马其顿君主的宫廷御医,虽他童年丧父,但还是受到了良......

    亚里士多德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生于当时属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18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先入伊索格拉提......

    通过对《俄狄浦斯王》的解读诠释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通过对《俄狄浦斯王》的解读诠释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奥斯的儿子,拉伊奥斯预知自己的儿子会杀父娶母,因......

    浅析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悲剧观[优秀范文五篇]

    浅析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的悲剧观 黄洁琼(文史系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六班 01b10640806) [摘要]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是西方悲剧理论史上的两位巨人,他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理论上的继承......

    读亚里士多德

    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有感 前几天有幸拜读了亚里士多德的传世名著《政治学》,对我启发很大。亚里士多德是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而《政治学》是......